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篇一
一、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孩子们对于身边常见事物的外部特征及属性的观察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重点训练了学生能按要求有顺序地观察,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对身边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等内容进行了初步了解。
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提问——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一定的方式表述;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2、猜想与假设——能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能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会根据观察的现象对将来的事件做出初步的推论;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3、观察和实验——能按观察对象的变化,培养细致、敏锐和长期观察的能力;会借助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知道对某些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尝试制定简单的调查、实验或观察计划;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控制变量实验;会使用直尺、量筒、指南针等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4、制作——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知道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
2、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以测量的量来描述;知道风有风向和风力的不同;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知道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
3、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长阶段。
4、知道磁铁有磁性,有磁极;知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知道铁钉等可以被磁化。
5、知道什么是光源;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镜子能反射光、能成像;知道阳光是七色的,了解彩虹的形成。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出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围绕认识事物的变化和性质,引领学生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
本册教材在“指南车”卡通人的引领下,通过游戏、观察、测量、实验、调查、制作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认识物体冷热变化的特点、天气变化的特征,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过程以及磁铁的性质、光线传播的性质,学习实验描述、长期观测和记录的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并渗透珍爱生命、敢于质疑、尊重证据、持之以恒、认真细致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依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2、落实三年级下册重点训练项目——实验、描述过程的能力。实验过程中,要求记录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组织好同学之间的表达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长期观察所面临的困难,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和诊断性评价为主,促使学生保持饲养、管理、观察、记录的兴趣。
4、充分发挥教材所凸显的科技史特色资源的优势,如创设情境、进行方法引领、情感熏陶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每周3课时)
第一周 常规教育、民选组长和科代表、翻阅新书、学习《多姿多彩的天气》 第二周 《知冷知热》、《热胀冷缩》、布置养蚕的任务
第三周 《热的传递》、《蚕宝宝出生了》、养蚕第一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四周 《蚕宝宝在长大》、养蚕第二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五周 《谁的传热本领强》、《测量气温》、第六周 《观测风》、《雨下得有多大》、第七周 《怎样预报天气》、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小结、养蚕第三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八周 《神奇的磁力》、《蚕宝宝大变样》、养蚕第四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九周 养蚕第五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第十周 《昆虫》、第3单元学习评价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
第十三周 《光与影》教学研究(本期重点研究课)第十四周 《光照在镜子上》、《透过玻璃的光》 第十五周 《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光线与视觉》 第十六周 第4、5单元学习评价
第十七周 《我们怎样做实验》、《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第十八周 第6单元学习评价、复习第十九周 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篇二
湘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1、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计作℃。如20℃读作二十摄氏度。0刻度以下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2、使用温度计时要手持温度计的上端,液泡接触被测物体,液柱停止上升后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面齐平开始读数。
3、液体、气体、固体受热时,体积都会膨胀,受冷时,体积都会收缩。生活中的利用热胀冷缩的现象有:铁轨间要留缝隙,高压线不能拉太紧,瓶装饮料不能装太满,踩瘪的乒乓球用热水煮,浇铸水泥路面要留缝隙等。
4、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点火时要斜向上点火,灭时要用帽子盖灭。
5、热能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甚至真空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热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传递热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6、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不同,如铜、铝、陶瓷、钢材、塑料、木材等。加快热传递的方法有使用热的良导体、增加与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加快对流的速度等。减缓热传递的方法有:采用热有不良导体,减少与周围空气和液体的接触、减慢对流的速度等。
7、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天、下雪天、阴天、下雨天、雾、雾淞、霞、霜、冰雹、龙卷风、沙尘暴等。
8、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
9、竺可桢是我国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写有《物候学》一书。
10、风的方向有八个,如东、东北、南等,风来的方向就是风的方向。人们常根据风级图来目测风力,分为零至十二级。气象站用风向标、风速计等仪器来观测风。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风速计是观测风力的仪器。
11、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是中国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李淳风。他把风分为八级。雨量器和风信器都是中国人的发明。
12、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人们根据24小时的雨量制定了雨量等级:小雨(小于10毫米)、中雨(10-25毫米)、大雨(25-50毫米)、暴雨(50-100毫米)、大暴雨(100-250毫米)、特大暴雨了(大于250毫米)。
