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撰写应该注重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同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在撰写报告之前,我们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以便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范文中的报告结构和语言风格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报告篇一
(一)开场白(略)。
(二)教材简介。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陆地环境》中的内容。本单元是自然地理知识最为集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单元;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土壤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后而编排的,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三)理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点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能抓住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质灾害知识点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教材以动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旧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图片,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五)优化出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经历和目睹各种地质灾害发生过程,虽然他们可以从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上获得有关资料、信息,但仍然有欠完整和系统。由于条件所限,传统教学也只能以小量的图片和资料可以辅助讲述,学生对各种地质灾害的感受比较平淡和肤浅的。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地质灾害现场观察、体验后进行教学。但在网络环境下,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上述的不足,强化对学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视频素材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观察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特点,运用类比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讨论各种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归纳出地质灾害的相关性,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进而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御重要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视频演示、讲授、自学、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由于本节内容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较多,教学容量大,教师要注意控制教学进度,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程序安排。
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应以了解、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5分钟。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事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再介绍说明研究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例如可以播放视频――加利福尼亚地震发生后的视频一段,构建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直观感悟能力,进而稍详细地以地震为例,说明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接着导入研究某一地理事物(现象)的一般方法,即先阐明地理过程,再逐步深入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举实例时,要强调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研究地理学离不开观察和分析,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础又是学生认知的起点。在让学生观察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地质灾害,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0分钟。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报告篇二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情感目标:
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紧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进一步强化等高线图的空间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阅读分析这两幅图,学生较易获得正确的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教材又通过“做一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等高线的图形特征了解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
几种地形有关的特征如下:
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山的最高部分称为山顶。山的侧面部分称为山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小环圈的等高线高程比周围其他等高线的数值高。凹地是指比四周低,大范围低地成为盆地。地形图上表示盆地的等高线是一个环圈。环圈的等高线高程比周围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低。地形图上表示山脊的是一组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等高线图形。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是指两个山脊间的低凹部分是山体的集水部分,山谷的最低点的连线称为集水线,地形图上表示山谷的是一组沿集水线方向朝高处凸出的等高线。鞍部指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形如马鞍。
教材介绍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特别强调了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的;图上的颜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的,根据图上的颜色可以判断某个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高度表。用“做一做”的填表练习,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地形剖面图作为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这部分较难理解,教材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详细表达了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清楚直观,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又用了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开蛋糕,可以从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
总之,本节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简单到复杂,把直观的山体转化为较为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符合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法建议:
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空间观念基础上的,但初一学生空间的观念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低,难以将具体的地形特征与平面地图挂钩,并容易产生气馁、畏难、等负面情绪,建议尽量多用直观图示,多设计学生活动。
建议用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相结合起来授课。对本节内容,教师充分利用书上的逻辑思路和编排体系,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进行,先进行读图分析图,以图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只须指导学生读懂图”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即可,通过读图,明确甲点有两种计算高度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需要将头脑中的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但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的好时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等高线绘法示意图“,特别注重图形的转换过程,在读图中,指导学生清晰把这幅图分为几步,特别注意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如,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
通过教材的”想一想“中的”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图“使学生在刚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后,马上用高线图来分析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分析此图,学生巩固了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在学生获得了有关地形图的知识后,利用教材的”做一做“,给学生独立学习和相互讨论的机会,可分成小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经过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说明每一个等高线的图形特征和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对应关系。教师给予纠正、补充,通过讨论,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教学,可让学生直接做”做一做“的填表练习,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地形剖面图“部分的教学,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指导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如有计算机课件帮助演示,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可用教材上的形容“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这部分可以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跟着画,(在填图作业上或老师发给的印有等高线的纸)。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等高线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形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计算机演示)动画: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提问:图上甲的高度是多少?
