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提升自我。总结时要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注重思考和总结归纳。总结是对过去的一种总结和概括,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一
列位游客伴侣们:
各人好。
我是本日教育你们嬉戏的导游,我叫xxx。本日,我们要嬉戏的处所是颐和园。让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哪里有瑰丽的景致等着我们去看。这是颐和园里很著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雕栏,一眼望不到头,长廊是不是很长?你们先猜一猜长廊有多长,要是等一会儿你们猜不出来,我就汇报你们。你说是230米,你说是480米,你说是500米,哈哈,你们说的都差池。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了273间呢,让我们去看看长廊里是什么样子吧。看,那是什么,哦,原本是横槛上五彩的画。
汇报你们吧,长廊里有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是沟通的,这可都是画家的心血。你们看长廊两旁是什么,那么多的花是不是很悦目?有玫瑰花,有牡丹花,尚有牵牛花……此刻我们走出了长廊,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让我们昂首向上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构筑矗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让我们爬上佛香阁。我们往下看看,颐和园的景致泰半收在眼底。
看那葱郁的树丛中潜匿着什么?对了,细心看可以望见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看正前面,昆明湖是何等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它又是何等绿,绿得像一块碧玉。你们知道吗?清朝乾隆天子诗曰“那里燕山最畅怀,无双风月属昆明”来歌咏昆明湖。让我们从万寿山下来,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差异的石桥。看,湖中心有个小岛,远眺望去,岛上一片葱绿。让我们到石桥上去。这石桥有十七个孔,以是叫十七孔桥。看,桥雕栏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还镌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纷歧,模样外形各异,没有哪两只是沟通的。好了,本日我们就到这里。你们本日是不是很开心呢?好了,来日诰日尚有更好的景致等着我们,再会。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二
尊敬的游客们:
现在我们来到了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自觉保持整洁,不要破坏公物。
大家请看这边,我们来到的是著名的长廊。这长廊特别长,你们知道有多长吗?这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呢!还分成了273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一幅五彩缤纷的画,这几千幅画里,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旅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万寿山脚下。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现在我们上山去看看吧!
旅客们,我们已经登上了万寿山了。在这里看颐和园的全景是最好的地方。一大片树丛的绿色藏在眼底。我们的正前面是颜色碧绿的昆明湖,那昆明湖特别静,也特别绿,不知大家想不想去看一下呢?事不宜迟,现在我们下去看看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昆明湖边。我们可以站在十七孔桥上看,你们看!十七孔桥上的石狮的倒影在水中显得栩栩如生,这些石狮,姿态不一,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现在我们来看看昆明湖吧!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看!有许多的小鸟站在柳枝上对着湖面照镜子呢!游船和画舫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树丛的倒影在水中想翩翩起舞的少女,多美啊!
颐和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请你们自己细细游赏吧!不过要注意安全,要自觉保持整洁和不要破坏公物!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xx,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也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状,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
到了元朝,又将这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为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万历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这里已经具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称誉。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而且这里还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和我国古代的大多数皇家建筑一样,这里也没能躲过入侵略者的践踏,在1860年这里被英法联军抢掠并且烧毁了,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又挪用了海军经费对这里进行了重建,而且光绪皇帝下昭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可是在1900年的时候,颐和园又再次遭到了八国联军(俄英法德意日美奥)的严重破坏。从此之后因为财力不足,后山部分长期都没有修复。到了1912年,依照清史的优待条件,颐和园仍然掌握在逊帝溥仪手中。
过了两年,这里曾作为他的私人财产一度开放,但在1924年溥仪被逐出颐和园后,北洋政府将这里正式改为对外开放的公园。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这里后,经过综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园林的风貌。而且这里还成为了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我们即将看到的颐和园共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占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部分。来到了东宫门,我们本次的游览也就正式开始了。在东宫门外,有一座“涵虚”、“罨秀”的牌楼,而东宫门也是颐和园的正门,门上高悬着的颐和园的匾额就是光绪皇帝的手书,颐和二字取颐养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进入东宫门,我们首先来到的便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仁寿门,迎面看到的这五块太湖石称之为峰虚五老,寓意长寿。而在汉白玉须弥座上的铜制怪兽,人称麒麟,俗称四不象,是龙生九子之一,象征着吉祥富贵,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当朝里活动中时是用来点香,渲染气氛的。按古代礼制,龙居中,象征皇帝,凤在两侧,象征皇后,而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在上的地位。
我们面前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仁寿殿,其实在乾隆年间的时候,规定凡是当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寓意着游园时也不要忘记勤理政务。到了颐和园的时候,便将这里改名为仁寿殿,取自孔子论语中的“仁者寿”,意思是施仁政者可以长寿。现在,仁寿殿的陈设和原状是基本一致的。殿内的地平床上有九龙宝座,在它后面还设有紫檀木做的九龙屏风,屏风以紫檀木为框架,雕有九条闹龙,中心是玻璃镜,镜面上写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在宝座四周,还设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传说中的异兽,实际用处其实就是香炉。而殿内两侧的暖阁,是慈禧光绪还有王宫大臣休息的地方,当中有一幅百蝠图的缂丝工艺品,中间还有一个慈禧亲笔写的寿字,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这幅工艺品也被称为“百福捧寿”。
