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有机提炼和整体把握,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全面地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工作或学习经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吧!
文综政治试题篇一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b.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c.政府机构趋向精细d.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a.变法图强b.民主科学c.经世致用d.尊孔复古。
a.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b.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c.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d.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
a.洋务派倡导的“中体西用”b.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
c.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批判d.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潮。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a.缺乏民本思想b.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c.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d.公民意识淡漠。
a.德意志帝国潜伏了危机b.俾斯麦致力于复辟帝制。
c.俾斯麦是君主的代言人d.德意志君主制违背潮流。
a.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b.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c.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d.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
35.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遇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a.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b.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c.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d.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文综政治试题篇二
文综是一门令很多同学都较为头痛的考试科目,复习起来麻烦,做起题目起来更加的麻烦,但是由于他在高考中的分量很大,同学们又不得不去面对他,那么高考文综应该如何复习呢?下面味道大家介绍一下。
1.啃书本。
高考文科综合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高考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我的方法是一遍遍地看。历史5本书我看了七八遍,可能不能完全背下来,但是做题时能准确回忆课本几乎所有知识点。关于看书,我有几点建议: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因为高考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
(3)注意整理笔记,抄录书里。我没有单独的历史和地理、政治笔记本,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且涉猎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4)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2.地图。
地理的关键是地图。我的办法是填充图画,即拿一张空的图自己标上山川、城市、河流还有等值线之类的,这样考试时就会有快速反应了。而经纬线的图我是花了很大工夫,我把世界地理的每个方块的图都剪下来,放袋子里,有时间就看,看多了,就非常熟悉了。
3.注重热点。
高考文科综合中,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准备最终的目的都是能分析热点和解决热点问题。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热点分析。我的方法是,先弄清近年,尤其本年度有什么重大热点,然后弄清每个热点可能的命题角度,再以这些角度为线索归纳整理相关书本知识,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热点,最后是拿一些“重点预测”来训练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检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
4.研究真题。
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是我们所见到的所有高中试题中信度最高的试题。要有计划地逐题深钻细研,对各类题型题目,不同的设问方式等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类。研究标准答案、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间的关系,总结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方法。答题时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概念的表达要准确,史实的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善于利用材料,有很多答案都可以在题目所给材料中直接找到,而这点却容易被许多考生忽视。
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一定要谨记上面介绍的建议,同时建议各位考生在考试以前多做一些题目,顽固自己复习的内容,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文综政治试题篇三
高考文科综合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高考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我的方法是一遍遍地看。历史5本书我看了七八遍,可能不能完全背下来,但是做题时能准确回忆课本几乎所有知识点。关于看书,我有几点建议: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因为高考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
(3)注意整理笔记,抄录书里。我没有单独的历史和地理、政治笔记本,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且涉猎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4)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2.地图。
地理的关键是地图。我的办法是填充图画,即拿一张空的图自己标上山川、城市、河流还有等值线之类的,这样考试时就会有快速反应了。而经纬线的图我是花了很大工夫,我把世界地理的每个方块的图都剪下来,放袋子里,有时间就看,看多了,就非常熟悉了。
3.注重热点。
高考文科综合中,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准备最终的目的都是能分析热点和解决热点问题。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热点分析。我的方法是,先弄清近年,尤其本年度有什么重大热点,然后弄清每个热点可能的命题角度,再以这些角度为线索归纳整理相关书本知识,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热点,最后是拿一些“重点预测”来训练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检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
4.研究真题。
