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人社局民生实事 人社局社会民生工作实施方案(4篇)

人社局民生实事 人社局社会民生工作实施方案(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0:06:54
人社局民生实事 人社局社会民生工作实施方案(4篇)
    小编:zdfb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社局民生实事 人社局社会民生工作实施方案篇一

工 作 汇 报

(2011年8月19日)

书记、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体干部职工对乔书记和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位于 街和路交叉口东侧,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近年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拆墙透绿、退硬还绿工程,机关面貌焕然一新,2010年被评为“市级园林式单位”。我局共有干部职工58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9人,内设办公室、人事科、劳动科、专业技术科、工资科、社保科和劳动监察大队等七个科室,下属社会保障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就业服务局、新农保中心等四个部门,主要承担全县人力资源、劳动关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2010年,我局分别荣获邯郸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邯郸市园林式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的“优秀领导班子”、“民生工作先进单位”、“三年大变样先进集体”、“拆迁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优秀执法单位”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培训和小额贷款等三项工作指标在全市均位于第一名。今年,我县再次被省人社厅确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示范县。下面,就我局承担的部分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我县辖 镇 乡、个行政村,全县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城镇人口万。农业人口中,16—59周岁应参保人口11.9万,60周岁以上人口2.09万。城镇人口中,符合参保条件人口0.12万。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贴,年为我县补贴总额为1379.4万元;省级财政为我县参保居民补贴缴费178.5万元,为我县重度残疾人补贴缴费4.3万元。中央、省级财政每年为我县补贴总额达到1562.2万元。

为确保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我局将其列入2011年的首要工程、必保工程,倾全局之力实施了试点县申报工作,通过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和积极争取,我县于今年7月成功列入国家第三批试点县。2011年5月,我县成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隶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科级规格,全额事业单位,编制8人,专门负责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各乡镇组建了劳动保障工作站,股级规格,全额事业单位,每个乡镇编制3人;每个行政村(居委会)明确了1名协办人员。县农保中心专门成立了服务大厅,配备办公桌椅6套、微机6台、打印机1台、空调1台,安装了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各乡镇均按照有关要求落实了办公场所和设施。今年7月,我县召开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政策宣传和保费征缴工作,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合作,仅用12天时间就完成了参保既定任务目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参保率达到了93.8%,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提前完成市定目标。今年8月,我县举行了首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仪式,共为8个行政村的位参保居民发放了每人55元的养老金,在全市第三批试点县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实施参保人员信息录入,同时谋划实施剩余行政村养老金发放工作。

8月17日,省人社厅农保处副调研员等一行3人,在市人社局

副局长等人的陪同下,对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对我县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扎实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今年以来,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保险法》,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以实施“扩面征缴”为重点,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现参加省级统筹企业养老保险 人,其中已退休人员 人,年发放养老金需 万元,今年我县计划征缴社保基金 万元,已完成征缴收入 万元;省厅为我县下拨调剂金 万元,已到帐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100%。

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参保 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01%。其中,成年居民 人,18周岁以下居民及学生 人,低保对象和重残人员 人,收缴居民医疗保险费 万元。截止7月底,报销住院费 人次,基金支出 万元,普通门诊费 人次,基金支出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万元。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我局在城镇居民医保网络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对业务人员进行了待遇支付培训,统一采取手工操作等方式进行报销工作,实现了“出院即报”的目标。

三、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以品牌促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工作思路,倾力打造“x县巧剪子缝纫工”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和x县“锦绣织女”河北省知名劳务品牌,大力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统筹城乡就业,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一是开发就业岗位。县人社局组织闲散劳动力进行现场招聘,为县工业园区项目企业搞好服务,做好职业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二是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围绕县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开展企业实用的技术培训,开设手工编织、服装、计算机等8

个专业,累计完成培训 人,并为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免费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从而更好地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开发大学生见习岗位。按照市局的文件精神,我县开发大学生见习岗位个,在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见习,见习期一年。四是小额贷款贴息资金。为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失业人员,累计为龙兴纺织有限公司,付东纺织有限公司,东方纺织有限公司,三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和 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办理贷款贴息万元。五是加强劳务输出。通过举办劳务输出交流会,邀请北京、天津等省外多家知名企业进行现场招聘活动,实行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帮助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外出务工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人,占年任务的60%;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 人,分别占年任务的60%、67.5%;培训各类人员4794人,占年任务的73%;城镇登记失业率0.18%;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人,其中,劳务输出 人,分别占年任务的58%、64%。

四、人事人才工作卓有成效。

紧紧围绕“构建优秀人才队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突出抓好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引进。目前,我县共有各级专业技术人才 人,其中高级职称 人,中级职称 人,初级职称 人。一是严格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配合县有关部门抓好医疗改革工作的落实,特别是在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工作上,高标准、全透明进行资格审查、聘请专业评委现场测评,确保了我县医改工作顺利实施。二是认真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2011年,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人次,其中研究生 名。三是优化人才引进结构。

坚持按照“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累计引进各类人才 余名,其中高层次人才 余名,选拔培训乡土人才 名,有力的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我局承担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精心安排、强化措施、再鼓干劲,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人社局民生实事 人社局社会民生工作实施方案篇二

