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十三篇)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十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3 13:46:34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十三篇)
    小编:zdfb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一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手、眼、脑协调的操作,表现自己的体验,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地。而美术活动“有趣的小乌龟” 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而且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大胆想象、好动手操作特点。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手、眼、脑的协调活动,用脑去想象、理解、创造,为他们提供了美的体验和自我展示的舞台。

二、评析

1、分组教学的运用

在分组过程中,老师分成3个小组,每一组的材料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分层了三个层次,难度也各不相同,让孩子自由选择,体现了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我需要以及情感支持。活动中老师尊重孩子的选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使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活动设计中去。

2、材料的运用

在活动中教师能提供三种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能依靠材料特点,通过观察、摸索来调整怎样更好的操作、利用。如在用皱纸来做乌龟的背壳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有的把皱纸编成绳子,一圈一圈的绕上去,有的把皱纸按颜色一圈圈贴在乌龟壳上,还有的做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壳。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

3、活动的内容设计方面

每个环节都是精心准备与设计的。如第一环节的活动,教师出示制作好的“乌龟”让幼儿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第二环节,教师边讲解制作方法边完整示范一遍过程。并圆上添画乌龟的头和四肢。第三环节,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让幼儿说说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最后,大家互相欣赏作品,也让幼儿有了集体完成作品的成功体验。这样有趣的自由探索活动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也是适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这也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在活动中,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反思

1、有趣的小乌龟不光体现在单个上的有趣,也可以将几只乌龟组合在一起进行创作,这样将会让幼儿的想象力更加扩展。

2、结束的讲评活动可以让幼儿来介绍本组的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与前面的讨论活动也相互呼应了。

3、可以多多尝试一些好的活动形式,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是教师也觉得很好玩的,真正的做到玩中学,从而来总结经验。

4、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对新材料的介绍与操作要点讲解不够。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二

一、细节描述:

“1…3…5…1…3…5…”孩子们听到了这个音乐马上就从自己的小椅子上站了起来。又是一个音乐响起,孩子们立刻向后转面朝小椅子站好,接着孩子们根据听到的不同音乐做起了不同的动作:拿起小椅子、按照音乐活动中的队伍排好队,坐在座位上拍手。

二、评价分析:

《亲亲热热在一起》是一首表达孩子和爸爸妈妈美好感情的歌曲,歌词看上去有些复杂,但是由于之前学了儿歌《敲门》,所以这样就降低了歌曲的难度,幼儿学起来会容易一些。在幼儿学唱歌曲的同时我还让幼儿做了一系列配合歌曲的动作,以此来帮助幼儿学习歌曲。小班幼儿的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我在开展小班音乐活动时发现,小班幼儿大都喜欢唱一些熟悉的歌曲,新授课时,他们一般兴趣不太高,第二节复习课时,他们由于熟悉了音乐节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像《亲亲热热在一起》,因为歌词就是之前学习的儿歌《敲门》,所以幼儿在学习歌曲时就有了兴趣)这主要是幼儿在上新授课时,不能完全理解所授课的内容,当然更谈不上接受有关信息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上好小班的音乐活动。

三、所思所悟:

根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我也想了好多激发幼儿兴趣的办法。就像让幼儿通过表演来激发自己的兴趣从而学习音乐。因为幼儿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音乐活动能充分满足幼儿这方面的要求。通过表演,幼儿能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幼儿能作出较积极的外部反应,能从与他人合作的动作表演活动中获得交往合作的快乐。在音乐活动中,我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创造性表现,发挥幼儿创编的积极性,在开展音乐活动中尽量采纳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照搬书上的动作方案,幼儿在创编表演中锻炼了自己,增强自信心,获得了成功感,这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三

活动反思:

活动以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图图”的视屏切入,用一种动态的、夸张的形式让孩子们一下子感受到了生气时的表情特征。在孩子观察与表现生气表情的环节中,我也能紧扣活动的目标,时刻引导孩子发现图片中生气时夸张的地方,如:皱皱的眉头、冒火的眼睛、竖起的头发等,并鼓励孩子也能用夸张的方式来模仿这些夸张的表情,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夸张后的乐趣。活动中,我能鼓励孩子大胆地来讲述自己生气的故事,并能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引导,使整个活动能紧紧围绕目标而展开。

