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名师篇一
赵玲玲
一、教师激情导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今天,让我们把思绪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齐读课题。
二、回顾课文叙述顺序
1、回忆上节课内容,谁来说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壮士,就是要有壮烈的举动、豪迈的语言、不屈的斗志、雄浑的气魄。那么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壮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与五壮士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壮举。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画出印象深刻的或者让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五壮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然后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三、交流汇报
师:通过仔细阅读,相信同学们对令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们按照大家选择的部分分成组进行交
流。(分组略)一会儿我们请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有感情朗读令你们感动的段落,然后小组发言代表汇报感动的原因。
(生小组合作交流。)
师:先请“诱敌上山”这组同学汇报。
(一生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生:这一部分使我们感动的原因是:五位战士作战特别勇敢顽强,仅仅五个人,就将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完成掩护任务,歼灭许多敌人,使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师:以少控多,是很了不起!他读得很有感情,你讲得头头是道!这一部分作者是怎样描写五位战士的?
生: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每位战士的动作。
师:仅仅是动作吗?
生:还有神情。
师:哪些语句描写了神情?
生: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师:作者抓住五位战士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非常形象、逼真。请全体同学再来读一读这段。
(生练读。)
师:请这组同学接着汇报。
生: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五位战士将敌人引上绝路,也就是死亡之路。我们组推荐于磊同学朗读。
(生读第3段)
师:请你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生读。)
师:大家有没有听出他的感动?想一想班长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怎么说的这句话?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一段。
生:当时面对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部队,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能有生还希望,但也会引来敌人,暴露连队目标;一条是绝路,没有生还希望,但可以确保群众和连队安全。班长选择了绝路是特别坚决的。
师:从哪看出班长的态度特别坚决?
生:斩钉截铁。
师:请你来“斩钉截铁”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在这生死关头,班长一个“走”字,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和连队主力。一个“走”字,意味着他们选择了一条绝路,一条牺牲之路。五壮士舍生赴死的行动是何等壮烈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斩钉截铁”地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读得干净利索。)
师:五位壮士将敌人引上了绝路,他们舍生取义的壮举让我们深受感动,这节课我们接着进行交流,该哪一组了?
生:顶峰歼敌。
师:你们组谁来读,谁来讲?
生:我来读。
(读第4段,略。)
生:我来讲。五位战士到了顶峰,也就到了尽头,五位壮士再没有别的路可走。他们在牺牲之前,仍在浴血奋战。
师:请你看着屏幕读读这段话。
屏幕出示: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师:班长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说的这句话?
生:子弹用尽,只剩一颗手榴弹时,大声喊的。因为班长想让最后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威力。他心中充满对敌人的仇恨,我觉得应该这样读。(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听了你的朗读,我也恨不得抱起石头砸向敌人。大家一起来练习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一部分,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生:重点写了五位壮士的动作、语言。
师:作者不仅通过语言描写,还有动作描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五壮士之壮。我们以后习作时要学习运用。
师:最后这组同学,你们打算怎样汇报最令人难忘的“英勇跳崖”这部分?
生:我们组全体同学合作来读这部分,然后分别汇报自己的感受。
师:好,先来读读。
(生合作读最后一部分。)
师:读得很有气势!说一说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及原因吧。
生:面对死亡,班长想到的仍是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没有自己,心中充满胜利喜悦。
生:班长很让我感动。他处处做战士的榜样。
生:五位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不愿落在敌人手里,英勇赴死的壮举,是真正的英雄。
生:五位壮士跳崖时喊出的口号最令我感动,说明他们心中至死也未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始终满含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英雄们壮烈豪迈的口号。
(生读口号。)
师:接读“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师:谁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部分?
(生感情读。)
师:英勇跳崖这部分,作者又是怎样写的?
生:写了他们的动作和语言。
生:还写了他们的神情。
生:还写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师:是呀,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塑造出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出示插图。)
师:这就是胜利完成任务的五位壮士。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的方向。
(学生接着背诵起来。)
师:多么壮烈的话语,多么豪迈的壮举!让我们通过屏幕目睹五位英雄惊天动地的场面。
(放电影片段。)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这五位战士为“壮士”了吗?这个问题上节课是谁提出来的?
