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精选8篇)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1 13:09:29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精选8篇)
    小编:zdfb

报告还可以包括建议或推荐措施,以便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后,阅读和审查报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确保没有语法错误或遗漏重要信息。以下是一份关于环境污染的报告范文,供大家了解并采取行动。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篇一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和成功而喜悦,还是因遭遇困难和失败而沮丧,教师的支持都将是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支持,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教师无效支持的表现。

教师的无效支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状况:

单一支持:即教师的支持缺乏多样性。单一支持包括两种:一种是纯物质支持,即物质环境和操作材料虽然丰富,但教师与幼儿缺乏情感交流,只是放手让幼儿自由探索,对幼儿的反应大多是消极或中性的;另一种是统一性支持,即教师对幼儿既有物质支持,又有情感支持,但在不同时机,对于不同对象、不同教育内容均给予类似的支持。

无意支持:即教师的支持带有随意性。由于教师事先不明确支持的目的,在活动中总是忙于应付幼儿各种各样的要求,谁有要求就支持谁,走到哪里就支持到哪里。教师反而成了活动的焦点,这便是所谓的焦点现象。

过度支持或相反:即教师的支持未能把握好尺度。主要表现为支持过多、过细、过于集中或相反。有的教师对于幼儿缺乏信心,总是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有的教师则较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在某个或几个幼儿身上,不经意间忽略了其他幼儿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盲点现象。那些处于教师视觉盲点的幼儿常常游离于活动之外,无所事事。

教师无效支持的原因。

教师提供的支持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主要是因为:

教育行为惯性的影响。

尽管教师在活动中试图扮演支持者的角色,但长期以来教师习惯充当科学知识、技能的传递者和幼儿活动的评价者。在新的角色意识形成和内化的过程中,教师必然受到旧习惯的影响。

对支持对象的特征不明确。

幼儿的科学活动不同于成人的科学活动,它往往是个人的、经验的、主观的,并富有童趣和想像。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总会涌现许多新奇的想法和做法,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产生各种新的需要。如果教师对此心中无数,支持便会无从入手。

缺乏支持策略。

幼儿科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随机性,其探索过程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给予适时、适宜的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支持策略,有的教师不能及时追随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捕捉不到支持点;有的教师虽然抓住了时机,却不能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有效的支持。埃莉诺、杜克韦斯在表达主动的课堂的概念时说,好的教学方法必须包括向儿童提供这样一个场合:使他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的实验,实验各种东西以观察结果,操作各种东西,提出问题并给自己寻找答案,使他某一次发现的东西与另一次发现的东西相吻合,把他的发现与其他儿童相比较。

教师提供有效支持的主要策略。

根据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支持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索,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支持策略,其中建立良好的支持型师幼关系十分重要。

有效的物质支持材料与工具。

教师不可能随时照顾到每个幼儿,所以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活动前应充分预知、设计,明确自己将要对哪类幼儿提供哪些支持以及怎样支持,然后创设具有针对性的环境,使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和准备材料、工具,进行探索和交流。材料最好是常见易得的,使幼儿明白科学就在身边。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聪明的蓝精灵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这一现象。为此,教师不仅提供了米汤、面粉水、碘等主要材料,还准备了幼儿常见的香蕉、苹果、黄瓜等作为备用品。当幼儿进一步提出可否用碘来找含淀粉的东西时,教师便鼓励幼儿从各种材料中自由选择并制作实验用的溶液(如香蕉汁、黄瓜汁等),以寻找含有淀粉或碘的东西。

必要的方法支持猜想与验证。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猜想与验证是科学探究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尽量为幼儿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与同伴互相质疑,并在操作活动中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或独立进行,或与同伴合作,不断用观察到的新现象强化、丰富和调整原有认识,逐渐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