13、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天气谚语可以分为四类:看云识天气,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看风识天气,如“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看光识天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物识天气,如“燕子高飞晴无云,燕子低飞雨来到”。
1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5000年的历史。
15、家蚕的生活在温暖、通风的环境里。它的主要食物是桑叶。它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幼虫阶段要经过四次蜕皮。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
16、像蚕、蝴蝶等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17、蚕蛾、蚂蚁等动物的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目前全球已识别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已知动物种类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18、磁铁能吸引铁、钴、镍这三种金属。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就是磁力。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即两端)。
19、磁铁具有指南北方向的性质。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叫司南。磁铁指向北方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方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20、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地球也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21、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源、不透明的物体、承载影子的平面三个条件。
2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等现象都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
23、光照到水面、镜子等物体表面上会被反射出来。镜子能使镜面前的物体成像。潜望镜是利用光线的多次反射后看到水面物体的。
24、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5、透过放大镜的光线折射后能会聚到一点。放大镜还能放大视角,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大一些。
26、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27、水能像镜子一样反射光而形成倒影,也能像玻璃一样使光发生折射而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还能像三棱镜一样分解阳光,形成彩虹。
28、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才能看见这个物体。我们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
29、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实验,实验能验证自己的猜想;能让我们看到自然环境下不容易发觉的现象;可能还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篇三
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知识点1—19
1、身边的材料: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按材料给物品分类:木材、金属、纸、布、塑料。
我们身边的材料可以分为: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然材料。▲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2、塑料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塑料和木头相比。
优点:轻便、透明、防水耐磨。缺点:易污染环境。
用塑料代替木头的优点;不怕水、不易弯形、透明。缺点:废弃后易污染环境。塑料杯遇热水会变软、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塑料手套和棉布手套比较: 塑料手套:透气性能差,防水性好。棉布手套:透气性能好,防水性差。
天然材料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选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合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
认识新材料:变色材料,防弹材料。拓展: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课件的污染环境的现象,成为:白色污染。
3、倾听声音:
活动1,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读书声。活动2:物体出声时的共同点:物体发生时都在来回运动,这种来回往复的运动可以用振动来表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使物体停止发生的方法是:停止振动。
4、物体传声
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液体能够传播声音。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能听到声音。
我们知道声音可以透过气体、液体、固体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5、自制小乐器。
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6、声音与生活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世界。
有些声音使我们心情愉快,称为乐声。
有些声音会使我们烦躁,称为噪音。
减少噪音的方法:
1、马路两边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音的强度。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2、安消声器。
7、光的传播
太阳、星星、闪电、萤火虫为天然光源。
电灯、手电、蜡烛等为人造光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透明与不透明
让绝大部分光通过的物体称为:透明。有:玻璃、塑料纸。
让部分光通过的物体称为:半透明。
有:毛玻璃、白纸。
几乎不能让光透过的物体称为:不透明。有:木头、砖、黑纸。
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会出现影子。
9、镜子
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改变后仍沿着直线传播。
当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这就是光的反射。
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拓展:
由于光的多次反射,可以看到镜中出
现很多像,夹角越小,看到的像越多
10、七色光
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会出现七色光带,因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白光。红光与绿光混合出现黄光,红光与蓝光混合出现品红色光。蓝光与绿光混合出现深蓝色光。
激光是一种神奇的光,它不是一种天然光源,而是由激光器产生的。
11、电在我家中
1、电是人类的宝贵能源,电器的广泛使用是19世纪后期。
2、家里哪些物品用到了电:电扇、冰箱、电脑、电磁炉等等
3、电从发电厂来到家中的大致过程:电是电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发电后,经过高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送,最后才成为我们家中的电源。
4、停电对现代人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并说明理由: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电,停电后会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如停电后洗衣机不能用,只能用手洗,空调不能用,只能用扇子扇,晚上停电灯不亮,只能点蜡学习,而且不能
用电脑上网查不了资料。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质,路上由于路灯不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等。
5、列举三个以上实例,说明电在生活中和生产中的用途。
电风扇通电后可以吹风,使我们在夏天凉爽些。洗衣机通电后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洗好衣服。电视通电后我们才能看到好看的节目。拓展:
节约用电的方法:
1、用完家用电器后及时关闭,不要让它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2、空调调到适宜的温度
3、看电视时,亮度适宜,音量不要过大
4、走廊的灯及时关闭
5、天气不太热时,尽量
少用电扇。
6、使用节能灯泡
7、电冰箱开门启用后随手关门,并减少开门次数。等等 12让灯亮起来
1、什么叫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也可以说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
