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欢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
活动目的:
1、了解家庭经济来源,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情况。
2、学会合理消费,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3、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形式,使学生懂得理财,学会合理消费;会使用现代金融支付方式,会记收支帐,会记消费日记等技能,并在活动中培养正确的理财观。
活动准备:图片、表格。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没有一个人不会花钱,但是如果不懂得计划花钱,不知道节制用钱,就是乱花。问题:
a一周我有多少钱?
b我想购买哪些物品?实际购买哪些物品,各需要多少钱?
c一种货物原价多少,现价多少?节约多少?
d每月剩余或超支多少钱?
e如果超支,钱从哪里来?
带领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到附近的银行进行实践活动。请银行职员讲解银行的基本知识,懂得银行存折和卡具备的存取款,转帐等功能。了解最基本的金融知识。
怎么存钱呢?
介绍有关信用卡和储蓄卡的功能、特点、办理手续、注意事项以及使用说明等识。
将自己的零用钱取出一部分,通过买菜、做饭,体验做父母的辛劳,当家的不。
“手拉手”活动:动员学生将零用钱拿一部分参加捐款,在活动中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把钱投资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如:购买邮票,收集火花等。做“小收藏家”
结合以上活动,记录每次经历,对活动中的消费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全班展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二
3、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两课时。
可怕的大自然。
2、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1、学生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文字资料。
2、投影仪、录音机、展示板。
一、创设情景,感受灾害:
1、录音播放家乡暴雨狂风等自然灾害的声音场景。
2、教师提问:听了录音,你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景?
3、教师小结:多么可怕的台风,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出示课题:可怕的大自然)。
4、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家乡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它给人带来了哪些损失?
二、记者特别报道。
1、教师过渡:
2、请出小记者全班介绍,自己小组收集的资料。
3、教师协助学生出示相关图片和资料,相机点出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失。
三、自然灾害剪报。
1、教师过渡:
2、教师指导学生用剪报、收集的图文资料以及课堂上的绘画、文字作品出一期“自然灾害报”
3、教师巡回指导。
剪报展评。
反思。
自然,请你息怒。
1、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收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照片。
一、激情激趣。
古时候,人们缺乏对大自然的认识,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往往只能寄希望于虚幻的神灵,甚至发生“给河伯娶媳妇”的故事。但人们从未停止过与自然灾害的斗争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们与大自然的相处将越来越和谐。
二、主动探索。
1、请同学们看图,思考:在人们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做了哪些工作?
2、组织同学展开讨论。
3、过渡:
三、拓展延伸。
1、家乡还有哪些事是不尊重大自然的表现,是和大自然不和谐的?
2、请同学们以“大自然,请息怒”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三
1开展调查活动,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作出自己的评价。
2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以遵守公共秩。
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收集伟人、名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小故事。
1讨论:警卫员为什么想和任老从小门进公园?
任老为什么不肯从公园的小门进去?说明了什么?
2交流。
讲伟人、名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故事。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有什么收获?
3讨论。
在生活中有许多“细绳”的面前,我们将如何面对…….
1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
思考:这三幅图中的“细绳”指的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意思?
2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细绳”吗?把你搜集到的公共秩序记录下来,贴在班上的宣传栏中。
1、明确调查内容:去附近的广场、路口、集市,看看哪里的秩序比较好,哪里的不好,对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维护公共场所里面的良好秩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注意事项:
1)分组选择不同的路线和地点进行调查,并提醒学生要作好记录。
2)在调查活动中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东礼貌。
3)注意安全。
1回家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样看待公共秩序的,并把所有的道理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
2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些倡议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宣传卡,号召大家都来遵守公共秩序。
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四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
课题。
我问爸爸妈妈。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消费,了解最基本的消费常识,认识合理消费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消费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家庭消费依靠父母的劳动收入来维持,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察。
教学重难点。
1、生活和消费,消费和收入,收入和劳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生活需要消费,消费要依靠家庭得收入来维持,家庭收入需要父母的辛勤劳动,从而使他们关心家庭生活,学会勤俭节约。
2、结合并评论目前的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及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准备。
购物的有关图片、课件等。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同学都为家里买过东西,或者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买过东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买东西有关,叫做生活需要消费。
二、师生互动、交流。
(1)你认为,什么是消费?
(2)消费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例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
(3)谁愿意讲讲你在生活中消费的小故事。
(2)这些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3)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消费,消费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消费”与父母的辛勤劳动相联系的。
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课题我来算算账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消费,了解最基本的消费常识。
2、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课前布置调查、记录自己一周日常的消费情况和一学期的支出情况。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1、导课。
(2)比较:通过了解其它同学的消费支出情况,你有什么感受?
3、家庭日常消费情况。
(1)交流家庭日常消费记录情况(2)讨论。
(3)除了家庭日常消费,说说你家还有哪些消费?(4)家里节余的钱做什么呢?
(5)你自己有节余的钱吗?如果有,会用来做什么?
4、总结。
课题去哪买东西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几种购物场所及特点。
2、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本节课的有关内容。前置作业:
教学过程。
活动一:超市探秘的准备。
2、方案二:你们去过哪里买过东西?
3、结合教科书的文字进行讨论。
4、学生自学,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的叙述进行总结,并根据自学情况进行归纳。
5提问:人们大都喜欢去哪里买东西?为什么喜欢去?
6、指导学生阅读“小提示”的有关要求。
练习册。
课题。
超市的秘密。
时间。
课时1课型。
新授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准备。
1、各个小组做好去超市调查的准备工作。
2、最好是小组或者由家长陪同去超市调查。
3、注意文明礼貌,注意安全。教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方案一:
1、学生分组去超市探秘。各小组去超市时,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探秘活动,注意交通安全。
2、指导学生要注意观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要求在小组内。
先共同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超市里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获得他们的帮助。在采访中注意文明礼貌。
3、对自己观察或采访的内容压迫及时进行记录,取得第一手材料。
活动二:超市探秘。
方案二:
1、各小组根据去超市调查、采访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讨论,以验证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
2、小组讨论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课题我和妈妈去购物。
时间。
课时1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知道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
2、让学生知道价格变化的原因。
3、提醒学生在购物时不要偏信广告宣传。
重点难点知道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提醒学生在购物时不要偏信广告宣传。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活动一:
1、课前活动。课前安排同学们去商店进行一次购物活动,收集、获得购物的基本知识。
2、方案一:每位同学都有去购物的经历,你能不能说说在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吗?
3、方案二:在购买东西时,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总结归纳。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习俗。
主题一多彩的民族节日第一课时辞旧岁迎新春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以及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一、交流资料。
练习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中秋节话团圆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以及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一、交流资料。
2、方案二:你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这个神话故事讲的是什么?