生动的情感支持认同与惊异。

教师应以接纳的态度为幼儿创设平等、自由、令人惊异的探索氛围。一方面,教师在提供帮助前应向幼儿表示认同和理解,使他们明白教师也曾有过类似感觉,所以懂得他们此刻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对某一事件表现出惊异,从而引发师幼的情感共鸣和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例如聪明的蓝精灵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这一现象。教师组织幼儿记录验证结果,当幼儿a提出黄瓜汁遇到碘会变蓝时,有幼儿立刻表示反对。这时,教师表露出很惊奇的神情:哦?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这引起了幼儿的议论。一个幼儿提出:一定是哪里出错了,再试试吧!第二次试验,幼儿a的结果与上一次大相径庭。经反复尝试,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刚才我蘸黄瓜汁的棉签碰到米汤了,所以遇到碘才会变蓝。

多向的行为支持关注、参与和交流。

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个幼儿,对幼儿的发现、失败和冲突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给幼儿一种支持感。活动中,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参与幼儿的活动。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延迟反应,给他们独立面对问题的时间,同时观察他们是如何尝试解决问题的。若幼儿对遇到的困难确实力所不能及,教师可及时介入,通过提问、提供类似经验、提出多种建议等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点拨,或者以活动伙伴的身份进行示范。最后,教师可鼓励幼儿之间进行积极、充分的言语和情感交流。此时,教师要善于倾听,真正理解和包容幼儿的不同观点,并通过及时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反馈,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为幼儿提供一些新线索,使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与行动,保持探索的信心。例如,在讨论恐龙有多大时,幼儿甲说:我认为恐龙的腿跟天花板一样高。教师看看天花板,表情疑惑地问:你是指所有恐龙还是有些恐龙?幼儿乙看看天花板道:不可能是全部恐龙,也许只有雷克斯暴龙。在这里,教师用极其简明的头部动作、眼神和简洁的问题帮助幼儿反思,使幼儿理清了思路,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篇二

一、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

1、选题的依据:

数学在现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矩阵是数学的一个分支,通过本专业开的《高等代数》这门课程的学习,对矩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余时间对矩阵理论与矩阵分析等相关书籍的阅读,了解到矩阵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矩阵理论也在很多领域里有所应用,可以说矩阵对于现代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矩阵的一些性质及其关系。矩阵的等价、相似、合同是矩阵很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对于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矩阵等价、相似、合同的探讨加深对矩阵的了解。也通过本次研究更深入的理解并运用矩阵理论的性质特别是矩阵的等价、相似、合同这三大性质来解决社会活动的所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对矩阵等价、相似、合同这三大关系的探讨,能够了解它们的'标准形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矩阵等价、相似、合同这三大关系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动态及创新点。

1、研究动态:

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对矩阵进行研究,矩阵理论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就我阅读一些参考文献:《矩阵分析与应用》张贤达著、《矩阵理论及其应用》将正新,施国梁著、《矩阵论》戴华著等了解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对矩阵有了一定的研究。这些文献对矩阵的一些理论及其性质都做了较深入的阐述,对于矩阵的等价、相似、合同一些相关的理论证明和应用都有了相关说明。

2、创新点:

通过对矩阵论及矩阵分析的学习,熟练掌握矩阵的等价、相似、合同的相关性质和判别。并且对这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做了相关阐述。同时通过对矩阵的这些理论研究,总结了矩阵在等价变换,合同变换,相似变换下的标准形及其在矩阵的分解,矩阵的秩和矩阵的特征值等方面的应用。同时还运用对矩阵的等价、相似、合同的性质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简化及解决。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研究内容:

1、矩阵的概念及其一般特性。

2、矩阵等价、相似、合同三大关系的性质、判别。

3、矩阵等价、相似、合同三大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4、矩阵在等价变换,合同变换,相似变换下的标准形及其在矩阵的分解,矩阵的秩和矩阵的特征值等方面的应用。

5、通过运用相关理论研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例子。

实验方案:

1、通过图书馆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2、通过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并对其分析总结。

3、与老师和同学一同探讨矩阵的运用。

1、论文开题和选题20xx.1.15—20xx.2.1。

2、阅读参考文献20xx.3.12—20xx.3.18。

4、撰写毕业论文初稿20xx.3.26—20xx.4.29。

5、毕业论文中期检查20xx.4.30—20xx.5.6。

6、完成毕业论文20xx.5.7—20xx.5.20。

7、准备毕业论文答辩20xx.5.21—20xx.5.27。

8、毕业论文答辩20xx年六月中旬。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代数(第二版)[m].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2]矩阵论[m].方保镕,周继东,李医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3]线性代数[m].刘先忠,杨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矩阵分析与应用[m].张贤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矩阵论[m].徐仲.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6]advancedlinearalgebra[m].stevenroman.世界图书出版社..

