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篇一
--北京会议(环境生态文明教育)汇报材料
在美丽的长江之滨,在九曲回肠的荆江之畔,散落着一颗璀璨的明珠--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清澈甘甜的河水滋润着这块湿地。一望无际的翠绿的苇丛中,漂来一声声清脆的鹿鸣,银色浅滩上,倒影着一群群麋鹿矫健的身姿,它们结伴而来,踏波而去。波光粼粼的清澈的湖面上,跃起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如血残阳中,江豚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它们同游人嬉戏,与水鸟为伴。
这里是麋鹿的故乡,是江豚的乐园。动物与植物在这儿同生共长,生命与环境在这里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在天鹅洲的湿地浑然一体!
天鹅洲小学就着落在这块美妙的湿地。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扑鼻。孩子们奔跑跳跃的身姿与绿荫相映成趣,教室里朗朗的书声同鸟语和谐共鸣。
天鹅洲有长江故道湿地和麋鹿、豚类两个国家级保护区,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特别石首市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是天鹅洲小学德育教育及生态道德教育基地。近几年来,天鹅洲小学把环境教育、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走出了天鹅洲小学德育教育的特色之路。
一、从校园环境建设入手,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
新建于2004年的天鹅洲小学,是在原三户街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首市最年轻的乡镇公办小学。学校自建立之初,为了与天鹅洲湿地和两个国家级保护的整体特征协调一致,立足于“绿色与生态”的理念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从2006年到2012年,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绿化总投入近10万元,每年投入绿化美化维护费6000多元。建成了花园750平方米,桂花园450平方米,种植草皮近1000平方米。绿地率达10%,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校园内种植草皮以麦冬草和马尼拉草两品种为主。种植乔木近300棵,主要有香樟、桂花、银杏、雪松、罗汉松、龙爪槐、桃树、广玉兰等十多个品种;种植灌木主要有红桎木、小叶黄杨、棕榈、小叶女贞、凤尾柏、紫金等品种;花卉主要品种有杜鹃、茶花。我们让校园每个角落都能见到绿草、闻到花香。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桂花和香樟浓郁的芬芳中,漫步曲折的卵石小道,徜徉绿茵如毡的草地。让每一颗小草、每一朵鲜花都成为孩子们亲密无间的伙伴,真正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四季长青、花香四溢中得到熏陶。
二、从发展规划和校徽设计的高度,让环境生态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2010年,我们通过反复的修改与论证,确定了《天鹅洲小学十年发展规划》,在“发展规划”中我们确立了“以‘创造优雅环境、培养儒雅风尚、成就师生幸福人生、积淀厚重文化底蕴’为主方向,以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德育活动为特点,建成‘环境赏心悦目、师生愉悦上进、个性长足发展、氛围和谐幸福’的校园。”
这个规划是学校科学发展的总纲,指明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总方向。从思想和理念的高度凸显了“生态环境教育”。为了充分体现这一思想,我们在设计学校校徽时,注重从视角的冲击上加深印形,以绿、白色调为主;体现天鹅洲生态、环保的长江湿地区域特色。这个设计的下面两道绿色流水喻意长江故道湿地,上面三道绿色跃升流线是江豚跃出水面的美丽身影,一轮红日从江面冉冉升起,似天鹅的头、似扬起的帆„„水天融合,让人感受到静谧,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充分依托保护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体验和实践活动。
天鹅洲湿地生态保护区有长江故道湿地和麋鹿、豚类两个国家级保护区,生态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特别是石首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也是我校德育教育及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我们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进保护区,深入故道和湿地,开展互动式、体验式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对提高我校少年儿童的环境素养、普及生态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早在2002年,我校少先大队组织全校50多名少先队员、3名辅导老师,用一个月的时间筹划拍摄的“寻访江豚”的主题德育活动录像,就荣获“石首市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评比一等奖。
2004年,我校组织4、5、6年级3个班120多名的学生开展了“清洁故道湿地,保护地球之肾”的义务清理故道湿地白色垃圾活动,受到了市教育局和团市委的表彰。
2012年10月3日,我校组织50名学生到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与“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处”共同组织的结合自身环境教育资源,为开发面向中小学生以麋鹿保护为主题的环境教育课程、教育活动方案而进行的前期准备--“首批中日技术合作环境教育基地试点”的环境教育体验活动。同年,在“石首市首届中小学科技节”中,我校参加体验活动的学生中两名同学合作写成的《麋鹿家族史调查》获得了科学小论文二等奖,6幅以麋鹿、江豚、湿地为主题的《我们未来的家园》学生画作获得科幻画创作一等奖。
2013年11月7日,在湖北武汉“自然之友绿希望”中心专家徐大鹏教授和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极力推荐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绿野寻踪”和“美丽中国行”两个栏目组来到我们学校进行了一天的专题片拍摄。我校学生以“画麋鹿、唱麋鹿、诵麋鹿、寻麋鹿”4个小活动,向专家、领导及央视客人展现了良好的环境素养。
四、注重学科渗透,让环境生态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我校的环境生态教育工作不只是停留在纸上、喊在嘴上、做在几次活动上,而且将环境生态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落实在课堂教学上。
语文教师从课堂和教材上深入发掘环境生态文明的教学资源,从一个好词、一幅美图、一段美文中让学生感悟环境的美丽、人与自然的和谐;数学教师从一张插图、一个例题中去寻找教育资源,彰显环境生态教育的魅力。
科学课是我校环境生态教育做得最好的学科,学校要求能在室外上的课坚决不在室内,能做的调查和观察坚决做到位。校长亲自挂帅,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湿地,走入大自然,进行校园生物大调查、身边水资源调查、湿地生物种类调查。学生们学会了对生物的合理分类,对生物生存的环境作科学的分析,一个个孩子俨然是一个个小小的“博物家”。他们认识了更多的生物,亲身感受到动物与环境的亲密,感受到了天鹅洲湿地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
五、让环境生态教育走“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之路,学校担当起社会责任。
记得麋鹿保护成立之初,鹿与人的矛盾十分突出:人与鹿争地,鹿损坏庄稼。毒死鹿,偷杀鹿的现象时有发生。江豚保护区成立时,由于人们偷渔,鱼网、鱼钩误伤江豚的事几乎是月月有发生。保护区成立巡逻队,聘请治安警力,但收效不明显。这时,他们想到了学校。