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是我们所见到的所有高中试题中信度最高的试题。要有计划地逐题深钻细研,对各类题型题目,不同的设问方式等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类。研究标准答案、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间的关系,总结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方法。答题时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概念的表达要准确,史实的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善于利用材料,有很多答案都可以在题目所给材料中直接找到,而这点却容易被许多考生忽视。
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一定要谨记上面介绍的建议,同时建议各位考生在考试以前多做一些题目,顽固自己复习的内容,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文综政治试题篇四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汉金斯指出,启蒙运动的新批判精神怀疑一切未经论证的东西,事实上,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之前,就已经在文学中出现了,但是却得到迅速成长的自然哲学的支持。自然哲学进步的途径,就是自然哲学家使用牛顿的方法,去完成牛顿的研究计划。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是“牛顿的科学”,其哲学就是“牛顿主义”。
——摘自程智强《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二清王朝虽被推翻,但专制主义幽灵仍在国中游荡,不管是袁世凯的称帝还是“革命”者的集权行为都说明,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陈独秀等深感“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新文化运动,就是向中国人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帮助国人摆脱专制主义束缚,为实现真正民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王铁群《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主义”的含义和导致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并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15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阐述材料中关于16~20世纪地球“变”的认识。
(说明:可以据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晚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沦述。要求砚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8分)。
(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7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纳粹政权的恶行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大部分德国城镇,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火车站和公共事业设施被毁。粮食供应紧张,燃料缺乏,饥饿和寒冷成了居民的主要威胁。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
——据《解放日报》2月2日。
材料二。
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据《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指的是什么事件?如何理解其“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句话。(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5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6分)。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9分)。
文综政治试题篇五
文综是一门令很多同学都较为头痛的考试科目,复习起来麻烦,做起题目起来更加的麻烦,但是由于他在高考中的分量很大,同学们又不得不去面对他,那么高考文综应该如何复习呢?下面味道大家介绍一下。
1.啃书本。
高考文科综合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高考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我的方法是一遍遍地看。历史5本书我看了七八遍,可能不能完全背下来,但是做题时能准确回忆课本几乎所有知识点。关于看书,我有几点建议: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因为高考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
(3)注意整理笔记,抄录书里。我没有单独的历史和地理、政治笔记本,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且涉猎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4)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2.地图。
地理的关键是地图。我的办法是填充图画,即拿一张空的图自己标上山川、城市、河流还有等值线之类的,这样考试时就会有快速反应了。而经纬线的图我是花了很大工夫,我把世界地理的每个方块的图都剪下来,放袋子里,有时间就看,看多了,就非常熟悉了。
3.注重热点。
高考文科综合中,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准备最终的目的都是能分析热点和解决热点问题。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热点分析。我的方法是,先弄清近年,尤其本年度有什么重大热点,然后弄清每个热点可能的命题角度,再以这些角度为线索归纳整理相关书本知识,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热点,最后是拿一些“重点预测”来训练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检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
4.研究真题。
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是我们所见到的所有高中试题中信度最高的试题。要有计划地逐题深钻细研,对各类题型题目,不同的设问方式等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类。研究标准答案、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间的关系,总结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方法。答题时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概念的表达要准确,史实的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善于利用材料,有很多答案都可以在题目所给材料中直接找到,而这点却容易被许多考生忽视。
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一定要谨记上面介绍的建议,同时建议各位考生在考试以前多做一些题目,顽固自己复习的内容,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文综政治试题篇六
读某段高速公路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地质构造h是。
a.向斜b.背斜c.单斜d.断层。
2.高速公路边坡没有做护坡防护设施,可能带来的危害是。
a.山体滑坡b.风化落石。
c.岩层崩塌d.坡面泥石流。
哥伦比亚有南美最丰富的动植物群落,气候因地势而异,东部平原南部和太平洋沿岸是热带雨林气候,1000至20xx米的山地属亚热带森林气候,海拔更高地区则为高山气候,西北部分布有热带草原气候。虽地处热带,但首都却气候凉爽,四季如春据此并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国首都附近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和丘陵b.山地和平原。
c.盆地和丘陵d.山地和高原。
2.该国首都气候凉爽,四季如春的成因是。
a.纬度低,海拔高b.处平原,森林广布。
c.晴日多,光照强d.处谷地,空气流动。
3.该国物种丰富的原因是。
a.国土面积大b.沿岸受暖流影响。
c.环保意识强d.处热带,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二、综合题。