2、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电源、开关、电线,并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3、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串联和并联
4、在组成简单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电池的作用是一个持续的电流。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部分;小灯泡的作用是发光;
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通断。
5、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2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发明的。
6、常见的电池类型有干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池、蓄电池。
13、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2、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可以导电的。
3、安全用电基本常识:(1)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2)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3)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要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14、磁铁的力量
1、磁铁有两个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北在英文中是north,南是south。因此我们把磁铁指北的一端叫n极,指南的一端叫s极。
2、磁铁的两端磁力特别强,我们称为磁极。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3、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5、制作小磁针
1、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每个磁铁都有两极,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也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的位置大致就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地球的北极是s极,地球的南极是n极。这就是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的原因。
16、磁的应用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古代人们用司南来辨别方向。
2、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
3、生活中应用磁的家用电器:电冰箱、电视机、收音机、音响。拓展:
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信用卡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17、传递信息
1、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语言、书信、电话、电视、书本、手势、旗语等等。
2、传递信息的基本条件:发射器(发射信息)、解码器(转换信息)、接收器(解释信息)
3、能说出公共场所常见图形及符号的含义:如注意安全、当心触电、当心中毒、厕所、废物箱、禁止吸烟、出入口、电话亭等等。
4旗语优缺点:旗语是一种能在看的见的范围内有效的传递信息的方式,目前,海军在有些时候仍然用旗语传递信息,但旗语传递的距离非常有限。此外,不够准确,比较麻烦,也是其局限性。
18、通信的发展
1、通信在声、光、电、磁的广泛应用,使快速、简便,准确的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
2、从古到今的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如喊话、驿站、烽火、信鸽、电报、电话、传真、网络等。
3、从传递信息的快慢来看,通信永远向着“更远、更快、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19、畅想通信
1、未来通信将向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的方向发展。
2、设计活动需要经历明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设计图纸、交流讨论、修改完善、制出模型等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篇四
第一单元 常见材料
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石油、木头、棉花都是(天然材料),天然材料还有(沙子)、(石头)、(粘土)等。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还有(陶瓷)、(橡胶)、(塑料)等。
3、玻璃是怎样加工的?
答:玻璃是用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中融化,经过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4、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
5、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不易变形)、(不生锈)、(轻便透明)等优点。但塑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6、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7、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答:不一样。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8、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于日常生活及航天等领域。一种(复合玻璃),强度很大,子弹都穿不透,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
9、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0、新材料有哪些?(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11、利用新材料有哪些发明?(防弹衣、变色眼镜、防弹玻璃柜、“记忆”眼镜架、人造钻石、变色勺等)
12、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1)减少使用塑料袋。(2)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3)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第二单元 声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停止振动)物体也就停止发声了。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固体)传声最快。(气体)最慢。
3、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发出的声音,他们只能依靠(特殊装置)传递信息。
4、做小鼓:用有圆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或(牛皮纸)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胶带将它绷紧在鼓身上。
5、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6、有些声音使我们心情愉快叫(乐音);有些声音使我们烦躁叫(噪音)。
7、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
8、怎样减少噪音对人类的危害:(1)禁止鸣喇叭(2)耳机里加厚垫子(3)植树(4)安装消声器
第三单元 光
1、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太阳、闪电、萤火虫等属于(天然光源);电灯、激光、火把、蜡烛等属于(人造光源)。
3、当三块纸板上的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能穿过孔照射在墙上。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根据材料的透光程度,可分为(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
5、透明物体有(玻璃)、(空气)等;半透明物体有(毛玻璃)、(太阳镜)、(塑料板)等;不透明物体有(铁片)、(木板)、(陶瓷)等。
6、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会在物体(背光)的一面形成(影子)。
7、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早晚(长),中午(短)。
8、当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这就是(光的反射)。(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9、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什么有关?