4、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团圆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借助明月联想到家人的团圆;远在异乡的人,也会通过月亮寄托自己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关于中秋节。
1、请把课前搜集的中秋节的资料展示一下。
2、结合教科书上的资料看看。
3、利用课件展示中秋节的文字资料,明确中秋节的象征意义。
5、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教科书的第34页上。
6、开展“我们的中秋节”计划交流活动,代表到台前介绍,师生做好记录并及时评价。
7、准备中秋节联欢会的活动。
8、中秋节联欢会,进行活动。
9、才艺展示,评选“小能人”活动,颁奖祝贺。
10、师生座谈,交流参加联欢会的真实感受。
三、小结本节课的完成情况。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少数民族节日多。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并尊重他们的习俗。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探究兴趣。
3方案二:请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都可以)拿出来展示一下。看谁的资料最全、最多、内容最丰富。
二、交流资料。
1、各小组选代表把汇总整理的资料在班内进行交流。
2、结合教科书上有关资料的介绍。(第36--37页。)。
3、组织评价。
4、可在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生生相互评价,师生共同评价。
5、教师介绍:“那达慕”大会,藏历新年的资料。(课件展示、文字、图片、实物等。
6同学们“那达慕”大会是蒙、汉、回、达斡尔等民族共同的盛会,从中我们看到我们各民族之间是多么的融洽、团结。“藏历新年”同样是藏族人们的盛大节日,就像过新年一样。
7、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呢?
三、延伸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主题二。
家有喜事。
第一课时。
搬新居。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
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喜庆活动的感觉和见解。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快乐。学习重、难点:
一、谈话导入。
1、方案一:同学们,我们家里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喜事,如搬新家、迎新娘、过生日等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庆祝形式(习俗)都不一样。这不,小明的爷爷今天搬新家来。咱们也看看吧。
2、方案二:同学们,最近你家里有什么喜事吗?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4、搬新家算不算是一件喜事呢?
5、在搬新家时,还应注意什么吗?(有什么习俗)?
6、我们济南在搬新家时有什么习俗?
7、生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习俗汇报出来。
二、资料汇报。
2、结合傣族人搬新居的资料(教科书第9页。)。
3、你还了解哪些民族的习俗?
4、教师课件展示:不同民族的习俗。
5、指导学生填写在教科书上39页。
6、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7、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延伸拓展。
知道更多搬新居的事情。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迎新娘。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
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喜庆活动的感觉和见解。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快乐。学习重、难点:
一、导入。
1、方案一:课上引入:知道迎新娘是一件喜庆的。
范月霞2、3、4、5、6、7、把看到的、参加过的迎娶新娘的场面给大家说一说?方案二:你知道过去迎娶新娘的场面吗?是什么样的?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自主看图你知道当地的婚礼习俗吗?小组讨论、交流,写在教科书上。
8、全班交流、汇报。
二、生活中喜事多1、2、同学们,最近你家或者你看到哪些喜事?
生活中还有哪些喜事?(结合教科书上内容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生到讲台前介绍自己家中的喜事,评选“喜事之最家庭”。
4、指导识图,当生活中发生类似的喜事时,人们会怎样庆祝。
5、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6、把最近家里的喜事写一写。
三、小结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课题三。
异国习俗。
时间。
课时2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习惯。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学习重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搜集资料。
1、课前布置任务。
3、你了解这个节日的来源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吗?
4、方案二:同学们你知道吗,不同国家、不同的区域人们的生活习俗有哪些不同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节日习俗)。
5、不同国家、不同的区域人们的生活习俗都有哪些不同吗?
6、学生交流,教师视交流情况适当补充。
学生交流,教师要针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并进行激励性评价。
5、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活习俗有什么意义?
三、各国不同习俗的小报。
1、组织学生用剪贴、抄写的方式办一份“有趣的外国节日”小报,并进行评比展览。
2、小结本节课的完成情况。
第二课时。
一、汇报调查情况。
2、方案二:(放录象):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节日?是中国的节。
日吗?关于这个节日你了解吗?
二、“异国习俗交流会”
1、播放外国人的狂欢的情景,并结合教科书上有关内容进行讲解。
2、通过了解感恩节的习俗,你知道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获得这些资料的?
3、你都搜集到了哪些国家的风俗习惯?
4、学生按日常习俗的几个方面分成组,如“饮食小组”“服饰小组”“礼节小组”等,让学生在课前用各种方法去搜集资料。
(2)交流: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给同学(包括饮食、服饰、交流、日常礼俗等方面),适时给予评价。
(3)猜一猜:播放异国风情录象片段,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习俗。(4)评价。
5、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收获。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安全地生活。
课题1。
交通安全每一天。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
2、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引导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范月霞1、2、3、4、5、方案一:播放:反映交通状况的录象。
你认为这里的交通状况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方案二:同学们你认为我们济南的交通状况怎样?应怎样来改善我们的这种交通状况呢?你有什么办法?只有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交通秩序才能有良好的保障。
二、探究学习。
1、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有良好的保障。你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检查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你认为哪些条款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你可以把它摘记下来。3、4、5、6、7、8、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一下,你对所摘记的条款的理解。学生全班汇报。你都认识哪些交通标志?把知道的交通标志画在教科书上。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对生活有帮助?你信号灯的来历吗?请读54页的介绍。
三、信息交流。
2、设置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给予必要指导。
4、教师进行总结:我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5、课后,进行体验活动。自觉进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交通事故的警示。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
2、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3、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学习重难点:
一、了解当地的交通状况。
1、方案一:同学们,在生活中有秩序的交通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安全,不遵守交通秩序常常会引发事故。为了增强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必要掌握一些交通安全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交通知识?2、3、4、方案二:(课件展示)交通事故的展示。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交通事故的资料。(图片)结合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讲述。
二、谈感受1、2、3、4、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分析、交流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学生全班交流。
三、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1、交通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惨痛的,那么我们怎样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呢?
2、请把你的想法写在教科书上。
练习册教学反思。
课题2。
从“119”谈起。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防火知识和方法。
2、想学生渗透防火意识,加强防火安全教育。
3、培养他们灵活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形成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
学习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防火知识和方法。渗透防火意识,加强防火安全教育。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方案一:教师向学生展示教科书中的图片和资料.2方案二:(课件展示)火灾的场景。
1同学们,看到这个场景你想说的什么?火灾给你们带来哪些危害?
2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进行小结。
3、引导学生提出:
1、引起火灾原因有哪些?
2、我们应该怎样预防?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能会引发火灾?
4、自己应当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1、2、3、4、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教育学生,a如果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千万不可惊惶失措,要沉着冷静,积极自救。不能慌张、乱跑,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浓烟呛后晕到。
b要选择好迅速脱离险境的路线。
c
如果外边浓烟更大,火势更猛,切不可贸然开门冲出。此时须顶紧房门,并迅速用泡湿的等赌严门缝,使外边的火焰、浓烟进不来,再选择水池边、窗户边等通气情况好、不易被燃烧的地方暂时躲避,大声呼救,等待救援。
d
如果遇到房屋开始崩塌的特急情况,应迅速到墙角或衣柜下面。相对来说,这些地方较为安全。
5、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集体讲评。
第二课时。
一、谈感受。
1、方案一:观看消防警察火场救火的情景图片或录像。2方案二:看图片:
3、消防员叔叔的话:我们接到报警后,保证一分钟内出警。平时我们就是这样认真训练、严格要求的。
接警、整装、出警、准备出发、灭火。(结合教科书的图片)。
5、谈谈你对消防警察叔叔的了解,二、出示图片。
1、小学生展示各种消防器材图片,学生了解他们的名称、作用及使用方法。
2、小学生展示各种消防器材图片,学生了解他们的名称、作用及使用方法。
3、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这些器材?