(一生站起。)
师:现在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
生:找到了。因为他们不是普通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部队主力和群众的安全。它们不仅是战士,还是英雄,是壮士。
师:是呀,他们的语言是那样的壮烈豪迈,他们的抉择是那样的悲壮感人!他们那伟大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反思
赵玲玲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首先,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 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影片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第三,“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很难理解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个道理。为解决这
些难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思路。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名师篇二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摘抄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请读给同学听: 课件出示:
无所畏惧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奋不顾身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临危不惧 面不改色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2、过渡:
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3、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杀敌、敢于献身,所以他们就是豪杰,是壮士。说得好!不是一般的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壮”就是勇敢的意思,勇敢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课文的字里行间书写着五壮士的英勇豪迈、气壮山河,用“壮士”更贴切。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场面有的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⑴ 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⑵ 从描写五位壮士的句子中,从哪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痛恨。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绷得紧紧的”指小战士的表情凝重而紧张。“绷得紧紧的”与“全神贯注”表现出了战士歼敌地全力以赴。
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下这段话,要读出对敌人的痛恨。指名读、齐读。
⑷ 在五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敌人遭受了沉重打击。从“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读出来的。
“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一次又一次”说明敌人进攻了很多次,被五壮士打退了很多次。“横七竖八”形容敌人的尸体纵横杂乱,说明敌人损失惨重。
⑸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五壮士的英勇对敌人的痛恨,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三、品读体验:
(一)品“走”
1、为了安全的掩护群众,准备转移五位壮士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课件出示:
引上绝路
⑴ 请同学凭自己的理解朗读“引上绝路”部分。(朗读评价—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
⑵ 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想,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死路)课件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
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另一条路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⑶ 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班长态度坚决果断,从“斩钉截铁”看出来的。“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课件出示:
在这生与死的紧要关头,班长选择了这条绝路,他犹豫了吗?()
他害怕了吗?()
他徘徊了吗?()
没有徘徊,没有犹豫,没有害怕,这就是――(生齐)斩钉截铁。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班长地斩钉截铁,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出示课件: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⑷ 班长走得斩钉截铁,我们的战士们又是怎样做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
(“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学习“紧跟”一词:同学们看不要“紧”字与加上“紧”表达的效果一样吗?(不一样,“紧跟”更能表现出战士们非常赞成班长的做法,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也更能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5)指名读:出示课件: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6)同学们,老师不理解了,既然战士们选择了一条绝路,也就是说面临的将是死亡,为什么情绪还高涨呢?(学生回答,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死亡也值得;为了保存战斗力量,取得战役的胜利,就是牺牲也光荣。)
师: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
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我们练读这两句话,你们跟着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幻灯片上)
(出示课件)
我知道这一走意味着(),但我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战士们都知道这一走意味着(),但他们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8).小结:壮士们这一走啊,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把死的危险留给了——。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呢? 指名说。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齐读课题)舍生忘死(板书)的狼牙山五壮士。
过渡语:刚才我们抓住一个“走”字,细细的品出了其中的感动,五壮士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心中。下面我们就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顶峰歼敌。看看你们又抓住了哪个关键的字词,并从中品出了什么?下面开始小组学习。
(二)品“砸”
看同学们都学习的很认真,那么同学们你们从这部分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
板书:
英勇顽强、坚强不屈
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敌人砸去看出来的。)⑵ 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
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回答:抢、夺、插、举;班长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⑶ 课件出示: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同学们们这句是什么句?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通过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小结:这一砸,砸出了五壮士的满腔怒火,砸出了战争胜利的喜悦。尽管此时枪尽弹绝,但是五壮士也不屈服,就是用石头砸,也要同敌人血战到底。这又是怎样的五壮士呢?——
就是这种顽强不屈(板书)感动着我们,这就是我们——(生齐读课题)顽强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
(三)品“跳”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
(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2、课件出示(“屹立”图片):
⑴ 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第6自然段1、2句;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眺望”:向远处看。)
⑵ 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3、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下面让我们来观看五壮士跳崖的短片。4、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短片):
看完这个画面,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很勇敢、勇于牺牲、死地伟大、)下面请同学们拿好课本,再去认真地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齐读6~8自然段。)
此时,他们还看到了自己即将走向——?(死亡)是呀,他们即将走向死亡,但是面对死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这种气概就叫—(视死如归)(板书)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生齐读课题)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
5、听(理解最后一句)
听,狼牙山上响起来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教师引读:
课件出示: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通过壮士的口号你体会到了什么?(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
这仅仅是五壮士的声音吗?(这还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五壮士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却像一座丰碑永远地立在了我们地心中.四、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课件出示:
图片:巍然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以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1、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请同学们放下笔,读一读面对着五勇士,面对着纪念碑你想说的话。学生自然会在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教育。这里的写话练习是水到渠成的,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于党和人民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更多资料:
六、板书
狼牙山五壮士
舍生忘死
顽强不屈
视死如归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名师篇三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老师先提一个小小的测试题,知道的同学请你举手示意 师:谁能说出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吗? 师:我知道大多数同学都记住了五个壮士的名字,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可能只记住了其中的两三个,是吗?读书我们一定要学会抓主要信息,如果学了《狼牙山五壮士》,人家问我们狼牙山五壮士是谁,都答不上来,岂不是太遗憾吗?
