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用在EMBA的学习中最合适不过。在记者采访的3位复旦首届EMBA毕业生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同学质量”这4个字。他们确信,“同学质量”关乎求学EMBA的收获,关乎EMBA的品质。更有学员表示,将来求学EMBA的学生,将越来越在乎这一点。
学生们的这一求学体验,也印证了学校在把握生源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如果你想求学EMBA,请看准你的“同学质量”。
“同学质量”2大关键词
说到读EMBA的同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人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脉几乎成了求学MBA或EMBA的最大目的。实际上,在记者的采访中,不论是学员还是老师,都对此提出了异议。
岳群飞:直接把“找生意伙伴”作为求学EMBA的人并不多,这样做未免太过功利,如果要收获,端正学习态度很重要。
韩立光:如果只是为了来拉同学关系做生意,那么读EMBA很可能让你失望。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之间有了更加深入了解的机会,如果你的人品、能力不为大家所认可,那么同学关系也成不了生意伙伴关系。
韩立光:每一个同学都是老师,同学间的交流是EMBA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同学没有质量,那么收获自然会大打折扣。
金浩:小组讨论是EMBA教学的一大特点,老师所讲的理论,就是在这种讨论中被吸收。另外,同学们还纷纷贡献出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这种案例是非常本土而实用的。EMBA和MBA的层次不一样,学员的能力和阅历很不一样。如果你能从中得到一点触动,这给你公司带来的收益将是潜在且巨大的。
岳群飞:在EMBA课堂上,没有对与错,只有观点的碰撞。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同学的生活阅历、管理经验等。
“同学质量”的要素
工作与管理的年限:没有一定的工作和管理经历,在讨论中就难以贡献出有价值的观点和言论。一定要从事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管理工作,并且在企业中处于较高的管理层,才能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对话。
年龄老中青的结合在满足一定工作和管理年限的基础上,希望同学的年龄跨度大一些,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角度都很不一样,可以互相弥补不足。
来自各行各业每个行业各有特点,大家可以互相借鉴,开阔视野,而同一行业的人容易陷入同样的巢窠。
地域越广越好如今的企业,暂且不说全球性经营,但也是朝着全国性经营方向发展,所以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经营环境、政策背景等非常重要。
要有好的同学质量,学校把好关,保证生源质量是关键。对于招生学校来说,可以来者不拒,只要对方满足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即可,也可抬高门槛,严把质量关。这些是可以在你选择EMBA时,向对方询问、考量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陆雄文教授告诉记者,按照国家的规定,申请EMBA的基本条件是工作8年,从事管理工作4年,但复旦将两者分别提高到了10年和6年。
另外,学校还要求学员必须来自本行业内较为知名、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果是中小企业,那么要求其所在的行业是发展势头较好的新兴行业。他强调,复旦并没有用足国家所给的名额,基本上保持在4取1的录取比例,正是为了确保生源质量。(晨报记者 张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