由于一开始我们考虑到要结合主题活动“高高兴兴”的开展,所以,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使活动与主题贴合得更近,最后还是决定采用画画的形式让孩子记录自己生气的故事,再引导孩子讲述。活动中还引导孩子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及使自己高兴起来的方法。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或改进的地方。

1.对中班孩子来说一个活动抓两个点可能更多了,而让孩子用故事的形式来表现画面可能太难了。既然孩子对夸张的表情很感兴趣,而且活动前面的环节也引导得比较到位,可以重点就让孩子来画生气的夸张表情。

2.我在活动中的引导还过多,比较注重面面俱到,有时可以退位,让孩子讲述的机会再多一些。

认识粗细(数学)

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

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

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

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

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四

昆虫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面对这一切,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却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大馅饼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趣的蚂蚁家族,借助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更多的了解,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了解蚂蚁家族团结合作的搬运过程和有趣的分工情况,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带领幼儿用报纸当作大馅饼,学习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里面的对话工整、有序,阐述的道理明显、易懂,整个环节把握得比较合理,但同时也带给我一些启示。

1、第一环节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我没有引导好,当幼儿回答蚂蚁在搬石头时,我没有很好引导,导致幼儿以为真的是大石头。其实我可以引导他们,“这真的是大石头吗?”引出这是一片香肠,不是石头。

2、在讲述第三张图片时,应该重点讲述,上课时我有点急,“蚂蚁为什么要吆喝着把大馅饼运回洞?”这个问题我没有抛出去,导致这张图片没有讲透,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蚂蚁们的吆喝声“嘿哟,嘿哟”。

3、讲述故事时,我一张张地出示,让孩子一张张地看,一张张地讲,让他们猜测下一张图片的事情,幼儿不太会猜对,有点难度,其实,可以把图片一起出示,让幼儿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后环节游戏《运馅饼》,让幼儿切身体验小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将分工与合作在游戏中体现出来。游戏,能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但是我在游戏前没有讲清楚游戏规则,导致孩子都拿着刀,不知怎么玩了,要是能讲一下6人一组,二人当兵蚁,四人当工蚁,那么他们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缘故,导致孩子对刀非常感兴趣,看起来也有点危险,刀可以不用。《运馅饼》的儿歌一时半会不大可能学会,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让他们一边搬大馅饼,一边吆喝:“嘿哟嘿哟嘿哟嘿哟……”就可以了。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留给我的启示会一直引领我今后的教学工作,相信:只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一定会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与长进的。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五

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等手套娃娃若干;萝卜胸饰若干;《拔萝卜》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出示萝卜头饰,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看,这是什么啊?(教师出示萝卜头饰)教师:这个啊是昨天有一个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啊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现在啊,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就是有关这个萝卜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操作手套娃娃,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回答。

教师:老公公萝卜呀拔不动,我们看看,老公公会用什么办法拔萝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教师:最后萝卜拔出来了没有啊?那是怎么样拔出来的呢?有谁一起拔的啊?

教师: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讲故事,请个别小朋友用手套娃娃进行故事表演教师:那好,那我们现在也一起来拔拔这个萝卜好不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用手套娃娃表演。

(教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表演,请小朋友试着和老师一起讲,主要掌握“来拉,来拉”“‘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这两个句子)教师小结: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这个萝卜啊?那好,现在啊,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个萝卜拔出来!(教师引导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全部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教师:这么大的萝卜,小朋友们有没有拔出来啊?萝卜拔出来了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啊?

四、活动延伸

将手套娃娃放进语言区,幼儿可以在那里继续边用手套娃娃自己表演并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学习简单的角色对话,丰富词汇"拉"、"拔"

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及各角色图片各一张(可粘贴);

2、各角色的挂饰各一张。

3、《拔萝卜》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出示萝卜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萝卜是长在什么地方的?"等待孩子的回答。老师给予肯定回答

二、播放课件,分两段欣赏故事、

1、带着问题观看课件"拔萝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播放故事开头至"拔牙拔,可是他拔不动"请幼儿回答刚才的问题。

2、萝卜拔不动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让我们继续观看课件,看看老公公是怎么做的?请了谁来帮忙?