人社局民生工程宣传工作总结4篇

纺织品有限公司、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300名,培训专业分别为车工和电动缝纫专业,目标任务完成率为100%,申请培训补贴万元。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我局高度重视民生工程,为保证三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三项民生工程工作的实施开展。年初,局民生工程领导小组针对三项民生工程分别制定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各乡镇分管领导、就业和社会保障所所长、专管员会议,分解任务,提出工作要求,落实目标责任。

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适时根据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分析问题、帮助解决困难、大力督办进度,有力有序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精心谋划,规范管理,大力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我局将“高起点、高标准”作为经办工作的核心,努力做到管理精细化。一是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结合城乡居民的特点,精心谋划具体操作办法,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参保登记、保费征缴、资格审核、待遇支付等操作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对业务操作的各环节,都确定了专人负责,各经办人之间实行业务交叉审核,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了业务流程和经办服务的规范化;三是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将业务开展以来的所有档案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各种表册种类明确,格式统一,内容完整,数据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便查;四是严格待遇发放程序,由村、乡镇、区逐级审核参保及待遇领取资格,严把户口、年龄、相关政策捆绑三道关口,确保不错不漏;五是实施动态稽核,采取年审与动态稽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增对象和注销对象实施动态管理,每月将注销对象及新增待遇发放对象的信息分别与民政部门的殡葬信息、公安信息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一人、不漏一人。全年共注销待遇领取资格528人,其中死亡注销511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7人,多领勿领养老金39人次,追退养老金万元。

强化宣传,提高知晓率,认真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为了使我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一惠民政策能够规范实施,我局加大了舆论宣传力度,针对

今年我市本级中小学生参保模式的微调,在做好常规政策宣传的基础上,积极与我区教育等主管部门沟通及协作,发放数万份《致城镇居民的一封信》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市中小学学生参保基本信息表》、《参保信息登记回执单》、参保通知等宣传材料,逐学校、逐社区向每位居民和学生发放。同时,组织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干部深入村社和居民家中,上门宣讲政策,积极向社会宣传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大意义,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给了每一位参保人员,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就业服务,开展培训就业对接

我局认真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抓好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为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学员牵线搭桥,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及时进行系统录入工作,培训基础台账齐全,管理规范,台账记录清晰、资料真实,对参训人员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报表报送及时、数据准确。同时,区人社局还建立培训前备案制度、培训中核查制度、培训后验收制度和培训补助申报制度等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规范培训行为,确保培训时间和质量。

在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过程中,区内各乡镇进度层次不齐,部分乡镇进度落后,从而影响了全区工作的整体进展。针对这一问题,区人社局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大对各乡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度的督查,尤其对缴费工作滞后、任务落实不到位的乡镇,将及时通报、跟踪问效、全程督办,以确保养老保险征缴任务按期完成。

养老保险档案整理工作任务繁重。目前,全区已参保的城乡居民原始档案繁多,整理任务量大,我局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就业技能培训受访对象电话接通率仍需提高。我区就业技能培训对象多以工厂职工或进城务工人员为主,流动性大,部分人员培训时所留联系方式存在变动、停机等现象。我局将加强培训人员基础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力求完善,确保数据库全面、真实、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民生工程基本情况,保证数据质量。同时抽调专人,集中时间,对培训对象进行逐一电话回访,力求进一步提高受访对象接通率和满

意度。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7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800人的1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0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00人的15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3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0人的10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30人的1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二是认真开展技能培训。认真化解“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充分发挥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平台作用,加强与市体育用品公司、艺术品公司、轻纺织品公司等企业合作,通过协议培训、委托培训、订单式培训、实名制管理等多种方式,完善培训前备案、培训中核查、培训后验收等制度,促进就业培训工作开展。今年在三个企业共举办车工、电动缝纫工就业技能培训班3期共30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0人的100%;创业培训9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0人的150%,做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三是有效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这项德政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为此,我局采取分片包干、分组推进的方式,进乡镇,进村居,到企到户,宣传推动。今年以来,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35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30万元的109%,其中,个人小额担保贷款79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80万元的116%。还有几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手续正在申报中。四是强化企业用工调度,做好就业形势分析月报工作。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文件精神,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区就业、失业人员的现状,每月到辖区28家重点用工企业开展用工调查,并就全区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局和区政府,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社会保障工作提速提效。全面构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障“三位一体”的保障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到户到人走访、回访活动,鼓励参保人员连续缴费、长期缴费、高档次缴费,抓好扩面提标工作。尤其是7月30日区政府推进会后,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标准、时间节点、奖惩办法,实行“一周一通报”制度,各乡镇也迅速落实包片包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加大了集中征缴力度,进一步提高参保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5827人,其中,23813名达龄人员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50627人参保缴费,征收基金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二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今年市政府下达我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任