[7]矩阵分解的应用[j].王岩,王爱青.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

[8]关于矩阵的分解形式[j].屈立新.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9]正交矩阵的正交分解[j].曲茹,王淑华.高师理科学刊.2001(2).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篇三

研究意义及内容:

一、(1)研究意义:

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这类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时机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是动态经济分析中的经典模型。它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是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模型。蛛网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不能中途改变,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而本期的产量则取决于前期的价格。因此,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商品本期的产量决定于前期的价格。由于决定本期供给量的前期价格与决定本期需求量(销售量)的本期价格有可能不一致,会导致产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出现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农产品由于生产周期长,完全符合蛛网模型考察的商品的必备条件。由于生产周期长,农户本期的生产决策依据往往是前期的市场价格,这就形成产品价格波动的蛛网模型现象。本文的研究的就是通过对传统蛛网模型进行数学解析。

(2)应用价值:蛛网模型在解释农产品波动、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波动等现象时具有一定的价值。蛛网模型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从蛛网模型的经济学定义出发,对其定义、分类进行数学解析。

二、(1)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蛛网模型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对传统蛛网模型的实际应用。例如,[4]王楠等从蛛网模型的经济学定义出发,对其定义、分类进行数学解析,用一阶差分方程建模,讨论均衡点趋于稳定的条件,运用该模型分析农产品市场和大学生就业市场。[5]吴光宇通过差分方程建模,讨论蛛网模型稳定的条件,揭示了产量和价格波动性的数学机理。[7]么海涛构建了二阶线性非齐次差分方程的蛛网数学模型,在理论上对蛛网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在实践中有助于生产者更加理性的生产,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我的见解:蛛网模型理论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它在一定范围内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产品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不同关系,将波动情况分成三种类型: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和封闭型蛛网(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蛛网模型(cobwebmodel)的产生极其背景。

1、产生及背景。

1930年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尼古拉斯•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蛛网模型理论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它在一定范围内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定义。

蛛网理论(cobwebtheorem),又称蛛网模型,是利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影响的动态分析,它是用于市场均衡状态分析的一种理论模型.

二、蛛网模型的数学解析。

1、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1)收敛型蛛网。

第一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由于受到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收敛型蛛网”。

(2)发散性蛛网。

第二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最后会偏离原来的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发散型蛛网”。

(3)封闭型蛛网。

第三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当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按照同一幅度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既不偏离,也不趋向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封闭型蛛网”。

三、总结。

(2)发散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3)稳定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模拟法、数学建模法。

研究进度计划:

1、20xx年11月: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2、20xx月11月----12月: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

3、20xx年12月----20xx年01月:完成论文初稿;。

4、20xx年01月----02月:完成论文第二稿;。

5、20xx年02月----03月:完成论文第三稿;。

6、20xx年03月----04月:完成论文第四稿;。

7、20xx年04月----05月: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33~64。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篇四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数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3来数学分析是数学的首要分支,而微分方程又是数学分析的心脏,它还是高等分析里大部分思想和理论的根源。人所共知,常微分方程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是研究自然界变化规律、研究人类社会结构、生态结构和工程技术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1)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20世纪30年代直至现在,是常微分方程各个领城迅速发展、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而又紧密联在一起的分支学科的时期。

