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试题 大众传播学题库(五篇)

最新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试题 大众传播学题库(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5:22:28
最新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试题 大众传播学题库(五篇)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试题 大众传播学题库篇一

本课程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占20%,包括网上记分作业、期中测验、学习表现三个部分。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由上海电大命题组统一命题,采取试卷库的形式。

二、考试题型、分值及要求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需准备2b铅笔、橡皮);

(二)连线题(用直线连接能够匹配的a组与b组项目,每项2分,共8分);

(三)是非题(判断命题正确与否,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仅对错误命题在“改错”处改正;每小题5分,错误命题判断2分、改错3分,正确命题判断5分,共25分);

(四)论述题(共20分,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叙述通顺;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五)案例分析题(17分,要求:正确理解案例内容,选用合适的理论依据;分析时紧扣案例内容和所选择的理论依据,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三、复习指导

(一)不定项选择题:教材范围,参考附件客观题汇编

(二)连线题:教材范围

(三)是非题:教材范围

1、答题步骤

(1)按照题意找到教材相关章节;

(2)需对照教材内容找逐字核对题干;

(3)判断命题正误,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如用其他文字或符号回答一律不得分;

(4)仅对错误命题在“改错”处改正。

2、答题提示

(1)如题干有误,仅有一处错误;

(2)对错误题干,遵循“改少不改多、改前不改后”的原则;

3、例题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错: 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 改为法律规定

4、参考知识点:

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民间组织,国家或政府只是补充。

社会保险的承办主体是企业。

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商业保险受社会保险法的法律约束。

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国民的关系。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产生与20世纪20-30年代的英国,成熟于40-70年代,是介于自由资本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一种思想流派或价值体系。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法定程序,怡各种方式强制建立起来的用于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融使用的货币资金。

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办,通过国家立法保障退休老人最低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其主要理念是将平等与效率相结合,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企业年金是企业依法为增加养老福利、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举办的社会保险。

医疗保险费是按照个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收入高者多缴,收入低者少缴,所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机会和水平与缴费多少有关。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美国现行的医疗保险模式是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在国民健康保险模式中,公民看病时不需要支付医疗费用。

中国农村现行的医疗保险模式是以自愿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为主。险

瑞典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险。

失业就是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状态。

英国是最早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

一般情况下,多数国家规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算失业。失业保险津贴一般应低于最低社会保障金,这样才能刺激失业者尽快找到工作。

我国城镇企业失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最好的失业预防是不让失业发生,最好的失业补救是帮助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技术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

工伤和公伤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法律上明确表明了我国工伤保险劳动者个人不缴费的原则。对职业病进行工伤认定时,只要确定该疾病是因职工的职业活动引起的就可以了。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表明法律覆盖范围内的用人单位是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

在我国,用人单位如果是风险较小的行业,工伤保险费率是不实行费率浮动制的。生育责任的承担者只包含女性。

“父育假”只属于父亲,假期是在母亲产假期间。

新中国的生育保险基本上是一种职工生育保险,其覆盖对象主要是城镇就业职工,未就业者不在覆盖之列。

我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规定职工个人需要缴纳生育保险费。

中国计划生育保障与诚镇职工生育保险属于一个系统。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总体上完成了从“企业保险”到“社会保险”的新旧模式交替。广义贫困主要集中于物质的貧乏,通常是指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生活水平的一种状态。汉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发展的“黄金时期”,救助机构大量出现。

世界银行在1990年采用了370美元作为衡量各国贫困状况的国际通用标准。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主要有二个来源,即财政拨款和市场运作。

在所有的贫困计算方法中,市场菜篮子法发展最早,方法最为成熟,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目标具有一致性。

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把“社会福利”当做“社会保障”的同义词。

按照社会福利的受益对象来划分,可以将社会福利分为全民性社会福利与选择性社会福

利。被誉为“福利国家橱窗”的瑞士等北欧福利国家,均为高福利.全民福利国家。

儿童福利的目标取向应从过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化向人性化和多样化过渡。在市场化改革大潮下,我国城镇福利性单位分配式住房制度走到了尽头。

社会优抚保障对象最狭义的理解是将军人.民警及其家属视为社会优抚的保障对象。社会优抚是一个与军人社会保障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国家明确规定:“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略高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社会安置,从狭义上讲,仅指对享受安排工作待遇的一部分退役官兵的安置。

我国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必须贯彻“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针。

在城乡二元分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单位保障与国家救助相结合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课题,社会保障进入市场化阶段。

1998年,国务院将农村社会保险管理职能划入新成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行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

2001年国家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将扶贫工作的重点从以县级瞄准转向村级瞄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扶贫目标的精准性和扶贫的效果。

社会保障管理的客体是社会保障目标和任务。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回答的是“谁来管”和“怎么管”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采取的是以单位管理为主的方式。

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社会保险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更有利于发挥风险分担的功能.德国和美国是实行政府和公法机构共同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论述题:教材范围、联系实际

1、答题步骤

(1)解释、分析问题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2)扣题分析→主要部分(注意层次,用“第一,第二,„„”标出,先答中心句,再展开论述,如题目要求结合实际说明则必须结合相关实际展开论述)

(3)结合实际分析

(4)总结(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用简略的语言归纳答题论点)

2、答题提示

(1)有层次、有逻辑,字迹清晰;

