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敬畏自然的意思(优秀8篇)

敬畏自然的意思(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3 18:30:02
敬畏自然的意思(优秀8篇)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敬畏自然的意思篇一

自然是宇宙的奥秘,是人类的摇篮,它的伟大和神秘常常使人叹为观止。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不仅来自于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无尽的智慧,更是来自于自然的力量和威严。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与无穷,同时也对人类的渺小和智慧的有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敬畏自然,意味着我们应该对自然心存敬畏之心,以此为根基来保护和珍惜自然。在我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我有了一些对自然的心得体会。

首先,敬畏自然让我意识到了自然界的法则和智慧。自然界中的一切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而这些法则蕴含着智慧和奥秘。例如,季节的更迭、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等,无不展现着自然的智慧和力量。而人类的智慧则仅仅能够探索和解读这些法则的一小部分。敬畏自然让我感到自然世界的辽阔无垠和自然智慧的深不可测,让我对自然界的奥秘和美妙充满敬意。

其次,敬畏自然让我意识到了人类的威胁和渺小。在面对自然的力量和威严时,人类不得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自然灾害的来临,人类往往只能无助地面对,无法改变其发生的事实。此时,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力量的无能为力。同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更让我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正在逐渐丧失自然生态的平衡。敬畏自然意味着我们应该对自然持谦卑和谨慎的态度,意识到人类的存在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

再次,敬畏自然让我明白了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和相互依存。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依赖自然的资源生存,同时通过科技和智慧,也在不断改变和塑造着自然环境。然而,人类的破坏也使得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失衡,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敬畏自然意味着我们应该以谦卑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来呵护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敬畏自然让我产生了一种珍惜生命和感恩自然的情感。自然给予了我们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丰饶的土地和多样的生物。正是因为这些自然赋予的恩惠,我们才能够拥有健康、舒适的生活。然而,在现代文明的进步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自然的感恩和珍惜。敬畏自然让我重新审视并珍惜生命,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能够生活在如此美妙而宏伟的自然世界中。

总之,敬畏自然是一种心态和行为准则,它要求我们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以此来认识和珍视自然的伟大和神秘。敬畏自然不仅让我们意识到自然界的智慧和力量,也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威严。敬畏自然还让我们清楚地明白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和相互依存,以及人类应该保护和珍惜自然的责任。最重要的是,敬畏自然给予了我们珍惜生命和感恩自然的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心态,以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敬畏自然的意思篇二

2008年 5月 12日, 里氏 8.0级的大地震突然造访四川,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瞬间, 数以万计的人们被埋进了废墟。在全世界紧急救援 而发展的, 大致是循着 畏惧自然 崇拜自然 藐视自然的过程中, 我们听得最多的口号可能要数 地震无情, 人间有 尊重自然 这样一个过程演进的。虽然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一爱 了。而 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和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 定准确, 但也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曲折性和渐生时, 铺天盖地的救灾口号却是人定胜天。这一救灾口号 进性。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 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大自的改变, 无疑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 面对可知亦不可知的大 然持敬畏态度的。当然, 在不同的阶段, 敬畏 的含义可能自然, 中国人的意识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从信奉 人定 不完全一致。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 , 面对神秘不可知的胜天 到主张敬畏自然。大自然, 人们主要是一种畏惧, 而在今天, 我们重提敬畏自然, 已经不是因为对自然 无知而畏惧, 而是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 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 对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尊重。从畏惧、崇拜自然到藐视自然, 这其实也是一种 进步 , 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大自然的秘密而滋生出战胜自然的欲念。然而, 尝够了 征服自然 的苦头之后, 人类又很快发现, 认识了自然并不等于就能战胜自然, 战胜自然 永远都只能是相对的, 是细微局部的, 而敬重自然, 在自然规律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和发展, 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 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

在人类的参与下, 大自然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当生产力还很低下的时候,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被限制在一个较小或较低程度的范围之内, 但是,近代以来, 随着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开始, 大自然也以日新月异 的速度遭到人类的毁损。如今, 人类已经不得不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大自然, 不得不在一种日益恶化的环境中求生存。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 智慧的人类, 应该懂得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 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检视科学 与 敬畏自然 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

