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一
他18岁参军,曾在洪水中救起放牛娃,在寒冬跳进淤泥里加固连队的鱼塘。退伍后,分配到遵义车务段,后调入重庆车务段,先后6次获段岗位技术比武第一、第二名,多次荣获段“安全生产标兵”“先进生产者”称号。
20__年7月6日15时49分,他跳火车救下一名穿行铁路的68岁孤寡老人,自己的右腿被火车碾断,导致膝盖以上高位截肢,其胸怀善良之心,勇行扶危之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荣获“最美铁路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新时代·铁路榜样”等称号 。
徐前凯同志在横穿铁路老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热血奏响了一曲英雄凯歌。
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媒体报道后,瞬间刷爆网络,引发无数网友的感动与敬佩。
徐前凯刚入伍时,身体瘦弱,体能较差,但他没有气馁,拼命“开小灶”查缺补漏、强化训练。
5公里武装越野,他给双腿加绑沙袋还要多跑几公里;单双杠手臂力量不足,他举哑铃、做俯卧撑直到汗水滴湿整张报纸;手榴弹投不远投不准,他把背包绳一头栓树上一头绑手上来回挥动练爆发力、练“瞄准”,以致手掌脱皮见血。
不到半年,他的体能科目全部达优,长跑、器械测试还经常进入“前三甲”。
20__年5月的一个暴雨天,徐前凯巡逻返回途中发现一个放牛娃被困在河中央。他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水,救下随时可能被洪水吞没的放牛娃。
当得知放牛娃刚上小学二年级,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与爷爷相依为命时,他掏出身上仅有的160元钱,后来每月发津贴都会拿出一部分钱给他们爷儿俩送去。
两年军旅历练是徐前凯人生宝贵的课堂,得到了意志的磨炼、党性的锤炼,他凭着过硬的素质与高尚的人品,不仅入了党,还被评选为“优秀士兵”。
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徐前凯事迹学习个人感想感悟5篇范文(五)
20__年7月6日15时22分,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车务段荣昌站值班员徐前凯等人开始调车作业。
15时49分,当机车推进车列运行至车站联络线293公里580米处时,意外发生了。
正在作业的徐前凯看到,在列车前方10多米远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位老婆婆。
徐前凯的第一反应是按下停车按钮,竭力呼叫停车,用力地吹响口笛提醒。列车以大约10公里的时速行驶,即使按下刹车键,依然会继续滑行约50米才停下。
“让开,让开,快点让开,撞上来了!”吐出口笛,徐前凯大声吼道。
耳背的老婆婆依然愣在轨道中间。
10米、8米、6米……
容不得多想,来不及犹豫,说时迟、那时快,徐前凯大吼一声,纵身一跳,飞奔救人。
由于距离太近,救人过程中,徐前凯右腿在侧身旋转用力时进入钢轨,火车车轮无情地从他的右腿上轧过。
“那个穿工装的小伙子从火车上跳下来,跑过去拉老婆婆,第一次没拉动,第二次又上去才把她推出来,结果自己就没跑脱,火车从他腿上轧过去。”现场目击者、村民吴开华说,“其实他是可以躲开的,但还是选择了再次救人。”
老婆婆得救了,徐前凯的右腿却被轧断了。
“看到那一幕,我的眼泪止不住啊,人在一边,腿在一边,但他还在关心老婆婆受伤了没有。”荣昌站站长李毅回忆当时情景的时候,眼眶湿润。
唐俊是重庆市荣昌区中医院外科医师,参与了徐前凯前期抢救以及截肢手术的全过程。
“我们乘120救护车赶到时,天上飘着雨,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唐俊介绍,徐前凯整个身子趴在钢轨边的地上,右下肢已缺失,钢轨的碎石子上有很多血迹,一位老婆婆瘫坐一旁。
初步诊断显示,徐前凯因失血过多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再晚点后果不堪设想。”唐俊和同事一边紧张地抢救,一边通知当地血站紧急送血。
“患者徐前凯伤肢离断,残端毁损严重,无再植条件,经上报院领导后,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截肢手术治疗。”截肢手术主刀医生黄绍栖说。
最终,手术3个多小时,输血1600毫升,才使徐前凯转危为安。
徐前凯奋不顾身救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山城重庆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市民和网友希望给他募捐,还有爱心企业发起了专项资助,但均被徐前凯及家人婉拒。其实,徐前凯家的经济条件非常一般,父亲退休金每月3000元多一点,母亲的才20__元出头。
徐前凯的父亲徐荣贵说:“我儿子救人是因为他认为这件事该做,不是为了别人的捐赠,更不是希望以此来获得什么回报。”
网友“悦来越好”留言称赞徐前凯:“用一条腿去换取一个人的生命,他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眼泪止不住落下,他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 铁 路 的 骄傲!”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二
为了早一天重新站起来,截肢手术后十天,徐前凯就躺着举哑铃,开始练习手部力量,进行康复治疗。第十八天,在父亲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开始试着走路。
徐前凯每天坚持进行康复性训练,虽然疼痛和汗水伴随始终,但他一如平常坚强勇敢、阳光乐观。20__年11月7日,在医护人员认真细致的帮助下,一副义肢支撑着他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站立——没有拐杖、没有搀扶。
20__年12月26日上午,成都局集团公司在重庆隆重举行徐前凯表彰报告会。会议由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新文主持。报告会上,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李翌科宣读了对徐前凯的表彰决定,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岱良和集团公司总经理曾宪海共同为徐前凯颁奖。
坚毅的性格、良好的表现也让徐前凯收获了爱情,20__年8月17日,徐前凯迎来人生重要的日子:他和余光敏登记结婚了。如今,他们的宝宝出生了,初为人父的徐前凯提及儿子,总是满脸笑容。
他说,有家、有了她、有了宝宝,心里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要做儿子的榜样,20__年初,徐前凯先后荣获20__年度“新时代成铁榜样”、20__年度“新时代铁路榜样”“最美铁路人”。
徐前凯本人除了参加了成都局和总公司举办全局和全路巡回报告会以及中央电视台“最美铁路人”节目录制外,他还利用空余的时间,靠左腿在床上做平板支撑、踩单车等训练,装上义肢进行康复训练等。
同时,他还利用网络、书籍学习铁路部门的新要求、业务新知识,避免与工作脱节,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
徐前凯树行义之道、怀利人之心、行助人之事,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他关键时候敢出手,危难面前勇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正如20__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词诠释了的那样:“纵身一跃、奋力一抱,短短5秒,刹那间的本能之举,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从来不是等价交换,没有‘值不值’的追问,只有‘该不该’的回答——义薄云天!”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三