务是万人,为确保完成xx-xx年度目标任务,我局年初就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参保目标任务,并编制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项工作7-9月份为参保缴费期,面对今年在校学生由过去在学校参保缴费转为在户口所在地社区参保缴费,并由社区“金保工程”平台上传到市信息中心的新政策、新要求,我局精心指导,要求各乡镇严格政策标准,实行专人受理、平台录入、强化督查、规范操作,务必做到“不重不漏”、“应保尽保”,确保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三是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有效实施。年初,认真组织开展失地农民保障调研,并形成《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报送区政府决策参考。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文件精神,结合辖区内集体土地征用情况,积极稳妥开展申报、登记、审核、报批工作,及时办理参保人员报增报减工作。截止目前,全区45000余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其中,8198达龄人员享受了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有力促进了重点项目征迁,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扎实开展。今年市本级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于4月20号启动,全区应纳入社区平台管理的离退休人员1300人,截止至6月底,完成认证1300人,达应认证人数的100%。

和谐劳动关系有力有序。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仲裁这两项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的“安全”、“稳压阀”作用。一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成效显著。通过抓基础、搞创建、转作风,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机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执法维权成效显著。在整治净化就业环境、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推行劳动用工备案、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有效发挥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赢得了区委、区政府及广大劳动者的充分肯定。今年以来,组织举办大型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次,举办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培训班1期,发放维权宣传资料8000余份,现场解答政策法规咨询近262人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87件,处理完结87件,办结率100%;日常巡查用人单位105户次,书面审查用人单位114户,劳动用工备案系统已完成29户用人单位基本信息、6012名劳动者个人基本信息的录入。专项执法检查用人单位49户次;责令补签劳动合同681份,全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72万元,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984万元。二是专项检查扎实开展。市人社局等九部门《关于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

项检查的通知》下发后,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10月22日,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文件,就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明确了检查时间、范围、内容、步骤,分解下达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职责任务。目前,正在组织自查。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对在建项目同步进行排查,目前已实地检查了19个在建项目。与此同时,同时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还实地检查了48在建项目劳动用工情况,对未按预警制度落实用工管理责任的施工企业,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调查询问通知书8份;对报送虚假用工材料及未按规定时间报送劳动用工相关材料的项目施工单位,下达责令改正决定书2份。三是劳动仲裁工作成效明显。本着“调裁结合、调解为主”的原则,今年以来,共受理仲裁案件82起,其中,案外调解31起,挽回劳动者经济损失27余万元;立案51起,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12万元。

党建工作迈出新步伐。以“提振精气神,提升执行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坚持抓党建促工作,进一步完善党组会议、党支部会议、民主生活会等会议制度,扎实开展区政协民主评议人社工作,切实优服务、转作风、提效能。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100%。深入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妥善解决民和“1584热线”反映的问题。按照“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标要求,建立“首问负责、有问必答”的工作机制,对服务对象“笑脸相迎、礼貌让座、真情奉茶、耐心解答、热情相助”,对符合政策要求且能够办理的事项,及时给予办理;对一时不能解决的,做到耐心解释、说明原因,让人信服。与此同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各项规定,认真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不必要支出,我局党员干部为民宗旨进一步确立,务实作风进一步弘扬,清廉本色进一步彰显,群众关系进一步密切,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乡镇对劳动保障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向千家万户,直接面对群众,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无论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还是就业培训、劳动监察等工作,都需要乡镇乃至社区的重视和支持。少数乡镇对诸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这项民生工程前期推进不快。二是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

工作经费保障还不够有力。这两项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针对我区管辖面积大、各类企业多、用工数量广、执法维权难度大等特点,我局始终坚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分管、重点工作亲自抓,但由于经费没有单列,导致劳动监察“两化”建设、执法装备、法律宣传培训等工作开展“捉襟见肘”。随着劳资纠纷日趋上升、清欠农民工工资力度的持续加大,鉴于其他县区的经验做法,建议: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仲裁两项工作经费每年由财政单列预算。三是“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两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劳动者技能单一、劳动者素质和择业观念与市场自主就业要求不相适应,造成失业人员增多,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有一定技术的工作,而劳动者技能单一,没有技术特长,造成企业招工难。

此外,土地征用与土地依法报批手续存在一定时间差,导致少数被征地农民达龄人员不能及时享受待遇,失地农民反映较为强烈。等等。

才服务中心是体现人力资源部门办事能力、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的窗口,因此,我局不断加强对外窗口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工作人员的作风行风建设。开展了机关作风行风建设活动,在局系统内认真开展了自查,认真查找机关作风行风建设、廉政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办事窗口个别人存在的问题要在全局给予通报并限期整改。二是加强对办事窗口的监察。局领导不定期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对外办事窗口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当场批评,当即纠正。三是加强办事窗口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了窗口工作制度,建立了考勤、接待登记、首问责任、为民服务、责任追究等制度。四是加强对行政举报的查处。在劳动保障站公布行政效能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对劳动保障行政投诉。