一、检视科学: 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然而, 纵观近百年科学的发展历程, 我们也应该看到, 科技进步实际上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用荀子的话来说, 它既带来 用之以治则吉 的福祉, 也带来 用之以乱则凶 的祸害。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 [ 1], 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看到控制论存在着 为善 和作恶 这两种相反的社会作用, 但却无法使 为善 的作用都能实现, 而把作恶的方面予以消灭。为此, 他觉得自己虽对这门科学做出了贡献, 但却是站在一个至少是令人不安的道义的位置上。当爱因斯坦看到原子弹显示出的巨大毁灭力量时, 也曾深感痛悔。

胁吗? 为了维护生态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科学应该在其中寻找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当前, 在科学发展观 日益深入人心的时候,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方面如何正确地进行抉择,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如何择取其造福人类的一面而规避其负面效应的问题。科学技术绝对不能置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外, 失去了制约的科学技术, 就像失去了制约的权力一样, 将会因为失控而给人类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不能拒绝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 但是我们需要将知识变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媒介, 而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

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 由于我们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确实是福祉与祸害同行, 甚至是祸害大于福祉。当然, 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错, 错在人类不恰当地应用科学技术。在众多技术灾难中, 有的是由于少数人好大喜功, 急切地使用尚不成熟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为了某种征服的目的, 使用了具有危害人类安全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滥用科学技术, 酿成了技术灾难;有的是因为管理技术落后于工程技术, 违规操作, 麻痹大意, 或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技术规程造成的等等。神奇的生物技术, 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 很难说不是一种祸害。严正的生态警钟已经四处敲响: 科学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严重的威胁!科学, 既要研究事物的有益于人类的一面, 也要研究事物的有害于人类的一面, 由于人类自己的幼稚, 盲目使用或者迷信技术而造成灾难, 这显然不能将它归罪于科学。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 掌握在爱神手里, 可以造福人类;掌握在魔鬼手里, 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人类正是因为应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 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但是, 作为科技进步伴生物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不断向人们发出警示: 人类必须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性。就建设性而论, 科学的精神是最强的力量, 就破坏性而论, 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技术每提高一步, 力量就增大一分, 但这种力量既可以用于善的方面保护生态、造福人类, 也可以用于恶的方面破坏生态、危害人类。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 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 而同样, 人类也可能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地为自己执行安乐死。

二、敬畏自然: 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在改造自然并让其服务于自身时, 要充分考虑大自然的规律, 而不能破坏自然规律, 即使有破坏也应该是有节制的。我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头几年可能得点眼前利益, 随后就要为频繁的水旱灾害和荒漠化付出更大的代价。又比如, 对于江河湖海, 即使危及到人类的利益, 也不能以违背自然的方式去征服它, 光用堵 的方式是不能解决或者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而应当以顺应自然的 疏 的方式去治理。当代治理河流主要是两条路线, 即工程治水和生态治水。工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建坝, 限制水道, 强调用 人 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 保持水土, 强调用 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 黄河三门峡水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典型而沉痛的反面经验 三门峡水电站建起来了, 几十年的效益却抵不上一年之中因它的存在而给陕西造成的损失!当然, 敬畏自然也不是说不要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 而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时, 应当顾及科技的应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拿治水来说, 我们主张生态治水, 但并不排斥工程治水, 将生态治水和工程治水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标本兼治。

人类尽管有强大的科技力量, 但不能以为自己拥有了这样的力量就可以为所欲为。面对自然, 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 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敬畏一词在表面上是伦理范畴的表达, 但却有着深厚的现代环境科学作为支撑。现代环境科学, 在摆脱了旧有的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束缚后, 形成了它自己新的理论基石: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系统论(system theory)以及热动力学二定律(thermodynamic laws)。这三个理论基石一方面修正了旧有的科学哲学, 另一方面以真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揭示了科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人面对自然的局限性。混沌理论告诉了我们未来的不可预知;系统论告诉了我们, 系统整体相对于原子、分子同样是科学意义的实体存在, 但人却无法用任何实证或计算模拟的方法穷尽自然系统中所有可能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热动力学二定律道出了我们现在许多貌似科学的环保技术其实是与最根本的科学规律背道而驰的。[ 6] 现在我们普遍接受的、包含预警原则(c aution principle)的 可持续发展 理念正是对这种新环境伦理的有力支持, 它告诉我们, 在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科学定论时, 人们对自身应用科技、改变自然环境的行为应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

