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手抄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思维导图(5篇)

最新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手抄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思维导图(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22:22:26
最新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手抄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思维导图(5篇)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手抄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思维导图篇一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抽样调查的条件:数目过多或范围过大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

变量:两个实验组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性实验中,每两个实验组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实验变量,这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条件。(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不同种间: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

3、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产者:能够从非生物部分获得物质与能量。一般为绿色植物也有一些光合或化合细菌。消费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即从生产者获取能量及物质)。一般为动物。分解者: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排泄物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到非生物部分。一般为细菌和真菌。

5、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的数量最多,顶级消费者最少。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9、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中的像与真实物体对比,为左右相反。因此物像在视野中哪里,就往哪个方向移。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物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储存有细胞液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四、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元素,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元素):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五、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2、染色体由组成dna和蛋白质。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七、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八、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九、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单细胞一般通过分裂生殖。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蕨类使用孢子进行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2、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3、苔藓的叶只有单层细胞,对空气污染敏感,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5、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双子叶):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玉米种子(单子叶):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6、种子植物根据有无果皮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都是被子植物。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4、根尖的结构: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根的成熟区的根毛结构。根毛可以加大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7、花的结构与发育:

8、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在植物中,运输水的通道是导管。在运输水的同时,无机盐也一起运输到植物全身。导管位于植物茎及叶脉的木质部(即我们常说的树芯)当中。有机物在植物茎韧皮部筛管中运输。

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3、气孔存在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一般陆生植物的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太阳上升时,空气进入气孔,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夜幕降临时,气孔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4、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散失。

5、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天气时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灼伤。

6、对环境而言,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因此植物对生态系统中水循环有促进作用。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2、淀粉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光照为光合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3、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为有机物,只有极少数的无机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

5、植物生长越旺盛,所需的有机物就越多。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了氧气。

7、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存储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

光照、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主要目的:合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储存能量。有阳光才能进行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一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一般呼吸作用越强,代表生命活动越活跃。

5、无氧呼吸:特殊情况下,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也能分解,但分解的不彻底,释放的能力也较少。

6、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和呼吸作用不一样,呼吸不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7、呼吸作用:

有机物(淀粉)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

主要目的:产生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活细胞随时都在进行。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手抄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思维导图篇二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

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二.两种方式划分:1.海平面2.岩石圈表面

三.环境中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四.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五.植物越密集,周围空气湿度越大

六.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七.1.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他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3.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八.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九.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十.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十一.生态系统:1.草原生态系统2.湿地生态系统3.淡水生态系统4.森林生态系统5.海洋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

十二.显微镜的构成: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目镜、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器、遮光器、反光镜、镜座

十三.植物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十四.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通常也没有液泡

十五.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十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十七.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十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2.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

3.结缔组织——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十九.人体器官:大脑,心脏,肝,肺,肾,眼,耳,甲状腺,唾液腺等

二十.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构成: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二十一.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了: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疏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二十二.单细胞动物的结构:鞭毛、伸缩泡、表膜、眼点(感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

二十三.草履虫的结构:胞肛、食物泡、口沟、纤毛、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表膜、收集管(伸缩泡)

二十四.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二十五.藻类植物:紫菜、鹿角菜、海带

二十六.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二十七.苔藓植物:葫芦藓

二十八.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二十九.蕨类植物:里白,肾蕨

三十.1.双子叶植物(菜豆种子):胚轴、胚芽、胚根、子叶、种皮

2..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三十一.1.常见的裸子植物:苏铁、银杏、红豆杉

2.常见的被子植物:叶梓、毛白杨、桃

三十二.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生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三十三.根的结构: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三十四.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三十五.花的基本结构: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花瓣、萼片、花托、花柄

三十六.1.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雄蕊柱头上的过程

2.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三十七.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从获得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三十八.叶片的结构:叶脉、上表皮、叶肉、下表皮、气孔

三十九.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四十.光合作用:

四十一.呼吸作用:

四十二.我国主要植被: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手抄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思维导图篇三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总结

11月14日(第十一周星期二)进行了期中考试,生物成绩不是太理想,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 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本次试卷共分两个大题,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2分。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偏难。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之一。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 24题,48 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题,满分50分。本题内容广泛,涉及到各个层面,集中了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于一题,并出现了超编题:26题c是基因,30题(4)液泡随着细胞长大数量减少都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因此,本题没有满分,而且优秀率低。

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 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 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回与日俱增!

5、让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积累和丰富生活知识,把学科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杨鲜竹

2017.11.22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手抄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思维导图篇四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1)班的生物。生物学是

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课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实验目的明确。

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只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二、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 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

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手抄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思维导图篇五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2018年已至,本学期已近尾声,教学工作也已经顺利结束。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面对全新接触的生物教学,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之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这为期半年的教学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借鉴。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教学方面

1、充分备课

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以便更好更细致地设计课堂环节,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向课堂要效率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高效阅读与思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探究以及与人合作的过程,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质疑的引导,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作业批改和教学反思

作业批改能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每天上完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境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研方面

1、坚持听课与评课。坚持听同科教师与不同科教师的课,虚心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2、认真对待每周三下午的地生教研,多参加集体学习。

三、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

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前沿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在教学时运用实物对照、调查、实验等方法,借助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让学生走出课室,调查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让他们认真地观察自己身处的环境,还组织学生到实验楼上过一次实验课,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2、不足

不足方面很多,如教学环节衔接不够自然,这与自己刚刚接触生物教学有关吧;课堂秩序性稍差一些,特别是部分班级,如四班的课堂;学生背记稍差一些,检查监督力度较小;学生课后作业监督不够,有不少学生一次作业都没交过;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观察得不够细;对个别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不过我相信,教学工作,永无止境,常做常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好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以期有更好的教学成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