狼牙山五壮士,是我们中华民族铁骨铮铮的英雄,我们不但要清楚他们的英雄事迹,而且要永远记住这五位英雄的伟大名字。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板书五位英雄的名字,其他同学请以最认真的态度在自己的课堂学习笔记本上书写五位英雄的名字。师:好!下面老师来当一回连长,请五个男同学扮演五壮士。在连队转移之前,连长肯定要集合部队下达命令。下面开始集合。马宝玉!(我突然提高嗓门以军人严肃的口气大声点名。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生:到!(“马宝玉”吓了一跳,其他同学则哈哈大笑。)师:(走过去握着他的手说)别忘了你现在是班长,是壮士呢!明白了吗? 生:(点点头)师:马宝玉!生:到!(该学生声音异常的响亮,有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忍不住暗暗窃笑。我稍做停顿,把目光落在这几个孩子的脸上,然后继续……)师:葛振林!生:到!师:宋学义!生:到!师:胡德林!生:到!师:胡福才!生:到!
(学生回答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一个比一个有气势。刚才还轻松随意的课堂立刻升腾起严肃的氛围。)师:!同志们!敌人又将对我根据地发动新一轮的大扫荡,虽然一个月来我们坚持游击战争,成功的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是敌人并不甘心失败,这一次敌人集聚了两千多鬼子,企图将我军一网打尽。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倍于我的鬼子,为了保护老百姓和保存战斗力,连队决定暂时向龙王庙转移,避开敌人的主力。今天交给你们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掩护部队转移。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生:有!有!有!请连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孩子们开始变得兴奋紧张起来,战争的硝烟似乎在课堂开始弥漫。)师:同学们,你们还真有点壮士的风采。给“壮士们”鼓掌。
面对连长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来势汹汹的大批鬼子,五壮士毫不犹豫的接收了掩护任务。战斗的结果如何呢? 生:完成掩护任务后,五壮士英勇跳崖了。生: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没有退路,就毫不犹豫的跳下悬崖。生: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五壮士跳崖自尽了。
师:诶!等一下,“自尽”这个词用在这里,老师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大家说说看。生:我也感觉有点不恰当,好像有点自杀的味道。难道说五壮士的“跳崖”是自杀? 师:对呀!五壮士的英勇跳崖怎么会是集体自杀呢? 生:“自尽”用在敌人身上还差不多,不能用在五壮士身上。生: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自尽”就是自杀的意思,五壮士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跳崖自尽,否则就会落到敌人的手里,那会死得更惨。师:那照你这样的推想,五壮士是因为害怕死得更惨才跳崖的?他们是怕死鬼啰? 师:同学们,如果单纯的从“不怕死”的角度来看,五壮士的英勇跳崖,好像和我们平常听说的“某某人跳楼自杀、某某人上吊自尽”没多大的区别。但是,如果仔细地想一想,我们平常听说的某某人自杀自尽,往往是因为自己在生活上或者工作学习上碰到了什么困难,觉得自己无法战胜这个困难,就以自杀自尽的方式来逃避困难。五壮士的英勇跳崖也是为了逃避困难吗?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吗? 生:不是!师:那是因为什么? 生:他们是为了掩护部队转移,而跳崖的。生:他们是为了宁死不当亡国奴,才跳崖的。师:对呀,五壮士是为了部队和老百姓的安全转移,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也是为了我们今天的—— 生: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师:对呀!所以我们说,五壮士的英勇跳崖,不是为了自己逃避困难的自杀自尽,而是为了掩护部队、保卫国家的英勇献身,是英雄本色。大家现在觉得“自尽”用在这里是否有点不恰当呢? 师:好,下面我们再回到刚才讲述的战斗结果,难道结果就仅仅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结果我们的部队和人民群众怎么样了?敌人又怎么样了? 生:还有部队和人民群众得到掩护,安全转移。敌人上当了。师:敌人上当,就没有伤亡? 生:还有,敌人被消灭了很多。
师:对,敌人不仅仅是上了当,中了计,结果是死伤无数,伤亡惨重。所以全面来看,战斗的结果是:(教师板书:战斗的结果: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敌人——伤亡惨重 五壮士——壮烈跳崖)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为什么还要跳崖?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老师从你的提问中感觉到,你心里很不愿意五壮士就这样跳崖牺牲,对吗? 生:(点点头。)师:不希望五壮士就这样跳崖牺牲的同学,请举一下手。