(2)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按字面意思解释,再按自己的理解回答,不留空白;

(3)试卷所留答题空白页面最好能够写满。

3、参考知识点

分别说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原则。

试述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试述医疗保险制度的几种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试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哪些功能。

描述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

(五)案例分析题

1、答题步骤

需按以下步骤详细分析案例,试卷所留答题空白页面最好能够写满,如仅按照分析提纲中心句回答只能得该题目40-50%的得分。

第一步:回答案例的提问,并介绍分析本案例所引用的社会保障学相关理论。要求引用的社会保障学相关理论是与案例内容相匹配的、合适的理论依据,介绍内容应准确、简明扼要。

第二步:根据前述理论观点,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要求紧扣案例内容,逐点分析,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

第三步:归纳、总结出对本案例分析的基本结论,并说明这一结论的推广(引申)意义。要求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参考案例:

案例一:单位不缴费我该怎么办?

张某2003年8月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成了一名失业者。不久,经朋友介绍到本市某单位开通勤车,但由于张某是失业者,单位不愿意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费,3个月后,张某被一个“协保”人员替代了。去年5月在一位热心朋友的引荐下,张某到一家私企开车,可老板还是不为张某缴社会保险费,张某感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把参加社会保险的事提了出来,老板要张某自己到外面找地方缴。张某今年年龄也不小了,怕丢失现在的工作,想暂时不提缴费的事了,等以后离开单位后再说,到时让他们一起“补”。可张某心里没底,这样做有问题吗?

案例二:不签合同就可不缴社会保险费吗?

去年6月张某被本市某公司招用。进入公司后,他们说要对张某的能力进行摸底,提出试用六个月,满意后再签合同。由于张某比较喜欢这项工作,再说他对自己的能力也比较自信,所以也就同意了。然而,半年过去后,张某却等到了公司辞退通知。为此,张某据理力争,但无济于事。张某让公司为他办理退工手续,公司说试用期没有用工手续。张某问在六个月期间公司为他缴过社会保险费吗?公司嘲笑张某不懂法,没签过劳动合同还缴什么社会保险费?该公司这样做是对的吗?

案例三:不缴社会保险费的劳动合同

2008年4月,刘某等四人应聘到某公司,公司在待遇方面提出如果职工坚持要求办理社会保险的话,从职工工资中每月扣除300元。刘某等觉得还是多拿点工资好,至于办不办社会保险,也没什么关系。于是双方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规定每月工资200o元,对社会保险事宜公司不予负责。2009年12月,劳动保障部门在进行检查中发现该单位没有依法为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遂对其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要求该公司为刘某等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该公司则认为,公司不负责社会保险是经双方协商同意,在劳动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的。后经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对其宣讲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双方依法修改了合同内容并为刘某等办理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案例四:公司这样做是否违法?

何某五年前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本市一家公司任驾驶员,起先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一年后该公司与其签订为期四年期劳动合同,今年10月底何某与公司合同期满,双方终止了劳动关系。今年11月初何某到区社会保险中心查询个人社会保险帐户,发现该公司只为其缴纳了四年社会保险费,而未为其缴纳刚进公司一年的社会保险费。公司方面认为,何某刚进公司因未签合同,故未给他缴费,合同签订后公司即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这是几年前的事,何某才提出来,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该公司这样做是否违法?

案例五:自由职业者参保有年龄限制吗?

冯某是1963年7月出生女性,1986年10月参加社会工作。由于个人的一些原因,她没有参加过社会保险,因此,个人的养老保险帐户也没有。目前冯某已拥有上海市常住户口,也有合法的经济收入,她想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本市的社会保险,不知是否可以?如果可以参加社会保险,缴费满多少年后可以退休?

案例六:辞职后医疗费无着落该怨谁

老王的儿子原在本市某酒店工作,前不久,因其身患疾病,向单位提出请病假治疗。单位的部门领导在了解了情况后,“劝” 老王的儿子写份辞职报告,单位多发一个月工资,等病好了再来上班。由于老王的儿子不懂政策,稀里糊涂地交了辞职报告。后经几家医院诊断,老王的儿子患上了一种慢性病,且今后对脑神经也会产生影响,医生说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老王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与他单位联系,希望能对患病的儿子通融、照顾一下。但单位以辞职报告不可更改为由,一口回绝。老王不知道单位的这种做法是否合法?老王该怎么办?

案例七: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受理李某的仲裁申请吗?

李某是本市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员工,2000年1月应聘进入该企业工作,在生产车间从事操作工工作。李某与企业签订、续订劳动合同至2004年7月中旬。2003年10月下旬,李某在工作时间因工负伤。2004年1月初李某身体恢复后来上班。2004年7月中旬李某的劳动合同期满,李某向企业提出终止劳动合同。企业为李某办理退工登记手续。之后,李某要求企业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企业没有同意,李某经与企业多次交涉未果,于是,只能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受理吗?

案例八:离退休不满二年的“协保”人员可领失业保金吗?

