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篇一
语文知识、能力整合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成语接龙。活动年级:二年级
活动内容:收集成语。活动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1、讲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和成语故事?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好吗?(学生讲故事)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谈感受)许多成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
2、说成语:今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成语接龙”(首尾相接)快快开动脑筋,想想你知道那些成语。
(每组10人,到前面说成语,说不上来即被淘汰,看谁取得最后胜利)3、识字:
1)、出示第一组成语,学生自由读,认识生字。
第 1 页
2)、出示“寸、益、彰”三个字,读字音,交流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二、三组成语。5、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所得。6、讲成语故事。
1)、学生自愿交流。2)、听了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7、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找出自己觉得不好的字,教师范写指导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自己评评,看看有哪些进步。5)、同桌互评,共同进步。8、练习:
1)、把成语填完整。()苗()长()到渠成()井()天 取()补短
2)、把你收集到的成语写下来,和同学互换。互相读一读,记一记。
9、课外阅读指导。
第 2 页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篇二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
————楼字龙的成语
一、导入
1、复习“层”字龙
孩子们温故而知新,首先让我们复习复习“层”字龙的成语。
二、新学
(一)读一读
1、听录音跟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楼”字龙,首先让我们一起跟着录音小声读一读。
2、全班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3、打乱顺序教读
现在成语的顺序打乱了,你们还能读准吗?哪个大组愿意开火车教大家读。
(二)认一认
生字宝宝们离开了家,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哪个大组想来开火车教大家读。
(三)诵一诵
我们来跟着音乐节奏来诵读一次。
(四)猜一猜
1、看图片猜一猜
2、看情境猜一猜
3、看释义猜一猜
(五)用一用
用“知难而进”、“泪如泉涌”进行仿句。
三、读成语故事《才高八斗》
一边读故事,一边思考谢灵运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四、互动活动
家长或者老师任意说出一个字,孩子们将以这个字为龙头进行成语接龙。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篇三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 李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丰富的词汇,获得知识。
2、感悟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读中理解、感悟、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重点、难点:积累丰富的词汇,激发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综艺节目?相声看过吗?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2、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段相声:《成语接龙》。
3、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2、感知课文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交流,推荐学生代表。
2、班内由小组代表汇报。(1)多音字
相xiānɡ xiànɡ、恶è wùě 词语理解
一箭双雕、海阔天空、理屈词穷、不可同日而语、四面楚歌(2)关于文章内容
本文生动地叙述了乙考察甲,和甲一起进行成语接龙的经过,展现了祖国语言文化艺术的神奇魅力。
(3)关于文章主旨
展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让我们感悟祖国语言文化艺术的神奇魅力。①带数字的成语 a、“以”开头的成语:“一本正经„„一败涂地„„” b、“
一、十、百、千、万”字头的成语:一望无际„„万马奔腾 ②字头接字尾的成语:千变万化、化为乌有„„ ③唱成语歌
④“不”字头的成语。
(4)我们还有哪些形式来进行成语接龙? ①学生小议,准备 ②学生交流表演:
如军事成语中的“三十六计”成语接龙。(5)关于表演者
词汇丰富,且机智灵活,形神兼备。
①(双手挽袖,神气十足)好咧!你可注意啦!“双手挽袖、神气十足”,从动作、神态两个方面刻画了表演者胸有成竹。可见他们不断积累了成语,理解了成语,而且能巧妙地运用成语。
②“一望无际”、“双喜临门”„„这是用“一”至“十”为字头的成语。“双喜临门”中没有“二”,但“双”含“二”的意思,足见表演的灵活。
③“不可再来”既是说成语,有是说当时的具体情景,结束相声,巧妙收尾。总之,从表演者的角度,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6)我们读后有什么样的启迪?
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我们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