继续播放课件至结束

三、利用教具,一边复述故事一边提问

1、老公公一个人拔起来萝卜了吗?他找了谁来帮忙呀?(老婆婆)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幼儿学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动作

2、老公公和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3、老公公、老婆婆和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黄狗是怎么回答的?

4、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黄狗是怎么叫小花猫来帮忙的呀?小花猫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花猫是怎么叫小老鼠来帮忙的呀?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6、大萝卜有没有拔出来?是被谁拔出来的呀?他们高不高兴呀?

7、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很多人一起就把萝卜拔出来了呢?

四、表演故事

请小朋友表演故事。请一组小朋友们带上挂饰,设计情景。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讲述故事,再一次感受作品。

教学反思:

一、目标反思针对我的三条目标,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完成目标。

目标1: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我在环节【二】中体现,由于故事较长,我采用分两段欣赏。

目标2:学习简单的角色对话,丰富词汇"拉"、"拔"。这一环节是重点,我用图片作为更深层的理解,而图片教具,我用了动感的,可以拉起来的萝卜,孩子们看到萝卜动了,给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在环节【三】中作为重点理解。

目标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这一目标,我在环节【三】的结尾通过提问启发的方法,让幼儿自己猜测道理,又通过游戏,更深刻的感受了乐趣。可以说,三个目标全部完成。

二、提问反思本学期,语言教研组的侧重点放在了提问上,所以我在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试图将问题精简。但是由于故事较长,有个让我困惑的地方就是:我的第三个环节中,由于故事情节的重复性,我的提问也是不断的重复,是不是显得很冗杂?可以更精炼而准确吗?

三、教学效果反思从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来看,孩子是快乐的,活动气氛也比较轻松,但在最后一个环节时,想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游戏中来,所以请全班孩子来表演游戏,感觉不是很成功。第一:孩子没有用故事中的语言对话来进行表演。第二:表演就是要省略旁白的部分,而我在表演的时候,成了第三次讲故事,影响了孩子们游戏看快乐情绪。有待提高。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六

随着幼儿教育方式的深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广大幼儿工作者的欢迎,也越来越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的价值。

在众多现代灵活的教育中,区域活动成为了一种趋势,它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平台。同时它具有灵活性,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当然在区域活动中,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在这儿,我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中的感受和心得总结一些常见的问题。

1、活动的规则、环境与目的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更是如此。在为幼儿营造一个好的区域活动的环境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如此,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幼儿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

2、活动的指导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一些还不能完全的理解,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很大程度上是达不到幼儿教育的教学成果的。首先,在活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必须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态度,适时的更新和丰富活动材料,以至于不让幼儿有枯燥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其次,老师在活动中要明白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我们只是“绿叶”,活动本来就是幼儿自我发展,自我想象,自我探索的过程,过多的干预反而达不到教学效果。最后,活动中,老师要仔细的观察,同时进行适度的交流,在点滴中了解幼儿的内心。

3、活动的讲评

区域活动后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十分的重要。在讲评中,我们可以从自我的评价和幼儿的评价两方面出发,进行自我的总结。当然,还有很多的小问题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注意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七

上学期是我园准备市示范园检查的一学期,为了更好的迎接示范园的检查,听课安排上我们以观察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实施策略为重点,一共听课并记载了大中小班教师50节教育活动。具体情况是:

一、 每周随机下班听课没有很好的落实时间。

上学期开学初环境检查中有部分班级的环境创设儿童化、教育性体现不够,因此全园班级在九月份都重新优化环境,教师们都留在班级创设因此常规听课安排没有很好执行。十月份重点指点教师的教育活动,十一月份才进班连续一周的常规活动检查,使常规听课活动没有很好的落实实施。虽然是因为大的检查活动的关系,但也反映了日常工作安排的条理性和自我要求严谨的不足。

二、 具体听课情况分析

(一) 好的现象

1、 部分教师特别是大班主班教师组织实施活动认真,能仔细分析教材和孩子现状准备教案,教学中能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积极引导幼儿合作、探究学习,幼儿在活动中思维活跃,参与积极。

2、 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过程的真正优化。教师们都能根据幼儿园班级配备的电脑、实物展示台、电视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合理的运用于教学中,让幼儿直观形象的感知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 不足的表现