金某现已满58周岁,且为“协保”人员。由于自己技能缺乏,年龄偏大,身体也不好,多年来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找工作,却未能如愿。这几年,只能靠妻子每月900元的退休养老金维持生活。据金某反映,街道、居委对他们家的情况也十分同情,也为其想了不少办法,但收效甚微,年龄最终成了他再就业的障碍。前不久,金某在里弄的《劳动保障报》上看到,失业人员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二年,一直找不到工作,可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他看到后一阵高兴。但又感到有些怀疑,象他这种情况能够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案例九:工伤的认定

李某是某私营运输企业经理,赵某是其聘用的司机。2008年 9月,李某的朋友张某请李为其运输一批货物,李便指派由赵完成,要求越快越好,时间可以由赵某看着办。为了尽快完成李某指派的任务,赵某牺牲“十•一”放假休息时间,加紧运输。10月1日晚九点多,在运输途中,由于路况不好和连日劳累,不幸撞车,造成重伤。事故发生后,李某指派专人到医院照顾赵某,主动支付了所有医疗费用和赵某住院治疗期间的全部工资,还特别赠送赵某家5000元作慰问。赵某一家对此表示感激,但由于伤势过重,出院后赵某落下了重度残疾,丧失了大部分劳动能力。去年6月,赵某找到李某,要求为其申报工伤,享受工伤待遇,被李某拒绝,二人发生纠纷,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求解决。李某提出,赵某不能算作工伤,理由有三:第一,赵某负伤时从事的工作,虽是受自己指派,但并不属于企业正常业务范围。第二,赵某负伤时间在节假日,而且是晚上,根本不在工作时间内。第三,赵某已经远远超过工伤申请时效,无权再申请工伤,劳动保障部门也不应再受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经审查,很快作出认定:司机赵某的负伤为工伤,应享受工伤保险有关待遇。

案例十:工伤的认定

某电缆公司职工唐某,2010年10月在公司炼胶清理胶物时,由于违章操作,造成右手大拇指被炼胶机轧断,后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调查认定为因工负伤,劳动仲裁委员会按照工伤职工无过错原则,依法裁决该公司承担唐某的工伤保险待遇。

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试题 大众传播学题库篇二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复习指导思想及原则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是否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历史和现状,认识大众传播的性质、作用、一般规律的特点。

二、考试范围及重点

课程主要内容:大众传播的概念、性质、特点;大众传播媒介的历史、现状、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大众传播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其中大众传播的概念、性质、特点;大众传播的主体、受众和大众传播的规律是重点。

三、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四、考试题型

本课程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与论述题。(其中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填空题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问答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论述题1题,12分;卷面满分100分)。

五、复习要点及参考资料

㈠、单项选择题

1、使人类得以从原始到文明的飞跃的标志是()

a.火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文字的发明

d.印刷术的发明

2、以下不属于国际传播主体的是()

a.政府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国际机构

d.个人

3、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全球信息化的表现()

a.政治全球化

b.讯息全球化

c.经济全球化

d.文化全球化

4、研究团体动力学的是()

a.卢因

b.施拉姆

c.赖特

d.马莱茨克

5、以下不属于大众传播者的是()

a.电视台

b.记者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1页,共9页

c.校广播站

d.邮递员

6、与其它研究者相比,施拉姆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

a.环境监视功能

b.娱乐功能

c.社会协调功能

d.经济功能

7、以下不属于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功能的是()

a.发展

b.沟通

c.宣传

d.控制

8、是人际传播也是所有传播活动的直接功能的是()

a.文化传承

b.环境监视

c.协调关系

d.沟通信息

9、在印刷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一项显著的进步是()

a.传播学的诞生

b.诞生了四大先驱

c.新闻事业的兴起

d.廉价报纸的出现

10、在威廉斯绘制的传播史表盘上,仅限于最后3分钟的是()时代

a.口语传播

b.文字传播

c.印刷传播

d.电子传播

11、不属于组织内正式渠道的信息传播形式的是()

a.下行传播

b.人际传播

c.上性传播

d.平行传播

12、人类传播的主体是()

a.人内传播

b.大众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际传播

13、受制于他人的要求和期望的“我”,在人内传播中属于()

a.主我 b.镜中我 c.客我 d.社会我14、“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是大众传播媒介的()

a.情境义

b.接收义

c.外延

d.内涵

15、认为报刊应是“观点的自由市场”的是()媒介规范理论

a.集权主义

b.社会主义

c.自由主义

d.苏联模式

16、借名人作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利用的是()传播效果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2页,共9页

a.子弹论

b.皮下注射论

c.两级传播

d.意见领袖

17、新闻写作中把最重要的情况放在结尾是为了造成()

a.休眠效应

b.近因效应

c.首因效应

d.轰动效应

18一般来说,在不关系受众性命时,更能打动受众的恐惧信息是()

a.轻微的 b.强烈的 c.中度的 d.适度的

19、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均衡流通”原则是针对()原则而提出的a.信息单向流通

b.信息不流通

c.信息自由流通

d.信息部分流通

20、受众对媒介中的已有信息进行评价属于()

a.反馈

b.浅层次参与

c.主动参与

d.深层次参与

21、被认为开启了大众传播媒介大门的电子媒介是()

a.电视

b.广播

c.电影

d.网络

22、关心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之类问题的是()

a.经验学派

b.法兰克福学派

c.批判学派

d.完形学派

23、使传播研究真正发展成为一门传播学科的人是()