这个玻璃风景台屏是用翠鸟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乾隆年间的作品虽然历经二百多年可是还是色彩依旧。穿过仁寿殿我们就来到了当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_德和园,取自左转“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听了美好的曲子,就会心地平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的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中最大的,结构严谨,十分的壮观,高21米,低台宽17米,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福台、禄台和寿台,在寿台地板上还有一口深井_四眼干土井。各层地板都可以开合,在开启时,天井和地井沟通,顶部有绞车牵引,可以使剧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寿台下面的井还可以起到声音共鸣的作用,使演员声音更加洪亮,水井还可以用于表演龙口喷水等景观。除此之外,还设有扮戏楼,共演员化妆用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展示戏装、陈设慈禧的奔驰车的地方就是当时的扮戏楼。在戏台的对面,是颐乐殿以及东西侧的廊子,这里就是当时帝后和王宫大臣们看戏的地方,殿内正中设有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是慈禧受贺时用的,凤为百鸟之王,把这个屏风放在颐乐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权威,当年王宫大臣看戏的廊房现在已经被开辟为颐和园文物展览室,东侧是慈禧太后的服饰以及生活用品,西侧则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我国古代,有首诗曾经写到“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现在来到的仁寿殿后的假山中,便能体会其中的含义,这里运用了我国造园艺术中的抑景法。开始,这里好像已经没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随着不断的前进,豁然开朗,在我们面前又出现了一碧千倾的昆明湖。昆明湖原来是一个由泉水汇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积还没有现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间修建园林的时候,将这里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这里又为什么叫做昆明湖呢?这是因为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云南滇池有个小国叫做昆明国,汉武帝为征伐那里,在首都长安开凿了一个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练水军。乾隆皇帝根据这个典故,将西海改为昆明湖,并效仿汉武帝在这里演习水师,这就是昆明湖名称的由来。
而当时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使原来的小土丘增高和扩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为母亲祝寿的时候,在山上园静寺的遗址上兴建了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翁山赐名万寿山,取意长寿。在不远处有一个小岛上种的全都是桃柳,上边有一个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春天来到的时候,这里就是颐和园中最早报春的地方。我们看到这组建筑别致、环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澜堂,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玉泉涌微澜”的诗句,这里就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居住的地方。
既然说到了这里,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变法。爱新觉罗?载湉就是清朝的第九个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_光绪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以后,慈禧太后为了能够继续掌权,所以就让她四岁的侄子载湉当皇帝,而她则再度垂帘听政,到了光绪19岁亲政以后,宫廷内保守派和维新派在政治上起了冲突。
1898年,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通过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由于这次变法运动只持续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杀,所以也叫“百日维新”。变法失败以后,光绪被软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岛上,每年慈禧来到颐和园,他也必须一同前来,住在玉澜堂。为了控制光绪的一举一动,慈禧太后命人在玉澜堂的周围修筑了不少砖墙,门口还有太监把守,此时的玉澜堂好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过到了现在,原来的砖墙已经基本被拆除了,恢复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澜堂东西配殿内的砖墙仍然保持原来的样子,作为有关变法的遗迹供游人参观。在玉澜堂殿内还有乾隆时候制作的地平床、宝座、屏风、香几等等,东暖阁是光绪的早餐室,西暖阁就是寝室,殿外东侧是书房,西侧是洗手间、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内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为主,做工十分精美。围屏是用两层玻璃合成的,上边既有中国山水画,也有西洋的风景画,颜料是用天然宝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艳丽。前层玻璃的背面画有前景和中景,后层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远景,两层之间相隔一段距离,立体感极强。而殿中“复殿留景”的匾额的寓意就是指深宫中住着圣明之君的意思。在玉澜堂的后边就是宜芸馆了,宜芸是适于藏书的地方。
正殿就是光绪的皇后隆裕皇后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经是光绪宠爱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让珍妃住到第二所,这以后光绪皇帝想见到自己的内人都很困难了。出了宜芸馆,我们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是出自《论语》中的“智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说这里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乐寿堂是生活区里的主要建筑,在乾隆年间,这里是乾隆母亲纽钴禄氏居住的地方,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就住在这里。通过了水木自亲,也就是乐寿堂的正门,我们也就进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陈设了很多的东西,铜鹿、铜鹤、铜花瓶,分别借鹿、鹤、瓶的谐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园内还种植有玉兰、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贵”。
中间的这块太湖石,因为形状极像灵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实它还有个名字叫做败家石,这是因为在明朝有个非常喜欢石头的人叫米万钟,在房山看中了这块石头,要将它放入海淀的勺园当中,可是后来因为种种不利因素,推托说耗尽财力将它丢在了路边,后来,乾隆皇帝在从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这块石头,所以将它运到了乐寿堂。在乐寿堂殿内还有以玻璃镜子为中心的紫檀木屏风,上边镶嵌有贝雕饰物,镏金九桃大熏炉是用来焚烧檀香的,起到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桌子上的两个青花大瓷盘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来盛放水果供慈禧观赏和闻香气用的,在殿内东西两侧还有百鸟朝凤,孔雀开屏两副坐屏,都是粤绣精品。殿顶悬挂的五彩玻璃吊灯,是1903年从德国进口的,它是我国早期的电灯之一,发电机安装在文昌阁附近。在慈禧太后吃点心和品茶的时候,还可以观赏到鱼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镶有玻璃台面,桌子里边还镶嵌着用珍贵材料镂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楼阁,密封性良好,可以养金鱼。殿内“慈晖懿祉”的匾额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