1、 教师们在专业上还需进一步学习,提高教材的分析处理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以及师幼互动的能力,加强专业素养。

2、 个别教师活动准备不够充分,教师方法和手段简单粗糙,特别是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教学常规无要求或要求不细致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为不影响教学进程对出现的影响教学秩序的现象视若无睹。

3、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还需进一步转变,具体表现为教学中走教案;教师教授多等现象。

三、自我反思

1、自我诊断:

(1)听课安排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突击性听课或为接待检查而听课较多,扎扎实实按听课制度落实少。

(2)听课中较多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幼儿学习状况关注不够,也较少专门分析。

(3)听课后反馈也多从教师执教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较少针对教材和幼儿学习现状帮助教师分析活动实施的得失。

2、改进提高:

(1)端正“听课”思想,理清听课含义。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对于“听课”是这样解释的:a.帮助教师们改进他们的教育技巧,b.听他们讲课并给予分析,c.研究教育经验,d.监督作息制度的遵守情况。作为业务园长我们要带着研究的态度走进教室,走近教师,和教师一起学习、钻研、提高、成长,让教师明白我们来听课主要是帮助她们解决教学问题,而不是检查监督她们的工作,消除教师的戒备、抵触情绪,共同搞好教学工作。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引领能力,要多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记录、分析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在书籍与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经常进行听课情况的报告分析,对听课的分析材料加以综合,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教师作专题报告。

(3)作为业务园长我们在完成上级和园长布置的工作外,一定要理清工作思路,要沉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教师,这是我们的工作性质赋予我们的工作职责。立足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以听课来帮助教师成长,帮助教师分析他采用的教育方法,给他以实际帮助。

(4)每学期有计划、有重点的追踪几位教师组织的活动,对教师进行诊断,连续听一个领域或一个主题的活动,在听课时我们不仅要观察教师的教育状况,还应全面记录幼儿的学习状态,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为教师改进工作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只要我们落实好听评课活动,多研究、多探讨、多发现、多钻研、;勤思考、勤归纳、勤梳理、勤总结,我们一定回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专业指导力的发展与提高!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八

201x年4月1日,在抚宁县榆关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组市级骨干教师开展了《幼儿园教学评价》学习研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高静老师进行了《幼儿园教学评价》专题讲座,崔洁老师上了一节大班《梅花》活动课,大家将教学活动评价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了研讨。

高静讲座的主要内容:

一、共同学习《纲要》教育评价内容

二、共同学习《纲要》组织与实施中的教学评价内容

三、教学评价理论知识概述

(一)概念辨析:评估、评价、教育评价、教学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公正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以学为本原则。6.多元化原则。7.教育性原则。

(五)教学评价的过程:1、明确教学评价的问题。2、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3、确立教学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列出评价指标,制定评价的标准。4、收集信息。5、分析信息。6、反馈信息。7、调整与改进。

(六)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呈现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四)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其基本表现

五、共同学习有代表性的教学评价表

(一)理论专家提出的幼儿园教学评价表

(二)有专家引领并进行实验的幼儿园教学评价表

(三)园所进行实验的幼儿园教学评价表

(四)我市区的幼儿园教学评价表

六、共同学习专家文章: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反思性评价

崔洁老师的《梅花》活动课

崔洁老师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她的活动课有很多环节让人深有体会:请幼儿闻花香会提前在假花上喷上香水;请幼儿观察梅花后将梅花粘贴在衣袖上以免乱放;请幼儿做小魔术师点击鼠标开出朵朵梅花(课件美观、易操作);幼儿做好的梅花图教师准备好裱画的底版;作品完成了一起合个影留个纪念……

活动课结束后,全体教师针对活动进行了研讨活动,大家各抒己见,研讨氛围十分热烈。由于时间关系活动结束时大家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本次活动引我深思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深感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评价影响的重要。

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素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上,而教师的专业素质集中体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上,这也正是当前教师培训过程中所强调的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这次深入学习幼儿园教学评价我深深感到教师对自己专业化的认识与自我提高的意愿对于幼教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深感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当“教育的不平等、不公平”很早出现在耳边的时候,我没有太大的感触,只是想国家大、很多地方穷,应该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可是这次活动亲历在抚宁县榆关镇中心幼儿园的活动室,我深深体会了什么是教育的不平等。4月1日,还没到停止供暖日期的时候,这个幼儿园的活动室已经没有了暖气,冰冷透骨了。难道几天的供暖都做不到吗?这仅仅是“穷”的问题吗?

