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初中物理实验论文(大全13篇)

最新初中物理实验论文(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2 11:28:55
最新初中物理实验论文(大全13篇)
    小编:zdfb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应该全面梳理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学习或生活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总结范文,相信会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一

可以说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的影子。初中物理也与生活息息相关。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更要求我们重视实验教学方式的运用,实验本身能训练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总结的能力,而正确得当的实验教学更能为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那么,该如何完善我们的课堂实验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全面分析它存在的问题,再一一对应着给出可行的策略。

1.教师“重理论,轻实验”,忽视实验教学。物理理论知识比较多,涉及的知识体系比较广。迫于教学任务,跟进教学进度,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把课堂实验作为必要的教学环节。直接用单纯的讲解、全盘的知识灌输来代替,或者借用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展示匆匆带过,没有现场的实际操作。在传统的以分取人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不少教师还是把重心放在掌握概念和做题训练中去了,这也导致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被重视。还有的教师因为自身疏于实验的训练,无法切实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学校为了避免学生破坏仪器设备,出于对实验室的保护,不愿意提供机会给学生动手实验。这样导致教师一个人在实验,实验经过甚至包括现象原因的分析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完成,这样学生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动手能力日渐退化。另一方面,因为物理的综合性比较强,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也就缺乏科学质疑精神和研究态度。再加上物理实验分组合作的性质,虽然强调团队完成整个实验,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流程,害怕动手,这样实验由组长完成,其他人就失去了尝试的机会。

3.物理实验器材和场地配备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室,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及时实验,实验设想再好也无济于事。目前普遍的实验教学现状是将学生四五个人分成一组(农村或偏远乡镇情况可能比这个还严重),集中到一个实验室里进实验操作,没办法给每个学生一台仪器,还有的不能保证设备的更新,非常不利于实验教学。

1.提高教师的实验意识,加强实验教学。教师首先要有勤于动手的意识,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进行实验教学,多数是因为对实验操作不熟练或不专业。因此要对初中物理教师加强物理实验培训,培养教师教会学生动手的能力,这样就能打破教师一味依赖教材的习惯。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实验教学中要树立巧用素材,灵活施教的观念。如对于比较复杂困难甚至危险的实验,就不要让学生做。而对于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则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实验既是检验知识的手段,也是激发灵感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物理知识和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例如,在教学《汽化与液化》这一章内容时,在实验前进行启发性提问:生活中晾衣服的时候,人们通常把衣服摊开晾在有阳光、通风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衣服上的水在蒸发的时候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学生带着好奇心,通过猜想,用相同的两块玻璃片来对比和分析,就能顺利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的结论,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完善实验设备,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场地和器材的投入,尽可能地为学生完善实验平台。给教师教学提供便利。其次,教师要学会合理运用课堂的小器材,生动教学。如可以用尺子测量纸的厚度。再次,如果在室内现成的正式的仪器实在是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自由去操作。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筋测力计,还可以制作探究“水的沸腾”的仪器,自己制作简易杠杆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上可知,尽管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们要明确对它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结合学生情况,创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慢慢得到提高,使初中实验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回顶部。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二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借助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初中物理知识,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然后科学地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进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本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明白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学生要想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应当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采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爱上物理实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实验结果并不是让学生凭空想象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出来,进而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过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它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降低。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白学生的想法,然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学习物理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电动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自主研究小小的电动机,进而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只有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才能真正明白物理知识,真正地学会物理知识,并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现代顺风耳——电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两个一次性杯子,然后让学生用绳子将两个杯子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探究电话的奥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电话线替换绳子,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如何传递的。有的学生可能经过前面的铺垫就能知道,话筒可以将声音转化成变化的电流,然后电流就会沿着导线传递给另一方,另一方的话筒就可以把电流转化成声音,这样声音就传递成功了。教师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合作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并不是依靠学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有时候需要发挥小组的力量,取长补短,进而更好地完成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因此,初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电生磁》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探究之前,可以先提出实验过程中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演示电生磁的实验过程。学生们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我们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探究物理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还能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

