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利器。写作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新思维的练习,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一
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名叫达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他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
这年开春,达臻被石门知县聘为县衙捕头。一些地痞无赖、鸡鸣狗盗之徒便收敛了许多,再不敢在地方上为非作歹。
这年冬天,胡知县的同乡、曾是同科进士的天台县知县余卫送来一信,说天台近来出了个独眼大盗,武功高强,臂力过人,使一柄纯钢砍山刀,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百姓,余知县无力剿捕,听说石门有一名武功高强的达捕头,特来求助。
达臻当天即动身,一路匆勿,几天后赶到天台县城,已是黄昏,只见城门口贴着一张缉捕令,上面画着一个独眼壮汉。达臻匆匆看了一眼,问明县衙所在,便径自寻了去。那余知县接着达臻,忙命准备酒宴款待。席间,余知县向达臻述说了天台山独眼大盗的罪孽,无非是骚扰百姓、烧杀奸掳等罪状,把达臻听得怒火填鹰,当夜便要去天台山捕那盗贼。余知县大喜。达臻当即问明天台山路径,辞别余知县,向天台山走去。
达臻到天台山时,天已微明,只见山下一字儿摆着数十口大铁锅,也不知是派什么用场,便沿石级上山,到山寨前,却无人把守,便高声大喝道:“盗贼快快出来受死!”
里面听得动静,便走出于多个人来,为首一个壮汉,手提一柄砍山大刀,长得甚是威武,只可惜只有一只左眼,那右眼用一只黑罩罩着。
达臻见这壮汉和天台城门口缉捕令上的画像甚像,便喝道:“你可是独眼大盗?你骚扰百姓,犯下大罪,我奉命前来拿你!”
那独眼壮汉哈哈笑道:“你这官府走狗,竟敢口出狂言!”
达臻大怒,将青虹剑一横,一招白鹤冲天,直取独眼壮汉咽喉,那独眼壮汉见达臻来势凶猛,将砍山刀一摆,一招五丁开山,格开青虹剑,随手回了一招乌龙摆尾,化刀为剑,刀尖反刺达臻前胸,达臻忙回剑相阻。两人一来一往,便在寨前斗起来。
两人斗了二十余回合,不分胜负,达臻忽然长剑一收,回身就走。那独眼壮汉正斗得性起,哪里肯放,纵身追来。忽然达臻左手一扬,喝声:“着!”只听得“噗”一声,一支金钱镖飞出,直奔独眼壮汉面门,独眼壮汉不曾提防,躲闪不及,正中左目,顿时鲜血迸溅。
独眼壮汉大叫一声,身子晃了几晃,却用砍山刀拄在地上,不肯倒下。
达臻一个鹞子翻身,返身擒住独眼汉。那独眼壮汉惨笑一声:“你杀了我吧!”
这时,那些小喽罗却不逃跑,反倒齐刷刷跪下道:“这位好汉,饶了我家寨主吧!他可是个好人哪!”
达臻道:“若是好人,怎会上山当了强盗!”
众喽罗道:“这位好汉不知,今年天台大旱,朝廷发下贩灾钱粮,却被那天台知县尽数贪污了,我们被逼无奈,才上山落草,劫持富家粮食,开锅熬粥赈济灾民,好汉若不信,山下那些大锅就是明证,待天明,就有灾民前来讨粥!”
达臻半信半疑,挨到日出,果见山下灾民扶老携幼,大批拥来,听说山上的寨主被官府派人捉了,这些饥民竟拥上山来,齐刷刷跪在达臻面前:“这位官爷,饶了独眼大侠吧!”
“若没有这位独眼大侠施粥,我等灾民早就饿死啦!”
一时间,恸哭之声震动旷野。达臻心里思忖道:“难道自已真的上了余卫的当?”
他望着跪地不起的饥民大叫道:“乡亲们起来吧!”
众饥民哀哭道:“官爷不放了独眼大侠,我等就跪死在这里了!”
有人道:“独眼大侠如今双目失明,难道官差还要捉他去么!”
“真是好人多灾啊!”
达臻望着眼前情景,不由得羞愧万分,猛然,他扬起右拳,翘起大拇指,朝自已的右眼戳去,大家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只听得达臻闷哼一声,一股鲜血从达臻右眼喷射而出。
达臻忍痛大叫道:“众位乡亲,我达臻有眼无珠,听信了赃官的话,害了独眼大侠,如今我自毁一目,以示惩罚!”
“大侠!”饥民们重新又跪下,一片号哭之声。
从此,天台山一带又有了一位独眼侠客,专门杀贪官,除恶霸,官府骂他为"独眼大盗",百姓则尊他为“独眼大侠”。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二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一天,女娃去东海看太阳升起。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女娃死了,化作了一只小鸟,“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精卫非常痛恨东海,于是日复一日地不断地往东海中扔石子,想把东海填平。
很久以前,凤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鸟。但它有的优点就是:很勤劳。把吃多下来的食物都藏进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都饿得头昏眼花。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给大家。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人类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有个人便想人类总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决定自己要创造一种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猎中,他一失手未将石制的标枪命中猎物,不过他发现标枪与地上的石头相击时产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捡了很多那里的石头来试验,结果。
成功。
的取得了火.也因为他发现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个部落都一致拥他为王,这个人就是以火德为王的炎帝.之后他又创造了耕种方法并且教会了人类耕种,所以他又被称为神农.
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百姓都民不聊生。于是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后羿把多余的九个太阳射下去后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此时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他拿起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就这样有了天地。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取了天帝的神土来堵塞洪水,天帝派火神祝融在羽山附近杀死了鲧。鲧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铺填土壤平治洪水,禹从南方走到北方,从太阳处的地方跑到太阳落的地方,,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
劳动。
经过了十三年,禹终于将水治理好,完成了鲧的遗愿。终于安定了九州。
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夸父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天上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就去追了一天,终于看到了太阳想把太阳捉住带回去。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两条河的水很快就喝完了,但他还是没有解渴,就跑去了北方大泽里的水,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这两座大山就像一堵巨大的墙,挡住了他们通往外界的路,与世隔绝,非常落后。于是愚公决心把山平掉,每天就不停地把山上的土挖走。有个老人叫智叟,笑他太傻,对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后羿立下盖世神功所以收了许多徒弟。其中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当有一次后羿带众徒外出狩猎时,蓬蒙装病留了下来,并逼嫦娥交出她丈夫前不久给她的不死药,嫦娥在被逼无奈之际吞下了不死药,她立即飞上了天,因为不舍得后羿,所以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
学习。
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三
a>。
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姓宋的青年,自小刻苦攻读,非常勤奋,而且为人正直,宅心仁厚。他顺利通过县试之后,正准备参加乡试,没想到偶感风寒,一病不起。
这天,他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恍恍惚惚看见一个衙役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纸公文,说让他去参加考试。宋某以为是让他去参加乡试,问也没问,稀里糊涂地跟着衙役出了门。宋某只觉得身子轻飘飘的,走起路来一点不费劲,不一会,就看见一座大殿,衙役便把他带了进去。只见正殿上坐了十几位鲜衣华服的官员,宋某只认识关帝爷,其余的从来没有见过。心里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关帝爷怎么会出现在考场上。再看大殿下面摆着两张桌子和两张椅子,其中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个秀才,那些官员便叫宋某坐在另一张椅子上。不一会儿,试卷发下来了,题目是“一人两人,有心无心”。
