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arcgis入门实验报告篇一
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年级:2011级
班级:地信一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冯慧敏
时间:2013.05.28
一.实验目的:
(2)熟练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3)了解及应用arcgis的分析功能模块arctoolbox
(4)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实验二讲解了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
实验八讲解了图表与报告创建使用和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创建图表与使用图、表创建报表与使用报表和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
通过这学期的arcgis实习,让我体验到了arcgis功能之强大,也让我对arcgis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也让我知道了地理信息系统是做什么的,他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运用arcgis的强大的分析功能做一个选址问题。就拿实验六来说,我们利用缓冲分析和叠置分析来完成选址问题。刚开始做实验时我就在思考,它是怎样去完成这样一个问题的呢?对于每个购房者第一个思考的问题当然是周围的环境,所以当然就要避开主干道的噪音干扰了。这就的用arcgis中强大的缓冲分析了。缓冲区分析(buffer)是对选中的一组或一类地图要素(点、线或面)按设定的距离条件,围绕其要素而形成一定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主干道。提取主干道是在交通网络图层的属性表选择。具体步骤:在右下角的打开 option 选项中,在菜单中选择 select by attributes,在 select by attributes 对话框中,左边选择“type”,双击将其添加到对话框下面 sql 算式表中,点中间“=”,再单击 get unique values 将 type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然后选择“st”属性值,双击添加到 sql 算式表中,单击 apply 按钮,就将市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出来了。第二步自然就是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1)在使用缓冲区分析之前,我们先加载缓冲区分析工具,操作如下:选择主菜单中“toolscustomize”命令,进入“command”标签;(2)在“command”对话框选中categorie框中的“tools”,然后在右边的“commands” 框中选择“buffer wizard”,将其拖动到工具栏上的空处,出现缓冲区图标。然后根据操作完成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建立、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建立和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建立。这样做是建立满足个至条件的缓冲区图层。然后把个个满足条件图层进行综合,这也就是下一步的叠置分析了。叠置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用来提取空间隐含信息的方法之一,叠置分析是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各个数据层面进行叠置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层面要素所具有的属性,同时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的空间关系,而且还将输入的多个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属性关系。先进行交集操作。打开 arctoolbox,在“analyst tools”下选择“overlay” 下的“intersect” 操作,将商业中心的缓冲区、名牌高中的缓冲区和名胜古迹的缓冲区分别添加进来,单击“ok”,从而获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交集区域。接着进行擦除操作。为便于购房者的选择有更大的余地,更直观地,综合上述四个因子,对整个市区进行分等定级,这样我们做的择房分析就完成了,心里顿时有一种成就感,也体会了arcgis的强大之处。
刚上大学时就有学长跟我们说arcgis有着强大的功能,加上自己对地理的热爱,更加让我对地理信息系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上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和实验之前,急想知道地理信息系统是干什么的,他到底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等。想去弄清楚他,学好他,征服他。然而看看越来越对gis迷茫了。直到开了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和实验课让我对gis有了初步的了解,大体上知道gis能做些什么了。通过这学期的实习让我体会到了arcgis的强大之处。这也让我明白要想学好gis我还得发一番功夫,虽然现在还有的不懂,但只要我们有信心,肯努力,我相信我们能学好的。通过实习让我懂得理论的重要性更明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gis在迅速发展,我觉的作为gis人应时刻关注gis的发展动态,让我们更快更好的掌握和应用gis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arcgis入门实验报告篇二
1000604115 魏雅男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arcgis的各种分析功能的应用,对dem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统计分析、路径分析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
(1)dem分析(2)退耕还林
(3)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4)空间差值与统计分析(5)路径分析
三、实习数据
(1)(2)(3)以及计算机制图实验3
中的数据。
(4)(5)
四、实习步骤
2将tin转换成栅格形式,在arcscene中打开,设置其基准高程。
3还可将该地区的航空正射影响叠加在该模型中。
(2)退更换林
1由等高线生成tin,然后将生成的tin转为栅格。
2生成坡度图
3将坡度重分类,大于25度的赋值为1,小于25的赋值为nodata。
4从土地利用分类图中选出耕地,并导出数据保存为图层耕地
5设置选项后,将耕地图层转为矢量数据,然后进行区类统计。即得退更还林结果。
(3)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
1.1对road图层建立20的缓冲区,在建好的图层的属性表中添加area字段。