其实, 敬畏自然, 与其说是一种手段, 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我们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 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只是考虑它的经济效益, 还应考虑它的生态效益, 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实际上, 敬畏大自然 绝不是对发展的限制, 而是为其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方向与空间。敬畏自然不但不是反科学, 而且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态度。那些习惯于以征服者 自居、以征服自然为 自豪 的人们, 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灾难的严重后果中醒悟过来, 在将大自然视为亲密朋友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 自然而不是强行 改造甚至肆意破坏自然。只有当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时, 人类才可能创造出真正高尚的文明。从古代农业文明图腾式的 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 到近现代工业文明工具式的 藐视自然、奴役自然 , 再到今天生态学家提出的敬畏自然 , 这不是历史的退步而恰恰是一种进步, 正是科学的发展, 让人类逐渐认清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由此可见, 敬畏自然 中虽包含 畏惧 或 恐惧 的成分, 然而这种畏惧本身却并不可怕。正是这种畏惧 让我们生出真正的理性, 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更谨慎地对待科学, 正是这种畏惧, 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让我们能够采用 预警原则 来应对我们未知与不可及的自然间的变化, 善待我们的环境, 自觉摒弃自以为能够对自然为所欲为的科技迷信以及对人自身的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的正确使用应以 敬畏自然为前提, 如果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 那就肯定会走向科技专制和疯狂, 它所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的灾难!过去, 人们曾经为科学的自由而浴血斗争, 而今天, 我们应当奋起限制科学的 权力。即使是出于对科学的真诚的热爱, 人类也要努力限制其滥用, 使之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不至于成为人类生存的威胁。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 是对科学技术负责, 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 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美国印地安部落酋长西雅图在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信中说: 人类属于大地, 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 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络非人类所编织, 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 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这一切, 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 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检视科学, 在检视科学的基础上敬畏自然, 人类所做的一切, 才可能让天地万物这样一张生命之网越结越牢实。

敬畏自然的意思篇三

第一次听闻“敬畏自然”这一说法,是在初中的时候,那还是出自当时的语文课本,课文内容是什么早已模糊不清,只知道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至于敬畏自然的严肃性,对于那时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我来说,根本抵不上一盒巧克力有诱惑力,即便现在,我在写文章时也不能驾驭,只是会聊些自己的经历罢了。谈起敬畏自然,我第一想到的是一部纪录片――《人与自然》,这也算得上是我看的第一部纪录片吧。说起《人与自然》,最爱的是赵忠祥老师的配音,柔和又充满磁性的男声,很自然地将我带入片中;令人欣喜的是影片开头、结尾曲的节奏;而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内涵。该部纪录片一方面翔实的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美丽,自然的力量,自然的神奇,另一方面又或多或少阐释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我们对自然的深思。这部纪录片,当真是开启了我对自然认知的大门。我曾经幻想着有这么一个地方,这里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不远处又有高山流水,山上树木茂盛却又不紧致,山下小溪环流,溪水缓缓流向远方。而我的宅邸就居于此,每日自己静心地听着鸟语,闻着花香,在蓝天白云下,微风徐徐里,手捧着书籍,喝着咖啡,躺在摇椅上。这里远离喧嚣,我就这么自由自在的生活,偶尔累了的话,就这么睡去,彻底融入其中,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算得上是我的世外桃源。古代文人墨客,时常也有寻找世外桃源,到自然中寄情山水,发现自我,释放自我,或许是因为他们仕途上的不得意,但依然可见自然有治愈心灵的能力。到了近代,在读《文化苦旅》中,记得文中有一番话,说的是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反驳,他认为天时才是真正的不可替代,也是说明了自然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人类根本无法比拟。而现实当中,这些日子到外地大城市去学习,却时常感慨家里的好。好在哪里?好就好在环境上。家乡是一座小城市,走的是旅游城市路线,最近又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市内没有什么污染企业,又有几条河流贯穿其中,河水的源头来自大别山,十分干净,在这里,基本上每天都是蓝天白云,吹来的风也都是略带湿润凉爽的,这里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自然对人类带来的利益,更多的潜在的,长远的,从前人们对自然的看法,大都也是保持敬畏的姿态的。然而现代的人们似乎在科技进步,生活水平飞速发展中,忘了自我,变得日益骄纵起来。他们大量侵蚀自然的净土,永远得不到满足,导致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自然的包容能力也到了极限,终于一系列灾害降临,人们诚惶诚恐。好在前些年,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逐渐强烈起来,各种环保活动相继开展,也算是对自然的补偿。学着敬畏自然,更多的是敬畏人类自己。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产物,不过是有了思想,有了言语,就对养活我们的自然指手画脚。仔细想想,实在不该。

