总结家庭生活,反思改进和增进亲密关系的方法。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及时调整和改进内容。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几篇经典总结文章,大家一起来欣赏学习吧。
美文加鉴赏篇一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与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从另一个度品度书法,加深对书法艺术的体悟。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它以线条为基本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是虚的体现。但同时它又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同时具有实指性,是实的化身。书法融虚实于一体,兼收古代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学科的诸多因素,表达物象更为独特、深邃,更加博大精深。
书法虚实的产生跟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不无关联,这也正是书法生于中国而非别土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滋养了书法的幼年。产生于殷商时期的《易经》,以乾坤为两极,乾为天为阳为实,坤为地为阴为虚,由此演化而出的六十四卦象,只有乾是实的其他皆虚。它是一种哲学思想、认识,也是一种文化态度、美学观念。由此推演出的太极阴阳图,一黑一白,一实一虚,无疑是一幅十分神奇美妙的书法精品。老庄哲学的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十分详尽地阐释了无和有、虚和实的关系,“少则得,多则惑”,“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等,无不是书法中虚实美的极好注脚。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它似乎强调的是实;其实这只是入世进取思想的一面之词,由孔孟奠基的儒学还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是与实相伴的虚境,是构成生活真实美的必要补充。
从“书画同源”的理论,依然可以看出虚和实在书法中的地位。中国画尤讲虚实。实则厚重,虚则空灵。只实不虚则板,只虚不实则福所谓“计白以当黑”“知黑而守白”,书画皆宜。山水画中的云水多为虚白,而山石树木常常实写。石涛的“一画”说,强调的依然是以少胜多。即便如近代张大千全景式的泼墨山水,构图中仍有意到笔虚之处,在实实在在的大片墨团中也留出层次,透出气韵,使流动、使呼应、使牵连。中国画注重意境,而境外生象、虚实并济更是千古不易的美学法则。“赏花归来马蹄香”的蜜蜂,“深山藏古寺”的旌幌,以驱遣有限而达于无穷,均是画龙点睛之笔。“书画同源”不仅是用笔方法的相同,更是虚实等审美观念的媾同。“点如高山坠石,勒如千里阵云”已颇入画理,虚从中来,虚实相生。
“飞白”的存在是书法的虚又一具体体现,“挂一漏万”更是对虚实美的高度概括。书法线条自身的实(或黑)与线外的虚(或白)不是按比例配置的,它们根据需要,欲灵秀超脱则虚大于实,欲浑然厚重则实大于虚。但从整体篇章看,白多于黑,虚大于实,以实重虚轻相互平衡所致。
书法用笔也有虚实的美学原则,藏锋和露锋就是它的一种基本表现。藏锋是什么?藏就是虚,是声东击西,是看不见的存在,是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露锋是藏锋的对立,是坦坦白白的锋芒,是真实的流露,是对藏的颠覆,是藏锋的补充。所以篆书多不露锋,以示浑穆;隶书楷书藏多露少,端严而不失活泼;行草书藏露牵带、中侧并举,故虚实蜂起,意态万千。
书法的结构同样具有虚实美的辩证关系。结构中讲究呼应,点画之间,部分之间,字与字,行与行,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正文与落款等,呼应关系无处不在。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在行草书中可以是牵丝,上引下带,是实的存在;在正书中则是意向,是虚的化身。实的生动,虚的蕴藉。而篇章的呼应多靠气势贯穿,是实际存在的线条,充溢的是气韵精神。可见书法中“虚”的境界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基于实又超然而出,成了一种实体无法追踵的高妙去处,是实的补充,也是实的延伸。
美文加鉴赏篇二
时光在我的措手不及里,不惹尘埃地一步步走开。恍惚间,花样年华,水样青春已渐行渐远。站在时光的路口,于灯火阑珊处,摇曳一地遐思。天气,温暖,阳光,明媚。花朵,绚烂,清风,柔和。多好的季节。