站建设不够完善,内容更新不够及时,未能适时将本部门的工作动态和信息等在上公开。

人社局民生实事 人社局社会民生工作实施方案篇三

人社局年度就业民生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主动发力,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强服务、保民生、促和谐,一手抓全市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一手抓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通过努力,我们确立的“服务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发展、改善保障民生、促进幸福和谐”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一、强化招引、优化服务,人才强基作用不断凸显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全年我市引进的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团队达到143个,海归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310名。引进本科人才396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人才260人。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我市现有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站点数与在站博士后人数达到了1:1,位于全省前列。全年共有3600余人通过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的鉴定,超额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完成全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138%;8200人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6500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二)优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拓宽人才渠道。今年共举办了95场固定人才(人力资源)集市,其中专场招聘会9场,总共进场单位6462家次,提供岗位1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5万人次。灵活运用专场招聘、外出招聘、委托招聘和网络招聘“四大招聘”形式,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节活动,适时推出“今年xx市校园引才计划”,充分挖掘潜力引进人才。积极服务大学生,建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我市32家见习基地共提供780人次的就业见习。继续完善丹阳人才网,对人才网实施了百度优化和手机版的上线,开通了丹阳人才网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多元化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服务媒介。

(三)积极依靠培训平台,整合智力能源。今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8748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9914人,其中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4072人。共举办创业意识教育培训3.19万人,syb创业培训2083人。认真组织实施各类初级职称评定、中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审核上报了各系列高级职称材料共300余份。

(四)大力实施引智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今年共执行了22个引智项目,引进外国专家18人,留学回国人员20人。会同农委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稻鸭共作”基地建设,对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高效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进行了授牌,并在今年举办了中日稻鸭共作技术交流会。我局还在第二十届全国引进日本花甲专家项目洽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二、主动作为、搭建平台,社会保障和创业就业惠民服务深入人心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实现了新农合在上海异地实时结算,医保各项指标9月底已全面完成,截至12月底,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03万人,全市社会医疗保险收入6.93亿元,支出6.48亿元,新农合参保61.64万人。继续完善社保扩面征缴,截至12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62万人,基金征缴收入12.09亿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万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市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该政策自2004年1月1日开始施行,2007年9月1日进行了政策调整,出台了新的保障办法。但是仍然存在保障制度不统

一、保障层次不统

一、保障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云阳镇先行开展被征地农民保障新政策的试点,城南村和城北村已有1822人应保障对象进入新政策保障范围,共筹措资金1.07亿元,土保对象转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82人,己全部按规定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补缴4766万元。针对云阳镇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形成了两个会议纪要,对政策做进一步的明确。市领导还带队赴xx市进行了专题学习调研,进一步完善我市失地农民保障新政策。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扶持城乡困难群体就业,积极落实创业政策,以“全民创业”带就业,全市累计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5万元,扶持创业1660人,创业带动就业8268人,申报创建省市两级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单位5个,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岗40个。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测,采用“一企一访”的方式,切实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今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200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63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9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3%以内。

三、创新思路、突出重点,“金保工程”和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 “金保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全国推行的“十二金”电子政务工程之一,其中建成全市“同人同城同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中心是“金保工程”的基础和保障。我们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序时进度,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处于基础信息采集表输入阶段,截止目前已输入近65万人的信息采集表,为我市“金保工程”数据整理比对和发放社会保障卡作准备。

2009年起,我市启动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2010年底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实现社区(村)级服务平台全覆盖。2011年底选聘了188名大学生作为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充实到社区(村)人社公共服务站,目前在岗的专职协理员有186名。今年为高质量完成社区(村)级平台建设工作,全市各镇(区)已在本辖区选择场地条件较好的社区(村)打造样板工程,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辖区内社区(村)平台建设任务,从而进一步做到场所标准化、服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更好地完善“15分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圈”,打造新型农保经办服务“四个不出村”新理念,真正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四、调处结合、联动防控,劳动关系和企业军转干部维稳成效明显

(一)劳动监察和维权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净化用工环境。加强合法用工巡查,共巡查各类企业2262户,对14户被列为橙色以上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有效抵制了各类违反劳动法规的事件发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累计检查用人单位1205家,涉及劳动者42175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435.8万元;二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共处理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16起,其中欠薪逃匿案件5起,5人以上群体性事件11起。三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实施监察分类处理制度,推进全省监察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设。

(二)仲裁效能建设和调解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仲裁实体化建设,深化镇(区)、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人事仲裁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切实充分发挥基层调解职能,将劳资纠纷预防化解在基层。贯彻柔性调处,健全“调、裁、审”互通联动机制,今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426件,其中立案受理1703件,案外(乡镇办事处)受理1723件。已结案3402件,结案率达99%。其中调解结案3025件,调解结案率达88%。

(三)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工作持续向好。继续保持无一人进京和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各项安置政策和企业军转干部的有关政策待遇得到有效落实。

五、依法施管、稳步推进,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

(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机构编制设置科学化。继续做好司徒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的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做好市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机构、职能及人员编制的调整工作,完成了镇国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做好滨江新城规划、住建、城管分支机构的设置工作。做好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职能机构、三大行业公司、检察系统机构的整合工作。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完成了2012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任务。本年度应接受年检事业单位法人375个,合格375个,合格率达到100%。多方联动强势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清理规范,出台了《xx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并下达了各镇(区)、各部门社会化用工计划控制数及人员分流任务,三年内将减少社会化用工1818名。

(二)不断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考和公务员考录工作。在2012年完成全市首次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对相关文件及问题矛盾进行汇总筛选,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逐步完善。开展了市卫生局、教育局、部分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考工作。完成了2012年度2564名公务员、6756名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工作。做好了今年度49个公务员职位的招录工作。完成了我市明年公务员招考计划职位编制工作,全市共编制上报今年公务员招考计划职位62个。