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夫兰

d.施拉姆

24、用“玫瑰”代表“爱情”属于()

a.非语言符号

b.信号

c.象征符

d.花语

25、同人类传播联系最为紧密的视觉型非语言符号是()

a.时间语

b.身势语

c.颜色语

d.服饰语

26、传播过程具有的特征不包括()

a.动态性

b.时间性

c.序列性

d.结构性

27、人类传播使用的第一个媒介是()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3页,共9页

a.口语

b.文字

c.印刷

d.电子

28、被认为是象征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的人物是()

a.毕昇

b.古登堡

c.蔡伦

d.普利策

29、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是()

a.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

c.霍夫兰

d.卢因

30、“水开了壶盖跳动”属于()

a.象征符

b.符号

c.非语言符号

d.信号

31、时下流行的对年轻女性通称“美女”属于()

a.情感义

b.动机义

c.模糊义

d.概念义

32、属于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的是()

a.施拉姆模式

b.德弗勒模式

c.马莱茨克模式

d.拉斯韦尔的sw模式

33、人类传播活动中出现的第一个电子媒介是()

a.广播

b.电视

c.电影

d.电报

34、提出“地球村”概念的传播学家是()

a.施拉姆

b.麦克卢汉

c.麦库姆斯

d.拉斯韦尔

35、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众多模式中,引用最广泛的是()

a.香农——韦弗模式

b.赖利夫妇模式

c.马莱茨克模式

d.罗森格伦模式

36、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的基本权利不包括()

a.传播权

b.知晓权

c.使用权

d.媒体接近权

37、不属于“子弹论”范畴的是()

a.靶子论

b.散沙论

c.魔弹论

d.皮下注射论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4页,共9页

38、新闻写作中把重要的情况放在开头是为了造成()

a.近因效应

b.眼球效应

c.首因效应

d.关注效应

39、“国际奥委会”属于国际传播主体中的()

a.政府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个人

d.工会组织

40、“妈妈”和“母亲”的区别在于它们分别是()

a.明示义与暗示义

b.概念义与情感义

c.内涵义与外延义

d.精确义与模糊义

41、“只顾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态度属于传播学的()

a.经验学派

b.批判学派

c.法兰克福学派

d.完形学派

42、构成企业标识系统的要素不包括()

a.理念价值

b.行为规范

c.视觉听觉

d.营销策略

43、受众对媒介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属于()

a.主动参与

b.反馈

c.深层次参与

d.浅层次参与

44、传播对象读取的意义和获取的信息属于()

a.动机义

b.接收义

c.情境义

d.限制义

45、在身势语中,表现最强的是()

a.表情

b.手势

c.姿态

d.眼神

46、可以“为所欲为”的“我”在人内传播中属于()

a.镜中我 b.主我 c.社会我 d.客我

㈡、多项选择题

1、互联网在传播上发生的特点有)

a.互动性

b.异步性

c.小众化

d.自由性

2、非语言符号常见的有()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5页,共9页

a.徽章

b.体态语

c.旗语

d.交通信号

3、受众接受信息包括的环节有()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接受

d.选择性记忆

4、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包含了()

a.传播者

b.信息

c.传播对象

d.传播效果

5、大众传播的双重属性分别是()

a.商品属性

b.信息载体

c.文化属性

d.专业组织

6、对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众进行说服,应采取的传播技巧是()

a.正反两面一并陈述

b.只说反面

c.先说反面,再说正面

d.只说正面

7、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是使信息()

a.在空间传之久远

b.在空间传之广远

c.在时间上传之广远

d.在时间上传之久远

e.准确送达

8、美国30年代的廉价报纸不包括()

a.《纽约太阳报 》

b.《世纪报》

c.《每日电讯报》

d.《纽约先驱报》

e.《纽约论坛报》

9、传播学的来源并不包括()

a.人文科学

b.行为科学

c.信息科学

d.新闻学

e.自然科学

10、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

a.拉斯韦尔模式

b.香农韦弗模式

c.赖利夫妇模式

d.施拉姆模式

e.德弗勒模式

11、大众传播的受众性质是()

a.个性凸现

b.为数众多

c.异质的 d.同质的 e.匿名的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6页,共9页

12、人际传播的功能与意义的主要体现是()

a.文化传承

b.沟通信息

c.联络感情

d.协调关系

e.环境监视

13、赖特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

a.环境监视

b.社会协调

c.解释与规定

d.社会化

e.提供娱乐

14、从构成上讲,作为社会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组成部分包括()

a.资金

b.人员

c.设备

d.组织

e.技术

15、一般来说,传播效果可以分为这么几个层面()

a.认知

b.情感

c.满足

d.行为

e.反馈

16、根据传播学者伊藤和科切弗的归类,影响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因素不包括()

a.经济发达

b.地理条件

c.地域文化

d.历史前提

e.现存关系

㈢、填空题

1、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有两大硬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_______________。

3、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众传播的应用研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组织传播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6、对人类传播活动来说,最便利通用的媒介是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

7、人际传播的两种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符号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7页,共9页

9、全球一体化,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众社会的大众所具有的特点是:心理隔绝、____________、组织松散、_____________。

11、根据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现在人们发现,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要存在的环节是:传播者——________________——传播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者。

12、全球传播的新特点表现为:①_________________;②互动交流增加;③________________。

13、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媒介不能________________,但能____________。

14、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物质和社会双重属性,即既是_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

15、大众报刊产生的主要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拉斯韦尔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______________、社会协调、______________。

㈣、名词解释

1、媒介;

2、系统模式;

3、大众传播;

4、传播制度;

5、媒介控制

6、接近权;

7、社会传播;

8、象征符;

9、拟态环境;

10、恐惧诉求

11、副语言;

12、休眠效应;

13、文化帝国主义;

14、新闻价值。

㈤、问答题

1、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拉斯韦尔sw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3、为什么说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是多媒体传播?