乐寿堂的西跨院叫扬仁风,庭院内的建筑极具江南园林特色,在园内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状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用汉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轴,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从这里出来,我们就走上了连接万寿山与昆明湖的长廊。它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由于长廊的地基是随着万寿山地势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而变化的,在地势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上,还建有四个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别是留佳、寄澜、秋水和清遥,设计十分的巧妙。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有画廊之称。这是因为在廊中共有苏式彩绘1。4万多幅,而且很少重复,其中有关于西湖风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长廊时,命人到杭州临摹回来画上的,人物画多采用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非常大,从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说的上是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在1900年的时候,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走出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以排云点为中心的祝寿庆典区,这里是万寿山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建筑,构成了万寿山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从临湖码头到山顶的智慧海,分布有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筑。排云殿建在乾隆年间大报恩延寿寺中大雄宝殿的遗址上,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排云出自晋代诗人郭璞的“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在殿内,除了宝座,屏风等常规陈设以外,还有一些渲染气氛的特殊陈设,比如用台湾乌木雕刻的屏风、沉香木雕刻的寿字、圆镜插屏、金漆梅花树船和桦木根雕群仙祝寿。在祝寿的时候,二品以上的官员跪拜在排云门内,而三品以下者则在门外,光绪皇帝在二宫门正中跪拜,慈禧则坐在正殿内的九龙宝座上接受拜贺,可见慈禧太后当时地位之高。
“蕃厘经纬”的匾额意思是幸福无边。佛香阁、众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间大报恩延寿寺的一部分,佛香阁建于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绪十七年的时候重建,耗费了银两78万多两,是颐和园当中花费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园建筑的中心,以8根铁梨木为支柱,支撑着41米高的三层、八面、四重檐的阁楼,艺术水准非常高,原来在这里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香。智慧海在外寿山的最高处,建于乾隆年间,名称来自《无量寿经》中“如来智慧海,身府无崖底”,意思是如来佛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这里是一座用琉璃砖瓦和石料建成的两层无梁殿,原来供奉有无量寿佛,外壁上还嵌着1008尊小佛,虽然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的时候殿堂没有被烧毁,但是这些佛像却遭到了破坏。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四
各位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
我是北京国际导游公司的一名导游。我叫关秉政,这天是我和大家一齐来颐和园来旅游的`。我们此刻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长廊。这条长廊全长七百多米。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二百七十三间的门槛上都有一幅美丽的画,没有那几副上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我们又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看一下山腰上,它上面有一座八角形房顶,房顶上铺着琉璃瓦,那便是佛香阁。佛香阁周围有一座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此刻大家随我来到了万寿山的山顶,大家往前看,那边的一个湖便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游一座桥,那桥上有十七个孔,又叫十七孔桥。那边是月波楼,有人为他写了一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好了,这天我们的旅游结束了,祝您情绪愉快。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五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胡菲,大家可以叫我小胡。今天,有幸与来自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朋友们一起游览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感到特别高兴,希望我的讲解能够有助于您更好地游园,能够给您带来愉悦。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其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她将全国各地的美景集于一身,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大公园。颐和园于20xx年7月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眼前的颐和园承载着光鲜与美丽,也记叙着苦难与屈辱。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浩劫,珍宝被洗劫一空。朋友们,我们置身于颐和园,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下面请跟我来。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长廊。这条长廊有700多米,一眼望不到头。同时,长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它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梁上都有五彩的图画,绘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面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在葱郁的树丛中,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和朱红的宫墙是仁寿殿古建筑群。以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走完长廊,看过仁寿殿古建筑群,我们再到万寿山看看。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建,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山上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在居中部位建置了一组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皇帝和皇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
站在佛香阁前,请大家向下看。正前方,昆明湖绿得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上面一座洁白无瑕的大桥,就是闻名遐迩的十七孔桥。再往远眺,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现在,请大家下山到昆明湖上游玩,一小时后我们在万寿山脚集合。
……。
今天的游程就此结束,祝愿大家在北京玩的开心,旅途愉快!再见!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六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七
大家好!
欢迎来到位于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胜地——颐和园。今天有我来带领大家游览讲解,让我们共度这美好时光。
颐和园在西北部的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之列。
现在,大家请跟我进入颐和园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长700多米,分成273间。这条长廊像盘旋在颐和园的一条长龙一样壮观。长廊两旁还栽了许多花木,这一种花还没凋谢,那一种花又开了,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微风从昆明湖吹来,大家一定会感觉神清气爽吧!
