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农村养老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养老现状调研报告(3篇)

农村养老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养老现状调研报告(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9 21:12:04
农村养老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养老现状调研报告(3篇)
    小编:zdfb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农村养老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养老现状调研报告篇一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我们在对全市5个镇街道总体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共对5个村,13个村干部和20个村民开展了问卷调查。20个村民中,普通村民10人,低收入农户10人。其中20-59岁10,60岁以上10人。

二、目前农村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

目前农村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是提供活动场所和简单的日常生活服务,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各村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有免费开放的老年活动室,村辖区内所有老人均可到服务中心观看电视节目,开展棋牌阅读等休闲活动。逢年过节都会举办活动,例如中秋、国庆等都会举办。每月安排老年人专属生日会,给过生日的老年人免费提供蛋糕和礼物。服务中心由第三方日常管理,资金由市、镇街道和村三方承担。

以沈家弄村为例:沈家弄村现在有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点、老年活动室等,并以免费的形式对老年人开放。同时在村范围内开设民情茶室5个,全部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里面的茶水等物品都由村集体负担。每月为当月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开展庆贺生日活动,逢年过节为困难老年人送上慰问品。平时也开展一些服务村民的公益活动,如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提供一次免费理发服务,日常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自愿参加)为特殊条件(计生特困,高龄低保户,多重残疾老年人)的困难老人提供1元午餐,其余资金由街道补贴。

在对本村提供的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中,77%人认为很好,23%的人表示一般。

三、农村养老走向市场化已经起步

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参与到农村养老事业中,通过社会资金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是为农村养老提供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为农村养老提供服务在我市已经起步。目前,五个镇街道中已有一家民营的住宿制养老院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另一家在新建中。

四、农村养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村老年人绝大多数都受“养儿防老”和“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影响,乡土观念比较浓厚,思想上无法一下子转变,短时间内接受新型养老方式比较困难。有部分老人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喜欢农村生活,宁愿独居也不愿跟随子女去市区居住或者入住养老院。

(二)空巢老人增多,缺乏生活照料。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在城里或企业打工,为了工作和下一代的求学,在市区购房居住不常回家,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增多。他们日常生活缺少沟通交流,从家人、亲友等处获得帮助的比较少,缺乏较周全的生活照料。

(三)农村老人收入相对较低。农村老人收入主要来源为基础养老金,农活收入和子女赡养收入,总体收入有限。因此很多老人舍不得参加村里提供的上门送餐服务。社会创办的住宿制养老院,虽然政府给予了补贴,但还是要根据为住宿对象提供的不同服务,每月收取好几千元的服务费用,导致大部分农村居民难以负担,还是选择居家养老。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养老院入住率不高,规模和服务水平上不去,而老人又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五、完善农村养老的需求方向

在“哪些措施对于更好地赡养老人行之有效”的调查中,有69%的人选择了切实提高困难群体收入水平增强赡养能力;各46%的人选择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的生活消除后顾之忧和加强老年人文化体系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38%的人选择了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多样性等;31%的人选择了健全老年人法规体系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23%的人选择了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提高村民养老意识。

在“您最希望政府在农村养老方面做哪些”的调查中,80%的人选择了提高农村养老金待遇,40%的人选择了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扩大特殊病种保障范围,20%的人选择了提供助餐送餐家政服务日常起居等生活照料服务,各10%的人选择了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等机构建设和帮助落实子女的赡养责任。

在“您希望子女在哪些方面能做得更好一些”的调查中,60%的人希望能经常联系陪着聊聊天,各有10%的人希望多照料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在吃穿用度上能主动帮忙。

六、完善农村养老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把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同时要加大农村新型养老方式的宣传,推动农村老人更新养老观念。

(二)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增强赡养能力。围绕高质量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坚持扶贫开发、社会救助并重,落实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产业帮扶等政策,挖掘一批产业帮扶主体,增强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能力。抓好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理赔工作,注重实效性。按照上级要求逐步提高低保标准,提升政策兜底保障水平,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持续增长。

(三)努力构建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体系。以家庭养老、互助养老等农村养老模式为基础,保障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为前提,积极探索为低收入、高龄、失能等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构建全面满足农村各种养老需求为目标,以家庭养老为主,互助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农村的养老服务新体系。

(四)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一方面要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出台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敬老院改造提升等;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让老年人在养老服务机构中来得了,留得住,生活得安心、舒心。

农村养老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养老现状调研报告篇二

养老是民生之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6.9%。为深入了解我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养老需求和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情况,根据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养老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开展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样本情况

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的方式,以颍泉区宁老庄镇和闫庙镇为调查对象,调查样本涵盖23个老年人和10个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调查的23个农村老年人样本中,20个样本为宁老庄镇村民,3个样本为敬老院和怡康养老公寓的老年人。其中男性老年人占83%,女性老年人占17%;60-69岁之间的占43%,70-79岁之间的占48%,80岁以上的占9%。