今年以来,我局主动发力,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强服务、保民生、促和谐,一手抓全市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一手抓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通过努力,我们确立的“服务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发展、改善保障民生、促进幸福和谐”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一、强化招引、优化服务,人才强基作用不断凸显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全年我市引进的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团队达到143个,海归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310名。引进本科人才396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人才260人。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我市现有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站点数与在站博士后人数达到了1:1,位于全省前列。全年共有3600余人通过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的鉴定,超额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完成全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138%;8200人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6500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二)优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拓宽人才渠道。今年共举办了95场固定人才(人力资源)集市,其中专场招聘会9场,总共进场单位6462家次,提供岗位1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5万人次。灵活运用专场招聘、外出招聘、委托招聘和网络招聘“四大招聘”形式,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节活动,适时推出“今年xx市校园引才计划”,充分挖掘潜力引进人才。积极服务大学生,建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我市32家见习基地共提供780人次的就业见习。继续完善丹阳人才网,对人才网实施了百度优化和手机版的上线,开通了丹阳人才网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多元化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服务媒介。

(三)积极依靠培训平台,整合智力能源。今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8748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9914人,其中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4072人。共举办创业意识教育培训3.19万人,syb创业培训2083人。认真组织实施各类初级职称评定、中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审核上报了各系列高级职称材料共300余份。

(四)大力实施引智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今年共执行了22个引智项目,引进外国专家18人,留学回国人员20人。会同农委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稻鸭共作”基地建设,对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高效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进行了授牌,并在今年举办了中日稻鸭共作技术交流会。我局还在第二十届全国引进日本花甲专家项目洽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二、主动作为、搭建平台,社会保障和创业就业惠民服务深入人心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实现了新农合在上海异地实时结算,医保各项指标9月底已全面完成,截至12月底,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03万人,全市社会医疗保险收入6.93亿元,支出6.48亿元,新农合参保61.64万人。继续完善社保扩面征缴,截至12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62万人,基金征缴收入12.09亿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万人。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市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该政策自2004年1月1日开始施行,2007年9月1日进行了政策调整,出台了新的保障办法。但是仍然存在保障制度不统

一、保障层次不统

一、保障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云阳镇先行开展被征地农民保障新政策的试点,城南村和城北村已有1822人应保障对象进入新政策保障范围,共筹措资金1.07亿元,土保对象转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82人,己全部按规定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补缴4766万元。针对云阳镇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形成了两个会议纪要,对政策做进一步的明确。市领导还带队赴xx市进行了专题学习调研,进一步完善我市失地农民保障新政策。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扶持城乡困难群体就业,积极落实创业政策,以“全民创业”带就业,全市累计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5万元,扶持创业1660人,创业带动就业8268人,申报创建省市两级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单位5个,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岗40个。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测,采用“一企一访”的方式,切实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今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200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63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9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3%以内。

三、创新思路、突出重点,“金保工程”和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 “金保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全国推行的“十二金”电子政务工程之一,其中建成全市“同人同城同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中心是“金保工程”的基础和保障。我们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序时进度,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处于基础信息采集表输入阶段,截止目前已输入近65万人的信息采集表,为我市“金保工程”数据整理比对和发放社会保障卡作准备。

2009年起,我市启动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2010年底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实现社区(村)级服务平台全覆盖。2011年底选聘了188名大学生作为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充实到社区(村)人社公共服务站,目前在岗的专职协理员有186名。今年为高质量完成社区(村)级平台建设工作,全市各镇(区)已在本辖区选择场地条件较好的社区(村)打造样板工程,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辖区内社区(村)平台建设任务,从而进一步做到场所标准化、服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更好地完善“15分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圈”,打造新型农保经办服务“四个不出村”新理念,真正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四、调处结合、联动防控,劳动关系和企业军转干部维稳成效明显

(一)劳动监察和维权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净化用工环境。加强合法用工巡查,共巡查各类企业2262户,对14户被列为橙色以上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有效抵制了各类违反劳动法规的事件发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累计检查用人单位1205家,涉及劳动者42175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435.8万元;二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共处理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16起,其中欠薪逃匿案件5起,5人以上群体性事件11起。三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实施监察分类处理制度,推进全省监察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设。

(二)仲裁效能建设和调解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仲裁实体化建设,深化镇(区)、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人事仲裁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切实充分发挥基层调解职能,将劳资纠纷预防化解在基层。贯彻柔性调处,健全“调、裁、审”互通联动机制,今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426件,其中立案受理1703件,案外(乡镇办事处)受理1723件。已结案3402件,结案率达99%。其中调解结案3025件,调解结案率达88%。

(三)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工作持续向好。继续保持无一人进京和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各项安置政策和企业军转干部的有关政策待遇得到有效落实。

五、依法施管、稳步推进,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

(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机构编制设置科学化。继续做好司徒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的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做好市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机构、职能及人员编制的调整工作,完成了镇国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做好滨江新城规划、住建、城管分支机构的设置工作。做好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职能机构、三大行业公司、检察系统机构的整合工作。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完成了2012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任务。本年度应接受年检事业单位法人375个,合格375个,合格率达到100%。多方联动强势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清理规范,出台了《xx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并下达了各镇(区)、各部门社会化用工计划控制数及人员分流任务,三年内将减少社会化用工1818名。

