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是表达对特定议题或问题看法和建议的一种书面文体。避免流于表面,应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原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励志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积极的能量和信心。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一
教案点评: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分数乘法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叫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二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正确灵活的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米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是多少?6的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
教学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2.分析。
教师提问: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3.画图。(演示课件:1)。
画图说明: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4.尝试解答。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
5.小结: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二)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教学例2。
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1.演示课件:2。
2.求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实际上就是求米的是多少。
3.列式:(米)。
答:小强身高米。
(四)变式练习。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
共同点:都是已知单位“1”和分率,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第12页。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三
1.进一步掌握的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
重点。
难点。
分析两次单位“1”的不同之处。
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单位“1”.
1.乙是甲的。
2.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4.乙的相当于甲。
5.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倍。
(二)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华储蓄了多少元?
2.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三)引新:刚才复习的两个题,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现在将这两个小题,组成一道题,你还会解答吗?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二、探索、悟理。
(一)出示组编的例题。
1.思考讨论。
(1)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汇报思路讲方法。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看作单位“1”,可以求出小华储蓄的钱:.根据“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看作单位“1”,再标出小新的储蓄钱:.
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
(二)巩固练习。
小华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华的,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小明有多少张邮票?
1.分析数量关系,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
2.学生板演。
(张)。
(张)。
答:小明有40张。
3.综合算式。
三、归纳、明理。
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
1.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2.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3.列式解答。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
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四、训练、深化。
(一)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如,梨是单位“1”;苹果少,梨多;苹果比梨少等)。
2.修了全长的。
3.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二)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题。
五、课后作业。
六、设计。
点评: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也正是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叫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是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的起始内容,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深层次的认知投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反过来会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索。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是学习的动力。在整节课中,以雅典奥运会为背景,课始师生就奥运会这一话题的亲切谈话,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奥运会紧密相关,学生在这生动而充满时代气息的情境中,经历了知识的探索交流、延伸拓展的过程,新颖的内容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美。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如何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有用,学习数学有价值。我想,最好的办法是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新颖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问题,通过尝试计算银牌、铜牌的重量,既延伸了雅典奥运会的情境,又巩固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渗透了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选择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关注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使用教材,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的“有效素材”,我们应从学的层面对教材进行“学习化”的加工,应站在“学材”的视角上对教材从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多个角度作出理性重构,努力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喜欢。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探求的空间,有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我们还要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学数学有用。总之,我们要努力让数学课堂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动力的殿堂!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五
2.列式计算
20的 是多少?6的 是多少?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
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一)教学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2.分析.
教师提问: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 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3.画图.(演示课件:分数乘法应用题1)
画图说明: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4.尝试解答.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
(二)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 ,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教学例2
例2.小林身高 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小强身高多少米?
1.演示课件:分数乘法应用题2
2.求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实际上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
3.列式: (米)
答:小强身高 米.
(四)变式练习
小强身高 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
共同点:都是已知单位1和分率,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一)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一只鸭重 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 ,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2.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 ,一个蓝球多少元?
(二)提高题
1.一桶油400千克,用去 ,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一桶油400千克,用去 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一)修路队计划修路4千米,已经修了 。修了多少千米?
(二)一头鲸长7米,头部长占 。这头鲸的头部长多少米?
(三)成昆铁路全长1100千米,桥梁和隧道约占全长的 。桥梁和隧道约长多少千米?
教案点评:
本节教案的设计着重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1的讲授,通过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以线段图为手段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求问题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而很自然的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六
教学内容:课本第17页例1及课后做一做,练习四第2题。
教学目标: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和结果.(课件出示)。
3(2)12的多少?4。
2(3)60的多少?5(1)30的是多少?
2.引导学生回顾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请学生回答.3导入课题.二、新授。
出示例1。(课件演示例题)。
1、让学生读题,审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指导画图。(板书)。
问:这道题应把谁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所占的是这样的几份?
2、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计算。
算式:2500×=1000(米2)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000米2。(课件出示)。
三、全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25。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七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教学难点。
师:这两道题是部分与总数的比,总数为单位“1”。
师:这两道题是一个量同另一个量比。和谁比?谁为单位“1”?2.说出下列乘法算式的意义。
提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用乘法)3.出示准备题:
顷?
(1)请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老师根据已知条件画图。)(2)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3)请同学互相讨论,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4)这是你们以前学过的哪一类题?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这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单位“1”的数是已知的,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导入新课:如果把本题中一个已知条件变成未知条件,把问题变为已知,分率不变,就变成了下面这样一道题。
(二)讲授新课1.出示例1。
积是多少公顷?