学校配合保护区,利用地方课程指导学生学习《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江豚、麋鹿的保护知识;保护区把学生接过去,参观学习生物科普知识,了解江豚、麋鹿的生存危机。使学生的环境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同时,我们通过学生把环境生态教育向家庭延伸。向学生家庭发放宣传小册子,要求学生向家长讲述参观保护区的所见所感,评比普法小宣传明星。一个孩子提高了一个家庭的环保意识,一所学校改变了一块地方人们的环境生态观念。
现在,偷渔偷猎、毒害麋鹿、误伤江豚、猎取候鸟的事在天鹅洲销声匿迹。豚跃湖面,麋鸣苇丛,候鸟成群结队,生物与环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融洽。这其中也少不了我们学校、老师、学生的一份社会担当。
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篇二
文/王亮 自去年以来,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经过近八个月的实践,提高了为民司法水平、回应了群众呼声,走出了一条基层法院健康发展的新路,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杏找不足,提高认识,是为民司法的前提 为民司法的目的性问题是长期以来摆在法院干警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民司法,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的问题。为此,伊旗法院通过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切实提高了全院干警的思想认识水平。
一、从学习教育中找不足。组织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的群众观”专题讨论和“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执法为民,推动精细化管理”专题讨论会;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材料280余份;开展干警思想政治学习1 2次;邀请旗委宣传部、旗政法委联合开展首轮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1次,组织学习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集体一等功乌兰木伦法庭先进事迹报告会1次;组织观看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1次。
二、从听民声中找不足。坚持真开门、开大门,采取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网络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一是开展政法系统联合调研。深入伊金霍洛镇和札萨克镇开展了走访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广泛征求了53名镇领导班子、二级部门负责人、村两委正职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对政法系统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回调查问卷41份,与35名基层干部群众举行了个别谈话,征求到意见建议49条;二是向全旗57家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93条,全面深入查找我院在司法工作及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每个业务庭室举办了一次征求案件当事人意见座谈会,征求到意见建议81条;四是在接访活动中查找问题。院领导、审委会委员通过接访日定点接访、专题约访、带案下访,主动在信访积案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中查找工作上的不足,征求意见建议63条;五是通过书记信箱努力查找司法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征求到群众意见建议32条。在此基础上,共收集意见建议318条梳理汇总,梳理汇总形成41条意见建议,反馈院党组及班子成员。
三、在对照检查中找不足。对照总书记列举的“四风”问题25种表现、中央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188期中列举的37项问题,对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查摆“四风”.“六难三案”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并逐条列出“四风”问题清单。其中领导班子列出“四风”问题16条,班子成员列出“四风”问题79条,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条目清晰。
四、相互批评找不足。召开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院党组成员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提出批评意见102条,提出整改措施76条。通过查找不足,全院干警深刻领会了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意图,深刻认清了“四风”带来的严重危害,深刻认识了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全院干警为民司法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为民司法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坚定。多措并举,正风肃纪,是为民司法的关键 提高为民司法水平,关键在于法院干警要以过硬的作风、严肃的纪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此,伊旗法院多措并举,正风肃纪,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扎实开展“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以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干警对总书记关于纪律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学习领会,全体干警对照纪律作风建设标准,书面汇报了自身不足和整改措施;制定完善了签到、请销假、经费管理、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等制度;认真开展审务督察工作,不定期对干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五个严禁”规定及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察,对督察中发现的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都给予了处罚。
二、认真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开展“五联一包”工作,帮助示范户增强带动引领能力,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切实为贫困户和少数民族家庭送温暖、送关怀;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组织50余名党员深入阿镇高层社区开展了帮扶济困、捐资助学、讲党课活动;认真开展“千名法官下基层”活动,将全院40余名干警分成7个组,由院领导带队,在全旗7个镇广泛开展法律咨询、判后答疑、调研走访、带案下访活动。
