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大单元教学教研活动主持稿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一、准备充分
有一个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利保证。做好充分课前准备,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有利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任务完成的有效条件。有利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对以后的学习有着较远影响。几位老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准备了生字卡片,图片,食物教具等,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生字卡片的准备一面有图一面是生词,有利于检测生词的掌握,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二、教师专业素养较高
教师的语音素养较好,几个老师有着良好的语音面貌。纯正的发音会影响学生。因为学生会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模仿英语老师的语音、语调,一旦形成,很难较正,这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促进了他们的强烈求知欲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方面几个老师倒做得较好,如刘琦老师。教师的形象与人格素质较高。形象素质并不是说教师要“貌若天仙”,但一定要落落大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学生的心目中起模范和表率作用。而教师的教态自如和给学生的亲和力,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梁玲老师利用自己流利的英语结合手势创设情境。
三、书写规范
好的板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离不开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经不断锤炼出来的教学组织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我们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我们示范的不到位的话,学生们学的也可能不到位。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活化知识,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这方面官志梅老师做得较好,书写也漂亮。而且课堂结构也比较合理。
四、创设了情境:
教学中几位老师都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ㄐ纬梢欢ǖ淖酆嫌镅栽擞媚芰Γ如梁玲老师在教单词是自己利用老师语言优势,边做动作,边用英语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刘琦老师教学单词时也让学生表演老创设相关的情景,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良好效果。
五、目标达成度较高
几位老师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法的训练,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突出。
五、建议
1、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的每个环节用时合理,使整节课和谐发展,不要出现头重脚轻等现象。
2、把课堂换给学生,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落实自主的探究学习、掌握合理的传授学习,让学生正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正真成为合作者,引导者。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主动的快乐学习,敢于直舒己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在知识、能力各方面得到不同方位的全面发展。把握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寻找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的中间地带。
3、加强学生句型的操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正真使语言应用和中考相结合,寻找语言教学和中考的中间地带,培养说英语的同时,提高他们应试的能力。
大单元教学教研活动主持稿篇2
各位同仁:
课堂要注重有效,我们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也要注重有效。我个人认为教研组活动有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课教师有收获,功夫不白费。听课教师通过听课、研讨而有所得,时间花的值。在教研组讨论时,就某一问题或困惑初步达成共识。本节课是语法课,是大家感到不太好上的课。通过我们的研讨可不可以讨论出上语法课的基本原则和模式来。
宋老师是一名对东外发展做过贡献的好老师,她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这节语法课给我最直接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实”。“实”体现在三个方面:实在,实用,实效。
“实在”,体现为目标定位准确,落实有效。这堂课容量大而且节奏快,学生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实实在在的训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节课她不需要做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了。并且宋老师还实实在在的在课上运用了身边的“班本”资源,比如该班班主任张国强的结婚照和本班学生活动时的照片来化解难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宋老师善于抓住机会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走出误区。
“实用”主要体现在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她精心选择了一些实用较强的材料供学生来训练。
“实效”主要是从学生良好的反馈情况体现出来。全部学生反馈相当好,怪不得她每次的期中、期末班级成绩都名列前茅啊。
但是一堂课过于实在,便显得不太精巧。如何能使这节课更加“巧”些?
我个人认为:宋老师应该进一步的梳理本单元内部的联系,明确本课时在这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8bunit1是第一模块travelintimeandspace中的第一个话题。该话题围绕中心任务“家乡的发展与变化”,从的交通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为切入点,比较了阳光镇,日光镇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相关的材料联系7bunit1/2,9bunit3,8bunit3和8bunit5,
为了谈论“家乡的变化”,需要学习一些与之相应的词汇,为了对比,需要学习一些反义词及其构成,和相应的语法如现在完成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掌握一些技能,如查字典等,最终落实在会谈论自己家乡的变化(speakup)和写出一份报导来(maintask)。
因此,这节语法课上的原则应该是在本单元话题的牵引下,为学生创设一些有效的情境,进行语法(时态)的教学。比如,一开始的单词过去分词的复习,可不可以放在与主题变化有关一段话中训练。再如现在完成时的时间标志的讲解。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东外刚创办时照片与新校区的照片对比,写一段话,把时间标志放入旗帜。先让学生找出哪些是现在完成时的时间状语,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位置,最后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这些词的用法。
还有,可不可以注意编写试题的原则。试题编写的原则应该由易到难,从一般到特殊。
最后再次感谢宋老师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妥、不当之处还请多批评指正!
