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通用15篇)

最新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1 19:29:49
最新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通用15篇)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案。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总结样本,希望能够为大家写作总结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一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不仅明白了在幼儿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明确了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幼儿一日生活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可以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邵老师提到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每天幼儿来园,见到老师和小朋友都应该问好,这是幼儿应该养成的最起码的礼貌习惯。为了使幼儿能尽快形成这样的习惯,老师可以先主动热情地向孩子问好,为幼儿做好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扬讲礼貌的幼儿。然后再教孩子与家长分别时说“妈妈或爸爸再见”。

邵老师还告诉我们可以利用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幼儿你推我抢,没有秩序,很不安全。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怎么做可以很有秩序地洗手和喝水?经过讨论,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让孩子按他们说的去做,事实证明孩子们的想法是正确的,由此孩子们也就明白了,排队、谦让、等待、轮流、协商、有序,可以让大家都方便。这样幼儿不仅学会了解决交往活动中的冲突与纠纷,而且他们最初的与人交往能力在此类活动中也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邵老师还提到了两餐中对幼儿进行用餐礼仪教育。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餐前感恩语,并且对幼儿提出不同的用餐礼仪要求;其次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每次进餐前,还可以用儿歌、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明白用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养成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总之,邵老师提到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有的我注意到了,有的我没注意到,听完这次培训后,我要改正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在方方面面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

通过一课多研、平时的礼仪教学活动及理论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礼仪教学重在体验,礼仪教学的有效开展重在教师的合理设计有效引导等。我觉得礼仪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先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而最佳途径是:

1、聆听幼儿对话,发现兴趣点。

2、关注幼儿生活,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

3、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切入点。活动中更是要调动、提升幼儿的经验。教师精心的预设,使活动更具价值。而有效的师幼互动更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使礼仪教学更富有意义。

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理论方面的缺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会在培训中得到解决,也能激发我在工作中的灵感,比如环境区域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我能结合实际去实践、去探索,从而有自己的见地、想法,还会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整理出笔记。

在平时,我还认真撰写礼仪教育论文,论文《区域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在余杭区获得二等奖。平时撰写随笔、案例,《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案例——多米诺骨牌》、《礼仪教育融入区域活动——美食店学礼仪》等等。工作之余还学习礼仪教学探究方面优秀文章,写读书心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探讨、学习,提升了有效礼仪教学方面的能力。

在实际礼仪教学中所呈现的`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场景,经常是教师有效提问所引发的。如何运用有效地提问来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在什么情景下教师该提什么问题、该说什么话?活动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如何介入、如何解决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这是我们平时在做的,但扪心自问,并没有做到很好,有时候教师的语言是生硬的、带有指令性的,而教师的提问不当往往会导致教学活动低效的现象发生。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学习一下关于礼仪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方面的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相信会有不错的成效。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二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一)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动画片讲述)、听说活动(语言游戏、谈话活动)、文学活动(故事、诗歌、散文)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

(三)渗透性语言教育: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途径: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下面针对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课),谈谈如何设计与组织。

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设计原则。

(1)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任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注重幼儿的语言经验。只有以儿童语言经验为出发点,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活动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设计的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情境谈话“做客”,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时所用的礼貌语言等。

2.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当幼儿参与情境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运用方式,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时,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将这部分的经验内容再次吸收转化为已经获得的经验。

(2)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然,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会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发生适度的影响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组织成份的多少。

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由此,教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3)活动内容与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内容和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问题。

1.根据具体的内容决定采取适当的活动方式。如学习童话《金色的房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来帮助4~5岁幼儿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儿歌或学习某个讲述内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进行了。

2.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活动方式。如有的故事内容很适宜进行表演,但表演对参加活动的某个年龄班幼儿有较大难度,这时教师应考虑改用其他活动方式来进行。

(4)不同领域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动中除了有语言,还可能有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并存。

作为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活动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语言发展需要的学习机会。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如什么时候要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语言角度出发,经过其他方式、符号的共同参与,最后仍应回到语言上。既不要简单盲目地把活动搞成语言、音乐、美术等的大拼盘,也不要忘记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不能喧宾夺主。

(5)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

面向全体幼儿,是指教师要了解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教师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使活动设计能照顾到面。如组织谈话活动,教师应注意本班幼儿已有的谈话经验和他们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水平。如让本班幼儿谈论去商店买东西,将主题定在“买玩具”、“买食品”上,就比较适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较好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和运用他们自身的经验。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二)具体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近几年来,新编《福建省幼儿园教师用书》,为基层教师提供了选择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领域和主题活动内容,对我们县级幼儿园开展课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顺手拈来,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建议全盘照搬,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如何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分析、处理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师用书》用好用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讨的问题。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语言教材是指对幼儿语言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教育价值、语言美感等的理解。如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必须自己先读懂画面和文字,把握图画书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或思想脉络,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所要传递的重要价值。如《鸟窝里的树》是一则充满爱意的童话故事。树的种子落在一个充满爱意的鸟窝里,鸟窝里不仅平安地孵出了小鸟,小树苗也在鸟窝旁茁壮成长。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每一生命都如此宝贵,都值得珍惜。教师在理解了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抓住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小动物有什么反映?有什么办法既保护鸟窝,又保护小树苗?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现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那就是对生命的爱和尊重。从后来鸟窝发生的变化和小树苗发生的变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动物与植物间和谐相处的画面,更让我们体会到爱的一种回报。有了这一层理解,教师在教授时就会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理解语言教材需要教师紧紧抓住教材的特点和幼儿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和重难点。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等,即使是文学活动又有不同的体裁,有故事、诗歌、散文等形式。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文体特点,教学的重点也不同。如看图讲述——重点是以图引领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片,从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描述,注重描述中用词的准确和多样以及展开适当的创造性讲述。最后由每张图的内容讲述组成一个故事。

新授故事——重点是通过整体感知故事,倾听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参与学习故事中的重点对话、或重点段落,了解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特点,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