三、切实抓好廉政建设。通过个别谈心、提醒劝诫等教育方式,帮助有小毛病的干警及时纠正错误、改进不足,防止小毛病发展为大问题;引导广大干警自觉遵守司法礼仪和法官行为规范,文明司法,坚守职业良知,真正做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在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向当事人随案发放监督卡,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开通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建立举报网站,认真受理、核查群众投诉和举报线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干警,及时反馈核查处理结果。解决“六难三案”问题,是为民司法的重点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为民司法最重要的体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好“六难三案”问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为此,伊旗法院下大功夫,彻底解决了“六难三案”问题。
一、推进诉讼创新。一是安排导诉服务。印发18种宣传册指导诉讼,广泛采取电话解答咨询、预约立案等办法,便利群众诉讼;二是推行大立案工作机制。从登记立案到开庭排期一次性完成,实现了案件繁简分离、一站式服务,因地制宜地推行远程立案、网上立案,为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指定人民法庭登记立案;三是开展巡回审判。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巡回审理21次,审结各类案件17件,就地化解纠纷23件;四是落实司法救助制度。为经济条件困难的当事人办理缓、减、免交诉讼费案件163件120余万元。
二、加大保障民生与服务大局的力度。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以化解与“8337”发展思路相关的各类社会矛盾为重点,保障全旗民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制定出台《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旗委政府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实施意见》,立足审判职能,紧密结合全旗民生社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工作重点,落实重点优先的司法措施,对于“8337”发展思路相关的民生案件和影响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件建立“绿色通道”,坚持立案、审判、执行“三优先”和“四快”,即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矿业权纠纷、土地草牧场纠纷、民间借贷、房地产等案件的指导意见,牢牢把握司法保障与服务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社会治理,健全完善司法建议工作机制,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对个性问题和管理漏洞,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四是成立了金融案件审判法庭,统一受理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和伊金霍洛旗境内标的额在2000万元以下民商事案件和上级法院指定审理的案件501起,涉案标的约6.96亿元,最大限度维护了地区金融安全。筹备成立了札萨克人民法庭,着力服务大项目建设,保障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是着力保障民生。在全旗企业服务中心和阿镇4个人口集中的社区成立了法院工作站,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严厉惩处侵害农村留守老弱病残人员和妇女儿童的犯罪,保护农村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审判法庭,在旗交警大队设立办案点,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诉累,累计受理交通事故案件31起。成立小额诉讼审判法庭暨房地产纠纷调解中心,在旗房管局物业监察大队设立办案点,集中审理物业纠纷214起,协助旗委政府化解旧城改造遗留问题22个。
三、加强审判管理。改革完善审判考评体系。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以“两评查”活动为载体,对全院各业务部门和审判执行人员办案情况每月进行考核评比,并根据得分高低排名通报、奖优罚劣;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建立审限提示与预警机制,防止拖延办案、久拖不决;规范延长审限、中止诉讼的审批,切实提高审限内结案率;严格落实民事案件随机分案制度、审判委员会分会制度、裁判文书签发和倒查责任制度、主审法官负责制度、全程留痕制度和逆序发言制度;进一步规范案件分流和疑难复杂案件讨论机制;充分发挥主审法官和合议庭功能,努力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对造成冤假错案的责任人员实行终身问责;健全完善清理长期未结诉讼案件工作机制,防止边清边积,对排查出的清积案件,要求承办庭室限时办结,未能按时办结的将追究庭室负责人责任;严格规范案卷移交要求,切实解决拖延迟缓问题;开展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较差庭审、较差裁判文书评比活动,全面提高干警驾驭庭审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
四、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积极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依托门户网站、公开宣传栏、法院微博和主流媒体的力量,不断寻求司法与社会公众认同意识的连接点,拓宽民意交流渠道。完善审判信息披露制度、法条链接制度、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建立司法公开负面清单告知制度和执行案件信息查询平台,在保障当事人查阅权、知情权的前提下,实现阳光司法。
五、加大执行工作力度。设立执行专用账户,所有涉案款项全部打人专用帐户;建立执行监督机制,所有执结案件由纪检监察室进行回访;成立金融执行局,统一受理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和伊金霍洛旗境内金融执行案件268起,涉案执行标的4.53亿元;开展了“树诚信、打逃债”集中执行专项活动和执行大会战,活动中共执结案件96件,部分履行72件,执结标的近0.41亿元。
六、加强信访接待工作。成立立案二庭专门负责涉诉信访案件,对信访案件建立化解台账,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每月向院长报告化解情况,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每天安排一名审委会委员在院内接访。截至目前,接待来信来访140余人次,全部给予答复;办理上级交办信访案件27件;受理书记信箱转办案件29件,全部答复并及时予以解决。制度建设是为民司法的有力保障 如何巩固已取得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如何保证为民司法活动不走过场?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保证。为此,伊旗法院积极建章立制,严格落实,保障了为民司法落到实处。
一、抓好全院“两方案、一计划”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围绕旗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超前开展好服务工作,对相关案件建立工作台账,院长、庭长亲自把关,确保及时妥善处理,为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建章立制,严把制度关。针对制度执行不力的表现,按照“少而精,精而灵”的原则,广泛征求各部门、尤其是一线干警的意见,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及效用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我院编印出版了《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制度汇编》,进一步强化制度在工作实践中的执行力,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