近日,在团委的带领下,一股向徐前凯同志学习的热潮在广大铁路青年中流淌开来。一名普普通通的车站值班员,能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首先考虑到的是老人的生命安全,全然忘却自己的安危。在多次采取各种提醒措施都无法引起老人的注意后,奋然一跳,用自己的双手推开了横穿铁道的老人,可自己的一条腿却留在了随即驶来的车轮下。单腿高位截瘫,正值青春的27岁,用一条腿的代价捍卫了铁路青工的风采,用甘于奉献的青春书写了感人的篇章。
每每读罢徐前凯同志的先进事迹,心中总是有一种泛酸的滋味和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年纪轻轻,却懂得舍己为人、助人于危难,在刹那的一瞬间,是来不及多过多思考的,所有的行动都是本能的反应,是日常习惯的再现。徐前凯同志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本能的做出跳车推人的举动,定是与其平日里的学习积淀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和人生境界,良好行为的塑造是关系到一个人定足立位的根本,更关系到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关键时刻的举动更是考验一个人人品的方式,徐前凯同志在关键是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与风险,而是义无返顾的跳车救人,这更充分体现了其人品的高贵。在面对一个老人的违章横穿铁路线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会是职责,会是谩骂,会是批评,会是警告。这一切都没有错,老人确实做了违反铁路章程和法律的行为,理应遭受批评和警告,可当面对他的生命受到威胁,多次提醒都未能奏效时,你会怎么做?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都是值得关爱的,更何况是一位年长的老人,尊老爱幼早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传统,可此时几人记得。徐前凯同志就是践行这一美德的最好典范,也许当时他没有时间多想,但本能的举动已经最好的诠释这一切,让良好的人生品行再现。
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篇章,已是不易,更何况还是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老人而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中国铁路的青工数以万计,若是每一名青工都能像徐前凯同志学习,我们赖以生存的铁路单位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少了些许的抱怨与愤恨,多了不尽的感激与欢乐,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一句就是友善,友以待人,善以接物,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同聆听和谐铁路的声音。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铁路青年,虽然我们的工作很普通,力量很弱小,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徐前凯同志那样,将良好的品行养成一种习惯,将甘于奉献看成一种生活态度,要知道,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中国铁路这艘巨轮将会更好的扬帆起航。
这个时代需要甘于奉献的青年来建设美好,来共铸和谐。让我们每一名青年都立足根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养成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好习惯。习总书记说得好,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让我们谨记总书记的教诲,甘于奉献、多为社会做贡献,铸造无悔的青春。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四
近段时间,好多学校兴起了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的热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她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参加工作30多年来,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着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生生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虽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但却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燃的人生故事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身为教师的我,在学习了张桂梅的一些先进事迹后,联系自己的实际想想,觉得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和她相比,我确实深感惭愧,还有我身边的一些老师,大多时候都把个人的切身利益挂在嘴上,缺少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精神,有时候学校安排做事,总是各种借口推脱,好像一切事情都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他们只负责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试问这些老师和张桂梅如何能相提并论,怎么有资格和张桂梅老师放在一起比较呢?我们的一些老师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张桂梅老师那种无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也反思了自己,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培养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我们以后一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五
20__年春节虽然很冷,但最美的逆行者却温暖了我们的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与家人团圆的脚步:没有想到我们会重蹈20__年非典的覆辙,也没有想到我们在这场抗疫战争中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更没有想到当我们居家不曾踏出家门半步时,有多少“逆行者”正在冒着生命危险拼命拯救病人的生命……
他们说:“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逆行者”们不计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他们仁心仁术,大爱无疆;他们驰援武汉,义不容辞。
在奉劝民众不要去武汉的同时,他们却写好请愿书逆流而上。他们不是伟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是他们用平凡的双手救死扶伤,用自己的生命寻找更多人的生命线,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患者的人生!