(二)不断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考和公务员考录工作。在2012年完成全市首次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对相关文件及问题矛盾进行汇总筛选,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逐步完善。开展了市卫生局、教育局、部分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考工作。完成了2012年度2564名公务员、6756名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工作。做好了今年度49个公务员职位的招录工作。完成了我市明年公务员招考计划职位编制工作,全市共编制上报今年公务员招考计划职位62个。

六、强化作风、突出整改,行风政风建设持续深入

自从今年开展机关作风活动以来,我局思想先行,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抓好贯彻落实,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评议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为契机,制定下发“十个不准”文件,继续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二是出台了“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创建评比活动实施意见。在全局召开了机关作风建设大会,明确突出整改、增强效能,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营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而集中解决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三是根据行风政风建设的要求,通过明察暗访、日常检查注重整改提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多次召开服务窗口整改会议,窗口环境、服务流程得到进一步提高。组织机关干部员工参观了胡桥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党课、支部大会、观看电教片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的防腐拒变能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把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阔步迈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奋进之年,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涉入深水区,人社工作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既凸显重要地位,也肩负艰巨重任。随着改革发展深入,人社领域一些体制与机制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结合我市实际,当前人社工作重点是要积极应对和处理好五个方面问题:一是用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市场供求监测分析,全市企业用工总体平稳、劳动力供求总体平衡,但也存在需求同比下降、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等问题:一方面许多企业亟需技能型、复合型劳动者;另一方面许多求职者又不符合工作岗位要求,导致“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型用工荒和“就业难”。二是社保可持续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受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保待遇水平刚性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市社保基金运行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全市老龄化加快,社保制度内退休人员与在职缴费人员的比例不平衡,基金供养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国家连续10年大幅提高养老金,年均增长10%以上,企保基金征收增长乏力,扩面征缴基金有限。企业破产改制社保基金挂账等历史遗留问题由隐性逐步显性。同时,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终因开展难度大、历史遗留问题多、上访人员多、财政资金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土保政策迟迟不得出台,也未得到进一步推广,该工作目前处于停滞状态,全年基金征缴总额也受到了影响。鉴于以上原因,对照2012年年底作预算时,土保转企保人员预测有1.1万人,平均每人补缴3万元,合计一次性补缴收入3.3亿的要求,到今年底为止,土保转企保只有5000万元,这与去年年底预估相差了2.8亿元。三是产业集聚人才的能力偏弱。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对人才的集聚吸纳能力不强。全市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产业人才匮乏,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中,工程和农业技术人员等生产一线人才比重偏低。与发达地区和苏南其他城市相比,人才环境和人才政策的吸引力不强,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不活,城市环境和文化氛围不优,存在引才难、留才难。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路径亟待拓宽。与周边发达地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不快,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工资性收入仍占居民收入较大比重,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偏低。与此同时,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以及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存在较大倍差。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措施不多,刚性手段不足,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在全省处于偏低水平。五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压力较大。受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影响,因企业退工、减员引发的矛盾增多,工资拖欠、不签合同、不缴保险等劳动争议案件仍处于高位运行:一方面,少数企业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遵守劳动法规;另一方面,稳增长、强服务,强调招商引资、优化发展软环境的要求,为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带来难度。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威慑力不够,劳动人事争议矛盾调处和监察执法力量比较薄弱,政府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还有待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判,精心谋划,在明年人社工作中把握好以下“三大机遇”:一是人社部门职能的新定位,为人社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一轮改革作出了总体布局,改革发展将向深层次迈进。全会指出,人社工作涉及每个人的利益,既是支撑改革发展的“基石”,也是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的“调节阀”;既是动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促发展、稳增长的“助推器”;既是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防火墙”,也是维护和谐稳定的“减震器”。人社地位更突出、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二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人社事业现代化明确了路线图。在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人社部门承担着社会保险全覆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居民收入等核心指标和构建现代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人才支撑和公共服务四大体系的工作项目。融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使我市与周边发达城市迈上统一起跑线,走上新一轮“同台竞技”,有利于更便捷地学习借鉴周边城市的成功经验,推动人社工作的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有利于争取上级对民生事业的经费投入和工作支持,在更高起点、更快速度、更大力度上推进人社事业跨越发展。三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人社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对人社工作进行批示,对更好地推进全民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引进、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并对人社重点亮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与此同时,我们在指导思想上,还要做到“三个体现”:一是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工作会议精神,以全市一流的目标作为参照系,与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指标相衔接,科学确定各项工作的量化指标,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定性。二是体现各镇区间的竞争发展。深入分析研究各项工作应对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着力破解瓶颈和难题,明年各项重点工作都需要各个镇区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各镇区相互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体现创新原则和改革精神。工作中时刻将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各项工作突破老一套,在完善政策、优化机制上寻求创新。明年全市人社工作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转型提升”工作基调,突出“创特色、争一流”工作主题,紧扣“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着力完善现代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人才支撑、公共服务“四大体系”,不断深化人事制度和工资分配“两项改革”,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一项机制”,促进人社服务转型,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现代化发展。明年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质量,实施人力资源整体开发计划。加快构建以人才引进为重点、产业化技术为支撑、平台建设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国际化人才引领创新,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实现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产业链与人才链、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三个良性互动”。积极申报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和企业博士集聚计划。推动高端人才与资本、高新技术、高新项目“嫁接”,吸纳集聚一批能够带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突出企业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完善高技能人才政策,多渠道培养技能人才。到明年末,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使我市“千人计划”专家达到11名;引进省“双创人才”10人,届时我市省“双创人才”将达到53名。