4、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5、施拉姆的传播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6、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7、如何理解“受众即市场”的受众观?

8、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作用?

9、两级传播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评价?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8页,共9页

10、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与控制表现在哪些方面?

11、传播情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2、人内传播有哪些特性?

13、什么是新媒介?有何特点?

14、如何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㈥、论述题

1、试论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交往的两个基本观点?

3、举例论述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

4、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结构的不平衡表现在哪些方面?

5、论述大众传播中受众的特征。

6、以我国为例,说明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世界信息与传播不平衡的现状。

7、什么是“镜中我”?它包含哪些内容?你如何评价?

8、说明是信息环境?说明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有什么积极意义?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9页,共9页

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试题 大众传播学题库篇三

一.名词解释

1.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媒体:载有信息的物体,传播渠道、信道、工具和手段

4.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

于他人的人

5.传播内容:指的是有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

义的信息,是传播者和授权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

6.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7.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8.信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9.受众: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10.意义:人对自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

类以符号形式传播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11.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2.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

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13.传播效果:通过传播活动所实现的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达标程度。14.群体传播: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15.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

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 16.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17.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

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8.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

知导引结构

19.符号: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

20.调查研究方法:为获得某一科学认识,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记录、统计、分析有关研究现象的现实现状或历史状况的材料,探索

所研究问题的诸要素,揭示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21.群体: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复合体

22.技术:指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使其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

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

23.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

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4.信息社会: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

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25.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26.组织: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和秩序相组合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7.数字媒体:指以二进制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官媒体,和表示这些感官媒体的表示媒体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28.数字媒体技术:以数字化元件与网络化工具,手段,方法所进行的媒体设计,开发及应用的技术 29.多媒体:多种媒体的集合体

30.综合媒体:多功能、多方位、多类型媒体的集合体

二.填空题

1.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经历了 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四个阶段。2.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是 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效果。3.传播效果的类型有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四种类型。

4.“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 麦克卢汉 的著名观点。5.拉斯韦尔传播三功能说是指 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 功能。

6.传播调查问卷由 基本项目、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关于态度或意识的项目 等内容组成。

7.“把关人”的概念由 卢因 提出的。

8.传播学研究对象是 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9.传播学研究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是 1)采用通俗易懂的口语体(2)避免使用属于特殊群体的语汇或专业语汇和缩写词(3)避免使用暧昧、多义的词语(4)避免非现实的或虚构想象式的提问(5)避免主观诱导或提问(6)避免提问调查对象记忆模糊的问题(7)在一个问项中避免双重提问(8)留意提问顺序的影响(9)将调查对象容易拒绝回答的问题,尽可能放在后面。10.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学功能概括为 政治、经济、一般社会功能。11.媒介即讯息是 麦克卢汉 的论点。

12.传播过程构成的五要素是 传播者、受传者、媒介、讯息、反馈。13.非语言符号具有 普遍性、形象性、整体性、多维性 四大特性。14.非语言符号具有 传播态度和感情、补充与强化语句、代替语词 三大功能。

15.大众传播学六大特点是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单向传播“无反馈”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16.传播过程有 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 三大特点 17.符号一般分为 信号 和 象征符 两大类。

18.语言符号一般分为 自然语言 和 人工语言 两大类。

19.非语言符号一般分为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体态符号 和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 四化。20.符号具有 明示性意义 与 暗示性意义、外延意义 与 内涵意义、指示性意义 与 区别性意义 六种意义。

21.符号具有 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三大功能。22.人内传播的五个层次为 感觉层、知觉层、再认层(认知层)、理解层、意志层。23.人内传播构成的六大要素为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24.姿态的传播具有 强调语言、补充语言、代替语言、控制语言、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功能。

25.基模一般具有 人物基模、事件基模、角色基模 三大类。26.群体规范功能一般有 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等结构特点。

27.组织一般具有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等结构特点。

28.组织传播具有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四大功能。29.企业组织宣传活动一般具有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cis)双全 三种类型。

30.调查八种类型:常模调查、比较调查、事实调查、态度调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综合调查、专题调查

31.传播模式的功能:构造,解释,启发,简化,预测

32.调查问卷具有哪些部分:准备阶段,实查阶段,数据处理阶段 33.大众传播社会功能:(1)赖特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2)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联系与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功能(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政治,经济,一般社会功能

34.按人的感官将常用媒体分为:音频媒体,视频媒体,音视频媒体,多媒体,综合媒体

三.选择题

1.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

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2.各地举办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属于哪种传播()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3.大众传播学是()

a.单向传播 b.群体中的传播 c.双向传播 d.受众特定的传播 4.网络传播属于哪种传播()

a.组织传播 b.群体传播 c.大众传播 d.人内传播 5.提出传播具有一般社会功能的传播学奠基人是()a.卢因 b.霍夫兰 c.拉斯韦尔 d.施拉姆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w要素的是()a.传播学 b.受传者 c.传播技巧 d.媒介