走过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请大家向上看,那座41米高,八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了。站在万寿山向下看,长廊犹如一条彩虹,把峰峦层叠的青山和山下昆明湖的碧波连在一起,让人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一般。
从万寿山下来,就到了昆明湖,湖水平静像一面镜子。湖面四周点缀着各种各样的建筑,有长堤,有石桥。湖中心有一座葱绿的南湖岛,沿着十七孔桥前行,欣赏着桥栏杆石柱上雕刻的形态各异的小狮子,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岛上。请大家细细的游赏吧。
今天我们的观光游就要结束了,相信在颐和园的时光,将会成为您的永恒记忆。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八
这次很荣幸给大家当导游,我们已经来到颐和园,请各位一定跟上队伍,不要掉队。我们现在在一条长廊里,这条长廊非常有名,它有着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二百七十三间,大家请往上看,每一间都有五彩的画。
我们现在在万寿山下,让我们登上万寿山吧!万寿山的顶上是佛香阁,下面是排云殿。我们就细细观赏吧!一会儿我们在昆明湖集合。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昆明湖,围着它的长长的堤岸上有好几座石桥,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你们可以去那里游玩,那边有个桥叫七十二孔桥,下面有七十二个桥洞,桥栏上有上百根石柱,上面雕刻着小狮子,它们姿态不一,没有两个是一样的。好了,大家可以自由的游览了。
今天很荣幸给大家当导游,希望下次还能为您们服务!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九
大家好!颐和园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请不要乱扔垃圾。
现在我们就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来到有名的长廊。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漂亮呀!这条长廊长700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不可思议的是,这几千幅画竟然没有哪两幅是一摸一样的。
走完走廊,我们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看到一座八角形宝塔形的三层建筑,那就是佛香亭。下面一排排辉煌的宫殿是排云厅。
我们现在登上了万寿山,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大部分风景。看,前面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湖静得像镜子,绿得像碧玉。现在我们去昆明湖仔细看看。
看,昆明湖太大了,它周围的堤岸也更长了。我们现在要去昆明湖中心的岛屿了。通往岛屿的桥是著名的十七孔桥。这座桥有三个以上,一个是更多的桥洞,另一个是更多的狮子,第三个是更多的石柱。看,这座桥的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狮子。这么多狮子,不同的姿势,没有两个是一样的。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说不出来,请慢慢欣赏!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十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是我国重点文物单位,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挪有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与1888年改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好了,咱们现在开始游览吧。
现在我们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仰望,那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上万寿山吧!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万寿山,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常说它像一面镜子,像一块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就去昆明湖吧。
看,昆明湖多大,但堤岸更长。看见那个小岛了吗?我们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到上玩。请大家仔细数数这座桥的桥洞,一共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柱上的石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另外,还有月波楼,石舫等。我说也说不仅,请你们自己慢慢游赏吧!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十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北京颐和园。我姓吴,叫吴思雨。大家可以叫我吴导;小朋友们可以叫我吴姐姐;想比较直接的可以叫我的名字吴思雨。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宫御苑,占地约290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另外,我提醒大家一点,千万不可以随便扔垃圾哦,尤其是湖面上。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
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非常感谢大家能和我一起参观颐和园,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在这里找一个宾馆住一宿,然后想参观别的地方的游客可以继续参观,再见!
文档为doc格式。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十二
我们今天浏览的地方是举世闻名的颐和园。请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不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要爱惜文物。下面我们就要开始游览了。
颐和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名叫清转园,后来才改为颐和园。颐和园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大家请往前看,这就是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多美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缤纷的画。画上的人物、花草、风景各异,栩栩如生。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请大家往上看,那座八角形宝塔就是佛香阁。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共有三层,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在它下面那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从万寿山下来呀就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岸上有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湖岸还栽着数不清的垂柳。大家请看,湖中心还有一个小岛。远远望去,小岛上一片葱绿。我们可以通过长长的蜿蜒的石桥到小岛上去玩呢!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你们说这座桥的名字叫什么呢?对了,就叫十七孔桥。请大家仔细看又发现了什么呢?啊!又对了,你真聪明!桥栏杆上还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万千,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好了,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清。如果你真想领略她的美,那么就得亲自去细细游赏她了。
范文四: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十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到北京故宫来游玩。我是故宫导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高导”。非常荣幸能为大家在故宫提供导游服务,希望我的陪伴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北京故宫这个美丽的地方的魅力。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宫,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故宫四个门中的北门,名神武门。你们瞧,面对神武门的,是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景山上松柏成林,草木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除了北门神武门,故宫还有三座门。正门名午门,东门的名字是东华门,而西门,就是和东门对应的西华门。
故宫的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请大家随我进去细细观赏。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屋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请你们仔细瞧,这些彩画,没有一幅是马马虎虎完成的,它们都是能工巧匠精心绘制,每一幅画都是色彩鲜丽,美轮美奂。
故宫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大家参观游览时注意保护文物。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参观。小高在这里衷心祝愿大家旅途愉快,收获多多!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十四
颐和园是北京的著名景点,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参观,导游在带领游客时,要做好景点的详细。
解说词。
介绍颐和园的历史典故给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颐和园。
导游词。
的范文,欢迎阅读!