1.2将建好的缓冲区图层road-buffer与village图层进行interscet叠加,在其属性表中对area字段进行计算几何体计算道路在每个村所占面积。
1.3导出数据,及得到道路占每个村的面积(道路占每个村的类型的面积由于在villiage属性表中没有地类编码这一字段,所以无法统计出来)
2.饭店选址问题 2.1查找水库
选择的结果:
2.2导出结果后生成缓冲区
2.3查找道路
选择结果:
2.4将结果导出后生成缓冲区
2.5水库缓冲区与道路缓冲区叠加
2.6查找水利设施并导出查找结果
2.7用erase工具擦除水利设施
红色区域为饭店选址的合理区域,专题图如下图
(4)空间差值与统计分析
2生成降水等值线图
3最后绘制降水分布图,即对图进行整饰。
(5)网络分析—求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 1在arccatalog中新建geometric network。
2在arcmap中打开 ,增加交汇点和障碍点后,在选项的边权重中选为passtime,在追踪任务中选择查找路径,然后点击右边的蓝色按钮。及生成了两点间按时间的最短距离。同样可以设置按路程最短的最短路径。
五、实习小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习了arcgis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通过实验掌握arcgis的技术,使我得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老师给的视频资料以及上网查询的资料的认真学习与实践,我对arcgis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及更好的掌握了arcgis技术。我深刻的理解到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对我的重要性,本学期对arcgis的学习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好的学习这个软件以及相关课程,牢牢的掌握专业知识,为其他课程,为即将来临的毕业设计,为我的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arcgis入门实验报告篇三
专业
测绘
班组
二组
学号
2016021313
姓名
吴修燕
实习日期 2018/1/2-2018/1/12 指导教师
程亚慧
测量实习总结
一、项目名称、任务来源
1、项目名称:山东省潍坊市的地理国情监测
2、任务来源:本学期的《arcgis》课程根据测绘行业的新兴技术,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2016年5月,山东省政府确定“十三五”期间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任务区位置与范围
1、任务区位置:潍城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经纬度为(119.1°e,36.72°n)位于山东半岛中部,1984年地改市时,由小潍坊市改设为潍城区。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为界,进行了区划调整,河东为奎文区,河西为潍城区。
2、范围:辖6个街道、2个管理区、1个省级开发区,83个社区、169个村庄、41.5万人常住人口,总面积为272平方公里。
三、已有资料分析
1、利用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作为影像数据源,在arcgis的平台下完成潍坊市部分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采集。
图像:
2、有潍坊市和沛县国情分析数据库作为参考。
四、课程设计技术与规范
1、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全部采用面要素模型进行描述。
2、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用点、线、面要素模型进行。
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两类数据。其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存储在lca 层中,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根据要素类型存储在数据库下。
4、地理国情要素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是:以正射影像为基础,然后建立数据库、数据集、图层,直接沿用相应地理国情要素的位置信息,并提取相关属性,从而形成满足要求的地理国情数据。
①将课程设计使用的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各类数据库都准备好,了解国情分析的相关规定。
②符号化,对各类图层进行符号化,地表覆盖类别,按分类代码进行图上注记。地理国情要素,可对点进行符号化,线进行线型化,个别属性项,通过注记标注达到数据符号化目的。
6、数据完成之后检查错误,建立拓扑,检查地表覆盖图斑是否有重叠和图斑之间有缝隙等现象,并进行修改编辑,确保各地表覆盖图斑之间无缝衔接。
①检查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拓扑关系的正确性。特别对于道路、水体、构筑物等地表覆盖分类图斑与对应的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之间所存在的约束关系的正确性。
②检查各层属性项的填写是否正确无误,属性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属性赋值应符合规定的取值范围,取值与实际相符。
③检查各层属性项的字段定义以及在属性表中的排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字段漏定义现象,以确保各数据层能正确的拼接。
五、课程设计组织安排、时间安排
这次实习共有四个组,每个组会得到一张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然后组长把任务分配到个人,时间安排为2018/1/2-2018/1/12,共两周。
1、第一周每个人把拿到手的影像进行图层覆盖与符号化,对图层的属性进行赋值。
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拓扑之后发现了大量错误,全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
七、心得体会、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地图制作的基本知识,而且掌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与过程、制图综合的理论与技术熟使用悉用arcgis 制图软件,了解arcgis 在制图领域中的应用。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编绘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和不足,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在制图过程中,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学习到了曾经不知道不懂的东西。所以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去探究,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收获喜悦,收获成功!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也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使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辩思课,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专业软件件的运用;掌握了地图矢量化的不同方法,地图匹配,属性编辑,以及如何提高地图质量,地图美观,也掌握了制图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和收集资料,也懂得了很多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arcgis入门实验报告篇四
