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座桥梁,它将我们过去的付出和未来的努力紧密相连。首先,我们应该全面梳理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学习或生活内容。下面是一些智者们的名言警句,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知道各月在平年、闰年的天数;
3.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的科学精神;
2.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情感;
发展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81―86页年、月、日;相关的资料在学校课题网站211.91.111.170/发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难点: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教学对象分析:
从教学内容看,属于科学性很强的内容,单纯靠讲解不能解决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掌握,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借助直观的画面演示和相关的天文资料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采用“探究――反馈――总结――拓展”的学习过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境――探究”的网络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具体表现为“创设情境――探究讨论――反馈整理――知识建构”等教学环节。
(一)谜语导入,想象叙说,引出课题。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你知道日历还有哪些用途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日历上的学问”。
(二)指导网页阅读,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引导认识两个探究环境:日历探秘和二月玄妙;学生登陆网站结合页面上的探究提示,尝试自主学习新知。
1.日历探秘:
在“日历探秘”页面,设计了一个万年历的查阅程序,学生可以从上面查阅从1900―2049年间每个月的情况,并设计了“我发现”和“看发现”两个小模块,让学生通过“我发现”提交自己的发现,还可以借助“看发现”来了解其他学生的发现。为了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跑题”现象,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有意识在页面上部安排了明显的“探究提示”:
选择一个年份,再选择不同的月份,观察右侧月历的变化,看能发现一些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各有多少天?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一年有多少天?
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研究的方向,不至于出现“迷航”的现象。
2.二月玄妙:
该页面的设计同“日历探秘”,主要是探究的目标不同:
把下面的月份固定在二月上,再选择不同的年份,观察右侧月历的变化,看能发现一些什么规律?最好按照一定的顺序查看。
3.知识整理:
结合两个内容的探究,结合“知识整理”页面师生共同整理相关的知识点。该页面中主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将学生探究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安排了“时间单位的整理”、“大小月的记忆方法”和“闰年的计算方法”三部分的内容。为了使知识形象具体,设计了动画、口诀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思维定势,深化探究主题。
从知识整理的信息中选择切入“你知道吗?”模块,通过“历法知识”、“时间知识”和“日历与数学”三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比较数据,讨论时光,拓展延伸。
一组数据:“一个人如果活80岁,那么他人生的日历大约有3万页,如果一秒钟撕,大约?小时撕完”
教学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整合课程资源。
从教学内容出发,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网络课件,并能从网络中选择相关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作为课程教学和学生后续探索学习的素材,这样把过去单一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提供教学双方研究探究。生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和思考的空间,既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了条件。网络互动技术创设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在个体探究的基础上能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其他学生共享自己的成果,通过相互的探究是学生便与把发现的规律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由此建构具有个性特点的认知体系。.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知识点出发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内容作为学习的方向,通过在线式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
(二)自主探究,协作讨论,突出主体性。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二
练习六教学目标:1、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4、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合作交流,深化理解知识并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1、第1题。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以直接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而求梯形的周长却不可以这样算?2、第2题可以让学生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第3题、第4题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求花边长就是求正方形周长。4、第5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明确“沿着足球场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2”。5、第6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也可以让学生先剪一剪、折一折,以帮助理解题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长。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周长。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18+18=36(米)18×2=36(米)18÷2×4=36(米)18×4÷2=36(米)6、第7题可以让学生操作:“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体会到将周长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边长。7、第8题用16根小棒摆长方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小组中的同学边操作、边记录、边讨论,便于总结规律。共可以摆4种,即16÷2=7(长)+1(宽)=6+2=5+3=4+4。8、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长方形桌面的周长;组织小组内及组间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1)先求出正方形桌子边长,再乘拼成的长方形中拥有的边长数。(2)先求出正方形桌子的边长,再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求出周长。(3)先将正方形的周长乘正方形桌子的张数,再根绝每两张桌子拼一次就减少两边的规律,从积里减去减少的边的长度。9、第9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及班级集中发言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想法,用媒体直观展示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四幅图的周长相等。10、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11、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三
日历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聪明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制定了这个记载时间流逝的工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吧!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月历:
二、观察月历,规律分类。
通过观察月历,我们发现月历中所呈现的规律特别多,但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横向型。
2.纵向型。
3.左上到右下型。
4.左下到右上型。
5.综合型,比如“工”字型,“3×3”方框型等。
二、观察月历,探索规律。
1.横向型。
如图所示,如果我们横向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因为横向是一列连续的正整数,所以后边的数总比前边的数大1。
若前面的数是16的话,则中间的数为17,最后面的数是18,若换成字母,中间数为x,则前一个数为x-1,后面一个数为x+1。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2.纵向型。
如果我们纵向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因为纵向是不同周次的同一天,所以下边的数总比上边的数大7。