最后的反思:我们,到底可以为幼教做点什么!?可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九

今天中午,陆老师也针对户外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反馈。陆老师也归纳了三点最突出的问题。

1、准备工作不充分,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2、晚出早归。到了规定的时间没有准时出去,还没有到收的时间,已经收回,孩子真正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

3、孩子等待时间长。分玩具老师一个个分,分到最后一个,已经过去好长时间。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在以后带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提前准备好需要的材料,不要临时准备,这样就很耽误时间,也不至于手忙脚乱,以至于达不到户外活动的效果。户外活动的时间要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是两个小时左右,在幼儿园我们都是有时间规定,每个活动大概多少时间,是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如果没有准时出去,又提早的收掉,就根本达不到户外活动的效果,就像陆老师举得例子,晨间活动7:55分开始8:05结束,幼儿实际活动的时间只有10分钟,无形中就少了20分钟,今天的户外活动就没了意义。

关于孩子的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我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教师在组织的时候,其实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比如分发玩具需要五分钟,那分给最后一个幼儿的时候,他也就少了五分钟的活动时间,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我们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拿,托小班最好能够和保育员沟通好,不要浪费时间。

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收获很大,让我重新了认识了户外活动,也对以后我在实际带班的时候也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十

生活环节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幼儿一日生活的养成有助于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的点滴小事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教委领导的组织下,我们一起观看了视频中幼儿园里幼儿的一日生活情景。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平时我们给孩子的束缚太多,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也可以在有秩序的情况下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而不是一味的按部就班。

首先展现的是入园好时光。核心理念是要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来到幼儿园要有一定的安全感,能积极愉悦的参加入园活动。怎样才能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呢?就是在于老师们平时怎样和孩子进行沟通教育。视频中,幼儿来到幼儿园在老师的引领下观看图片,看图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叠衣服、叠口罩、叠围巾的。之后老师和孩子一边说儿歌一边叠衣服,孩子们从中找到了乐趣,而不是单纯的去叠衣服。细想我们平时是怎样做的,我们只是帮助孩子脱下衣服然后代替他们叠好,久而久之就有了依赖。我们的工作量增多,从而觉得工作枯燥、乏味。

趣味点名环节。幼儿每人扮演一种小动物,老师点幼儿的名字,点到的幼儿要说出自己是一种什么动物,然后模仿该动物的基本特征。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积极参与的表现能力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使得点名环节更生动有趣了。想想我们的点名,平时只是形式,毫无兴趣可言。

趣味盥洗。核心理念是懂得盥洗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感受盥洗所带来的舒适和愉悦的心情。视频中的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唱着儿歌轻轻松松就把小手洗干净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在盥洗过程中就把卫生习惯慢慢养成了。在今后我们和幼儿盥洗时也要吸取别人的优点,争取把好的习惯引领到我们的孩子身上。

温馨用餐。在进餐过程中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喜欢吃多种食物,不挑食。

视频中的孩子在吃饭时会自己介绍今天的饭菜,说出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吃得很开心。看到这里想起我们的孩子在吃饭时的种.种,要想有好的改进不去反复的重复现状,就要在今后的一日生活中下足功夫,使之眼前一亮。

看了以上的几个案例,使我真正明白了一日常规并不是只用来约束和管教幼儿的。而是在活动中协助幼儿能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让幼儿能自由的投入、参与、尝试到日常常规中。活动时要挖掘孩子的亮点,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每个孩子的事都不是小事,老师要耐心的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孩子的进步都要尽收眼底,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为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十一

为期一周的半日活动展示在每个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认真组织下顺利结束了。本次展示活动中,每个班级的教师都根据主题内容进行了教室环境的创设、区域材料的丰富以及各个环节的渗透;每个教师都精心地准备了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以及户外活动。现主要针对大班年级组的整体区域情况作一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区角创设