上个学期在地理信息系统上机实验中,我们便已初步地学习了使用arcgis。在地图学课程设计中,我们也使用了arcgis进行矢量化以及制作专题地图。这个学期在arcgis应用与实践实验中,我们更多是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一中,我们运用了空间检索或者属性检索工具查询出符合要求的数据,并输出图层,在图层上显示对应信息。
实验二中,我们运用属性表中的field calculator工具依照公式计算属性,根据多个图层的图示信息,分析几种属性间的关系。
实验三是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的综合应用,包括intersect、buffer、dissolve工具的掌握以及提取图层数据信息等。
实验四我们通过建立渔网,最大面积法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并通过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率计算转移矩阵,根据矩阵推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arcgis属性表的dbf文件可以导出数据到excel中,excel可运于建立数据透视表,建立起某些数据间相对应的联系并计算,也可运用excel计算或者做统计图,做出直观的变化图,并客观分析。
实验五是建立点周围一定距离的缓冲区,分析中间点对缓冲区内各方面的影响。另外,缓冲区建设还可用于按照条件选址。实验六中,我们进行了空间路网通达性插值分析,创建拓扑、建立拓扑规则、进行拓扑检查,修改错误,并进行了拓扑编辑。
实验七运用dem数据进行水文分析,包括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计算洼地,填洼地,河网,河网分级,分割。同时也可对dem数据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其中需运用栅格计算工具计算、二值化和重分类。
实验八为通过建立服务区,施舍点,计算各种设施点间的路径,还可建立某种设施一定范围内的服务区域,运用excel导入数据,显示各服务区内的人口数。
实验多是没有具体操作过程的,虽然老师演示过,但是我们的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图层属性表中数据错误,数据导不进去,同样的操作方法截然不同的结果等等,经历过自己摸索和同学探讨,多数遇到的问题都被我们自己解决了。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它带动了我们的思考,加深了我们的印象,促使我们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每个实验我们都学习了使用新的工具,在掌握了之前经常使用的工具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每个实验,我们都有自己的思路,在课后的练习中,通过自己的尝试以及与同学交流学习,有时候会发现同样的结果可以用多种方法做得,经比较分析,我们可以选择最佳方法,提高效率。
从实验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我也了解到自己的动手能力还需不断加强,我会继续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更深层次的运用,并学以致用。
arcgis入门实验报告篇五
专业
测绘
班组
二组
学号
2016021313
姓名
吴修燕
实习日期 2018/1/2-2018/1/12 指导教师
程亚慧
测量实习总结
一、项目名称、任务来源
1、项目名称:山东省潍坊市的地理国情监测
2、任务来源:本学期的《arcgis》课程根据测绘行业的新兴技术,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2016年5月,山东省政府确定“十三五”期间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任务区位置与范围
1、任务区位置:潍城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经纬度为(119.1°e,36.72°n)位于山东半岛中部,1984年地改市时,由小潍坊市改设为潍城区。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为界,进行了区划调整,河东为奎文区,河西为潍城区。
2、范围:辖6个街道、2个管理区、1个省级开发区,83个社区、169个村庄、41.5万人常住人口,总面积为272平方公里。
三、已有资料分析
1、利用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作为影像数据源,在arcgis的平台下完成潍坊市部分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采集。
图像:
2、有潍坊市和沛县国情分析数据库作为参考。
四、课程设计技术与规范
1、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全部采用面要素模型进行描述。
2、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用点、线、面要素模型进行。
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两类数据。其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存储在lca 层中,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根据要素类型存储在数据库下。
4、地理国情要素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是:以正射影像为基础,然后建立数据库、数据集、图层,直接沿用相应地理国情要素的位置信息,并提取相关属性,从而形成满足要求的地理国情数据。
①将课程设计使用的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各类数据库都准备好,了解国情分析的相关规定。
②符号化,对各类图层进行符号化,地表覆盖类别,按分类代码进行图上注记。地理国情要素,可对点进行符号化,线进行线型化,个别属性项,通过注记标注达到数据符号化目的。
6、数据完成之后检查错误,建立拓扑,检查地表覆盖图斑是否有重叠和图斑之间有缝隙等现象,并进行修改编辑,确保各地表覆盖图斑之间无缝衔接。
①检查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拓扑关系的正确性。特别对于道路、水体、构筑物等地表覆盖分类图斑与对应的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之间所存在的约束关系的正确性。
