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为支月英写颁奖词(七篇)

2023年为支月英写颁奖词(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3 19:26:54
2023年为支月英写颁奖词(七篇)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为支月英写颁奖词篇一

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

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

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感动奉新士佳人物”,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一、山村讲台,默默地坚守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

二、孱弱身躯,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当然,这个“好”不是短暂一两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个、两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长久的口碑并非这么简单。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老师总是自己为学生垫付,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两年后,她被提拔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既要承担比别的老师还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好下面两个教学点的管理工作。

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

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有一回,也是最后一回,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老师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还是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把深深的爱藏在心里,客观现实没让她有这个机会。

为支月英写颁奖词篇二

今年55岁的支月英,现任澡下镇白洋村教学点负责人。1980年,支月英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来到海拔近千米的偏远山区――澡下镇泥洋小学任教。36年来,支月英一直扎根山区教育,精心培育桃李,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支月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记者一见到支月英,她满脸愧疚地说:“前段时间出去到外地去办事,没有给孩子们好好上课,很对不起孩子们。”为了表示歉意,在回来途中,她特意在县城给孩子们买了棒棒糖带上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通过考试,在距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起了小学老师。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4年。34年来,她坚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教书育人。

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

但是,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们,“我每个月都存不下钱,很多花在看病吃药上,每天都要吃药。

上课嗓子实在太累讲不动了,我就放课件光碟给孩子们看。”

为支月英写颁奖词篇三

2月11日,市委书记邓保生主持召开学习宣传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专题会。他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宜春党建特色品牌,为建设美丽宜春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强大正能量。

副市长漆海云出席会议。

邓保生指出,这些年来,宜春大力弘扬好人文化,积极打造好人之城,先后涌现出153名中国好人,支月英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名先进典型。支月英同志是全省“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此次又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可以说,她是全市63400多名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代表,是全市23万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是全市广大基层一线干部职工的先进代表,她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我们立足本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地工作,为建设美丽宜春决胜全面小康尽一份自己的努力、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邓保生强调,要大力总结、学习、宣传、弘扬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要精心开展学习活动,邀请支月英等基层典型模范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作先进事迹报告,带动引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成立市委宣讲团,在全市开展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支月英同志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开展学习讨论、征文演讲、文艺宣传、调研座谈等宣传教育活动,让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让干部群众在感动中受到教育,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邓保生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学点软硬件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加大资金投入,抓好包括支月英同志所在泥洋村白洋教学点在内的全市1054个乡村教学点建设,强化师资培训,开展名校名师对口帮扶交流,提升乡村教学点教学质量。

邓保生强调,要全力打造支月英党建品牌。支月英与当地村民关系十分亲密、融洽,要认真总结其经验,成立“支月英工作室”,加大党建经费投入,组建以机关党员干部、农村社区党员、离退休老党员为主体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化解群众矛盾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白洋教学点培育成党员学习教育基地。要放大“感动中国度人物”品牌效应,充分挖掘泥洋村生态乡土特色,与奉新仰山等景点串点成线,将白洋教学点打造成为人文旅游教育点;要推进“党建+扶贫”,开展奉新县城至白洋组公交班线试点,加快开通客运班线,进一步完善泥洋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扶贫、基础扶贫、教育扶贫,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邓保生强调,要注重人文关怀,健全褒奖帮扶长效机制。支月英同志在大山里坚守36年,体弱多病,我们要对支月英同志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实际困难,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党组织的关心与关爱。要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每年评选10名优秀乡村教师代表。要持续深入推进宜春“好人文化”建设,不断完善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社会保障为一体的褒奖帮扶长效机制,用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专项奖励帮扶资金,在亲属就业、子女就读、医疗和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推动形成“不让老实人吃亏”“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为支月英写颁奖词篇四

“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可能有希望”――说出这句话的是江西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泥洋小学教师,她叫支月英。

