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认识整时说课稿(通用16篇)

认识整时说课稿(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2 05:14:01
认识整时说课稿(通用16篇)
    小编:zdfb

总结是对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的过程。总结要有个性和特色,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案例、适当使用幽默或讽刺的语言等方式来增加文章的亮点。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写出一篇精彩的总结,可以参考以下优秀的总结范文。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一

1、教材内容:

《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时、分”教学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面和电子表,会读写整时和几十半;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钟面和电子表,会读写整时和几时半;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提前布置任务,并将认整时和几时半的教学进行揉和,体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主要采用了,设疑诱导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

有效的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是在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说一说,指一指,拨一拨等一系列活动中将知识逐步内化。

1、知识梳理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谁和钟表交朋友了?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好吗?学生的回答很积极,有的说钟面的知识,有的甚至说会认钟表,定闹钟等。这样的导入简单、亲切,通过对知识的简单梳理钟面的有关知识,了解学情,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学生活动:我会填。

出示没有数字刻度的钟面,“刚才你们说的真好,你能填出老师所指位置的钟面吗?”这样简单的设计培养学生方位的表象。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设计两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谁了解这两个钟面朋友?他们表示什么时刻?部分学生学生会准确的说出3时,6时,这时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再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钟面的时针,分针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刚才的合作得出认整时的方法: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板书。这一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活动:我会拨。

充分利用学具资源,请你拿出手中的小钟面朋友,找一找时针和分针,拨一拨喜欢的时间,指给同桌看,说给同桌听。这样放交手给学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认几时半。

几时半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采用先辅后放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对比8时半与8时整的钟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原因。再用实物钟演示8时到8时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请学生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顺时针顺序,学生会发现分针走了半圈,时针才走了半格,强调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课件出示几时半的钟面,“你会认吗?怎么认的?”最后总结认几时半的方法:分针指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学生活动:我会认。

为了巩固刚刚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知识,我出示漂亮的钟面进行强答:“这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认的?”

2、写整时、几时半。

“谁已经和电子表交了朋友?你知道它如何表示时间吗?”根据学生板演黑板上钟面时间的写法,教师规范写法。强调“:”的位置,“:”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几时半还可以读作:几时三十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教师又起到了指引点播的作用。

3、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仔细观察这些图,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呢?”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你演我猜。

教师用肢体示范几个整时的动作,先让学生猜一猜,再让学生学一学,学生乐在其中,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2)找朋友。

(3)综合练习。

(4)你知道吗。

“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发现第一幅图是上午10时,而第二幅图是晚上10。同时我会将知识进行延伸,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0整,你们知道美国纽约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这两个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发挥想象,拓展了思维,扩大了信息量。

5、小结。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我再及时总结: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我们来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作时间的小主人。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二

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反思《认识整时》教学反思》。

2、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重视动手操作实践。“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实物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的机会。

二、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对于课堂的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有待提高,课堂整体把控不能得心应手。

总之,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三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学习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平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习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四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会用两种形式表示同一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a、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表,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观察钟面。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学具,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大钟面。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贴钟面)。

*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

(教师小结)我们把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板书时针、分针)。

同桌拿学具表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1、认识。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7时、3时、6时(学生说出时间)。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发现分针都指向12。

(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拨一拨。

同桌合作,二人一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一人拨。

(教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三)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过渡: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表)。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五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教材上的安排是将整时和半时安排在一课时教学,但我觉得这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这部分知识,那以后学习“时、分”就会非常困难。所以我决定将整时和半时分开教学,各为一课时。今天我教学《认识整时》一课。

在新课部分,我以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发现钟面的三个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观察了这12个数字的位置特点;

3、有12个大格子。这样,学生基本了解钟表的外部结构。接着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三个钟面的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进行整时的教学。在这过程中,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整个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我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六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节课我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借助经验,认知钟面。

(3)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欣赏。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找朋友。2: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3:生活情境体验。

1.找朋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一天中的两个9时,使学生了解一天24个小时,时针走两圈。结合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拨自己喜欢的时刻,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有趣的动画欣赏,使学生知道怎去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并加以诗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生动地体难时间的宝贵。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七

说课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一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钟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做介绍: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的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因此通过教学,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会认读整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合作的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根据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会认整时的钟面会整时的两种写法。教学难点为: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有:多媒体电脑课件和学具钟。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一特点,我激发他们的兴趣,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情境,设计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由此我设计的教学教法是:。

首先通过谜语导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提高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其次寓教于乐,融练习于游戏中,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

再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首先通过情境的创设,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眼”通过这个谜语让学生猜猜它是谁?

