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总结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还能找到进一步提升的机会。准备一篇精彩的演讲稿的技巧有哪些?这里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自我总结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提升个人能力。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用比喻与比较、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捕捉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且能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
通过了解中国建筑的特色,培养对民族建筑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学会对古建筑的审美,树立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
学习用比喻与比较、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捕捉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且能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是本文难点。
讨论法点拨法。
一课时。
1、【导入】。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一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请结合闽南古建筑的特色,说说你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初步印象。
2、【初读】快速浏览全文,说说像这样的文章,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结构的。
首先概括指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从地域和历史(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地域分布是广阔的,其影响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一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板书】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影响深远——民族文化瑰宝。
3、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试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建筑自下而上——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建筑群落组成。
左右呈轴对称。
主要房屋朝南。
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
有“户外的空间”
“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
力学原理——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一样。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下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
作解释——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装饰作用(最显著特征之一)。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第三层次】(第6至9段)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屋顶四面坡——屋角翘一起——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作比较:与其他建筑体系比较——翘一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使用颜色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
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中国建筑装饰部件。
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4、作者在具体准确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各方面特征之后,还有打大段的文字,试概括这些文字的内容。
【第二部分】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这种风格——“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有多样性的创作”——“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
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建筑的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启发】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启发】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启发】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可译性——即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
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你一定很熟悉家乡的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在哪些方面又表现出现代风格。写一篇短文,介绍你熟悉的一幢古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二
【学习精要】。
的特征)、建筑的结构方法(突出介绍了斗拱、、屋顶)、建筑的特征来安排写作顺序。
2.作者把中国式建筑的特点及其风格和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的营造手法比喻成“”,用以说明中国建筑的惯例和法式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性。
【积累感悟】。
3.给下列带点的词注音。
砖石墁()地额枋()戗()兽如()斯飞。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鸟斯革,如斯飞:像鸟一样展翅飞翔,像野鸡一样振翅高飞。革,翅膀。,翅膀。
b.额枋:房屋檐柱之间的联系梁。
c.脊吻: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构件,突出部分为动物的嘴角。
d.瓦当:筒瓦的头部,上面有装饰性的文字、图案。
5.阅读下面的文字,参看课文注释,仿照右图,把文中加点的名词术语标注在左图上。
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的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空间,我们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
6.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内容写出中国式建筑在总体布局上最突出的特点。
7.这段文字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拓展探究】。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样花窗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来,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既也包括艺术的一面,就也“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却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却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节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8.请根据三、四自然段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颐和园长廊形象上突出特点是什么?
9.“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请写出“手卷”“乐曲”比喻的含义。
10.写出“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一句话的含义。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三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
了解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
理解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时安排。
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了解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导入新。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91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三、感知文,整体把握。理清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1)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研读文,讨论问题。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四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xx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xx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一)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二)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五)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五
本学年开始,在践行《枫叶中方课程质量标准》和学习使用加方12种教法的前提下,我希望能在准备研讨课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有所提升。《中国建筑的特征》是由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所作的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顾名思义,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特征。由于说明文的文体,在备课的时候我决定将恺尔考试的相关内容结合到课堂中。
本堂课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这篇文章让同学们对中国古建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让她们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建筑;二是通过教学,让同学们熟悉恺尔考试的流程,将听说读写结合在其中,并且能够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基于这两个目标,我在设计的时候将这个课程设计成了一个大活动,给学生赋予导游的身份,以导游的身份进行古建筑知识的培训,最后给每个导游小组分配任务,针对一处古建筑进行讲解。
整节课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导游培训”和准备部分,其中导游培训部分就是依据课文让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划分好学生的小组之后,给学生时间进行阅读和回答学案上的问题,并且给每个小组分配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分享,并依旧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运用模型更直观让学生感受中国建筑的结构和中国建筑的特征。其中,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是本堂课的难点,由于女生整体的逻辑思维和方向感不如男生,所以很难通过文字想象出来建筑的结构特征,而运用立体模型,能让女生从感性角度去认识其结构特征,能让她们印象更为深刻。最后安排景点的讲解,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导游的身份对古建筑进行讲解,做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在运用的过程当中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二、反思提高。
总体而言,整堂课进展比较顺利,基本达成了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有待改进。
第一,导入过长。本堂课的导入我联系到了之前所进行的才女的内容,但是由于联系过远,导致整堂课的导入过长,用了大概15分钟的时间,使得课堂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后由于时间问题,我也加快了后半部分的讲解,结果就是没有让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在以后的讲解过程中,导入需要好好设计,并且控制好导入的时间,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景之中。