有的教师由于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对制定目标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学法不能灵活运用;还有的教师不论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处理。如:小班故事《粉红鸭》主要是要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却把重点定在故事的学习上(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把目标定为让幼儿知道故事题目和角色,通过提问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却不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因此,在语言活动中,特别是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对音、词、句、段、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更要以一颗童心去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把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作为培养重点。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以自身对文学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2)分析、处理教材。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对语言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的复述和理解。而《新纲要》倡导幼儿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根据这样的方向,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儿在熏陶中学会如何去感悟作品。

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做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如当我们面对一篇意境优美、词汇丰富、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时,需要我们当回裁缝,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选择最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最能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因为只有舍弃(忽略)了次要的那一部分,才能使应该在本篇中着重学习、感受的这一部分凸现出来。如:省编教材大班上期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意境优美、篇幅较长的散文,它赋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钥匙,以此来描述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但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却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无策。因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颜色,又提到了各种香味和声音,既要让幼儿用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又要让幼儿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还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节课,教师往往是手忙脚乱,幼儿也常常是应接不暇,犹如云里雾里,虽然欣赏了好几遍,但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事先必须学会“裁”如同一位裁缝师用一块布料做成衣服,必须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或重点让幼儿欣赏秋雨带给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或注重引导幼儿聆听秋雨带给小动物过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儿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动中逐渐渗透学习。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的图画书页数较多,因此教师要有重点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处理好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如《鸟窝里的树》这个内容,图画书共33页,在第一次活动时,如果教师要完整的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重点肯定把握不好。因此,教师可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自主浏览一遍图画书(泛读),使幼儿了解基本内容。然后,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重点引导幼儿边看边讨论: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会发生什么事?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鸟先生、鸟太太同意吗?为什么?最后小动物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既保护了鸟窝又保护了小树苗?鸟窝和小树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有重点地帮助幼儿分析、把握图画书的内涵,提高了集体阅读活动的质量(精读)。

对教材的处理,还体现在对教材的适当修改和补充。如针对故事中人物多、对话多幼儿难以记忆的情况,教师可以对故事角色和对话进行修改,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如散文诗《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画笔,刷刷刷,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奇奇问:“你能给石榴找家吗?”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刷刷刷,嚓嚓嚓,哗哗哗,哦!我们的家——是中国。

在教授这首诗歌前,教师通过反复的吟诵后,发现它有两点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还有宁宁、洋洋、奇奇;二是画笔的象声词变化频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虽然角色多,象声词变化频繁,可以使散文诗更丰富,更富于变化,但同时也会造成幼儿记忆障碍,给熟练朗诵带来干扰。通过分析,教师发现这首诗的重点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或是学习象声词,而是让幼儿理解大海和小鱼、森林和小鸟、秋天与石榴、玩具橱与布娃娃、中国与小朋友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教师对诗歌进行了微小的改动,一是将宁宁、洋洋、奇奇三个不同的角色转变成“奇奇”一人,这样散文中的一问一答就在奇奇和甜甜两人间展开。二是把散文中的象声词都变成“唰唰唰”,并配上动作辅助教学。幼儿朗诵起来就顺口多了。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于课前认真地钻研教材,倾听文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得益于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要点的落实到位。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问题设计精妙,课堂引领得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课堂教学密度合理,也都得益于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

2、制定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订得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

教育活动目标可分为终期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活动目标(即具体的每次语言活动的目标)处于最具体的层次,也是最贴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它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活动目标的制定,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而终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

(3)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儿掌握多少词汇、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上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

(2)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如形成幼儿耐心而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产生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内容的兴趣,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

(3)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根据不同的听者和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三

人在出生之前语言并不存在,他不过是一种呼吸而已,是几种杂音的混合物。一般认为,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自己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事实上,幼儿的语言是逐步发展而来的,他们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即在某个时期只能说一些简单的音节,再过一个时期就能说音节较为复杂的词了,最后才能掌握整个句子和语法。因此,幼儿的语言不仅仅是会称呼人,会交流、交际,表达和阅读等,更是反映幼儿思维和智力的提升与飞跃。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要从思维入手,优化语言环境。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幼儿的语言发展直接影响着他的思维和智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语言的,而语言在思维活动中,主要只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思维的发展,以游戏为主,智力游戏可以应变幼儿的反映能力,用各种活动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要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一)多听。

1、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幼儿注意地倾听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只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的倾听,达到教育的目标。在文学世界中有许多新奇的故事,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有多种形形色色的图书,动画文学,这时孩子来说他们的兴趣都非常的浓厚,每当老师正讲故事的时候,他们都会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都会有许多问题,每当他们拿到一本图书会仔细的观察书中的动画的形象,他们会觉得特别的好奇,能提出各种各样地问题,这是让孩子多听。

2、重视倾听孩子的话。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倾听”!孩子尝试做出如何表达和交流都是建立在你肯倾听,正确倾听的基础上,当孩子很有兴趣和热情来与你交流,表达她自己内心想法时,若是你拒绝和忽视他的做法,无疑会扑灭孩子的热情,如:去户外活动时,孩子迫不急待地想把昨天和爸爸妈妈去热带植物园的事情告诉你,你如果说:“这有什么奇怪的,现在没心情听,这样的话会造成阻碍孩子交流的欲望,孩子很可能以后会慢慢变的不爱说话,作为幼儿教师也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应当先耐心让孩子把他想要说的都让他说完,然后你再去引导他很有语言顺次的问孩子。那你在热带植物园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植物是我们平时很难看得到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有了相交流孩子因为你的热情而高兴,他们以后就愿意与人交流,也给了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更让孩子的语言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四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一)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动画片讲述)、听说活动(语言游戏、谈话活动)、文学活动(故事、诗歌、散文)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

(三)渗透性语言教育: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途径: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下面针对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课),谈谈如何设计与组织。

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设计原则。

(1)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任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注重幼儿的语言经验。只有以儿童语言经验为出发点,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活动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设计的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情境谈话“做客”,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时所用的礼貌语言等。

2、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当幼儿参与情境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运用方式,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时,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将这部分的经验内容再次吸收转化为已经获得的经验。

(2)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然,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会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发生适度的影响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组织成份的多少。