目前每个班级都创设了7—8个区角,主要涉及语言区、益智区、数学区、探索区、美工区、表演区、操作区。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有了着重区域并加以深入。例如:大七班在美工区的基础上,开设了一个创意无极限的区角,主要让孩子们进行废旧材料的再加工,有光盘类、纸盒类、瓶罐类、毛线类等;大四班音乐游戏较为出色,因此在“大舞台” 里,孩子们载歌载舞,玩得不亦乐乎。

建议:

每个班级学习型区域偏多,社会角色体验较少。可适当调整一些区域成为具有一定社会交往性的区角,在社会性交往活动中同时发展专项能力。例如:在超市活动中学习排序、数的知识、加减的运算等相关知识;在设计院中进行粘贴、泥工、剪、撕、构建等多方面的技能。

关键词:区角材料

经过前阶段的学习与平行班观摩活动以后,每个班级都对自己班级的区域材料进行了重整与添置。目前每个班级中材料都较为充分,能够满足幼儿的操作需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们新添置的材料:

操作类:穿鞋带、串珠、绕毛线、七巧板、拼图、棋类、玩锁、点数、送牛奶、计算闯关、猜名字、拼成语(古诗)、找量词、词语开花、编织、找不同…

探索类:放大镜、万花筒、沉浮、音乐瓶、神奇的指纹、火箭、吸铁石、静电摩擦、溶解、月亮船、灯泡亮了、拆装玩具、吸水性探索…

建议:

1、 教师投放的材料关注幼儿学习性的材料居多,多为幼儿平面的操作练习,可在游戏性与趣味性上作思考。

2、 个别材料的投放存在可操作性问题,例如:物体吸水性探索过程中,教师投放的材料为硬海绵、a4纸、棉花(极少),这些材料的吸水性如何?是否可增加幼儿熟悉的大海绵、各类纸(餐巾纸、彩纸等),小毛巾等,并提供操作记录表,以便于更好的检验与经验分享。

3、关键词:组织情况

每个班级孩子都能根据意愿自由选择区域,并进区有序地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各班区域常规已经基本建立,区域活动组织流程规范。在区域活动之初,教师主要针对上次区角活动的问题、本次区域的重点以及材料作简单介绍;区域过程中,俩位教师分工明确,有重点区域的跟进式指导,也有全局的巡回指导;在活动结束后,均有总结以及作品介绍。

建议:

1、个别区角存在盲点,呈现任由幼儿自由发展的局面。例如:阅读区几位幼儿自由阅读,建筑角自由搭建等,没有预设的发展目标。阅读区可介绍看书要点并记录所看书面的要点、建筑区有本次搭建的主题与突破难点。

2、整体活动仍然存在较为吵闹的现象,需要长期坚持引导幼儿安静、有序、自主操作。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十二

一、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这一活动形式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了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因此,它越来越被我们老师所重视,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案例:

一天,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增加了新的材料——夹东西。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我们分别提供了纸团、红枣和玻璃球,让孩子们用相同粗细的筷子尝试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们对新的材料很感兴趣,都想来玩一玩。

这一天,小林最先来到了生活区,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还没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夹玻璃球这个最高层次玩了起来。在班上,小林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他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夹不起来。我在边上看了他约有五六分钟,看他老是夹不起来,于是就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小林说:“小林,你试试夹纸团好吗?”小林抬头看看我,摇摇头说:“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劝了他好一会,极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没有效果,小林坚持要玩玻璃球。没办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夹,可是还是不行。小林的动作是对了,但手不灵活,用力的方法不对。就这样,我们夹了好一会儿,小林忽然抬头对我说:“杨老师,你给我一个调羹吧!调羹我会舀的。”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给不给他呢?如果给他调羹,就没有按要求进行活动,材料提供的目的达不到。而且,给了小林调羹,其他的孩子也会要,这可怎么办呢?回头又一想:现在小林的兴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会去考虑换材料,可也与能老是让小林坐着呀?于是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调羹,交给小林。小林拿到调羹就开始勺起来。一开始是一颗一颗地勺,接着就是两颗两颗地勺,在勺两颗的时候,他得意地抬头看着我说:“杨老师,你看!”