泥洋村是一个极其偏远的小山村,当地的偏远程度超出想像。

时光后退到1980年,19岁的支月英梳着两条大辫子从车站下车后,步行20多里山路来到了这里,当了一名教师,这一干就是36年,在这期间,她数次婉拒了上级领导要将其调离的好意,一直坚守。

看到这里,让我感触良多,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一名大山深处老师的窘迫与困顿。记得1995年,师范毕业后,我就被分配到了一所非常偏远的小学。还记得当时的中心校书记对我和另外一个本地的男老师说:“你们就去这个学校吧,条件艰苦了点,但谁让你们是本地人呢!只能先安排你们去了。”“只能”这个词体现了校领导的无奈,也间接表达了学校的艰苦,不过当时我并没意识到这些。当我骑着自行车,顺着坑洼不平的土路,拐过一道又一道山梁后,大约骑了50多里山路,才到达目的地,看到了眼前的学校时,才算傻了眼。

到了冬季,炉子肯定是要自己生的,不管是宿舍的还是班上的,周日晚上的饭也只能自己做。(那个时候车很少,为了不影响工作,老师们都是周日就返校了)其实生活的艰苦根本不算什么,最让人觉得折磨的是心灵的疏远与隔离。由于学校离中心校太远,交通不便,所以很多时候中心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根本无法参加,和外校教师的交流也极少。当集体阅卷时,看到别的老师熟络的互相打着招呼,而我两眼茫然,一片陌生,那种心灵的孤寂难以言表。结果我坚持了3年,和上级领导申请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学校,继续工作。那个时候真的很高兴,觉得自己逃了出来。

所以说,推己及人,支老师能在这么一个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来,是多么不容易!诚如《榜样》一片中字幕所呈现的那样:奉献。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这里,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她要用自己的坚守带给孩子们希望。

年2月,澡下镇最偏远的白洋村群众联名请支月英到该村教学点任教。家人考虑到她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都不赞同她去。她苦口婆心说服家人:“那么多山里的孩子等着我,那是他们对我信任!”由于村里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老人们很早就起来劳作了,孩子们还没起床,支月英老师还负责叫学生起床,接送孩子。她这么多年来,教完父母,再教孩子,足足教育了两代人。尽管她扎根大山,但她最希望的却是孩子们都接受教育,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在她内心深处,是对学生们真诚的祝福。看到母女2代人,穿着整洁的衣服,共同看望这个共同的老师时,她笑了,笑得特别开心。

这里的山风吹黑了她的面庞,吹皱了她的皮肤,但没有吹老她的心灵。今年她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了,就在《榜样》现场,她宣布:她不退休了,她还要回到大山里,回到学校中,继续工作,只要老百姓有需要,她就会干到教不动为止。

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支月英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教师扎根山村,默默奉献的人生历程。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支月英,她无愧“榜样”一词。

[支月英事迹观后感500字]

为支月英写颁奖词篇五

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支月英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支月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记者一见到支月英,她满脸愧疚地说:“前段时间出去到外地去办事,没有给孩子们好好上课,很对不起孩子们。”为了表示歉意,在回来途中,她特意在县城给孩子们买了棒棒糖带上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通过考试,在距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起了小学老师。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4年。34年来,她坚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教书育人。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但是,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们,“我每个月都存不下钱,很多花在看病吃药上,每天都要吃药。上课嗓子实在太累讲不动了,我就放课件光碟给孩子们看。”

山路弯弯,绵延崎岖。10月11日上午10时,从奉新县城经过近2小时颠簸,记者眼前出现了一栋二层的小楼。院门上的“白洋教学点”字样映入眼帘,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支月英一边以手势演示,一边带领孩子们朗诵。

丝毫看不出支月英已年过55岁,此时此刻,她完全沉浸在课堂与孩子们的互动中。

36年了,既是认真的老师也是贴心的朋友

36年前,19岁的支月英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冶城分校毕业,通过招考来到离家乡进贤县数百公里的大山深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当老师。支月英满怀献身教育的理想和激情来到泥洋村,但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设施的简陋,着实让她傻了眼: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课桌椅都是拼凑成的……当地人烟稀少,

孩子们上学要步行10多公里山路。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恶劣,让来这里的教师换了一拨又一拨。

看着支月英,当地村民也半信半疑:这么年轻的姑娘,留得住吗?