若中间的数是8的话,则上面的数为1,下面的数是15,若换成字母,中间数为x,则上面的数为x-7,下面的数为x+7。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3.左上到右下型。
如果我们从左上到右下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显然,左边的数字总比右边的数字小1,上边的数字又总比下边的数字小1,所以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上面的数总比下面的数小7,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1,所以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若中间的数是9的话,则左上的数为1,右下的数是17,若换成字母,中间字母为x,则左上的数为x-8,右下数为x+8。
4.左下到右上型。
如果我们从左下到右上定三个数字,它又有什么规律呢?显然,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1,下面的数又总比上面的数大7,所以,右上的数总比左下的数小6。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左边的数又总比右边的数小1,所以,右上的数总比左下的数小6。
若中间的数是8的话,则左下的数为14,右上的数是2,若换成字母,中间的数为x,则左下的数为x+6,右上数为x-6。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5.综合型。
(1)规律一、规律二综合的:如“十”字型。
若中间一个数为18,则左边的数为17,右边的数为19;上面的数为11,下面的数为25。用字母表示,若中间的数为x,则左边的数为x-1,右边的数为x+1,上边的数为x-7,下面的数为x+7。5个数的和为中间数的5倍。
(2)规律三、规律四综合的:如”x”型。
若中间一个数为16,则左上角的数为8,右上角的数为10,左下角的数为22,右下角的数为24,若中间的数为x,,则左上角的'数为x-8,右上角的数为x-6,左下角的数为x+6,右下角的数为x+8,5个数的和为中间数的5倍。
(3)规律一、规律二、规律三、规律四综合的:比如:“工”字型;“h”型;“3*3”方框型等。
下面我们以“3*3”方框型为例来探索它的规律:若中间的数字为10,则它前面的数字为9,后面的数字为11,第一排的数字依次为2,3,4,第三排的数字依次为16,17,18,若中间的数字为x,则它前面的数字为x-1,后面的数字为x+1,第一排的数字依次为x-8,x-7,x-6,第三排的数字依次为x+6,x+7,x+8.
除以上几种类型外,常见的类型还有“l”型、“v”字型、“m”型、“w”型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继续进行探索。
三、课时小结,巩固提升。
下面我们把学习的内容回顾一下:
(1)横向型:从左到右,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三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3倍。
(2)纵向型:从上到下,下边的数总比上边的数大7,三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3倍。
(3)左上到右下型:从左上到右下,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三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3倍。
(4)左下到右上型:从左下到右上,右上的数总比左下的数小6,三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3倍。
四、教师寄语鼓励成长。
今天的日历之旅一定对大家有很多启发,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时间,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愿同学越来越聪明!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四
《看瓜》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全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宽容他人,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课文语言亲切朴实,人物形象鲜明,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渐进,先认读词语,然后提出重点词语理解,最后,进行形近字辨析,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自读,评读,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做到有感情。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让学生自主读文,启发思考:我与爷爷看瓜有什么不同?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我的心情。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也有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如:对学生实际估计不足、学生读文不够充分、无法牢牢抓住学生等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有的放矢,重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从而更有利地达到高效课堂。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五
看日历、猜生日教学目标: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3、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今年的日历。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二、探索新知:1、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2、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汇报观察结果。3、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4、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重要节日?5、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三、拓展应用:独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是年,我已经岁了。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后反思: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六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2、记忆大、小月。
(1)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么数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8页最上面一段话。
(2)师: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记住一年中的大月。((3)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
典型题例。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一年有()个大月,有()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你的生日是()月()日;
5、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作业设计。
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
一年有十二个月。
31天:一、三、五、七、八、十、腊(大月)。
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
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七
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知道各月在平年、闰年的天数;
3.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的科学精神;
2.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情感;
发展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8186页年、月、日;相关的资料在学校课题。
重点: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难点: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从教学内容看,属于科学性很强的内容,单纯靠讲解不能解决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掌握,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借助直观的画面演示和相关的天文资料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采用探究反馈总结拓展的学习过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本课采用情境探究的网络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具体表现为创设情境探究讨论反馈整理知识建构等教学环节。
(一)谜语导入,想象叙说,引出课题。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你知道日历还有哪些用途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日历上的学问。
(二)指导网页阅读,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引导认识两个探究环境:日历探秘和二月玄妙;学生登陆网站结合页面上的探究提示,尝试自主学习新知。
1.日历探秘:
在日历探秘页面,设计了一个万年历的查阅程序,学生可以从上面查阅从19002049年间每个月的情况,并设计了我发现和看发现两个小模块,让学生通过我发现提交自己的发现,还可以借助看发现来了解其他学生的发现。为了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跑题现象,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有意识在页面上部安排了明显的探究提示:
选择一个年份,再选择不同的月份,观察右侧月历的变化,看能发现一些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各有多少天?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一年有多少天?