大单元教学教研活动主持稿篇3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我们又一次欢聚在这里进行第十四周的教研活动。由于时间紧凑,就直接进入活动主题。今天的教研活动由我来主持,与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交流,促进我们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进步成长。
一、今天的教研活动分为三个议程,分别是:
1、焦点式研讨:幼小衔接特色活动数学区焦点研讨
2、专题研讨:幼小衔接无缝对接(五)转变评价(优化一日生活组织)
3、结合艺术周幼儿毕业典礼策划和探讨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环节:
焦点式研讨:幼小衔接特色活动数学区焦点研讨(褚红)
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思维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儿童的数学逻辑性逐渐萌发,有效地教学衔接可以为儿童思维进步提供良性的进步空间,而当前很多幼儿园或小学的衔接式教学过于单一没有达到社会及家长的要求,产生的诸多教学问题:学前教学目标小学化,课程教学内容成人化,教学衔接过程功利化,儿童升学评价单一化等问题。
第二环节:
专题研讨:幼小衔接无缝对接(五)转变评价(优化一日生活组织)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一般都是用如厕、洗手等生活环节来代替过度环节。环节之间的转换比较生硬,过多干预和催促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原因是如果教师不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相应的工作,就会打乱一日活动的正常秩序,增加组织活动的难度。但教育应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这种不顾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做法,是对幼儿主体性的不尊重。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情况来看,幼儿园过度环节的转换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管理者与教师的正确观念还没有树立。因此,我们对幼儿园一日活动过度环节展开了研究,主要目的在于:
一是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师对一日活动以及过度环节的处理方法,丰富过度环节的组织形式,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
二是促进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发挥幼儿的自我调节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过度环节的特点
从幼儿的角度来说,过度环节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它有利于幼儿自主自律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利于教师进行现场思考和活动调整。因此,我们应将过度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而不是作为一种需要加以消极避免。过度环节中一般会存在两种需求:一是教学活动组织与安排的需求,这一需求一直以来都处在显性的位置,大部分的活动安排都是从这一需求出发的;二是幼儿身心的需求,在传统的过度环节中,这一需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如何有效利用过度环节
(一)适时延长过度环节
对于过度环节的处理,单一的压缩并不能完全适应幼儿身心节奏的转化,教师需要适时延长过度环节,这不仅能给幼儿自由活动和释放个性的时间,同时也能给教师实现过度环节教育价值的机会和时间。
1、自主选择活动。
幼儿渴望自由宣泄情绪、表达意愿。于是,我们在每日晨间活动后安排了一段自主活动时间,让幼儿自由地给植物浇水、说悄悄话鼗教师的刻意安排改变为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不同个性、兴趣的幼儿提供了空间。
2、故事与游戏。延长过度时间,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幼儿沉醉在这一小块的时间中,导致下面的环节很难进行。于是,我们尝试将故事和游戏引入其中,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过来,自然过度到下一环节的活动。
幼儿的一日活动来说是边缘的、不稳定的,从时间上来说也是非常短暂的,经常界于两个活动之间。因此,我们依据过度环节的这一性质,采用了弱化的方法来处理过度环节。也就是说,将集体活动从高结构转化为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使前一活动顺利、自然过度到后一活动中去,使过度环节与其他活动没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环节:结合艺术周幼儿毕业典礼策划和探讨
时间推迟至17周,星期五下午,班歌、红歌和班级亲子走秀三大板块。
这里虽没有璀璨的星星,但是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每一次教师的发言就像璀璨的星星,智慧的碰撞,每次的教师都让我们教师飞跃成长,了解下一步走向的步伐。
大单元教学教研活动主持稿篇4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语文教研组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每周定期开展活动,力求做到每次活动有准备,有成效。我们今后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了活动。
一、不断学习,吸收新思想,开拓视野。
1、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教研组全体成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立足教育。一开学,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让老师能更好的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我们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论文和案例评比,以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平时正常开展备课组活动,师徒结对活动,每位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课、研讨课,积极听课、思考,努力做到跨学科听课,通过上课、评课、听课,努力提高了教学水平。
2、利用光盘,学习特级教师的报告。本学年,我们全体任课教师听取了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教授的报告“新理念、新教材、新策略”,对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学生是主体”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还分二次学习了窦桂梅报告《为生命奠基》。她讲到了语文教改的三个方面: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听了
她的报告,我们语文老师都深有同感,那就是教材是载体,作为语文老师,要通过这个载体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语文老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一篇带多篇,让学生扩大篇章的积累,教师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引领孩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
二、充分进行研讨,从更高的层次上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
由于我们的认识有限,平常的教研活动我们更多的是就事论事,以课评课,这样的活动对我们的提高帮助是有一些但不是很大,为了使教研组活动的质量更进一步提高,我们尝试着“跳出语文看语文”,试着站在更高的层次重新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来不断地超越自我。
1、针对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费时多,但收效甚微。对教材中的一些课文,语文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来读、讲,但到最后,许多学生却不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应达到40万字,那么,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拓展课外阅读资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反思、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2.讨论学习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办法并进行实施。第一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一整套的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办法。通过将零碎的语言文字列成表格式,使我们看到了现在语文考核评价的一些弊端,如一张