经常被别人问起,最近好吗?总是笑着回答:挺好啊。事实只有自己知道。就算自己心情不好,也不能影响别人的心情。自己知道就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在某一时候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一个人,但你决不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的人。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我们都知道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但不经意间总要撒点小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翩然起舞。演奏着独特的乐章。或华丽,或激昂,或朴实,或悲壮。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一样,有的坎坷,有的风顺。路边的风景也各异。也许花飞满天,也许荆棘丛生。美不美,好不好,自己体会。
郭敬明说:“我终于发现自己看人的眼光太过简单,我从来没有去想面具下面是一张怎样的面容,我总是直接把面具当做面孔来对待,却忘记了笑脸面具下往往都是一张流着泪的脸。”所以自己都不敢轻易妄下结论,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开心。看着来往的人群,看着灿烂的笑容,就仿佛看到了那些深藏在眼底下的不为人知的忧伤。就仿佛读到了那些或悲或喜的故事。
几米说:“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几个。------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于是,我们习惯了戴着面具生活。人海中穿梭,一副“我很好”、“我无坚不摧”的模样。即使痛彻心扉,即使脆弱的不堪一击,即使哭得一发不可收拾,依然笑得如花般绚烂。
浅夏,被风吹过。记忆的灰尘还是会迷失双眼。浅夏,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伤感的季节。注定是回忆的季节。依然浅夏。已然没有了那份浮华。已然没有了那份轻狂。已然没有了那份纯真。很安静。很沉默。想着来过又走了的人。追着狂奔而去的光阴。看着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守着那残留无几的单纯。
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对软弱的自己说再见。生活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没有谁是永远的思念。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浅夏,阳光太过明媚。天气太过暖和。那些冬季残留的清冷经过阳光的洗礼,该随风而去了吧。
时间依旧在肆无忌惮的飞逝,日子仍然在旁若无人的重复。一切还是那么平静美好。跟随着时光的脚步,在自己的跑道里,一点一点的前进。回首着起跑线,展望着终点,享受着眼前。一直在努力着让自己做一个淡如菊,静如兰般,淡然安静的女孩子。尘世太多喧嚣,我总想为自己寻一片清静之地。微笑着让该发生的发生、该消失的消失,该来的来、该去的去,该说的说、该闭的闭,该猜的猜、该想的想,该写的写、该停的停,我还是我,我一直在这里。
一直是那个纯净的孩子。追求着美好,想像着美好,呵护着美好,珍惜着美好。依然有着初的那份执着,不喜欢轻易言放弃。依然保持着那份真诚,不去骗别人,亦讨厌着别人的欺骗。依然那么坚强,许多的伤痛独自承担,并且可以承担得起。累了,倦了,就放松自己。闲了,散了,就忙碌自己。
幸福有时可以很简单,简单有时可以很幸福。快乐,真的是关乎于内心的事情。一个人的快乐,安宁,取决于心灵所抵达的地方。那是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的车站。心有多远,幸福就能到多远。记住最初的心愿,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未来偶尔会盲目,太多未知的旅途。我一直在阳光下,一直在微笑,一直是快乐的。
踏着未知的旅程。赏着不太完美的风景。依然骄傲的微笑着。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一步远离,没有雅典,没有罗马,再也没有回去的路。甜蜜而忧伤的青春。我们学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再也不敢挥霍青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过得好不好,不吵不闹,不去打扰。过得好不好,哭过就笑,伤了自疗,依然美好。
美文加鉴赏篇三
我释然,无论是飞鸟流云,抑或是冷月丝羽,都不可能是山高水远,唯一可以伴我前行的是那秋实带来的点点滴滴,因为只有它才能让我美丽如初。
——题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爱秋,不是因为那满山的红叶,也不是因为那北雁南飞,而是那一颗颗饱满的秋实。
看到这金灿灿的果实,有多少人能想到这过程的中的艰辛与痛苦,有多少人能体会到没有风吹雨打、光照日晒便没有这俊秀的果实。
其实,一次孕育就是一个希望,一次结果就是另一个希望的开始,反反复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当我们赞叹这完美的过程的同时,还能想到什么?我说,是人生。
人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才有了追求,才有了对完美的向往。