请一名同学读题。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题变了,图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
顷。)(3)谁能根据这句话列出一个等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全村耕地面积是x公顷。
答:全村的耕地面积是75公顷。
师:对比准备题和例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几人一组讨论)(相同点:数量关系相同,都是用乘法的意义来列算式或方程。不同的单位“1”是未知的,可设未知数来解决。)2.出示例2。
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你能不能根据上题的分析方法来解答?
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谁和谁比?哪个量是单位“1”?师:裤子和上衣这两种量比,画两条线段图,上衣为单位“1”,子的价钱。)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一个等式吗?根据这个等量关系请列方程解答。3.小结。
观察例。
(1)确定单位“1”,设未知数x。(2)根据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出等量关系。
(3)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方程解答。(三)巩固练习。
1.打开书第43页“做一做”,比比谁做得快。
提问:这两道题的特点是什么?(单位“1”是未知的。)这类题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2.(投影)看图口头列式,并用一句话概括题中的等量关系。(1)。
(2)。
3.动笔做一做。
这三组题内容不同,解答方法不同,要求学生在审题上下工夫。4.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多少吨?
吨?
答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程解答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走?
(五)布置作业第45页第1~5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分数乘法应用题的逆运算题。教案在设计中由“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引入,又通过和这类题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抓住数量关系相同的特点,顺利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这样做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案重视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的归纳,通过层层深入地提问,简单明确的图示,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找准单位“1”,既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案还精心设计了练习题,通过看图,找等量关系,巩固了学生的分析思路;通过三类题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三类题的异同点,增强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对于学生分析和解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无论遇到什么题,都会做到:抓住特点,学而不乱。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八
一、设计理念:
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基础上,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着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分数乘法的应用题,分数乘法单元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拟引导学生在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答方法。是在初中第一个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问题,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后面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
2.学情分析:
根据他们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中结合问题结合本节课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真正理解这节课,我选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如班级男生与女生的个数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归纳,总结”的活动,最后得出公式,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也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直观性与可接受性原则。虽然他们求知欲特强,但是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接受新知识较慢,所以尽量把教材细节处理得慢一些,多让这样的学生动起来,多给他们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兴趣入手,调动积极性,补救知识欠缺。
3.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及遵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所以确立目标如下:
(2).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其应用数学的意识.乐于探究数学知识。
4.重点与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对此总是感到为难,分数乘法应用题也是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也是增长率及打折销售问题的前提,所以对用分数乘法能解决的应用题的类型的分析是本节的重点;每种类型应用题的解决方法或公式的掌握是本节的难点。
另外,本节课通过归纳总结,分组展示,合作交流的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联想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公式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无论从知识上,还是在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视听效果,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兴趣,把知识容量扩到最大。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2/5。(2)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3/8。(3)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1/3。(4)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1/5。
3.通过自主归纳总结,你认为用分数乘法能解决那些类型的应用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充分发现问题的存在,再带着问题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应用题的题型理解与应用。
(二)、揭示课题,出示目标:
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再一次明确学习的目的性。简洁有可操作性。
(三)、组间交流解惑:
题型一:求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题1:我们班现在有60人,其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3,求女生有多少人?
归纳:所求数量=单位“1”的量×所求量占单位“1”量的几分之几。
题型二:连续求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归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关键是要清楚每一步谁是单位“1”,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同时找准中间量。
变式:
归纳:先求出这个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部分量;或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与总量相乘。
归纳:这个量=总量+总量×几分之几或这个量=总量×(1+几分之几)。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享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消化性检测。
1.学生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2.将独立完成不了的问题进行合作考试。
根据下面所给的算式编几道实际应用题300×4/5120×2/4×5/6100×(1-1/8)。
(五)、自我总结: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学生谈谈体会、收获或不足。分两个层面:
第一层是知识和方法的总结。
六、布置作业: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归纳总结的过程,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受益,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完美。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九
1、复习时我设计了找单位“1”和写数量相等关系式的练习,是为了学习新课做准备。
2、出示新课,让学生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
引到学生想:画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画?