20xx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了国家级新区一一雄安新区(距京津两地100多公里)。新区建设的头等大事就是要改善到北京、天津的交通条件,未来3年内要完建6条铁路、4座高铁站、1个机场,4纵5横的公路网,以及固保(河北固安至保定)城际铁路,将雄安新区融入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届时到北京只需45分钟行程。读上述材料并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固安城际铁路沿线设置了许多站点,这些站点主要考虑了。
a.货物集散的需要b.人流量的密度。
c.环境质量的优劣d.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2.当雄安新区通往京津两地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后,竞争最激烈的两种交通方式是。
a.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b.城际铁路与高速公路。
c.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d.城际铁路与航空运输。
3.对于京津两地未来发展的需要来说,当前,雄安新区最明显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通畅b.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c.生态环境优良d.现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
三、选择题组。
全球有三个主要番茄制品加工区,即美国加州、地中海地区及中国。我国新疆制酱番茄种植始于上世纪90年代,现已成为新疆红色产业龙头。地中海地区番茄酱生产量很大,20xx年,意大利z品牌番茄酱生产公司到我国新疆投资建厂,并与当地农民签订了“订单农户”合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地中海地区番茄酱生产量很大,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番茄生产量大b.信息网络发达,销售渠道多样。
c.距欧洲、非洲和北美近,市场广阔d.加工技术水平高,番茄酱质量好。
2.与意大利本土公司相比,z品牌番茄酱生产公司到我国新疆投资建厂的好处是。
a.可获得价廉物美的原料b.便于打开中国市场。
c.可分享中国先进的技术d.充分利用中国发达的信货体系。
3.该公司与我国新疆农民签订“订单农户”合同,新疆农民可获得。
a.更大的自主管理权b.种植指导和稳定收入。
c.z品牌番茄酱销售权d.参观z工厂现场生产。
四、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xx年1月29日,首批1600头澳肉牛从澳大利亚运抵位于浙江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的澳牛隔离场,这也标志着该“牧光互补”牛棚发电站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隔离场的牛棚发电站项目为畜牧业与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相结合,项目在牛棚屋顶铺设光伏面板,在进行发电的同时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这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共计15.6兆瓦,占地面积1260亩,是浙东地区最大的“牧光互补”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500万千瓦时,项目所发电量全部并入当地电网,据此材料并结合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太阳能的优势。
(2)说明慈溪建设牛棚光伏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因素。
(3)分析慈溪建设牛棚光伏发电站的不利条件。
(4)简析引进澳肉牛选择在慈溪饲养的区位优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湄南河是泰国最大河流,流域内北部森林茂密,林产很多;中南部平原平均海拔不足二十五米,曼谷周围更是不足二米,土壤肥沃,气候炎热,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清迈是泰国第二大城市,坐落于北部山间河谷盆地,是泰北最大的稻谷集散地;北部森林砍伐后顺河流放集中于北揽坡,然后南运各地或出口,使其成为泰最大的木材集散中心。据此材料并结合图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简析清迈成为泰国北方稻米集散地的自然条件。
(2)分析湄南河平原有大量肥沃土壤沉积的原因。
(3)有人建议在北揽坡建设造纸厂,你是否赞成说说你的看法。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四川省旅游资源丰富,集群好,品牌优势突出,但旅游产业经济收入还赶不东部一些旅游大省。据此材料并结合图六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请分析造成四川旅游产业经济收入还不及东部旅游大省的主要原因。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夜间街边小巷小摊烧烤生意兴隆,灯火通明,喧嚣深夜。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请说出夜间小摊烧烤带来的主要城市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文综政治试题篇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增长39.30%,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图7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图7。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10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6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刘源张(1925~),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
文综政治试题篇八
文科的作业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助记型的作业。如语文中的抄写词语,英语中的抄写单词,政治、历史等中的抄写名词解释等。这类作业主要帮助你记忆。
第二种是整理型的作业。如各科中的回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分散在课本中,做了作业后,等于把它们整理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可作为以后的复习材料。
第三种是分析型的作业。这类作业在课本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要靠你利用上课或平时积累的知识来完成。如写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比较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点等等。
第四种是拓广型的作业。这类作业一般同课本没有直接联系。如语文课后,老师叫你去找出10个歇后语;历史课后,老师叫你去了解某个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等等。这些其实是你平时积累知识的好途径。
(2)课外知识。
不知你知道不知道,学好课本知识其实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课外的知识。如果一个人除了学习课本的知识外,课外知识懂得很少,那么他就没有达到学习目的。
课本的知识是基础,而课外的知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学习课外知识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应用课本的知识。你的课外知识丰富了,阅读、分析、理解、写作水平也就上去了。
你可以看课外书,看报纸和杂志,看文科类的,看自然科学的,什么都看(但千万不要看坏书噢。什么是坏书?文句不通的,思想不健康的,教人成为考试机器的等等都是坏书)。有的同学对文科比较感兴趣,只看文科的课外书,不喜欢看理科的课外书。时间长了他的理科知识会相当贫乏,导致写作文时缺乏材料,议论时论据不足,阅读时理解困难,对学习历史、地理时碰到的常识问题模糊不清。
(3)谈古论今。
平时多和别人谈古论今。和同学谈,和家里人谈,和邻居谈,和亲戚谈,和伙伴谈,和陌生人谈,和老师谈。把你知道的东西说给别人听,也从别人那里听别人说的东西。多和别人谈论,你会首先发现你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你能讲出你脑子里所想的东西。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你的知识面加宽了,你从别人那里“交流”到很多知识。但要注意到一点,谈论时力争做到:谈论要有主题,谈论要深刻、生动,在高手面前要大胆地发表你的意见,发现疑难问题要及时设法解决,对自己认为对的知识要积极维护,当然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
面对浩淼“题海”,应该怎样应战?