支月英用行动让乡亲们看到了她留下来的决心。她讲课绘声绘色,深受孩子们喜欢。校舍年久未修、窗户四处漏风,她买来薄膜和钉子,把窗户钉好。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的粉笔,都是支月英和同事们步行肩挑手提运上山。山村的家长不让女孩读书,她挨家挨户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

不知不觉,36年过去了。虽然支月英从“支姑娘”变成“支妈妈”,又从“支妈妈”变成“支奶奶”,但她对自己既是校长和老师,又是朋友的定位一直没变——上课教书、下课陪学生玩耍。

55岁了,又去了更远的深山教学点

一人一校,工作辛苦,支月英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右眼视网膜出血而失明。2月,考虑到支月英年龄已高,身体不好,组织上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

正在此时,距泥洋村十多里、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村老表联名请支月英到村任教。家人劝她:“你都年过半百了,别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笑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到山外,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听说支老师来了,大家奔走相告,许多在外地读书的孩子转回白洋教学点,学生由原来的2名增加到现在的20多名。20暑假,教学楼开建。支月英起早摸黑,一边照料施工,一边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

今年5月,支月英已年满55岁,按照政策,她本可以退休了。孩子们拉住她的手问,“支老师,您不会离开我们吧?”“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在山区教下去,我更希望有新的老师到山区!”支月英说。

,支月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上没有忘记支月英的奉献,,支月英荣获小学特高级职称。“在我内心深处,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一名党员。我选择做一名深山里的孩子王,此生不悔!”

因为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更因为她想做一名好老师好党员。所以从19岁她不顾母亲和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偏远山区,选择了做山区孩子王开始,6年来她走的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区小路,想的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区教育,她心中始终笃定一个目标,她必须敢担当能奉献,她要教好深山里的每一个孩子,做一颗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为那片贫瘠的土地播种希望。今天她用青春和36年的坚守,以她为人处世的原则赢得了孩子家长的尊重。目前她正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她要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好党员,要时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直到永远。

为支月英写颁奖词篇六

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当选“20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20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润着满满的真善美,都散发着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样人物来说,其大都来自基层、出自平凡,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他们的精神可敬佩、可亲近、可学习,可谓13亿多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富矿”。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将镜头笔端对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梦中国将更有动力。近几年来,江西就通过“江西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发掘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在这些来自于身边的典型引导下,民众自觉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道德,好人效应如同“滚雪球”般在我们的身边轮番滚动,推动了另一批好人群体的出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为支月英写颁奖词篇七

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支月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记者一见到支月英,她满脸愧疚地说:“前段时间出去到外地去办事,没有给孩子们好好上课,很对不起孩子们。”为了表示歉意,在回来途中,她特意在县城给孩子们买了棒棒糖带上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通过考试,在距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起了小学老师。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4年。34年来,她坚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教书育人。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20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但是,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们,“我每个月都存不下钱,很多花在看病吃药上,每天都要吃药。上课嗓子实在太累讲不动了,我就放课件光碟给孩子们看。”

山路弯弯,绵延崎岖。10月11日上午10时,从奉新县城经过近2小时颠簸,记者眼前出现了一栋二层的小楼。院门上的“白洋教学点”字样映入眼帘,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支月英一边以手势演示,一边带领孩子们朗诵。

丝毫看不出支月英已年过55岁,此时此刻,她完全沉浸在课堂与孩子们的互动中。

36年了,既是认真的老师也是贴心的朋友

36年前,19岁的支月英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冶城分校毕业,通过招考来到离家乡进贤县数百公里的大山深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当老师。支月英满怀献身教育的理想和激情来到泥洋村,但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设施的简陋,着实让她傻了眼: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课桌椅都是拼凑成的……当地人烟稀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