大家好:
不要在地上乱扔垃圾;不要在文化古迹上乱涂乱画;不要动上面的字和画,因为,比如:每天有一亿个人来摸话,日子长了,就会容易化掉,就在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它,不要破坏,下面,我们开始参观了。
话说在北京城西北郊有一座小山,山前有一片天然形成的湖泊。小山和小湖本来没有名字,因辽金时期在这一带建有金山行宫,于是小山和小湖被称为“金山”和“金海”。到了元代,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下挖出了一个石瓮,所以小山和小湖改成“瓮山”和“瓮山泊”。瓮山泊在元大都之西,且景色妖娆,于是在文人笔下又衍生出了“西湖”的美称。在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的自然景观和“西湖十寺”的人文景观。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改其名为“昆明湖”,把挖湖的泥土堆积在瓮山需要修饰的地方,并改其名为“万寿山”,用20xx年的时间把这里修建成了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取名为“清漪园”。
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将清漪园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颐和园再次被毁。慈禧回京后,再次用巨款修复,但由于财力有限,只修复了部分景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巨资对颐和园进行了多次整修,才基本上还原了清漪园时期的风貌。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典范,其原名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水面积约占3/4,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宫廷区又分为政治活动区和帝后生活区,园林区主要由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组成。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坐西朝东,面阔五间,中间设三个门。正门匾额上“颐和园”三个字为光绪御笔。“颐和”是颐养精神、心平气和的意思,寓意颐和园是慈禧太后养老的地方。门外台阶正中镶嵌着一块雕刻精美的云龙石,俗称“龙垫儿”,是从圆明园移至此处的。东宫门前是涵虚罨秀牌楼。涵虚罨秀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式,牌楼中间镶嵌着一块石匾额,东题“涵虚”,喻山水广阔;西题“罨秀”,喻捕捉秀色;两处均是乾隆御笔。东宫门外南北两侧各有一排小房子,这里是大臣们等候上朝或召见时休息的地方,也是侍卫和銮仪卫的值房。东宫门内南北两侧也各有一排小房子,这里是军机处、六部、九卿等候圣旨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值房。
进入东宫门向西而行,就来到了仁寿门。仁寿门前有两块装饰性青石,门内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这块石头是从墨尔根园移来的,此石色青圆润,形如寿星,所以叫做“寿星石”。进入仁寿门就来到了仁寿殿院落。在院落的四角,有四块小的太湖石,象征一年四季,称“四季石”,是从圆明园移来的。这四块太湖石加上寿星石合称“峰虚五老”,象征庐山五老峰,寓意长寿。在院落中央,有一只铜麒麟。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神兽,有避邪和分辨善恶的本领。它的造型十分奇特,为龙头、鹿角、牛蹄、狮尾,故又俗称“四不像”。这只麒麟原置于长春园内,原为一对,一只被英法联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在仁寿殿的北侧,有一口水井,是帝后茶膳的专用水源。据说慈禧太后有一次在园中中暑,喝此井水祛暑,故赐名“延年井”。“延年井”三个字是当代书法家王遐举写的。
仁寿殿前陈列着光绪年间制造的铜缸、铜龙、铜凤各两只,上面均有“天地一家春”的印记。“天地一家亲”原是慈禧太后在圆明园中居住的地方,在她垂帘听政以后铸造的陈设上都有铸“天地一家春”的字样。铜龙、铜凤的排列顺序是凤居中,龙在两侧。这是在那一历史时期特有的产物,体现出在光绪时期,慈禧太后的实际地位要高于皇帝。
仁寿殿匾额为满汉两种文字,乾隆年间规定:凡是御苑中当朝的正殿都叫勤政殿,这里是政治活动区的主要场所,所以初名“勤政殿”,表示帝王在游幸的同时不忘勤于政务。光绪年间改名“仁寿殿”。“仁寿”二字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表示施行仁政者能够长寿。慈禧和光绪曾多次在这里听政和接见外国使臣。
在仁寿殿内有紫檀木玻璃屏风。屏风顶部雕有九条龙,屏心为玻璃镜,镜面上装饰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是专为慈禧太后定制的寿礼。百蝠捧寿图。百蝠捧寿为缂丝工艺品。
“寿”字写在蝙蝠和彩云中,为慈禧太后所书;“蝠”与“福”同音,借音取义,意为多福多寿。点翠插屏。点翠插屏为乾隆年间制作的玻璃风景台屏,屏内描绘的洞庭湖胜景是用翠鸟羽毛粘制而成的。虽然已经历经200多年,天然羽毛的颜色却依然非常鲜艳。珐琅甪端。甪端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并通晓各国语言。置于皇帝宝座旁,象征八方来朝。它的实际用途是香炉。
德和园大戏楼位于仁寿殿西北,建于光绪年间。“德和”二字出自《左传》“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会心平气和,从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另外两座分别是故宫的畅音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在这三座戏楼中,德和园大戏楼是最大的。清末许多著名京剧演员都曾经在此为慈禧太后演出过。戏楼共3层,自上而下依次是福、禄、寿三台,上有天井,下有地井,供演员演戏之用。此外,还有扮戏楼供演员换装,准备道具。现在扮戏楼被辟为展室,用来展示戏装及慈禧生前享用过的汽车、钢琴等。
颐乐殿位于大戏楼北侧,是慈禧看戏的地方。颐乐殿东西两侧有看戏廊,是王公大臣及命妇们陪慈禧看戏的地方。
从仁寿殿外南侧继续西行,视线会被两个小土丘挡住,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是一走出曲径,美丽的湖光山色突然呈现在眼前,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两个小土丘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这种造园手法叫做“抑景”。