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研究的方向,不至于出现迷航的现象。
2.二月玄妙:
该页面的设计同日历探秘,主要是探究的目标不同:
把下面的月份固定在二月上,再选择不同的年份,观察右侧月历的变化,看能发现一些什么规律?最好按照一定的顺序查看。
3.知识整理:
结合两个内容的探究,结合知识整理页面师生共同整理相关的知识点。该页面中主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将学生探究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安排了时间单位的整理、大小月的记忆方法和闰年的计算方法三部分的内容。为了使知识形象具体,设计了动画、口诀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思维定势,深化探究主题。
从知识整理的信息中选择切入你知道吗?模块,通过历法知识、时间知识和日历与数学三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比较数据,讨论时光,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整合课程资源。
从教学内容出发,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网络课件,并能从网络中选择相关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作为课程教学和学生后续探索学习的素材,这样把过去单一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提供教学双方研究探究。生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和思考的空间,既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了条件。网络互动技术创设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在个体探究的基础上能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其他学生共享自己的成果,通过相互的探究是学生便与把发现的规律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由此建构具有个性特点的认知体系。.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知识点出发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内容作为学习的方向,通过在线式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自主探究,协作讨论,突出主体性。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本课从教学内容出发采用网络互动的方式提供给每一位学习者一个独立的探究平台,能在相关探究提示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独立的观察,并能在观察的基础上,自由发表自己的发现。对于独立探究的结果可以借助网络互动的优势与全体学习者共享,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现及时的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发现乐趣。另外针对个别程度较弱的学生可以借助这个交流平台,看看其他同学的发现,再去探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得到不同的提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这样,他们是活生生的具有个性的个体,表现在学生对同一现象、规律上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和对事物的思维方式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发现和不同的看法,作为教师只要把握主体的目标,而学生只要不违背科学能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就应该尊重和鼓励,一个教学内容下来,不可能使每个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整合资源,研究学习,开放思维。
本节课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40分钟以内,在设计上还考虑到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安排了相当一部分的阅读知识和几个开放型的练习。阅读方面的知识主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搜集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天文知识,而几个开放型的练习主要是本节课知识的实际综合运用,如设计明年的日历、改进现行日历的方案和未来星球日历的设计。开放型练习的目的是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八
《日历》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学习习近平实语言中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由于哲理式句子较多,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
课堂中我首先采用了谜语导入的设计,然后引入新课。接下来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日历”出发向“时间”“生命”攀登,理清脉络。在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在让学生了解本文语言平实的语言特色,我先从学生分段读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让学生找句子,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等进行品读感悟。
在充分品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有的说似乎看到了时间飞快流逝,有的说似乎看到了自己由于不珍惜时间而碌碌无为的样子,有的说似乎看到了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情景,通过学生的说,我感到学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了。
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如果也让同学们用一种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时间、生命,你会选择什么?请同学们写一段话来表现你时间与生命的认识。”学生写的`虽然缺乏深度,但都基本写出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和认识,有效对文本蕴含的哲理进行了迁移。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学生的朗读仍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能通过自己的语气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细致。
2、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时处理得比较肤浅,这也是我今天教学中的一个疏忽之处。
这一节课的教学结束了,但这一课给我的触动也是比较大的,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喜欢这类的课文,喜欢它平实的语言,喜欢它诸多哲理式的句子,更喜欢文章巧妙的构思。这也是今天对这一课反思很多的原因之一。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九
我家养了两只可爱的小仓鼠,我们给一只黑白相间的小仓鼠取名叫“宝宝”,另外一只雪白雪白的叫“贝贝”。
这两只小仓鼠非常活波可爱,他们的大眼睛亮晶晶,就像两颗宝石。他们的耳朵一闪一闪,就像两把小扇子。它的嘴巴尖尖的,里面长着两颗搞笑的大门牙,显得十分可爱。它们的身体毛茸茸,就像茸球,摸起来很柔软很舒服。它们的爪子非常可爱,尤其是前面的像人的手一样,很惹人爱。它们的尾巴短短的。
小仓鼠们白天睡觉,傍晚和晚上玩游戏、洗澡和吃饭,属于夜行动物。他们吃东西有时候用前爪拿着吃感觉像人吃饭一样。小仓鼠非常爱干净,他不喜欢噪音,不太喜欢强光。
我和小仓鼠的趣事可多了。一天,我和爸爸妈妈给小仓鼠打扫卫生。首先做准备工作,铺报纸、拿出小房子。其次小心翼翼地把小仓鼠抱出来,让小仓鼠在报纸上爬来爬去,突然两只小仓鼠像商量好了一样同时跑出了报纸,爸爸让我把小仓鼠抓起来赶快放在他们的房子里,结果一着急没抓到,爸爸怕它们爬到沙发底下,抓起了宝宝的毛放到了房子里,但是贝贝好像听到了自己同伴“吱吱”的叫声,回头看看我们好像在说:“我不愿意被抓”。爸爸赶忙趁它不注意抱起小仓鼠把也它放到房子里。哈哈,它们无可奈何地趴在小房子里了。最后又放上垫料,换上了香喷喷的浴盐和水,把小仓鼠从小房子转移到笼子里,它们在滑梯、转轮上玩的手舞足蹈。
这就是我的小仓鼠,我要让它们和我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