二、协调推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拓宽就业增收、创业增收、保障增收、帮扶增收、政策性增收等渠道,千方百计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市场调节机制,推动职工与企业经营者平等协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加强工资调控管理,推进集体合同签订,强化工资集体协商,适时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推广实施企业职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和应急周转金制度;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调整优化工资结构,改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水平。

三、统筹兼顾,着力关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登记制度,拓宽就业信息发布渠道,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和就业岗位开发力度,改变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扩大就业规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完善就、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就业指导服务,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增强劳动者职业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就业岗位稳定;落实服务企业政策措施,强化重点缺工企业与技职校、劳务中介机构对接和外地劳务基地的对接,帮助解决用工难题,保持企业用工稳定。

四、高效规范,实施创业载体完善计划。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资源,进一步完善各类创业基地,提高创业载体建设的企业入驻率、创业企业贡献率和创业者的成活率,对创业典型进行重点宣传,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创业载体建设层次,着力打造一批创业示范园和创业品牌,提升创业载体孵化、实训、培育功能,积极引导创业向园区集中、向优势产业链靠拢。

五、着眼全局,全面推行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技能培训政策,落实培训直补措施,提高培训资金使用效率。紧贴产业发展,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就业导向性培训,重点对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对失业人员实施再就业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转移就业培训,对企业职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促进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培训与产业项目的有效对接。

六、扎实推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社保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双轨合一”运行,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向企业养老保险转移。加大扩面征缴力度,着力解决特殊人群、边缘人群、困难人群保障问题,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基金清欠力度,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内审、监测、监督、检查等长效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破产改制企业挂账分期偿还计划,完善社保征缴奖励机制,做到“应收尽收”。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完善全市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坚持医保扩面,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异地医保实时结报。优化医疗费用结算办法,改进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办法,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在云阳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市失地农民保障分三个时间段和年龄段进行情况调查,根据省厅的93号令,尽快出台被征地农民保障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实现与93号令的无缝对接。

七、紧跟进度,深入推进金保工程建设。按照xx市政府对我市“金保工程”建设专项督查会议要求,我们在抓紧做好采集信息输入的同时,还将组织专家对“金保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论证,根据专家意见完善该建设方案,抓紧做好“金保工程”数据比对工作和社会保障卡发放前期准备工作,既要保证数量,更要保证质量。预计在明年年底或2015年初就有市民可拿到首批发放的社会保障卡。

八、积极稳妥,全面构建和谐稳定劳资关系。深入开展以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法制宣传为重点的“法治市”创建活动,深入贯彻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健全监察仲裁排查预警、调解处理、应急管理机制。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劳动保障诚信工程建设活动,建立健全诚信评价体系。完善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完善推进监察全省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设和案件分类管理制度,规范案件联动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和行政执法力度,加大工资支付排查力度,严防群体欠薪事件。建立仲裁司法与援助制度,实现争议处理柔性化、案件办理标准化,切实解除劳动者维权之“忧”和用人单位依法管理之“忧”,力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和谐稳定。

九、服务大局,积极做好机构编制各项工作。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要求,及时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方案涉及的编制划转、职能调整和人员整合工作,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做好其他相关机构的整合工作。在今年底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一些复合型事业单位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进行职能剥离,以稳步推进全市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开展。继续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做好离任领导干部的“三责联审”工作,会同纪委、财政等部门开展在编不在岗人员、社会化用工等情况的专项督查。进一步强化对机构编制的科学管理,对全市中小学开展重新核编工作,为进一步搞好教师配备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工作的对外宣传力度。

十、高度重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解决好“主动干”的问题、解决好“干得好”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着力查找“四风”问题,认真查摆、即查即纠,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社区开展亲民、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优化整合宣传资源,完善与相关媒体的一周信息汇总调度办法,形成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宣传的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及时互动和共享,提高人社部门社会保险、劳资薪酬、法律法规等各种信息和政策的影响力和群众知晓率。牢固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为民服务的百姓情怀、包容他人的宽广胸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推动人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人社局民生实事 人社局社会民生工作实施方案篇四