下面我带大家去帝后生活区参观。
从昆明湖东岸边向北行,就来到了玉澜堂。“玉澜”二字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的诗句“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意思是湖水清澈潋滟。玉澜堂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是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其东暖阁是早餐室,西暖阁是寝室,东耳房是书房,西耳房是洗手间、浴室、更衣室。在明间,宝座后有一围屏,屏面由两层玻璃合成,玻璃上绘有中西合璧式的山水画,由于画在两层玻璃上,所以观赏时立体感极强。在宝座上方有一块“复殿留景”匾,“复殿”是深宫的意思,“景”是指景星,按我国古代星象学的说法,出现景星,象征帝王英明。所以“复殿留景”的意思是,深宫中住着圣明的君主。西暖阁是光绪的寝室,在床罩的上方悬挂着一块长方形的匾额,上书“风篁成韵”。“风篁成韵”是由。
成语。
“松篁成韵”演化而来的,愿意是松树和竹子在风的吹动下发出有韵律的声音。把“松”字改为“风”后,就谐音成“凤凰成孕”,寓意帝后早生子嗣。
霞芬室和藕香榭分别是玉澜堂的东、西配殿,均为穿堂结构。光绪皇帝住在园内时,每天早晨在霞芬室等候上朝,仁寿殿内一切准备好后,便穿堂直接走到仁寿殿。去向慈禧太后请安时,便从藕香榭穿过“水木自亲”,到乐寿堂行礼问安。“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命人在玉澜堂院落的前后左右砌了多道砖墙,将玉澜堂完全封闭起来,以囚禁光绪皇帝。如今砖墙大多都已拆除,但霞芬室和藕香榭内的砖墙还保持原样,作为与“戊戌变法”相关的遗迹供游人参观。
夕佳楼位于玉澜堂和宜芸馆之间,取意于晋代文学家陶渊明《饮酒》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楼上是观赏日落的好地方。
宜芸馆位于玉澜堂北面。“宜”是适宜,“芸”是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于书房内驱虫防蛀。“宜芸”就是适宜藏书的意思。宜芸馆在清漪园时期是乾隆皇帝藏书的地方,光绪时期,正殿改为隆裕皇后的寝宫,西配殿改为珍妃的住所。宜芸馆南侧墙壁上共有10块乾隆皇帝临摹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
宜芸馆向西而行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二字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意为这里是智者仁者所居之所。乐寿堂是慈禧太后日常起居的地方,慈禧太后在这里居住并在这里接见王公大臣、外国使节等。殿内有两只青花大瓷盘,是用来盛水果供太后闻香气的;五彩吊灯是1920xx年从德国引进的;鱼桌用金星紫檀木做框架,镶以玻璃桌面,桌内不仅有用象牙、鸡翅木雕镂的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而且制作严密,能储水养鱼。慈禧太后可以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观赏金鱼。殿内悬挂“慈晖懿祉”匾,“慈”指母亲,“晖”指阳光,“懿”指德行美好,“祉”指福禄。匾的含义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
殿外庭院内设铜鹿、铜鹤、铜瓶。借“鹿”、“鹤”、“瓶”的音,取意“六合太平”,即天下太平之意。“六合”为上、下、东、南、西、北6个方位。庭院内种植玉兰、海棠、牡丹,借“玉”和“棠”的音,牡丹象征富贵的意思,取意“玉堂富贵”。
另外,庭院内有一巨石,它是明万历年间一位爱石成癖的太仆米万钟在房山大石窝发现的,他想把巨石放置在私宅勺园中。后因种种原因,托言力竭财尽,不得已将此石弃置在路旁,故有“败家石”之称。百余年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去西陵扫墓,路见此石,便命人将它运到乐寿堂做照壁。据说因水木自亲殿门太窄,当时是破门而入。此石因形似灵芝,色青而润,乾隆赐名“青芝岫”。
水木自亲是前后穿堂的大殿,乐寿堂院落的前院门,南面临湖。慈禧太后从水路来颐和园时,就在水木自亲殿外的码头上岸,进入乐寿堂。码头上有个探海灯杆,又称水月灯杆,当年上面挂一盏大灯笼,是慈禧太后驻园时的信号。
永寿斋位于乐寿堂的东跨院,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居住的地方。依清代祖制,太监最高不过四品,而李莲英因深受慈禧太后信任,最后竟官居二品。此院落现在举办中国太监制度展览。
扬仁风位于乐寿堂的西跨院。扬仁风外形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它里面的宝座、宫灯、香几等也都是扇形式样,故此殿又名“扇面殿”。
“扬仁风”的典故出自《晋书袁宏传》里谢安赠扇的故事:东晋时期的谢安和袁宏是一对挚友,后谢安出任扬州刺史,袁宏出任东阳郡守。两人走马上任告别时,谢安取出一把折扇赠与袁宏,袁宏答谢说:“辄当奉扬仁风,慰彼梨庶”,意思是我一定奉扬仁义道德之风,安抚黎明百姓。
慈禧太后居住颐和园时,常在此院落赏鸟。
嘿!我是小严导游!是你们游颐和园的导游!接下来我就给你们介绍介绍颐和园吧!
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始建于公元1750年,当时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告诉你颐和园大约290公顷,差不多比市桥还大呢!
再说颐和园的总路程——“慈禧水道”吧!这条水道大约长五六千米左右,宽有20来米,可以让十来匹挑着担子的马可以并行。可这条水道为什么叫慈禧水道呢?因为这是当年慈禧太后度假去颐和园的必经水道,久而久之,这条水道就叫做慈禧水道了。晕船的朋友不峰用担心,当年设计师为了防止慈溪太后晕船,所以对两边的堤岸进行了特殊的设计,使船行的十分平稳。
接下来就说说颐和园的景色吧!先说最先遇到的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比,比一些火车还长,比火车厢还多呢!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缤纷的画,分别画着人物、花草和风景。而且几千幅画当中,没有哪两个是相同的。接下来,就说说最后游览的景物——“昆明湖”吧!昆明湖静得像镜子,绿得像碧玉,而且清澈无比,如果湖水浅的话,就可当作游泳池游泳了。在湖中心有个小岛,小岛不大也不小。岛上还有个宫殿,我们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我们走的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名叫十七孔桥,有心人可以去数数哦!