三、强化制度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市、旗配套规定,严把“三公”经费支出、严控会议规模和数量、落实好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推动无纸化办公办案进程,严格遵守领导干部使用办公用房面积标准,确保机关规范高效运转;认真落实《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制度汇编》,切实解决影响法院工作的一切问题。文化建设是为民司法的内在需求。如何使为民司法行为由制度约束内化为全体干警的自觉行动?伊旗法院狠抓法院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法院文化激励着每一位干警心系群众、为民司法。如今,伊旗法院已经形成独特的文化圈,产生了“场效应”。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伊旗法院风清气正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六难三案”问题基本杜绝,干警为民司法的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篇三
以思想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师德师风水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良好的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内涵,是一所学校最具魅力的标志,是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的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我校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谁来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我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十分重视,扎实深入并富有创新地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活动开展轰轰烈烈,效果显著,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学校的领导能把师德建设年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成立师德建设提高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师德建设提高年活动方案,部署师德建设提高年活动,每项活动学校领导都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狠抓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校并将相关禁令和工作纪律张贴在教师的办公室,增强了教师们的法纪意识,规范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3、组织教师分批观看了《师德启示录》录像,学习了xx、xx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了讨论,让每位老师谈感想,谈体会,他们都决心以xx、xx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4、学校利用一切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形式教育活动,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创新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并写出师德反思、心得体会。同时,学校认真向教师传达了地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组织教师逐条学习,并将主要内容制成宣传牌,每位教师抄录在政治学习笔记本上,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并落实在行动上。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地区教师师德禁令及其他师德规范,并均公示上墙,使教师人人熟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有举必查,查实必处。
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要把师德真正落在实处,必须通过必要活动为载体:
1.召开了师德提高年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学习了《和田地区二中师德建设提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年工作的动员部署,使每位教师提高了对师德师风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参加这次活动的自觉性。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师德修养计划。举行了教师公开承诺签字仪式,全体教师把庄严的承诺留给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他们都能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在教师中进行了“五师”教育:
(1)铸师魂,要求教师具有“四心”: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
(2)育师德,要求教师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后进学生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树师表,要求教师实现“四三二一”目标:四高——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三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二严——严肃的自我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强——强化为人师表意识。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5)练师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按“新秀” 工程、“明星”工程的目标进行培养。“五师”教育工程的实施,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学校掀起了人人争当师德先进,个个勇创教育佳绩的热潮。学校师德典型事迹层出不穷,像@@@等一批师德标兵,他们在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悉心育人,为我校广大教职工树立了榜样,他们用爱塑造爱,用心雕塑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而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累累的教育硕果,学校的办学育人工作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3、创新开展“师生相互承诺,共创和谐教育”活动,在开学典礼上师生相互承诺,师德标兵xx老师代表全体老师向全体学生做出郑重承诺:“
一、关爱每一位同学,不歧视,不体罚,不侮辱;
二、认真上好每节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上课时不使用手机;
三、按要求及时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不马虎,不敷衍;
四、保持良好形象,仪表整洁,课堂上不抽烟、不讲脏话,不酒后上课。模范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高一(5)班李杰同学带领全校学生向各位老师庄严承诺:“
一、尊敬老师,虚心接受老师们的教育,不顶撞,不抵触;
二、专心听课,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不迟到,不早退;
三、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按时交送,不拖拉;