学生在进行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探索物理知识,但是有的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为了有效的保证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理实验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物理实验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受伤,同时还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物理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分子的热运动,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解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不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分子热运动的过程,使得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原理认识得更加清晰,以利于学生理解。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积极发挥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作用,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改变过去传统的物理教学实验,让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三

摘要: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在发挥教师引导、启发作用的同时,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1引言。

物理是一门与自然现象、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原理都是人们从自然现象中发现和总结的。因此,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学物理课程,尤其是初中物理,显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新版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典型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角度、有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教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是年龄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这些学生从小学教育中获得的新知识有限,在这个阶段让学生接受物理、喜欢物理,培养物理学习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彻底废弃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1],尊重学生的个体诉求,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一起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将其和所学到的物理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求证、归纳、总结、探索,发现内在的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激发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混合式教学理念。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混合式学习”(blendinglearning)[2],混合式教学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传统教学,形成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是以启迪、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大学和中学广泛开展的慕课(mooc)教学[3]和雨课堂教学[4],都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展开的翻转课堂式教学。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慕课、微课和雨课堂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联系实际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3.1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仆人”。人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寻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3.2课前设问,启迪学生的求知欲。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推送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微课”,用微课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实际中和预备讲授的知识点相关的某一物理现象或某一种先进技术的物理原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物理原理?这样,不仅可以成功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物理知识的能力。

3.3运用“混合式教学。”开展课堂授课在给初中学生进行物理课教学时,板书讲解是必要的'。为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教师可以按照混合式教学的理念,针对授课内容对授课模式进行灵活组合,例如:教师可以将物理课程中的演示实验融入到“雨课堂”中,方便学生清楚、多次观看实验,并且能够及时反馈实验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地方,提高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某一章节背景知识或者技术发展前景讲解时,可以播放网络视频或慕课课件,让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背景和应用前景有直观、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雨课堂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授课的节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跟得上、听得明白。

3.4课后评价改进课堂教学。课后评价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混合式教学评价应该是全方位、动态的评价体系。在混合式教学体系中,教师一方面通过雨课堂接收的课堂反馈,动态掌握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教师通过雨课堂向学生布置拓展练习题、推送慕课资源供学生学习,巩固和强化课堂学习的效果。

4结语。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法,是运用多样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以启迪学生探究知识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发探究知识,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该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更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2]李清浅.浅谈混合式教学[j].读与写杂志,;15(1):40.

[3]高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化[j].科学咨询,2018;(4):112.

[4]朱丹.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四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更多的转移到学生方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团队型合作及创造性。

同伴教学法是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之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方向,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掘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物理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学物理课堂充满着各种有趣小实验,使用同伴教学法既有利于学生在玩中学,也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利用到生活和社交能力上。

关键词:

同伴教学法;物理教学;中学教学。

1同伴教学法的概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相长”,提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伴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方式,提倡从教中学,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那么何为“同伴教学法”呢?所谓的同伴教学法就是指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揭示学生概念错误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借助计算机应答交互系统或选项卡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剖析概念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大班课堂教学中构建了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

同伴教学法是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共同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2同伴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必要性。

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科体现中的基础知识,但是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使中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物理成绩也不尽人意。

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一直是困扰所有物理老师的难题。

“同伴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为解决物理老师的难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同伴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伴教学能够有效地发现这些问题并有效解决,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同伴教学法特别为学生设计了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有机会相互争辩、讨论、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3同伴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中学物理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转化为“双边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提高了中学物课堂教学效率,同伴教学法适应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但是如何适应同伴教学方法呢?通过对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应用同伴教学法。

3.1“授人以渔”,物理教学生活化: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虽然是物理学科体系中的基础,但是其学科特点使中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教师要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日常生活,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伴教学法为老师提供这样一种途径和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力的相关问题时,就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中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是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学物理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共同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应运能力。

3.2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物理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中学生学习起来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计一个关于课堂内容的物理问题,在新课开讲之前就将相应的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了解,从而在课堂上进行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对新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课堂上对这些疑问进行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应用。

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通过问题来突出重点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个由浅入深的认识,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听重难点知识,从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

