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三篇)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5 09:57:12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三篇)
    小编:admin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土地利用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组合单位,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用途(功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篇1

联合国环境统计术语表中也说明了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垄断

土地的使用。

土地利用对应地区的社会经济说明(功能水平):地区作为住宅、工业和商业用途、农业和林业、娱乐和保存用途等。也可能与土地覆盖有关,以推断土地利用或逆向推进。但是,情况往往更加复杂,联系也不那么明显。与土地复盖相反,土地利用难以观测。例如,草原是否用于农业用途往往很难决定。区分土地使用和土地覆盖和他们的定义一般影响着分类系统、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的发展。

分类的意思。

分类提供土地复盖和土地利用相关人类活动类型等信息。它也可能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估和潜在土地利用的多样性。[2][2]]

土地被覆盖了。

土地复盖对应于一个物理描述的地球表面。那就是覆盖或覆盖地面。这说明了区分各种生物物理类。基本上,不同地区的植被(树木、灌木、田野、草坪)、裸土、硬表面(岩石、建筑物)、湿地区和水体(河道、湿地)。

根据许多文献的总结,土地利用分类有3种:1、土地形式分类。又称土地资源/土地复盖分类2.土地利用分类。又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功能分类、土地用途分类3、两者综合分类。

根据和定义。

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形式分类/土地资源分类/土地复盖分类反映了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形式,反映了土地利用本身的内在自然特征。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功能分类/土地用途分类,根据地区单元的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地区单元的功能和用途。

综合分类系统,简称土地利用/土地复盖分类系统,在实质上,了功能和形式的区别。同时考虑功能和形式,一般不区分。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篇2

它是土地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确定土地使用统计体系和土地使用图制图单元的基础和依据。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调查研究和制图质量,还有助于根据土地条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和布局生产。在访问土地的利用分类中,必须强调利用程度的差异和利用的可能性,考虑一定水平的系统性。首先,根据已利用、未利用和难利用分为第一层。在土地使用中,根据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划分第二层。也就是说,包括农业、牧业、林业、渔业、工矿、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建设用地。各部门用地根据利用方式和利用方向等分为第三层。耕地可根据水利条件、地形条件细分,也可根据耕作制度和作物组合分为第四层。这样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等级的系统性。通常,根据土地利用调查和制图目的要求和制图比例尺的不同,可以相应地选择细小程度不同的分类水平等级系统,采用基础颜色、线条、符号和注释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在土地利用图上。例如,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的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三级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一级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构成分为10种类型,二级根据土地经营方式分为42种类型,三级根据农作物熟制或农作物组合、林种、草场类型等分为35种类型。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篇3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提到了三个分类体系:(1)土地利用分类体系;(2)土地资源/土地复盖分类体系;(3)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资源/土地复盖类型相结合的综合分类体系,通常简称土地利用/土地复盖分类体系。[1][1]

RindD&HudsonR。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样本图。

LandUse一文中指出了形式分类标准。他认为土地利用分类应反映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形式,反映土地利用本身的内在自然特征。据此,一般将土地利用分为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物、开放地、石山、冰川、沙漠等,以形式继续分为亚类、更详细的等级类型。例如,建筑用地类型可分为高层建筑、低层建筑、道路、开放地等。

Mather。

LandUse一书中提到了土地功能分类标准。强调土地利用分类根据不同地区单元的人类活动,即土地利用地区单元的功能和用途。Clawson和Stewart定义为主导的人类和土地相关的人类活动。因此,首先可以将土地分为两类:已经使用的土地和未使用的土地。根据土地使用部门上,根据土地使用部门分为第二类和第十类,即种植用地(耕地)、园艺和园林用地(园林)、林业用地(林地)、畜牧用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居民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国防用地、娱乐旅游用地、渔业用地等。

burleyj。

在Landuse、Landutilization一文中提到综合分类标准的概念。实质上,这个标准是模糊功能和形式的区别,代替土地复盖的概念。1961年Burley提出土地复盖是指人工建设和各种植物复盖土地表面。在分类运用中,很多研究者同时考虑功能和形式,一般不区别,逻辑性差。例如,在美国70年代的地质调查中制定的土地利用调查分类系统,分为9个大类、37个亚类,其中大类为:乒乓球城市和建设用地、农地、牧地、林地、水域、湿地、荒地、冻土、多年积雪和冰。

