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郁达夫小说成名作篇一
1、《寄曼陀长兄》
悔将词赋学陈琳,销尽中原万里心。
书剑飘零伤白也,英雄潦倒感黄金。
三年铅椠貂裘敝,一服参苓痼疾深。
闻说求田君意定,富春江上欲相寻。
2、《寄养吾二兄》
与君念载鴒原上,旧事依稀记尚新。
苜蓿未归蜒驿马,烟花难忘故乡春。
悔听邹子谈天大,剩学王郎斫地频。
来岁秋风思返棹,对床应得话沉沦。
3、《寄曼兄》
谁从乱世识机云,兄弟飘零几处分。
天下英雄群与操,富春江树幻耶真?
如今国事归经济,敢把文章托盛勋。
记取当时灯下语,阿连有力诤诃纷。
4、《木曾川看花》
原野青青春事繁,鸣禽诱我出衡门。
轻帆细雨刚三月,宠柳娇花又一春。
翠络金鞍公子马,绿罗芳草女儿裙。
阻风中酒年年事,襟上脂痕涴泪痕。
5、《自题《乙卯集》两首》
枉抛心力着书成,赢得轻狂小杜名。
断案我从苏玉局,先生才地太聪明。
着书原计万年期,死后方干倘见知。
我亦好名同老子,函关东去更题诗。
6、《正月六日作》
回首家山路八千,烽烟横海浪连天。
草堂明日是人日,客况今年逊去年。
泗上文章初识命,淮阴风骨亦求怜。
飘零湖海元龙老,只合青门学种田。
7、《无题三首》
草堂春梦绝孤凄,悔放游槎到海西。
正是牵衣伤去国,疏帘风过午鸡啼。
绿波容与漾双鸥,触我离怀万里愁。
春水长天回首望,白云堆满海西头。
书生风骨太寒酸,只称渔樵不称官。
我欲乘风归去也,严滩重理钓鱼竿。
8、《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师》
日抱虫鱼伏茂陵,旁人争笑客无能。
吟诗未就先研墨,看月初升故灭灯。
野泽夜深闻鹤唳,高楼春暖解壶冰。
明朝欲待游仙去,自草蕉书约老僧。
9、《犬山堤小步见樱花未开口占两绝》
寻春我爱着先鞭,梢上红苞吐未全。
一种销魂谁解得,云英三五破瓜前。
归帆淼淼拥云烟,江上朝来霁色鲜。
东望浣溪南白帝,此身疑已到西川。
10、《由柳桥发车巡游一宫犬山道上作三首》
田塍来往七香车,宛曲西行路几叉。
今日始知春气息,一宫四月祭桃花。
麦苗苍翠柳条黄,倒挂柔枝陌上桑。
天意不教民逸乐,田家此后正多忙。
春游无处不魂销,钞过苏川第二桥。
白帝城头西北望,青山隐隐雪初消。
11、《访担风先生道上偶成》
行尽西郊更向东,云山遥望会还通。
过桥知入词人里,到处村童说担风。
病后寄汉文先生松本君,大罗天上咏霓裳,亦是当年弟子行。
今日穷途余一哭,同他才尽说江郎。
12、《不知两首》
王粲登楼伤此日,卢生逐梦悔当年。
不知群玉山头伴,几到须弥第一天。
红豆秋风万里思,天涯芳草日斜时。
不知彭泽门前菊,开到黄花第几枝。
13、《梦逢相识两首》
相逢仍在水边楼,不诉欢娱却诉愁。
三月烟花千里梦,十年旧事一回头。
竹马当年忆旧游,秋风吹梦到江楼。
牧之去国双文嫁,一样伤心两样愁。
14、《懊恼两首》
生太飘零死亦难,寒灰蜡泪未应干。
当年薄幸方成恨,莫与多情一例看。
百丈情丝万丈风,红儿身上可怜虫。
荼蘼零落春庭暮,九子铃高倩影空。
15、《微雨夜口占》
湿云遮路夜乌飞,瘦马嘶风旅客归。
细雨小桥人独立,三更灯影透林微。
16、《春夜初雨》
小楼今夜应无睡,二月江南遍杏花。
笑我浮生真若梦,年年春到苦思家。
17、《夜泊西兴》
罗刹江边水拍天,山阴道上树含烟。
西兴两岸沙如雪,明月依依夜泊船。
18、《相思树三首》
吐雾含烟作意娇,好将疏影拂春潮。
为谁栽此相思树,远似愁眉近似腰。
江水悠悠日夜流,江干明月照人愁。
临行栽取三株树,春色明年绿上楼。
我去蓬莱觅枣瓜,君留古渡散天花。
他年倘向瑶池见,记取杨枝舞影斜。
19、《赠隆儿两首》
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
人事萧条春梦后,梅花五月又逢卿。
我意怜君君不识,满襟红泪奈卿何。
烟花本是无情物,莫倚箜篌夜半歌。
20、《别掌书某君》
道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怜君亦为儒冠误,流落人间但掌书。
21、《别隆儿》
犹有三分癖未忘,二分轻薄一分狂。
只愁难解名花怨,替写新诗到海棠。
22、《谒岳坟》
拂柳穿堤到岳坟,坟前犹绕阵头云。
半庭人静莺初懒,一雨荫成草正薰。
我亦违时成逐 客,今来下马拜将军。
与君此恨俱千古,拟赋长沙吊屈文。
23、《湖上杂咏三首》
歌舞西湖旧有名,南朝天子最多情。
召集劫后河山改,来听何戡唱渭城。
细草红泥路狭斜,碧梧疏柳影交叉。
荷风昨夜凉初透,引得麻姑出蔡家。
碧波容与漾双鸥,莲叶莲花对客愁。
明月小桥人独立,商量今夜梦扬州。
24、《晴雪园卜居》
元龙好据胡床卧,徐福真成物外游。
望去山河能小鲁,夜来风雨似行舟。
有明梅影人同瘦,日夕潮声海倒流。
猛忆故园寥落甚,烟花撩乱怯登楼。
25、《元日感赋》
逆旅逢新岁,飘蓬笑故吾。
百年原是客,半世悔为儒。
细雨家山远,高楼雁影孤。
乡思无着处,一雁下南湖。
郁达夫小说成名作篇二
郁达夫《故都的秋》鉴赏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
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 有选择侧重而已。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又说:“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庭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以上引自《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96版)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的性格继续生长发育着,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有明显流露,如小说集《沉沦》和《茑萝集》,都充满了感伤情绪乃至带有颓废色彩。他在1920年写给新婚妻子孙荃的一首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花间结净庵。”其实,作者这时才24岁。回国后,他说:“1922年,在日本的大学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郁达夫散文全编》浙江文艺90版)中的一段文字:
“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枢归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一个我的至亲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这一段文字的意境,竟是如此的阴冷凄凉。
当然,郁达夫也有激进之时,1926年他撰《广州时事》揭露时弊,后来与鲁迅合编《奔流》,直至于1930年加入“左联”。(最后的从事抗日是更为人所知的)但他在1933年移居杭州(如前文所述),性情一仍其旧,从而在1934年写下《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散文,是很好理解的;这篇文章蕴含的情感,与他一生的身世命运及性格情趣也是很相符的。
二、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
唐人刘禹锡句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二首》)这只是偶唱反调而已,其实,反观历代中国文人的著述,可知他们写秋,确实是多为“悲寂寥”的。无论是屈原写“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杜甫写“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兴八首》)、“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还是苏轼在《赤壁赋》中“扣舷而歌”,言说人生岁月“逝者如斯”,直到近人王国维还写诗说:“苦觉秋风欺病骨,不堪宵梦续尘劳。”(《静庵诗稿·尘劳》他们在耳听秋风萧瑟,目睹木叶飘零之际,总是难以自抑,或哀身世,或叹家国,一想到韶华逝去,往往念及个人、国家的凋零,生命在消逝,事业却难成,内心自然是一幅悲戚图景。这一种伤逝情怀,是人类永恒性的悲哀,传统文人们由此习惯性地形成了一种悲秋情结,即便是旷达如苏轼,也只能是自我安慰罢了。
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于是,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亦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
关于这一点,《故都的秋》一文中有明显的例证,下面举出三处,略作分析。
一是写北国槐树的落蕊。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扫街的扫这一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的情状,并说“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为何觉得落寞呢?因为他由槐树落蕊而想起了“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也就是说他内心此时正弥漫了传统的悲秋情绪,这正是文中所谓“深沉的地方”。
二是在写槐树落蕊后,写“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一节。他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心中怎会不联想到自身的悲哀呢?而且,写秋蝉残声也是古已有之的,比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中的“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西陆,指秋天。玄鬓影,指蝉。作者注),就是再也明显不过的例子。
三是文中的议论部分。在这里,作者不仅承认“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而且还举出了“秋士的成语”、“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例子,同时指出“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的事实,最后归结出凡“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这一句中心性话语。如果说作者开始写槐树落蕊时的落寞还只是“潜意识下的”,那么这一段议论则已升至意识层面了。
以上三处,说明作者自身就是很着意地表现这种传统的悲秋情结的。
最后我再指出一点,对于《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文章,对于这一种清静悲凉的心境,乃至对郁达夫,对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也许有人会认为析之太细对中学生是不适当的。其实,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的传统,所谓天行有常,春秋代序,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更加奋发进取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这已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赏秋景 听秋声 感秋意 品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简析: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清秋佳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通过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能感受到作品美的力量。