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由此,教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3)活动内容与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内容和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问题。

1、根据具体的内容决定采取适当的活动方式。如学习童话《金色的房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来帮助4~5岁幼儿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儿歌或学习某个讲述内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进行了。

2、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活动方式。如有的故事内容很适宜进行表演,但表演对参加活动的某个年龄班幼儿有较大难度,这时教师应考虑改用其他活动方式来进行。

(4)不同领域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动中除了有语言,还可能有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并存。

作为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活动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语言发展需要的学习机会。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如什么时候要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语言角度出发,经过其他方式、符号的共同参与,最后仍应回到语言上。既不要简单盲目地把活动搞成语言、音乐、美术等的大拼盘,也不要忘记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不能喧宾夺主。

(5)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

面向全体幼儿,是指教师要了解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教师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使活动设计能照顾到面。如组织谈话活动,教师应注意本班幼儿已有的谈话经验和他们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水平。如让本班幼儿谈论去商店买东西,将主题定在“买玩具”、“买食品”上,就比较适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较好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和运用他们自身的经验。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二)具体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近几年来,新编《福建省幼儿园教师用书》,为基层教师提供了选择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领域和主题活动内容,对我们县级幼儿园开展课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顺手拈来,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建议全盘照搬,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如何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分析、处理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师用书》用好用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讨的问题。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语言教材是指对幼儿语言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教育价值、语言美感等的理解。如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必须自己先读懂画面和文字,把握图画书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或思想脉络,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所要传递的重要价值。如《鸟窝里的树》是一则充满爱意的童话故事。树的种子落在一个充满爱意的鸟窝里,鸟窝里不仅平安地孵出了小鸟,小树苗也在鸟窝旁茁壮成长。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每一生命都如此宝贵,都值得珍惜。教师在理解了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抓住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小动物有什么反映?有什么办法既保护鸟窝,又保护小树苗?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现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那就是对生命的爱和尊重。从后来鸟窝发生的变化和小树苗发生的变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动物与植物间和谐相处的画面,更让我们体会到爱的一种回报。有了这一层理解,教师在教授时就会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理解语言教材需要教师紧紧抓住教材的特点和幼儿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和重难点。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等,即使是文学活动又有不同的体裁,有故事、诗歌、散文等形式。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文体特点,教学的重点也不同。如看图讲述——重点是以图引领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片,从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描述,注重描述中用词的准确和多样以及展开适当的创造性讲述。最后由每张图的内容讲述组成一个故事。

新授故事——重点是通过整体感知故事,倾听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参与学习故事中的重点对话、或重点段落,了解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特点,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

有的教师由于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对制定目标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学法不能灵活运用;还有的教师不论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处理。如:小班故事《粉红鸭》主要是要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却把重点定在故事的学习上(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把目标定为让幼儿知道故事题目和角色,通过提问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却不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因此,在语言活动中,特别是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对音、词、句、段、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更要以一颗童心去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把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作为培养重点。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以自身对文学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2)分析、处理教材。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对语言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的复述和理解。而《新纲要》倡导幼儿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根据这样的方向,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儿在熏陶中学会如何去感悟作品。

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做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如当我们面对一篇意境优美、词汇丰富、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时,需要我们当回裁缝,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选择最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最能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因为只有舍弃(忽略)了次要的那一部分,才能使应该在本篇中着重学习、感受的这一部分凸现出来。如:省编教材大班上期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意境优美、篇幅较长的散文,它赋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钥匙,以此来描述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但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却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无策。因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颜色,又提到了各种香味和声音,既要让幼儿用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又要让幼儿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还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节课,教师往往是手忙脚乱,幼儿也常常是应接不暇,犹如云里雾里,虽然欣赏了好几遍,但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事先必须学会“裁”如同一位裁缝师用一块布料做成衣服,必须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或重点让幼儿欣赏秋雨带给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或注重引导幼儿聆听秋雨带给小动物过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儿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动中逐渐渗透学习。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的图画书页数较多,因此教师要有重点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处理好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如《鸟窝里的树》这个内容,图画书共33页,在第一次活动时,如果教师要完整的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重点肯定把握不好。因此,教师可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自主浏览一遍图画书(泛读),使幼儿了解基本内容。然后,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重点引导幼儿边看边讨论: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会发生什么事?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鸟先生、鸟太太同意吗?为什么?最后小动物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既保护了鸟窝又保护了小树苗?鸟窝和小树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有重点地帮助幼儿分析、把握图画书的内涵,提高了集体阅读活动的质量(精读)。

对教材的处理,还体现在对教材的适当修改和补充。如针对故事中人物多、对话多幼儿难以记忆的情况,教师可以对故事角色和对话进行修改,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如散文诗《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画笔,刷刷刷,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奇奇问:“你能给石榴找家吗?”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刷刷刷,嚓嚓嚓,哗哗哗,哦!我们的家——是中国。

在教授这首诗歌前,教师通过反复的吟诵后,发现它有两点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还有宁宁、洋洋、奇奇;二是画笔的象声词变化频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虽然角色多,象声词变化频繁,可以使散文诗更丰富,更富于变化,但同时也会造成幼儿记忆障碍,给熟练朗诵带来干扰。通过分析,教师发现这首诗的重点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或是学习象声词,而是让幼儿理解大海和小鱼、森林和小鸟、秋天与石榴、玩具橱与布娃娃、中国与小朋友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教师对诗歌进行了微小的改动,一是将宁宁、洋洋、奇奇三个不同的角色转变成“奇奇”一人,这样散文中的一问一答就在奇奇和甜甜两人间展开。二是把散文中的象声词都变成“唰唰唰”,并配上动作辅助教学。幼儿朗诵起来就顺口多了。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于课前认真地钻研教材,倾听文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得益于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要点的落实到位。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问题设计精妙,课堂引领得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课堂教学密度合理,也都得益于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

2、制定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订得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

教育活动目标可分为终期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活动目标(即具体的每次语言活动的目标)处于最具体的层次,也是最贴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它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活动目标的制定,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而终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

