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案的实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潜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四个方面介绍古代中国经济。在初中已经介绍了一些基本史实,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下列重点:一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小农经济的地位;二是中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成果;三是中国古代历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四是中国古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原因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地位。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1)由十二生肖的图片导入新课。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2)第一目“‘神农’的传说”,主要从“神农”传说和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遗存两方面阐明远古时代已经存在农耕。在讲述中可利用幻灯片打出“神农氏”的画像和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
(3)第二目“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出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的具体经过。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设问: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4)“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两目内容主要阐述古代中国农民承担着赋税和徭役,在讲授中只需要使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农民负担沉重,处于社会的低层即可。
(5)第五目“贫者无立锥之地”,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补充介绍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土地制度。在讲述“土地兼并”问题时,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几个相关的例子,切身感受古代农民受到地主的沉重盘剥,由此引导出土地兼并严重必然会导致王朝**。
(6)第六目“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只需要按照教材介绍,可以补充大禹、都江堰等图片资料。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与能力;结合地图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关于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知识有哪些?例如,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瓷器大国”之称?青铜器的原料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学习。
然后从总体上让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田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和古代手工业主要内容(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
(2)“田庄手工业”一目,总体上介绍了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首先需要使学生明白“自然经济”的含义,然后结合教材中几个实例,理解庄园手工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内容,其处于辅助性地位,是副业。
(3)“工官”制度一目,主要介绍了官营手工业。学生除了解官营手工业产生的原因、特点外,重点理解官营手工业存在哪些弊端。
(4)“织女的劳绩”一目,主要以朝代为序叙述了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与成就。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适当增加古诗词中的史料,如《诗经》、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等一些关于蚕桑生产和丝织业发展的史料情景,使学生认识蚕桑丝织技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5)“攻金之工”一目,主要讲述我国古代冶铜和冶铁技术的发展。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有关青铜器、冶炼厂、铁器等有关实物和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情景的再现;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冶铜技术、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内容,认识到铁农具的推广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6)“夺得千峰翠色来”一目,主要介绍古代中国的陶瓷业的成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古代精美的陶器和瓷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参观景德镇或当地瓷窑,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及瓷窑建设史,撰写一篇考察报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及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习惯。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总归纳能力。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教学建议:
(1)由《乔家大院》剧照,引出明清时代的晋商,引入本节内容。
(2)“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一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乡村的商业活动和古代商人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四民月令》中内容,使学生明白在乡村中已存在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买卖。对于“古代商人的活动”这部分内容,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让学生阅读教材后,整理出古代商人的活动。
(4)第三目主要讲述了古代“市”的发展。需要按照教材顺序整理出从秦代到明清“市”的发展过程。在讲述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同时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图片,如《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市”的繁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5)“商人重利轻离别”一目,主要讲到商人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发达的古代商运,以及客商的风险三部分内容。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现有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奔波、艰苦的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与商人生活相关名著,激发学生的兴趣。
(6)“商业都会的崛起”一目,主要介绍古代中国商业都会的发展情况。需要按照教材顺序,介绍从战国到清代商业都市的发展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清《盛世滋生图》”,向学生介绍清代苏州城的商业繁荣情况。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探讨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学生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
教学建议:
(1)先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和各子目内容,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则是“重农抑商”政策。
(2)“重农抑商”一目是本课重点。使学生明白“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各朝代实施的具体措施,结合教材“学习思考”,共同探讨其历史影响,侧重于指出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分析原因时,可以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
(3)“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一目,可依据教材讲清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重点阐述秦朝和西汉的具体政策。在讲述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东南移时,注意补充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资料。