学生看图回答:
(1)以海平面为标准,高度为1500米,这是海拔高度。
(2)以乙点为标准,高度为1000米,这是相对高度。
图上乙处的高度是什么高度?是海拔高度。
小结:地面高度有两种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它们都是指垂直距离,但起点不同。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板书)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承转)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指的是海拔高度,4000多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和青藏高原都是以高著称,地球表面还有高低起伏的各种地形,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它们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讲授新课。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计算机演示)动画: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
1.这是什么?(一个山体)。
2.围绕山体的线是等高线,在山体上同在一条等高线的点有什么特点?(海拔相同)。
3.山体各层等高线被压入同一平面,等高线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和原来的立体图有什么对应关系?(山顶比四周高,所对应的等高线数值,中心高,周围低;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学生活动)完成”想一想“。
(计算机演示)动画:分层设色地形图。
(板书)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生活动)完成”做一做"的填表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报告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交通布局及其影响一章中最后一节的问题研究课,
前面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还有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这对研究南京。
的交通主要面临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有启发的意义,教材中给出的资料也有。
助于同学全面思考自行车在交通问题中影响的大小和发展方向。
知识与技能:
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了解南京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相应措施。
3.培养学生查找、搜集、分析地理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调查或借助于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南。
京交通问题及解决对策。
2、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3.南京交通问题解决建议措施。
二、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时要联系本章内容,分析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影响。
1.利用图文信息,分析南京目前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2.通过师生分析、发现的学习,分析南京交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建议,并分析自行车应承担的责任和发展方向。
三、学习方法。
1、学生课前积极搜集相关资料。
2、发挥团队精神,小组互助学习,积极探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交通方式是什么?
答:自行车。
城市里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围绕交通谈谈有关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南京主要交通问题。
提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都是南京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
进一步和学生共同探讨,南京的交通问题主要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工具造成的。
环境污染,并和同学分析造成南京交通拥挤的原因以及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归纳小结:
南京交通拥挤的原因:
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单一,轨道建设滞后于机动化发展进程。
道路网体系和功能不完善。
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
停车设施供应严重短缺。
道路施工加剧了交通拥堵。
交通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
自行车和行人过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
强调:自行车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例如多使用自行车,可以相对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可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那么我们怎么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明确道路分工。
合理规划停车场。
减少出行距离。
错开出行高峰。
加大城市道路建设。
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提问:这组同学在幻灯片中提到城市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这组同学基本同意自行车多是加剧南京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只有当它在某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的地段,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
归纳小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加强道路绿化。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车速。
制定相关法规严禁各种车辆违规鸣喇叭。
在噪音严重的地区设置先进的隔音设施。
学生辩论: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小结:针对我们南京的实际情况,《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建议稿提出我们南京应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私家车的发展进行主动引导,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更加关注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五、板书设计。
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一、南京主要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
交通环境问题。
二、交通问题的原因。
三、交通问题的解决建议。
四、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报告篇四
(教师过渡:从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就高中自然地理整个知识系统而言本节是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的知识模块。如果就章节联系而言,本节承上启下,所以本节是本模块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本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从教材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锁很长很广,许多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而高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有涉及到相关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相关的认知,因此,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教师过渡:根据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一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状况,结合《指导意见》,我把本节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虽然通过一节课的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3、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
难点:
(教师过渡:为了能够充分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认为用一个课时去处理。)。
4、说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师过渡:那么在一个课时中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二、说教法及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说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三、说教学程序。
(1)、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移的过程,而应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建构生成新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握。故本节课采用激疑导趣――设疑导读――启思乐动――概括升华的四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实践――感性的思维转换过程,完成教学。
(2)、具体教学过程。
【激疑导趣】(课堂时间:分钟)。
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图表教学。
预期目标: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导入并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设疑导读】。
【启思乐动】。
请同学们按照课前要求分组入座,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个探究任务。
探究一(课前通过学案预习完成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钟):有关概念性质等问题。
探究二(课堂时间:分钟)设置第一个教学高潮:
设计意图:
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在上课后第5分钟到第20分钟之间,这一段应该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我注意到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此时便围绕教学重点,抓住教学时机,设置了第一个教学高潮,以便利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特点,顺利的完成教学重点,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
探究(课堂时间:分钟)设置第二个教学高潮:
设计意图:
教育心理学上指出,由于中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并不很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我注意到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此时便围绕教学难点,抓住教学时机,设置了第二个教学高潮,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激起思想上的唤醒,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求索,希望能够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探究。