四、树立良好形象,仪表朴素整洁,不打闹,不骂人,不吃零食,不穿奇装异服,不染发,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各班所有授课教师和学生代表还在承诺书上签名,并将承诺书贴在教室内,接受对方的监督。通过这一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了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高兴,为创建和谐教育奠定了基础。
4、在教师中禁止使用教师禁语,提倡教师使用教育艺术语言。向学生展笑脸,学会用激励方法教育学生,通过此项活动使每位教师知道了应该怎样说,怎样做,每位教师在此项活动中都有所感悟。
5、学校在学生中进行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共征集到“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200多篇,从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感人的话语、感人的事迹。
6、开展了爱生家访活动。学校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爱生活动,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做学生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把班集体和学校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正如高三(3)班王家璇同学评价她的老师李丽,“是你把阳光送进了我的心田,是你让我又树起了自信。”
7、帮扶活动,真情投入。为了真正把“手拉手、心连心”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开发德育资源,把以往简单的经济资助变为全方位的爱生助学活动,启动了以“关心学生思想,关心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为宗旨的爱生助学的“三定帮学”活动(帮做人、帮学习、帮生活),使资助活动进一步拓展空间,提升了活动质量。
首先学校要求每班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帮扶对象;其次学校对70多名学生给予了不同层次的资助、帮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帮扶对象,每名教师都和联系的学生结对子,深入班级学生中间关心、爱护学生,做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学会做人。通过活动,实现了后进生无掉队,特困生无失学,优秀生更优秀的目标,全体教师坚持爱心第一、教育第一、资助第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学校的温暖、集体的温暖和教师的温暖。
8、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塑造教师师德群体的良好形象,坚决杜绝师德不良现象的发生,学校通过向社会各界进行教师师德问卷调查和组织学生评教等活动,对教师的师德进行监督,从而使师德建设工作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四、加大民主管理力度,树教育行业新风
我校历来重视对学校的民主管理,深入贯彻执行《工会法》、《教育法》,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思想,不断拓宽民主政治渠道,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完善学校民主监督机制,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水平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些年来,一直把“坚持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推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开展
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做为民主管理的重中之重。
1、找准公开重点,突出关键环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校务公开成为学校教师知情、参事、议政的主要窗口。
在校务公开的实施过程中,力求做好“三抓”:一抓要害部门,把有权的部门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部位着重抓好;二抓关健环节,把项目审批、招投标、收费等环节作为重点,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三抓突出问题,把广大教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重点。如教师职称评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等的评选,学校重大工程建设,校产采购,财务预决算,财务收入和支出等焦点问题均及时公开,学校的规划、各种办学制度、措施使教职工人人皆知。校务公开的主要栏目有重要事项、财务管理、师生利益、廉政工作以及落实与反馈等,使广大教师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激发主人翁意识和精神。
2、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参政议政的舞台。
为了使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到实处,我们坚持每年至少二次、重大事情随时开的教代会制度,并逐步使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坚持党对教代会的领导,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教职工参政议政的宣传引导、完善教代会制度建设,使教代会逐步走向规范化,认真做好教代会提案征集、落实工作,保证教代会会议质量。在教代会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取得一个共识——党政工共唱一台戏;坚持一个中心——审议学校重大决策;抓住一个根本——维护教代会权威。通过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学校教代会的质量和作用能取得质的突破,使得教职工都能想主人翁的事,说主人翁的话,尽主人翁的责。
3、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扎实开展,树立了教育行业新风,使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呈现出一片新的景象。
我校根据自治区及地区有关部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意见的规定,制定《民主评议实施细则》,把民主评议工作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认真部署,广泛发动。为促进民主评议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
根据“实施方案”,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我校深入开展了行风教育工作,努力自查自纠,及时排查学校行业不正之风的具体表现。组织评议代表明察暗访,并通过分发征求意见信,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存在的问题,对照标准提出改进意见,使得我校的行风政风呈现出新的景象。民主管理的深入有效的开展,使得我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上了一个台阶。
我校虽然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及民主管理方面做了一些事情,但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我们一定会总结经验,扎实工作,努力开拓,力争在今后的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和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方面做出新的优异成绩!