(举手的同学不到三分之一。)师:哦!还有这么多同学没有举手,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意见。生:不跳崖行吗?三面是悬崖,一面是鬼子,他们还有路可走吗? 生:除非你派直升飞机去救援。生:再不跳崖,就等着被鬼子打死。死在鬼子的手里,还不如跳崖。师:我听出来了,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其实心里也是不希望五壮士跳崖的,只不过你们非常清楚,五壮士已经无路可走了。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不但不希望五壮士跳崖牺牲,而且希望五壮士能够活下来,活到今天,能够走进我们的教室,和我们讲述他们的战斗故事。对吗?
师:那老师就不明白,五壮士在撤退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没有退路的绝路呢?难道就没有别的路可选择了?
请同学们认真的阅读第三自然段。生:他们是为了把敌人引上绝路,自己才走上绝路的。生:他们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才放弃了那一条安全的路,走上绝路的。师:五个战士要把大批的敌人全部消灭,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走上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无疑是走上一条死路。五壮士已经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而且完全可以选择一条安全追上部队的活路,为什么还要舍生求死呢? 一条是活路,一条是死路,假如你是班长马宝玉,你会为自己和战友选择哪一条路? 生:我会像班长马宝玉一样,选择绝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师:同意他的选择的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手了,但也还有四五个同学没举手。)下面我们来听听不同的选择。生:假如我是班长,我可能会选择通往主力转移的那条路,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而且我们可以跑得快一点,甩掉敌人,追上连队。那多好呀!生:你跑得快,敌人也照样跑得快,这样不就很容易暴露连队主力吗? 生:作为班长,既然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就应该带领战友转移。所以我会选择通往部队主力的那条路,带领战友和主力部队会合。师:是呀,每一个战士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作为班长,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珍惜战友的生命。在这生死抉择的时候,班长到底有没有为自己和战友们的生死考虑呢? 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走哪一条路呢”,可以看出班长他们是经过了慎重思考的。师:从“走哪一条路呢”,的确可以看出班长他们心里,也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赶上部队主力,活着完成任务;同时他们也非常清楚,走上莲花瓣的后果就只有和敌人血战到底。在这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五壮士经过慎重考虑后,毫不犹豫的走向莲花瓣,不是不珍爱自己和战友的生命,而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爱着人民和连队,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暴露人民群众和连队。生:还有,五壮士他们之所以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就是想利用有利地形狠狠地打击敌人,可以消灭更多的鬼子。
师:对呀!到手的鬼子怎么能让他们给溜了呢?只有把鬼子给消灭了,人民群众和连队才能真正的安全。说得好!大家为家豪同学鼓掌,谢谢家豪让我们大家感受到了五壮士对敌人的痛恨。(请家豪为大家板书:痛恨敌人。)师:在打完最后一颗手榴弹之后,面对汹涌而至的鬼子,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五壮士相继纵身跳下深谷。请大家大胆的想象一下,当疯狂的鬼子冲上来,原本想着“抓活的抓活的”,却发觉五壮士跳下深谷不见踪影,鬼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鬼子一定会气得发疯,然后举枪向深谷疯狂扫射。生:鬼子肯定会向悬崖深谷丢炸弹和手榴弹,把悬崖下炸个稀八烂。师:同学们,你们都猜错了,鬼子上来后,的确是气急败坏,四处寻找五壮士的下落,企图全部活捉五壮士。当他们发觉五壮士的确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他们没有放一枪,没有放一炮。而是集合部队,列队向五壮士跳崖处,庄严地行了个日本军礼。生:啊!?不可能吧?(学生顿时骚动起来,前后叽叽喳喳讨论的,目瞪口呆惊讶的,摇头晃脑疑惑的)生:刘老师,日本鬼子真有那么好吗? 生:刘老师,你这话是听谁说的?课本上可没有这样写呀? 生:日本鬼子有多凶残,你不知道?南京大屠杀三十万,连妇女小孩都不放过,他们会对五壮士这么有礼貌? 师:日本鬼子的确是世界上最凶残的侵略者,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是永远都
不能忘记的。但是,日本鬼子对五壮士行军礼一事确实千真万确的。当时有一个老乡躲在一个岩洞里,亲眼目睹了日军向五壮士行军礼的一幕。后来五壮士跳崖之后的幸存者葛振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点。