预期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整个课堂时间安排:根据各个学校一节课不同的时间长度,根据学生在课堂活动时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的在时间分配上灵活点、机动点。
【概括升华】。
学生在我“知识小结”完成后,老师再出示板书以参考。
板书:
教学手段:合作探究。
预期目标: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四、说反馈练习设计。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设置几道有梯度的常规性练习,如配套作业本;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一个半开放性题目,布置给学生小组作为课后研究性练习。
五、小结。
本节的课堂设计,我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主线是。
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利于学生的发展为避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课堂活动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报告篇五
进入4月后,许多学校基本上都已经进入第二轮复习了。梁振锋认为,在接下来的第二轮、第三轮复习中,考生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运用,搭建起一个知识框架,形成地理思维、知识运用及知识迁移能力,并最终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技能和素养。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还是要保持一定题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归纳、总结来提高自己复习的效率。梁振锋认为,通过做题,考生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年高考真题的研究,还可以熟悉高考命题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能盲目,而应该有选择性地挑选比较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训练,并且结合课本对这些典型题目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梁振锋特别强调,高考试题中所考的知识点,全都来源于课本和教材,考生一定要对课本这个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给予足够的重视。
提高和培养地理技能。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梁振锋认为,考生起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地理技能:
第一,重视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包括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表格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考试技能。做到脑中有图、胸中有图。考生一定要多动手动笔,加强考试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手脑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
第二,要强调地理信息能力运用。地理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有图或表,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显形或隐形的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要充分挖掘题干,在吃透题干提供的显性信息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题干中所蕴含的隐性信息,保证答题的完整度。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平常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热点问题中的海南元素。比如国际旅游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昌江核电站、海南生态岛、东环铁路等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考试题只有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充满活力。
做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梁振锋介绍,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基础不够牢固。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在知识点的活学活用上十分欠缺,做题时很容易被一些干扰项所误导;基础不牢导致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发掘、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做题时往往因为对题目的深层、关键信息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此外,答题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毛病,很多考生在答题就因为没有使用地理专业语言、语言描述不准确、条理不清、缺乏要点而丢分。
针对考生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梁振锋也介绍了一些可行的技巧:答题时,考生要遵循先易后难一般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多得分;选择题可适当利用排除法等技巧;在解答区域地理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回答人文地理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理清题意,答题要条理清晰,宁多勿少、宁全勿缺。
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1、识记型选择题解题指引。
该类题主要有直接设问不完全叙述设问的特点,一般导语明确,题干及信息叙述简明、清晰、准确,选项简短,只是选项具有似是而非的感觉。通常以文字或数字形式来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判断应用、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能力,属于简单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首选方法是排除法,即首先对选项宏观浏览,对于与题意无关和肯定错误的选项首先排除,然后从剩下的选项中运用熟悉的原理进行推断、筛选、排除,直到得出答案,如典例方法一。也可以从题干出发直接联系相关概念、原理等对比选项判断,但这一方法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记忆要求较高。
2、组合排序型选择题。
该类题目一般是指依据题干和材料提出的限制条件将选项按照时空演化或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列组合,要求选定其对应关系。虽然题干比较鲜明,但备选项组合迷惑性较强。组合选项一般分为有序与无序两类。对于时空组合排序型题目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地理原理进行排序后对照备选项确定答案。对于逻辑性组合排序型题目应从备选项出发,采用排除法进行,即排除选项中包含有错误组成的选项,只要有一个是错误的其他的就不用看了,一般多项组合排序的确定两三个肯定正确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3、归类型选择题。
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类题型就是在题干部分先列出几个同类的地理事物,要求对所列地理事物进行归类。一般题干分类标准比较隐蔽需要通过自己分析确定。宏观所罗列的地理事物,找出并分析明确分类标准,或按照自己掌握的标准归类所罗列的地理事物,对应选项找出答案。
4、推理型选择题。
给出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地理事物中的一个,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之与题干地理事物的关系符合命题立意要求。审清题干叙述,分析理解地理事物关系(如从属、并列、因果、条件关系等),明确题干的要求,运用所学原理、规律将选项与题干组合,分析推断与之相符的最佳答案。
5、比较型选择题。
考查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似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鉴别能力。常见题型有两种,一是题干明确而选项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分析;二是选项明确而题干要求从不同个角度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运用相。
6、图文材料型选择题。
奔雷题目是综合题的一种转型,难度适中,阶梯的关键是一句图文材料对信息进行获取与整合,借助所学地理规律与原理分析推断其相互关系,需要有较强的第六空间思维和分析评价能力。对信息的获取与整合(方法技巧见专题),借用相关原理贵了吧解答题目,解题钱先宏观地浏览一下选项对分析角度的提示,特别是文字内容复杂、空间较强的无图考图选择题,尽量将图文转换,采用以图释义法解决。
7、配对型选择题。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报告篇六
一、结合图形,教会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地图中有大量的信息,例如地形特点,资源分布,河流分布,气候特征等等,这些信息正是学习地理重要的知识,能够从这些载体中准确地获取信息,体现了学生的一种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会了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如虎添翼。
二、联系学生实际,树立学习地理的生活观。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我们的学习中,探讨地理与生活中的联系,会增加我们的兴趣,会使我们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最终达到学有所用,促使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变。
三、知识梳理,建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建立,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消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解决一些没有遇到的新问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讲究方法,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新问题。
如复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经济地理特(工业、农业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有较全面的复习;其次,思考三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二是本区域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业特点。三是进行跨区专题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东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通过这一复习过程,使考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学的要求。