宋某满腹经纶,提起笔来,毫不费力地一挥而就,洋洋洒洒写了满满几张纸。过了一会儿,两人都交了卷子。考官们开始批阅。宋某的卷子中有这样两句话:“有意做好事,做得再好,功劳再大也不值得奖励;无意干坏事,造成再大的损失也不应该受到处罚。”考官们读到这两句话,都互相传阅,赞不绝口。于是主考官对宋某说:“我看你文才斐然,品性亦佳,现在河南正缺一名城隍神,我们打算派遣你去补缺,你肯定能够胜任。”宋某一听,这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立刻跪在地上,哀求哭告:“小人家中尚有六旬老母,小人若是就此离去,老人家无人照料。恳求大人先允许我回家侍奉老母,给她老人家养老送终之后再去赴任。”那些官员一听,便拿出生死簿查看,查出宋母还有九年陽寿。
于是,坐在大殿上的关帝爷指着另一个考生说:“那这九年就让他代理好了。”又转过头对宋某说:“本来任命你为城隍,是不能拖延上任时间的,但是念你一片孝心,破格让你再返陽间,侍奉老母尽享天年之后再赴任。但是九年之后一定要准时去河南。”
宋某一听,赶忙磕头致谢。宋某退出宫殿之后,坐车往家赶,恍恍惚惚之间,忽然被一阵哭声惊醒,睁开眼一看,家人都披麻戴孝围着他哭天抢地,原来他已经死了三天了。
九年以后,宋母果然去世。埋葬了母亲之后,宋某简单交代了一下后事,没过两天也死了。死的那天,住在城西的岳父忽然看见女婿身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许多随从缓缓走过来,走到他跟前跳下马,向他行了一礼就走了。岳父觉得非常奇怪,正在纳闷,女儿派人来告诉他说女婿已经死了。
从此,这个宋某就是河南的一名城隍神了。城隍神是专门负责守护城池的,职责就是护国安邦,惩恶扬善。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四
河北省桐柏县北郝村,汉代有一古寺,名叫弥陀寺。寺内僧人专养牡丹,又有“牡丹寺”之称。寺内有一株牡丹,花大如莲,富丽娇艳,每年仲春,赏花人络绎不绝,寺壁题咏极多,都说这是汉牡丹。牡丹之侧,有芍药数墩,每年牡丹谢去,芍药又开,香郁色艳,似与牡丹媲美。关于汉牡丹,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北郝村一老翁,清晨早起,向村西田野走去。路经弥陀寺门口忽觉香气洋溢,沁人肺腑。他抬头一看,眼前一亮,只见两个童男童女,披红挂绿,彩云一般,从半空飘然而下,悄无声息地落入寺内去了。老翁惊讶得几乎叫出声来,他飞也似地跑回家,告诉家里人。一会儿,这件事就一传十,十传百,把全村人都轰动了。
大人小孩,成群结队地涌进寺内,想看个究竟。然而到了寺内,却踪影全无。忽然,有一位姑娘喊道:“快看那里!”她指着寺院的一块空地上两棵破土而出的花株,水灵灵,鲜嫩嫩,煞是可爱。人们纷纷议论起来。这才相信老翁之言不虚。人们都说,这花株一定是那俩童男童女所变,他俩是花神下凡,专来咱北郝,庇护咱们的,咱可得好好地看护着它们,说不定还能沾光得济哩。从此,此郝村的村民们就精心地管理和照料着这两棵花株。说也奇怪,这两棵花株见风似地猛长起来很快就长了好几尺高。碧绿的枝条间,花骨朵密密麻麻的。不久,花开了,整个村庄都洋溢着香气,惹得彩蝶飞舞,密蜂嘤嘤,景象迷人。
这花的名声,就象长了翅膀,在四面八方传开了。方圆十几里的人们都来欣赏这人间奇景,北郝村的人感到很自豪。多少年过去了。一天,一位身穿战袍、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将军,打马扬鞭,直向北郝而来。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村民们谁也不敢多事,都吓得赶紧关门闭户。将军下马,挥汗敲门,央求给碗水喝,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哪怕有个破屋旧庙也好。有村民隔着门说,这个村一没井,二没庙,你快往外跑吧。将军无奈,长叹一声:“北郝村有一景:也没庙,也没井,土地爷住墙窟窿。”话音刚落,村外风烟滚滚,旌旗蔽日,战马嘶鸣,眼看追兵将至。将军深知危险,上马扬鞭向西飞跑,在村头见一断墙寺院,便翻身跳了下去,一头昏倒在花下。说也奇怪,这棵花“唰”地舒展开枝叶,把将军遮了个严严实实。
将军因而逃过了这场灾难。过了一个时辰,将军被阵阵花香催醒,睁眼发觉自己躲在花丛之中,顿觉心旷神怡,精神抖擞。他想起人们常说牡丹是神花,是花中之王,国之将兴,必有祥瑞。将军起身,在寺内的断墙上,用树枝题诗一首,跃马扬鞭而去。众村民望见追兵远去,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顺着马蹄印来到弥陀寺,只见断墙上有一首诗:小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侏,忠心不改向忠王。(刘秀题)读罢,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棵奇花,就是被称为国色天香牡丹;而另一株呢,就是被称为花中之相的芍药;那位将军,就是后来的汉光帝刘秀。从那以后,汉牡丹的名声就响开了。(王世铎、王世轩讲述、刘景林搜集整理。引自《国花大典》)。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五
上古时期的人们常以野兽、野果为食。后来,人口越来越多,野兽的数目就相对变少了,人们渐渐觉得食物不够吃了。那个时候,五谷和杂草生长在一起,人们分不清哪些是粮食,哪些是草药,哪些是有毒的植物。如果有人误食了有毒的植物,就可能中毒,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神农氏很想为百姓消除这个苦恼,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采集了几种可以食用的植物的种子,并教大家播种,这几种便是我们现在吃的“五谷”。可是,百姓们生病了怎么办呢?神农氏又去寻找草药为大家治病。
神农氏带着几个臣民出发了。他们走啊走,翻山越岭,走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座大山里。突然,从峡谷里窜出一群野兽,有狼、虎、豹子。臣民们挥动鞭子,把野兽们都打跑了。他们对神农氏说:“这里太险恶了,还是回去吧。”神农氏却说:“百姓生病了没法医治,我怎么能回去呢?”于是,他们又继续往深山里走。
神农氏一路走,一路尝各种草,并详细记录下这些草药的特性。有一次,他吃到了毒草,栽倒在地,臣民们连忙把他扶起来。神农氏中了毒,已经说不出话来,他用仅有的一点力气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灵芝草,臣民连忙采来放进神农氏嘴里。不一会儿,神农氏就恢复健康了。
为了找到可以治病的草药,神农氏尝尽了百草,还为后人留下了记载治疗各种疾病。
方法。
的《神农百草经》。
为了能让百姓填饱肚子,并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神农氏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尝尽百草。这种英勇无畏、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六
对青少年读者来说,阅读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对传承民族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有着积极有益的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国内古代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北宋年间,河南陈家庄有一户人家。丈夫名叫陈世美,妻子叫做秦香莲,堂上双亲,膝下一双儿女。虽是小康人家,日子也过得去。
这陈世美是个。
读书。
人,自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心想赶考做官,把家务事全推给秦香莲。好一个贤惠的秦香莲,上敬父母高堂,下抚一双儿女,还时常关照夫君,一家重担挑在肩上,从无一点怨言,把这个家里内外上下整理得井井有条。
公婆都夸她是个贤惠的好媳妇,陈世美也心喜有一个贤内助,儿女都说她是位好。
母亲。
一个家庭,在秦香莲照料下,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大考的年头,陈世美拜别双亲、妻子与儿女,来到京城应试。陈世美上京赶考,一去三年无音信。秦香莲在家里含辛茹苦,穷耕苦织,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不料连年灾荒,公婆都饿死了。秦香莲草草埋葬了两个老人,然后带领着儿子冬哥和女儿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来找寻自己的丈夫。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下子考中了状元。陈世美考中状元,身价一下子变了,心也同时变了。皇帝见状元郎一表人才,就决定招他为驸马。
为了当上驸马爷,陈世美编造了一套谎话,说什么自幼父母双亡,一直苦读诗书,并无婚配等等。看来,真是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陈世美一通假话,骗过皇帝,顺顺当当地做上了驸马爷。
住在豪华的驸马府,白天有数十名童仆丫鬟侍候,晚上有娇滴滴的金枝玉叶陪眠,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陈世美过上了神仙般的。
生活。
什么父母呀妻子啊儿女呀统统都被他抛到爪哇国去了。
陈世美一走,几年没有一丝音信,父母天天盼儿子,秦香莲也日夜望夫君早日回归,他们哪里知道,在陈世美的档案中,父母已是早死掉的亡魂,妻子也是不存在的幽灵。
接着出现两年大旱,陈世美父母相继去世,秦香莲安葬好公婆后,闻听陈世美在京城作了大官,家乡也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带着一对儿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