钟南山院士今年已经84岁的高龄了,原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却选择了临危受命。他从没有过丝毫犹豫,就像当年面对肆虐的非典一样,匆匆出发,奔赴战场。他在高铁上的那一张照片,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全国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73岁,当国家有难,人民需要之时,毅然挺身而出,拼自己全力,逆行在疫情一线。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研制抗击疫情的药,她一天只睡三个小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说:“70多岁的老人了,不分昼夜,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你争分夺秒,为生命筑起希望的港湾。你忘了害怕,坚守着舍生忘死的诺言。你忍住泪水,放弃见亲人最后一面。你逆行向黑暗,无惧危险。你与病魔激战,拯救病患。你为人民奉献,牺牲在前。白衣天使,大爱人间。这就是中国医生! ”这一则电视上的公益广告道出了逆行者们的大无畏精神。是啊,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退缩,从来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我们拥有着力量,我们必定会胜利!
加油,逆行者!加油,武汉!加油,伟大的祖国!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六
李军生于1986年9月,四川泸县人,20__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__年7月至20__年12月,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工作。20__年1月由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选派到马尔康市沙尔宗镇党委挂职担任副书记负责对口扶贫工作,并定点帮扶沙尔宗村,于20__年12月14日不幸离世,终年33岁。
“去年,我儿子被飞石砸了,他给我儿子筹了5万元钱治伤,是我们的大恩人。”人群中,沙尔宗村村民昌旺斯甲红着眼来为李军送行。马尔康驻村干部王年忠驻着拐杖,一拐一瘸赶到殡仪馆,送李军最后一程,“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他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脚踏实地,将热血泼洒在这片土地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几天,村里都有人自发为他守夜,点酥油灯祈祷。”村委会主任祝昌海说,李军在村上很热心,不管大小事情,他都要尽心尽力地帮村民们解决,大家都很信任他。
前来送别的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副院长黄斯欣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军用真心去感化每一名学生,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他先后6次被学院评为“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2次被德阳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李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座右铭。”沙尔宗镇党委书记南卡尔甲说,在援藏帮扶和脱贫攻坚的700多个日子里,李军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工作,办农民夜校,抓思想脱贫;在摸索中发展产业,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去年,沙尔宗村如愿摘掉贫困帽子,15户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均已超过3750元。李军也被马尔康市委授予“优秀驻村扶贫干部”称号,沙尔宗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今天送别战友李军,心痛,心疼。”崇州援藏工作队副领队方驰说,李军是我们援藏干部大军中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员。他在马尔康脱贫攻坚一线奋战了700多个日日夜夜,他的生命印记刻在了沙尔宗镇每一个干部群众的心里。他像一位使者,把高原上的农牧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像一条纽带,让先进发展理念在藏区落地生根,开出致富花朵;他像一座灯塔,照耀着所有援藏队友在脱贫奔康的大路上与藏区群众一道携手前行。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七
“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党的xx大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xx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八
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的报告厅里,同事和弟子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紧张和兴奋,而袁隆平却依然故我,明亮的眼睛,顽皮的笑容,与两个月前活跃在气排球场上气定神闲的神态并无两样,薄薄一页纸的演讲稿握在手里,几乎不怎么看。
这不禁让记者想起5月份的长沙记者见面会时,他把演讲稿丢到一边的情形。对于开会发言,袁隆平显示出了他的“大师风范”。
“我有两个雄心壮志”
“请这么多领导和高层人士来听报告,我感到很不安,我并没有大家赞扬的那么好,我听之有愧。我觉得光荣应该属于国家,属于从事杂交水稻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对于同事们的夸赞,袁隆平表现出的是一个科学家的谦逊。
对于自己的功绩一带而过的袁隆平,在谈到超级水稻时却显得兴致勃勃:“今生,我还有两个心愿,也可以说是我的两个雄心壮志。”
拥有老骥伏枥精神的袁隆平说,他的第一个心愿就是争取在20__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
“计划到20__年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产出现有8000万亩所产的粮食,也就是说,等于增加了20__万亩耕地,可多养活3000万人!”说到这儿,站在演讲台前的袁隆平抬起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个心愿,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现在,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如果其中一半种杂交水稻的话,所增加的粮食可多养活4—5亿人。”
袁隆平不到10分钟的报告,被全场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打断。
“这一天早该来了”
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记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排忙碌,照相机、摄像机全副武装,时而对准讲台,时而对准细心聆听报告的领导和观众,她就是袁隆平身边的秘书辛业芸,记者与她在长沙曾有一面之缘。
在她休息的空当,记者抓住了这个大忙人。
“今天我太激动了,就像过年一样。”辛业芸眼眶微微发红。
“袁老师对于祖国、人民和全人类的贡献太大了,我以前也曾陪他到过很多地方作报告,甚至去过美国,但是,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这是第一次。我觉得袁老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太大了,我始终觉得袁老师应该有一场这样的报告会,他早就该站到今天这样的演讲台上。”辛业芸激动得语调微微发颤。
一转身,又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记者的眼帘,袁隆平的儿媳,也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的段美娟,也手举相机对准了演讲台,准备将这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
“爸爸这次过来穿的还是20__年来北京领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买的那套降价西服,这么多年,这套西服就是他每次出席重要会议的礼服。”看到台上的袁隆平,儿媳段美娟说:“平常很少能看到爸爸穿得这么正式,都是方便下田的休闲装。”