练习七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2、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组合学生解答练习七中的习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5、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1、第2题“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第4题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1)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2)再过一年(即小孩7岁时),老人的年龄是小孩的几倍?小孩8岁时呢?(3)有什么规律吗?3、第5题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每周存的钱数越多,存的周数就越少”的规律。4、第7题数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知道比较“谁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打的字数多。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看1分谁打字多。126÷3=42(个),90÷2=45,45〉4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看6分谁打字多。126×2=252,90×3=270,270〉25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5、第8题数学中要结合这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可以:(1)理解题意,说说从弄脏的购货发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6、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7、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会具体做到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是星期几;
会计算某年到某年经过了多少年;
会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学重点:
计算某年到某年经过了多少年。
教学难点:
推算日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研究。
第()组研究者。
说一说看今年本月的日历,从日历上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今天是星期()。
本月第一天是星期()。
找一找从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
(1)教师节是()月()日,星期()。
(2)中国_生日是()月()日,星期()。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月()日,星期()。
(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关于这些节日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课堂学习。
1、交流课前研究情况。
2、课堂研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月()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经过了()周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是()年,我已经()岁了。
(3)伟大_于1893年12月26日,到今年是他诞辰()周年。
(4)今年你()周岁。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哪种方法更好?
小结:要计算经过了多少时间,可以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来计算。
3、游戏(猜生日)他们每个人的”生日分别是几月几日?a、我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三天。
b、我刚过完生日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
c、再过30天就是我的生日了。(从当日算起)。
4、练习。
(1)我是在()年()月()日出生的,生日在第()季度。
(2)豆豆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他的生日是()月()日。
5、提高练习。
某个月里有三个星期日的日期为偶数,请推算出这个月的15日是星期()。
渗透枚举法、排除法。
三、全课小结。
你有什么体会?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二
设计思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有孩子问我:老师,还有几天就到放假了?我告诉他:还有一个多月。他又会问:一个月是多久啊?幼儿对年月日这样抽象的要领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我设计了“认识日历”这节活动,通过让孩子观察探索日历,引导孩子使用日历,最后让幼儿利用日历让自己能够记住一些重要的日子。
活动名称:《认识日历》。
活动目标:
1.学会看日历,并能快速找到自己要找的日期。
2.丰富孩子对时间的认识。
活动准备:请每位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份日历。
活动过程。
1.人识月的标志。
在故事开头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小房子和我们小区里的大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住的小区里的每幢房子上都有什么标志?标记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在故事中让幼儿知道了日历上“月”的标志,并且了解一年有十二个月,日历上大数字是几就是几月。
2.认识日。
继续在故事中引导幼儿观察日历中还有什么?那么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小结: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每个月有多少天,而且日历中小数字是几就是几月,并且能在黑板上及自己的日历上准确的找到几月几日在哪。
3.认识星期。
教师小结:在故事中,用分组的方式,让幼儿来找几月几日相对应的是星期几?因为“组”这个字对大班孩子来说不陌生,很容易理解。孩子很快就掌握里这些内容。
1.找出自己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号,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日历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让幼儿找出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的具体位置。
教师说出一个日期,让幼儿在自己的日历上迅速找出并抢答在哪,它是星期几?答对者给与奖励。
在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日,并练习每天看日历。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三
北师版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水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播放录音故事)。
(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课文大意。)。
2、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板题)。
对话平台。
自读。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良好习惯。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读文后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走向。)。
识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参见我会读)。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谈话。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学生自己说想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3、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朗读。小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学生读文识字以后,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扎实有效地学习。)。
汇报。
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用自己喜欢的记生字词。听写生字词,然后说出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巩固识字。同桌检查写字情况。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
启思。
2、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方法。(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写、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这样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问启思,讨论探究阅读理解的方法,充分发挥了阅读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可能会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学习。)。
探究。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及时关注各组学习情况,因材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地运用自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以确保学习质量。
展示。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问题。
(1)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第3自然节)。
(3)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师可利用课件或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认识和理解。组织评价各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注重对学生合作情况,创新方法及学习态度的评价。
谈话。
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与危害?
