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的回应,是对作者思想和观点的思考和评论。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呢?首先,要认真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抓住核心思想和观点。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思考,深入挖掘主题和意义。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用词得体、条理清晰。此外,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盲目照搬原文,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最后,要仔细检查和修改,确保读后感的内容完整、准确、有条理,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有关读后感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篇一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利用假期时间,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在这些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
在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时,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实际上,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校沟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
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小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唤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知识(知识决不是第一位的目标)。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这本书值得一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是让他们扮演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主动收获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更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篇二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篇三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利用假期时间,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在这些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
在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时,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实际上,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校沟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
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小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唤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知识(知识决不是第一位的目标)。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这本书值得一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是让他们扮演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主动收获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更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篇四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校沟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
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小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唤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知识(知识决不是第一位的目标)。
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篇五
在这段时间里,我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教授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们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里面的64条心理效应改变了我以前对心理学的看法(枯燥、抽象、不实用),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与点拨,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一种想法:想教好学,除了通透教材掌握业务知识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即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中的各种心理效应,引导孩子饶有兴趣、主动的参与学习,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
遗忘是学习的天敌,如何和遗忘做斗争?最基本的答案就是:复习,重复你所学的内容。德国伟大的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
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的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达到“知识”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认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这个效应中,我体会到了一点,就是说要及时的对我们的教学做到及时的反思,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习。“数学没有新知识”,确实数学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结构上延伸的,是系统的,所以我们可以不断温故,当然重在知新了!
《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有一些家长经常盲目的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洞的说教,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在浑然不觉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发展到对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的愤怒!造成孩子幼稚的心灵难以承受,“超限效应”就是青少年在受到不恰当地批评时出现“顶牛”的原因。学习上也是这样,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仍津津乐道,此时你是不是有冲出教室的冲动。这也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原因。所以当向学生或孩子讲授知识、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数量上要注意不要超过孩子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
《超限效应》提醒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提醒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贝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种新行为、新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而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断地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
《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父母、老师们要关注孩子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期待、珍惜、克制。
其实去年暑假我已经粗浅的读了一遍这本书,将其中的一些印象深刻的心理效应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感觉受益很大。本假期我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很用心,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亮堂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篇六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
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的。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叫,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
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
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篇七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反思能使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助推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你知道教育教学。
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
评语。
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校沟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
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小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唤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知识(知识决不是第一位的目标)。
利用假期时间,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在这些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
在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时,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实际上,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
创造是教育的灵魂。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
调查报告。
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篇八
读了几本教育名著,学习了先师们的经验,也总结了自己的一点经验,更重要的是检查了自己的工作方法,让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现将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所有优秀、出色的老师们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这一点,要用爱心来从事教育事业,要用真诚的爱来打动、关爱、引导、感染、影响他们。从小一帆风顺的孩子要用爱影响他,让他学会向别人献出爱心,学会关心别人;家境不幸的孩子需要师爱来弥补其亲情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要用加倍的爱来融化他心中的冰冷,帮助其重新相信人间之爱。爱是永恒的,只有爱才能帮助别人,只有爱才能使自己更宽容、更豁达。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要着眼于未来:学生未来的发展,国家建设的未来,民族生存的未来。优秀的老师在教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生活的态度、良好的习惯,这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获得知识、积极生活的方法。学生在求学期间就积累了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法,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会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名著中,感受很深的是,他们都与学生亦师亦友。无论是刚入学的小学生,还是个头高高的高中生,他们都一视同仁地、平等地待之,他们给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学习中,在人格上,都将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人”的地位。这样的尊重也换来了学生对他们一生的尊重。尊重,将误入歧途的孩子挽回,将心灵受伤的孩子抚慰,也给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以充足的信心。这些优秀的教师重视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德智体美劳、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不忽视哪一方面,不随便放松要求,这些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这一行很辛苦,但是从这些书中发现,他们有着高昂的热情,积极地劳动,更有足够的信心等待学生的成长。学习后进的学生,依然会受到热情的帮助和温柔的鼓励。这要求师者有多大的毅力和热情啊!我真是自愧不如。
读着这些先师留下的著作,惊叹于他们的睿智和胸怀,更多的是反省自己的过失,自身的不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在两千多年前的话,在今天依然那么鲜明,指引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以满腔的热情为自己的工作负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为祖国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