左大康。

在《现代地理学辞典》中,土地复盖/土地利用(LC/LU)的分类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土地分类的新概念。土地复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是被自然建筑体和人工建筑物复盖的地表各要素的综合体的反映,遥感影像分类可以分类所有地表复盖物(包括利用和未利用),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征,采用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用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的经营管理和管理改造活动。土地利用是将土地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是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的方式、程度、结构和地区分布和利益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受到各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社会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是土地复盖变化最直接、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Antonio,Diegorio。

在Landcover中,classificationsystem(LCCS:classification(LCCS)是指土地复盖(LandCover)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或物的复盖类型,包括地表的植物(天然或种植)、人类的建筑地(建筑、道路等)、湖泊、冰川、裸体、沙地等,主要说明地球表面的自然属性。随着世界性变化科学的研究和土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自1990年代以来,国际上深化了土地复盖的概念,对土地复盖及其特征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土地复盖不仅仅是单一的土地和植被类型,而是土地类型及其一系列自然属性和特征的综合体。例如,地表复盖的生物物理、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态环境因素与土地复盖类型密切相关,其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多样的生态系统和景观,对地球表层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百科大辞典》

《中国百科全书》对土地复盖和土地利用有更详细的说明。土地复盖是指被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建筑物复盖的地表各要素的综合体,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概念,其意思接近土地利用,但研究角度不同,土地复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分类土地复盖物(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例如,林地的划分,土地的垄断根据林地的生态环境,将林地所在的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林地分为针叶林地、广叶林地、广叶混交林地等,反映林地所在的生态环境、分布特征及其地带分布规律和垂直差异。土地利用从林地利用目的和林地利用方向来看,将林地分为材料林地、经济林地、工资炭林地、防护林地等。但是,因为两者在很多情况下都有共同点,所以在开展土地复盖和土地利用的调查研究中,经常合并两者,建立统一的分类系统,统称为土地利用/土地复盖分类系统。

用途分类。

同时,总结了土地形式分类和土地用途分类的区别和联系

1、对一些土地,形式分类和用途分类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但实质上是一样的。例如,形式分类称为林地,用途分类称为林业用地。

2、形式分类从土地本身的自然特征开始,反映土地利用本身的内在自然特征的用途分类根据人类不同地区单元的活动来区分土地。简而言之,形式分类偏重于自然属性,而用途分类偏重于社会经济属性。

3、某种形式的土地功能可能不止一种,如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的河流水面,其用途有航运、养殖、供水等,因此功能分类无法描述其特性,因此以形式分类进行分类。

4、具有某种功能的土地形式可能不止一种。例如,工矿仓库用地的采矿用地,其形式有露天矿山、砂场、盐田等,形式分类不能概括这种土地,因此用功能分类分类。

5、对于城市地块,土地用途分类占比较大,形式分类多用于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非城市地块。

6、关于土地使用,无论是单纯的形式分类还是用途分类,都无法很好地阐述土地使用的情况。只有将形式分类和用途分类放在同一个系统中,才能很好地解释土地的利用状况。

分类标准。

2017年11月1日,经国家质量检验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新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新版标准满足生态用地保护需求,明确新兴产业用地类型,兼顾监督部门管理需求思路,完善地类含义,细分二级类别,调整地类名称,增加湿地分类,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全面应用。[2][2]]

新版标准规定土地使用类型、含义,将土地使用类型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库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等12个一级类、72个二级类,适用于土地调查、规划、审查、供应、整备、执法、评价、统计、注册和信息化管理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