这一路的辛苦不用说了,秦香莲到京城的第一天,就从客店店主张元龙的口中打听到陈世美已经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香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又喜又惊: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惊的是陈世美做了驸马。秦香莲在京城举目无亲,只好硬着头皮,又气又恨地来到驸马府。
第二天早晨,张元龙带着秦香莲母子三人到驸马府——紫墀宫找陈世美,但陈世美却不让他们进宫。
一到门前,守门的狗腿子见秦香莲一身烂破,又听她说要见丈夫陈世美,就狗眼看人,认定秦香莲是冒认官亲,又是打又是骂,要赶走她们母子三人。恰巧陈世美这时出府,一见秦香莲与自己的儿女,心中不由一惊。秦香莲见到陈世美,大喊:"相公!相公!"儿女一见父亲,一齐喊起:"爹爹!爹爹!"哪里料道,陈世美脸色一黑,气急败坏地大骂门差:"你们怎么让一个疯妇到驸马府来捣乱!马上给我乱棍打走!"可怜的秦香莲,竟在亲夫唆使的狗腿子的棍棒下,被赶走了。一霎时,真是天黑地暗,秦香莲似跌入万丈深渊,多想一死了之啊!但见一双幼小的儿女,秦香莲还得活下去。
后来,由于门官的帮助,秦香莲才闯进宫去。在紫墀宫里,秦香莲见到了离别三年的丈夫。陈世美不肯收留香莲母子,要把他们撵出宫去。当时,秦香莲心中虽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陈世美诉说家乡连遭灾荒和公婆双双饿死的不幸,希望陈世美能认下妻子儿女。面对着父母恩、夫妻情、儿女爱,陈世美也稍有感动。但当他一摸到自己头上戴的乌纱帽和身上穿的蟒龙袍,想到了与皇姑成婚后的荣华富贵,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莲母子赶出宫去。秦香莲被赶出宫后,在街上遇见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龄朝罢回府,便拦轿控告陈世美。王延龄很同情秦香莲的遭遇,便给她出了一条计策,叫香莲假扮做一个卖唱的,在陈世美寿诞之日入宫唱诉。
香莲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陈世美寿辰之日,紫墀宫张灯结彩,鼓乐齐奏,贺客满堂。宰相王延龄亦借贺寿为名,带着香莲进宫去在筵席前卖唱。尽管秦香莲一字一泪的哭诉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难以至泣不成声;尽管王延龄在旁多方婉言相劝,但陈世美却是狗肺狼心,无动于衷,他不但数次想将香莲赶出宫去,并且出言冲撞了王延龄。王延龄在盛怒之下,将自己的白纸扇一把交给秦香莲,嘱她到开封府府尹包拯处去告状。陈世美见王延龄气冲冲走出宫去,怕对自己不利。于是一面传话州司衙门,将香莲母子赶出京城;一面又派遣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香莲、冬哥和春妹,企图灭口。
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庙中,韩祺找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但经过香莲的诉述以后,韩祺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杀的并不是陈世美的什么仇人,而是陈世美的妻子儿女!韩祺左右为难:要杀香莲母子吗,不忍心下手,不杀吗,钢刀上又没有血迹做回证。最后,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义,韩祺终于放走了秦香莲母子,自己则引刀自刎而死。香莲悲愤交加,咬牙切齿痛恨陈世美的恶行,她拿起了钢刀,急奔开封府去告状。这时候,开封府府尹包拯正从陈州放粮回来,一面让秦香莲去写状子,一面叫王朝去骗陈世美到开封府来。陈世美带了上方宝剑,气焰千丈地来与包拯相见。
起初,包拯还正言相劝他认下香莲。陈世美却全不领情,不但坚决不认,并且倚仗皇权欺人。包公见陈世美执迷不悟,便传令击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莲理直气壮地控诉了陈世美忘却父母、不认妻儿、杀妻灭子三大罪状;铁证如山。但陈世美却仗势不受开封府的审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凶杀害秦香莲,包拯忍无可忍,便喝令刽子手打落陈世美头上的乌纱帽,剥去他的蟒龙袍,用法绳把他捆绑了起来。跟随陈世美来的内侍见势不好,急忙跑回宫去报信。
皇姑闻讯大惊,连忙摆了车辇,赶到开封府来讨人;但包拯却。
坚持。
不放陈世美,一定要为民伸冤。皇姑没有办法,只得回转车辇,去请她的母后。国太到了开封府,用威胁利诱都吓不倒包拯,便蛮不讲理,强夺冬哥和春妹;并且耍赖:不放陈驸马,就坐守开封府不回宫。包拯见国太变了脸,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只得捧过自己的俸银三百两赠与香莲,劝她与儿女回家。秦香莲有冤无处诉,怨包拯也是个官官相护的人,并且退回银两。包拯听了香莲的话,愧愤交加。他宁愿弃官丢职,也要为香莲伸冤。
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头上的乌纱帽喝令开斩!这个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杀妻灭子的陈世美,终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拯的虎头铡下!
包大人执法如山,不怕丢乌纱,硬是顶着国太、公主的天大压力,杀了那负心欺君的陈世美,演出一幕流传千古的"铡美案"。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七
在美丽的马兰山,生活着一千五百岁的树公公和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最喜爱的人是马兰花的花神马郎。
这天正好是马兰花开的日子,山下的王老爹来到山上拾柴禾,为了给女儿摘一朵看的马兰花,不幸坠下山崖,马郎勇敢地救起了王老爹。王老爹十分感激马郎,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
这时,山下传来小兰动人的歌声,马郎与之对唱。
王老爹说,那是我的女儿小兰。我有两个闺女,她们长得一模一样。马郎送给王老爹一朵神奇的马兰花,说,问问您的女儿,谁愿意嫁给我,就把这朵花送给她。
贪心的老猫对这朵神奇的马兰花垂涎欲滴,总想将其占为已有,到了家里,王老爹叙述了自己的经历。
大兰立即夺过了马兰花,表示愿意嫁给马郎。但是,她又听爹爹说马郎没有房产和财产,靠勤劳过日子,就立刻丢弃了马兰花,小兰拾起了马兰花,愿意与马郎共同生活。
在圆月当空的夜晚,马郎在大家的陪同下,高擎着一盏盏荷花灯,驾着木船前来迎接新娘小兰。婚礼简朴而又热烈,大家十分快活。从此,小兰与马郎过上了恩爱的甜蜜生活。
一年后,小兰带着神奇的马兰花回娘家。贪心的老猫偷偷地跟踪,听到小兰念了口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之后,许多贵重的礼物转眼间就出现了。
老猫看得直眼红。它利用大兰对小兰的嫉妒,极力讨好她,并怂恿她第二天送小兰回家。
在小河边,老猫又怂恿大兰穿上妹妹的衣服,戴上妹妹的耳环,进而想利用大兰骗过小兰头上的马兰花。小兰拒绝,老猫上前抢夺马兰花,并把小兰推进了河里,小鸟看到了这一切,与老猫搏斗,受了重伤。
大兰惊恐万分,但已经被老猫控制。老猫教唆大兰冒充小兰,大兰后悔莫及,十分痛苦。
马郎知道了真相,发动大家一起来抓捕凶恶残忍的老猫。(在演出时,老猫台上台下地逃跑,马郎和小动物们台上台下地追,小观众和演员一起到处拦截老猫,场面十分热烈。这是小观众最开心的场面)。
老猫呼唤马兰花给它变出金银财宝、大马车。果然,八匹马的大马车出现了,老猫十分得意。殊不知,这是马郎和小动物们变成的。老猫终于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马郎向马兰花呼唤,使得小兰和小鸟又获得了新的生命,美丽的马兰山又洋溢着幸福的歌声。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这句经典的。
童谣。
伴随着每个中国孩子的童年流淌在每个孩子内心的最柔软处是每一代人童年最经典的美好回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印记永不褪色而且一旦再现必将还会让记忆升华。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八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关于一些比较经典的民间故事你会去读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古代经典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从前有片大瓜田,瓜田里结了数不清的大西瓜。
一天夜里,管瓜田的罗五郎看见一个老虎从山上下来,蜕下皮,呼啦一声变成个漂亮大姑娘,然后钻进瓜田,偷那最大个的西瓜吃。
五郎偷偷看着她,心里又是喜欢又是害怕。
第二天,他把这事告诉隔壁家的阿公,阿公见多识广,教他说:“你准备一团热饭,等那大姑娘一张嘴,就塞进她口里,她吃了饭团,就会忘记她是老虎精,然后你娶她当老婆吧!”
当天晚上,老虎又变成大姑娘来偷瓜了。就在她张嘴想吃西瓜的霎那,五郎冲过去,拿热饭团往她嘴巴一塞。
吃了热饭团,姑娘就忘记了自己是老虎精,她留在瓜田里,跟五郎结了婚。五郎怕老婆还会再变回老虎,偷偷把那张老虎皮藏到神堂去。
第二年,这老虎精生了个儿子,起个名儿叫虎生。虎生十分聪明,他。
读书。
过目不忘。七岁就会写诗了,有一日天降大雪,他写了首诗,题目叫《雪》,这么说: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
先生看了这首诗,拍手称赞说:“神童!神童啊!小小年纪心怀天下,关爱众生,长大后了不得啊!”