5、灭火器。
6、火。
警
警
铃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4、课题3。
面对突发事件。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掌握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采用调查、讨论、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
1、方案一:课前,让学生搜集的一些近几年我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的资料。
2、方案二:同学们,你知道突发事件吗?应该怎样面对突发事件?
二、调查自然灾害1、2、3、4、5、请你查查近几年我国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请把你搜集的资料填写在教科书上。
自然灾害是怎样产生的?(介绍的资料在教科书的第70页)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讲评。
讨论:这些自然灾害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作业:总结自然灾害的危害。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时间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掌握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一、提出问题,讨论自护自救的方法。
3、如:遇到溺水怎么办?野外迷路怎么办?(结合教科书上介绍的资料)。
1、溺水。
2、在野外迷路。
1、说一说,如果发生了地震,我们就应给怎么办?
2、指导学生写在教科书上。
3、突发事件很多,自护自救的办法也很多,学生交流,教师介绍一些方法。
品生品社中心组。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五
1、指导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2、懂得生活中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真正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引导如何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学生准备:
3、收集反面事例,分析原因及后果,谈感想;
4、收集值得讨论的事例,
(诚实守信与哥们义气的区别是什么)。
5、收集有关公益广告、名言警句、儿歌。
注:以上可自己完成也可小组内完成,自由选择,汇报时可制作课件、图表、表演等方式。
教师准备:
1、深入到各组中了解收集情况,指导归类整理,
2、设计汇报环节。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同学们,上次课结束的时候我们布置了本次课的内容那就是"诚实守信"。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四个字的(可结合资料谈、可查字典、可以从字面、从自身经历谈。)。
教师:看看书中是怎样说的(诚实守信,就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假,说话办事实事求是讲信用。)。
教师:那么诚实守信有哪些意义呢(汇报收集的资料)。
信息交流开始:
信息反馈表一:
信息来源时期人物事件启发手段哈佛演讲。
信息反馈表二:
调查对象来源事件启发(汇报方式)。
信息反馈表三:
不诚实守信的例子:
反馈四:(办报形式,书签制作,配图)。
讨论:诚实守信宇哥们义气的区别。
两个好朋友,甲犯错误,甲对乙说:"千万别告诉别人。"乙果然没有说出去。
总结讨论结果:诚实守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不掩盖过失,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并认真改正。不欺人,不自欺。善于诚恳地指出同学的缺点,并帮助他改正。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2、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3、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
教学准备:
请学生搜集有关名人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每天放学后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今天,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出示课题:
1、我的课余生活)。
(二)小辩论。
1、教师播放明明的录音。
2、同学们,听了明明的介绍,你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满意吗,你们想对明明说些什么?又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3、师生之间开展辩论,老师分别扮演明明和他的父母,与学生进行对话。
4、师生辩论的主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最重要的。
(2)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可以放弃。
(3)学生是否具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5、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书上出现的有关达尔文的故事《这不是无用的玩意儿》,湖北小朋友石磊的故事《痴迷石头的小男孩》,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名人成材的故事,作为论据加以辩论。
6、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请出法律小博士,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不应该剥夺儿童的权利。
7、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性陈词,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只是学习,学习也并不只是读教科收,做习题,我们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学习、娱乐、休息、锻炼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
(板书:学习。
娱乐。
休息。
锻炼……)。
(三)小调查。
1、同学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感到不满意,那你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吗?
2、统计全班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
3、请每位同学填写书上第4页的调查表。
4、分别选择不同层次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全班交流。
5、共同分析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哪些方面安排得合理?哪些方面安排得不够合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有些游戏该玩,有些游戏不该玩。
2、学生追求有品位地玩,玩得健康,积极,有益。
3、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做到爱玩,但不疯玩,玩得有度。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社会上因儿童玩了不该玩的游戏,而发生悲剧的真实事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上节课设计的假日方案,家长能接受吗?
2、进行全班统计,统计选项分为:(1)接受,(2)部分接受,(3)不接受。
3、请家长不能接受方案的同学说说家长不接受的理由。
4、集体帮助再次修改方案。
(二)开展辩析活动。
1、我们同学都乐于帮助班上的同学,请你们也来帮助下面两位同学。
(1)聪聪是电脑高手,打开电脑,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2)乐乐爱玩打卡游戏,家里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卡,一有机会就趴在地上打卡。
2、请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位同学进行帮助,我们该怎样劝劝他。
3、全班进行交流。
4、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老师板书:
玩要有度。
玩要有品位。
(三)开展讨论活动。
1、请学生各人发表高见,怎样才能玩得有度?
2、集进行归纳,老师相应板书。
3、在生活中,有哪些游戏,活动是健康、积极、有益,值得我们玩的呢,四人小组进行归纳,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多。
4、全班进行交流。
5、选择。
一、两个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玩一玩,体验体验这个游戏好在哪里。
6、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该玩的游戏,学生一旦玩了不该玩的游戏,会给自己带来很坏的影响,甚至是恶果,请大家读一读中列举的例子《不该玩的游戏》。
7、讨论:这位同学玩了赌博游戏后,给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8、有些不该玩的游戏带来的影响更加恶劣,补充事例《救救游戏厅里的孩子》。
9、听了这个真实的事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彼此交流。
10、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游戏是不该玩的?并说说这些游戏的危害。
11、总结:玩是有学问的,我们一定要玩得有度,玩得健康、积极、有益,不该玩的游戏坚决不玩。
(四)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向自己的家人做一次生活调查,了解他们以前都玩哪些游戏活动,并向他们学一学玩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的年代里,游戏的变迁。
2、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
3、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造新的游戏,自己制作玩具。
教学准备:
请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形式,向家中的长辈了解游戏的变迁历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们课后向家长做了生活调查了吗?
2、全班进行统计,得出课后完成调查作业的人数,提出表扬。
(二)开展交流活动。
1、通过生活调查,你们都了解到什么呢,请告诉你四人小组中的同伴。
2、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做交流发言。
3、过渡: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家人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和我们现在玩的游戏有很大的不同,其实,游戏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缺点,请大家读一读书上第6页的《游戏的变迁》,做进一步的了解。
4、在这么多游戏中,大家原先自己玩的游戏有哪些?
5、通过向家长学习,自己学会玩的游戏有哪些?
6、请向家长学到的新游戏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大家玩一玩。
(三)开展辩论活动。
1、通过调查了解,你们认为是自己现在玩的游戏有意思,还是当时家长们玩的有意思?