(课件展示各种钟表)看!它们是什么?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形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导出课题:认识钟表)。

其次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在这个环节我分3个步骤来完成:。

1、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先观察课件上的钟面,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并且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只能说出“钟面上有2根针,还有数”等,我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由此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钟面,并说出小女孩起床的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对7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最后总结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可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发现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里有两个10时,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再次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新知,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两大板块:

1、设计自己的星期天。

我先用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由学生边看图片边互相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2、巧手拨时刻。(学生出示学具)(先由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时间拨出对应的时间,学生仔细观察。再由前后4人为一小组,一个同学说时间,另两个同学迅速拨时间,一人做裁判。大家轮流玩)。

这一环节重视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的有机结合。既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最后概括总结。

由谈话形式提出:“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便于学生记忆。

钟面上有12个数。

8时写作: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谢谢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八

这节课我讲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会用两种形式表示同一时间。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a、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表,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观察钟面。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学具,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大钟面。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贴钟面)。

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

(教师小结)我们把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板书时针、分针)。

同桌拿学具表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7时、3时、6时(学生说出时间)。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发现分针都指向12。

(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拨一拨。

同桌合作,二人一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一人拨。

(教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九

1﹑教材内容:

《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时﹑分”教学的基础。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面和电子表,会读写整时和几十半;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钟面和电子表,会读写整时和几时半;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提前布置任务,并将认整时和几时半的教学进行揉和,体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主要采用了,设疑诱导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

三﹑说学法。

有效的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是在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说一说,指一指,拨一拨等一系列活动中将知识逐步内化。

四﹑教学流程。

1知识梳理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谁和钟表交朋友了?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好吗?学生的回答很积极,有的说钟面的知识,有的甚至说会认钟表,定闹钟等。这样的导入简单﹑亲切,通过对知识的简单梳理钟面的有关知识,了解学情,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学生活动:我会填。

出示没有数字刻度的钟面,“刚才你们说的真好,你能填出老师所指位置的钟面吗?”这样简单的设计培养学生方位的表象。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设计两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谁了解这两个钟面朋友?他们表示什么时刻?部分学生学生会准确的说出3时,6时,这时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再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钟面的时针,分针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刚才的合作得出认整时的方法: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板书。这一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活动:我会拨。

充分利用学具资源,请你拿出手中的小钟面朋友,找一找时针和分针,拨一拨喜欢的时间,指给同桌看,说给同桌听。这样放交手给学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认几时半。

几时半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采用先辅后放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对比8时半与8时整的钟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原因。再用实物钟演示8时到8时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请学生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顺时针顺序,学生会发现分针走了半圈,时针才走了半格,强调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课件出示几时半的钟面,“你会认吗?怎么认的?”最后总结认几时半的方法:分针指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学生活动:我会认。

为了巩固刚刚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知识,我出示漂亮的钟面进行强答:“这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认的?”

2写整时、几时半。

“谁已经和电子表交了朋友?你知道它如何表示时间吗?”根据学生板演黑板上钟面时间的写法,教师规范写法。强调“:”的位置,“:”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几时半还可以读作:几时三十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教师又起到了指引点播的作用。

3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仔细观察这些图,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呢?”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你演我猜。

教师用肢体示范几个整时的动作,先让学生猜一猜,再让学生学一学,学生乐在其中,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2)找朋友。

(3)综合练习。

(4)你知道吗。

“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发现第一幅图是上午10时,而第二幅图是晚上10。同时我会将知识进行延伸,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0整,你们知道美国纽约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这两个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发挥想象,拓展了思维,扩大了信息量。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我再及时总结: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我们来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作时间的小主人。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十

《认识整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4—87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认识20以内数,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及24时计时法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学会认读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我在研究课标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会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会认读整时,会拨整时。

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我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三)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同学们猜谜,然后欣赏米老鼠的钟表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亲切感。

2)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了两大板块来教学:

1、认识钟面。

对于钟面学生已有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这一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第一步骤是观察比较,初步认识钟面。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并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

第二步骤是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

创设“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钟面上的指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动的?”三个问题情境,在问题引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进一步认识钟面。

第三步骤是梳理总结,深化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认识钟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认读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认、会拨整时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1)初步感知整时。

创设“乐乐起床”的生活情景,在“乐乐是什么时间起床的”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观察思考,试认整时。

(2)交流认读整时的方法,并学习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从“乐乐起床”的生活情境中抽取挂钟交流认读7时的方法,并介绍汉字“几时”的表示方法;抽取床头柜上的电子钟并创设“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电子钟的表示方法。

(3)比较发现,总结提升。

创设乐乐7时起床后,8时去学英语,3时学二胡,6时才回到家的故事情境,练习认读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3个钟面,在比较中发现共同点,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

(4)拨时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老师拨学生认—老师说学生拨—同桌你来说我来拨”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认读整时、拨整时的方法,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律动欣赏,课间小憩。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旋律中感受时间的飞快。这一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需要设置的,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4)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教材第86页第1题:连一连。进一步巩固钟面与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

2、小明的一天。创设“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学习,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评一评“小明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吗?”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适时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并根据“9时小明在学习”“9时小明睡觉了”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情却不同?提出质疑、诱发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渗透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些时间概念。