这时有个顽劣小孩,听了这个话哈哈大笑:“他有屁出息呀!先生你不知道,他娘是个老虎精,虎皮还藏在神堂里哩!”
虎生一听,把手里的书一扔,不读了,撒腿往家跑,推开门,一把抱住娘的大腿,大哭道:“娘,他们说你是老虎精,虎皮还在神堂里……”
娘一听,猛然醒悟过来,她甩开孩子,一路跑去神堂,找出那张老虎皮,“沙沙沙”一抖,马上披到身上。只得得“呼哇”一声响,虎生的娘当场变成个母老虎。那母老虎撒开四蹄跑回家,不问情由,一张嘴,把她丈夫罗五郎吃掉了,吃完丈夫它掉转头,又想吃她儿子。那会儿形势紧急,祖母顺手拿来个大箩筐,把孙子覆在里面,骂那个老虎道:“常言说,虎毒不食儿,他是你儿子啊,吃不得!”
母老虎听了,点点头,一溜烟跑上山去,再也没有回来。
由于这孩子隐藏在箩筐里得救,人们叫他箩隐。后来,他嫌箩字的竹字头笔画多,写成“罗隐”。
罗隐没了爹娘,只得跟祖母一道。
生活。
从祖母家上学堂得经过一座破庙。罗隐每走到那破庙门口,本来坐得稳稳当当的一排泥菩萨便都站起身来,朝他弯腰行礼。
罗隐觉得好玩,散学后也不回家,一个劲在庙前跑来跑去。跑到天黑了,星星和月亮都出来了,祖母出来寻他,看到泥菩萨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一个个弄得大汗淋漓,地上落了厚厚一层泥屑子,而罗隐却在那“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祖母大吃一惊,连忙把罗隐拉回家。
回到家,祖母对罗隐说:“你明天路过庙门口,见到泥菩萨站起身时,就问他们:‘我长大后要做什么呀?’”
第二天,泥菩萨果然又站起来弯腰行礼,罗隐问他们说:“泥菩萨,我长大后要做什么呢?”
结果,一整排泥菩萨齐声回答:“做皇帝。”
祖母得知孙子长大后要做皇帝,得意得差点长出金尾巴来。到了小年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的那一天,祖母跟邻居万家的老婆子吵架,吵到气头上,说漏了嘴:“你有啥了不得?等我孙儿长大做皇帝,要杀尽你万家人!”
话说那灶君老爷年纪大,耳朵背,心里也糊涂,心想,杀尽万家人怎么得了?他赶紧上天,到玉皇大帝面前告状:“那罗隐可不能当皇帝,他要杀尽万家人哩!”玉皇大帝一听,慌了神,连夜派雷公下凡,让他拆去罗隐的龙骨。
那天半夜,屋顶上头雷声霹雳,罗隐只觉得骨头疼痛,身上好像被钢刀锯一样难受,他大声喊:“阿婆啊,有人拆我骨头哩,好痛啊!好痛!”
祖母顺手拿过个马桶盖,叫罗隐咬住:“咬紧,千万不要放松!”
雷公拆了罗隐的龙骨,给他换上一身讨饭的贱骨头。但是,由于当时罗隐紧紧咬住马桶盖,雷公怕脏,没有换他的龙牙齿和皇帝嘴巴骨。
后来就这么着,罗隐带着一身贱骨头,当上了流浪的叫花子。但是,他仍然留有一张皇帝金口,说什么应验什么。
话说那罗隐长大成人,读书不能上进,种田就禾死豆枯,去做生意么——咸鱼一遇雨水就复活逃走,卖豆鼓吧,又长出绿芽。到了穷途末路,罗隐饿得没办法,只得狠狠心,咬咬牙,出门去乞食。
第一天出门,天上正下着冷雨,他来到一座瓦窑,想要烤火取暖。但是瓦窑的灶门只有一个,如果让罗隐烤火就无法添柴了。烧瓦师傅于是过来赶他走开。罗隐骂他:“歹心的人啊!你的瓦窑一日烧不熟,两日烧不熟,三日烧不熟……”他一边走一边骂,骂到“六日烧不熟”才停了嘴。于是乎,原本一窑瓦坯只需烧一天,经罗隐的金口说了后,变为要烧七天七夜才能烧熟。
罗隐离开瓦窑,来到一个钵子窑,向烧窑师傅借火取暖。钵子窑灶门多,让他取暖不碍事,烧窑师傅就答应了。师傅看他身上穿得破烂,怪可怜的,将剩下的饭也让他吃了。罗隐非常欢喜,就对烧窖师傅说:“钵子窑只要烧一日,烧熟也好,烧不熟也可以。”后来,人们烧钵子窑真的一天就烧成了,烧不熟也不影响钵子的质量。
第二天,他游荡到一片水田,看见有个农夫正坐在田埂上,吃热腾腾的香面疙瘩。罗隐走过去讨面吃,农夫说:“只剩下这一点了,不够分给你。不如你帮我插秧,我回家去给你盛一碗面来。”
罗隐饿得急,就答应了:“好啊,快点盛来!”可是罗隐哪干得了农活啊?他歪歪歪扭扭插了几棵秧,就倒累了,喘着气坐在田头等面吃。那农夫装了面出来,见罗隐那懒散样子,很生气,骂他道:“活都不会干,哪有面条吃?”随手便把那碗香面疙瘩倒进水田。
罗隐眼见到口的香面疙瘩被倒掉,气不打一处来,说了句:“大的变牛蛭,小的变蚂蟥。”于是乎,面疙瘩变成了牛蛭,细面条变成了蚂蟥。从此,水田里就有了数不清的蚂蟥和牛蛭。
有一日,他翻过山头,走上山坡,突然有只山鸡从路旁飞起,吓了他一跳。罗隐生起气琮,骂那山鸡道:“你这连屎带毛不到三斤重的东西!”因为被罗隐骂过,山鸡总是精瘦精瘦的,重量从不超过三斤。
罗隐乞食乞到建瓯,有一天走在路上,包扎被子的绳子断了,他问耕田使牛的农夫要一根牛绳,农夫说:“我若把牛绳给你,怎么使牛呀?”罗隐说:“你把牛绳给我,使牛不用绳。”农夫就把牛绳解下给罗隐。说来也怪,虽然没有绳,牛却变得很听话,叫它向左不向右,走停自如,随心所欲。从那时起一直在现在,在建瓯一带,耕田使牛都不用牛绳。
罗隐乞食到丹阳,又累又饿,信步走进一家糕饼店,店主人送了一块杏仁饼给他,饼上有七八只小蚂蚁,店主人抱歉地说:“我店里每块糕饼上都有许多蚂蚁,客官不要嫌弃,要是糕饼店里没有蚂蚁,那该多好!”罗隐边吃边叹道:“蚂蚁不要再进糕饼店就好了!”说也奇怪,话音刚落,只见蚂蚁成群结队从架上、柜里下来,爬出店外,连半个也没留下。从此以后,丹阳的糕饼店一只蚂蚁都没有。
罗隐脚跟没线系,到处皆是家。有一回,他流浪到翔安的大嶝岛,恰好碰到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满仓的狗仔虾,活蹦乱跳的。眼馋的罗隐凑上前去道:“渔民大哥,行行好,给我一些海虾尝尝鲜。”渔民看罗隐衣衫褴褛,不想理他:“走开,走开,年纪轻轻当乞丐,还想尝海鲜?”罗隐脸涨得通红,转身离去时嘴里嘟嘟喃喃骂道:“谁要你的臭海虾?离水臭,下船臭!”说时迟,那时快,整船的海虾立马发出阵阵腥臭,刺鼻难忍,一大群金脑袋绿翅膀的苍蝇从天而降,“嗡嗡嗡……”绕着船舱打转转,挥之不去,去了又来。渔民知道罗隐皇帝嘴厉害,连忙端起自家煮好的小虾追上罗隐,请他吃虾,又赔礼道歉。罗隐吃得津津有味,点头称赞道:“闻虽臭,食还甜。”就这着么,这种“狗虾仔”成了闽南大嶝岛的特产,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离开海水马上死去,迅速发红、发臭,但煮熟了吃起来却鲜味更浓,香甜可口。
罗隐离开大嶝岛,来到翔安香山脚下,见几个樵夫在山上砍松树劈柴火,罗隐走上前去和人家攀谈。聊得高兴,顺势坐在一段松木头上,没想到松木流出松脂,牢牢地粘住了罗隐的屁股,惹得众人哈哈大笑。罗隐笑着骂道:“松柏砍头,就绝后。”樵夫一听急了,道:“松木是上好木材,怎能让它绝后?”然而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咋办呢?罗隐想了想又说:“不打紧,松籽风传千万里。”从此,只要是砍过的松树,树头很快就枯死了,可松树种籽却能随风飞舞,自然播种在山山水水间,落地生根。罗隐转过一个山头,登上了鸿渐山,又见樵夫在砍杉树。杉木的清香直沁心肺,舒服极了,罗隐就说:“杉仔砍后,要再发芽。”从此,即使是被砍后的杉树,树头又会发芽,长出许多株新树苗。如今,如果你登上香山,会看到郁郁葱葱的松树林。而鸿渐山就长满杉树,漫山遍野,散发出罗隐当年闻到过的芳香。
……。
罗隐走了数不清的地方,说了数不清的话,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了真。
有一天,罗隐走累了,饥肠如鼓响,他坐在路边歇息,看见一头又肥又壮的大水牛从面前走过,便说道:“这时日,如果能有一餐牛肉吃,该有多好。”这会儿,天上下起大雨,罗隐赶紧躲进附近的一个灰寮里。罗隐喝完葫芦里的酒,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然后他倒头便睡着了。同在灰寮避雨的,还有一个放牛娃。放牛娃认得罗隐,他不想让罗隐吃他的大水牛,就从罗隐身上摘下毛笔,捉着罗隐的手,在灰寮柱上写了一行字:“灰寮塌落,压死罗隐。”待罗隐醒来,雨已晴了,放牛娃也走了。罗隐见柱上写着一行字,信口便念:“灰寮塌落,压死罗隐。”这一念可糟啦,他皇帝口说什么应验什么,刚念完,灰寮便塌下来,把罗隐压死了。
从前有座大山,大山脚下有个村子,村子里住着一个老婆婆,她有三个外孙女儿,老大聪明能干,叫门搭儿;老二听话温柔,叫门鼻儿;小的乖巧可爱,叫炊帚骨朵儿。
有一天,老婆婆做了好多肉包子,装了满满一竹篮子,提着去看她的三个孙女儿。
那天艳阳高照,老奶奶沿着山路走呀走,不一会儿,就出了一身大汗,她在路旁边找了块大石头坐下,打算歇一会儿再往前走。
忽然吹来一阵风,小树丛传出来一阵“呼哧呼哧”的喘气声。紧接着,一只大灰狼钻出树丛,朝她走来,怪声怪气问她说:“老婆子,往哪儿去呀?”