(3)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儿掌握多少词汇、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上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

(2)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如形成幼儿耐心而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产生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内容的兴趣,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

(3)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根据不同的听者和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五

1月22日上午,我有幸在线上听了朱云真老师的讲座《幼儿园语言领域核心经验概述》,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朱老师讲到:“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这说明了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对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在理解与实施《指南》有关儿童语言领域目标要求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确立的认识是: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指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成长变化的过程和现象。如同《指南》所指出的那样,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因此儿童的语言学习与发展非常重要。有关人类学习母语的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正处在语言学习的敏感期或者关键期,抓住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可以促进幼儿语言乃至其他方面的迅速发展。幼儿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还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的成长。儿童语言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阶段性。虽然不同的儿童达到某一阶段水平的时间有早有晚,但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先后顺序是一致的。进幼儿园之前,幼儿已经基本能使用语言与他人进行简单浅显的交际,在说话时开始关注正确使用语法规则。3-6岁儿童进入幼儿园教有阶段,此时他们的语言持续不断发展。教师与家长需要关注的是,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成人作为支持者也是平等的交流者,“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成人与幼儿一起分享和协作的学习过程,允许幼儿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如何使用语言,在幼儿有需求的时候及时给与指导和帮助。

朱老师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两方面概述了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其中口头语言从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这三方面来表达幼儿倾听与表达的能力。书面语言的发展主要是幼儿阅读与书写的准备,主要从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这三方面来阐述。

在认识《指南》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时,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阐述:

1、语言倾听理解的目标要求。

2、语言表达的目标要求。

3、语言文明习惯的目标要求。

4、阅读兴趣习惯的目标要求。

5、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

6、早期书写行为的目标要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系统认知,将架起《指南》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与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实践的桥梁,帮助教师掌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经验水平儿童的语言学习状态,根据不同学习经验水平来设定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并且有利于教师根据儿童学习经验来组织语言学习内容。

最使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朱老师讲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基本框架内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是指在学前阶段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应当形成获得的最为重要的语言的经验。儿童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过程中成长发展起来的,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的,也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儿童成长发展的核心经验。角度看儿童成长发展的核心经验。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的研究团队,这个由高校教师、研究生和全国五个省市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组,在过去的三年中围绕上述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获得了汉语文化情境下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框架性认识。我们认为,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可以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早期口头语言交流与运用经验、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和早期文学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

朱老师把早期文学语言的核心经验概述了以下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学语汇的经验;

二是文学形式的经验;

三文学想象的经验。

因本人有幸参加了朱老师的三明市《在语言领域中促进幼儿乐享表达的研究》这个课题,本学期我们重点抓幼儿在早期文学作品中的乐享表达,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幼儿早期文学语言这方面的锻炼与培养。主要从以下几点狠抓:

一、研究梳理幼儿文学作品活动中的核心经验,为幼儿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

1、为幼儿选择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丰富幼儿的阅读材料,比如:诗歌、故事、散文等。

2、为幼儿选择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美。

3、为幼儿选择作品时,注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的文学作品难度层次应有所区别。比如:小班要选择比较简单,情感变化单纯,结构比较工整的文学作品;大班就要选择题材广泛,想象力丰富奇特、情感变化比较复杂的文学作品等。

二、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乐享表达的策略,并积累核心经验。

1、教学活动中运用听赏的方式帮助幼儿感性的、直观的形象,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特征,其中包括成人朗读诗歌、讲述故事。

2、教学活动中运用媒介物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结构,激发幼儿爱说的愿望。常用的媒介物有图片、动作、以及多媒体的综合表现。

3、教学活动中运用问题线索的鹰架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结构和内容,可以是开放性问题还可以是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接。

4、教学活动中运用操作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

5、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元符号创意表达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比如:唱诵、表演、绘画与动作等。

三、在课题研究实验班内探究幼儿文学活动在幼儿一日学习与生活各个环节的运用,促进幼儿乐享表达的实施策略,积累语言领域的核心经验。

1、每日安排小小礼仪员迎接幼儿入园,培养幼儿礼仪用语。

2、在餐前的安静环节,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丰富幼儿的词汇。

3、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选择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想说、爱说、敢说的表达能力。

4、在课间环节组织“故事派对”,让孩子们讲自己喜欢的故事,提升乐享表达的能力。

5、在区域活动中,比如:语言区、表演区、美工区等,为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环境,享受表达的乐趣。

这次讲座,我受益颇多,朱老师语言领域中的核心经验阐述的非常具体深刻,让我懂得了在语言领域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更让我懂得了身为一名“百变”幼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要扮演好每一个角色,让幼儿参与到快乐的语言活动中来。在语言活动中,能乐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清晰明白、适宜合理地表达出来,乐于交流分享,并享受表达的快乐,不仅想说、敢说、会说,并且享受说的快乐,在快乐表达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六

1、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

现在的幼儿教师都觉得在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师是最容易的,但也有教师语言活动是最难。因此在语言活动中,提问是很重要的,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有效的提问对幼儿有着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在语言活动中常常根据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反正遏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地考虑和思索或没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幼儿的回答、反问弄得尴尬,不得不了敷衍了事。这样长期以来,就导致幼儿不愿意努力思考问题,失去好好学习的机会。

二、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

1、正确认识图画书,深入解析图画书。

在每一次语言活动的开端,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其中该准备的内容就是要深入了解图画书内容。首先,要了解图画书的构成,其次要了解封面的含义、封底的含义;然后了解扉页及其中的故事内容。在教师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给幼儿带去更多的知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内容。

2、设计有效的集体语言活动。

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制定好本次活动的目标。其次,要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最后,要采取多种方法整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

在培训的最后两天中,我们参观了镇海的两所幼儿园。这两所幼儿园分别是:镇海石化海达幼儿园、镇海骆驼实验幼儿园。从中通过园长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两所幼儿园的独有特色;也通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这对我自身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我的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通过这次几天的培训,让我理解了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七