3、根据线段图,写关系式。
4、根据关系式列算式,并解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了两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式,根据不同的关系式,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但是,在讲解算式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时,有一部分人对第二种算法中括号部分算的是什么,有点模糊,不能清楚地表述出来。在教学后,我真正感觉到,要让学生理解一个分率表示什么量的重要性,虽然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点,但因为单位1加几分之几这样的分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因此要更为重视与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本课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操作,并反思教学过程,颇有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深入地研究理解教材,把握其重难点,更深入地研究理解学生,考虑他们的学习方式,理解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成长的利弊,力求使教学设计得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去理解,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的培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与思维品质。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十
教案点评: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叫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十一
禾梨坳学校。
张敏。
分数乘法应用题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是分数,但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与整数应用题相同;另一部分应用题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本节课教学就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本课后的感受是:
1、开始结合复习题让学生回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认识。
2、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为学习相应的分数应用题做准备。
3、在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根据分数意义来分析题意,而忽视了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为以后应用题教学做好铺垫。
4、以后在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老师请教,取长补短。特别是多向同年级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十二
分数乘法应用题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是分数,但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与整数应用题相同;另一部分应用题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本节课教学就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本课后的.感受是:
1、开始结合复习题让学生回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认识。
2、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为学习相应的分数应用题做准备。
3、在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根据分数意义来分析题意,而忽视了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为以后应用题教学做好铺垫。
4、以后在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老师请教,取长补短。特别是多向同年级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十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求2500的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练习。
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总结。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追记:
少?”的文字题,为解决与此相似的应用题做好准备。由于本节课是分数应用题学习的初始,因而教学中,我除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如何找单位“1”这个关键点上,更是花了较多的时间,但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十四
[教学反思]:纵观本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效果较好。试想如果教师走进教室先来一顿严厉地批评,再苦口婆心地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还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吗?他们还能不怕数学吗?反思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注重学生的感受,想学生所想,把设计教案改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切合学生实际,挖掘合适的学习素材。
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做到将每地、每班、每生的实际情况编为书本的例题。尽管书上的分数应用题大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但毕竟是假设性、想象性的,和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作为一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切合学生实际,挖掘最有利于学习的学生自己身边的素材。本课以学生自己所在班的`学生数作为编题素材,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消除了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便于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
二、根据学生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要上得有趣”。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活力。本课的教学活动根据所学所练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氛围。为学生创造良性竞争机会、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学习由原来的个人竞争变成团体合作,给每位学生创设发表意见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促进学生发展,奉献自主的空间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奉献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课堂中学生曾两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共同提高,解题方法的小结及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也由学生自主分析比较得出,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再是一句空话。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力,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十五
1.进一步掌握的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
重点。
1.掌握两步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难点。
分析两次单位“1”的不同之处.
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单位“1”.
1.乙是甲的。
2.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4.乙的相当于甲。
5.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倍。
(二)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华储蓄了多少元?
2.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三)引新:刚才复习的两个题,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现在将这两个小题,组成一道题,你还会解答吗?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二、探索、悟理。
(一)出示组编的例题。
1.思考讨论。
(1)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汇报思路讲方法。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看作单位“1”,可以求出小华储蓄的钱:.根据“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看作单位“1”,再标出小新的储蓄钱:.
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
(二)巩固练习。
1.分析数量关系,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
2.学生板演.
(张)。
(张)。
答:小明有40张.
3.综合算式。
三、归纳、明理。
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
1.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2.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3.列式解答。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
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四、训练、深化。
(一)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如,梨是单位“1”;苹果少,梨多;苹果比梨少等)。
2.修了全长的。
3.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二)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题.
五、课后作业 。
六、设计。
点评: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也正是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叫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分数乘法应用题50道篇十六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一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课本第14页例1,练习四第1――5题。
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它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运用,同时还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以及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使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是本节重点,其中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如下几点教法:
1、有目的的运用迁移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利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心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画线段直观上理解弄清数量关系,掌握例题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的数学核心思想是:“教是为了不教。”这正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学法:学会通过画线段图、观察、分析、归纳最后概括出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解题技能,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出示复习题。
1、列式计算。
(1)20的1/5是多少?(2)6的3/4是多少?
(通过复习,使学生唤起回忆,巩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沟通新知识,为学好分数应用题打下好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吃了多少千克白菜?
(1)学生读题、审题,明确条件和要求问题。
(2)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弄清数量关系。指名多位学生说说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吃了4/5是指吃了哪个数量的4/5。
(3)学生尝试练习解答,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
(4)引导学生归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即:单位“1”×几/几=几分之几的对应量。
(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弄清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去找出题中的“单位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的规律,特别是差生,先让他们发表见解,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同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反馈信息”,教师进行精讲小结,归纳,解决疑难,揭示解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14页“做一做”第1、2题。
2、做练习四的第1.4.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