学习物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更好地解决生活的问题,所要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重力加速度”课程的讲解中,力的作用问题和重力对速度的影响的问题以及公式的推算和应用就是重点学习的内容。

这些公式是如何演变而来以及怎样运用这类公式,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讨。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呼唤着新的教学方法,“同伴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产生,是教学与时俱进的表现,适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伴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通过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2]董霞.同伴教学法在我国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五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形成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锲而不舍,顽强探索的良好作风,同时还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传统的物理分组实验课堂教学基本以验证物理规律为目的,按“先由教师理论讲授,再让学生按照已经确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践练习”的模式开展。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教师对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的讲授”。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实验研究目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实验研究与相关的物理知识学习建立有效的联系,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在物理实验中的训练和培养,阻碍了学生运用实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体现,也使得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被淡化了。新课程实施以后,明确了分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其实学生分组实验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它是锻炼学生操作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上好分组实验课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在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进展。我将就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解决探究问题的时间上难以控制的策略。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学生往往急于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盲目的去进行试验,结果导致第一次试验失败,往往需要再重复一次甚至几次;另一种情况是小组成员之间不能互相分担责任,动手操作者少,能力较强的同学成了小组实验的实施者和小组结论的代言人。例如:《浮力》这一节中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要通过造船比赛得出结论。有的小组盲目的让自己的船下水,结果船中还没有装物体就下沉到容器底部了,导致第一次实验失败,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甚第三第四次实验,必将延误实验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把握探究时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明白要达到的目的,想好达到目的的方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次要突出实验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想好实验操作中的细节,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减少实验的盲目性。还要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使更多学生参与实验,集体动手,集体观察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减少实验过程和结论的垄断性。

再有教师要勇于打破固有观念,不要试图在一节课里解决所有的问题。有必要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两节,把理论讲透,把实验做实。是否乐于如此操作,可以作为评价教师对学生实验重视程度的一个标准。

最后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制止危险操作,及时制止错误操作,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有共性的错误应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在老师的意识里要允许学生犯错,并善于用学生的错误教导学生。

二、有效解决探究问题的深度把握。

在有些实验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没有止境,往往在实验时偏离课题探究重点,该得出的实验结论没有得出,使实验成了一种兴趣实验;还有一种情况是探究的内容太深,学生经过很长时间仍没法得出所需结论,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得不终止合作探究,直接告知结论。实验草草了事,学生往往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例如在探究用测量法测浮力时,很多同学观察到了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至于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逐渐浸入――完全浸没)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规律并没有看出,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一点也没去探究,实验看上去很成功,但真正的本质问题并没有浮出水面。

为更好地把握探究问题的尺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实验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适度性。其次教师应该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不要认为实验的准备工作是实验员的事,与自己无关。亲身参与实验的准备可以掌握仪器的情况,在指导学生时方可有的放矢。亲自参与实验的准备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新的灵感,从而产生新的实验方案。

三、探究过程中要适时的把握住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

主要表现在一种情况是:旁观者多参与者少整个实验看上去冷冷清清;另一种情况是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实质性问题并没有激发出来。例如:在探究浮力等于什么时,由于小组成员之间配合不好。实验过程中会听到物体碰量筒壁的咔咔声,有的小组甚至会损坏实验器材,这里需要一个同学借助外力扶住物体,一个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同时还要一个同学不断记录测量结果,防止数据遗漏。

为了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合作精神,我认为在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强化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教师要亲自了解各小组的任务及分配状况,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2、满足多样化学习方式。虽然明确分了组但不应拘泥,下位串位均应不受到干预,只要学生是在动手动脑学知识。3、老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好实验课的每一个环节,使我们的实验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且从实验中有所领悟,让每个学生满怀成就感走出实验。

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物理的特殊爱好。只要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加上教师的循序善诱导和较好课堂驾驭能力,分组实验的有效性自然可以有所突破,相信随着对分组实验的深入研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副神奇的画卷。无限风光在险峰,我希望和老师们一道不懈攀登。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六

摘要:文章阐述了普通物理实验的考核内容,分析了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我校普通物理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情况。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思维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普通物理实验考核;创新;改革。