敬畏自然随笔【第二篇】:敬畏自然

跋涉五千年的历史,回想无数个美丽传说,红尘滚滚,世事沧桑。不论是远古大禹治水等风花雪月,还是如今的长江筑坝等短雨残阳,人类与自然的搏击已度过了无数漫长的岁月,但始终没有完全驾驭和征服它。无数个事实已经证明,渺小的我们只有敬畏它、顺应它、珍爱它,才能守住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与生存家园。

我不信迷信,但我似乎懂得什么是天道。人们常说:人定胜天。可是天意、自然规律是万万不能违背的,否则必将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虽然不像人一样有思维有情感,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有感情、有灵性、有个性的,甚至能创造许多不可想象、令人惊愕、叹为观止的奇迹。

登过两次泰山,除了喜欢日出东方那磅礴的气势,更喜欢那悬崖峭壁上的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虽然翘崖荒凉,但是松树浑身彰显了锐不可当的霸气,虽历尽风霜雨雪,依然保持矗立与挺拔;虽然翘崖高耸,但还像自然的旗帜,舞动着风云变幻,洋溢着铁骨铮铮。骄阳下,它用茂密平展的翠绿证明着自己的威严,用挺拔笔直的身躯映衬着自己的高度;严冬里,它更用骨子里绝世的霸气,高高挺起自己永不萎缩的脊梁与精神。

见过雪山苍鹰,也许它没有孔雀奢华艳丽,没有仙鹤修长秀美,也没有夜莺歌声婉转。但当你看到它,心灵定会震撼,不是别的,当然是那种咄咄逼人的霸气。不论是敏锐伶俐的双目,还是尖利直钩的鸟喙;不论是雄浑张扬的羽翅,还是光亮华丽的毛色;不论是纤细笔直的双脚,还是寒冷尖锐的指甲,浑身上下无处不使你有震惊与敬畏之感。它虽筑巢于绝壁陡崖,但鸟巢宽大结实;它虽孤独自立,但不会骄傲自满。反而,若它仰面长鸣,可以惊天动地,威震江湖,并用自己不屈的头颅,在蓝天上书写着自尊、傲气与凛然。

见过无数个小溪,条条溪流恰似“叮当”悦耳的音符,夹杂着风雨的流声,组成了曲曲动听的歌谣。它从皑皑雪山流下,带着点点凉意,透着丝丝清新,润泽着沃土草木,哺育着万千生灵。如年少的孩童携着双手,欢笑跳舞,用无穷的生机与年幼的稚气歌唱着自然的美丽。每一条河流宛如一段段风格各异的曲调,有波涛的翻滚,浪花的击拍,涓涓的细流,或深沉地诉说,或欢快地奏鸣,或高调地畅想,灵气与梦幻组成美妙绝伦的生命交响曲。

请不要总是强调人定胜天,天人合一才是最大的和谐。大自然,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揣着一颗敬畏的心投在你的怀抱,我们终于读懂了难以理解的天书,我们的灵魂才得以净化升华。你用喜怒哀乐告诫人们,什么是和谐与美好,什么叫自尊和自强,什么是罪孽与惩罚!