爷爷的梦
在报告会进行到尾声时,演讲台上出现了8个身穿白色小纱裙、头扎羊角辫的可爱娃娃,她们是来自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小学生们。稚嫩的孩子们用她们甜美可爱的童声,将一首《爷爷的梦》献给了她们心中可爱可敬的科学家爷爷———袁隆平。
亲爱的爷爷请允许我,一个吃着您发明的稻米长大的孩子来告诉您我内心的秘密和梦想———长大了我也要做科学家接过您手里的接力棒心怀世界,正直善良让所有的人都远离饥荒我也要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紧挨在您的身旁我也要让世界的夜空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闪亮!
站在一旁的袁隆平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满脸的笑意,这位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人民科学家望向孩子们的笑眼里,也蕴含了对这些科学“种子”们的殷殷希望。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九
我公司党委积极响组织开展了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我认真参加了学习活动,并进行了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使我对袁隆平同志有了我了解较全面的了解。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袁隆平杰出的科技才华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一: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脱硫环保调试工作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公司、国家环保事业及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事业发展国家富强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不断进取,刻苦钻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脱硫环保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国家环保事业的建设中。
第三: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调试技术人员,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公司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第四: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我要尽自己全力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袁隆平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突出典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一面光辉旗帜。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学习环保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调试技术水平,同时更好地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督促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十
“我人生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一代人,不管有多少数量,只要他们过的比我好,我就满足了!”这是张桂梅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她的一生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她是伟大的,无私的。看完了她的事迹,也让我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出生在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所幸,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在我身边也有过同样的事情发生,我清楚的记得我的一位初中同学,没有上完初中就回家了,她的家在云南的一片山区里,后来我在朋友那里得知,她是回家结婚了,家里给介绍了一个对象,所以只能放弃了上学的机会,那时对于我来说,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来,也许那个同学的一辈子就被圈禁在了大山深处。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我也还没有明白知识是如何能改变人命运的,但是,现在的我,在错过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最佳的学习时间后,我明白了,还记得高中时,我妈妈也常和我说让我好好的学习,不要一辈子就蜗居在一个不大的城市,以为自己所处的这一片天空,就是整个世界。那时的我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干什么都要和父母对着来,现在我也曾不止一次后悔过当时没能早点懂事,没能听父母的好好学习,但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踏入教育这个圈子是我没有想到过的,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也有想过要读教育,但是在父母的劝说和自己对于未来的迷茫下,我放弃了,而是选择了在当时看来似乎比较吃香的计算机系,走进教育的圈子,也算是偶然,在大学时,朋友介绍我去做一个兼职,是市教委给的一个初中生科学实践课程,我当助教。有一次,因为安排上的失误,有两个孩子没有安排老师上课,负责人让我临时带两次,那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老师上课,课后的成就感是巨大,后来我开始在不同的机构做兼职,毕业后来到了高思,也算是正式走入这个圈子。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做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教育强国的重担,一开始,我也想亲自和学生们传授知识,但是我自身的能力限制了我,后来我想,给学生们介绍适合她的老师,能够从侧面帮助到也是好的,一开始这个工作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家长找我,说老师特别好,孩子有提升的时候,这种满足感上升到了一个极点。进入教育行业,我的初衷就是想让更多的孩子学到更有用的知识,让他们的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性,这样就够了。虽然我们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确实帮助了一些孩子不是吗?但是当这份工作给我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有家长的投诉和谩骂,我也动摇过,也想过要不要继续下去。但是今天这则新闻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张校长在创立学校之初,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也有过很多人的不理解,但是她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下来了,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起码是三代人会因为读书而改变自己的未来,我感受到了教育强国的重要性。