第二,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的做到中西结合。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于中国建筑的讲解,但是不仅仅中国有建筑,外国也有很多具有特点的.建筑,如果通过中西建筑的对比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但是我没有能够很好的和西方结合到一起。虽然在讲建筑的颜色的时候简单的做了对比,但是却没有深入进去,也没有提供图片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使得这里一带而过,没能够让学生更多的思考。日后,在这里应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将中西内容结合起来,体现枫叶特色;并且应该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给学僧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讲课中运用到模型可以说是本堂课的亮点,但是这个模型一直由教师拿着,同学没有能够进行更近的接触。因为在课程中,有学生进行回答的环节,如果将模型交给学生进行讲解,也许效果会更好,而且可以让模型在学生手里进行传看,让她们更加近距离的认识中国建筑的特征。
第四,在最后的课堂活动准备中,让学生代入导游身份进行讲解,但是经过第二课时,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没有代入到导游身份里面,这里其实体现了在安排活动的时候没有安排合适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可以在第一课时的时候,由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知道如何代入到导游的身份里面,也让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导游词的书写,为他们进行展示做一个比较好的铺垫,让学生更加有目标。
第五,课程内容较多,没有能够针对课程目标,直指靶心。这次的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文章认识中国传统的建筑,对中国古建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这堂课应该全部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导入就用了很长时间,之后观看视频认识梁思成和林徽因也用了十几分钟,使得课堂时间被浪费。认识梁思成是必要的,但是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节省这部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读课文,理解课文,而视频中提到的林徽因的相关内容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所以对于课堂视频内容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筛选。
最后,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缺少对于说明文的基础讲解。虽然这次的课程是希望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与恺尔考试相结合,但是也不能彻底脱离说明文的基础讲解方法,而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已经脱离了说明文的常规讲解方法,使得学生们没有能够认识和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这是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就留下的弊端,在以后的课程目标设计上,应该更好的进行取舍,一些必须留下的内容不能直接剪除。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课程设计上的问题,在整个课堂中,还存在许多细节上的问题,比如没有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课堂出现边缘人等情况,这些问题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将重点对待并且予以改正,让学生通过课堂能够获取知识、获得自信,做到真正的有所学、有所得、有所乐。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六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1课时。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xx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xx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明确】。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一)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二)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五)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三)、析题。
(四)、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3)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引论。(1-2)。
三、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14-17)。
四、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结语。
(4)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2、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其中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
3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4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5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其中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
6至9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6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7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其中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
8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9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其中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
(五)、小结。
(六)、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七)、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八
一、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普遍兴趣不高,学习本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本课将抽丝剥茧主要选取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透视关键语词抓取语言信息的能力,对说明文阅读和写作,是十分有益的。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建筑与文化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建筑九大特征,列出结构提纲。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提高对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同时激发自己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
探讨中国古代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存留问题,引发学生思索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2、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中国建筑九大特征的分析,学习和领会科普文章语言特色。2.积极探究和体会中国建筑的特征,挖掘中国建筑背后隐含的人文内涵,激发对我国悠久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学生谈】美国白宫、罗马竞技场、悉尼歌剧院、日本东大寺、韩国景福宫,这些伟大的建筑已然成为各国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而中国的故宫太和殿、黄鹤楼,这些建筑一看就是中国制造。
提起中国建筑史,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我们可以称它为“熟悉的陌生人”,不了解的人可能会称它为“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我们来看看他的三重身份:开创者、设计者、保护者。3.信息筛选提炼训练。
提问:
1、用简洁的词汇概括九大基本特征,并且分条概述每一特征的要点或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
明确:分小组讨论,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注意:把“长文章读短”,筛选主要信息,提炼勾画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并加以概括。
(一)单个建筑由立体结构分三部分。
(二)平面布置:建筑群(“所”)、轴对称、主屋朝南、有庭院。
(三)木材结构:立柱横梁形成“间”,墙门窗设置自由。
(四)斗拱: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装饰性。显著特征。
(五)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弯曲面。
(六)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主要特征。
(七)朱红彩绘,用色最大胆。
(八)结构部分成为装饰。
(九)建筑材料的装饰性(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4.小结:九大特征的顺序安排。
【明确】:作者从总体特征说到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5精雕细琢纵深探究。
提问: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中国建筑、劳动人民乃至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文章几处表达情感的地方,学生齐读,体会作者民族自豪感,这种感情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提问:深入探讨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性。注意:合作探究,自由发言。
明确:
1、群体建筑特征,便与情感交流,也体现中国儒家礼教等级制度,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男女有分。
2、房屋或庭院的平面布置左右均齐匀称。
一是整体美观。二是跟中国人审美有关,我们中国人一贯喜欢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符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3、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
取得更多的阳光。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向讲究方位,在坐北朝南的宫室南向为最尊,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4、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为什么?
四角翘起,不但扩大采光面,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态美。整体上翘起飞檐与坡顶、正脊构成柔美曲线,成为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使得中国建筑轻盈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5、屋身的主要颜色用“朱红色”
古代色彩也有等级之分,此外朱红色还代表热烈忠心,具有富贵的象征,杜甫有诗句讽刺为富不仁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文本内容课外拓展。
提问:这么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文化内涵的中国建筑在现代社会保存如何?明确:在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我们被禁锢于钢筋水泥的森林之中,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发扬优秀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明确:立足传统,展望未来。
建筑与人血脉相连,息息相关,它绝不是冷冰冰的存在,有的设计者找到了最好的解决方法。(播放视频资料)院落,是在张扬传统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也是在验证一种理想——无论在什么高度,有人分享的生活才是美丽的。作业布置:
找寻你身边的古代建筑或是你家房屋最能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点写成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