②检查各层属性项的填写是否正确无误,属性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属性赋值应符合规定的取值范围,取值与实际相符。
③检查各层属性项的字段定义以及在属性表中的排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字段漏定义现象,以确保各数据层能正确的拼接。
五、课程设计组织安排、时间安排
这次实习共有四个组,每个组会得到一张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然后组长把任务分配到个人,时间安排为2018/1/2-2018/1/12,共两周。
1、第一周每个人把拿到手的影像进行图层覆盖与符号化,对图层的属性进行赋值。
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拓扑之后发现了大量错误,全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
七、心得体会、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地图制作的基本知识,而且掌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与过程、制图综合的理论与技术熟使用悉用arcgis 制图软件,了解arcgis 在制图领域中的应用。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编绘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和不足,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在制图过程中,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学习到了曾经不知道不懂的东西。所以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去探究,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收获喜悦,收获成功!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也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使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辩思课,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专业软件件的运用;掌握了地图矢量化的不同方法,地图匹配,属性编辑,以及如何提高地图质量,地图美观,也掌握了制图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和收集资料,也懂得了很多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arcgis入门实验报告篇六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学科,它需要数学、物理学、电子学、力学、机械等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各种物理量的变换原理、各种静态和动态物理量(如力、振动、噪声、压力和温度等)的测定,以及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许多测试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实际验证才能加深理解并真正掌握。实验就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记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测试系统的选择及应用能力;具有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机械工程测试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测试技术实验课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手段,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实验,以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传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各种测试中不同传感器的选择方法。
2、培养具有综合应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测试问题的基础理论;
3、培养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以实践证实理论,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是我们快速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视的,这一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人士的广泛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做相关实训并完成单片机实验报告,在实验的形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从单片机实验心得中学生就可以总结出大量的经验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相连接的输入输出中断等接口技术。使学生从硬件软件的结合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掌握单片机的应用。
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认识、基础、综合3个阶段。以往的单片机实验是进行软件的编制和调试,与实际应用中的硬件电路相脱节。使学生缺乏硬件设计及调试分析能力,对单片机如何构成一个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缺乏认识。单片机实验板,通过计算机连接仿真器在实验板上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一起调试,软件的修改也非常方便,软件和硬件调试都通过后,把程序固化在 eprom当中,插上8051单片机构成一个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单片机实验板的构成及基本功能
上可编写键盘扫描程序、显示程序、时间的设定及计时程序、从键盘上输入两个加数或减数显示结果程序、位变量的逻辑运算程序及串行口和上位机通讯程序等,还可和其它课程相结合,进行实验。同时可参考单片机网http://上的比较生动的单片机学习教程,学习和试验一起进行.例如,《电子测量》课程中各种频率的测量,可通过8031单片机 p1口输入被测量,由单片机来进行检测和显示,把几门课程结合在一起学习,使课程有延续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p1口通过插座引出,也可外部扩展a/d d/a 等其他接口芯片,以构成新的应用系统。
单片机实验板的衍生功能
接口中各种控制信号的使用。还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单片机实验报告中都要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