答: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光的反射效果越好。
10、(镜子)、(不锈钢板)和(锡纸)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11、平面镜里的像与实际物体大小(相等),上下方向(相同),左右方向(相反)。镜子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12、一个人要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13、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时,在月球上安了一面(镜子)。科学家从(地球上)向镜子发射(激光),光很快从镜子反射回(地面)。
14、阳光是由
(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15、阳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会出现七色光带,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混合后成为(白光)。
16、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答:下雨后,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它们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带。
17、激光是一种神奇的光,它不是一种天然光源,而是由(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具有(颜色单一)、(方向性好)、(亮度很高)的特性。
18、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在强光下工作和学习容易对眼睛造成损伤。我们可以戴上太阳镜、打遮阳伞等来保护眼睛。
第四单元 电
1、在日常生活中,接通(电源),电器就可以工作了。发电厂利用(风力)、(水力)、(火力)、(原子能力量)等推动发电机转动发电。另外利用(太阳能电池)也可以使太阳能变为电能。
2、希腊科学家(泰利斯)在两千年前就观察到(琥珀)经摩擦有吸引草屑等轻小物体的功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静电)。3、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了(放风筝实验),才初步认识了(电)。
4、一个简单的电路至少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5、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6、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部件。它的种类有(琴键开关)、(闸刀开关)、(拉线开关)等。
7、任何电器运行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电流通路,这个电流通路被称为(电路)。
8、电池的种类有:(蓄电池)、(干电池)、(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9、电池有两极:(正极)和(负极)。电池的铜帽一端为(正极),用“+”表示,锌壳一端为(负极),用“-”表示。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不能(随便丢弃)。
10、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二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 · 伏打)发明的。
11、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大多数(金属)都是导体。
12、(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可以导电的。
第五单元 磁
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做(磁性),磁铁具有(磁力),磁铁的磁力分布的区域称为(磁场)。
2、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和(距离)有关,距离远,磁力小,吸的少;距离近,磁力大,吸的多。
3、磁铁的(两端)磁力特别强,我们称为(磁极),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一端叫(n)极,指向南的一端叫(s)极。
5、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也有两个磁极。地球的北极是(s)极,地球的南极是(n)极。这就是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的原因。
6、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过程叫(磁化)。
7、(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
8、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同极相互排斥)的性质设计而成的,与一般列车比,它具有(无摩擦)、(速度更快)、(无噪声)等优点。(成都)将建成国内最大的磁悬浮列车基地。
9、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第六单元 信息与通信
1、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用易于识别的(标志符号)来传递信息。
2、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答:优点有高效、简单、明了;不足有不太准确,受距离限制,比较麻烦。
3、光可以用在(通信)方面。(光导纤维)就是人们对光的一种利用。与电通信相比,光导通信在(容量)和(速度)方面,都高出数千倍到数万倍。
4、通信是怎样发展的?
古代:喊话、骑马送信、烽烟、鼓声等;后来:旗语、灯光、电报等;现在:电话、电脑等。
5、未来通信将向(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的方向发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篇五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汇编
第一单元(1-4课)
一、填空
1、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
2、(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上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3、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
4、米饭是从(稻谷)里来的,牛肉来于(牛)。
二、判断对错
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2、按食物的生熟进行分类,苹果和米饭属于同一类食物。(×)
3、我们一天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
4、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5、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6、既含有动物性成分又含有植物性成分的食物我们称之为混合性食物。(√)
7、我们吃东西可以偏食。(×)
8、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9、薯片属于五谷类食物,可以多吃点。(×)
10、用完酒精灯后可以直接用嘴吹灭。(×)
三、背诵营养物质的作用(课本第8面)
四、填写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
()
()
()
()
()
五、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
答: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饭前便后要洗手;②吃饭
要定时,应细嚼慢咽:③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
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第二单元(5-7课)
一、填空题
1、食盐和白糖都能溶解在水中。
2、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3、如果白糖中混有铁屑可以用磁铁把它分离出来。
4、如果食盐中混有沙子,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把它分离出来。
5、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6、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壁。
7、加热时要戴护目镜,以防伤害眼睛。
8、用量筒取液体时,眼睛应该与量筒的湾面(最低线)相(齐平)
9、相同容量的水溶解的食盐和白糖一样多(x)食盐溶解的多,白糖溶解的少
10、酒精灯火焰中温度最高的部分是(外焰)
1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②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③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④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对物体加热时要用
外焰。
3、用量筒量取水时,水面的最低面
要与所要量取的刻度线
相平,观看刻度线
时与
刻度线
相平。
二、问答题
1、怎样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答:(1)把方糖压碎,使它变小;
(2)
把装有方糖水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水中加热的方糖。
2、怎样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找回来?