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篇四
以思想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师德师风水平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加强和改进德建设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良好的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内涵,是一所学校最具魅力的标志,是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的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我校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谁来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十分重视,扎实深入并富有创新地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活动开展轰轰烈烈,效果显著,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学校的领导能把师德建设年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成立师德建设提高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师德建设提高活动方案,部署师德建设提高活动,每项活动学校领导都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狠抓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校并将相关禁令和工作纪律张贴在教师的办公室,增强了教师们的法纪意识,规范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3、组织教师分批观看了《师德启示录》录像,学习了先进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了讨论,让每位老师谈感想,谈体会,他们都决心以先进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人民满意的教师。
4、学校利用一切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形式教育活动,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创新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并写出师德反思、心得体会。同时,学校认真向教师传达了地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组织教师逐条学习,并将主要内容制成宣传牌,每位教师抄录在政治学习笔记本上,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并落实在行动上。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地区教师师德禁令及其师德规范,并均公示上墙,使教师人人熟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有举必查,查实必处。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要把师德真正落在实处,必须通过必要活动为载体:
1.召开了师德提高年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年工作的动员部署,使每位教师提高了对师德师风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参加这次活动的自觉性。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师德修养计划。举行了教师公开承诺签字仪式,全体教师把庄严的承诺留给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他们都能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在教师中进行了“五师”教育:
(1)铸师魂,要求教师具有“四心”: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
(2)育师德,要求教师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后进学生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树师表,要求教师实现“四三二一”目标:四高——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三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二严——严肃的自我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强——强化为人师表意识。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5)练师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五师”教育工程的实施,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学校掀起了人人争当师德先进,个个勇创教育佳绩的热潮。学校师德典型事迹层出不穷,一批师德标兵,他们在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悉心育人,为我校广大教职工树立了榜样,他们用爱塑造爱,用心雕塑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而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累累的教育硕果,学校的办学育人工作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3、创新开展“师生相互承诺,共创和谐教育”活动,在开学典礼上师生相互承诺,师德标兵老师代表全体老师向全体学生做出郑重承诺:“
一、关爱每一位同学,不歧视,不体罚,不侮辱;
二、认真上好每节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上课时不使用手机;
三、按
要求及时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不马虎,不敷衍;
四、保持良好形象,仪表整洁,课堂上不抽烟、不讲脏话,不酒后上课。模范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全校学生向各位老师庄严承诺:“
一、尊敬老师,虚心接受老师们的教育,不顶撞,不抵触;
二、专心听课,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不迟到,不早退;
三、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按时交送,不拖拉;
四、树立良好形象,仪表朴素整洁,不打闹,不骂人,不吃零食,不穿奇装异服,不染发,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各班所有授课教师和学生代表还在承诺书上签名,并将承诺书贴在教室内,接受对方的监督。通过这一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了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高兴,为创建和谐教育奠定了基础。
4、在教师中禁止使用教师禁语,提倡教师使用教育艺术语言。向学生展笑脸,学会用激励方法教育学生,通过此项活动使每位教师知道了应该怎样说,怎样做,每位教师在此项活动中都有所感悟。
5、学校在学生中进行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共征集到“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200多篇,从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感人的话语、感人的事迹。
6、开展了爱生家访活动。学校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爱生活动,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做学生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把班集体和学校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7、帮扶活动,真情投入。为了真正把“手拉手、心连心”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开发德育资源,把以往简单的经济资助变为全方位的爱生助学活动,启动了以“关心学生思想,关心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为宗旨的爱生助学的“三定帮学”活动(帮做人、帮学习、帮生活),使资助活动进一步拓展空间,提升了活动质量。首先学校要求每班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帮扶对象;其次学校对30多名学生给予了不同层次的资助、帮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帮扶对象,每名教师都和联系的学生结对子,深入班级学生中间关心、爱护学生,做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学会做人。通过活动,实现了后进生无掉队,特困生无失学,优秀生更优秀的目标,全体教师坚持爱心第一、教育第一、资助第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学校的温暖、集体的温暖和教师的温暖。
8、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塑造教师师德群体的良好形象,坚决杜绝师德不良现象的发生,学校通过向社会各界进行教师师德问卷调查和组织学生评教等活动,对教师的师德进行监督,从而使师德建设工作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四、加大民主管理力度,树教育行业新风我校历来重视对学校的民主管理,深入贯彻执行《工会法》、《教育法》,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思想,不断拓宽民主政治渠道,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完善学校民主监督机制,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水平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年来,一直把“坚持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推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做为民主管理的重中之重。
1、找准公开重点,突出关键环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校务公开成为学校教师知情、参事、议政的主要窗口。在校务公开的实施过程中,力求做好“三抓”:一抓要害部门,把有权的部门作为校务公
开的重要部位着重抓好;二抓关健环节,把收费等环节作为重点,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三抓突出问题,把广大教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重点。如教师职称评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等的评选,学校重大工程建设,校产采购,财务预决算,财务收入和支出等焦点问题均及时公开,学校的规划、各种办学制度、措施使教职工人人皆知。校务公开的主要目有重要事项、财务管理、师生利益、廉政工作以及落实与反馈等,使广大教师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激发主人翁意识和精神。
2、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参政议政的舞台。