普通物理实验是各大高校理工科专业一门传统课程,是理工科大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风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1-2]。由于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学习基本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考核中,实验课与其它课程相比也不够重视[3]。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的工作者对物理实验的考核方式做了很多研究,有的强调操作考试的作用,有的强调多元化考核的作用,有的推行无纸化在线考核[3-6]。本文就我校近几年对普通物理实验的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深入探讨[7]。

1普通物理实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与其它课程一样,普通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进行考查。对学生而言,应考查学生的个体发展是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具体来讲,应考查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根据实验仪器的规格正确记录有效数字、实验误差的基本理论、不确定度,相关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在杨氏模量实验的逐差法(作图法)、自由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的最小二乘法等,并会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设计简单实验。2.是否会正确使用与相关的基本仪器、设备。比如会调杨氏模量实验的直尺望远镜,能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是否具备了完成物理实验的基本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包括实验前的预习是否充分,实验原理是否理解,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读数是否正确,数据处理、实验分析是否正确、合理等,是否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准备、设计和初步的分析实验能力,是否具备初步的实验科学思维、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从实验过程的情感态度看,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遵守纪律和爱护公共财产、保持实验场所干净整洁的优良品德。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七

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一.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

学习最根本的途径是学习者自己的活动,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万物,通过活动及其协调,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应当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1.要开拓实验的范围。众所周知,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而这些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看,学生通常没有动手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显著偏少,动手能力普遍不高。因而我们有必要相方设法将尝示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实验。如:将一引起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合作实验或共同实验,创造条件将一引起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或者将一些演示实验在课堂正常安排的情况下,改为课外实验或家庭实验。

2.增加实验时间:将主要在课上实验的时间向课外延伸。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并照顾到学生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实验,让学生课下去做,然后同学间进行殿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气氛中积极自由动手,动脑。二.注重思考。

由于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实验对被动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深省”和“回味”。但学生实验中有一大部分是测量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为了防止学生在实验中会懒于思考或不求甚解,满足于简单机械操作的倾向,需要教师在增强实验过程的启发方面动脑筋。三.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无疑者有疑,教有疑者无疑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造就强烈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促进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猜想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注重实验教学的主动性。

实验过程要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引出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操作实验,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或不能问题之处提出有些新意或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实验方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可行,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脑的活动不断纠正着手的失误,手的操作同时也不断修正脑的错误,手脑结合,相得益彰。因而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手脑的有机结合是物理实验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要求。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八

随着我国初中阶段教育新课标的提出,初中物理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并且其中的初中物理实验也与平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物理实验来学习物理知识是学生增强物理学习素养与提高物理成绩的重要手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就是实验。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展开了探究。

生活实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对于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来说,学习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的理论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物理实验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升了他们的物理学科素养。但是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只注重理论研究,只局限于课本讲解,并且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学生对于物理也逐渐失去兴趣。那么如何将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巧妙结合,下文对这一问题做了阐述。