二、突出主干,落实基础,注意对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相互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不可能对知识点直接考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淡化知识的学习。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足够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形成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具体应用。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可以作如下设计:
第一,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在脑海中形成网状经纬仪,并想象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第二,在复习大洲、大洋基础上,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地形、气候区等。在脑海中形成相对的位置关系。如,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它们所处的地形、气候、洋流、航运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第三,在复习区域地理基础上,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电灯,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了。试想,复习到这一程度时,当给你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会稳定提高地理得分率。
三、精心练习,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
有的考生可能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掌握得还比较好,但一到实际做题时就束手无策了。的方法是在做题过程中认真分析试题已知条件,找出隐含知识,深刻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在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求解。
1、寻找适合复习载体,一道题要从知识、能力的角度去分析。
分析它由哪些部件(知识点)组装而成,养成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的好习惯。克服定向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要以一当十,训练一题,达到训练十题的效果。
综合训练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科重点、主干内容,针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联系,前后联系。解决问题之后,再回顾解题过程、思考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找到龙的眼睛。
3、我们不能满足于解题,而要求“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东西,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上升能力达到根本上的达标。
4、做各区模拟卷,反复订正。分析解题后要进行经典回放,反思解决了什么问题?这道题为什么这样思考,而不是那样思考?分析后,要给自己思考时间和空间,再回味、思考、悟化、转化、活化,再回归教材、课本。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能力。
四、重视记忆地图,根据题意提取信息,提高解题技巧。
在现阶段复习中,地图是最重要的,每天要看。历来统考、高考题很多资料都是以图的形式给出的,在各种图中,要特别重视等直线的判读与应用。如,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应用,地形剖面图绘制的方法等。要学会读懂各种图,能熟练地从各种图形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通过记忆增加空间想象力,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与定位。自然地理条件的认定,历史的发展与反思。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报告篇七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
(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
(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形成三圈环流。
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
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前者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假设3:地表均匀、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课堂小结。
假设一:单圈环流。
假设二:三圈环流。
假设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思考假设四:条件更换为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课后习题。
探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探索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解释。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常见天气系统。
第二节。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节。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播放视频。
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国首脑,聚焦全球目光,关注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完成了知识的准备,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
请大家完成活动二。
活动三。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幅图同学们能看懂么?
懂,那老师来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们一起来研究怎么读这一副图~。
活动四。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活动五。
是谁?让北极熊哥哥如此忧郁?
是谁?让乞力马扎罗山的帽子不翼而飞?
又是谁?让马尔代夫阵地不保,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殒?
不仅仅是马尔代夫,世界各地的阵地都保不住了。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拿好笔,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记录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快速记录,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最多!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入了地球的第三极——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经历气候的变化,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典型的受影响地区之一。
监测和研究表明,过去半个世纪,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每升高0.31℃,极端高温频次显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计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积在30年级退缩15%。
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利于牧草生长,增加了牧草产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变了农区种植制度,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拓展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降水增多,冰川面积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泽湿地面积不断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观视觉效果更好。
高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同时,融雪径流有时也引发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生产和牧民生活。气候变暖还导致冻土消融,高原公路冻土病害加剧,许多跑运输的司机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归纳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同学们是否明白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完成第3问,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将选项填入合适的空格。
从这两个关联图中,我们来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
据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报告篇八
一、说教材: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许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围绕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教学,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合作与探究、对比法,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及其商业网点布局和发展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2)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参与城市交通布局和建设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
二、说教法:
通过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通过各种图片资料,强化对学生的感受,更好地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得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的各种图表,案例资料,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料讨论,对比,分析并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问卷调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新课讲授:要了解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就先跟学生们一起复习有关聚落的基本知识和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再通过读图分析比较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通过补充知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来分析说明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对第二部分“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也是通过上面的顺序即先对商业网点相关知识作一下简要的提问,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交通条件对对商业网点密度,对商业网点位置,对集镇发展的影响。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依靠具体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对集镇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