2、按照学生所持观点的不同,自然分成两个组,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加入其中的一组参与辩论。
3、辩论围绕的主题是:
(1)现代游戏的利与弊。(2)过去游戏的利与弊。
4、过渡:其实,每种游戏都有自身的特点,它都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甚至孩子们长大了,对自己儿时玩的游戏,还会恋恋不忘。
5、请学生读一读书上第7页的新闻链接《久违了,“弄堂儿戏”》。
(四)开展游戏活动。
1、你们羡慕这些叔叔阿姨玩得快乐吗,让我们一起也来玩一玩。
2、宣布玩游戏的要求:
(1)自由分组,选出组长,负责本组的游戏活动。
(2)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是现在的游戏,也可以是家长们当年玩的游戏。
(3)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3、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开展游戏活动。
4、回教室交流自己玩完游戏后的感受。
(五)开展设计活动。
2、学生动脑、动手开始进行自己的创造与制作,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
3、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六)总结全文。
愿我们的每位同学,都能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大家过得健康、快乐而有意义!
2.不和烟酒交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学生自己周围人的吸烟状况和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我国面临着“烟民”人数多,危害大的问题。
2、通过学生的环境调查---选择学校附近的某一区域或某一公共场所,看一看有多少烟头,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3、懂得酗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并学会抵制一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行为,并能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影响。
教学准备:
进行有关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整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结果展示与讨论(机动)或调查学生家庭中爸爸(爷爷、外公)抽烟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家人的态度等。
1、将学生课前调查资料的整理结果进行展示。
(1)统计。
被调查人对吸烟的态度:
(2)结论与启示。
2、分小组讨论结论与启示。
3、每个小组在白纸上写出本组同学的主要观点和理由。
4、交流各个小组的观点。
(二)结合书本资料及课前调查情况讨论“吸烟的危害知多少”。
1、学生阅读书本资料p8-9。
2、同座位同学相互讨论。
3、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你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吗?
(三)画一画,你能将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或对环境的危害画出来吗?
1、分小组讨论、设计。
2、展示设计结果,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设计意图。
(四)谈一谈,吸烟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
(1)阅读课本第十页小资料---危害知多少,(2)同学自由发言谈感受。
(五)模仿表演。
(六)怎样帮别人戒烟。
1、阅读课本中有关资料。
2、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方法多。
3、说一说:你有帮助别人戒烟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做的?
(七)法律宣传员。
1、阅读课本第14页“法律看台”。
2、说一说有没有违反这些法律条文的现象,应如何对待?
3、设计一段小品宣传“法律看台”中的内容。
(八)课后作业。
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戒烟方法,帮吸烟的爸爸(爷爷、外公)戒烟,帮身边的人戒烟。
第二课时。
(一)汇报、交流。
1、你是怎样帮助周围的人戒烟的?
2、别人怎样对待你的戒烟帮助?
3、你觉得你的做法成功吗?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通学习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吸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行动宣传戒烟,除了吸烟以外,还有很多人有着另一个不良的嗜好,这就是酗酒,据统计,我国每年酒的消耗量相当于一个西湖,十分惊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酗酒的危害有多大。
(三)大家谈---我见过的醉酒人。
1、同学们家庭及父母的朋友中有没有酗酒者,他们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
2、自己有没有饮酒的经历?
3、用一句话说明酗酒的危害。
(四)相声欣赏或表演。
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形式,目的就是寓乐于教,使学生在欣赏节目的同时知道酗酒的危害。
4、分工---绘画小组和文字抄写小组。
5、如果当堂课内完成不了,可在课后继续完成。
(五)远离毒品。
1、我们了解了吸烟、酗酒的危害和应该采取的措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另外一种更可怕的东西---毒品。
2、放有关资料录象片或图片展片:吸毒的悲剧下场。
3、展示毒品危害的统计数据(参见课本第16页有关资料)。
(六)了解毒品是什么。
1、什么是毒品?
2、毒品有哪些危害?
3、殷汉林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什么?
4、为什么说毒品是“白色瘟疫”?
(七)想一想,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吸毒危害的事例。
2、你知道为什么一日吸毒,终生想毒吗?
3、给大家介绍一下“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4、你知道有关禁毒英雄的故事吗,向大家说一说。
(八)表演。
1、分组根据课文中“科学告诉你”编制节目――如何拒绝“毒招”。
2、表演、欣赏、点评(由学生自己完成)。
2、教师总结、引导。
(九)课后作业——做一个远离烟、酒、毒品的社区宣传员。
1、漫画、标语设计:主题――远离毒品或毒品的危害;要求:主题突出,简洁明了;
2、大家一起出黑板报:主题:我们对烟酒亮“红灯”。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七
1.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2.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3.从对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理解家乡的变化。
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第29—31页。
有关学校新、旧面貌的照片。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讲讲私塾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
二、揭示问题,进行探究。
1.教师引出问题:前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人物质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那对我们的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的、过去的学校生活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家乡的学校。
2.学生讨论。
学生拿出事先搜集到的学校新、旧面貌的照片,进行分组讨论。
3.教师适时点拨,研究学校的历史发展,要了解学校过去及现在真实情况,并且加以对照,得出自己的认识,要善于进行比较。
4.学生交流、小结看法。
三、制作活动:
合作完成学校变化年表。
教师对于制作完成得较好的加以肯定。
四、总结课文,激发情感。
现在,我们提倡科教兴国,国家和社会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我们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能在既宽敞又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应该热爱学习,珍惜幸福的学校生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八
1、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2、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3、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展示成果,资源共享:
把学生收集的种交通标志的照片,交通事故的图片,交通法规的相关条文等放在展览角供同学参观学习。(评出最受同学欢迎的资料,最佳个人和最佳小组。)。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九
父母对我的希望。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过程。
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有关父母对儿女深情的文章、诗词或者词语,把你搜集到地读给大家听。
同学们读得真好,你可以把这些好词、好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来,为你的作文增添色彩。
2、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3、谁愿意把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说一说。
4、同学们,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曾经为许多人所讴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名句都把亲情表达到了极致,其实,真情的流露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作修饰,也不只是在重大事件上才能表现出真情,或与知识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或许平实的你丝毫都没有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点滴,却往往更能体现出真情的伟大!以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亲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平淡的小事一样会打动别人。
5、总结。
今天,我发现同学们长大了,因为你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相信上完这节课,你再不会对爸爸、妈妈所作的一切无动于衷,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才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第二课。
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2、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
3、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吗?
二、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一)希望带来的进步。
父母的希望和自己的愿望一致时,就会使自己产生一种动力,督促着自己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二)希望带来的烦恼。
当父母的希望违背了我们的成长规律时,当他们的要求和行为让我们难以接受时,不但不利于我们的成长,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三、本课总结。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对父母的爱也应该如此。让我们把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进步”与“烦恼”的问题,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吧。
说一说。
说家里父母对自己的希望。
讨论希望带来的进步。
讨论希望带来的苦恼。
第三课。
架起沟通的桥梁。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
b、比较紧张。
c、疏远。
d、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三.出示一些图片,与学生交流。内容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经常“煲电话粥”
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回去与父母交流填写调查问卷。
出示一些图片,学生交流。
第四课。
我有上学的权利。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揭题。
讲述刘玉凤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
二、讲授新知。
1、看图说一说,了解儿童失学的其他原因。
2、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大家说法。
结合图一;图二。
4、七嘴八舌。
假如土中的两个孩子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该怎么办?
