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人际交往案例分析篇一
一、案例描述
2019年9月。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开学第一天,我和刚升一年级的几位学生一起打扫校园卫生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小男孩——小赛(化名)的哭声。小赛家就在学校的对面,在教学楼下面,透过学校围栏可以看到他的家。这天早上,外婆送他到学校门口,他哭闹着不肯进学校,校长拉他进来关上校门之后,他就跑到围栏这里,抓着栏杆,看着外婆家,跳着脚,哭喊着外婆,直到他外婆关上大门也没有停止。第一天的印象太深刻了,我记住了他。接下来的时间,上学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会哭闹。从他的行为中,我感受到了他的焦虑——分离性焦虑。
二、成因分析
焦虑是一种强烈的消极情绪和紧张的躯体症状为特征的情绪状态。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人们会对未来的危险或不幸感到不安。分离焦虑,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小学生分离性焦虑主要表现为: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
1.个人因素
遗传因素:患焦虑症父母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的子女。经过了解,知道小赛的爸爸曾经也有过焦虑,小赛读二年级的表哥在一年级上学期也有相同的情况。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会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分神,同别人交流时,与人的眼神交流少。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分离焦虑源于某些需要的严重失衡与突然缺失。如生理需要及安全感缺失引起的归宿感与自尊心缺失。分离焦虑让他对日常生活中可能的危险和失败过分担心。比如,他经常对他外婆说:“外婆你要好好的”和“外婆,你一个人在家把门关好”。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自卑的心理使得他缺乏勇气,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这种分离焦虑情绪如果得不到排解,就会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在与外婆交谈时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离得远,两人不常在一起。他小时候主要是妈妈带,与爸爸时间相处较少。三四岁的时候就非常黏妈妈,常常会因为和妈妈分离而哭闹。他的爸爸非常严厉,性格很急,不善于表达对儿子的爱,对儿子的教育往往是粗暴的。从亲子关系角度来看,小赛对母亲过度依赖,与父亲关系较为疏远。
后来他的父母要外出打工,小赛只能哭闹,他妈妈没办法,只能将他带到外婆家。小赛过了一个多月之后,她妈妈不顾他的哭闹,最后还是外出打工了。外婆说他妈妈走后,小赛在家时常哭闹,连睡觉都在喊“妈妈”,甚至还听到他说出“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只有外婆了”这样的话来。与母亲的分离,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对环境的不适应,使得他极度地依恋外婆。
3.环境因素
应激事件特别是与威胁和危险有关的应激事件也促发分离焦虑。有研究发现,环境对男孩的影响比对女孩的大,而且相同环境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由于是新学期开始,并且刚升一年级,开始学园生活,小赛不太适应学校的生活。在与他交流时,他告诉我,外婆说过,“学校老师很严厉,不听话会被批评;会有作业,不做完作业不能玩”。这些话语加深了他的焦虑情绪。
刚开学,小赛不能适应小学生活,不愿融入到集体中。在社交上,小赛表现出一种回避的态度。刚开学,我发现他不太愿意跟别的同学玩。下课时间通常是跑到三楼去找二年级的表哥玩,上课铃响了,还不太愿意放开捏着哥哥衣角的手。有时候,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涂鸦,或者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别人玩。在交谈时,他还说“只有哥哥才是我的好朋友”。
三、辅导方法
1.放松训练,心理暗示
在和小赛交流时,帮他做放松练习,躺在床上深呼吸。告诉他,当你忍不住想外婆的时候,可以深呼吸,缓解焦虑情绪。
同他一起说:“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真的很不错。”自己鼓励自己,加强心理暗示。
2.指导家长,加强情感引导
同外婆分析小赛出现哭闹的原因,帮家长认识自身的个性弱点,告诉外婆方法,改变孩子与家长的交感互动,特别是父亲的陪伴必不可少。明确告诉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心理支持,多对孩子表达爱意,比如多视频聊天、打电话,关心他,帮助他,让小赛有安全感。
家长一定要耐心,帮助小赛正确认识导致其出现焦虑情绪的事情,教他正确管理情绪的知识,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小赛讲讲上学的趣事,鼓励他与其他同学玩耍,让孩子对上学充满向往,消除恐惧焦虑。
外婆要注意培养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完成作业、收拾物品等,不要让孩子养成对外婆过分依赖。
3.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理论基础是:人的认知会影响其情绪及行为,是治疗分离焦虑的最好方法。认知重建是指识别并帮助患者纠正在思维、自我形象、态度和信念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认知。
上课时,请他回答问题,回答出来后及时肯定,增加成就感;在他很好地完成劳动任务后,在班上表扬他,并选举他为劳动委员,增强归属感;他很听外婆的话,能主动给老师打招呼,在班会课上表扬他有礼貌;在他情况好些后,选他为护旗手,升国旗。经过表扬和鼓励,强化他优秀的品质,帮助他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4.建立积极的师生及同伴互动,增强归属感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而出现不安全感。帮助他建立新的依恋关系,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从本质上讲,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在学校,对小赛多加关怀,了解其学习进度,关注其心理状态,多鼓励引导,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