7.小组讨论,同事亲友三五成群的聚会等属于哪种传播()a.人际传播 b.大众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8.目前电话通道是()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立体通道 9.网络传播诞生于()

a.20世纪90年代初期 b.90年代中期 c.90年代后期 d.本世纪初期 11.提出地球村概念的传播学家是(d)

a.施拉姆 b.卢因 c.霍福兰 d.麦克卢汉

12.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的传播学家是()a.英尼斯 b.麦克卢汉 c.施拉姆 d.拉斯

13.提出大众传播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传承功能的传播学家是()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福兰 d.麦克卢汉 14.香农是下列哪种理论的创始人()

a.控制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教学论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w要素的是()a.噪声 b.工具 c.媒介 d.通道

16.提出大众传播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的四功能的传播学家是()

a.拉斯韦尔 b.赖特 c.霍福兰 d.麦克卢汉 19.提出“媒介即讯息”理论观点的传播学家是()a.拉斯韦尔 b.赖特 c.霍福兰 d.麦克卢汉

20.提出大众传播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的传播学家是()a.拉斯韦尔 b.施拉姆 c霍福兰.d.麦克卢汉 21.首先提出“把关人”的概念的是()a.拉斯韦尔 b.赖特 c.卢因 d.施拉姆

23.提出“热媒介”和“冷媒介”的传播学家是()a.拉斯韦尔 b.赖特 c.霍福兰 d.麦克卢汉 24.威纳是下列哪种理论的创始人(a)

a.控制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教学论 25.经验学派的旗手是()

a.拉扎斯菲尔德 b.赖特 c.卢因 d.施拉姆

四、问答题

1.非语言符号具有哪些特征?

普遍性、形象性、隐含性、多维性 2.非语言符号有哪些功能?

传播态度和感情、补充与强化语句、代替语词 4.简述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特点: a.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b.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c.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d.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e.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5.网络传播具有哪些特点? 传播的数字化、互动性、快捷性、开放性、选择性,信息大容量,检索便利性,媒体综合性,信息再生性

6.简述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7)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8)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9)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10)单向传播“无反馈”

(11)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7.简述人际传播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4)非制度化的传播

社会功能: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8.传播效果具有哪几个层面?

1.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认知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9.传播效果有哪些类型?

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10.大众传播效果的类型有哪些?

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11.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与技术(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1.确定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2.设计调查问卷或量表 2.调查实施;4.调查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5.总结,结论。问题与对策;6.撰写调查报告

12.内容分析法基本过程与技术(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1.题目及分析对象的确定;2.制定类目与分析单元表; 3.评判记录;4.量化表示 5.统计描述形成结论

13.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技术(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实验研究设计)2.实施阶段(选择被试;进行实验)

3.总结阶段(整理汇总实验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14.传播学的任务是什么?

传播学必须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观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15.谈谈你对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理解。社会信息系统及运行规律 16.谈谈你对信息的理解。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18.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默认回答施拉姆的社会功能 19.符号有哪些基本特征?

1.代表事物的形式;2.被符号指涉的对象;3.对符号的意义解释 20.简述姿态(体态)的传播功能。

功能有:1)强调语言。例如讲话中配合拳手、握拳、上身前倾等动作,以加强语言的力量。

2)补充语言。在语言表达不充分的时候,起到补足语言的作用。

3)代替语言。在使用语言困难或不便明说等情况下,利用动作来传达意义。4)控制语言。这就是说,体态可以利用它们所形成的情境对语言的效果加以限制和制约。

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在许多场合,体态或动作比语言本身更具有雄辩力。21.传播模式的功能是什么?

1、构造功能

2、揭示功能

3、启发功能

4、简化功能

5、预测功能 22.施拉姆传播模式功能

政治,经济,一般社会

23.试简述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26.试简述信息社会的基本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27.基模具有哪些特点?

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 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4.基模的功能是在我们遇到新的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作出判定,预测其结果,以确定我们对新信息的反应

28.人际传播一般具有哪些动机?

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其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第三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30.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有哪些层次?

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五、五、论述题

1.作为网络传播的把关人,除要遵循传统媒体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1)应当对信息的发布施加延迟发布的控制,必须对相关不良信息加以必要的过滤;

(2)由于互动性强,:“斑竹”等把关人很多时候是作为参与者出现在网络媒体中,因此,这些把关人必须注意与网络传播参与者就某些把关行为达成一定的共识;

(3)由于网络信息的来源多样,虚假信息相对传统媒体比较多,因此,把关人必须严格对待相关的信息来源,对于无法把握来源可信度的住处,应该延迟发布,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核实之;

(4)应当注意对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防止网络成为不良的温床等等。

3.试述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传播模式。4.试分析网络传播自由的利与弊。

5.谈谈你对媒体(媒介)的理解与认识。

6.以音频,视频,音视频,互动媒体,网络新媒体等为数字媒体的技术层次,对数字媒体技术与媒介组织加以说明与介绍。

7.组织(如企业)进行对外宣传时,可采用的传播手段与技术有哪些?