1927-1945年间定性理论的研究主要是跟无线电技术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通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大地激发了对无线电技术的研究,特别是非线性振动理论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40年代后数学家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抽象动力系统的拓扑特征,如闭轨是否存在、结构是否稳定等,对于二维系统已证明可以通过奇点及一些特殊的闭轨和集合来判断结构稳定性与否;而对于一般系统这个问题尚未解决。在动力系统理论方面,我国著名数学家廖山涛教授,用从典范方程组到阻碍集一整套理论和方法,解决了一系列主要问题,特别是c’封闭引理的证明,对结构稳定性的充要条件等方面都作出了主要贡献。

在当代由电力网、城市交通网、自动运输网、数字通讯网、灵活批量生产网、复杂的工业系统、指令控制系统等提出大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微分方程组描述的。对这些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但目前得到的成果仍然只是初步的目前常微分方程的研究领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大致有九个分支学科:一般理论;边值问题;定性理论;稳定性理论;泛函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渐近理论;巴拿赫空间及其他抽象空间的微分方程;控制理论问题以及随机微分方程和方程组。这些领域都有不少数学家在从事工作,每年发表的文献总数在1000篇以上.例如,一般理论仍然是常微分方程最活跃的领城之一。近二十年来,由于研究继电控制系统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类右端不连续常微分方程系统和广义常微分方程。由此就要求对解重新定义,即广义解的定义问题。与此同时又提出这类解的存在性、唯一性问题。再如,在自动控制、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领城中提出了一类数学模型,类似一般的常微分方程,但其解的未来状态,不仅依赖于初始状态,而且与过去的状态有关。这些数学模型被概括为所谓泛函微分方程(funstiondiff,eqs,简写为fde),成为常微分方程的重要分支学科。这类方程早在1750年欧拉就已经提出,但20世纪前只有个别工作,1900年—1948年间从各个方面提出的fde逐渐增多,但仍未成为一个独立分支。1949年后贝尔曼(n,1920,8,20,美国数学家)等建立了普遍存在唯一性、稳定性定理后,才成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分支。目前这类方程的稳定性同样是头等重要的问题。

(2)发展趋势。

微分方程是表达自然规律的一种自然的数学语言。它从生产实践与科学技术中产生,而又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3)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

(1)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路方法;。

利用积分因子存在的充要条件定理及某些特殊性质,对几类特殊的微分方程及一般的微分方程的积分因子法进行讨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使问题简单化并易求得一阶微分方程的通解。

(2)研究方法;。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校图书馆的资料,并对材料归纳总结,还要结合自己的见解。如果在写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将会和指导老师研究,直到问题解决。

四、检索与本课题有关参考文献资料的简要说明。

[3]王善维.关于一阶微分方程的积分因子问题.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第18卷第3期。

[5]杨淑娥.一阶微分方程的积分因子解法.彭城职业大学学报.3月第15卷第1期。

[6]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数学分析(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9]温启军,张丽静.关于积分因子的讨论.长春大学学报.10月第十六卷第五期。

[11]侯谦民.利用积分因子解微分方程.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7月第13卷第4期。

五、毕业设计进程安排。

进程安排;:

(4-6周)查阅,收集和整理资料,对其进行综述;。

(7-8周)中期检查,情况汇报;。

(8-12周)完成总结。整理全文,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交指导老师审阅;。

(13周)按指导老师意见,完成论文的修改;。

(14周)论文答辩准备,并完成论文答辩。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篇五

背景:本身对几何有些许兴趣,偶然中了解到了等周不等式。

意义:在等周不等式的基础上,做些条件的变换,运用初等方法进行证明。

基本思路:对已经有的一些方法进行推广,得出一些新的求法;不同的条件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方法:吸取原有方法的精髓,在通过自己的观点进行证明。

主要观点:周长定值的情况下,面积最大值。

选题的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

研究方法和手段、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写作提纲。

三角形(等周长)。

无其他约束条件三角形。

一边长固定三角形。

固定以夹角和一边长三角行。

四边形(等周长)。

无其他约束条件四边形。

固定一边长四边形。

固定所有边长四边形。

推广到多边形。

计划进度(以周为单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克新四边形面积定值的一个初等证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438002期。