第一是“任它长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换言之,我们应走“精练”之路。进入高三后,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较好的复习资料以备用。所谓“较好”,当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科学性正确无误;编写体例适合于初三的复习(至少应有同步辅导与专题辅导两个部份);内容与中考改革方向、与考纲相一致。从练习的角度看,还应该有同步练习与专题练习两个部分。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应有计划地、踏踏实实地去逐步完成。在练习问题上,切忌收集了许多资料,今天做这一份,明天做那一份,到头来就很难做到“系统”和“全面”。
第二是要重视老师布置的自行设计的练习题。复习资料一般都是面对一个较大的使用群体,对个体的你未必适合。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会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中考的形势,设计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供学生们选用。对此,你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做其中的一些。
第三是坚持“细水长流”。许多同学对文科作业有认识误区,以为数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业,文科主要就是看书,要么就是做试卷。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业恐怕同样需要天天做,只不过不需要大量做罢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少做“抄抄书”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即使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也应努力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概括与组织。这样就能做一次有一次收获,不至于感到是“无效劳动”。
第四,对典型题目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一般有两类,一是较好的中考题,特别是列入了中考《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的例证题;二是教师们设计的对某一类专题有“范例”意义的练习题。之所以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是因为练习题是永无穷尽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像学习数理化一样,把那些例题研究透,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不再追求知识覆盖面的今天,这种练习方式尤其值得提倡。
文综政治试题篇九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文综政治试题篇十
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将对“立德树人”的考查贯穿全卷始终。试题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为主线,精选考试内容,创设适当问题情境,突出学科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考查要求,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保持基本稳定。
一、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试题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第24题以北京中学生“庙会练摊”为话题,将公益集市搬进了庙会,在传统庙会上玩创意、做公益,所有收入作为奖学金提供给西部贫困地区某中学,引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
第25题以一幅名为“奋进”中国水墨画为载体,学生在体会“墨分五色“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41(3)题以”浣翠淌蓝逸海韵”的元青花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完成参观学习手册的.同时,认识中华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通”“融”“荣”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
第38题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意识,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考查能力,提升素养。
试题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着眼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第29题以时间轴的形式,将人的一生和《民法总则》的关系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法治意识;第31题通过某同学搜集的“两会“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两会”,认识我国的道路优势,提升制度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第38(1)题以撰写论文的方式,关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与政府回应;第38(3)题描绘学生生活和发展所在地——北京的未来,考查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培养有思想、有担当的现代公民。
试题选用贴近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现象时,独立思考,综合应用,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突出了理性精神的培养。
文综政治试题篇十一
2013年海淀高三期末政治试题不是简单的总结测试。在试题的命制上设置了不少陷阱,无形中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同时也根据考试说明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查目标与要求设计了题目的难度。这些难度的攻克需要咱们同学在做题的时候有意识的跳过陷阱,扫清障碍,抓住关键点,要细心。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政治生活的主观题。比如26题的第一问:“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重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理由?”(10分)。试题的作答充分体现了对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本题分别从国家性质,人民的权利;政府的原则;政府权力的监督与行使;政府民主决策以及政府的权威等角度作答。
再比如27题第二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南方某省是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6分)这个题一不小心就容易答跑偏,很多同学很容易马上答政府的相关内容,完全忽视了设问限定的范围“政党”的知识。当然也不排除有同学会把材料中的“省委”错当政府。在很多同学抓住了“政党”这个角度后,很容易全面的答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大执政方式。而忽视了另外一个关键词——科学发展。这个题的正确解答是“政党”、“科学发展”、“材料二”三者紧密结合作答。“政党”和“科学发展”展开角度,材料二解释二者。具体就是:某省省委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确立了追赶、调整、跨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思路。坚持统筹兼顾,发展为了人民,以“三化”兴“三农”,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自然、注重生态、绿色发展。