“看俺的外孙女儿门搭儿、门鼻儿和炊帚骨朵儿去哩。”
“篮子里装的啥呀?”
“装的肉包子哩。”
“给我个包子尝尝呀。”
老婆婆急着想把大灰狼打发走,就朝它扔一个肉包子。
见肉包子飞来,大灰狼张大嘴,一口就把肉包子吞进肚子。
但是,吃完一个肉包子,大灰狼没有离开,它流着口水,又对老婆婆说:“味道不错,再给我一个吧!”
老婆婆只好又扔过去一个。
大灰狼一口吃掉第二个肉包子,还是没有离开,它问老婆婆说:“老婆婆,你三个外孙女家在哪里呀?”
“我的门搭儿、门鼻儿和炊帚骨朵儿在枣树村里哩,她们门前有一棵大枣树。”
听了这话,大灰狼站起身,龇着牙,朝老婆婆扑过去,把老婆婆吃掉了。
“肉包子好吃,人肉更好吃。”大灰狼说,“那门搭儿、门鼻儿、炊帚骨朵儿年纪小,皮肉嫩,肉汁多,不知道多好吃呢!”
大灰狼流着口水,穿上老婆婆的衣裳,提起老婆婆的竹篮子,拄起老婆婆的拐棍儿,系上老婆婆的头巾儿,朝门搭儿、门鼻儿和炊帚骨朵儿那枣树村走去。
它走一程,歇一歇,又走一程,又歇一歇。慢慢挨到天黑,狼外婆来到大枣树下,看到门边有个大石磨,它一屁股在石磨上坐下,把尾巴藏在磨石眼里,然后它捏住狼鼻,学着外婆的腔调,开始叫门:“门搭儿、门鼻儿、炊帚骨朵儿,来给外婆开门哩。”
大姐门搭儿隔着门问:“外婆,你的声音怎么这么粗?”
“外婆今天给你们做肉包子,给烟灰呛了嗓子眼。”
小妹妹炊帚骨朵儿走到门背后,正想开门,大姐门搭儿一把拉开妹妹,把脸凑近门缝看一看,大声说:“你不是俺外婆,你脸上没有黑雀斑。”
狼外婆连忙从地上抓起一把荞麦皮,往脸上一抹,脸上有了黑斑点。
它又叫门:“俺脸上有黑雀斑哩,乖孙女儿,快给外婆开门。”
二姐门鼻儿拉开妹妹,把脸凑近门缝看,看到狼外婆脸上的黑斑点,就走到门背后要开门,大姐门搭儿一把拉开她,把脸凑近门缝儿一看,大声说:“你不是俺外婆,你腿上没扎绑腿儿。”
狼外婆连忙从地上抓起两根高粱叶子,往腿上一捆:“这不是绑腿儿吗?乖孙女儿快开门!”
门鼻儿和炊帚骨朵儿隔着门缝一看,大声说:“她有黑雀斑,又有绑腿儿,就是俺外婆!外婆别着急,这就给你来开门。”
门闩一拉开,狼外婆马上走进屋里。它关上门,吹灭油灯,对三个孙女儿说:“门搭儿,门鼻儿,炊帚骨朵儿,天不早了,咱赶快睡觉吧!今晚谁跟外婆睡一头儿?”
大姐门搭儿说:“我大了,我不跟外婆睡一头儿。”
二姐门鼻儿说:“我要跟门搭儿睡一头儿。”
小妹炊帚骨朵说:“我最喜欢外婆,我要跟外婆睡一头儿。”
就这么着,炊帚骨朵跟狼外婆睡床头,门搭儿和门鼻儿睡床尾,不一会,三个小孙女儿“呼噜呼噜”睡着了。
半夜里,大姐门搭儿翻了个身,碰到个毛茸茸的狼尾巴,她吓了一跳:“外婆,你的腿为什么毛茸茸的呀?”
“我给你捎来了一团麻哩。”
过了一会儿,门搭儿听到床头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就问:“外婆,你吃啥呀,让俺也尝尝。”
“外婆夜里咳嗽,吃个胡萝卜你也眼馋吗?给,吃去吧!”说着,顺手扔过去一节。
门搭儿接过一摸,天啊,原来是一段血糊糊的小手指头。她心里马上明白了,大声对着床头喊:“外婆,我要拉尿了。”
“真是懒人屎尿多——到床底下拉吧!”
“不行啊,床底下有床神。”
“到灶边拉去!”
“不行啊,灶边有灶神。”
“那你到门背后拉去!”
“不行啊,门背后有门神哩。”
“臭丫头片子,那就到门外拉吧!”狼外婆很生气。
门搭儿披上衣裳起了身,走到门背后,拉开门闩,从门边拿了个竹背篓。她到井边拿了一条长井绳放进背篓,又到厨房抱了一罐菜籽油放进背篓,然后她背上背篓,爬上门前的大枣树。
狼外婆吃完了炊帚骨朵儿和门鼻儿,伸出爪子到床尾去摸,左摸摸,右摸摸,没有摸着门搭儿,她爬起身走出门外:“门搭儿,三更半夜,你在哪儿呢?快回到床上睡觉!”
门搭儿说:“外婆,我在枣子树上呢。”
“你在枣子树上做什么呀?”
“我在枣子树上看老鼠嫁女儿哩,红灯笼,绿宝盖,拿个绣花鞋子做花轿,老鼠在屋顶做大戏。”
狼外婆一心只想吃掉门搭儿,就说:“红灯笼,绿宝盖,拿个绣花鞋子做花轿,老鼠在屋顶嫁女儿,外婆也想看看哩!”
“外婆也想看,就爬上树来看吧!”