敬畏自然随笔【第三篇】: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一直认为我们比自然界其他部分更加高贵,因为我们会创造和使用工具,我们自称为“高等动物”,似乎我们的一切都要高于自然,自然的一切都要臣服于我们。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创造出了笼子:草编的,木头的,铁丝网的。然后把自然界其他部分装进去,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宠物,或者莫不如说,成为我们的玩物。我们总是天真地认为,自然的其他部分必须千方百计地讨得我们的欢心,然后我们会赏赐给它们什么东西。

对于这种幼稚的幻觉,我们却一直都深信不疑。

自从伽利略时代开始,我们叩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我们的作品上天入海,上可至九天揽月,下可至五洋捉鳖。于是我们骄傲起来,认为我们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完成可无法想象的成果。

对于自然来说,这是可笑的。我们所有人以及所有生物,都生存在我们自以为很大的生物圈中,但对于地球来说,生物圈不过是张薄纸,对于宇宙来说,地球连所谓的灰尘都算不上。我们引以为傲的成就,对于自然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自然之力是伟大的。自然依靠它的力量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系统,就地球来说,自然依靠它的力量将生物圈各个部分连成了一个整体,让它们协调有序地工作,这是人类所无法想象的。

我们自以为能创造一个新的自然界,从生物圈2号来看,这是不可能的,自然界经过了上百亿年的演化,而人类不过数百万年,人类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自然界的每样东西都是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当我们站在望远镜下,那璀璨的星空难道不是最为美丽的东西吗?那一望无际的宇宙,望到的是美丽,望不到的更是美丽。如果我们把脚下的沙子放大一千倍,每一粒都晶莹剔透得像宝石一样。即使是我们最常见的太阳和月亮,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为它无与伦比的美丽写出诗来,不,它的美丽根本无法写出来,自然的美丽在于给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对于一个生命来说,这种美更加明显:猴面包树的花儿在一瞬间绽放,每一个花瓣都使人惊叹为奇迹;不论是苍蝇还是蜻蜓,他们的眼睛都是由无数美丽的正多边形组成的,而尽管它们飞的又高又快,它们的翅膀却是通透的,每一次心跳都带来一次生命的震动;大自然用它伟大的力量,让每一个生命,包括人类在内,都展现出无法形容的美,就连最简单的病毒,也无不体现出它精心的设计。

这种美的建造是人类社会都达不到的,正如蜜蜂可以让任何一个建筑设计师都自惭形秽一样。

自然界可以否认人类的结论,但人类的结论却无法推翻自然界本身。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可能接近拥有了自然界全部的财富,事实上,我们掌握越多的自然的财富,自然就越向我们证明它拥有无尽的财富。

当我们痴迷于将自然改造得更适合我们时,自然根本就不屑和我们争辩,而一旦我们侵犯到它的尊严,它吹一口气就能将我们彻底摧毁。我们不断推倒自然界前面的多米诺骨牌,自以为这样更适合我们,殊不知我们就是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而且我们还并非最后一张。和自然摧毁我们的力量相比,我们的之前改造自然的力量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我们只是自然界最普通的一部分。善待自然,善待生命,善待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随笔【第四篇】:敬畏自然,天人合一

经过近段时间的听课学习,我发觉自己收获了不少,对于生态文化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许多想法与困惑,在这里我特别想向敬爱的鲁教授请教解惑。

相比整个人类社会,他(她)们是不是显得无能为力?我们平头老百姓有生态保护意识并付诸行动,不浪费粮食,尽量降低耗能,辛辛苦苦节省下来的资源却在其他地方被无情的消耗了,看那占地广大的巨型工厂,高高耸立的烟囱黑烟滚滚,车间里机器昼夜不停的轰鸣,这庞大的怪兽每天都要消耗掉多少生态资源?个人辛辛苦苦省下的一点点可怜的资源恐怕还不够这家伙塞牙缝的!