语言交流无时不在,语言训练也无时不在,关键在与教师怎么去发现、怎么去引导、怎么去处理。我们应注重儿童语言训练的每一点收获,使它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决定了孩子阅读的能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语言训练的机会,创设更大的舞台让孩子自由地展示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对于所有音乐的理解都需要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但同时它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孩子在理解音乐知识时,老师可以制造机会让孩子学说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通过也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及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也让孩子同时锻炼了语言能力。

孩子在欣赏同伴的作品时,有自己的一些见解,教师给孩子提供他们发表他们独特的见解的机会。比如:“今天哪个小朋友画得画最漂亮”、“你画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你认为你的画哪里可以再修改一下会更好?”等等。

通过亲自表演,孩子自然就愿意表达了,语言训练也得到了发展。像小班孩子,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通过游戏,孩子全面投入,潜移默化的进行着语言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与孩子间,孩子与教师间都有着不平凡的交往,他们都必须用语言来交流,达到相互交换信息的目的。

1、早晨来园,教师于孩子之间的互相问好。

2、通过讲故事,于孩子一起讨论、猜测、表演......

3、看图学习讲述,添加故事内容的本领。

4、利用晨谈话,训练孩子表达能力。

生活里处处都有孩子说话的机会,只要我们有意引导孩子,那么,孩子的说话水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八

通过本次语言活动培训,逐渐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现就个人的学习经过,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点,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让幼儿体会到学习来源于生活,这样幼儿才有爱好听你的课。第二点,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幼儿学习起来有兴趣,不但要教师选材好,预备充分,使用教具公道。第三点,教师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注重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语言活动课:中班语言《捉迷藏》执教任:杨老师琼台师范附属幼儿园,这堂课是选用中班教参上册的语言活动,教师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该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答。

散文诗《捉迷藏》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黑夜、太阳、颜色等比拟成一群可爱的娃娃在玩游戏,将天黑说成“黑夜用长长的手帕”蒙上太阳的眼睛,天亮说成解开手帕,想想丰富奇特,亲切有趣。

全诗通过朴实、浅显的语言向大家描绘了一副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图,揭示了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及阳光照射和各种色彩之间的关系。“蒙”、“躲”、“挤”、“解”等词的运用准确、形象,具有儿童情趣。

2、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往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3、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多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九

3—6岁正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获得质的突破与飞跃。而幼儿语言发展与个体自身的条件有关,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与教育条件。因此,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必须积极利用幼儿自身的有利条件,同时还必须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语言的环境,并提供幼儿适宜的语言教育,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获得理想而迅速的发展。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了解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分为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都融入语言学习。从每天个来园与人打招呼,在游戏、运动中遇到问题需要他人帮忙时的语言表达,在教学活动中与老师、同伴的互动,自由活动时跟同伴呼唤玩具时的语言表达……这些都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不同手段。教师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在培训中老师提到的一点让我很有感触很大,那就是培养幼儿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在培训中老师也提到了,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议论到中国人旅游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这其实给了教师一个警示,如何教会幼儿有礼貌文明地与人交谈很重要。如: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

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不骂人。

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教导他们做个有礼貌的人,日后在平时生活中他们的行为会潜意识地变得文明有礼貌。

在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上我有自己的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开展跨年龄段相互交往活动。当幼儿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时,以班级为单位的小集体游戏就无法满足幼儿模仿社会活动的需要了。这时可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开展跨年龄段的相互交往活动。重点开展“大带小”活动,让各班自己寻找不同年龄班挂钩,每学期定期组织“大带小”游戏活动,游戏内容有意识地寻找适合两个班级幼儿合作的。

(二)书面阅读能力。

在这个部分教师提到的两点是:早期阅读和前书写。

在早期阅读方面培训中提到我们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把图书的阅读当成一个识字的过程。

二、把阅读变成看图说话。

三、吧阅读图书变成故事情节的复述。

对此我们教师有一个正确的理念,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还是以图片为主的绘本等,通过看图片的过程中让幼儿讲述他看到的东西,并逐渐让他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表述出一个简单的情节。而且对于幼儿的早期阅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一节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在环境中布置与阅读素材有关的版面,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与阅读素材相关的主题游戏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幼儿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各种符号的过程。”教师是这样说的。把书籍中的字,图画都当作一种符号帮助幼儿记忆。所以其实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可以让幼儿进行前书写,就是让幼儿通过文字和图画的组合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记录下来。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我们要把语言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要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愿,然后再他们进行语言交往的过程中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早期阅读的方式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是幼儿口语表达的基础。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十

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开始懂得一些礼仪,晨间来园主动地向老师问早、问好,与家长说再见;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排队入厕、做操,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教育贯穿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

礼仪教育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人心旷神怡。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实施礼仪教育,引导幼儿学礼仪,讲礼仪,重礼仪。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本学期礼仪教育总结如下:

一、把礼仪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1、晨间活动:我们和幼儿进行简单的礼貌用语交流,如早晚跟师生问好“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

2、区角游戏: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学会相互关心、互相照顾,懂得谦让,乐于分享。

3、进餐、盥洗: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不浪费食物。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对幼儿盥洗能力的培养。教育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和洗手的.正确方法。

二、形式多样的礼仪教育活动。

1、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刚开学时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积极开展《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加上父母过度爱护他们的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切入(《洗手歌》、《穿鞋真有趣》《能干的小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独立的进餐、盥洗、整理衣服等良好的自理能力。

三、节日中的礼仪教育。

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感受亲人间的爱。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礼仪的教育。

因为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差,很容易受人、外界的影响,他们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生动的榜样,活动的范例,比语言的说教更容易使幼儿信服,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因此籍通过家长会,使家长意识到利用各种手段为幼儿树立榜样。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上一篇:酒店礼宾部实习周记 下一篇:没有了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十一

我是一名20xx年秋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的学员,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回想学习过程中的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及得到的收获,使我感触颇深。首先,我十分感谢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金华学习中心各位老师,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厚爱,感谢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现在,我把这一年来的一些学习心得归纳如下:

一、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通过浏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网站、金职院365学习中心网站,获得相关课程的学习辅导资料和教学信息。充分利用各种辅助课件,把自己在平时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上网查询相关内容、发送电子邮件在网上与老师、同学们对学习内容进行相互交流,掌握最新的学习动态。