(4)“工商业的管理”一目,首先使学生明白这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然后介绍从秦代开始的各朝具体措施,重点阐明秦汉时期措施。在讲述明清“海禁”时,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对“海禁”政策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这种“海禁”政策使得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挫,加速了中国落后与西方。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5)“禁奢侈”一目,重点阐明两点:一、“禁奢侈”政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二、古代中国禁奢之风无法抑制的原因是统治者“自上”的腐败。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二
材料二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规律……,实际上,自然界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牛顿在哪一领域的什么贡献?(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科学进步的感想。(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阅读材料一图片,紧扣教材知识,并结合材料二的评论得出结论。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牛顿个人素养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原因。第(3)问,谈感想一定要紧扣主题,切忌空泛,并注意语言的精炼。深刻认识个人成就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1)在物理学方面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创立了“牛顿经典力学”。
(2)主观方面:牛顿具有勤奋探索的科研精神;勤于动手,注重实验的科学方法;谦虚、谨慎,善于吸收,总结前人经验和成果的科学态度。
客观方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既对力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又为牛顿的科研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科学成就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3)科学的进步,不仅需要科学家的勤奋努力,更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尽善尽美的包括太阳、行星的大系统,惟有出于全能的神之手……就像一个盲人对于颜色毫无概念一样,我们对于神理解万事万物的方法简直是一无所知。
——牛顿。
——《太空探索》第4期。
材料三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_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1)材料一说明牛顿具有怎样的信仰?结合材料二说明,这种信仰与其科学研究有什么关系?(4分)。
(2)材料三中的“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主要是指什么?这些规律的发现有何影响?(6分)。
(3)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牛顿?(4分)。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得出牛顿对上帝的信仰,进而说明其通过科学研究理解上帝的目的。第(2)问根据牛顿的科学贡献进行回答。第(3)问从牛顿所处的时代背景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1)信仰:虔诚信仰_教(上帝)。关系:牛顿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来理解上帝、验证上帝的存在,因此对_教的信仰成为其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
(2)规律和法则:指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系统性的理论概括,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也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人们世界观的革新,使人们从宗教_中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人们以科学精神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使人们掌握了机械的制造与应用,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3)牛顿因其勤奋好学和善于研究而成为人类历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又因中世纪神学影响而迷恋于宗教,展现出其平常人的一面。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三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情境教学法:学生角色扮演,神入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1、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东西方人民对神的敬畏),再联系所学知识,回顾第一单元学习的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君权神授”和西方古代史,让学生总结出东西方人民将对神的敬畏转移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君主身上。
再展示图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同学们,看了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让学生总结。那么为什么查理一世被他的国民送上了断头台?这种与传统敬畏君主观念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为什么人们头脑中会有这样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七课,来一探究竟。
一、启蒙运动的含义。
启蒙(enlighten)——“启蒙”在法文中即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想开启人们的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让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阅读和以往知识的回顾来归纳。
1、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新兴资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
4、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自信。
(自然科学的成就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5、法国社会现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三、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共同总结)。
1、核心思想:理性——判断是非的标准。
2、主要内容:理性、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四、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1、兴起——英国(17世纪)(这部分教材没有详细介绍,通过材料补充给学生)。
霍布斯: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
洛克:私有财产是人权的基础,没有私有财产无人权可言;政权形式上,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
2、高潮——法国(18世纪)。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3、扩展——欧洲其他国家,影响全世界。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四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指导学生填表,之后启发他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三、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么,儒家思想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后小结。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板书。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2.孟子。
3.荀子。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五
知识: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1:出示一组历史人物图片,分别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找出内在联系——新文化运动。
环节2:为何想到新文化运动?什么是新文化运动?它的定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明确历史的概念。
环节3:是谁主导这场运动?梳理近代知识分子的救国探索之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梳理知识点的技能。
环节4:为何发生新文化运动?(不仅应该有历史的源流,还应该有当时的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历史事件是多种合力因素促成的。
设计意图:运用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从另一个侧面展示运动是如何形成的,通过研究报刊杂志(《新青年》)、学堂(北京大学)来展现新文化运动的传播途径。
设计意图:只有多元并存的环境才能促成思想火花的迸发,这是新时代的百家争鸣!
环节7: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民主和科学?
设计意图:明确民主和科学的概念。
环节8: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五个提倡,五个反对,哪五个提倡,五个反对?