三、归纳延伸。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一说,了解儿童失学的其他原因。
第五课。
选举我们的班干部。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是在红旗飘飘下成长的少年,在学校的阳光下,我们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组织。我们的小队,中队每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大家受益匪浅,终身难忘。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离不开队干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那么,少先队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话题——怎样选干部。
二、探究学习。
1、看书中插图,指导观察。
2、学生自学交流。
3、师小结:选举的一般程序:
5、我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讨论: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
三、交流活动:
《干部轮岗大家谈》:用民主的方式推选一人发言,引导思考:“轮流当干部”和“选举产生干部”的利和弊。
四、总结。
看书中插图观察。
自学交流。
第六课。
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报交流。
1、引言。
2、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使学生学会如何简练、准确地表述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说问题的时候也要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完成教材第35页留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5、引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建议。
2、指名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
3、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说说你的建议。
4、说说你想把问题反映给政府的哪些部门。这个环节重点指导。
5、讨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讨论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再指名说说,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并评价。
6、写《建议书》并邮寄。
7、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不同方式反映给有关部门。
第七课。
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报交流。
1、引言:可以用教材中“我们的社会正在飞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果这些社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你眼里,都有哪些社会问题?”这段话进行引导。
2、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使学生学会如何简练、准确地表述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说问题的时候也要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完成教材第35页留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5、引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建议。
2、指名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
3、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说说你的建议。
4、说说你想把问题反映给政府的哪些部门。这个环节重点指导。
5、讨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讨论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再指名说说,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并评价。
6、写《建议书》并邮寄。
7、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不同方式反映给有关部门。
第八课。
我们的衣食哪里来。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准备的食物:水果、面包、火腿肠等,引入课题并板书。
2、实物导入,分析归类。
引导学生从早餐到午餐吃的食物开始,介绍自己吃过的食物有哪些。再根据学生的介绍,让学生把这些食物分成两类:本身就是农产品的实物;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物。
3、图文分析,填写表格。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四幅图例,进一步了解哪些食物本身就是农产品,哪些食物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
(2)让学生根据“可以直接吃的农产品”和“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两项进行填写。
(3)让学生说一说哪些食物是自己家乡生产的。
4、根据实物,分析归类。
(1)教师说说自己当天的着装。
(2)学生自己说、相互说当天的着装。
(3)学生根据课前填写的调查表,说一说自己及家人在一年四季中的服装及家中的床上用品。
(4)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五幅组合图形,师生共同分析这些衣物及床上用品与农业的关系。
(5)填写教材第43页表格。(6)阅读“资料卡”,拓展知识。
5、图文分析。
(2)师生共同分析图中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浪费现象,让学生知道,我们吃的食物包含了农民的辛勤劳动,要尊重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
6、讨论交流。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民,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会怎样?”讨论之后,归纳、总结、记录结果。
(2)请学生把过去、现在对农民的认识交流。交流后,让他们以文字的形。
式抒发心中是感受。
第九课。
生活中的工业产品。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1、通过实物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实物:手机、药品、电视遥控器、教科书等物品,进行谈话:一提到工业,同学们可能觉得与我们很遥远,但是现在在老师手中的这些物品,都属于工业产品。可见,“工业”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工业吧。
2、交流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的生活用品,之后引导学生交流:“看看你家有哪些生活用品与工业有关,你知道它们的品牌与生产厂家吗?”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引学生填写教材第53页表格。
3、了解产品说明书(1)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空调说明书”,“止咳定喘片使用说明书”,了解这两种日常生活中工业产品的使用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不看产品说明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使学生明白看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
(3)教师组织学生们看自己家中到来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看产品说明书来正确使用工业产品。
4、通过对比,感受变化。
(1)教师出示图片:电风扇、空调、搓衣板、洗衣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
(2)学生们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说说自己家中的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情况及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3)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家中工业产品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然后填写教材第57页表格。
5、图文分析。
(1)师生共同根据“教科书的来历”,了解一种工业产品的制作过程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教科书的来历”的流程图。
(2)根据流程图,师生共同分析生产一种工业产品的复杂过程和工人劳动的艰辛。教育学生应该珍惜每一件生活用品,尊重人们的劳动。
6、分工合作,实践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学校内部“编辑”一本《班级优秀作文选》,体验图书编辑过程和编辑劳动的艰辛。
指导学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如:征稿、选稿、设计版面、打印、绘制封面和插图、校对、装订。
第十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了解古人怎样出行。
(1)让学生看图,想象古人出行的情况。
(2)结合教材中的几幅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了解古代交通工具,并且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知道的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3)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古代各种交通工具的利与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2、说说现代交通工具及发展情况。
(1)先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指名说,别的学生补充。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交通线路。(1)铁路交通。
让学生看p68页中国铁路分布图,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小组交流:我们家乡经过的铁路是什么线路?(青藏铁路)。
(2)公路交通。
让学生看中国公路分布图,了解主要公路线路。
小组交流家乡经过的两条主要公路线路。(315公路和109公路)。
(3)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
让学生阅读教材p70页,了解我国的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提问:水上交通有什么特点?(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的特点)。
小组内交流:从家乡去北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为什么?
4、认识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参考认识:交通拥挤,尾气污染,江河污染,铁路垃圾,交通事故多,死亡率高。
举例说一说你身边由于交通带来的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第十一课。
现代通信真方便。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1、古人怎样联系。
(1)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几幅图自主学习古人是怎样联系的,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以及各种通信方式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并且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知道的古代通信方式。(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小组讨论: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等古代通信方式存在的局限。
2、说说我的见解。
(1)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古代各种通信方式的利与弊。(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3、古代通信知多少。
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交流古代世界各国的通信方式。
4、选一选。
我校要举行一次夏令营活动,参加的同学有本市(县)的,有北京的,有台湾的,有日本的,还有本县边远山区的。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和这些同学联系的方式,并说出理由。
参考:本市的电话费较便宜,国际长途电话费比较贵,山区的许多地方目前还不通电话,也没有互联网。
选择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5、实践体验------我来试一试。
(1)教师导入:既然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那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来试一试吧!