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地交融和统一。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在表达方面,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文,我们不难发现《故都的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本文不是很长,但排比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例如:
①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③“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每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④“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由三个短句组成的排比句,既具有口语的生动性,又兼有排比的语势连贯性,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⑤“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是用比喻来说明理事,以具体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理,使表达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第二,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例如:
①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③“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第三,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论创作》)
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第四,这篇作品还具有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故都的秋》从开篇到结尾,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平凡极了;可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它们的表现力的,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北平,一座精美但又脆弱的古城。它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深到极处美到极致。在十九世纪突然卷起的风云中,它却显得如此的衰颓。
郁达夫本是江南人,为何会对北国的秋有着如此深切入微的感受和观察,这是十分值得玩味的。“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向院子一坐”,看“碧绿的天空”,听“训鸽的飞声”,数“漏下来的日光”;扫街的在树影 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些落寂”。这些都是经过作者的悠悠的态度过滤以后描绘出来的画面,并且这等细到极处的笔墨,既显得清新,又轻笼着一层古城的沧桑,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寂。
在 郁达夫的眼中,故都是一种象征。这时它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故都,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故都。重游故都,他心酸甚多。一方面,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三岁丧父,中年丧子,爱妻离异,母亲和兄长惨死,这些无不让他“无语泪先流”;另一方面,当他看到此时的北平就像是风雨飘摇的浮萍时,他那心中对于祖国的一片挚爱瞬间爆发了出来。因为此时中国北方战云密布,继东北沦陷后,日寇又相继占领了山海关和承德,进而觊觎整个华北乃至全中国。在内外忧患的夹击之下,郁达夫忽然眼前一亮,一下子写出了〈故都的秋〉。
在中国的传统诗歌和散文中,关于秋的描写可谓连篇累牍。郁达夫本人也对秋怀有特殊的情感。于是他在写秋的景色上集中了更多的笔力,这种笔力不仅仅表现在对于景物和画面的描绘上,更表现于他在对比中所寄托的情思。作者先从南方的秋落笔,然而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自远而近的描写方法,而是蕴藏着作者内心的一种感受和情怀。
凉风秋雨,落蕊寒蝉,这是江南也有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在古都,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让人不禁产生“天凉好个秋”的感觉。然而,古城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摇摇欲坠。这不禁又让人生出一种眷恋,对美的一种眷恋。故都的秋美就美在它的清和静,美在它的色彩浓,回味永,美在它的百读不厌。这种美不似上海的热闹,南京的辽阔,扬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这种美也因作者的追寻而永驻人间。