再比如28题的第一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做到有理有力。”(7分)很多同学会以为这只是一问,其实——细节,“有理”一问,“有力”又是另一问。有不少同学会只回答“有理”而忘了“有力”。即使回答“有理”,尽管这个点只有四分,但体现的却是四个角度:主权国家的独立权、自卫权、管辖权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结合材料肯定我们的南海维权的正义性。这样设计下来,要答全面就很难了,要得这7分不容易。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哲学题。比如27题的第一问:“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9分)很多同学看到“辩证法”这三个字,就觉得这个题有很多话可说,正常情况下答题纸空间可能都不够写,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等能够展开的内容有很多。但如果这样作答就属于跑偏的情况。作答所有的哲学题,两步很重要:一是抓住角度,二是分析对象。毫无疑问,本题的角度是辩证法,但本题的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分析它的理论依据。命题人特意用引号把“中国特色”这四个字凸显了出来。什么意思,就是你得特别关注它。特色、特色就是矛盾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这就是普遍性,所以本题的考查的核心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这里的普遍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对社会主义规律的普遍阐释,这里的特殊性就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探索。结合这一原理,深入分析这一对象就很到位。这个题目体现的是哲学作为方法论的功能,关键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的解题模式就是阐释原理的基本点,结合这些基本点深入剖析对象。
类似的题目在北京卷高考的历史上是09年的38题的第三问:“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11分)这个题目就是要对对象——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作出非常深入细致到位的分析。这次期末考试的这个哲学题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用了一个虚假的大帽子——辩证法,而实际考察的是一个小角度——矛盾的普特关系。这在北京卷高考的历史上曾经也出现过,2007年北京卷38题第一问“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11分)这个题也给的是一个大帽子——辩证法,但实际是完全用“发展”的知识来回答问题。与联系、矛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种题很具有欺骗性,是一个很大的陷阱,咱们同学在学习考试过程中要格外警惕。
再比如26题第二问“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价值取向。”(8分)很多同学一看“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词就蒙了,根本定位不清历史唯物主义说得是什么,所以很容易发生答跑偏的情况。同时,这个题目也体现了对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8分四个角度,首先要把这种价值取向还原成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次从民的角度出发,人民群众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再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最后竟然还设置了这么一个答案:“坚持它有助于政府做好工作,有助于政府工作人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这个点的设置于情于理上有点跑偏了,已经超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这已经是政治生活的范畴了,甚至可以说有些“穿越”了。这样做可以增加试题的难度,但不会有好得区分度。有失于试题测评性选拔性功能。当然,非得从分析的对象角度解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解释不通的。
文综政治试题篇十二
40.(1)含义:理性主义。(2分)。
原因: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意识;科学研究中实验方法所体现理性精神的影响。(8分)。
不同:启蒙运动宣扬民主是为了推翻专制而实现民主,而新文化运动则是要巩固已初步实现的民主政治;启蒙运动继承欧洲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而新文化运动则是要彻底地否定并抛弃传统文化。(6分)。
41.评分标准。
一等12~9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多角度多层次论证,逻辑严密.
二等8~5分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论证角度层次少,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4~0分有观点或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逻辑关系不清。
理由: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飞跃发展,交通技术不断革新,加速了各地之间的联系,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启蒙思想的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成为近代社会基本准则,缩小了世界各地思想文化的差异。
44.(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4分)。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4分)。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4分。答对两点即可)。
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3分)。
45.(1)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物资短缺;道德下滑;经济秩序混乱;周边国家敌视主义情绪严重;能源短缺,企业等停产。(10分)。
(2)大国深刻反思战争;政府主动承担战争责任,致力于发展经济;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采取和平协商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每个要点2分,不得超过5分)。
46.(1)20世纪50年代,法国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冷战形势下,法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影响。(6分)。
(2)拒绝对德投降,扭转法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政治体制;促进法德进一步和解,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重塑法国大国形象,提高法国国际地位。(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