(3)现场模拟打电话与发送电子邮件,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发送电子邮件邮件。
(4)学生现场给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情况,并向朋友或亲人送上美好的祝愿。
第十二课。
传媒拉近了时空。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同学们获得信息的传媒途径非常丰富,那么你们经常使用的是哪种呢?作一个小调查,自己的亲人或朋友都利用哪些大众传媒获得信息?包括他们喜爱的报纸、电视、广播或者网络等等。
2、在自己喜爱的一种媒体上,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新闻。
二、我最喜爱的媒体。
1、学生展示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并向他人介绍自己喜爱的媒体及理由。
2、学生交流自己如何利用喜爱的媒体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
3、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媒体与你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小小新闻发布会。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新闻。从选编到播出,分工明确。
2、小组研究出新闻发布的形式。
3、选出一名同学为主持人,每小组选派播音员进行播读,主持人可以采访小组其他成员。
四、读报计划。
1、请纸质传媒组介绍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
2、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看的书。
3、制定“读报计划”。
五、说说电视。
1、谈话:电视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伙伴,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信息,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你喜欢看那些频道的哪些电视节目?为什么?完成教材84页的表格。
2、同学们交流自己经常看的电视频道、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和喜欢的理由。
3、谈话:不同的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并不都适合所有的观众。特别是对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正处在学习和成长阶段,应该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什么时间看,看多长时间,都要有相应地选择和限制。听听你们的意见吧,把你们的意见写在教材85页的表格上。我们应该看的电视节目:应该什么时间看:应该看多长时间:
有选择有限制地看电视,对我们成长有哪些好处:
无选择无限制地看电视,对我们可能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4、让学生交流补充以上问题。
六、说说网络。
1、谈话:近年来,网络已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沟通、浏览方方面面的信息。它可以把你同其他伙伴连接起来,实现即时交流。
2、让学生了解网络都有哪些作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上网地点和上网目的。
4、小组内讨论:网络有利有弊,你们知道上网时应注意什么吗?讨论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
第十三课。
世界科技的今天。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展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的图片。
二、有趣的机器人。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0页。你对哪个机器人最感兴趣?和大家介绍一下吧。
3、你平时还听说过哪些机器人?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三、太空之旅。
1、组织学生回忆乘坐“太空飞船”时的体验。没有过这种体验,可以直接以“神秘的太空”为主题,让大家想象太空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究太空的欲望。
2、在人类历史上,谁是太空之旅的第一人呢?谁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登月梦想呢?请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教材,然后交流。
3、想象:航空技术还会有哪些发展呢?(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交流。)。
四、身边的“小小科学家”
1、导入:现代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是科学家们不辞劳苦、勤奋工作的结果,是科学家们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些科学家中,还有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小科学家”呢!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相互交流。
3、为什么他们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发明创造呢?难道他们都是智力超常的“神童”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4、总结:不仅要有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要具备善于观察,乐于思考,不怕挫折的精神品质。
第十四课。
让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生活处处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4、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说起:如各种文具、多功能文具盒、纸张、自行车、汽车等。让学生感受到,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人们将无法顺利、方便地生活。
5、交流后填写教材第99页下边的表格。
6、教师、学生总结: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假如生活中没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作业给学生:以多种方式(图画、想象作文、表演等)来表现假如没有科技会是怎样的情景。
2、由学生组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
3、体验活动:假如世界停电一分钟。
4、总结。
三、这样利用科技成果是错误的。
1、导入: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能够造福人类。但是,如果科学技术被错误地利用,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3、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这样利用对吗?为什么?
4、阅读教材第100页、第101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5、你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
6、填写教材第101页中的表格并总结: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发展科技永恒的主题。
四、倡议书。
1、科学技术被错误利用,给人类到来了灾难。为此,引导学生在浏览教材第102页“资料卡”后,写写倡议书。
2、倡议主题:不要再利用科技危害人类,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第十五课。
让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生活处处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
2、导入:请你仔细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呢?
3、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感受到,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人们将无法顺利、方便地生活。
4、交流后填写教材第99页下边的表格。
5、教师、学生总结: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假如生活中没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作业给学生:以多种方式(图画、想象作文、表演等)来表现假如没有科技会是怎样的情景。
2、由学生组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
3、体验活动:假如世界停电一分钟。
4、总结。
三、这样利用科技成果是错误的。
1、导入如果科学技术被错误地利用,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3、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这样利用对吗?为什么?
4、阅读教材第100页、第101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5、你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
6、填写教材第101页中的表格并总结: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发展科技永恒的主题。
四、倡议书。
1、科学技术被错误利用,给人类到来了灾难。为此,引导学生在浏览教材第102页“资料卡”后,写写倡议书。
2、倡议主题:不要再利用科技危害人类,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交流后填写教材第99页下边的表格。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
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填写教材第101页中的表格。
第十六课。
让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生活处处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4、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说起:如各种文具、多功能文具盒、纸张、自行车、汽车等。让学生感受到,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人们将无法顺利、方便地生活。
5、交流后填写教材第99页下边的表格。
6、教师、学生总结: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假如生活中没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作业给学生:以多种方式(图画、想象作文、表演等)来表现假如没有科技会是怎样的情景。
2、由学生组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
3、体验活动:假如世界停电一分钟。
4、总结。
三、这样利用科技成果是错误的。
1、导入: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能够造福人类。但是,如果科学技术被错误地利用,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3、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这样利用对吗?为什么?
4、阅读教材第100页、第101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5、你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
6、填写教材第101页中的表格并总结: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发展科技永恒的主题。
四、倡议书。
1、科学技术被错误利用,给人类到来了灾难。为此,引导学生在浏览教材第102页“资料卡”后,写写倡议书。
2、倡议主题:不要再利用科技危害人类,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第十七课。
揭开邪教的面纱。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活动过程。
一、汇报交流。
1、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全班交流。
2、观察课本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编说故事。
3、让同学们想象如果人人都相信迷信的话,我们的国家将变成什么样。
二、小小辩论会:迷信邪教对人有害还是有益。
1、教师作为主持人,全班分成两队,即正方:迷信邪教对人有害;反方:迷信邪教对人有益。
2、辩论开始。
正方展示迷信及法轮功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反方对身边发生的迷信事(对人有益)进行辩论。
3、教师公布辩论结果。
三、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用科学破除迷信。
1、教师:同学们,迷信害人不浅,敛光钱财、危害生命,看到这些我们应该怎么做?现在让老师就用科学来揭开迷信神秘、虚伪的面纱。
2、欣赏小实验:“神符显灵”。(1)教师演示“神符显灵”:拿一张白纸,在火上一考―――显字了!纸上出现了“今天别出门,出门有灾!”