给班级同学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不要笑话小赛,反而要多关心他,帮助他,并且请一个细心的女孩关心他的情绪,一个开朗的男孩陪伴他玩游戏帮助他融入集体,感受同学的友爱。这样一个月下来,他有了新的朋友,笑容也多了起来,变得更加开朗勇敢。
四、评估反思
分离焦虑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情绪体验,一方面它会激发人们去彼此想念和珍惜,加深彼此的情谊,催生美好的诗句。另一方面,如果对它缺乏了解,不能正确的应对,就可能发展恶化,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现在的小赛和朋友嬉戏玩闹,积极乐观,已经看不到往日哭闹、焦虑的样子。他的外婆也说,小赛不再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现在很开心,很幸福。“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教育需要爱,需要方法。再多的教育手段,都离不开对孩子的爱。学校教育是群体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个体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
小学生人际交往案例分析篇二
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案例分析
基本情况介绍:
王兵,男,五年级学生,性格外向,思维反应敏捷,脾气暴躁。其父任职某公司,母亲经营小商店,姐姐大专毕业做销售工作。该生自幼在家人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倍受宠爱,成为家中的“霸王”,事事一帆风顺,都能如愿以偿。久而久之,便形成倔强的个性。在学校里,他“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喜欢在同学面前耍威风,出风头;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大发雷霆,经常赌气。
主要问题概述:
在校经常当众顶撞老师,出口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任课老师的强烈不满。
初步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王兵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王兵来说,主要是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王兵是个思维能力较强的男生,自尊心很强,好面子。但是学习不用功,成绩在班上只能勉强排在中游,这让他很“没面子”,所以只要一有人说起成绩,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家人,他就充满攻击性。
辅导及措施:
采用综合心理辅导方法,重点培养他承受挫折的能力,分析他耐挫力差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给予疏导、排解,增强他的抗挫力。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稳定情绪,承受挫折心理,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1、体验艰苦劳动。“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伟男”,抗挫折能力要在挫折中获得。我故意在劳动中让他做一些消耗体力大的劳动,让他真正体验艰苦劳动的感受。因为这不仅能培养他的吃苦精神,还能培养他坚持忍耐的精神。本学期开学布置教室时,他尽量挑些细小的活儿干,还在同学中虚张声势,遇到重些的活儿,他就退却了。这时,我就采用“激将法”,对他说:“你长得又高又壮,力气最大,搬桌子的活儿全靠你的了!”他听后,吐出了长舌头,硬着头皮干了起来。从那以后,他得了个“大力士”的雅号。有了这个雅号,他干活再也没有偷懒过。在劳动中,他不仅出尽了风头,也尝到了战胜挫折的甜头。
2、搞好家校配合。纵观他的这一心理障碍,我主动取得家长的配合。我常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络等途径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现,建议他的家长适当让他做些家务,以增强他的耐挫力。经过一段时间,他逐渐懂事了:父母下班,他能端茶送水;爷爷奶奶生病,他就急忙去探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经常反思,改进不足,提高家教水平,不能“只养不教”。学校是强化教育的主阵地,家长应密切配合老师,与老师一道齐抓共管,这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让孩子永远心情舒畅,永不受委屈,这是家长所希望的。可是今天你为他诉“不公”、“不平”、“冤屈”,明天谁为他披荆斩棘、遮风挡雨、铺路垫石呢?因此,做家长的应时时提醒自己:今天要为孩子准备他在未来生活中乘风破浪前行的条件,也要为他打下在逆风中行进的基础。
3、学会克服困难。应付挫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我觉得只有让他在竞争中经受锻炼,磨砺坚强的意志,才能培养他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才能使他学会从别人或外界给予中得到幸福,并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己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他才能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
4、经过努力,王兵恢复了理智状态,内心达到平衡。能主动经常去接近同学,跟同学谈心,沟通思想;能主动把憋在心里的苦闷向老师、同学吐露,解开自己心理的疙瘩;能在挫折面前自觉摆脱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教育效果
该同学由于耐挫力差,经过一学期的不断感化教育和多次的心理辅导,情绪较为稳定,心理状态能保持平衡,达到预期的心理教育目标。王兵的例子表明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把握时机,调整有效的心理辅导措施,运用综合的科学心理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生人际交往案例分析篇三
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辅导
一、心理案例: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二、分析问题解决方案:
(1)原因分析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2)解决方法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 1.认清嫉妒的危害