语文试卷,从字、词到句、段、篇,看似完整的,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学生的实际的语文能力。因此,如何来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值得我们思考。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办法可以说比较全面、公正、客观地来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实践运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交流,使大家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家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勇于尝试,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抓住契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三年级王彩霞老师上了一堂语文课。这堂课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在评课中,许多老师对教材是个例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堂课对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上好校级挂牌课和备课组试验课(一课三议)。大家都能认真对待,备课组里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每位老师上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老师们都能认真听课。从上的一些公开课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些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探索,更能感受到一些老师课堂教学的进步、提高。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校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3、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语文案例的评析比赛,二位老师上了学校级骨干教师的考核课,二位老师认真备课,参加了“五优”评比之一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这学年,组织学生开展了写字比赛,现场作文赛,成语接龙等,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即“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四、教科工作。
本学年,我们语文组以《创新性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教研组的主课题,各备课组都确定了相应的子课题。课题的研究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大家能围绕课题搜集资料,结合教学工作展开研究,做到定期交流,阶段小结。许多老师有强烈的教科意识,能认真写好教后感、周记,积极投稿,积极参加各种论文、案例的评比活动。本学年,多位教师的文章在全国级、省级、市级等获得一、二、三等奖。
五、努力方向。
1.语文老师在学科方面的文章还要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有更多的文章发表。
2.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形成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科研队伍。
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年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年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六、建议。
我就将我校的“集体备课、尝试走班和集体评课”的一些探索及思考向各位老师做一个汇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以及更好的建议。
1、提出:其一,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其二,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抄教案”。因此,我校于两年前正式提出自己的集体备课方案。
2、实施:
(1)原则:“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田校长提出)
(2)措施: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
大单元教学教研活动主持稿篇5
多少年来,“精批细改”的传统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不这么做,教育主管部门能通过吗?家长能愿意吗?因为自古以来语文教师就是这么改作文!这已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作为老师,若不改这“两座大山”,良心过不去。批改吧,没有实效。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谋求改变。
一、在教育理论中寻求改变的方式与依据。
《课标》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同时课标也明确指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并对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修改要求。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其修改能力,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又说“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提出“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应只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只有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让学生借助于批改,在同学的文章里“寻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出学习的乐趣,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因此,改革教师单向的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是使学生从有兴趣评改他人文章进入到自我修正提高的有效手段。这符合教育理论。
二、益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未来社会要求人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发展较好的学生往往更能有所作为。而作文互批互改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具有积极意义。
1、转换角色,培养内在的写作兴趣
组织学生互批作文,让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互换,学生在心理上就能产生一种新的兴奋,青少年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在相互批改的过程中,会比较关心别人的文章,被批改者更会格外地关注评语,并籍此提升了写作兴趣。
2、增加压力,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老师批改作文,评语的好差,对学生没有太大压力。而在互相批改时,其心理就会发生变化。青少年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间,尤其不愿露丑。互批互改势必促使他们尽力把作文写得更好些。
3、创设情境,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学生对教师评语的反应,大多是顺从。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和心智的开发。而学生互批作文,营造了教学民主化,使其形成不断生成新想法、新思想的心理机制。这种长期合作的方式无疑将促进班级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既追求真理又寻找共识的生动而团结的文化氛围。
4、体验甘苦,承担他人与自己共同成长的责任
作文互改能够使学生意识和体会到,自己在别人的评价下,以及别人在自己的评价之下,在写作方面获得的进步。这是一种共同成长的历程,体现了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成长的本质特征.
5、复归本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好习惯
文章该怎样立意,布局,炼句,这种能力只有学生自己在反复修改中才能提高。学生们互改作文,是一种本职的复归,真正把学生推上了主体的地位,变老师的事为自己的事。培养这种观念和习惯,是真正的为“不需要教而教”,是培养人才潜能的“终生教育”。
6、促进交流,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集体感
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更需要有善于与人共事的心理素质。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可以逐步形成交际习惯和与人协作的性格,个人的集体感会不断增强。这种在自我教育中得到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作文批改本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摒弃繁琐,解放教师
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寻找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多学。”作文互批互改将会使教师跨过大“包揽”式的精批细改这道坎,解放自己,有更多的精力紧盯作文中的学生。
鉴于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作文互批互改,不只是形式的改革,更是观念的转变。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批,是富有改革意义的实践活动,是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