同学们,请你再好好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疯狂凶残的日本鬼子低下头来,向五壮士致礼? 生:可能是日本鬼子也佩服五壮士的不怕死的精神吧。生:日本鬼子行军礼,可能是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军人能像五壮士一样的宁死不屈。生:鬼子能够这样对五壮士行军礼,这说明在鬼子眼里,五壮士也是真正的英雄。师:对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疯狂的鬼子。当鬼子看到五壮士一个个相继从悬崖上纵身跳下的身影时,他们一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视死如归的军人;当鬼子听到悬崖边传来五壮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时,他们的心里一定在发抖,在发颤,他们一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不敢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宁死不屈的军人。
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生:齐读课文。(学生个个群情激昂,热血沸腾,五壮士壮烈跳崖的英雄壮举,激荡着每一个孩子的灵魂。)师: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传到敌军耳朵里,令敌军胆颤心惊;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传到了鬼子司令部,司令部一定惶惶不安;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传到日本天皇的皇宫里,皇宫一定在颤抖。传到日本国土的上空,让日本帝国主义明白,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故事,让我们回想起六十多年前抗日战争的艰苦与残酷,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在那民族生死存亡的灾难岁月,无数的中华儿女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卫国战争,谱写了一曲曲坚强不屈的民族战歌。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中国人民捍卫祖国和平的坚强意志。日本帝国主义在六十年前就已经倒台了,但是他们会随时死灰复燃,在这和平的岁月,我们中国人民要时刻提高警惕,联合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一起来维护世界的和平。战争需要无数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最终却没有赢家。中国人民深深的热爱和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网页上,有这样一句显目标题:让战争成为过去,让和平书写未来。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最真诚的心声。
教后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老课文,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朱老师朗读课文时咬牙切齿的神态,如今依然清晰。特别是他那双愤怒的眼睛,还有他那满头的银发一甩一甩的抖动,加上他那粗旷得近似呐喊声,如今回想起来都还令人热血沸腾。
所以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每当执教《狼牙山五壮士》,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朱老师,情不自禁地像朱老师那样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并努力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似乎只有对敌人恨得愈深,才能表明自己对祖国爱得愈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讲得最多、读得最多的就是五壮士如何奋勇杀敌的文字,每当读到“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就是孩子们最开
心最兴奋的时候,甚至有的学生愤怒地说:恨不得自己冲上去扔几块石头,把敌人砸得血肉横飞。
这一次拿到新教材,没想到第一课就是《狼牙山五壮士》。新年第一课,不敢马虎。逐四处搜集有关资料,反复研读课文。我突然感觉到,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对敌我双方都是残酷的。于是引发我的思考:课堂是否需要展示那血淋淋的战场?教学是否一定要围绕敌我双方的仇视来展开?
不!我马上意识到,不行!不能在我们的课堂再次撕开历史战场的血腥场面,不能再这样在孩子的心田重新播种仇恨的种子而亲昵战争!
于是我将教学的重点,由过去的感受五壮士痛击敌人以及对敌人的仇恨,转移到感受五壮士“爱人民爱连队”胜过“爱自己”的献身精神。在教学的立意上,也就是人文精神的拓展,重点放在了五壮士壮烈跳崖所表现出来的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对敌人的征服上,通过揭示敌人的人性的一面,来反衬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最后,把战争定位于捍卫和平,跳出了复仇残杀圈子,引导孩子们牢牢把握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捍卫和平。
单纯地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来讲,这也许是一次很不成功的教学。但是,通过这一次教学,我深切地感悟到,教学这样的战争题材的故事,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民族和国家,在孩子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培植民族精神的信念,以及追求和平的力量,远比在孩子的心田种植仇恨的种子要有益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