[2]项武义等周问题的一个初等证明庆贺苏步青教授百岁华诞。

[3]田畴姜国英等曲线与曲面的微积分几何1976年。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篇六

背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数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产生了数学美。

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增强教材的亲和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提高解题能力。

主要内容: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数学美的形式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做初步的探讨。

预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美,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法、举例法。

研究步骤: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2、拟定大纲,形成初稿。

3、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

4、定稿、排版、打印。

第1周:查阅文献,整理资料。

第2周:按要求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

第3周:拟订论文纲要,形成论文初稿。

第4、5周:进行论文修改。

第6周:定稿、排版、打印。

[1]《毕达哥拉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庆师范学院图书馆。

[2]《论美与数学》江纯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七卷第3期。

[3]《数学中的对称美与应用》《中国科学信息》20xx年05期。

[4]《谈谈数学的奇异美》汤波《教育大学学报》20xx年02期。

[5]《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数学美》王引观《嘉兴学院学报》20xx年第14卷。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篇七

它为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解决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对解决问题具有指导作用、是实现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内容。还提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介绍数学常用的集中数学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逼近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定义我们了解各种思想的涵义,从而我们运用例题将各种数学思想表现出来,从而更直观的了解这几种数学思想方法。紧接着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视深层知识教学;教学特点与原则。同时针对数学教学提出几点要求:数学现代化必须已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现代教学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数学现代化教学要求教师对数学有较深的理解;实现数学现代化教学要从现代做起。

数学专业开题报告篇八

研究意义及内容:

一、(1)研究意义:

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这类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时机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是动态经济分析中的经典模型。它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是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模型。蛛网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不能中途改变,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而本期的产量则取决于前期的价格。因此,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商品本期的产量决定于前期的价格。由于决定本期供给量的前期价格与决定本期需求量(销售量)的本期价格有可能不一致,会导致产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出现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农产品由于生产周期长,完全符合蛛网模型考察的商品的必备条件。由于生产周期长,农户本期的生产决策依据往往是前期的市场价格,这就形成产品价格波动的蛛网模型现象。本文的研究的就是通过对传统蛛网模型进行数学解析。

(2)应用价值:蛛网模型在解释农产品波动、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波动等现象时具有一定的价值。蛛网模型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从蛛网模型的经济学定义出发,对其定义、分类进行数学解析。

二、(1)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蛛网模型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对传统蛛网模型的实际应用。例如,[4]王楠等从蛛网模型的经济学定义出发,对其定义、分类进行数学解析,用一阶差分方程建模,讨论均衡点趋于稳定的条件,运用该模型分析农产品市场和大学生就业市场。[5]吴光宇通过差分方程建模,讨论蛛网模型稳定的条件,揭示了产量和价格波动性的数学机理。[7]么海涛构建了二阶线性非齐次差分方程的蛛网数学模型,在理论上对蛛网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在实践中有助于生产者更加理性的生产,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我的见解:蛛网模型理论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它在一定范围内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产品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不同关系,将波动情况分成三种类型: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和封闭型蛛网(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蛛网模型(cobwebmodel)的产生极其背景。

1、产生及背景。

1930年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尼古拉斯•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蛛网模型理论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它在一定范围内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定义。

蛛网理论(cobwebtheorem),又称蛛网模型,是利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影响的动态分析,它是用于市场均衡状态分析的一种理论模型.

二、蛛网模型的数学解析。

1、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1)收敛型蛛网。

第一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由于受到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收敛型蛛网”。

(2)发散性蛛网。

第二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最后会偏离原来的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发散型蛛网”。

(3)封闭型蛛网。

第三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当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按照同一幅度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既不偏离,也不趋向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封闭型蛛网”。

三、总结。

(2)发散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3)稳定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模拟法、数学建模法。

研究进度计划:

2、20xx月11月----12月: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

3、20xx年12月----20xx年01月:完成论文初稿;。

4、20xx年01月----02月:完成论文第二稿;。

5、20xx年02月----03月:完成论文第三稿;。

6、20xx年03月----04月:完成论文第四稿;。

7、20xx年04月----05月: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