这就是我们所游览的其中两样项目的介绍。由于我们游览的项目中,有一些已经受损,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祖国的尊严,爱护我们祖国的尊严。
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我是这一站的导游,我姓韦,大家就叫我小韦吧。现在我们坐在正在前往颐和园的车上。
趁还没到,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公里。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要参观颐和园的代表性建筑——长廊。因为这条长廊有728米长,分成273间,所以才叫长廊。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椅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有两个符点,分别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现在我们走完了长廊,请跟随我的脚步来到万寿山脚下。那座耸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能看到颐和园一大半的景色。向下一望,就可以看到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和朱红的宫墙。
现在,我们下了山,来到了昆明湖前面。昆明湖周围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这次愉快的颐和园之旅就要结束了,希望这次旅行能给你留下美好回忆。bye——bye!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300篇十五
大家好:
不要在地上乱扔垃圾;不要在文化古迹上乱涂乱画;不要动上面的字和画,因为,比如:每天有一亿个人来摸话,日子长了,就会容易化掉,就在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它,不要破坏,下面,我们开始参观了。
话说在北京城西北郊有一座小山,山前有一片天然形成的湖泊。小山和小湖本来没有名字,因辽金时期在这一带建有金山行宫,于是小山和小湖被称为“金山”和“金海”。到了元代,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下挖出了一个石瓮,所以小山和小湖改成“瓮山”和“瓮山泊”。瓮山泊在元大都之西,且景色妖娆,于是在文人笔下又衍生出了“西湖”的美称。在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的自然景观和“西湖十寺”的人文景观。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改其名为“昆明湖”,把挖湖的泥土堆积在瓮山需要修饰的地方,并改其名为“万寿山”,用20xx年的时间把这里修建成了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取名为“清漪园”。
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将清漪园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颐和园再次被毁。慈禧回京后,再次用巨款修复,但由于财力有限,只修复了部分景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巨资对颐和园进行了多次整修,才基本上还原了清漪园时期的风貌。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典范,其原名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水面积约占3/4,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宫廷区又分为政治活动区和帝后生活区,园林区主要由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组成。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坐西朝东,面阔五间,中间设三个门。正门匾额上“颐和园”三个字为光绪御笔。“颐和”是颐养精神、心平气和的意思,寓意颐和园是慈禧太后养老的地方。门外台阶正中镶嵌着一块雕刻精美的云龙石,俗称“龙垫儿”,是从圆明园移至此处的。东宫门前是涵虚罨秀牌楼。涵虚罨秀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式,牌楼中间镶嵌着一块石匾额,东题“涵虚”,喻山水广阔;西题“罨秀”,喻捕捉秀色;两处均是乾隆御笔。东宫门外南北两侧各有一排小房子,这里是大臣们等候上朝或召见时休息的地方,也是侍卫和銮仪卫的值房。东宫门内南北两侧也各有一排小房子,这里是军机处、六部、九卿等候圣旨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值房。
进入东宫门向西而行,就来到了仁寿门。仁寿门前有两块装饰性青石,门内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这块石头是从墨尔根园移来的,此石色青圆润,形如寿星,所以叫做“寿星石”。进入仁寿门就来到了仁寿殿院落。在院落的四角,有四块小的太湖石,象征一年四季,称“四季石”,是从圆明园移来的。这四块太湖石加上寿星石合称“峰虚五老”,象征庐山五老峰,寓意长寿。在院落中央,有一只铜麒麟。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神兽,有避邪和分辨善恶的本领。它的造型十分奇特,为龙头、鹿角、牛蹄、狮尾,故又俗称“四不像”。这只麒麟原置于长春园内,原为一对,一只被英法联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在仁寿殿的北侧,有一口水井,是帝后茶膳的专用水源。据说慈禧太后有一次在园中中暑,喝此井水祛暑,故赐名“延年井”。“延年井”三个字是当代书法家王遐举写的。
仁寿殿前陈列着光绪年间制造的铜缸、铜龙、铜凤各两只,上面均有“天地一家春”的印记。“天地一家亲”原是慈禧太后在圆明园中居住的地方,在她垂帘听政以后铸造的陈设上都有铸“天地一家春”的字样。铜龙、铜凤的排列顺序是凤居中,龙在两侧。这是在那一历史时期特有的产物,体现出在光绪时期,慈禧太后的实际地位要高于皇帝。
仁寿殿匾额为满汉两种文字,乾隆年间规定:凡是御苑中当朝的正殿都叫勤政殿,这里是政治活动区的主要场所,所以初名“勤政殿”,表示帝王在游幸的同时不忘勤于政务。光绪年间改名“仁寿殿”。“仁寿”二字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表示施行仁政者能够长寿。慈禧和光绪曾多次在这里听政和接见外国使臣。
在仁寿殿内有紫檀木玻璃屏风。屏风顶部雕有九条龙,屏心为玻璃镜,镜面上装饰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是专为慈禧太后定制的寿礼。百蝠捧寿图。百蝠捧寿为缂丝工艺品。