狼外婆搂着枣树干往上爬,门搭儿把油罐打开,让菜籽油流到树干上,菜籽油滑溜溜,狼外婆爬到一半滑了下去,它再爬一次,爬到一半,又滑下去。
那狼外婆摔得鼻青脸肿,对树上大声喊:“乖孙女儿,放你井绳下来,拉外婆一把。”
门搭儿放下长井绳,让狼外婆抓着绳子,用力往上拉,拉呀拉,拉呀拉,眼看着就要拉上树杈了,门搭儿松开井绳,只听“扑通哗啦”一声响,狼外婆重重地摔倒在地,没有声响了。
风吹枣树,枣树摇晃得很厉害,门搭儿紧紧抱住枣树杈,她一直在树上待到天亮。太阳出来,她从枣树上爬下来,看见大灰狼穿着外婆的衣裳,包着外婆的头巾,已经摔死在枣树下。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九
明朝嘉靖年间,青州府有一个小伙子靠打柴卖柴为生,父亲早年去世,只和老母亲居住在山村里相依为命。小伙子叫吴生,已经二十岁了,长得高高大大,颇有几分秀气。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闲暇时整天捧着一本本书苦读。就算上山砍柴,也是先读上一阵书,常常读着读着就入了迷,忘了砍柴,等到天黑了,只能空手回去。在村里遇见了人,也是兀自低头想着书里的事,有时候想着想着就自己痴笑一下,把路人吓一跳,时间长了,村里人都叫他“憨子”。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十岁的大小伙子,早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可是家里一贫如洗,也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母亲头发都愁白了。这天早上,看到儿子又带了书扛了扁担上山,母亲说道:“儿啊,你也不小了,别天天光知道读书,找个姑娘成家吧。”儿子慢悠悠地说道:“娘,你放心吧,儿子会给你找个好媳妇的。”看着儿子不急不慌的样子,母亲长长叹了一口气。
可是还没等到月底,吴生就听到了翠儿要出嫁的传闻,吴生急忙托媒人上门提亲,却被赶了出来。媒人回到吴生家说道:“我一进门,翠儿爹娘就说你家穷得都揭不开锅,说什么也不会把姑娘嫁给你的。再说翠儿她爹娘已经把她许给城里李财主的儿子了,说是这个月底就成亲了。你还让我上门提亲,真是个憨子!”
吴生一下就傻愣在了那里……。
月底那天,天还没亮,吴生就早早挑了一大担柴进城,这天是给衡王府送柴火的日子。到了村口正遇上翠儿迎亲的队伍,吴生看着一顶花轿把翠儿抬走了。他张张嘴想喊,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傻站在路边,看着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地从身边过去,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十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药王孙思邈流传下来的故事中带着神话色彩,与龙有着一些渊源;唐伯虎作为风流才子用自己的智慧巧判鹤犬案。想具体了解这些故事吗,让我们通过下文来进一步了解。
“药王”孙思邈和龙的传奇故事。
药王孙思邈与传说中神乎其神的龙渊源匪浅,我们常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成语,据说就源自此处,而且很逼真的建筑,来形象地表现这一成语的与药王孙思邈的渊源。
记得第一站的药王山,到登上药王大殿时,我们已经听说了很多传奇故事。
药王大殿内供奉着自然是药王孙思邈,两边站班的,一如既往的是尉迟敬德和海龙王,神态威武庄重。
就在这里,奇幻的地方出现了,药王塑像身后竟然有个洞,现在已经封锁,不让游客穿行。
据当地人介绍,此洞直通耀州瓷的老瓷场黄堡镇,洞长有40里呢。每逢二月二人们都来药王大殿烧香,烟气竟能从后洞冒出,留下“前洞烧香,后洞冒烟”的民谚。
此洞名叫太玄古洞,也叫“龙穿洞”。
闻此名,便知与龙脱不了干系。
关于此洞的来历,当地人继续给我讲了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药王孙思邈曾在路上遇见龙,给龙诊过病,龙化作老人家前来找他诊治,由于龙得病异常,需要龙显出真形,方能给它治疗。
忽听天空中隐隐约约地响起雷声,龙正要现出真身。药王并不害怕,想起百姓,急忙大声对龙说:“我们这一带的人都没有见过龙。瞧见你的怪模样,会把人们吓坏的!”
于是,龙缩回了头,在云里面说:“那怎么呢?”
药王说:“这样吧,你先想办法到我家里去。”
过了一会儿,乌云徐徐落在了山腰。
孙思邈刚刚走进自己的院子,突然“通”地一声,院中石壁上出现了个大洞,洞中伸出了那个龙头。
龙笑嘻嘻地说:“我从没有人烟的后山山脚穿到了这里,身子都藏在山里面,不会惊吓人们了吧?”
药王急忙开始给它诊病。这时隔壁邻居偷偷看见此情景,这位邻居一直对龙心生好奇,于是找来纸笔,照着龙的模样开始画了起来。
龙喝了药王配制的药后,感觉好了很多。但是,也察觉到隔壁有人偷看,于是,道谢后就飞走了。邻居的画也只画了一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典故据说就来源于此。
后来,龙听说药王孙思邈要在耀州五台山(今药王山)修成正果,它为了报答诊病之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当时治病留在后山的洞中,钻了一孔四十多里长的石洞,帮助药王于农历二月初二赴位成果。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每年二月二药王山,上山赴会朝庙,烧香吊表。太玄古洞还原样保存着,药王与龙的传说也流传下来。
唐伯虎巧判鹤犬案。
相传明代弘治年间,身居南昌的宁王锋芒毕露,乘机扩充势力,一时权势显赫,令人咂舌。孝宗皇帝为安抚宁王,特赐一只仙鹤送入宁王府。宁王大喜,便派专人精心饲养,日夜照料,深怕仙鹤遇到不测。
一日,风和日暖,春光明媚,专门饲养仙鹤的仆人看见仙鹤情绪不好,便亲自陪鹤上街游逛。谁料就在他们路过东门时,突然从一家老百姓住宅蹿出一条黄狗,径直朝仙鹤扑去,一口咬住了仙鹤的翅膀。仆人吃惊不小,情急之中,奋身扑向黄狗,经过一番搏斗,终于救出仙鹤,但是为时已晚,仙鹤的翅膀已被黄狗咬伤,鹤羽中微微透出一片殷红。仆人见势不妙,赶忙抱起仙鹤,跑回府中。
此时,宁王府内,一群闲得无聊的食客正在谈天论地,看见仆人抱鹤而归,便围观而至,从中挑唆。一些好事之徒,还亲自拟了状词:“鹤系金牌,系出御赐”、“要求处死狗的主人”。硬是逼着仆人把诉状递到了南昌府。
且说南昌知府王大人是位清官,看了状词之后,心里忐忑不安,觉得告状人来自宁王府内,权大气粗,状词又言及皇帝金牌,不敢不受理此案。但转念一想,是狗咬伤仙鹤,主人并不知晓,若因此被判罪,实乃无端蒙冤,于心何忍?想来想去,一时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恰在此时,一位府吏来报,说是江南才子唐伯虎来到南昌,因其深慕大人博学清廉,想求一见。知府大人一听,喜出望外,忙令府吏将唐伯虎请进府衙。二人相会,寒暄片刻之后,知府便开门见山地说:“唐兄,卑职早慕你的才华,今日相会本该向唐兄讨教诗词书画之高见。谁知愚弟不才,当下正被一桩状案所苦,不知如何处理,只好先求教唐兄给以指点,以解燃眉之急。”说着,便递过状纸。
唐伯虎接过诉状,仔细地翻阅,当看到“鹤系金牌,系出御赐”之语,便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可笑至极,拿着仙鹤当金牌,厚着脸皮吓唬人,天下竟有此等无知之人。”说完,将状子放上书案,挥笔在手,当下写了判词:“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写完,双手递给知府大人,并补充说道:“知府大人,对待这等无理之人,只能以此法治之,不可认真处理。”
知府接过判词一看,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觉得判语文词精妙,入情入理,以诙谐之笔巧妙地道出案情原委,而又让宁王府告状之人难以应对。于是,当下便驳回宁王府的诉状,了结了这桩“鹤犬官司”。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十一
有一回,阿凡提路过一家饭馆,见一群人围着饭馆吵吵嚷嚷,阿凡提挤进人群一看,看到饭馆老板正揪住一个流浪汉,狠命地揍他。
阿凡提拉住饭店老板,问他:“你干嘛打他呀?”
饭店老板气势汹汹说道:“阿凡提,你来评评理:这穷鬼在我门前足足站了一个钟头了,我问他在干嘛,他说在闻饭香。我说你闻我的饭香,你要付十个铜板。没想到这穷鬼转身逃跑——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他不付钱,别想离开这里!”
“你说得有道理。”阿凡提说,“我说呢,他确实应该为饭香付钱。”
那流浪汉跺脚叫起来:“可是我一个钱也没有啊!”