今年以来,我局主动发力,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强服务、保民生、促和谐,一手抓全市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一手抓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通过努力,我们确立的“服务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发展、改善保障民生、促进幸福和谐”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一、强化招引、优化服务,人才强基作用不断凸显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全年我市引进的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团队达到143个,海归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310名。引进本科人才396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人才260人。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我市现有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站点数与在站博士后人数达到了1:1,位于全省前列。全年共有3600余人通过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的鉴定,超额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完成全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138%;8200人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6500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二)优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拓宽人才渠道。今年共举办了95场固定人才(人力资源)集市,其中专场招聘会9场,总共进场单位6462家次,提供岗位1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5万人次。灵活运用专场招聘、外出招聘、委托招聘和网络招聘“四大招聘”形式,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节活动,适时推出“今年xx市校园引才计划”,充分挖掘潜力引进人才。积极服务大学生,建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我市32家见习基地共提供780人次的就业见习。继续完善丹阳人才网,对人才网实施了百度优化和手机版的上线,开通了丹阳人才网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多元化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服务媒介。

(三)积极依靠培训平台,整合智力能源。今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8748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9914人,其中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4072人。共举办创业意识教育培训3.19万人,syb创业培训2083人。认真组织实施各类初级职称评定、中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审核上报了各系列高级职称材料共300余份。

(四)大力实施引智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今年共执行了22个引智项目,引进外国专家18人,留学回国人员20人。会同农委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稻鸭共作”基地建设,对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高效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进行了授牌,并在今年举办了中日稻鸭共作技术交流会。我局还在第二十届全国引进日本花甲专家项目洽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二、主动作为、搭建平台,社会保障和创业就业惠民服务深入人心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实现了新农合在上海异地实时结算,医保各项指标9月底已全面完成,截至12月底,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03万人,全市社会医疗保险收入6.93 亿元,支出6.48亿元,新农合参保61.64万人。继续完善社保扩面征缴,截至12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62万人,基金征缴收入12.09亿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万人。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市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该政策自2004年1月1日开始施行,2007年9月1日进行了政策调整,出台了新的保障办法。但是仍然存在保障制度不统一、保障层次不统一、保障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云阳镇先行开展被征地农民保障新政策的试点,城南村和城北村已有1822人应保障对象进入新政策保障范围,共筹措资金1.07亿元,土保对象转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82人,己全部按规定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补缴4766万元。针对云阳镇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形成了两个会议纪要,对政策做进一步的明确。市领导还带队赴xx市进行了专题学习调研,进一步完善我市失地农民保障新政策。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扶持城乡困难群体就业,积极落实创业政策,以“全民创业”带就业,全市累计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5万元,扶持创业1660人,创业带动就业8268人,申报创建省市两级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单位5个,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岗40个。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测,采用“一企一访”的方式,切实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今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200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63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9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3%以内。

三、创新思路、突出重点,“金保工程”和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

“金保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全国推行的“十二金”电子政务工程之一,其中建成全市“同人同城同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中心是“金保工程”的基础和保障。我们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序时进度,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处于基础信息采集表输入阶段,截止目前已输入近65万人的信息采集表,为我市“金保工程”数据整理比对和发放社会保障卡作准备。

2009年起,我市启动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2010年底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实现社区(村)级服务平台全覆盖。2011年底选聘了188名大学生作为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充实到社区(村)人社公共服务站,目前在岗的专职协理员有186名。今年为高质量完成社区(村)级平台建设工作,全市各镇(区)已在本辖区选择场地条件较好的社区(村)打造样板工程,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辖区内社区(村)平台建设任务,从而进一步做到场所标准化、服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更好地完善“15分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圈”,打造新型农保经办服务“四个不出村”新理念,真正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四、调处结合、联动防控,劳动关系和企业军转干部维稳成效明显

(一)劳动监察和维权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净化用工环境。加强合法用工巡查,共巡查各类企业2262户,对14户被列为橙色以上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有效抵制了各类违反劳动法规的事件发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累计检查用人单位1205家,涉及劳动者42175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435.8万元;二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共处理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16起,其中欠薪逃匿案件5起,5人以上群体性事件11起。三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实施监察分类处理制度,推进全省监察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设。

(二)仲裁效能建设和调解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仲裁实体化建设,深化镇(区)、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人事仲裁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切实充分发挥基层调解职能,将劳资纠纷预防化解在基层。贯彻柔性调处,健全“调、裁、审”互通联动机制,今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426件,其中立案受理1703件,案外(乡镇办事处)受理1723件。已结案3402件,结案率达99%。其中调解结案3025件,调解结案率达88%。

(三)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工作持续向好。继续保持无一人进京和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各项安置政策和企业军转干部的有关政策待遇得到有效落实。

五、依法施管、稳步推进,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

(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机构编制设置科学化。继续做好司徒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的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做好市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机构、职能及人员编制的调整工作,完成了镇国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做好滨江新城规划、住建、城管分支机构的设置工作。做好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职能机构、三大行业公司、检察系统机构的整合工作。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完成了2012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任务。本年度应接受年检事业单位法人375个,合格375个,合格率达到100%。多方联动强势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清理规范,出台了《xx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并下达了各镇(区)、各部门社会化用工计划控制数及人员分流任务,三年内将减少社会化用工1818名。

(二)不断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考和公务员考录工作。在2012年完成全市首次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对相关文件及问题矛盾进行汇总筛选,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逐步完善。开展了市卫生局、教育局、部分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考工作。完成了2012年度2564名公务员、6756名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工作。做好了今年度49个公务员职位的招录工作。完成了我市明年公务员招考计划职位编制工作,全市共编制上报今年公务员招考计划职位62个。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