调研的养老机构样本为闻集镇田楼敬老院和怡康养老公寓的工作人员。闻集镇田楼敬老院属于2013年民生工程新建敬老院项目之一,现入住老人26人,工作人员5人;田楼敬老院院内设有办公、住房、厨房、餐厅、会议室、娱乐活动室、洗浴室、卫生室等配套设施齐备,住室设施配备宾馆化,院内其他设施齐全。闻集村怡康养老公寓2021年2月运营,现已入住76人,在着力打造内居环境宾馆化、外部环境公园式养老的同时,重点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信息智能库。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护理院, 把项目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康养结合”。

二、调研结果

1.养老意愿偏向家庭养老。调研显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依然较为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这一现象符合我国家庭养老传统习俗,老人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的更舒适自在一些,同时也方便子女照顾。在居住方式方面,70%的老年人选择自己居住或与老伴居住,17%的老年人选择与子女一起居住,仅有13%的人选择养老机构居住。在养老方式方面,65%的老年人倾向于子女照料的家庭养老,13%的老年人倾向于养老点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仅17%的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养老。在养老选择方面,70%的老年人目前不考虑农村养老服务,23%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经实地走访观察,身体健康能够生活自理或者孩子能照顾的老年人基本选择家庭养老,身患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子女无暇照顾的老年人大多选择养老机构养老。

2.对生活现状满意度较高。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近些年,国家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加大民生投入,这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调研显示农村老年人大多对生活现状比较满意,30.4%的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56.5%的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子女在本地工作,子女探望次数较多的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更高。56%的老年人满意目前的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对农村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比较满意的地方中,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得到满足的占38%,空闲生活得到丰富的占23%,日常起居餐饮及家政服务得到满足的占19%。

3.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较低。农村老年人大部分因为丧失劳动力而导致收入来源较少。调研显示,22%的老年人身体较差,需要他人照顾,或者身体很差,完全需要他人照顾。依靠养老金、低保等政策保障转移性收入为收入来源的占41%,依靠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占29%,靠子女赡养的占27%。83%的老年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35%的老年人因为服务收费价格影响养老方式的选择;所有老年人可以接受的养老服务价格是1000元/月以下。

4.期待更优质的养老服务。虽然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基本能够满足 养老需求,但是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老年人期待优质的养老服务。调研显示,目前农村的养老机构主要以福利院、敬老院和老年公寓为主,25%的老年人认为养老医疗条件存在不足,23%的认为养老服务项目不全,23%的认为养老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19%的认为政府对养老服务投入不足。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中基本没有上门照料服务,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基本诊疗,健身设备和网络设备等一些设施还不完善。

5.渴望陪伴和精神慰藉。农村老年人大多缺少兴趣爱好,再加上子女无暇陪伴,容易出现精神空虚、渴望陪伴的精神状态,这一现象在独居空巢老人和在养老院养老而子女探望次数较少的老人身上更加凸显。精神上缺乏关爱,极大降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精神问题,诸如焦虑、失落、抑郁、食欲不振等。调查显示,26%的老年人认为农村养老娱乐文化生活少,精神生活匮乏,25%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农村养老存在子女外出等家庭照料困难问题。

6.养老机构面临资金压力。公立性质的养老机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面临的资金压力较小;而私立性质的养老机构主要收入来源是入住老人缴纳的资金,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导致面临的资金压力较大。23%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养老机构运营资金压力大,运营成本高。

三、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匮乏。一方面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文体娱乐设施不健全,或者利用率不高,导致老年人精神生活较为匮乏。另一方面子女陪伴较少,亲情关爱缺失,再加上部分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根本无法开展一些娱乐休闲活动,导致精神孤独空虚。

2.养老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一方面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增加一些文体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和相应的医疗设施。另一方面农村养老服务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部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偏少,知识水平不够,无法提供较为优质的养老服务。

3.政策宣传有待加强。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宣传不足,大部分老年人通过子女或者亲戚来获取农村养老服务信息,甚至还有很多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机构不了解,存在排斥心理。另一方面在孝老爱亲文化宣传方面明显不足,没有形成浓厚的尊老、爱老、敬老氛围。

四、对策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扭转观念。一要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宣传,以村为单位开展养老服务宣讲,整理收集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清单,转变老年人传统养老观念,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了解度和接受度。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契机,利用新闻媒体、报刊、微信公众号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服务和认可,从思想上得到改变。二要加大对养老服务政策的宣传,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邀请相关专家深入农村开展政策解读,让国家养老政策福利真正福泽每一位老年人。三要加大对孝老爱亲文化的宣传。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孝善文化浸润人心、凝聚力量,选树一批优秀典型,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惩治欺老虐老弃老行为。

2.强化要素支撑,优化服务。一要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文体、健身等设施建设,提高设备设施利用率,切实以设施的大提升换来养老服务质量的大跃升。二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服务选择。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信贷支持,降低养老服务成本。三要强化专业人才队伍支撑。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培训,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就业,将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纳入中长期规划,强化卫键、民政、人社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严格按照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标准,加大对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与拟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养老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3.呼吁多方关爱,慰藉心灵。一要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养老服务机构要定期开展下围棋、观影、书法绘画、跳舞等娱乐文化活动,促进老年人的交流。二要形成社会关爱的氛围。呼吁社会各方力量关注关爱农村老年人,对失独、丧失经济来源和重病老年人加大关怀力度,动员慈善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要促进家庭氛围和谐。惩治弃老虐老行为,促进形成孝老爱亲家庭氛围,呼吁子女多陪伴老年人,推动落实探亲假。< <  