“这好办,我来帮你付。”阿凡提取出自己的钱袋,钱袋叮当响,里面满满的都是钱。
饭店老板眉开眼笑,立即伸手来拿。
“且慢。”阿凡提左手揪住他的耳朵,右手举起钱袋,在他耳朵旁晃了几下,“你听,里面满满都是钱,你听到钱响吗?”
“听到了,听到了,快把钱给我吧!”
“我已经帮他付帐了——他闻了你的饭响,你听了我的钱响,这帐就这么清了。”
说完,阿凡提带上那流浪汉,朝前走了。
有个小孩问阿凡提说:“阿凡提,今夜的新月亮出来了,昨夜的老月亮哪去了呢?”
阿凡提朝天空看了看,回答说:“新月亮出来以后,那老月亮呀,天帝就切碎它做星星啦!”
3搬家。
一天夜里,一伙贼偷偷跑进阿凡提家,悄悄将屋里值钱的家什收拾打包,然后一股脑搬起来往外走。
那伙贼刚走出屋院,阿凡提两手提着贼拣剩的东西,紧跟在贼身后跑出来。贼看见他,很诧异:“阿凡提,这么晚了,你去哪呀?”
“我早在这里住得不耐烦了,只是这阵没驴少马,没法搬家,现在借大伙的光,可总算搬成啦。”
4泥坑驴。
一天,天正下大雨,阿凡提赶着他的驴子,艰难地走在路上。
道路积着深水,水里全是泥浆,驴背上又驮着重物,走着走着,那驴子脚下一滑,摔倒在一个泥坑里。
阿凡提绕着泥水坑大声吆喝,驴子不起来;阿凡提走到驴前面拉驴绳子,驴子不起来;阿凡提走去驴后面拉驴尾巴,但那驴子还是一动不动不起身。
阿凡提对驴子说:“老兄,快起来呀,继续往前走呀,再这样子,我老婆给我舀下的肉汤就要凉了呀!”
驴子扇扇耳朵,不听他的。
阿凡提便提起棍子,朝驴打去。
做人。
要仁慈!神不是说过吗,驴子也是我们的兄弟。来人啊,像阿凡提打驴子一样,打他一顿,让他尝尝棍子的味道。”
国王的随从一拥而上,把阿凡提按倒在地,狠狠打了几十棍。
挨完打,阿凡提从地上爬起身,他对泥坑的驴子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啊,驴子阁下,原谅我有眼无珠,我不知道你是国王的同胞兄弟!”
5鹅汤。
阿凡提身体不舒服,去找大夫看病,大夫说:“你这个病很好治,喝些鹅汤就会好。”
阿凡提家里穷,哪有钱买鹅呢?所以他拿了根长棍就朝大湖走去。
远远看到湖里有一群鹅,阿凡提拔腿朝那鹅群跑过去。可是他跑到湖这边,鹅就游到湖那边;他掉转头跑往湖那边,鹅却又游回湖这边。
阿凡提遗憾地在湖边坐下来,拿出自己带来的馒头,蘸着湖水吃。
这时湖边走过来一个牧鹅人,问他道:“阿凡提,你干嘛呢?”
“我正蘸着鹅汤吃馒头哪!”
6锅生娃。
阿凡提有个邻居,是个放高利贷的家伙,有一天他来敲门,对阿凡提说:“我家锅穿洞了,借你家锅用用。”
“现在不能借给你哇!”阿凡提说,“我家锅正生娃娃哪!”
那放高利贷的家伙吃惊极了:“哎,阿凡提,你不是开玩笑吧,铜锅怎么能生娃娃?”
阿凡提说:“你家的铜钱能天天生小钱,我家的铜锅今天生些小锅,有啥稀奇?”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十二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还是一片干涸的海滩。周围几十里内见不着一条小河,也找不到一条小溪。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担着水桶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挑水。他们光为这点点水就日愁夜愁,从来没有过上开心的日子。
老一辈有人知道灵隐后山里有股清泉,因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挡住了流不出来。多少年来,曾有好些年轻人上山去过,想把那道石壁凿穿,可是都没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个小伙子名叫水儿,从小没爹妈,是跟着他老爷爷长大起来的,从六岁起,他就跟着老爷爷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了。这一天,是水儿二十岁的生日,老爷爷为他下了一大锅面,祖孙两个快快乐乐地过了一天。到了晚上,老爷爷将水儿叫到面前,把灵隐后山那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水儿听了高兴,紧紧腰带,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时几个要好的小伙子叫拢来,大家商量着一道上山去凿石壁,一定要使这股清泉流进村来。老爷爷见水儿有这么大志气,高兴得掉下眼泪,连夜准备干粮,明天一早好让他们上山。
第二天,水儿他们一伙十个人,带着铁锤、凿子,准备上山。临走,老爷爷对小伙子们说:“你们去凿石壁,要一口气凿下去,如果停下来,它又长成原来的模样,那就白费劲了。还有,当石壁凿穿的时候,里面的一股石浆喷出来,喷在身上会把人凝成石头的。你们千万要记住啊!”水儿他们一边答应,一边就上山去了。
他们到了山上,马上就动手凿石壁。凿呀,凿呀,从三月。
清明。
凿到五月端阳,凿子短了一截,双手都起了血泡了,那石壁还是没有凿通。有四个小伙子说:“也许是老爷爷记错地方了。这里哪会有什么清泉!还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说着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儿他们六个,从五月端阳又凿到八月中秋,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结满了厚茧,可是石壁仍然没有凿通。有两个小伙子说:“一口气凿到底,谁知道要凿到什么时候呀,家里也该回去看看啦!”说着说着也回去了。
秋天过去,冬天来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风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在刺人。水儿他们四个一口气也没松。凿呀,凿呀,一直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鹃花开得红艳艳的时候,那石壁已经凿进去很深很深了。
这一天是三月三,水儿突然听见了石壁那边有汩汩的响声,他把耳朵贴近石壁一听,不由惊叫起来:“啊!泉水!这是泉水流动的声音呀!”大家也都高兴得跳起来了。水儿回过头来向伙伴们说;“你们快点走开,石浆就要喷出来啦!”眼看泉水也要跟着流出来了,谁也舍不得离开那里。水儿见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叫道:“你们再不跑开,我就停下不凿啦!”大家听他这么说,生怕他真的停下来,弄得前功尽弃,只得四散跑开。这时水儿打下最后一锤,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石浆喷了出来,把水儿凝成一个三丈多高的石人!接着,一股清清的泉水,顺着山谷汩汩地流下来,流过村子,灌在海滩边的一块洼地里,洼地被灌得满满的——这就是现在的西湖。
从此,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没有水了。水儿凿过的那座山,后来就叫做“石人岭”。
br/>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十三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你争我夺,战争连续不断,经常打仗;再加天灾人祸,军队和老百姓受伤得病的很多。这一带当时属谯郡(今亳县),归曹操管辖,打仗多在长江两岸,这里是后方,因而伤病员大都运到这里。华佗是有名的外科医生,当然都要请他去治疗。
华佗是惜贫怜苦、有求必应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给医治。经他治好的病伤员,有锯腿的,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缝补的,啥样的伤病都有。可是,那时没有麻醉药,每当进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术时,病伤员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有的晕厥了,有的痉挛了,呼爹喊娘的惨状真使人目不忍睹啊!
华佗。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00字篇十四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民间故事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1945年初春,地处大虎山下的清风镇接连发生了几桩命案。被杀的,都是驻扎在此地休整的日本鬼子兵。第一个,好像叫小坂次郎。一天深夜,小坂突然失踪,直到两天后才被巡逻兵发现死在了山坳里。当在残雪堆中找到他时,人被扒得赤身裸体一丝不挂,从头到脚鞭痕累累,皮开肉绽。得此消息,步兵中队的中队长高桥正雄赶到了现场。睹此惨烈死状:高桥恶叨叨命令鬼子兵马上将清风镇的父老乡亲全集中起来,彻查凶手,但凡有一点嫌疑者,格杀勿论。命令既下,负责勘验尸首的军医官佐藤茂却叫住了他。
只一眼,高桥便断定,小坂是被人用鞭子活活抽死的。可佐藤茂翻来覆去忙活了半天,也没从伤口里提取到半丝鞭毛。不管是马鞭还是荆条,使出全力抽打了足有数百下,鞭鞭入肉,怎么着也该留下点物证。可事实是,伤痕里极其干净。高桥听罢,撇嘴冷哼:“难道,小坂君不是命丧鞭下?”