可当自信被稀释的没有了浓度时,有谁能感谢这一切带给自己刺痛的挫折与困难,很少很少。
以为咬咬牙就可以过去,可泪水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哭过痛过才发现,苦涩的是命运中的无奈与迷茫。
这时你不妨看看秋实,它会告诉你“只要用力呼吸,就会看到奇迹”,它会告诉你“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它会告诉你“磨练后还是真正的自我。
”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呢?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成功,但不努力绝对不会成功,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命运给我颜色,我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一地破碎的玻璃,何不将它做成可以跳舞的水晶鞋;命运给我风雨,大概我可以欣赏到雨后美丽的彩虹了。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但残缺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拥有,让我们在最开始的的时候做好接受风雨洗礼的准备,这样才能像秋实一样,迎来一次次快乐的丰收,迎来一次次努力后的畅快淋漓。
我不断地在“对”与“错”的漩涡中徘徊,努力与放弃让我不知所措,人生的选择题我一直不擅长写答案,不是不知道该选什么,是不知道是否能坚持到底。
那天我第一次注意到了秋实,从那以后我便决心把泥泞的人生之路走好;都说当汗水爬满额头时才是自己最美丽的时候,我明白:路在前方,我不再犹豫。
席地而坐,看着大大小小的秋实,愿我一切的一切都能够美丽如初。
美文加鉴赏篇四
无论是我。
当摇滚乐从音响中响起时,
那是声音的杰作。
无论是我。
当噪音从汽车喇叭中发出时,
那是声音在作怪。
无论是我。
当你和我说话时,
那是声音在帮忙。
无论是我。
当女孩在我耳边尖叫时,
那是声音的恶作剧。
美文加鉴赏篇五
弟弟打电话来。
说她自我走后一直哭。
我自然是想去劝的,可人在外地。
打电话,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
我是个不孝子。
在她癌症之前,从来没有关心过她。
在她癌症之后,从来没有在意过她的饮食。
在她三高时,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劝。
于是,终于又一次争吵。
最后。
我离家出走。
------。
但其实。
我的本意并不是如此的。
只因我越来越害怕。
越来越害怕她离开我。
没有能见证我的婚礼。
没有机会操劳我折腾的孩儿,她的孙子。
她本来就应该是劳碌命的。
我们安排给她活还远远没有完。
她怎么可以走这么早?
------。
晚上越来越难安寝。
以前见不着的.梦,一个接着一个。
纷至沓来。
很多时候,我都是下意识的擦眼泪。
黑漆漆的棺木,素白的遗像。
都像枪口,大刀,钉子。
把我的血肉串口、一点点刮下来’。
然后钉在十字架上。
美文加鉴赏篇六
昨晚的一场春雨,并没有带来春雨应有的温柔、细腻、绵软与无声。稀疏的雨点儿伴着狂风,抽打着万物生灵,抽打着隆重登场不久的满树花朵和嫩绿。毫无半点媚春的娇羞气息,倒像是要彰显夏的张扬与疯狂。
清晨,院中银杏树的花穗伤感的悄无声息的铺满了庭院的地面。仰头观望,树冠丛中一团泛着亮光的`清清爽爽、整整齐齐的青绿精神抖擞、不染纤尘,无花穗儿附坠的叶片在微风中舒缓的摇曳着。经过风雨洗礼的银杏树的葱郁树冠好像格外的丰满与逍遥。于是清扫满院的花穗,埋在树下。没有“葬花吟”的悲悯与伤怀,只有生命转换的传承与希冀。
步入桃林,焉红的花朵再无踪影,空留下翠绿的树叶和紫色的花萼在晨曦中泛着微光。细碎的花瓣融入了春泥,把最后一息幽香融进根系,让枝头的嫩叶和花萼中的稚嫩果实汲取她最后的一丝营养与呵护。花瓣带着笑意步入了下一个花季的生命轮回。
昨晚的风雨,让花儿经历了一次痛楚的别离。与母体的惜别,让她明白花季的辉煌已成为过去,没有她的隐退,硕果将永远不能成熟于金秋的枝头。
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从我们脱离母亲的子宫,剪开脐带的那一刻起,痛彻的分离使幼小的我们,在离开母亲温润而黑暗的温床,骤然来到这清凉明亮的世界,使我们感到惊恐无助,所以哭得惊天动地。而母亲听着我们响亮的哭声,看着红彤彤的我们疲惫而又欣慰的笑了。这一笑,是所有的母子在撕心裂肺的分离后,饱含着对我们的希望与祝福,对生命延续的崇敬与渴望。
在岁月的长河中,在生活的风雨中,我们成长、成熟的过程离不开不断涌现出来的的选择、诀别与融入。每次的选择都意味着离开告别熟悉的环境与心路,迎接融入另一个陌生的挑战和机遇。
不经历艰难的抉择,我们怎能成长。不经历痛彻心扉的心路历程,我们怎能蜕变。不经历人生风雨的洗礼,我们怎能逐渐成熟与睿智。风雨过后,总会看见一道斑斓彩虹在空中辉煌,绽放异彩。
文档为doc格式。
美文加鉴赏篇七