就像前面所讲的那样,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并耽误了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又继续耽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
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础”——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开阔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正如我们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也不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4.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心理学上叫“感情移入”。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呢?”运用心理移位法,可以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有利于抑制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蔓延,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为产生的有效办法之一。5.提高自己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那么,也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而且,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得满满的,自然也就减少了“无事生非”的机会,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6.完善个性因素
大多数嫉妒心理极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所以,应该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7.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以公平、合理为基础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三、心理学背景知识:
案例中小b的种种表现都是典型的嫉妒心理。心理学认为,嫉妒是一个人由于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从而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对象所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怨恨的情绪体验。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常常发生在两个年龄、文化、社会地位与条件相当并有竞争关系的人之间,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会对竞争对象产生嫉妒心理。嫉妒在同辈、同学和同事间更容易发生,因为在这些条件相当的人之间有可比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具有竞争性,这往往容易使个别同学在内心产生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一个人在嫉妒他人时,最受伤害的是自己,因为在嫉妒他人时,当事人往往处在紧张和不安之中。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心理长时间的存在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嫉妒心理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它会使一个人变得卑鄙、狭隘;它会使人丧失理智和信心,陷入自伤或伤人的危险境地;它会使人放弃自我追求,而去用仇视的目光贬低他人的成功,从而成为一个庸人。嫉妒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造成集体内部互相积怨,这种积怨会使许多人浪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形成内耗。
综上所述,嫉妒是人类心灵的一大误区,希望所有的大学生朋友自觉克服嫉妒心理,走出心灵误区,成为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小学生人际交往案例分析篇四
人际交往案例分析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内心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大量事实表明,心胸是否宽广、包容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否和谐直接相关,只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让大学生的心里对人对事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接触了许多因人际交往不协调而产生心胸狭窄的实例,而且有的大学生为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让人很痛心。
小李从北方来到南方一所省城大学读书,临行前在一家企业做人事主管的父亲反复告戒儿子,在大学里首先要和寝室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你的生活环境才会愉快,大学四年心理才有归属感。进校后,小李时刻告诉自己父亲的话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和同寝室的一名南方同学在对爱情的看法上相差甚远,经常斗嘴,导致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矛盾时有发生,而那位南方同学用小李的话说比自己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到最后同寝室的其他同学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自己的寝室同学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信任他,少数同学甚至奚落他。自己对他们也充满怨恨和不信任,进而猜疑和反感,只要有两位同学当着自己的面嘀咕几句,自己就认为他们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心理十分苦闷;而那位南方同学却好像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看到这一切,小李感到无能为力的同时又十分伤心,心胸开始变得狭窄,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从小李和南方同学的对比来看,可见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小李因人际交往的紧张,使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猜忌、嫉妒和对他人的不信任。