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我的群众观心得体会篇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毛泽东同志把群众观点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的高度概括。群众观,或者叫群众路线,是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素质要求。这个观点绝不是一个新观点,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论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表现在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产的直接承担者(诸如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始终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群众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但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少数干部的群众观念淡漠,群众立场不稳,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特别是直接联系群众弱化,不愿深入基层,不会深入群众,不想深入实际,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那么,在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究竟应当怎么“联”?我的群众观有如下几点:
一 坚持民主公开,让群众参与管理集体事务。
随着群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对集体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集体管理不透明、事务不公开,群众就会猜疑,难免出现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的情况。处理集体
事务必须要公开透明,做到集体的事大家议,集体的事大家管,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对财务收支、涉农惠农等热点问题都按时公开,做到凡是群众关心的必须公开、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必须公开、凡是群众有疑虑的必须公开,并定期接受群众质询。
二、建立群众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塑造党员干部的“三心”,即感恩之心、敬仰之心和怀念之心,群众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怎么感恩和报答都不为过,从情感上贴近百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其次要突出“三实”,即要符合实际、结合实情、办好实事,不玩花架子,不搞空对空,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把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提高社保覆盖面等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三是明确“三体”,即转换客体、服务主体、强化载体。在群众观教育活动中,党员干部是受教育者,是客体,因此,必须转换好自己的角色,甘当小学生,接受再教育。群众是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和创造历史的主体,必须自觉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好,从而激发群众的创造热情。要根据现阶段发展的需求,从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实际的需要出发,从现阶段最为需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入手,强化为民服务的载体,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真心为群众解决问题,努力让群众满意。
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是要把哪个村民制服,而是要想出实实在在的办法,切实把问题解决好。农村工作桩桩件件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要想让群众信服,首先,要公道处事,处理任何问题都得出于公心,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公平公
正、不偏不倚,让大多数群众认可;其次,要依法办事,将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宣传贯彻到群众工作中去,绝不能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而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界限;第三,要加强学习,不断掌握化解矛盾纠纷的技巧,做到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切实让群众满意。
实践群众观是我们一切工作成败的基础。村官要立足民情,扎实开展工作。能吃苦,会协调,才能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从小到家长里短,事事都要过问,件件都要操心,但只要真心付出,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看到孤寡老人没人照顾,恰有闲散妇女没有职业,就要想起塔桥牵线的办法;看到村里秸秆禁烧存在问题,就向村里提出加强秸秆清运、村级逻队伍建设的想法;看到群众的需求因为程序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而干部又缺乏说服力,就提出主要领导下基层给予解释的方法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对老百姓有一颗真心、诚心,就能换来他们的信任,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我的群众观心得体会篇二
在基层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在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发扬光大,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讲:“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组织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再次认真学习了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的感触。
一、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实实在在为居民办实事
社区作为一个基层组织是最能贴近百姓生活,了解百姓需要解决百姓问题的自治组织,体现着百姓与政府间的桥梁作用。在工作中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真心实意为居民办实事,时刻
想着群众,念着群众,这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我在社区中从事的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平时在工作中我积极推进政策宣传,做到解疑释民惑,我想只有把党的政策带到基层、交给群众、回答好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让群众满意,才能使工作踏实。所以只要有居民来问关于社保、医保、就业方面的问题我都耐心的给予解答,微笑服务。在工作中我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凡是有招聘信息我都一一打电话给社区里有求职意愿的居民。在关心群众方面,因为我从事社区退管工作,如果社区里有退休老工人生病,我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带上慰问品看望老人,关切的询问病情。让老人切实的感受到政府的关心与关爱。
二、学会群众工作方法,践行群众观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群众工作方法。基层党员要到每家每户深入居民家中要想办法拉近与群众的感情,用实际行动去感动群众,让他们明白你是专门为群众服务的。实践证明,群众是每位基层党员干有所成的重要基础,每一位群众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只要我们愿意去倾听,他们是很可爱、很可敬的。
总而言之,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千头万绪。它不需
要豪言壮语,只需要你的身体力行。而社区基层工作做的就是群众工作,而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在于用心。首先应该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锻炼,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其次应该脚踏实地,多看,多问,多干。时刻告诫自己要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始终把工作摆在首位,坚定信念,积极向上,时刻为服务群众而努力,把服务好群众作为终极目标!