为了使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到实处,我们坚持每年至少二次、重大事情随时开的教代会制度,并逐步使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坚持党对教代会的领导,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教职工参政议政的宣传引导、完善教代会制度建设,使教代会逐步走向规范化,认真做好教代会提案征集、落实工作,保证教代会会议质量。在教代会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取得一个共识——党政工共唱一台戏;坚持一个中心——审议学校重大决策;抓住一个根本——维护教代会权威。通过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学校教代会的质量和作用能取得质的突破,使得教职工都能想主人翁的事,说主人翁的话,尽主人翁的责。
3、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扎实开展,树立了教育行业新风,使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呈现出一片新的景象。我校根据自治区及地区有关部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意见的规定,制定《民主评议实施细则》,把民主评议工作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认真部署,广泛发动。为促进民主评议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形成良好的管理机。
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篇五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为抓手,有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2007-06-30 22:03:10
摘要: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需要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因而教师也必须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策略
一、提高信息素养──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代的推进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为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于是素质教育便成为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或全新领域的信息保持冷静,并及时准确判断并快速妥当处理,即对信息的归纳概括并分析判断的能力。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数据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全世界的数据信息共享,学生必须学习掌握信息处理的技能。当今社会的各个学科领域中都要求人才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性眼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固有的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接受新时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的答案。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构架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内容,充分适应全新的信息技术要求,同时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培养了顺应时代的全新人才,又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进一步充实了教学方法。
学生要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处理。但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否?教师在本身尚未掌握此项能力的时候又如何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呢?所以当今社会的教师也必须具备这个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拥有该项素质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
二、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信息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下,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素养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职业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
1、基本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信息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基本技能。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同时,还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的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多媒体或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素养。信息时代使教学产生了巨大变革,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除了现代的“三机一网(电脑、投影、实物展示、因特网)”进课堂外,教师还应当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网页制作、几何画板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再现知识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的素养。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传输文件和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bbs、聊天室等与其他教师或学生进行交流,能自己制作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带进课堂。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素养。(1)高效获取并合理鉴别吸收、归纳存储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平时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2)创造性地生成新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能把收集到的“含金量”较高的信息进行再加工,然后巧妙整合于学科教学实践,运用多种媒体形式编制和输出新信息。(3)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加快自己的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
三、新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与策略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本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下面结合我校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扎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为例,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与策略。
我们的思考:
学校管理者理念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学校教育信息管理层是指校长、主任等管理人员。他们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管理者而言,虽不要求他们成为技能上的行家,但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明确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知道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方案,而不是领导的政绩策略,更不是谋求利益的手段。这样才能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制度的建设,管理的策略趋于合理,并力求逐渐走向完善。从而在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实践中,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使得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科课程的整合,网络环境的打造,适时师资的培训,适当资源库建立更加科学有效。
我们的策略:
(一)、抓领导,确立以“一把手”工程为特征的领导机制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正副校长、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年级组长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各部门负责人、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并且定期召开例会,互相交流沟通。学校主要领导总是带头参加每次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习,积极更新观念,积极掌握基本技能。学校领导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不进则退。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将制定的《雪浪中学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抓建设,确立以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为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劳动者。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学校的校园网络真正延伸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全面开展网络教学打下了一定基础,现已成为我校师生学习、从网上获取资料、检索信息的主渠道,极大地弥补了以往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空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条件。目前,我校教师均拥有个人高性能笔记本电脑,构建起了移动办公的高效率平台,用于备课、制作课件、获取资源和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效益。学校为营造一个高效率、网络化、智能化的办公环境,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提升。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对教育教育改革、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硬件是物质基础,软件才是灵魂。学校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投资于软件建设。目前,我校拥有各类正版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软件、课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光盘等,一应俱全。除此之外,学校还引进了资源库,满足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服务,也为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的思考:
实践者参与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者是指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师、学生和相关的管理员、技术员等,他们是信息化实施过程的协作群体。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学校信息化环境,是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过程互动的平台,参与者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否真情体验到“学有所做,做有所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不仅决定着参与现实的积极性,而且影响着参与者发展的自信心。
我们的策略:
(三)抓应用,确立以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硬件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建好校园网,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⑴建好学校主页,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本学期我们对学校主页进行了全面改版,主要开发了校园动态、教育现代化、名师风采、特色资源库、公文系统等特色栏目。我们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主页建设,加快了校园新闻更新的速度,加大了特色资源库的信息量,增加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据统计,每周点击我校网站的次数高达2000多次。
⑵开发体现年级组整体实力的年级组主页和展示教师个人魅力的教师个人专集。鼓励各年级组和教师通过网络来展示和宣传自己,充分突显了数字校园的优越性。
⑶建立班级网页和优秀学生的个人网页,突显班级特色,增强家校联系沟通,充分体现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全校每班都开设班级论坛,教师布置作业、安排班级工作,学生探讨热点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家长参与学校办学、指点子女教育等都可以在论坛上进行。
⑷尝试建设具有“辅导教师”作用的网校。学校尝试建设学校的网校,尝试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的实验。网校中开设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内容较为丰富,趣味性和实用性兼顾,正逐渐成为学校自主学习的辅导者。
2.运用校园网络,改革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
学校引用与修改了《雪浪中学网络办公系统》,组织师生边学习、边摸索、边使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运用网络进行教师管理、教务管理、总务管理、档案管理、资料统计、班级管理等。学校行政实施了无纸化办公,并能突破时空的界限,实行远程办公。网络管理还延伸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我开设同学健康聊天室,对学生的上网进行正确引导。学校购置了硬件防火墙,封掉了黄色的、反动的、不健康的游戏网站,使师生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健康地学习与聊天。
3.运用信息技术,支撑新的课程改革
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第一层面就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层面从上学期开始尝试的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借助课题研究,积极提升信息技术的研究水平,主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课题组成员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学校还聘请专家对课题的实施进行定期辅导,同时,让科研骨干教师与专家学者拜师结对,使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并通过教研活动、学术沙龙、示范教学等手段推广,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使课题研究和教师业务素质同步成长。校园网最终作用的发挥就是应用。在组网、建库的同时,学校开始了“转变应用观念、培训学科教师、实施团体互动、形成规模应用”的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内外结合、资源互补、突出自我的路子。
我们的思考: 校本培训是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础。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层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能力,是实现学习者“学有所做,做有所为”的基础环节。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正视青少年犯罪与网络相关的事实,直面学生网络痴迷不返的实情,我们认为对老师的培训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理念,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支撑,理念先行”的策略。只有当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实施者都能将自身有机地融合技术与课题整合之中,而有效实施对学生的素养教育和学科教学,而不是居高临下,袖手旁观的指挥官,教育信息化的“学有所做,做有所为”的激情感悟时代才会到来。我们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实现对学校教师的培训,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理论对教师理念的转化作用是巨大的,然而毕竟这种方式机会不多,条件受限,因而,我们认为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加强校本培训,我校的校本培训早已走出了纯技术的泥潭,而是以“理念驱动技术”的校本长效培训机制,并力求制度化,规范化。将培训与目标 教育实践结合,将培训与学科课程整合沟通,作好记录、改进策略、谋求发展,是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方案。
我们的策略:
(四)抓培训,确立以人才和环境牵引为特征的智力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地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保证观念先行
学校通过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邀请专家来校讲座、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
2.分阶段、分层次的对教师进行不同目标的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教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对其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骨干教师要示范,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为此,首先结合江苏省“信息技术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教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聘请电脑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网页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培训对象采用自愿报名并交纳一定培训费的方法,保证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培训合格后,再通过奖励措施来进一步的激励。培训内容上应重点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的教学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快速有效地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再进行取舍。(3)信息综合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据此简洁明了地传递给学生。(4)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分析、归纳、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挖掘出具有相关性、规律性的信息,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自身生活和学习及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6)信息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和协作。
3.鼓励自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始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敢于创新,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探索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素养。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事务,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定期举办信息技术沙龙,共同探讨学习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使教师们能学以致用,因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的优越性而乐此不疲。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工作;同时,教师也从中看到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形成了良性循环。总之,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加强教育改革力度的核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而,政府、社会、学校及教师本人都应直面教师信息素养低下的现实,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政府加大投入,学校重视运用政策引导,充分挖掘及发挥教师的能力,教师转变观念,善学乐教,为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