读〈故都的秋〉,我们固然不必去追究作者有佘么微言大义之辞,但对他的心灵感受的隐秘活动却是应当细心体验的。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很难说这仅仅是一种对于自然节气的流连依恋之情。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写下这段文字,也许人们不会去做任何联想;可是即使撇开那特定的历史背景,这段文字也仍然不失为感情深挚的好文章。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立体世界,是一件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加以考察研究的艺术品。
从始至终,始终透露出作者一种凄清的委婉之情。这种情绪,犹如面对即将别离的乡土而产生的哀思,又如把玩一件艺术珍品而眼看着它将落入 别人手中所产生的不舍之情。郁达夫极写故都的秋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正透露出他在这清静之中心中的悲凉。
寄情于山水之间,托情于自然风物。那股凄清悲凉而又如丝如缕的感情溪流载着悠悠之意流入你我的心间。
郁达夫小说成名作篇三
大胆暴露自己的小说家郁达夫
大胆披露自己的小说家文/妮妮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幼名萌生,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郁达夫的祖上相传为宋朝太医院尹。宋都南迁时,随宫廷来到杭州,后定居富阳。父亲早逝,他性格内向忧郁,自幼好学。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被校方开除。1913年随长兄东渡日本,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人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1922年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1922年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陈子善(著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说:“如果说在二次大战的漫天战火中,德国失去了本雅明(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奥地利失去了茨威格(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英国失去了伍尔芙(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法国失去了圣埃克苏佩里(作家,代表作《小王子》),是二十世纪全人类的共同损失,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浩劫,那么,中国失去了郁达夫,同样应做如是观。在中国八年抗战期间陨落的文化星辰中,郁达夫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
郁达夫的小说心理描写细微,抒情性强,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多是孤独、贫穷、性压抑甚至变态的书生文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由《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组成。该书一面世,就引起文坛哗然,当时被很多人指责为淫秽书籍。这三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在日本留学的青年男子,他们孤独寂寞、敏感脆弱、自卑自怜又愤世嫉俗,渴望得到女性的爱。但孤僻的性格使男主人公不敢付诸行动,只能在幻想的世界里得到满足,所以,他们的行为透出些乖戾、变态。《银灰色的死》主人公y酩酊大醉后梦幻般地死去;《沉沦》的主人公“他”高呼着“祖国”准备跳海自尽;《南迁》的主人公伊在孤独中病倒。
他的第二部小说集《寒灰集》收录了12篇小说,风格和《沉沦》相似。在夹叙夹议的叙述中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精神、性格、心理和气质。他在小说中大胆地暴露内心世界,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专注于故事而忽视心灵剖析的现象,将一种全新的小说叙述方式带进新文学小说创作中,开创了一种“自叙传”的浪漫抒情小说形式,影响了很大一批青年作家。浪漫抒情渐渐成为“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股洪流。
郁达夫后期的小说有了些变化。一扫前期穷愁苦闷的格调,意境的表现增多,比较注重小说情节的完整性和故事的传奇性,情感的直接宣泄减少。如《迟桂花》,展现给读者一个宁静幽美的山间景象,“我”与女主人公的相爱演变成纯真的兄妹情。《东梓关》写“我”回到老家养病,去富春江畔一个叫东梓关的村庄寻找名医问病。宛如一幅江南水乡图,青草、人家、水牛、鸭子,月光下和主人娓娓而谈。《瓢儿和尚》和《迟暮》也都表现出身处自然的恬淡从容。《迷羊》在情节结构上显示出作者虚构的才能。〈〈她是一个弱女子〉〉描写的是女同性恋,颇有色情描写的倾向,作者认为这是“我作品之中的最恶劣的一篇”。