其次就是生态意识的存在问题,放眼整个人类社会,极少数人占据了地球上绝大多数的资源,这些人手握大权肆意消耗资源,危害生态环境!该怎么办才能改变现状呢?我们又拿什么来减缓或者阻止人类社会消耗资源的步伐呢?我不得而知!降低消耗资源的速度,并非就一定要人类社会向后倒退,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也并不是一定对立,二者之间一定会有共生线!既满足人类社会生存所需的消耗,又保证生态环境不过分破坏,人类是地球生物中的幸运儿,相信会有办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

我个人觉得从人类的特性来看,人类的思想决定了人类的行为方式,换句话说,如果人类将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人人心中都以生态环境的良好运作为前提,这样的思想意识占主导地位,那么人类在活动时就会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了!若要人人心中做到这一点显然又是几乎不大可能的,但我想是有作用的,那些占据大多数资源和权利的少数人,他们是生态环境破坏机器的最终操控者,如果让他们的思想得到改变,对于生态环境来讲效益也是巨大的。

可能我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但我觉得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掌权者都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那么他出台的政策,执政方针也一定是以生态环境的不受破坏为前提,政策自上而下的执行,久而久之不就达到了全人类都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中去了吗?但这个设想实施起来又会是挫折不断。

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诸如海德格尔,海克尔,这些生态文化方面的巨人又撼动了多少?我作为人类社会的几十亿分之一,面对这洪流恐怕连个水花也翻不起来。我是个乐观的人,但对生态环境的未来却持有悲观态度,从长远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与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人类社会生存问题必将爆发,那个时候保护生态环境也必定会放在第一位,是人类社会的重中之重,这一天的到来可以预见,怕只怕到了那时人类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

地球的生态环境发生连锁反应,并且是向恶性发面发展,难以阻止!就像是抽烟可能会得癌症一样,前期戒掉就好,但问题如果一拖再拖,到了难以挽回的局面时,只有等死了!人类不该以此结局,如此美丽的地球也不该成为第二个火星,只是希望人类可以悬崖勒马,与自然共生!

敬畏自然随笔【第五篇】:《敬畏自然》读后感

学了《敬畏自然》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悟。人类自私的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仔细想想,没了大自然,又怎么会有人类呢?大自然创造了很多事物,她就如母亲,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就是她的子女。大自然给了人类喜怒哀乐;给了人类思维;给了人类智慧;给了……她是多么的伟大啊!

人类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应该成为大自然的“王”。但却不知道这种种行为都是在害自己。如:乱砍树木,破坏森林,导致最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不能耕种,不能住人,还会发生沙尘暴。人类乱捕杀动物,导致许多动物灭绝,使那些灭绝了的动物的天敌为非作歹,破坏了生态平衡,直接影响人类。一些工厂把污水排到干净的河流里,污染了河流,人们就会喝到污水,农作物无法生长……这种种的行为都是人类的罪证,结果都是自食其果。

近几年灾难频频发生,在我看来,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吧!大自然运用她高超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而人类却用所谓的高智慧去破坏这一切。现在都提倡环保,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或许这只是空想,真正要做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人类不会想到自己子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他们不会想到再这样下去,人类还没等到太阳的消失就已经要和这个世界说“永别”了。

人类视乎越来越聪明,发明了越来越多的东西。如医学方面的,人类能医治越来越多的病,视乎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可却万万没想到越来越多的新病种出现,这样看来,能治这么多的病,又有何意义呢?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有飞机,迟早有一天人们都能每人有一架飞机。现在是陆地上的交通堵塞,如果每人都有飞机,就成了天上的交通堵塞了。那样交通就更难管了。聪明的人类发明了许多的化学物品,许多食物里都加了这些化学物品,人们不停地投诉,可又有谁管得住呢?人类发明了这么多东西,可以帮助一些方面,到头来只是自找麻烦,只是在不停地亡羊补牢。

一切都是在循环,到头来就是自食其果,又何必这样呢?