农村养老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养老现状调研报告篇三

为深入了解当前全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养老需求和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情况,根据国家、省统计局调研工作安排,xx市统计局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采用重点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于8月8日-10日实地走访了xx县、祁东县、常宁市等3个县市的部分农村养老机构,并面向全市农村老年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92份。

调研结果显示,xx市农村养老体系健全,养老服务创新发展,为农村养老事业贡献了xx智慧。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农村老年人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活动向农村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69份,其中男性老年人39人,女性老年人30人。

从年龄上看,60-69岁老年人30人,70-79岁老年人27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12人。

从居住状况上看,独自居住或与老伴居住的老年人28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20人,在农村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居住的老年人21人。

从子女情况看,至少一个子女本地工作的老年人38人,所有子女均在外地工作的老年人18人,没有子女的老年人13人。

(二)农村老年人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活动向农村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23份,其中福利院、敬老院工作人员18人,养老院工作人员5人。

二、xx市农村养老服务主要特点

(一)农村养老体系健全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约134.2万人,占20.2%,其中90周岁以上老年人21182人,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87人。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化等特征。

为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和农村小型养老设施纳入乡村规划。目前农村养老体系健全,全市145个乡镇中有143个乡镇建有敬老院,基本做到全覆盖。农村养老体系主要有三种模式:居家养老、公办敬老院、社会化养老。调研中不少老人更多地倾向于居家养老,调查的69位老年人,有45人倾向于"由子女照料的家庭养老",有7人倾向于"由养老服务点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

(二)养老服务不断创新

xx市作为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区块链+民政")地区,始终坚持"三个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着力解决好老与新、供与需、统与分的矛盾,通过区块链发展民生事业,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做足改革创新文章,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更有效、更贴心的养老服务;聚焦养老监管体系,实行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牢牢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聚焦养老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养老产业。

(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xx县新建了县福利院养护楼和县养老中心项目,将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投资8800万元对部分乡镇敬老院进行修缮;开展"智慧敬老院"建设。常宁市通过真抓实干和乡村振兴考核等措施,指导各乡镇狠抓村级养老设施建设,新增19个村级示范养老点、四有功能(助餐、休息、娱乐、阅览)的村级养老设施达到140个。耒阳市全面提高特困集中供养服务水平,对部分敬老院进行迁并,迁并后的敬老院日常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厨房、餐厅、储藏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配备到位。

(四)民办养老方兴未艾

全市引进社会资金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民办养老服务方兴未艾。衡东县旭达养老养生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580亩,第一期总投资2.1亿元,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建设普惠养老床位1340张。祁东县同乐颐和老年服务中心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40亩,建成养老床位200张。祁东县现有民办养老机构17家。

三、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

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由于养老服务工作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加大了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与支持力度,但专业化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专业化服务供给受到人才瓶颈制约,服务人员少,专业化水平低,多以"50、60"人员居多,相当一部分人员未经系统的专业化培训。由于薪资及待遇原因,专业人才"留不住",获得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更倾向于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护理服务。

(二)养老投入与收益冲突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放缓,特别是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经济将会面临下行的严峻考验,各级财政收入增长会明显放缓,这意味着投入养老事业的资金压力会加大,而社会资金的投入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

从调研的情况看,23位养老机构工作从员中有19人认为目前养老机构运营存在的问题是"资金压力大,运营成本高",而69位老年人中有36人认为在农村养老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收入低,生活困难,养老没有保障"。这意味着

农村养老机构经营成本与广大的农村老年人经济承受能力矛盾突出。

(三)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明显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龄老人、失能或部分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数量增加,加之面临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的双重挑战,人们对养老公共服务供给充满期待。由于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步晚,缺乏适老化、无障碍设施,特别是护理型床位建设不足,造成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跟不上实际需求快速增长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同时,民办养老机构多分布在县城周边的农村,所处地段公共交通较为不便,家属探望老人较困难。

四、做好农村养老服务的对策

(一)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受传统观念、养老服务费用以及生活便利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因此,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点建设,建立家庭养老床位,推行农村互助养老机制,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保护机制。加强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采取合同外包、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或企业运营和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和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

(二)推行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

调研了解到,多数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入住人数不多。因此,要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前提下,推行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服务改革,重点为辖区内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和计生失独老年人提供低偿托养服务。其余床位向社会开放,探索基本养老服务创新和向社会化开放,培育一批能够承担基本养老服务任务的连锁化、品牌化的市场运营主体。推动机构养老、村级养老、居家养老融合发展。

(三)开辟医养结合特色养老服务

建立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审批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社区老年照料机构内设的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推进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对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推动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