演读。
1、引导学生结合对文中重点语句的体会和理解,练习感情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读出落、打、飘;用愉快、轻柔的语气读出白云与红霞的美丽、可爱;用沉闷的语气读出云的沉甸甸;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温和;用稍强的语气读出水汹涌澎湃等。
2、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组织学生分别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头饰,表演课文内容。适当加上运用和表情。
(从读到说最后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创新的胆识和表演能力。)。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谜语两则。
1、好吃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水)。
2、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缭绕像青烟,遇冷结成小水点。(水)。
【北师版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四
练习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练习。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星期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1、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2、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2、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是怎样解决的?3、交流计算方法:重点交流你是怎样计算48÷2=24和90÷6=15两道算式。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2、教材第12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3、教材第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4、教材第12页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今天我们进一步练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除法口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星期天,一群同学一起到科技馆参观(出示相关的数学信息)1、学生找数学信息:每张门票8元,一共花了80元。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一共有多少名同学?80÷8=10(人)3、变幻信息及问题:每张门票8元,10人一共花了多少钱?4、学生独立解答:8×10=80(元)5、观察“80÷8=10”和“8×10=80”这两个算式,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个数8、10、80,用8和10相乘得80,用80除以8得10,用80除以10就得8,乘除法运算刚好相反。2、根据以上规律尝试写出几组相关的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3、教材第12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教材第13页第7题:填表学生先独立填表,再交流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2、教材第13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2、教材第13页第5题。独立完成。你是怎样判断两个算式的大小的?五、作业:作业本的作业。教学反思: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和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二、教学重点:会看日历,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年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今天是几年,几月,节日吗?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xxxx年xx月xx号。
生:一年有365天。
生:六月一日是儿童节。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观察附页1,这就是日历,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看后小组内交流。
2、小组合作,把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并核对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说一说你的发现。
4、集体交流。
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
生:4,6,9,11月都是30天。
生: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那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有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板书)。
5、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拳头记忆法,然后让小组内再练习拳头记忆法。
6、指名学生上讲台来说一说拳头记忆法,教师适时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不光有拳头记忆法,还有歌诀记忆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小组内快速的记忆,看一看哪一小组记忆的最快,!
7、教师检测各个小组完成的情况。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背诵歌诀记忆法。
2、教师随机说月份,让学生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
师:五月一日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月一日国庆节。
3、做游戏。
咱们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那我们让男生当大月,女生做小月,当我说是大月的年份时男生站起来,是小月时女生站起来。看谁的反应快!
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看日历。
生:我知道了大月和小月。
生:我明白了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学的很好,表现的很出色,以后当你回忆今天这节课的情景时,xxxx年xx月xx日已经永远不存在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五、布置作业。
大月:有31天。
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
闰年:2月有29天。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六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4、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四、总结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作业本中的作业。课后反思: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七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年、月、日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第一环节先让学生认识年、月、日,自主寻找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利用年历,而年历的形成、各月之间的联系、星期的循环等,在教材中体现较少,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有很大帮助,于是我设计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制作年历。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星期的循环和日期的连续性。本课从设计上立足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从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入手。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从制作年历到交流,为学生创设了积极动脑思考的空间和实践平台。营造了丰富的、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
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制作年历”、“看年历”、“找节日”等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八
1.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2.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教学反思:
《看日历》教学设计篇十九
交通与数学教学目标: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教学重点: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交通工具?你们知道吗,在实际生活中,交通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在交通问题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二、探索新知:(一)1、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小东从家里走道学校的两幅图片。如可以问:“这两幅图有什么变化”以发现小东每分走65米,他从家里到学校用了10分。2、学生独立解答第(1)~(3)个问题,并组织小组交流。3、第(4)个问题,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用画示意图的方法理解题意后再解答。(二)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三)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然后组织交流。其中的第(2)个问题可将计算各条路的长短与观察路的长短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得出最近的路大约有“280+150+190=620(米)”。三、实践应用:请同学们看书53页第4题,互相交流一下,你知道了哪些路标?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以作为课下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搜集。教师做好安全教育。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