xx街道xx社区xx
我的群众观心得体会篇三
我的群众观
——深入农村,服务群众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共产党人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坚持群众观点,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作为一名每天与群众打交道的大学生村官,怎样认识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应当树立怎样的群众观?自当成为一个个深刻的命题由我们去求解思索。
作为一名在任大学生村官,立足工作实际,我认为应该树立争取的价值观,主要是“朴素的群众观”。我们只有踏实做好村官本职工作,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切身感受农村生活,了解群众疾苦,收集群众意见、排查群众矛盾,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搞好农村建设。树立“把群众当亲人”的价值观要求大学生“村官”首先应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克服高人一等的心态;入乡随俗,适应乡村的风土人情,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基层农村。把自己当成人民群众的儿女,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做好农村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深入基层,熟悉村情民意
农村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也是最能了解群众生活,融入群众内心的工作机会,作为大学生村官,首先应该把了解基层生活作为工作的必修课。通过对群众生活的了解,建立对于基层工作的初步认识,建立与村民群众的亲密联系。俯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和村民做贴心的朋友,修修电脑、电器,辅导孩子功课,帮助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才是群众观中对于农民群众最大的尊重。
农村工作无小事,小事当中见本性。只有亲身实践,走下去,走出去,走进去,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的宝贵价值,才能真正领悟群众的需求,也才能真正认识到村民群众的可爱。
记得到村里上班后,我们村书记就对我讲:“要做好工作,一定要熟悉群众”。从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我发现,有些村民还在门口时,村里的其他领导就能估计出他们大概要问什么事情了,这样他们交流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我还发现:什么人是什么样的性格?怎样和他们交流?村干部们都很熟悉。这些在日常工作中,都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定要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学会善于与农民群众打交道。
二、虚心求知,不断学习。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智慧的发源地。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放下大学生的架子虚心求知,求知于普通村民。主动与村民沟通,了解民情,体会民意,在家长里短中学习人情世故,在鸡毛蒜皮中化解矛盾纠纷。如果
总是以“高材生”、“大学生”自居,和村民的距离就越来越远,这种疏离感不单单是恃才傲物,更是对于良好环境资源的浪费。以前,我一直以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已经拥有较多的知识。但是,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之后我发现,学校与农村完全不一样,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要想做好工作,就要抓住一切学习机会,用知识丰富自己。首先,做什么,学什么。每当有一项新的工作,就应了解该工作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知识,以便更好的工作。其次,缺什么,学什么。在工作的时候,肯定会碰到许多自己还不懂的地方,这时就要把自己还欠缺的知识一一掌握。再次,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来积累知识。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无论是一个会议还是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学习机会,都应该积极参与。
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群众的智慧博大精深,农村的实践不容小觑,纵览人类历史发展,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这个大课堂里,向群众学习,都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坚持定期到农户家中住上一段,劳动一段,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真心与群众交换意见,同时,邀请各方面的农民群众代表参加各种决策会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顺应民愿。
四、诚办民事,努力服务群众。
群众是最明亮的镜子,能力和政绩的好坏群众说了算。新形势下,交通、城建、教育、住房、医疗、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大学生“村官”都必须在农村基层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提早谋划,理清思路,采取措施,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生“村官”要坚持联系农村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农民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
2013年4月17日
我的群众观心得体会篇四
我的群众观
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刘少奇指出我们党“群众观”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队伍对人民群众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是对人民群众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根本变革。所以,群众观点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以上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构成了我们党群众观点的有机整体。
正是基于这种唯物史观的认识,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其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群众观点在实践上有一条核心,就是心里想着群众,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文一万四千多字,其中人民的“民”字就用了250多次,平均每60字左右有一处,可见“民”在党心中的分量。这里的“民”字,至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我们开展工作时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第二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惠民生,要切实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从大的方面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而从小的方面讲,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实群众工作是新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是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最先由毛泽东提出,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他更明确的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执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群众观要求我们感情上亲近群众,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我们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然而,当前还有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感情冷漠。这样,从表象上与群众划清了界限,从感情上脱离了群众,这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
群众观要求我们言行上尊重群众,要做到一言一行不伤害群众的感情。“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可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置群众的感情、利益不顾,说话和做事从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前些年流行的“刁民”一词,不知伤害了多少群众的自尊心。近年来少数地方和少数干部的强行征地、粗暴拆迁、粗暴执法,不知损害了多少群众的利益。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不知为难了多少群众。这些都是不尊重群众的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影响的是干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地位。
群众观要求我们行为上走近群众,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讲群众听得懂的话,讲符合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要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通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工作的缺陷、失误,以及时、客观、全面掌握情况,确保工作成效,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要真心的对待群众,要切实感受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知群众冷暖与疾苦,才能将心比心;要真心实意为民谋利,从群众最想办、最头疼的问题入手,解决群众的急事、难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如何体现我的群众观,在工作中“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此,我想谈三点体会。
第一,我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是我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为民,首先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其次,这种为民要用一种老百姓可以感受和信任的方式去体现,要靠一种善良朴实的品质去支撑。再者,司法为民的作风要实,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近日,我要认真贯彻落实监狱的核心价值观活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和“公平公正执法 提高民警素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在全监狱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真正从理念、感情、行动上促进狱警为民利民,亲民爱民,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监狱一线工作中,“群众”就是在监院里的服刑人员,我的工作就是为服刑人员做好后勤服务。鉴于狱警这一工种的特殊性,我工作的意义可以由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是为直接的管理对象服务,另一方面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服务,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人民服务。我和同事们始终坚持“心为民系,利为民谋”的信念,尽职尽责坚守基层岗位,尽善尽美的为服刑人员的生活服务,全心全意为服刑人员的安全细心排查。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结合监狱工作中安全第一的原则,我们兢兢业业,从小事入手,从细节抓起,全心全意办好小事,诚心诚意地为服刑人员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将被动服务化为主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此同时,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让国家更加安全,让社会更加稳定,让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的工作才有了最大的意义!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才能使我们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为我们的事业——监狱建设提供最强大的支撑。
第三,监狱工作的开展,一方面离不开服刑人员,没有服刑人员,也就没有了监狱机构;另一方面离不开人民群众,监狱之所以存在的保护对象。只有这两方面都成立,监狱工作才有意义,而这两方面都需要群众的支持与理解。“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群众中,耐心做群众工作,全面统筹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同时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群众所急所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的明天更加美好更有希望。群众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我们的工作才有风向标,才有指南针,才知道路在何方,怎么走才正确。我们制定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代表群众,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利益,才能问心无愧称得上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实践证明,把自己融入群众,把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汇入人民群众的洪流之中,一切从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出发,一切想着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奋斗,使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熊熊不灭。我愿做一粒星星之火,密切联系群众,把我们的事业推向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