(2)学生质疑。
(3)教师演示显字的过程,揭开“神符显灵”谜底:先用氢氧化钾溶液在纸上写一些字。
4、也许,你心中还有很多谜暂时无法解开,还有好多事没法解释。把它们记下来,当成你的科学梦想,然后努力去解答它们吧。
四、课外延伸:
举办一个小展览。
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全班交流。
第十八课。
抵制邪教。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活动过程。
一、邪教的基本特征。
1、打着宗教、科学的幌子编造歪理邪说。
2、神化邪教头子,进行精神控制。
3、建立地下组织,进行非法活动。
4、不择手段地骗敛钱财。
5、反对政府,仇视社会。
6、宣扬“末日来临”。
二、邪教用各种把戏吓唬人。
1、看相算命。
2、装神弄鬼。
3、蚂蚁写字。
4、白纸显字。
5、玩符谶(读音为“陈”)。
6、抹鳝鱼血招蝙蝠、投放癞蛤蟆等东西。
三、邪教的危害。
1、破坏家庭。
2、骗取钱财。
3、破坏生产。
4、奸污妇女。
5、残害生命。
6、毒害青少年。
7、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
8、危害基层政权。四,相信科学,抵制邪教。
1、不相信。
2、不参加,不宣传。
3、劝阻家人不相信不参加。
4、向公安部门及时举报。
五、教师总结。
相信科学,健康生活集体说邪教的基本特征。
集体总结邪教用的各种骗人的把戏集体回忆邪教的危害。
自由说说我们怎么抵制邪教。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感受家乡的可爱。
能力: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
知识:知道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名人、伟人的事迹,以及独特的房屋外观和名气较大难得一尝的食物上,而对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建设者,久居陈旧的老宅,平日的家常便饭往往不太留心。而且对这些人和事物的关注也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这些现象和当地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基础上看,农村四年级学生的活动范围不算广阔,接触到的人物,特别是名人、伟人相对较少。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房屋建筑、日常饮食因为长期身在其中而缺乏新鲜感和探究欲望,而且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孩子们收集资料的途径相对较少。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教学难点是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为突破上述重难点,课前教师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时,可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询问家中的长辈,在村中各处走走,进行实地观察,查阅报刊和书籍。回顾自己从小到大在家乡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等。而对象和内容也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要尽可能的充分一些。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对于比较难以理解和展现的方面,教师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或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引导,使学生间的交流在范例的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色、有实效。
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课件。
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工具;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图片等形式,了解家乡富有特点的老房子;访问当地的老人,了解老房子的特点及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家乡文化采风”“家乡的老街和老屋”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家乡的美食佳肴”“活动天地”的教材内容。
活动一家乡文化采风。
[播放课件:家乡文化采风]。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
(1)家乡文化大致有哪些方面?
(2)开展家乡文化节活动:说家乡话,唱唱家乡的歌曲、戏曲;做做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家乡文化的图片等。(板书:浓浓乡土情家乡文化采风)。
设计意图:从乡音、歌曲、工艺品等不同方面了解、认识和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家乡文化的喜爱之情和好奇心。
活动二找找家乡的老房子。
1.课前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图片等形式,了解家乡富有特点的老房子;访问当地的老人,了解老房子的特点及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
2.[播放视频:家乡的老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那里的老房子是什么样的?从不同的家居中,你发现了什么奥秘?为什么不同地区的老房子风格会不同呢?学生可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老房子,选择优秀作品办一期壁报,并讲一讲你知道的关于老房子的故事和传说。(板书:家乡的老屋)。
和创造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懂得爱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活动三追溯村名的由来。
1.教师根据学生居住的状况,按区域分组考察自己所在村落、集镇、街道名称的由来。
2.课前分组采访当地人、查阅资料、访问村文化馆等,并做好充分的调查采访记录。
3.各小组将自己的图文资料进行。
4.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记者在行动》的有关内容,各小组可参照课本,用讲故事、说历史、讲传说等形式,为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课前成果。
5.:每一处村名必有一个故事,每一条老街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老村、老街、老屋时时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情……(板书:老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家乡地名的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亲近感。
浓浓乡土情。
家乡文化采风。
家乡的老街和老屋。
活动一找找风味小吃和菜肴。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家乡的美食佳肴》的内容情境进行讨论: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有特色的美食佳肴?学生自愿结合成组,以模拟社会的方式,在“美食城”里开设特色“餐馆”、“小吃店”、特色“食品店”,并选出“老板”向大家介绍本店的家乡特色食品。(板书:家乡的美食佳肴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加深对自己家乡饮食文化的认同。
活动二美食与环境的关系。
:看来,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不同特色的美食佳肴,这和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物产种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与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设计意图:加深对其他家乡饮食特色的认同,并了解饮食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活动三做做家乡菜。
1.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饮食经验,选择一种简单易做的家乡美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制作原料,较复杂的也可在家长的指导下先做好。
2.根据自己选择制作的佳肴,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好课本中的制作单。包括菜名、备料、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从哪里学会的、家长的等内容,在班上互相交流经验。
3.师生互相品尝自己制作的家乡美食,相互间做出。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的美食佳肴。
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与地理位置有关系密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一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关于自然灾害——特别是本地常见的自然灾害避险求生的方法、措施的资料。
白色卡片若干,供小组合作做生存卡片用。
1、师:同学们,当大自然发怒的时候,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假如在上课时发生地震,面对灾难,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呢?现在我们进行一次地震避险演习。
2、利用录音机等模拟地震时的声响,营造紧张气氛。
3、演习完后学生自由发言,引发讨论。
4、出示卡片,导入主题。
1、学生将收集到的避险求生资料,采访记录进行分类,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2、对某种自然灾害感兴趣,并乐于进一步探究的同学组成一组。
3、每组充分利用相关资料,讨论总结出在这种灾难面前的正确避险方法,写在卡片上。
师:各组的同学依据自己的探究内容给小组取名。
1、举行经验交流会。
2、再分组修订结果,制作生存卡。
3、展示生存卡。
4、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生存卡装订成册。
老师:当大自然发怒的时候,我们就利用“生存手册”,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愿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再退缩,想出更多的办法。行动起来!
1、通过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和实例,懂得危难之中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让学生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使其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1、搜集、了解在危难中人们万众一心、共同战胜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
2、搜集一些灾难中人们团结互助及灾后重建家园的图片、照片、故事等。
3、观看《惊涛骇浪》《龙卷风》《唐山大地震》《山崩地裂》等影片、纪录片,及抗灾救灾的新闻。
4、了解一些人们支援灾区所做的贡献。
1、举办“灾害无情人有情”的图片、照片展,包括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等内容。
2、开展危难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演讲会,或请英雄人物做英雄事迹现场报告会。
3、一些感人的故事、事迹排练成小品演一演,唱一唱歌颂人间真情的歌曲。
4、举办抗灾救灾影片、新闻及故事的观后感、读后感征评活动。
5、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鼓励他们战胜灾难。
6、参加一次支援灾区的募捐活动,或者与灾区小朋友结成“手拉手”好朋友。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二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调查现状及其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调查现状及其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调查表格,劳动工具或修理工具。
(一)活动动员。
2、动员:我们首先要了解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然后再去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公共设施的活动。
(二)看看周围的公用设施。
1、布置活动任务: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用设施,了解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看看有没有破坏。
2、分小组进行调查,制定计划,填写好记录表。
名称。
数量。
使用情况及现状。
危害及原因。
3、分组调查。
4、班级交流调查的结果。讨论:看了结果,你们有什么感想?
(三)说说我们的好点子。
1、读读书上的小组建议的范例:我们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提出建议?
2、分组讨论:通过公用设施的调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班上交流。评评最佳点子,总结好的点子,投递给有关部门。
(四)我给公用设施“洗洗澡”
1、分组讨论:除了提建议,我们还可以开展什么具体的活动?
2、小组确定活动内容,并作好活动准备。
3、分小组活动。
4、活动总结,写日记。
(五)拓展活动。
组织警察小分队,开展假日活动,比如双休日上街做宣传,检查公用设施的情况,发现问题可以向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反映。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三
1、事先布置学生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导思考: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还能取得成功呢?
3、对比自己的行为讨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当众说,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告诉老师,让大家来帮他分析,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1、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讨她该如何面对一进的失意。
3、学生续编故事:小雪会成功吗?