北京的教育环境确实比一些山里的环境好了太多,给我们的感受自然也没有山里老师那么强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是肩负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希望和信赖,更肩负了教育强国,国家兴亡的使命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少年强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力量很弱小,小到可能对一个孩子的未来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的力量也可以很强大,只要被家长和孩子们信赖,我们同样可以改变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未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第一位语文老师,那是一个从大城市来的语文老师,很漂亮,普通话也很标准,正是在她的教育下,我的普通话没有大多数南方人的口音,那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也记得我的最后一位语文老师,一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是他的最后一届学生,也是他告诉我,年轻就要敢拼,敢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会有着我意想不到的精彩。这两位老师都在我人生的重要时期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更加记得去年的高思年会,年会上须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高思和其他一些边远学校的合作,也带着我们的产品走遍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也告诉我们有无数的孩子可以享受和北京同样的教育资源,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人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们常说一个词——言传身教。我想新闻里那个想考到东三省的女孩,也是受了张校长的言传身教吧,不想自己的人生以后局限在一个地方,想要有很多的精彩,能看到,她说起目标时,眼睛里都是有光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能做的还是太少,我也许不能影响一代人,但是我能努力做到影响身边的人,不忘教育的根本,也不忘我的初心。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教教那些孩子,也想有一个亲自改变他们的机会,也想亲口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从思想上改变他们。
这篇新闻给我的感触太多,有的话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借用公司的一句话——始而初心,十而用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张桂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4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感想,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作为一个基层党员教师,将以张桂梅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张桂梅是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也是每一位教师思想、行动的楷模。首先她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的师德:爱岗如命,爱生如子,是一株咬定青山的松树,扎根在教育最基础的岗位上,一去就是几十年。二十多个荣誉,足以证明她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挥洒的汗水和心血,为社会培养一拔又一拔合格的建设者和高技能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桂梅还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普通人对祟高信仰的不懈追求和不断超越。正因为有无数个张桂梅的奋斗,才有力地撑起了国家的脊梁,不断超越,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举足重轻的地位。作为党员教师,我要以张桂梅为榜样,学习她为了教育事业发展而舍去小我;学习她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奇迹,抒写人生优美的华章;学习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践行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读徐前凯事迹有感篇十一
“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从抗击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此次武汉抗疫,在生物安全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
1月26日,陈薇受命率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赶赴武汉,率领团队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与军地有关单位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工作机制。
核酸检测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技术支撑。抵达武汉后,陈薇带领专家组仅用一天即完成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和检测平台搭建工作,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迅速形成日检1000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
为加快推进科研与临床有效融合,陈薇率领科研人员在病原学、免疫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展开研究,快速建立“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鉴定链条,精准诊断临床患者感染类型,率先在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院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在武汉,陈薇率领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争分夺秒开展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
这是一个个值得铭记的闪光时刻——
3月16日,陈薇带领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
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
4月12日,该疫苗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谈及疫苗研发,陈薇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成功进入临床试验,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国形象、大国担当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的贡献。”
建设国家生物安全科学与产业创新中心,是陈薇的梦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她一直在为此积极建言、大声呼吁。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这是陈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面对已知和未知,她带领团队时刻枕戈待旦,不断超越自己……
采访手记
在陈薇看来,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如果能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个人价值就会成倍放大。在数十年如一日为国奉献、为民解难中,陈薇和战友们竭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倍放大自己的价值。
作为一名军人,她闻令而动、敢打敢拼,展现了钢铁战士的血性本色;作为一名党员,她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院士,她领衔研发全球第一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绚丽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