3、教材第86页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先让学生说说现在是几时,再用彩笔画出1小时后时针的位置。

4、根据时刻画时针、分针。

(1)12时。

(2)自己喜欢的一个整时,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5)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试着做出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

(1)为自己设计一款漂亮的手表;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周末时间安排表。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时3时6时。

8:003:006:00。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十一

尊敬各位评委:

《认识整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4—87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认识20以内数,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及24时计时法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学会认读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我在研究课标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会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会认读整时,会拨整时。

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我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三)律动放松,课间小憩(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同学们猜谜,然后欣赏米老鼠的钟表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亲切感。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了两大板块来教学:

对于钟面学生已有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这一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第一步骤是观察比较,初步认识钟面。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并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

第二步骤是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

创设“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钟面上的指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动的?”三个问题情境,在问题引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进一步认识钟面。

第三步骤是梳理总结,深化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认识钟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认读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认、会拨整时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1)初步感知整时。

创设“乐乐起床”的生活情景,在“乐乐是什么时间起床的”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观察思考,试认整时。

(2)交流认读整时的方法,并学习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从“乐乐起床”的生活情境中抽取挂钟交流认读7时的方法,并介绍汉字“几时”的表示方法;抽取床头柜上的电子钟并创设“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电子钟的表示方法。

(3)比较发现,总结提升。

创设乐乐7时起床后,8时去学英语,3时学二胡,6时才回到家的故事情境,练习认读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3个钟面,在比较中发现共同点,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

(4)拨时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老师拨学生认—老师说学生拨—同桌你来说我来拨”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认读整时、拨整时的方法,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律动欣赏,课间小憩。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旋律中感受时间的飞快。这一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需要设置的,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教材第86页第1题:连一连。进一步巩固钟面与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

2、小明的一天。创设“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学习,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评一评“小明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吗?”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适时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并根据“9时小明在学习”“9时小明睡觉了”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情却不同?提出质疑、诱发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渗透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些时间概念。

3、教材第86页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先让学生说说现在是几时,再用彩笔画出1小时后时针的位置。

4、根据时刻画时针、分针。(1)12时。(2)自己喜欢的一个整时,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由易到难的练习,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试着做出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

(1)为自己设计一款漂亮的手表;(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周末时间安排表。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时3时6时。

8:003:006:00。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十二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会用两种形式表示同一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a、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表,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观察钟面。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学具,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大钟面。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贴钟面)。

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

(教师小结)我们把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板书时针、分针)。

同桌拿学具表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1、认识。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7时、3时、6时(学生说出时间)。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发现分针都指向12。

(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拨一拨。

同桌合作,二人一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一人拨。

(教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十三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会用两种形式表示同一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a.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表,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观察钟面。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学具,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大钟面。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贴钟面)。

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

(教师小结)我们把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板书时针、分针)。

同桌拿学具表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1、认识。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7时、3时、6时(学生说出时间)。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发现分针都指向12。

(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拨一拨。

同桌合作,二人一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一人拨。

(教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三)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过渡: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表)。

1.认识电子钟。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电子表。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十四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整时。认识整时虽是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的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通过教学,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并为以后继续教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以聪聪的星期天为情景,呈现了聪聪在不同时刻都在干什么,以7时、9时、12时,4时为例,从而让学生认识整时,课后还设计了3道练习,贴近生活,富于童趣。

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钟表的过程。

2、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会看整时。

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数。

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数。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钟表店去看看,你们愿意吗?”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钟表面)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形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你都知道关于钟表的`那些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钟表的作用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起床时间,从而让教师了解了学生收集时间信息的情况,学生更明确了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观察: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交流: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

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及讨论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

讨论: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在汇报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说到秒针,当学生说到秒针的时候应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教师说明秒针走一圈才一分钟,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教学整时。

(1)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出后教师引导:2点,还可以说成2时。

(2)再出示4时,让学生再说说是什么时刻,并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3)出示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同时谈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4)出示2、4、8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看整时刻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方介绍给大家。

总结:分针指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5)让学生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拨出3时,6时等时刻,并展示给大家看。

3.出示情景图:小明的一天。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两个同样的时间“9时”?并说说自已在这两个时刻的时候分别在做什么?从而向学生渗透一天有24小时和学会用上午下午。

4.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十五

这一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过实际教学,我有以下的一些体会:

1、如果学生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利用课件出示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让学生猜,学生非常感兴趣,猜出是闹钟。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讲中玩,玩中讲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连在一起。充分利用好课件、学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练习,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给钟面添上时针和分针。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学生不够放心,教师没能做到精讲多练,有个别话重复。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不够积极参与。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够强。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区分它们的形状学生形容得不够准确。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互相说说对方拨的时间是几时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注意。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提高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认识整时说课稿篇十六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借助经验,认知钟面。

(3)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欣赏。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教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找朋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3、一天中的两个9时,使学生了解一天24个小时,时针走两圈。结合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拨自己喜欢的时刻,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第五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