众所周知,物理是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并且物理教学本身是一个“教”与“学”结合的、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寻找贴合实际生活的物理实验案例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物理知识,同时获取更多的学习技能。例如在初中物理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路程时间速度问题,本问题在初中物理课程中一直属于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讲授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为题目设置对应的情境,让学生能更充分地理解问题。从系统角度来说,课本上的物理知识是由物理实验总结得出的,而物理实验应该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学习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发生效果,对物理学科更是如此,并且真实的情境往往可以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所以物理实验成为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讲授物理实验时一定要根据真实的情境和案例讲解,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真实的物理实验应该反映的是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应用,是个体的或者群体的活动,这种过程反映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情境中获取相应的物理知识的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于性格发展期的初中生这句话再适用不过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认知”与“情感”缺一不可,只有学生有了对物理实验的`基本认知,再加上自身对物理实验充满兴趣,物理课堂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认知需要情感激发,而情感来源于认知。在实际生活中,认识一个事物首先要对事物充满好奇,即具有一定的“情感”,然后通过这种情感带动认知,则认知欲会越来越强烈,最终达到因为兴趣而去学习的目的。物理实验也是如此,从一定程度来说,物理实验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离开了生活,物理实验寸步难行。结合生活并且充满乐趣的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也可以全面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所以就算再枯燥的物理知识学生也可以通过感兴趣的物理实验达到学会的目的。物理本身是一门难懂的科目,很多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对其并不熟悉,所以就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实验则恰恰能营造学生学习物理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变得丰富有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其实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拉近了与物理的距离,学生的兴趣自然也会提高。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潮的影响,现如今中学物理教师上课仍然以理论教育为主,只注重课本上内容的讲授,虽然也有辅助教学的实验工具和实施物理实验的场地,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教师授课的效率低,学生学习的效率也相应较低。所以教师在物理实验授课时需要改变这种课堂模式,需要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时,仅仅通过公式无法感受到摩擦力的真正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邀请一些学生上台进行验证摩擦力的演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摩擦力肯定比只听教师讲授要学得更加深入。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于物理实验的感受以及还存在疑惑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又比如在讲授浮力的相关实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简单的材料:细绳、水瓶、石子,然后结合实验室的器材进行实验,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实验与生活联系之紧密,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另外,还可以开展互动式课堂,积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物理实验的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在物理课堂上开展不同活动,学生会对学习物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教师在开展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合理性、有效性、可实践性、趣味性等,真正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和生活实际必须紧密联系,而且物理理论知识必须依赖物理实验进行讲授。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从生活出发,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再利用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物理实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九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巩固物理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和发展智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纵观近两年的中考物理实验试题,其更注重从生活中选材,注重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对实验内容的考查,注重社会热点以及知识间的综合。要做好这些试题,就要重视实验教学,多从实验中总结,这样学生既能解决试题中的问题,也能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物理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通过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要能用基本的物理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正确认识物理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分子运动”这一节时,分别给学生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同时往杯子里的热水和冷水中注入一滴红色墨水,等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热水中的红色墨水快速而且均匀地扩散开来,而冷水杯中的红色墨水却仍聚集一团,扩散缓慢。这个简单的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通过这一物理现象总结出抽象的物质运动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感知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概括形象知识,建立典型形象,发展理性形象;舍弃具体形象,抽取现象本质,形成概念,建立规律,从而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亲身体会、验证了阿基米德定律。同时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了诸多能力的锻炼,如提高了观察现象的能力;而由实验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上物理实验课时,积极性比较高,能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者能积极地参加教师组织的实验。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我用一个实验导入新课:事先准备了一个集气瓶,在瓶底上放了一些沙子,将一大团点燃的棉花投入瓶内,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将瓶口堵死,不一会就看到瓶子把鸡蛋吞入了“腹内”。学生看完这个实验后,都迷惑不解,迫切想知道原因。这时我告诉学生,当我们学了今天的知识后,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学生因此都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由此可见,实验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有着严谨的科学知识,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学“温度计测量”这一节内容时,给学生热水之前,先给学生两支不同的温度计,一支是常用温度计,一支是医用温度计,让学生观察两支温度计的不同,并通过实验做出对比,由此发现两者的相同之处:一是都采用带刻度细长玻璃管制成的;二是下端都有装液体的薄壁玻璃泡。不同之处:一是它们刻度范围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二是因医用温度计是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所以在玻璃泡和玻璃之间和衔接处有一细且长的弯径,常温度计则没有。三是医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的容积之比大得多。只有通过仔细观察,细致对比,严谨思考,才能归纳总结出两支温度计的异同,这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很多实验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如果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实验,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从而产生成功的'喜悦心情,产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猜测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的湿度、相对速度等有关。这么多因素,如果让学生一一进行探究实验,必将花费大量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是无法完成任务的,为此,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一两个任务,最后依据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的概念,这样才能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让学生享受高质量的物理实验教学机会。

总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且对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应该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十

摘要: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更轻松,更有效。

本文中的一些教学技巧是作者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收获。

关键词:

物理是初中二年级开始设置的新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门新的学科,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效非常不理想,做为一名物理教师,为了帮助初中生们轻松学好物理,在具体的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做法,这些做法因为来自于实践,因此非常实用。