第二天,区域活动开始了,只见小林选择了第一个层次——夹纸团,慢慢地夹者,他的动作比较准确,夹地很专心。

三、分析与反思: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孩子们并不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水平来选择适合他们活动的材料的,他们往往只是按自己对材料感兴趣的程度来选择。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材料,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机会呢?

在这个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给他调羹对不对?

一开始,当小林选择最高一个层次时,我们都看的出来,小林并没有想到自己会不会夹玻璃球,他只是想玩玻璃球。当我极力地想转移他的注意力时,小林还是在盯着他的玻璃球,这时,小林的注意力、兴趣点全被玻璃球吸引了。当小林夹来夹去还是不行时,他尝试了第一次地自我的调整,对我提出要用调羹的要求。这时,小林经过尝试已经了解到了自己还不会用筷子来夹玻璃球,这个要求自己达不到,但此时他很想玩玻璃球,怎么办呢?于是他

想到了自己会用调羹,就向我提出要用调羹的要求。这时是他自己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当时我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因为,我的心中的即时目标是固定的。在经过一阵挣扎后,我最终选择了尊重他,给了小林调羹,满足了他这时的需要。在随后的活动中,小林进行了第二次的自我调整,他尝试用小调羹一次舀两个玻璃球。并在第二天尝试了第一个层次的活动。到这时,我的问题解决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认识到了几点:

一、目标应随孩子的需要灵活调整。

有时,我们往往太执着于自己的活动目标,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顺着孩子一些,也许会出现另一番天地。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的知识、行为的重新建构过程。小林要玩玻璃球,但按老师提供的要求他并不能达到,怎么办呢?小林他通过自我的调整,征求老师的帮助,降低了要求,达到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同时,他也在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提高自己舀的难度,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第二天,小林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进行活动。在这个案例中,正是因为后来我尊重了小林的已有发展水平、能力和经验学习方式,才使小林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兴趣的满足,使他第二天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第一层次),逐步得到提高。

二、方法应灵活多样。

在《指南》中说“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指南》,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当小林在开始活动时,我首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看看小林是怎样进行尝试的,当发现他有困难时,我进行了指导、帮助。一开始,我从预定目标出发,想转移小林的兴趣,但这个困难实在是很大,于是我用了示范的方法进行帮助,但这个效果也不大,最后我支持了小林的要求,先让他用调羹来舀,从小林原有的能力上逐步进行提高,这样既保护了小林尝试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小林手的灵活控制能力,这样和乐而不为呢?

三、介入之前,要学会积极等待。

积极等待是指对消极等待而言,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小林在我转移他的兴趣时,追随了我,那么可能小林的困难就不

存在了,他的兴趣将因着一次的活动而告终,值得庆幸的是小林始终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也尊重并支持了小林的选择,这样才更好地让小林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困难,产生了矛盾冲突,从而进行了自我调整,自己来想办法尝试解决。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分析的能力,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能力、特点,及时调整目标,进行支持、合作、引导,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满足和成功。

幼儿园课后活动反思总结篇十三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随乐合拍地做拔萝卜动作。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拔萝卜》的音乐;老公公,老婆婆,小花狗,小花猫,小弟弟,大萝卜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随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入场。

二、带孩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三、欣赏歌曲《拔萝卜》,并提问:

1、今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听了猜猜看:音乐里说了什么?(拔萝卜)

2、谁在拔萝卜呀?(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猫、小花狗)根据幼儿讲述,依次出示图片

四、分段听音乐,学动作。

1、我们先听见谁第一个出来拔萝卜?(老公公)老公公是怎么过来拔萝卜的?大家一起学一学!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大家一起学一学!萝卜拔起来了吗?(没有)怎么办?(叫老婆婆)怎么叫老婆婆?(幼儿学)

2、放音乐第一段幼儿做一遍,

3、依次让幼儿做2、3、4、5、段音乐动作,模仿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等角色

4、音乐有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一共有几段?(5段)

5、我们连起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幼儿完整表演)

五、教师做老公公,听音乐完整表演游戏。

六、再次出示大萝卜,提问幼儿还能请哪些动物来拔萝卜。

七、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拔萝卜。

八、“宝宝们,让我们拉着大萝卜回教室吧”幼儿在拔萝卜的音乐声中退出活动室。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