4、教师小结。
1、读爱迪生的名言,想爱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学生在讲其他名人类似的故事。
4、教师小结。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四
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示出的冷静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送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通过感受同龄小朋友在灾难面前的,对同伴表示出的至真至纯的爱,引导同学深刻的审视自身,从而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爱传送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课时。
一、激发情感。
出示图片(到处是断壁残垣,残垣断壁,交通中断,通讯瘫痪,一座座城市成为孤岛,一时间哀号遍野)。
同学们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一幕时,你想说些什么?(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多么微缺乏道,大自然在一瞬间就毁掉了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人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束手无策)。
你对这地震有什么了解吗?
二、讨论交流。
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8.0级,余震3万多次,涉和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人省市区417个县,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这场地震让许多人失去了自身最亲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许多小朋友一夜之间成为了孤儿……而更多的人来不和话别,来不和再看一眼这世界,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图片感受)。
1、出示图片——英雄的图片。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同学发言)。
师小结: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好样的!!!
2、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去读读他的故事。
3、读一读,再讨论交流。
你有什么感受?(敬佩、感动)。
他们在地震中都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同学举手,畅所欲言)。
值得吗,为什么?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分组讨论讨论后再交流:冷静冷静,勇于救人,临危不惧)。
假如你是邹雯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同学说说)。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五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第二单元“缩短时空的通讯”,第三单元“四通八达的交通”。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历史、文化古迹、历史名人、风俗到通信、交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以家乡的历史、文化古迹、家乡的历史名人、风俗作为基本事实,把赞美家乡和保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二单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历史演变、未来通信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文明通信,尊重他人劳动,爱护通讯设施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目的要求: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三、重难点。
1、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历史文明古迹、家乡的历史人物及家乡的风俗。
2、了解通讯的种类和它的发展过程,懂得尊重邮递员的劳动,知道爱护通讯设施,遵守通讯规范。
3、了解常用的交通工具及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懂得尊重乘务员的劳动,做文明乘客,知道爱护交通设施。
四、学生素质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五、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六、教学进度。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六
3、通过收集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收集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洪水来了地震发生时——绝处求生。
1、习在洪灾、地震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护自救的能力;
2、体会到在危难中应当团结互助,还应有坚强的意志。
1、收集国内外近年来发生洪灾、地震的资料;
2、去图书馆、上网收集或向家人了解洪灾地震时的自护自救的方法;
3、准备白纸、水彩笔等。
四、故事导入。
师讲故事:1998年------一个小女孩在洪水中坚持了十几个小时,最后终于得救。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过渡。
五、看漫画,学经验。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总结经验。
你还知道哪些洪灾时的自护自救方法?
六、演一演,谈一谈。
1、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情景表演。
2、小组汇报表演。
3、教师小结。
四、学生出示有关地震的资料,教师过渡:我们遇到地震到底怎么办?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得分最多?
七、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学到了哪些地震时求生避险的经验和求生手段?
八、我们这里遇到地震怎么办?
九、遇到其他自然灾害怎么办?我们也来设计一个“避险求生进退棋”游戏。
十、续编叮叮历险记。
总结。
十一、教学后记:
我们的生存手册。
1、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护自救的能力;
3、通过收集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资料。
2、白色卡片若干。
十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当大自然发怒的时候,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假如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呢?现在我们进行一次地震避险演习。
2、利用录音机等模拟地震时的声响,营造紧张的气氛。老师宣布:演习开始。
3、演习完后,学生自由发言,引发讨论。
4、师生共同总结出正确的避险方法(写在卡片上)。
5、出示卡片,导入主题。
十三、分组合作,初步设计生存卡。
1、学生将收集的各种自然灾害的避险求生资料、采访记录进行分类,展示在黑板上。
2、对某种自然灾害感兴趣,拧乐于进一步探究的同学组成一组。
3、每组充分利用相关资料,讨论总结出在这种灾难面前的正确避险方法,写在卡片上。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
十四、汇报合作成果,展示生存卡。
1、过渡:
2、举行经验交流会。
3、再分组修订结果,制作生存卡。
4、展示生存卡。引进评价机制,师生共同评价鼓励。评出最佳生存卡。
5、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生存卡装订成册。
十五、野外避险训练。
十六、总结拓展:
从今天起,大家都来做“生存手册”的小小宣传员,向你身边的人介绍他,宣传他。让更多的人学会避险的方法。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七
(一)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激发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行为与习惯:
认识到面对困难不能退缩,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克服,要以顽强的毅力去坚持。:
(三)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能力。
(四)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有信心去克服;在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引导学生像榜样学习,辛勤付出,体会成功的乐趣。
1、教学配套光盘。
2、让学生课前去搜集些勇于克服困难的故事和名言。
(一)游戏激趣,体验困难。
游戏规则:
(1)抬头挺胸,两臂前举。
(2)两脚分开,腿部半蹲。
(3)能坚持三分钟即为游戏胜利者。
师:哪些同学愿意来做这个游戏?不参加这个游戏的同学,老师也要分配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请你当回小裁判,如果哪位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你就有权把他淘汰出局。
师: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小裁判请履行起你的职责。
师:好,游戏到此结束,能坚持到最后的同学,他们真了不起!
请胜利者上台,老师奖给他们胜利的奖章,大家为他们鼓掌。采访胜利者和放弃者,让他们说说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现困难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并让成功者说说成功后的感觉。
(二)谈谈身边的困难。
师:那么我们就展开一下困难大搜索,说说自己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谁来说说呢?
师:对,我们要取得进步,快乐成长,就一定要克服困难,勇敢地攀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我要攀登》。有信心攀登困难山吗?一起大声地说出来。读题。
(三)小组讨论,共出金点子。
师:请每个小组围绕一个困难展开讨论,找到解决这个困难的金钥匙!如果这座困难山是你以前攀登过的,你可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登山”经验。请小组长安排好讨论,组员踊跃发言,仔细倾听,组长做好记录,准备汇报!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在组长组织下选择身边的困难,共同讨论解决。
请学生上台交流。
师点评。其他小组还有补充的吗?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要把你们的金点子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同学们,通过讨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困难,收获可真大。相信如果我们今后再遇到这些困难时,这些金点子肯定能发挥作用。
(四)树立榜样,读读故事。
师: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一个同龄人的故事。
学生自由读文。
师:你有什么感受吗?张朋是怎样面对困难的?
交流感受,师相机点评引导。
师:其实,古今中外,勇敢攀登困难山的人是数不胜数。同学们知道的还有谁?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登山”故事,可以说别人的,也可以说自己的。
(五)欣赏,激发勇气。
在这里,老师突然想起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节目《千手观音》,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播放残疾人、战士、运动健儿让学生谈谈感受。交流。
同学们,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正是因为他们有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坚强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所以他们都取得了成功。当有困难山阻挡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不要慌张,相信自己能行,勇敢地面对它们,你就会克服困难,攀登上胜利的顶峰!在这里,老师有句话送给同学们。
出示: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机动:同学之间互赠格言)。
师:相信同学们都能战胜困难,有没有信心?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能勇敢地攀登困难山,成为生活的强者,品尝到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