鉴赏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而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角度。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作品中出现的独白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独白:“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whether'tisnoblerinthemindtosuffer„„”父亲突然死亡,叔叔继位并且娶嫂为妻,与此同时,一个深夜,父亲冤死的鬼魂出现,让他复仇,之前精神的痛苦已使哈姆雷特的精神颓唐,而鬼魂揭露的真相又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姆雷特的内心才有这样一段独白。这段独白反映了当时哈姆雷特内心的痛苦与纠结,他既希望可以可走出黑暗,但又摆脱不了对死亡的恐惧。语言描写不仅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而且还预示并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从这段独白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接下来哈姆雷特会不惜一切代价复仇,而最终以悲剧收尾。
相比于独白,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语言描写更常见。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一些性格特征。在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喂,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看。”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立刻又改变了主意:“不,不行,本,我想这恐怕不行。要知道,波莉姨妈对这面墙是很讲究的,这可是当街的一面,不过要是后面的,你刷刷倒也无妨,姨妈也不会在乎的。是,她对这道墙是非常讲究的。刷这墙一定得非常精心。我想在一千,也许在两千个孩子里,也找不出一个能按波莉姨妈的要求刷好这道墙的。”“是吗?哎,就让我试一试吧。我只刷一点儿,汤姆,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让你试试的。”“本,我倒是愿意,说真的。可是,波莉姨妈,唉,吉姆想刷,可她不叫他刷,希德也想干,她也不让希德干。现在,你知道我该有多么为难?要是你来摆弄这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本来是一件谁都不想干的苦差事,可是经过汤姆这么一渲染,就有人傻傻地上当了,自愿帮他刷墙。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汤姆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且善于利用他的智慧。马克•吐温在这个地方就为下文汤姆带领小伙伴们去历险并取得一定的成功做了铺垫。
语言描写时加入了说话者的语气、动作和神态,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让读者有亲临现场,亲眼目睹此番情景的真切感受,更符合生活的真实。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个人,从而去理解整部作品。
110204218王磊。
美文加鉴赏篇八
太阳从天边堕落,一声尖叫。
蝴蝶敛起翅翼,发出仓促的呻吟。
城市的垃圾令人欲呕。
此刻,即将被灯光千刀万剐的岂止是这如丝绒般的夜色?
脑袋里面全是乱麻,什么东西能把它们一根根抽出来?
夜色中腥臭的血正在无数个心脏里潺潺流动。
血是种可疑的东西,应该是头凶兽,轻手蹑脚,潜伏在身体里,让我们有了挥霍的勇气。所以城市是这般肆无忌惮。此刻的血液慢慢凝结,死亡的血让这个世界变成永远。无边无际的虚空是这个宇宙的实质。我在黑暗中睁开眼,冥冥黑暗有着惊人的重量,它们默不作声在血管中流旋。泪水从眼眶里缓缓跌落,沉甸甸,一滴滴笔直落在地上,发出巨大的回声。血从心灵处一滴滴跌落,它们很痛。也许是因为这世上还有痛,才会明白自己是活生生地存在,所以因此也就有了渴望,有了一行行寂寞文字。文字能说明什么?我不知道,文字许多时候都比语言或动作本身更易丧失心灵的本义。通过文字我们真的能走进另一颗心灵吗?我怀疑。
此时夜空如此寂静,似乎侧耳就可听到脉膊的跳动。
黑夜真的是拥有一切,甚至于生命。一切都是这样沉甸甸。不知道日子过去多久后,我们才能真正静下心,把过去仔细审视。无需评价,盖棺论定式的评价。你我需要反省,让过去成为利刀,剖开自己的五脏六腑,在痛楚中我们涅磐,我们都可以成为龙风。把心放开,把自己忘掉,什么也不想,一任那些文字载着灵魂随意奔跑,四处流淌。文字的美让我们通体生香,那些泛黄的书页,熏人的霉味都已成为见证生命曾经存在的物。火焰燃起,文字在火焰中涅磐,龙凤飞起,文字已死去,此刻你就是真正的你自己。美妙的文字会让人拥有快感,死去的文字也能让你整个人都美妙起来。用心感受它们,你在触摸着它的灵魂,百鸟啾然,天花坠下,真正妙不可言的文字总能把我们通体洗刷得干干净净。飘着的,也就是动人的,雾起于野,风起于叶,四处茫茫,不知身所何栖,心何所居。我微笑,随那动人之心情而飞,而舞,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