“寿”字写在蝙蝠和彩云中,为慈禧太后所书;“蝠”与“福”同音,借音取义,意为多福多寿。点翠插屏。点翠插屏为乾隆年间制作的玻璃风景台屏,屏内描绘的洞庭湖胜景是用翠鸟羽毛粘制而成的。虽然已经历经200多年,天然羽毛的颜色却依然非常鲜艳。珐琅甪端。甪端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并通晓各国语言。置于皇帝宝座旁,象征八方来朝。它的实际用途是香炉。
德和园大戏楼位于仁寿殿西北,建于光绪年间。“德和”二字出自《左传》“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会心平气和,从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另外两座分别是故宫的畅音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在这三座戏楼中,德和园大戏楼是最大的。清末许多著名京剧演员都曾经在此为慈禧太后演出过。戏楼共3层,自上而下依次是福、禄、寿三台,上有天井,下有地井,供演员演戏之用。此外,还有扮戏楼供演员换装,准备道具。现在扮戏楼被辟为展室,用来展示戏装及慈禧生前享用过的汽车、钢琴等。
颐乐殿位于大戏楼北侧,是慈禧看戏的地方。颐乐殿东西两侧有看戏廊,是王公大臣及命妇们陪慈禧看戏的地方。
从仁寿殿外南侧继续西行,视线会被两个小土丘挡住,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是一走出曲径,美丽的湖光山色突然呈现在眼前,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两个小土丘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这种造园手法叫做“抑景”。
下面我带大家去帝后生活区参观。
从昆明湖东岸边向北行,就来到了玉澜堂。“玉澜”二字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的诗句“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意思是湖水清澈潋滟。玉澜堂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是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其东暖阁是早餐室,西暖阁是寝室,东耳房是书房,西耳房是洗手间、浴室、更衣室。在明间,宝座后有一围屏,屏面由两层玻璃合成,玻璃上绘有中西合璧式的山水画,由于画在两层玻璃上,所以观赏时立体感极强。在宝座上方有一块“复殿留景”匾,“复殿”是深宫的意思,“景”是指景星,按我国古代星象学的说法,出现景星,象征帝王英明。所以“复殿留景”的意思是,深宫中住着圣明的君主。西暖阁是光绪的寝室,在床罩的上方悬挂着一块长方形的匾额,上书“风篁成韵”。“风篁成韵”是由成语“松篁成韵”演化而来的,愿意是松树和竹子在风的吹动下发出有韵律的声音。把“松”字改为“风”后,就谐音成“凤凰成孕”,寓意帝后早生子嗣。
霞芬室和藕香榭分别是玉澜堂的东、西配殿,均为穿堂结构。光绪皇帝住在园内时,每天早晨在霞芬室等候上朝,仁寿殿内一切准备好后,便穿堂直接走到仁寿殿。去向慈禧太后请安时,便从藕香榭穿过“水木自亲”,到乐寿堂行礼问安。“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命人在玉澜堂院落的前后左右砌了多道砖墙,将玉澜堂完全封闭起来,以囚禁光绪皇帝。如今砖墙大多都已拆除,但霞芬室和藕香榭内的砖墙还保持原样,作为与“戊戌变法”相关的遗迹供游人参观。
夕佳楼位于玉澜堂和宜芸馆之间,取意于晋代文学家陶渊明《饮酒》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楼上是观赏日落的好地方。
宜芸馆位于玉澜堂北面。“宜”是适宜,“芸”是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于书房内驱虫防蛀。“宜芸”就是适宜藏书的意思。宜芸馆在清漪园时期是乾隆皇帝藏书的地方,光绪时期,正殿改为隆裕皇后的寝宫,西配殿改为珍妃的住所。宜芸馆南侧墙壁上共有10块乾隆皇帝临摹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
宜芸馆向西而行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二字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意为这里是智者仁者所居之所。乐寿堂是慈禧太后日常起居的地方,慈禧太后在这里居住并在这里接见王公大臣、外国使节等。殿内有两只青花大瓷盘,是用来盛水果供太后闻香气的;五彩吊灯是1920xx年从德国引进的;鱼桌用金星紫檀木做框架,镶以玻璃桌面,桌内不仅有用象牙、鸡翅木雕镂的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而且制作严密,能储水养鱼。慈禧太后可以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观赏金鱼。殿内悬挂“慈晖懿祉”匾,“慈”指母亲,“晖”指阳光,“懿”指德行美好,“祉”指福禄。匾的含义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
殿外庭院内设铜鹿、铜鹤、铜瓶。借“鹿”、“鹤”、“瓶”的音,取意“六合太平”,即天下太平之意。“六合”为上、下、东、南、西、北6个方位。庭院内种植玉兰、海棠、牡丹,借“玉”和“棠”的音,牡丹象征富贵的意思,取意“玉堂富贵”。
另外,庭院内有一巨石,它是明万历年间一位爱石成癖的太仆米万钟在房山大石窝发现的,他想把巨石放置在私宅勺园中。后因种种原因,托言力竭财尽,不得已将此石弃置在路旁,故有“败家石”之称。百余年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去西陵扫墓,路见此石,便命人将它运到乐寿堂做照壁。据说因水木自亲殿门太窄,当时是破门而入。此石因形似灵芝,色青而润,乾隆赐名“青芝岫”。
水木自亲是前后穿堂的大殿,乐寿堂院落的前院门,南面临湖。慈禧太后从水路来颐和园时,就在水木自亲殿外的码头上岸,进入乐寿堂。码头上有个探海灯杆,又称水月灯杆,当年上面挂一盏大灯笼,是慈禧太后驻园时的信号。
永寿斋位于乐寿堂的东跨院,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居住的地方。依清代祖制,太监最高不过四品,而李莲英因深受慈禧太后信任,最后竟官居二品。此院落现在举办中国太监制度展览。
扬仁风位于乐寿堂的西跨院。扬仁风外形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它里面的宝座、宫灯、香几等也都是扇形式样,故此殿又名“扇面殿”。
“扬仁风”的典故出自《晋书袁宏传》里谢安赠扇的故事:东晋时期的谢安和袁宏是一对挚友,后谢安出任扬州刺史,袁宏出任东阳郡守。两人走马上任告别时,谢安取出一把折扇赠与袁宏,袁宏答谢说:“辄当奉扬仁风,慰彼梨庶”,意思是我一定奉扬仁义道德之风,安抚黎明百姓。
慈禧太后居住颐和园时,常在此院落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