二、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面前,我们很难保证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参加学习,所以应该根据自己的业余时间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把学习当作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养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好在网络学习的灵活性大,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合理运用适合自己地学习时间、方法与技巧,就能提高自己学习效率。

三、要重视并认真做好考前复习。

考前复习是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它不能代替平时踏实、努力的学习,而是要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进行检查和补充。制定一个清晰的复习计划。把每门课程分成几个复习单元,列出每个单元的复习目标,努力获得对整个课程的整体概念,并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复习学习笔记、作业本,把不理解和做不了的问题列出来,去找辅导教师或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四、同伴互助,如鱼得水。

所选修的课程相同、学习进度比较一致的学生。我们组成学习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交流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信息和资料,互相鼓舞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在互相帮助中共同提高。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知道了自己掌握的知识还是太少,应该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我们古人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而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我进一步掌握了人力资源等有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虽然不是面对面教学,但我依然觉得很充实。因为我在这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给我的感触还有很多很多,很难用文字一一表述,感谢远教给我的支持和帮助,在今后学习中,我一定加倍努力,把学习到的知识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好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十二

在幼儿园的语言领域,我们应该培养幼儿讲话礼貌,乐于与人交谈。能倾听别人讲话,能清楚表达自己要讲的事情,能听懂普通话。喜欢看图书,听故事。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对幼儿的交际语言十分重视,以语言活动课是幼儿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的。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教师可在校园带学生们观察花草树木让他们对花草树木的认识,提高了兴趣。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这是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但如何运用并且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却考虑不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师上《我给月亮做衣裳》时,有幼儿问:"月亮为什么没有一件合体的衣服?"为了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就说:"是呀!为什么呢?"教师建议幼儿每天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经过一段观察时间后,教师请幼儿说说月亮是怎么变化的?幼儿说:"有时像小钩,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圆……因为它老在变化,所以没有办法给它做合体的衣服。"在实际观察中,幼儿得出了结论,丰富了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动手、动脑,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教育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间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

二、在日常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每天,我们与孩子在轻松而温馨的环境中开始我们的阅读游戏。即使他滔滔不绝地说出一串莫名其妙的话,我们也要用鼓励的眼睛望着他:哇,你讲得好棒呀。让他模仿你的面部表情,手势和音调变化,你会发现,他真的很聪明。比如讲完故事后让孩子提问题或发表评论。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故事比赛、评选“问号小名星”等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阅读和听、讲故事时获得快乐。

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其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发音不是很清楚,我们对他不断的进行纠正,只要他有点滴进步,我们就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现在,发音有很大进步,这些赞美的就像一个个小光环一样,笼罩着他们健康成长。

发展幼儿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见到老人时,可以称呼“爷爷、奶奶。”等。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十三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法制教育,听了法院专家的讲课,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句句警示的话,联想起去年单位里发生的一件大案,使我感触很深,倍受教育,收获很多,有以下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生产建设的飞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经营规模和交易范围不断扩大,金融风险形势严峻,一些问题日益凸现,除了一般的违规问题外,出现了一系列案件,我们单位发生的一件大案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作案者利令智昏,精心谋划,钻空子,钻漏洞,破坏我们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秩序,侵蚀我们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财产。

之所以能产生这些案件,我认为基本原因:一是农村信用社内控文化严重缺失,内控文化缺失、信仰理念缺乏导致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则被束之高阁,诱发违法违规行为,这正是一些农村信用社员工在错误思想引导下走向犯罪的路线图。二是农村信用社部分员工自身素质不高,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单位不会出现金融风险,更不会发生犯罪案件,没有树立金融安全意识,缺乏应有警惕性,岂不知侥幸心理是犯罪的帮凶。有的员工重人情,忘记制度规定与工作纪律,失去原则性,使人情也成为犯罪的帮凶。三是制度执行力不强,内控形同虚设,使得内控体系漏洞百出,好比是纸糊的窗子,一捅就破,为一些不理性人通过作案谋私利提供了可能。四是对基层管理人员的约束力不够,造成风险高度集中,使得基层管理者在利益诱惑、私欲膨胀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地走上犯罪道路。

要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防止发生金融犯罪案件,对我们每个农村信用社员工来说,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必须认同农村信用社的内控文化,良好的内控文化是农村信用社内控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前提,是确保金融资金安全的基础。

我们要把农村信用社的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渗透到自己的思想深处,使内控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积极防范,把风险降低最小。永远牢记安全永远是农村信用社永恒的主题,安全为了金融,金融必须安全。每个农村信用社员工要努力学习,掌握金融风险发生的原因与规律,把警惕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自己的心中,在任何岗位,任何工作中,思想上崩紧安全一根弦,时刻不忘金融风险意识,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二是必须严格遵守农村信用社制度,做到遵守制度到位。

制度是金融资金安全的基础,是金融资金安全的篱笆。金融资金安全并不在于制定了多少制度,关键是制度执行要到位。在执行制度时要做到一切按制度办事,制度上面无商量,制度上面无情面。同时,要强化内控管理,提升合规经营水平。作为农村信用社每个员工,要执行好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努力追求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内在统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完善防范案件的长效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范案件的发生。要加强合规教育,努力实现人人懂得合规、主动遵循合规、尽职维护合规的工作目标。使每个人加强警惕,做好内控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实现无违规无差错。

三是必须抓好自身建设。

农村信用社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都是重要的岗位,责任重大,每个员工一定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与时间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做好金融资金安全工作上,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农村信用社工作搞好,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工作质量,为农村信用社金融资金安全做出自己的努力。农村信用社每个员工要消除一切侥幸心理,丢弃庸俗低级的人情味,做到讲政治,讲原则,公平公正、洁身自好,清正廉洁。