设计意图: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并且引出新文学的学习内容。
环节9:什么是新文学?相对于旧文学,新在哪里?播放影片《阿q正传》的一小段,通过阿q这一人物形象来解读鲁迅的写作意图。
设计意图:运用语文的相关学习内容,为历史的学习服务,以文证史。
环节10:组织小组讨论,新文化运动为何称为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思考方式。
环节11:有没有想到新文化运动的新还体现在更多新思想的传播上?譬如马克思主义。
环节12:今天我们为何高谈新文化运动?它的历史定位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环节对新文化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课后小结。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建议教师在此处可帮助学生整理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课后习题。
【课后小测验】。
2、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是(d)。
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新时期d.启发知识分子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4、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这种潮流是指(b)。
a、新文化运动b、社会主义革命c、实业救国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d)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6、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a)。
a.马克思主义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d.民主和科学思想。
9、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b)。
a、民权思想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c、社会主义思想d、改良思想。
10、谈谈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哪些进步思想?各有什么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六
1、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对学困生应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且建立帮扶对象,兵教兵,好带差。80分以上的作为培优对象,严格要求他们掌握好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自己给自己订一个可行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2、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
3、教会学生学习历史,在书上作圈、画、勾、点、旁批,学会积极关注新闻、社会热点,把最新信息与课本联系起来,增加见识。
4、在自己平时读书过程中,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积累命题素材。这样,每次作业可以布置可供选作的自主命题。此题较为灵活,让学生见之,熟悉题型增强能力。
6、后期加大力度进行强化训练,对每一课的知识点进行过关,要求优生的正确率达99%左右。
7、更加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七
(二)具体原因:
1、三对基本矛盾(焦点: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1)法德矛盾(2)俄奥矛盾(3)英德矛盾。
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三国同盟(2)三国协约。
(三)直接原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6、28)。
二、战争的过程。
(一)交战国:
(二)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三)战场:
1、西线(英法比——德)具有决定性作用。
2、东线(俄——德、奥匈)。
(四)进程。
1、第一阶段(19)。
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
2、第二阶段(1915——16)。
(1)陆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冬线夏季攻势。
(2)海战:日德兰海战。
(大战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3、第三阶段(1917——18、11)。
(1)协约国阵营扩大。
(2)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3)同盟国失败。
三、战争影响。
1、对人类造成巨大物质、精神损失。
2、削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力量。
3、十月革命胜利。
4、催发战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八
日本罪行:屠杀中国人民;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
(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九
1.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五九国耻;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2.通过学习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封反帝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以深入人心。
3.(1)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2)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教学建议。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又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再进而复辟帝制,结果走上灭亡之路。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在逐渐认清袁世凯本质后,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封建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重点分析。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是重点。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制复辟。
护国运动是一场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全国性的斗争高潮,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确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难点分析。
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是本课难点。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学生知道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因而在学习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时,学生会对前面学过的知识产生疑惑,既然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为何还会出现复辟帝制现象?复辟帝制正反应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就是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不彻底。而复辟帝制的迅速垮台恰恰说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讲清这一问题,在学习后面的张勋复辟时,学生就较容易理解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对袁世凯由独裁到复辟帝制的史实的掌握,提供学生分析、认识史实的依据。
2.列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和护国运动兴起纪事年表。
3.启示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采取了哪些手段?其中北洋军起了什么作用,启发学生认识袁世凯这样做的主观原因。
(2)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实现帝制?启发学生认识中国社会现状的客观原因。
(3)袁世凯复辟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史实中理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懂得民心不可违,感受历史发展潮流的伟大力量。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转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运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
教学过程。
一、袁世凯专权。
明确指出: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况。北方各省基本上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且派人刺杀宋教仁,从而导致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二、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是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但是这一行为,阻挠了袁世凯的独裁。因此,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以阻止国民党组阁,扑压革命势力,并派北洋大军南下,从而导致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武装斗争,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但是由于革命党人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而失败。