手段(广告,公关,公司标识性)和技术(传统媒体技术 展销会 纸质,现代媒体技术 电视 广告 语音广播,数字媒体技术 网站)8.谈谈你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可能大题,单独理解)9.试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10.谈谈你对人内传播的理解与认识。

11.分别论述传播效果与大众传播效果的主要层面。

12.试分析电子诈骗的常用手段,并总结出应对办法与措施。13.谈谈你对媒体的理解和认识。14.谈谈你对数字媒体的理解和认识。

类型p115 举例(音频媒体,视频:)认识结合专业 15.实验研究方法(定义和特点)

六,应用题 1.某网络学院,委托你对该院下设的网络学习中心,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动机与能力调查:(1)试分析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2)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3)试设计出对应的该调查研究方法的调查问卷。参加目的(学知识,拿文凭„)你的学习基础(高中,本科„)

4.某学校为了更好的制定出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职业岗位需求,特委托你做一次调查。(1)试分析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你的调查?调查研究方法(3)试根据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设计出具体的调查问卷。

5.某县教育局委托你去一个贫困乡镇做关于城乡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问题调查。

(1)试分析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你的调查?(3)试根据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设计出具体的调查问卷。

6.依据传播效果研究,对电子诈骗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应对措施。11.试分析设计电子诈骗者常用信息诈骗的类目,并总结出发展规律,找出相应措施和对策

2.亮亮在妈妈的身后叫“妈妈”,妈妈没有答应,继续往前走。试分析此过程中有没有传播现象,为什么?如果有,属于哪种传播?

12.王军在老师后面叫老师,向老师请教问题: 试分析此过程中有没有传播现象,为什么?如果有,属于哪种传播?

7.结合自己,谈谈你对数字媒体技术的认识。8.结合自己,谈谈你对数字媒体的认识。13.结合自己,谈谈如何学好传播学 3.试设计一具有特效传播效果的广告。

9.结合实际,试设计一具有反电子诈骗功能的新颖媒体。10.结合实际,为企业公关人员设计一公关策略与公关词。

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试题 大众传播学题库篇四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成人专科;卷号:8503)

(2009.12)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导言

重点掌握:

1.生产可能线的含义

2.选择所包括的三个基本问题

3.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重点掌握:

1.需求、价格上限、价格下限的含义

2.需求曲线的含义与形状

3.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6.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第三章弹性理论

重点掌握:

1.需求弹性与交叉弹性的计算

2.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3.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重点掌握:

1.边际效用的含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2.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4.消费可能线的含义和移动

第五章生产理论

重点掌握: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2.等成本线的含义

3.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

4.内在经济的含义

5.范围经济的含义

第六章成本与收益

重点掌握: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

2.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以及各种成本的计算

3.各种短期成本及其变动的规律

4.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5.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

重点掌握:

1.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2.产品差别的含义

3.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含义

第八章分配理论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2.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基尼系数与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重点掌握:

1.公共物品的特征

2.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的含义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

重点掌握: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3.失业率的计算

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

重点掌握: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3.m1与m2含义与公式

4.自然失业的含义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重点掌握:

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与移动

2.总供给曲线的含义与移动

3.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及其运用

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

重点掌握:

1.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2.投资函数的含义

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乘数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十四章货币与经济

重点掌握:

1.准备金率的公式;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货币乘数的公式

2.货币政策工具

-lm模型的应用(投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重点掌握:

1.周期性失业的含义及其原因,周期性失业与自然失业的区别。

2.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3.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的含义

4.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阶段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3.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4.货币政策及其运用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重点掌握:

1.开放经济的含义

2.对外贸易乘数的含义

请重点参考三套模拟试题!

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试题 大众传播学题库篇五

《水力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试说明

1.课程复习要求

本课程考试着重考核学员对水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水力计算技能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内容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试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有基本的了解。

“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对待水力学基本概念,水流运动现象和基本理论的有关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对相关问题能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掌握”是最高层次,凡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正确地分析水流运动并进行实际工程的水力计算,这是学习水力学最终目标,并将在今后专业课学习和工作中经常用到。大纲中的某些内容,要求掌握程度达到熟练。

2.试题题量比例、题型和结构

试题中各种能力层次的试题题量比例为:了解<10%,理解20~30%,掌握60~70%。

试题类型可分两类:基本概念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和应用计算题(包括计算题和作图题),以上两类题型的组成比例约为50:50。

二.复习内容和重点要求

第一章

考核知识点:

1.2.3.4.1.2.3.4.液体运动的基本特征,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液体主要物理性质:惯性、万有引力特性(重力)、粘滞性、可压缩性和表面力特性。量纲的概念。作用在液体上的力:质量力、表面力。了解液体流动基本特征,理解连续介质与理想液体的概念和在水力学研究中的作用。理解液体5个主要物理性质的特征和度量单位,重点掌握液体粘滞性、牛顿内摩擦定了解量纲的概念,并且能确定各种物理量的量纲。了解质量力、表面力的定义,理解单位表面力(压强、切应力)和单位质量力的物理意绪论 考核要求 律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和表面张力特性。义。

第二章

考核知识点

1.静水压强及其两个特性,等压面概念。

2.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水 静 力 学

3.静水压强的表示方法、单位和水头的概念。

4.静水压强的量测和计算。

5.作用于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6.作用在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考核要求

1.2.3.4.5.6.理解静水压强的两个特性和等压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静水压强基本公式,理解该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理解静水压强三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及相互之间关系,强调真了解静水压强量测原理和方法,掌握静水压强的计算。掌握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和计算作用在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图解法和解析法。掌握压力体剖面图的绘制和计算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方法。空度的概念,理解表示压强的单位和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测压管水头的概念。