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
1. 主观抒情
郁达夫说他写小说时的状态是:“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不得不叫一声一样,又那能顾得这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他的小说无论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是“内聚焦”,由独白式的抒情语言构成,不太注意情节的完整与否。因而读者直接感受到的是主人公强烈的情绪波动,主人公的宣泄式的内心描写推动叙述向前进行。如〈沉沦〉开篇便是“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来到草地上看着天空和周围的景色,感叹道:“oh,you serene gossamer!you beautiful gossamer!”,然后无缘无故地流下了眼泪。“他”再次环顾四周之后,感触有所不同了,自言自语道:“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 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罢。”他的自卑和忧郁使他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背脊上面。”当其他同学都自顾自寻乐子,没人搭理他时,他在心里说:“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病态的心理使他怀疑别人总在嘲笑他,在路上碰见两个女子就呼吸急促起来,怨恨自己没有勇气和她们搭讪,骂自己懦弱:“oh,coward, coward!” 想起女子的可爱,责备她们不理睬自己,在爱和恨中居然滚下了冷泪,接下来全是抒情式的内心独白,自怜自悼。把一个男子对情欲和肉欲的强烈渴望赤裸裸暴露于世。他偷窥店主人女儿洗澡后受到良心的谴责,搬进梅园之后,忧郁症加重。不想在清晨的户外活动中发现两个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他偷听他们的谈话后,立即在心里骂自己“你去死罢,你去死罢,你怎么会下流到这样的地步!”小说的结尾,主人公从日本酒馆出来后又悔又惭,无法容忍自己的堕落行为,他在蹈海前的宣泄更为夸张:“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2. 自我暴露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郁达夫是第一个大胆而坦率暴露自己精神、性格、气质和心理的作家。他在《散文二集·导言》中说:“小说,都带些自叙传的色彩的”。他的小说无论是用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即使是发生在不同时代的故事,从男主人公的身上都可看到他的影子,具有某种“零余者”特征。他们(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自由、蔑视世俗偏见,在反叛中落入孤立的境地而找不到出路,内心充满了彷徨和忧郁。所以,他的浪漫抒情小说的格调大多感伤而哀怨。如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我”失业后在上海邓脱路的贫民窟寻到一间矮而小的房间,用书和画架当床和写字台,日日面对着蜡烛和油灯,有时看看书,有时不过是在天马行空,于幻想中得到些许安慰和满足。“我”穿得也只是一件破袍子,羞于见人,无论是身体、精神都显入“病态”。“我”的穷和愁其实也是作家本人的穷和愁,当“我”了解同租一楼的女工陈二妹的情况后心生同情和好感还曾经萌发出帮助她的念头,最后一腔美好的愿望被现实无情地摧毁了。这些充满生存苦闷和精神危机 的描写都带着很强的“自叙传”。
3.病态心理的展示
郁达夫小说中的留学生处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中,他们回国后看到的是当时国内机制的黑暗和腐败,陈旧的道德观念的束缚使他们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很难在社会上找到体现个体价值的相应位置,他们面临着生活的窘困和 精神上的折磨,内心软弱而卑琐。人物的病态心理主要是通过他们对穷困和性压抑极端的甚至夸张的感受和宣泄来表现的。如小说《沉沦》写“他”“在被窝里犯的罪恶,也一次一次的加起来了。”他的性幻想中中年妇女的身体比处女更具诱惑性。他觉得自慰是一种犯罪,所以去图书馆翻阅有关的医书,书上医生说这是对身体最有害的行为,这更加深了他的恐惧感。他爱惜他的身体,“然而他去洗澡或吃牛乳鸡子的时候,他总觉得惭愧得很,因为这都是他的犯罪的证据。”“他”很爱房东的女儿,却装出“兀不可犯”的样子。当他听到泼水声后禁不住诱惑跑去偷窥“伊扶”洗澡,看到她少女丰满的裸体后紧张得面部痉挛起来。把知识分子的体面一扫而光,暴露在读者面前的是“他”对女性赤裸裸卑琐的渴望。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的结尾部分写“我”和陈二妹谈完话后想到眼前的窘境不知如何是好,觉得自己连二妹都不如,求生无路,又做不了体力活还不如自杀。“我”能想到“自杀“二字“足证我的志气还没有完全消磨尽哩!”“我”在哭诉生活的潦倒时是多么软弱、悲观厌世。
郁达夫开创了一种与传统小说截然不同的叙述方式,他的浪漫抒情“自叙传”小说影响了“五四”时期很多作家,他用直率而大胆的笔墨毫无保留地暴露出知识分子心灵中软弱而颓废的一面。他引领的浪漫主义小说总是弥漫着忧郁和感伤。
2007年9月4日
——选自雪泥论文《郁达夫和他的“自叙传”抒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