四是要承担责任。

一个人做任何工作,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做好工作,在金融资金安全上,尤其如此。我们农村信用社每个员工不管自己的能力如何,工作环境如何,在金融资金安全上,关键不能忘了自己的责任,要勇于承担责任。承担责任,最基本的要求是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责任,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懂得金融资金安全。对自己工作责任内的任何事情,都要主动、认真地去做,只要人在岗位,事情就要做足到最后一分钟。只有这样,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保证自己手中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不出金融资金安全问题。要消除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杜绝各类案件的产生,我们农村信用社每个员工除了提高警惕,树立金融风险意识,忠实履行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外,还必须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从日常操作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铭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古训,加强内控,防范金融风险。

总之,我们农村信用社每个员工面对单位蓬勃发展、繁荣兴旺的大好形势,在做好本职工作,搞好服务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确实承担起自身责任,确保单位金融资金安全,不出违记违规事例,严防发生犯罪案件。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十四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3-6岁正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获得质的突破与飞跃。而幼儿语言发展与个体自身的条件有关,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与教育条件。因此,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必须积极利用幼儿自身的有利条件,同时还必须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语言的环境,并提供幼儿适宜的语言教育,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获得理想而迅速的发展。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了解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分为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都融入语言学习。从每天个来园与人打招呼,在游戏、运动中遇到问题需要他人帮忙时的语言表达,在教学活动中与老师、同伴的互动,自由活动时跟同伴呼唤玩具时的语言表达……这些都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不同手段。教师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在培训中老师提到的一点让我很有感触很大,那就是培养幼儿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在培训中老师也提到了,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议论到中国人旅游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这其实给了教师一个警示,如何教会幼儿有礼貌文明地与人交谈很重要。如: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

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不骂人。

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教导他们做个有礼貌的人,日后在平时生活中他们的行为会潜意识地变得文明有礼貌。

在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上我有自己的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开展跨年龄段相互交往活动。当幼儿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时,以班级为单位的小集体游戏就无法满足幼儿模仿社会活动的需要了。这时可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开展跨年龄段的相互交往活动。重点开展“大带小”活动,让各班自己寻找不同年龄班挂钩,每学期定期组织“大带小”游戏活动,游戏内容有意识地寻找适合两个班级幼儿合作的。

(二)书面阅读能力。

在这个部分教师提到的两点是:早期阅读和前书写。

在早期阅读方面培训中提到我们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把图书的阅读当成一个识字的过程。

二、把阅读变成看图说话。

三、吧阅读图书变成故事情节的复述。

对此我们教师有一个正确的理念,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还是以图片为主的绘本等,通过看图片的过程中让幼儿讲述他看到的东西,并逐渐让他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表述出一个简单的情节。而且对于幼儿的早期阅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一节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在环境中布置与阅读素材有关的版面,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与阅读素材相关的主题游戏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幼儿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各种符号的过程。”教师是这样说的。把书籍中的字,图画都当作一种符号帮助幼儿记忆。所以其实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可以让幼儿进行前书写,就是让幼儿通过文字和图画的组合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记录下来。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我们要把语言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要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愿,然后再他们进行语言交往的过程中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早期阅读的方式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是幼儿口语表达的基础。

通过本次语言活动培训,逐渐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现就个人的学习经过,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点,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让幼儿体会到学习来源于生活,这样幼儿才有爱好听你的课。第二点,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幼儿学习起来有兴趣,不但要教师选材好,预备充分,使用教具公道。第三点,教师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注重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语言活动课:中班语言《捉迷藏》执教任:杨老师琼台师范附属幼儿园。

这堂课是选用中班教参上册的语言活动教师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该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答。

散文诗《捉迷藏》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黑夜、太阳、颜色等比拟成一群可爱的娃娃在玩游戏,将天黑说成“黑夜用长长的手帕”蒙上太阳的眼睛,天亮说成解开手帕,想想丰富奇特,亲切有趣。

全诗通过朴实、浅显的语言向大家描绘了一副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图,揭示了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及阳光照射和各种色彩之间的关系。“蒙”、“躲”、“挤”、“解”等词的运用准确、形象,具有儿童情趣。

1.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

2.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往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3.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多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上午是这学期师傅第一次听我的“师徒结对”课,常规管理的“成长”。在认真的准备与紧张的活动中完成这次的教学。结束的时候,师傅对我说:“徒儿,你今年的常规管理有一定的进步啊,教态也不错,但是针对大班幼儿的语言教学目标还要提高一点,比如‘请幼儿复述……’”

还记得上完第一节““师徒结对”课的时候,师傅给出的评价是:教态挺好,常规较差。的确如此,我的教学课堂原先比较散漫,有时还得配班的吴老师帮忙整顿课堂纪律,只要她一开口,孩子们就安分了。当时的她是我的偶像,心想:她在孩子们的面前多有威信呀,什么时候我也能做到这份上该多好啊!

从那以后,一次次集体听课的学习与反思,一次次师傅的悉心引导,慢慢的,我开始认识到让孩子遵守常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孩子而言,他们是一张张的白纸,是非的分辨能力还不健全,很多举动都是无意识进行的。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抓常规虽然有其自身禁锢的强制性,却能够很直观地教会孩子分辨对错,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老师而言,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试想,一个毫无纪律可言的班级,老师如何上课?良好的习惯需要自身的磨砺,而孩子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参与和提醒,幼教之友《常规管理的“成长”》。由于刚起步,方式方法还很欠缺,于是,我经常向吴老师请教并学习一些可行性强的方法。(在她的主要带领下,我们班上学期评上了“常规管理示范班”)。

在日常的配班工作中,有心地观察了吴老师的管理机智:在他们做错的时候,抓住当时的证据,及时地批评并指出错误,让幼儿心服口服,承认错误后加以引导教育;做得好的时候,表扬和鼓励也是很及时的。为了树立正确的日常行为规范,我们也偶尔在孩子们面前承认错误,并保证下次不重犯。有一次,我上好课后忘了关掉电视机的电源便下班了,让幼儿发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一踏进教室,他们便向我指出了浪费电源的现象,我顿时脸红地在他们面前承认了错误……。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往往只表现与一些细微的细节,因此,时刻关注孩子是抓好常规的前提。认识到这些后,我开始了系统的常规管理学习:从上午来园时的礼貌招呼“老师早!你早!”,到离园前的生活课程,每一环节我都提醒自己让孩子有常规意识。

其实,常规管理也是一种艺术,其中的深奥内涵,对与我来说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反思总结。上一学期,和孩子们的亲密无间,使得个别孩子很“油”,给我的常规管理带来了障碍,甚至我还在他们面前哭过一次,当时的我心想:平时和你们完得这么好,你们呢,居然欺负我,不听我的话,真是没良心啊!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我,自己也禁不住一笑。但我始终坚信:对孩子的好,永远不是错误,只是“好”的得当与否还需要自己去体会把握!