下面就把这些方法做一下分享。

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的《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内容,物理教学的方式,物理教学的评估以及物理教育的价值观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做为物理教师一定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对新的要求更要理解掌握并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与颁布对每位物理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每位教师要重新思考问题,转变观念,转变视角。

为此,应该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听示范课,研讨课,逐渐消化吸收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这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极大的飞跃和提高。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让学生在实验中认知,同时,教学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在举一反三中形成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创新思维,独立钻研,最后达到会学习,能提问,善解决的综合素质。

一节高质量的物理课标志是高效率、高密度,但物理教师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高效率、高密度而人为紧缩课堂教学环节,片面追求整体的教学进度,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物理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以及每学期的教学中应善于让学生思维与教学内容同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因为教学节奏动之以情而导致学生学习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如果学生的思维总是受到压抑,时间长了,部分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他们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极容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

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拔高教学要求,增大知识容量,如果这样的话,必然会出现大多数学生无法达标而个别优生表演的现象,让多数学生当观众,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最后导致整体教学效率的下降。

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还比较弱,而直观形象的思维相对较强,物理教师应初中生的这个生理特点恰当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利用教具、课件、录象、实物、多媒体等让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尽量避免单纯地进行抽象讲解,灵活地减缓知识坡度,循序渐进地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知识同步。

比如:在学习“惯性”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课件或录像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刹车,车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人坐在汽车中,车启动人向后倒;拍打身上的灰尘等。

现代信息技术赋予教育以新的生命,在信息化的世界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语言,为传统课堂教学拓展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具体来说,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文字色彩出现反差的功能将每节课的重、难点醒目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用各种画面素材形象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用感官参与教学,这样能高效地完成重、难点教学任务。

物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动画模拟出来,让教学更贴近生活。

此外,物理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可以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于一些实验,尽管在实验室中能做,但效果不一定理想,物理教师可以把现实和虚拟通过多媒体进行对比,还可以把那些在实验室中做不出来的实验模拟到多媒体课件中来,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

物理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多媒体作辅助教学,把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思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学困生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物理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学习。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师能够抓住有利学习时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多鼓励,多肯定,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是要有意识锻炼学困生的意志,教师要积极引导学困生战胜困难,克服阻力,循序渐进,逐步养成习惯,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提高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是物理教师对待学困生要有耐心和爱心,热情关怀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使他们自立、自强,把潜藏在他们内心的热情激发出来,这样他们便一定会迎头赶上,学困生学习成绩提高了,物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方法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更轻松,更有效。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十一

我国在新课改之后,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个学习理念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个学校中。同时,这个学习理念也适用于物理学科。物理学科是一门逻辑十分严密的学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要有十分严密的逻辑性。现在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讲求的就是以传授物理理论知识为主,以积累生活中的物理经验为辅。也就是说,只有把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际物理经验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而物理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强调理论知识和课后习题相结合,就是说,既要学习物理理论知识,又要多做物理练习题。物理练习题已经成为物理课堂上必须学习的内容。但是实际上这种用物理习题堆砌出来的物理课堂的有效作用其实不大。虽然做物理习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物理知识,但是这不是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如果把物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学生依然不会。所以,现在就需要对物理课堂进行改革,以符合物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标准。

要做到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主要还是分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来进行改革,具体策略如下。

(一)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观念,不要光以学习物理理论知识和做物理习题为主,还要多进行实践。在实际生活中探究哪些地方具有物理规律,提出物理问题,找到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来解答,这样就能够将物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的观念,不用家长或教师督促,就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少正确的学习观念,其实,只要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发现,其实学习是一件很有乐趣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情。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真正地用心学习,就能发现学习的奇妙之处。而且物理学科更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学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实验,使用各种各样的道具。因此,不管怎样都是要学习的,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将更好。