敬畏自然的意思篇四

第一段:引言(150字左右)

自然是世界上最有力量、最神奇的存在,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敬畏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敬畏自然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自然的伟大与神秘(250字左右)

自然的伟大与神秘让人感到敬畏。面对壮美的山河、蔚蓝的天空、繁星闪耀的夜空,我们如同微尘,顿时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自然界中的奇妙规律也令人惊叹不已。例如,四季交替、白天黑夜轮替等规律,使我们在尘世间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无限的智慧。敬畏自然让我们明白,我们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随意破坏或侵犯自然。

第三段:生命之光(250字左右)

自然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存在。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从孕育小生命到诞生新生命,自然用生命之光赋予一切生机。面对这样奇迹般的生命过程,我们无不心生敬畏之情。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命,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环境,让生命之光永远闪耀。

第四段:切身体会(250字左右)

近年来,人类不断破坏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蓝天、清水、绿地都渐渐离我们远去。我曾经亲眼目睹过因环境破坏而造成的灾害,比如漫天黄沙、枯竭的河流等。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不敬畏,也深刻懂得只有尊重自然才能保护自己。我开始行动起来,每天节约用水、分类垃圾、减少用电等。我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绿化活动,亲手种下属于自己的一棵树。这些个人行动虽然微小,但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量,就能让自然的生命之光永远照耀。

第五段:结尾(200字左右)

敬畏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当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的伟大、神秘与生命的奇迹,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可替代性;只有当我们切身体会和亲手行动,我们才能真正保护自然,让生命之光永远闪耀。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敬畏自然的心得体会不仅停留在字里行间,更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守护自然,为未来的世界带来一份清新与希望。

敬畏自然的意思篇五

第一段:引言(150字)

疫情的爆发让全球陷入恐慌,无数人因此失去生命和摆脱痛苦,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我们与之间的微弱。当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时,灾难就会降临。因此,从这次疫情中我们应该体会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第二段:了解并尊重自然规律(250字)

自然规律是宇宙存在的基石,我们应该了解并尊重它。例如,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而其他生物也需要它们来维持生存。但是,我们的活动却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空气和水污染,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在疫情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所遭受的痛苦,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生态环境,采取措施来保护它们,并修复我们已经造成的损害。

第三段:重新思考生活方式(300字)

疫情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繁忙和竞争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平衡生活和自然的重要性。我们过度依赖科技和物质,无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疫情突然打断了我们原本如此安稳的生活,迫使我们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第四段:加强环境保护和全球合作(300字)

疫情的发生让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没有国界之分。只有全球合作,才能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在疫情期间,许多国家联手携带援助物资和经验,共同抗击病毒。同样,我们也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生态系统的问题。只有在尊重自然和合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五段:敬畏自然,追求可持续发展(200字)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深刻认识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必须与其和谐共处。我们应该重新评估我们的生活方式,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只有当我们真正敬畏自然时,我们才能获得互惠双赢的结果,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结:(100字)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并重新考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了解并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环境保护和全球合作,追求可持续发展。只有当我们真正敬畏自然时,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敬畏自然的意思篇六

先请大家注视我手中的这张照片,一只海豹呆立在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前,身影充满了悲哀与绝望,——那是她的同类,一只只被猎人剥了皮的海豹,鲜血淋漓,惨不忍睹。她是唯一的幸存者,贪婪而又冷酷的猎人们,为了美丽的海豹皮,夺去了她亲友们的生命。

再请大家看第二张照片。这种树名叫红豆杉,生长在云南,以它美丽珍贵的树皮闻名遐迩。然而,正是它不凡的身价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请看,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正是偷盗者们来过之后的红豆杉。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层美丽的华衣被生生剥离。漫山遍野的红豆杉被利欲熏心的偷盗者刮尽了树皮。一时间,山岗上只留下血淋淋的骨架,衣不遮体的生灵在风中瑟瑟。

最后是第三张照片。这是20xx年6月17日,在上海长江口,特大型中华鲟放流瞬间。中华鲟欢快地游动着,不时紧贴在槽壁上用鱼嘴拱动着。这条已被命名为“生生”的巨型中华鲟,曾遭受重伤,经过渔民的救助、专家的治疗,历经151天,重获新生。“生生”这个名字即寓意着期盼“国宝”中华鲟生生不息。