答:(1)把食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水晒干了,食盐就析出来了;
(2)
把
食盐放在火上烤,水烤干了,食盐就析出来了。
3、怎样把食盐中的沙子分离出来?
答: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把食盐中的沙子分离出来。
三、观察与实验
1、往50毫升的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白糖,一勺一勺的加,待这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另一勺,如此这样一勺一勺地加,会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答:会发现食盐溶解的数量和白糖溶解的数量不一样多。这说明了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不一样。
2、制作一杯浓盐水,往蒸发皿中倒入少许浓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会看到蒸发皿的内壁上有许多白色的小晶体析出。
第三单元(8-11课)
一、填空
1、手电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
2、能使小灯泡亮起了的连接,形成了电流的(闭合回路)人们称这种闭合回路为(电路)。
3、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
4、人们一般用(开关)对电灯或其他电器的电路进行控制。
5、人们把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绝缘体)。
6、电路出了故障,(电路)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
7、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故障。
8、我们应该(安全)用电,避免触电。
9、电的用途(很广),使用(方便)。
二,判断
1、灯泡没有发光,可能是电池没电了。
(√)
2、不能用电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起来。
(√)
3、用电线把小灯泡连在一起,小灯泡就会亮。
(x)
4、在同一组电路中不能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
(x)
5、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多个灯泡的亮灭。
(√)
6、塑料夹子也可以用来做控制电路的开关。
(x)
7、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
(x)
8、电线是导体,但是它的外壳是绝缘体。
(√)
三、简答
1、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什么?
答:电线断了,灯泡坏了,电池没电了,电池盒接触不好,灯座不通电,每一部分出现故障,都能造成小灯泡不亮。
2、除了使用“电路检测器”,你还知道其他查找电路中故障的方法吗?
答:检查法;替换法。
3、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用电?
答;书37面。
4、如何预防雷电对我们的伤害?
答:书38面。
5、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电帮助人们做什么?
答:电脑可以帮助人们上网,浏览新闻;电梯可以帮助人们上下楼;电饭锅可以帮助人们做饭;洗衣机可以帮助人们洗衣服。
第四单元(12-14课)
一、填空题
1、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与空气有密切的关系。
2、憋气一小会,我们会感到很难受。
3、分别往两个杯中倒入大半杯澄清的石灰水,向一个杯子中呼气,我发现这个杯子里的石灰水立即变浑浊
。往另一个杯子中注入空气,石灰水没有变化。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和
肺。
6、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做肺泡,成年人肺泡约3亿个。
7、肺泡上有血管,进入人体的氧气能从肺泡中进入血管,跑到全身各个地方去,与食物中的养料结合。
8、填图
9、肺活量代表了一个人潜在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
10、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11、呼吸次数的多少与肺活量的大小有关,肺活量大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就少一些,肺活量小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就多一些。
12、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我们的肺活量。
二、问答题
1、我们运动前后呼吸的次数有什么不同?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运动前我们呼吸的次数少,运动后我们呼吸的次数多。这种现象说明了运动需要的氧气多,需要的氧气多,呼吸的次数必然要增加。
2、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答:1、多运动;
2、洒水降尘;
3、空气质量不好时戴上口罩;
4、经常开窗通气;
5、不抽烟;
6、不随地吐痰。
第五单元(15-17课)
一、选择填空
1、下面建筑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③⑤⑥)属于人工材料的是(①②④
⑦⑧)
①钢材
②砖
瓦
③
木材④水泥
⑤石头
⑥茅草
⑦玻璃
⑧钢筋混凝土
2、哪种形状不容易变形(①)
①三角形
②正方形
3、哪种结构承受力大(②)
①平面
②拱形
4、巴黎埃菲尔铁塔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是(④)
①上小下大
②上轻下重
③三角形框架结构
④以上都是
5、鲁班发明了(锯子)(墨斗)(刨子)
二、想一想怎样让不稳定的正方形变得稳定?将你的方案画下来·
三、实验与探究
在纸筒上端和下端分别绑上重物,推一推,哪个纸筒更不容易被推倒?(下端绑上重物的)
说一说,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上轻下重的物体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