第三章

考核知识点 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

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2.液体运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流线与迹线,元流,总流,过水断面,流量与断面平均流速,一维流动、二维流动和三维流动。

3.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

4.恒定总流能量方程。

5.恒定总流动量方程。

考核要求

1.了解描述液体的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法。

2.理解液体流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并能在分析水流动时进行正确判断和应用。

3.熟练掌握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的形式和应用。

4.掌握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理解能量方法的物理意义、水头线图示方法和水力坡度的概念,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能量方程进行计算。

5.掌握恒定总流投影形式的动量方程、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正确分析作用在控制体上的作用力和确定作用力及流速投影分量的正负号,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求解实际工程中的水流问题。

第四章

考核知识点

1.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液体流动型态与水头损失

2.均匀流基本方程和切应力分布规律,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达西公式。

3.雷诺实验,液体流动的两种型态(层流、紊流)和判别方法,雷诺数re。

4.圆管均匀层流的流速分布和沿程水头损失。

5.紊流特征,紊流切应力的产生原因,粘性底层与边界粗糙度对紊流运动的影响,紊流流速分布。

6.尼古拉兹实验和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

7.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经验公式—曼宁公式。

8.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考核要求

1.2.3.4.5.理解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理解水力半径的概念。了解均匀流边界切应力方程和切应力分布规律,熟练掌握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达西公理解雷诺实验现象和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掌握液体流动的两种流态(层流、紊流)和理解圆管均匀层流的流速分布规律和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了解紊流特征、紊流脉动的时均处理方法和紊流附加切应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粘性底式。判断方法。层与边界粗糙度对紊流运动的影响,掌握紊流光滑区、粗糙区和过渡区的概念。了解紊流流速分布与层流分布的不同和原因。

6.7.8.理解尼古拉兹实验中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会确定λ的值,并用达西公式掌握曼宁公式,理解曼宁公式与达西公式的联系和适用条件。能正确选择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掌握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计算沿程水头损失。

第六章有压管道流动

考核知识点

1.管道的分类:简单管道、复杂管道,短管与长管的计算处理方法。

2.短管管道水力计算和水头线的绘制。

3.复杂管道水力计算:串联、并联和沿程泄流管的水力计算。

4.水击:水击现象、特征和分类,直接水击压强计算。

考核要求

1.2.3.4.了解管道的分类,了解短管与长管计算方法的区别。掌握短管与长管水力计算方法和水头线的绘制,掌握虹吸管、倒虹吸、水泵装置等典了解复杂管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理解水击现象、水击传播特征和分类,会进行直接水击压强计算。型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有关的安装高度问题。

第七章明渠恒定流动

考核知识点:

1.明槽水流分类和特征,明槽的几何特征。

2.明槽均匀流:明槽均匀流特征和形成条件,明槽均匀流公式,谢才系数c和糙率n,水力最佳断面,允许流速,综合糙率和复式断面。

3.明槽均匀流水力计算。

4.明槽水流的三种流态和判别,弗汝德数fr。

5.断面比能es,临界水深hc和临界底坡ic。

6.水跃、跌水现象和流动特征,水跃方程和共轭水深计算,水跃能量损失和跃长的确定。

7.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和棱柱体明槽水面曲线分析。

8.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计算。

考核要求

1.了解明槽水类的分类和特征,掌握明槽的底坡和梯形断面的水力要素。了解棱柱体渠道的概念。

2.理解明槽均匀流的特征和形成条件,熟练掌握均匀流公式,理解糙率n和容许流速在明槽均匀流水力计算中的作用和确定方法,掌握梯形明槽水力最佳断面的条件,了解综合糙率和复式断面计算方法。

3.掌握明槽均匀流水力设计的类型和计算方法。

4.掌握明槽水流三种流态(急流、缓流、临界流)的特征和判别方法,理解弗汝德数fr的物理意义。

5.理解断面比能es的概念和特性,会用断面比能判别明槽水流流态。掌握临界水深hc的定义和用hc进行流态判别,会进行临界水深计算,特别掌握矩形明槽临界水深计算公

式,掌握用临界底坡ic判别陡坡与缓坡。

6.理解水跃和跌水现象的流动特征,了解水跃方程,掌握水平底棱柱体渠水跃共轭水深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矩形断面明槽共轭水深计算公式。了解水跃能量损失和跃长的计算方法。

7.了解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形式,掌握棱柱体明槽恒定渐变流水面线分类、分区和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水面线分析和不同底坡明槽水面线的衔接。

8.掌握明槽恒定非均匀流水面曲线的分段求和法。

第八章 过流建筑物水力计算

考核知识点

1.堰流与闸孔出流的流动特性和分类,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自由出流、淹没出流。

2.堰流水力计算:薄壁堰水力计算,实用堰水力计算,宽顶堰水力计算。

3.闸孔出流水力计算。

4.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的水力计算。

考核要求

1.2.3.4.了解堰流与闸孔出流的流动特性,掌握堰流与闸孔出流的判别和堰流分类的判别。了解薄壁堰水力计算,熟练掌握堰流公式和实用堰、宽顶堰水力计算,了解实用堰堰熟练掌握闸孔出流计算公式 并能进行闸孔出流水力计算。理解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特征和消能方法,掌握底流消能(消力池)设计方法。面设计方法,会选用流量系数、淹没系数等各种经验系数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