“是,打死他的是鞭子。”佐藤茂忙不迭地点头,紧接着又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可我觉得,不像是马鞭皮鞭。你看,这是什么?”说着,佐藤茂从尸体伤口里夹出了一片非常薄的透明鳞片。眯眼辨别半天,他给出了结果:“是蛇鳞!”
蛇没有眼睑,眼睛处覆盖着一层透明鳞片,被称作透明膜;在蛇的腹部还生有一排特殊鳞片,叫做腹鳞。从形状可以断定,这是片腹鳞。也就是说,打死小坂次郎的人,使用的是一条柔软的蛇鞭。
“蛇鞭夺命?简直是荒诞不经,荒唐可笑!”高桥劈手赏了佐藤茂一个响亮的嘴巴子。也难怪,时下正值东北的三月,漫山遍野残雪堆积,即便三岁孩童都知道,蛇是冷血动物,冬眠。
时间。
长达半年,还不到苏醒的时候。再者,风冷如刀,蛇若出洞,必会被冻成僵硬的蛇棍,何来柔软之说?佐藤茂还要辩解,高桥已拔出指挥刀,率队冲进了清风镇。短短片刻,众乡亲便被如狼似虎般的鬼子兵驱赶出家门,集中到一起。一番叱骂,见无人接茬、指认凶手,高桥老羞成怒,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发了狠:“既然你们相互袒护,拒不认罪,好,凡家中搜出马鞭羊鞭者,一律就地枪决!”
“小鬼子,人是我杀的,你有种冲。
老子。
来!”蓦地,人群外传来一声喝骂。循声望去,众乡亲全愣了神—和高桥叫阵的,竟然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流落此地,平素沉默寡言、靠打柴卖柴为生的癞头张。
这个癞头张,个头不高,跛脚,头上似乎生过很严重的癞疮,落下了大大小小丑陋吓人的疤。自去年来到清风镇,大伙对他的印象一点都不好。原因很简单,癞头张嗜酒如命,只要赚到钱,不吃饭也要买酒,咕咚咕咚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往镇外的破庙里一钻,破麻袋一盖,呼呼大睡,大有一副得过且过、活一天算一天的架势。曾有人问过他老家在哪儿,家里还有啥人?他却像耳聋,哑巴,只字不言。此刻,只见他抱着破麻袋挤进人群,径直奔到高桥身前,咬牙切齿地骂道:“那个小鬼子欺凌妇女,猪狗不如,理当千刀万剐!”
“喂,你是用什么东西打死他的?”许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军医官佐藤茂抢在高桥正雄前面开了口。可不等癞头张回答,只见一个鬼子兵慌慌张张跑来,比比画画一通叽哩哇啦。高桥听得浑身一哆嗦,忙带上几个士兵扎进了不远处的松林。
又一个人高马大、名叫渡边的鬼子兵死了,双目圆睁,舌头外吐,脖子上留有一道淤血勒痕,身体直挺挺地栽倒在一棵歪脖老松树下。勘察完命案现场和鬼子兵的死状,佐藤茂说,在十米外的山路上,渡边正在行进,有人悄无声息地摸到了他身后,用绳子套住他的脖颈硬生生拖进松林,然后挂上了歪脖树。等到渡边气绝身亡,那人又解开绳索,任他由半空摔落。不,勒毙渡边的不是绳子,而和杀死小坂次郎的一样,是蛇。因为,勒痕里也留有一片蛇的腹鳞!
勒住一个大活人的脖子,而后拖进树林挂上树,那这条蛇得有多长,力道多大?高桥愈发难以置信,惊恐喊道:“佐藤茂,请闭上你胡说八道的臭嘴。杀害渡边的,肯定是那个叫花子。”
“可是,渡边被害时,叫花子并不在现场。还有,他腿瘸,身材干瘦,就算背后突袭也未必是渡边的对手,更别说把他活着吊上树。”佐藤茂边说边四下瞅瞅,禁不住脸色大变—歪脖树周遭的积雪上,除了一道拖痕和他们几人的脚印,再无丝毫被踩踏之处。这一切足以证明,渡边是被那条蛇独自吊死的!
先是索命蛇鞭,后是夺命蛇套,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中队长高桥强按着满心惊悸,命鬼子兵押来癞头张,恶声恶气地问道:“你说过,是你杀死了我的士兵?”
“当然是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癞头张恨恨说道,前日傍晚,小坂溜出驻地,盯上了一个过路的年轻女子。鬼鬼祟祟跟踪进山坳,小坂兽性大发猛扑上去,粗暴地撕烂了年轻女子的棉袄。哭叫和厮打声惊醒了宿身破庙的癞头张,癞头张拎起马鞭奔来,照着小坂劈头盖脸开抽。刚说到这儿,军医官佐藤茂便气急败坏地插话道:“你撒谎。我是军医,我验过尸首,抽死小坂君的根本不是马鞭!”
“不是马鞭,那就是羊鞭牛鞭,反正是抽打畜生的鞭子。”癞头张探手伸进破麻袋,抓出了一根用麻绳拧成的长鞭。佐藤茂抢在手中一瞧,随即嚷道:“高桥君,他在欺骗你,这是条新鞭子,上面没有血迹。”
甭管真凶是谁,既然有人认账,那就杀,杀一儆百。高桥正雄素来心狠手辣,行事歹毒,当即掏枪瞄准了癞头张的心口。大难临头,癞头张竟瞪视着高桥放声大笑:“小鬼子,中国有句老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多行不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瞅着癞头张那剔骨刀般泛着冷光的眼神,高桥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你、你是仝城人?”
“哈哈,你的狗眼还没瞎。”癞头张哼道,“没错,老子是仝城人,一路追到清风镇,就是为了找机会讨还血债,取你的狗命!”
为了救清风镇的数百乡亲,癞头张惨遭高桥正雄的毒手,大义赴难。念及他舍命相救的恩德,鬼子兵前脚一撤,乡亲们便眼含热泪为他收了尸,修坟立碑,安葬在了大虎山中。按说,这两桩诡异命案也将成为不解之谜,就此告一段落,可没过半月,在鬼子兵驻地,又一出耸人听闻的怪事上演—一条通体如冰的飞蛇破窗而入,既稳又准地咬断了一个鬼子兵的喉咙!这次,中队长高桥正雄和军医官佐藤茂看得真真切切,那条蛇长达两米,粗如手腕,细颈大头,模样无比怪异骇人。惊慌之中,乱枪如雨,花斑蛇在凌空飞出院墙时中弹,铲状蛇头被击断。捱到天亮,佐藤茂战战兢兢走出院,却没找到蛇身。
也许,是被野狗叼走吃了,蛇无头要能活,除非成了精怪。直到此时,高桥正雄也终于相信了佐藤茂的推测,先后杀死他三名士兵的,确实是这条大蛇。好在隐患已除,再不必担惊受怕。然而,让他做梦都没梦到,癞头张临死前说的报应正在鸭绿江边候着他。侥幸活命并记下这段惊魂经历的,正是军医官佐藤茂。战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一天,是1945年的6月24日。高桥君的步兵中队接到任务,用船装运阵亡将士的近千只骨灰坛回国……”
那日,装完骨灰坛,高桥正雄手臂一挥,下了出发的命令。船到江心,无风无浪,佐藤茂无意中一扫,突然发现骨灰坛在动。骨灰坛里,装的当然是亡灵骨灰,怎么会动?高桥也觉纳闷,便命押运士兵启开封口,查看究竟。那个鬼子兵刚弯下腰,一条花斑蛇便如冷箭般疾蹿而出,死死咬住了他的喉咙。眨眼工夫,鬼子兵便痛叫倒地,抽搐成一团。
“有蛇,是毒蛇!”佐藤茂失声惊叫。叫声未落,就见十几只骨灰坛全在动,发出了人的“咝咝”声。变故突生,高桥尚未醒过神,一条条花斑蛇宛若长了翅膀,纷纷从骨灰坛中飞出,各寻攻击目标。一时间,船上炸了窝,乱了套,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杀了它们,快开枪杀了它们!”高桥边狂躁叫嚣边拔出枪,四下乱射。几个遭蛇攻击的鬼子兵早吓破了胆,豕突狼奔中撞上高桥的枪口,做了枪下鬼。一条大蛇倏地飞起,张开大口咬向高桥的脖颈。
那条大蛇远比其他的花斑蛇要长,要粗,体白如冰,更诡异的是,它的头侧还留有一个非常显眼的伤疤。完全能看得出,那原是条双头蛇,只是另一个头已被击掉。毫无疑问,它就是那条蹿进驻地索命的大蛇!一想明白这些,军医官佐藤茂当即骇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栽进了鸭绿江。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