敬畏自然,是敬畏一朵鲜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的幸福,是敬畏一只蚂蚁忙碌觅食的辛劳,是敬畏一片树林与泥土的低语,是敬畏一群海豹与海水的嬉戏。这些生命的过程是神圣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而人们却常常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对大地上一切存在,以支配者自居,甚至肆意妄为。而如果一意孤行,人类同样只会留下孤独的身影。

其实,人类最需要用虔诚的心去敬畏每个生命。作为智慧生命,我们应更懂得生命价值的平等;伴随着生存能力的不断强大,注定了我们还要掬一捧爱心,给所有物种最大的呵护与关爱。平等对待每一种生物,才会倍加珍视每一个生命,才会悉心呵护每一个灵魂,才能让一朵化为千万朵,让世界充满爱意,生机盎然。

敬畏自然的意思篇七

11敬畏自然

学习目标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词音、形、义。2.通读两遍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3.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1.查询有关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要求网查更多资料):(1)概念:

(2)三要素及其意义:

(3)方法及作用(力求理解记忆):

(4)初中议论文常考题型及简单举例(这点一定要做到务实):

()

3.至少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四个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多用词语,语意连贯,且勇于展示的同学加两个豁免权)

4.根据课文内容,找出作者观点,可勾画在书上。

5.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存在u盘里到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并介绍你的搜集,可获10分,也可观看视频《人与自然》片段,写下观后的感受展示给同学们,可获10分。

[导学释疑]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用省略号的方式简单记在下面,原句勾画在书中。

2.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巩固提升]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两个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检测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阅读,你是否接受作者的观点了呢?这篇文章自1998年发表以后,很多专家学者纷纷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来看几篇。

驳“人要敬畏大自然”

何祚庥

这次海啸给人类另外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特别这个观点是在当时“非典”盛行的时候提出的。人类对“非典”怎么敬,怎么畏?这个观点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了。这个由某位副教授在中央大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有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

人与自然要对话

季羡林

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要求人与自然的合一,不要成为敌人,而是成为朋友。在东方,要求“天人合一”,理论上是这样,但没有做到。

若干年来,我有一个想法:人类自从成为“万物之灵”后,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我称之为“天人关系”;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要同自然交朋友,我称之为“天人合一”;然后再伸手向大自然要衣,要食,要住,要行。

请在下面写下你思考小短文:

教(学)反思:

敬畏自然的意思篇八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影响。这场疫情不仅让我们经历了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而且还让我们对自然界的威力产生了更深的敬畏。这个世界正在教会我们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应该如何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力量与规律。

第二段:疫情中自然的威力

疫情的发生让我们意识到自然的威力是巨大而不可抗拒的。无论人类多么先进的科技与医学,都无法完全抵抗病毒的入侵。我们面临着人类史上最小而又最致命的敌人,只能通过遵守防护措施和加强免疫力来应对。我们曾经对自然嘲笑和轻视,但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认知: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微小存在,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的力量。

第三段: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疫情来临,城市的喧嚣变得寂静,交通变得稀少。恢弘的自然风光趁机展现在我们眼前。恢复了清澈的湖泊、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我们重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恩赐。此时,我们发现城市建设之所以造成环境破坏,其根源就在于我们没有敬畏自然,没有认识到自然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疫情使我们反思,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段:自然与人类的共命运

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命运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的恶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比如气候变迁、自然灾害等。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可能会导致未知的病毒跳跃到人类身上,将我们置于巨大的威胁之下。我们需要把自然当做我们共同的家园来维护,保护各种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才能避免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

第五段:从疫情中汲取教训

疫情让我们受到了严峻的警示,对自然的敬畏已经成为了我们时代的迫切要求。我们应该加强对自然界的研究,了解自然的力量和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存。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降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我们应该改变生活习惯,减少资源浪费和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敬畏自然,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继续享受到美丽的地球。

结尾:

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和困惑,但同时也是一个提醒我们的机会。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力量与规律,珍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希望我们能够从这次疫情的经历中吸取深刻教训,将敬畏自然的理念融入到个人行动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世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