人在出生之前语言并不存在,他不过是一种呼吸而已,是几种杂音的混合物。一般认为,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自己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事实上,幼儿的语言是逐步发展而来的,他们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即在某个时期只能说一些简单的音节,再过一个时期就能说音节较为复杂的词了,最后才能掌握整个句子和语法。因此,幼儿的语言不仅仅是会称呼人,会交流、交际,表达和阅读等,更是反映幼儿思维和智力的提升与飞跃。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要从思维入手,优化语言环境。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幼儿的语言发展直接影响着他的思维和智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语言的,而语言在思维活动中,主要只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思维的发展,以游戏为主,智力游戏可以应变幼儿的反映能力,用各种活动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要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一)多听。

1、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幼儿注意地倾听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只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的倾听,达到教育的目标。在文学世界中有许多新奇的故事,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有多种形形色色的图书,动画文学,这时孩子来说他们的兴趣都非常的浓厚,每当老师正讲故事的时候,他们都会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都会有许多问题,每当他们拿到一本图书会仔细的观察书中的动画的形象,他们会觉得特别的好奇,能提出各种各样地问题,这是让孩子多听。

2、重视倾听孩子的话。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倾听”!孩子尝试做出如何表达和交流都是建立在你肯倾听,正确倾听的基础上,当孩子很有兴趣和热情来与你交流,表达她自己内心想法时,若是你拒绝和忽视他的做法,无疑会扑灭孩子的热情,如:去户外活动时,孩子迫不急待地想把昨天和爸爸妈妈去热带植物园的事情告诉你,你如果说:“这有什么奇怪的,现在没心情听,这样的话会造成阻碍孩子交流的欲望,孩子很可能以后会慢慢变的不爱说话,作为幼儿教师也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应当先耐心让孩子把他想要说的都让他说完,然后你再去引导他很有语言顺次的问孩子。那你在热带植物园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植物是我们平时很难看得到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有了相交流孩子因为你的热情而高兴,他们以后就愿意与人交流,也给了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更让孩子的语言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1.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

现在的幼儿教师都觉得在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师是最容易的,但也有教师语言活动是最难。因此在语言活动中,提问是很重要的,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有效的提问对幼儿有着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在语言活动中常常根据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反正遏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地考虑和思索或没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幼儿的回答、反问弄得尴尬,不得不了敷衍了事。这样长期以来,就导致幼儿不愿意努力思考问题,失去好好学习的机会。

二、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

1.正确认识图画书,深入解析图画书。

在每一次语言活动的开端,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其中该准备的内容就是要深入了解图画书内容。首先,要了解图画书的构成,其次要了解封面的含义、封底的含义;然后了解扉页及其中的故事内容。在教师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给幼儿带去更多的知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内容。

2.设计有效的集体语言活动。

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制定好本次活动的目标。其次,要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最后,要采取多种方法整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

在培训的最后两天中,我们参观了镇海的两所幼儿园。这两所幼儿园分别是:镇海石化海达幼儿园、镇海骆驼实验幼儿园。从中通过园长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两所幼儿园的独有特色;也通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这对我自身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我的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通过这次几天的培训,让我理解了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今天有幸去_幼儿园听了四节语言课《不怕冷的大衣》,每个老师各有各的特色、风格,她们通过ppt、图片、情景剧,让幼儿喜欢听故事、爱听故事。

《不怕冷的大衣》讲的是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孩子们总喜欢躲在暖暖的被窝里迟迟的不肯起床,宁愿呆在室内而不愿去室外活动。教师们通过故事,了解运动能让人暖和,从而产生不怕冷的意念,了解不怕冷的方法,锻炼和培养不怕冷的意志,努力争取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在活动中,教师们先是设置了悬念,让幼儿带着好奇心去听故事,加上她们利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还有的是情景剧的方式,使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当幼儿的回答没有出现在教师预想的答案时,教师又适时地进行了启发,通过做出各种动作让孩子们说出平时喜欢的活动,并让他们一起做,谈谈感受(身体变暖了)。最后总结出这些活动都可以称为运动,让他们理解“不怕冷的大衣”其实就是运动。

通过这次的听课我也有一些体会:第一点,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让幼儿体会到学习来源于生活,这样幼儿才有兴趣听你上课。第二点,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幼儿学习起来有激情,不但要教师选材好,准备充分,使用教具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师首先要有激情,语言要惕切,易于与幼儿交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语言教育心得篇十五

礼仪教育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人心旷神怡。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实施礼仪教育,引导幼儿学礼仪,讲礼仪,重礼仪。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本学期礼仪教育总结如下:

一、把礼仪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1、晨间活动:我们和幼儿进行简单的礼貌用语交流,如早晚跟师生问好“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

2、区角游戏: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学会相互关心、互相照顾,懂得谦让,乐于分享。

3、进餐、盥洗: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不浪费食物。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对幼儿盥洗能力的培养。教育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和洗手的正确方法。

二、形式多样的礼仪教育活动。

1、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刚开学时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积极开展《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加上父母过度爱护他们的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切入(《洗手歌》、《穿鞋真有趣》《能干的小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独立的进餐、盥洗、整理衣服等良好的自理能力。

三、节日中的礼仪教育。

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感受亲人间的爱。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礼仪的教育。

因为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差,很容易受人、外界的影响,他们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生动的榜样,活动的范例,比语言的说教更容易使幼儿信服,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因此籍通过家长会,使家长意识到利用各种手段为幼儿树立榜样。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