经过对小李人际交往技巧和艺术的辅导,小李对南方同学开始变得更加宽容,并试着改变和寝室其他同学的关系,慢慢在小李的脸上又看到了灿烂的笑容。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学会分享、接受和给予 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心理条件 不会分享与分担是这一带大学生特殊的成长背景中极易形成的负性品质,也是造成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重要原因,尽管本次心理健康水平测量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在各学段的教育中,我们都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一代青少年存在的分享与分担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让大学生在良性的人际氛围中,充分体验与享受交往对象带来的快乐,并乐意将自己的快乐与对象分享,进而学会分担与体验交往对象的痛苦,并产生同感与共情,积极帮助交往对象解决问题,重新找回失去的快乐。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尤其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樊富岷教授的团体咨询中,分享是首当其冲的训练项目,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参与团体活动的人体验到分享的心理感受,学会分享。从而达成人与人的心理相容,在互相帮助下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接受与给予是矛盾统一于人际交往中的一对交互影响的心理品质与行为。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群体中,必然会与群体中的人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无法离开他人的给予,也正是在这种接受与给予的过程中,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感受做事与做人的真正涵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是在接受中成长,不懂或很少给予,体会不到给予的愉悦,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而使人际关系遭到破坏,心理健康也倍受影响。因此,学会接受与给予,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相反,良好的人际交往,更能使大学生体验到接受与给予的乐趣,养成接受与给予的良好心理品质。
蓝风是大三的学生,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但人际关系较紧张,不仅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就连班上的许多同学也无法正常交往,在同学们心目中,他是一个清高、傲慢的人,实在不好接近,虽然优秀,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则不敢恭维。蓝风也为此很头疼,只要是他主持的活动项目,同学们似乎都有意不参加,好象故意和他做对,而他本人长期坚持的做人准则就是:我行我素,万事不求人。他几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认为自己没有帮助别人的义务,他成绩好,可每当班上同学向他求教时,他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就在给别人讲完之后,将别人奚落一顿,有时还要加上一句“拜托你上课时认真听讲,下次不要再来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时间一长,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蓝风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十分不满意,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有时孤独感令他窒息,他焦虑甚至恐惧,但不知如何入手改善现状。因为他自己也纳闷:我究竟有什么问题?
蓝风的人际关系不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不懂得接受,更不知道给予的人,在他的观念里,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没有给予与接受的意识,最终将失去支持,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痛苦不堪。不懂接受与给予,不仅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且影响了心理健康的水平。
拒绝交往让他尝尽了苦头
小张是大一新生,性格较内向,从来没有住过校,从小都住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进大学后与 7 名同学同住,在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看不惯的是同寝室同学“不良”的卫生习惯,更不喜欢他们随便的作息制度,尤其不喜欢他们的高谈阔论,总之,看谁都不顺眼。由于内向的他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沟通,再加之看不起那些同学,于是,就以独来独往来减少与同学们的交往,时间一长,他发现寝室同学说说笑笑,进进出出都结伴而行,似乎视他不存在,他开始感到失落了,孤独感油然而升,曾经多次萌发过主动与他们交往的念头,可都事与愿违。他回寝室时总觉得同学们都在议论他,对他评头品足,还窃窃私语,一副嘲笑、鄙视的模样,他觉得受不了了,想过换寝室,但没有得到批准。为了不和他们交往,他很少回寝室,只有睡觉时才回去,即使这样避开他们,似乎还是没有减少他们对自己的议论与不满,他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急剧消瘦,在寝室,话越来越少,甚至连笑声都很少听见,他感觉到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差,最后终于病倒了。在住院期间,寝室同学轮流守护在病床旁,看到那些平时让自己反感透顶的同学都忙着照顾他,送水喂饭,就象自己的家人生病了似的,他的心被震撼了。他把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告诉了他们,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同学们只是觉得他不愿与他们交往,并不知道由此引发了他内心如此大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