(二)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尽管物理课堂上充满各种实验,但是其实还是枯燥的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居多。所以教师应该改变现有的物理课堂的教学方式,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再把物理练习题的教学搬入课堂,而是应该用大量的有趣的实验来代替内容繁琐、枯燥无味的物理习题。物理学科的精髓就在于实验,许多物理规律,比如力学、电学等等物理知识都是需要通过实验才能理解的。因此物理课堂应该以实验为主,不光是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还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做实验的机会,在试验中学习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努力个人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三)学校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学校对物理学科的重视,学校也要对物理学科中的实验足够重视起来。因为毕竟物理学科的知识是以实验为主体的,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也是以试验为基础的。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完善物理学科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拥有自己进行实验的机会,这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同时,学校还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贮备物理实验的测验,这样能够约束学生,更加能够提高物理课堂上的而效率。

总之,物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不应该以物理学科的成绩作为衡量物理学科学习情况的标准,应该更多地以实验为衡量物理学科学习成果的标。这样才能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初中生学习的物理学科对于以后要学习的物理学科和真正的物理学科知识相比,只是冰山一角。初中物理学科学习的物理知识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试验中学习物理,那么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将会不断地提高,物理课堂将会成为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学习殿堂。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十二

一般来说,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有课堂导入、激发兴趣、知识验证、情景再现、学习引导等,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最后共同得到正确的物理知识,整个过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配角,它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基本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明显的不足。探究实验参与的主体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有学生的感官、思维的参与,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有极好的培养效果,其效果远大于演示实验。因此,在整个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把演示实验放在配角地位,把学生探究实验放到主角位置上。

二、尽可能地把课本中图片内容改为学生体验性实验。

八、九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14-15岁,他们具有好动、好奇且喜欢亲身体验的本性,把课本中图片内容改为学生体验性实验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图片展示和体验性实验对学生学习掌握、理解物理概念规律、能力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两者虽都为感性认识,但后者比前者更直接,感受也更深,记忆理解也更深刻,因而根据实验条件和学生情况,将图片内容改为学生体验性实验是学生掌握知识、加深理解、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三、改造拓展课本内的探究性实验。

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因受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都只限于“就事论事”,没把隐藏在实验中丰富的物理知识完全展现出来。如果对这些实验进行改造、拓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对知识的承启作用。如在学完滑动变阻器后,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的改变电池节数来改变电流和电压,改为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和电压,既复习巩固了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这部分知识点,又加深了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开阔了他们的思维,对后面的测小灯泡功率实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对知识面的拓展。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增加一个同样形状同样光滑的橡胶块,就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材料、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当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在蜡烛这边能否看到另一个像,这像是怎么产生的?等等,这些知识面的拓展,不仅能克服学生由于错误的生活“经验”造成对物理知识的误解,还能巩固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初中生最不喜欢重复老师做过的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日常常见的物理现象。如将这些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改为不常见的类似的实验,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物理课教学的趣味性。

四、加大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树立科学的研究态度。

实验设计是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最综合、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既有利于他们运用知识,又有利于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可分为实验理论验证设计和应用产品设计两大类:1.实验理论验证设计,指的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条件(器材)设计一套科学的实验方案,采用控制变量、等量替代等科学方法对自己的猜想、疑问进行验证与推翻,实现自我答疑,在不断的设计、完善、推翻过程中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螺旋式升华。只要教师有足够的准备,完全可以大胆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课本中的每个实验,学生的能力就在设计中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2.应用产品设计,指的是学生通过设计,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生产的工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学完电磁铁后,可让他们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电路。许多学生都完成了任务,设计出自动报警装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防盗报警装置等等,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应大胆创新,积极改革,把能力培养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邢耀刚.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刍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01)。

[2]周建峰.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xx(04)。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篇十三

1.合理分组加快高效课堂建立。

1.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2.调动学生积极性,灵活穿插新奇事物。

三、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初中物理课堂讨论教学方式相对于以前的教学模式,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初中物理课堂讨论教学首先做到了有效的减负增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物理教师需要面面俱到地讲解,而学生由于对物理学习兴趣不高、认识不足等原因,最终结果成绩并不理想,更可怕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受到打击,最终导致初中物理学习的低效性.讨论教学法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活跃气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自信心,以达到建立高效物理课堂的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今后我国初中物理教师在建立讨论型物理课堂上有所帮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