三、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称帝采取了哪些手段?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面派手法,唱拥护共和的高调,行独裁专制之实。政治暗杀手段,武力镇压,先发制人,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独断专行,解散国民党、国会,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使其独裁专制披上合法外衣。
通过上述分析进而归纳袁世凯称帝的原因是什么?可概括为:袁世凯掌握强大的北洋军;帝国主义的支持(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例,目的在于换取日本的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复古尊孔”,为复辟大造思想舆论。
四、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迷梦,恢复了中华民国的国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护国运动胜利了。但是,护国运动并未__北洋军阀的统治,更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所以,依然失败了。然而,护国运动说明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从另一方面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小结。
本节由始至终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北洋政府之间维护民主共和与坚持独裁专制的矛盾与斗争,其斗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是顺应历史潮流前进与逆历史潮流搞倒退的斗争。同时,向人们展示: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逆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遭到历史的征惩罚。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阅读课本、制作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纪事年表、思考讨论: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采取了哪些手段?袁世凯这样做的主观原因?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实现帝制?袁世凯复辟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等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设计一系列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篇十
打开ppt。
【导入】上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什么时候确立起来的?跟什么文件有关?(1689年《权利法案》)为什么说《权利法案》使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英国的国家元首是„„有无实权;最高行政首长是„„内阁是怎样产生的?如果议会和政府发生矛盾怎么办?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典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另一种政体——总统共和制的典型——美国。“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板书)。
【
一、背景】美国的简称是usa,usa的英文全称是什么?(下一页ppt)theunitestatesofamerica。unite是联合的意思,state是国家的意思,为什么state要加s呢?英国曾经在北美建立了13块殖民地,在1776年的时候,这13块殖民地的人民联合起来,宣布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由于那时的美国只是13个州的松散联合,因为组织松散,所以邦联政府显得软弱无力,群龙无首,问题重重。(板书:问题)。
〖问题〗到底有什么问题呢?请看到课本39页第二段。(联邦没有征税权,为打败英国实现国家独立而借的钱,现在还不了;各州关税不一,英国有机会钻空子,向关税低的州倾销商品;外交难以协调,不能共同进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觉得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是,他们又害怕像古罗马一样,走向极端,变成发展成君主专制。于是,1787年的时候,美国的政治领袖们就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讨论解决之道。(板书:1787年,制宪会议)。
〖制宪会议〗参加制宪会议的人都是哪些人?课本39页(答案:大多数受过大学教育,熟悉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什么是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呢?(答案:一个国家为防止专制独裁,应该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并且这三部分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让他们互相制衡,从而达到保证民主的目的)在这次会议中最突出的就是麦迪逊,他最坚定地坚持分权制衡原则,新宪法大部分是他拟订的,所以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
二、新体制的确立】制宪会议之后,新宪法就制定出来了,因为它是1787年制定的,所以叫做1787年宪法。这部宪法成了美国的根本大法,1787年宪法的内容包含三大原则,是第一大原则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在课本40页找出来。
〖三大原则:〗。
〖1.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包括立法、征税、军队、贸易等;联邦的法律是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原则的第一点,就解决了联邦政府无权的难题。剩下两大原则就是防止专制的了。
〖2.三权分立原则〗把国家权力分为哪三部分?由谁掌握这三种权力?(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由总统掌握,司法权由最高法院掌握)这三种权力是怎样互相制衡的呢?请看到课本40页的示意图。解释:首先,掌握最高行政权的是总统,政府的大小官员都是总统任命的。总统的权力那么大,怎样才能制约它那,请运用40页的示意图回答一下?(首先是国会,国会可以制定限制总统权力的法律,如果总统否决了法律,那么国会再投一次票,只要国会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总统的权力就会受到限制;另外,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的法令是违背宪法的,阻止总统法令的执行)接下来分析最高法院,光靠最高法院肯定成不了什么大事,但是,最高法院的法官是总统任命的,如果他跟总统串通一气呢?那就危险了,怎么办呢?(总统任命的法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国会有没有可能控制政府呢?不可能的,因为总统是选民选出来的,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不需要对国会负责,所以国会不可能控制政府。
〖3.人民主权原则〗最后是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是人民选出来的。而且他们都是实行任期制的。这就保证了国家主权掌握在人民手中。
〖意义〗1787年宪法有什么意义呢?(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上一课我们尝到的《权利法案》只是有宪法的性质,并非真正的宪法;第二点,它使美国成为联邦制总统共和国——这时候我们碰到一个联邦和邦联的概念,这个一定要区分清楚,邦联是国家的联合,像欧盟一样,每个成员国都拥有100%的主权,而美国的联邦制,各州只掌握部分主权,最高主要属于联邦政府;最后一点,它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和经济持续发展)。
【
三、新体制的发展完善】1787年宪法确定了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制,那美国是否就一劳永逸了呢?没有,它还要进一步完善。(板书:新体制的完善)。
〖1.维护统一〗尽管宪法确立了联邦政府和联邦法律的权力,但总各州的旧思想——州权主义仍然很强,到1861年的时候,南方11州公开退出联邦,分裂国家。最后只能通过内战解决问题,保证国家的统一。
〖2.两党制〗跟英国一样,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出来了两党制。两党制又使美国的权力制衡更进了一步,因为两党之间要激烈竞争,互相监督。分别是哪两党呢?(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各代表谁的利益呢?(民主党,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但南北战争后发生了变化,因为南方种植园主已经被打败了,这时民主党代表妇女、少数民主、低收入者、老年人;共和党代表男人、白人、高收入者和年轻人。
【
四、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线索是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的从无到有,然后不断发展、完善。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1787年宪法和美国的权力结构,下节课会提问。
【板书】。
一、背景。
1.1776年,建国2.问题。
3.1787年,制宪会议。
二、新体制的确立。
(一)1787年宪法。
(二)三大原则:
1.实行联邦制政体。
2.三权分立原则3.人民主权原则。
(三)意义:
三、新体制的发展完善。
1.维护统一2.两党制。
四、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