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艺术表达方式,它能够抚慰人心,激发灵感。如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表现有清晰的认知。接下来就是一些精选的实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中国民间故事篇一
从前有个憨子,只养了个独生女儿如花,那如花越长越美丽,真真切切人如其人,长得如花似玉,两口子疼爱得要命,捧在手里怕飞了,衔在嘴里怕化了。
眼看着如花长到二十岁,还没媒婆来提亲,憨子急坏了。一天夜晚,他老婆说:“儿大当婚,女大当嫁,闺女已长大成人,得找婆家了,你出门去找个女婿吧!”
憨子做事向来干脆,一口答应道:“行!”
老婆叮嘱他:“不能随便找,要找,就找个有本事的。”
“我晓得!”
第二日天一亮,憨子带上干粮出门了。走着走着,来到一座山,山林里有个猎人蹲树丛里,正拉弓射箭,箭法那个好呀,一箭出去,射中一个豺狗子。憨子心想,这小伙本领大,找来做女婿刚刚好。便凑上前去招呼道:“小伙,你这手艺真正高超,娶亲没有?屋里谁跟你过。
生活。
呀?”
那猎手说:“还没有娶亲,家里就只有我妈。”
“那正好,我家有个女子,模样儿如花似玉,针线好又会持家,还没得婆家哩,给你当媳妇吧!”
猎手一听,喜得连连下跪磕头:“丈人,我啥时候接媳妇去?”
“啥时候哇——八月十五吧!”
憨子定了女婿,喜颠颠绕小路往回走,走啊走,走到大河边,一个后生正在渔船上打鱼,憨子便朝他喊:“小哥,过来渡我过河哩。”
那后生把船靠过来,载憨子行到河心,见水面生出一圈鱼纹,说道:“这儿鱼多,待我撒一网。”
后生拿渔网一撒,拉上来满满一网鱼,把个渔船压得斜斜歪歪。憨子帮后生捡鱼收网,边收边问:“小哥你打鱼正是个好把式,为啥船上没个帮手?”
后生说:“没本事,还没娶上媳妇。”
憨子竖起大拇指:“我瞧你找鱼有本事,有本事!我家有个女子,模样儿如花似玉,针线好又会持家,还没得婆家,给你当媳妇吧!”
那后生一听,喜得连连作揖:“那好,啥时候接媳妇?”
“啥时候呀,八月十五吧!”
那憨子人又憨,岁数又大,记性又差,说话时没有思前想后,忘记了前时把女儿许给打猎的人了。
天黑了,憨子住了个客店。半夜,客店女掌柜得了急病,一下子昏死过去,全家人急得大哭,憨子帮着忙里忙外,心里也跟人家一样难过得要命。
正忙乱成一团,进来一个看病的,说:“让我瞧瞧,说不准还能救哩。”
他摸摸脉门,说:“不怕,脉还在跳哩。”说话间取出救命的针药,撬开嘴喂了,又找穴位扎了几针,不一会儿,女掌拒睁开眼,活过来了。
客店全家上下对看病的千恩万谢,端酒炒菜,还请憨子陪着喝杯酒。
喝得高兴,憨子问:“看病的,你本事大哇,跟谁学的?”
看病的说:“祖传的哩,传儿不传女!”
“传我怎样?”
“不传别人哩!”
“好小子,那你可得好好教你儿子!”
“哈哈,我连媳妇都还没得,哪来的儿子?”
憨子一听,高兴得一拍大腿:“咋不早说,我家有个女子,模样儿如花似玉,针线好又会持家,还没得婆家哩,跟你配一对刚刚好。”
看病的连忙躬身下拜:“承蒙丈人看顾,啥时候接媳妇?”
“啥时候哇——八月十五哩!”
那憨子人又憨年纪又大,早把打猎的和网鱼的忘记了。
很快到了八月十五,那天一大早,打猎的、打鱼的和看病的都抬了轿子,敲锣打鼓吹喇叭,来接新娘子。憨子一看急了,一个女儿怎么嫁三个女婿啊?他急中生智,连忙把女儿推到门外水塘边一棵大枣树上。
三家轿子来到门口,都说:“老丈人,我媳妇儿在哪呀?”
憨子指着大树说:“女子只一个,在水塘大树上,哪个本事大哪个接去。”
三家接亲的大眼瞪小眼,齐刷刷往树上一看,只见一女子坐在树杈上,果然模样儿如花似玉,羞答答低头微笑,朝他们扔下来一颗枣子。
见憨子一个闺女许了三家,那打猎的气得没法,照大树“飕”就是一箭射去,这一箭没射中,只吓得那女子一哆嗦,直直掉落水塘去。
打猎的见出了人命,吓得抬起轿子跑走了。
网鱼的见女子掉进水塘,急忙拿渔网一撒,捞上来,一看,女子一动不动,死了。
“阿弥陀佛,老人家不好意思,节哀顺变啦。”网鱼的也急急抬起轿子,跑啦!
看病的见女子湿漉漉躺地上,忙掏出看病的家什,撬开女子的嘴,喂了一服药,按了几下胸,那女子“哇”一声吐出好多水,活过来了。
憨子夫妇千恩万谢,又是握手又是作揖。
那看病的拉住他们:“岳父岳母不必多礼,我救自家媳妇儿,应该的嘛!”
说完,把媳妇儿往轿子一塞,敲锣打鼓吹喇叭,抬回家去了。
共
3
页,当前第。
3
页
1
2
3
中国民间故事篇二
充满传奇色彩的精美故事,饱含深意的道理。滋养着人们的心田,鼓舞人们积极。
乐观。
地向上,这就是中国民间故事的魅力所在。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中国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张三,他小时候特别顽皮,长大后依然淘气,别的本事没有,就爱吹牛皮,死的能吹成活的,大石头能吹到天上飞。
话说有一回,他岳丈大人过六十大寿,张三提了一篮子面筋去贺寿。走到半路,经过一座小桥,桥下有一群鱼,游来游去蛮快活。张三看那鱼有趣,一时顽皮,抓起一把面筋撒下水去。鱼便全抢上来争面筋吃。张三见鱼吃得欢,越看越高兴,就不停将面筋撒到水里,不知不觉,篮子里面筋越来越少,只剩下一把了——张三不禁发起愁来:“面筋都让鱼吃光了,拿什么给岳丈贺寿呢?”
他走下桥,来到小河边,那河边泊着只渔船,渔船上有张鱼网,张三走上渔船,把最后一把面筋撒下水,河鱼一涌而上抢面筋吃,张三就势撒下鱼网,哈哈,网了个正着,一个走不脱,拖上来满满一网鱼。张三把小鱼放回河里,挑选大鱼放入篮子,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大篮。有了这一篮鱼,张三心里快活,唱起歌朝前走,走呀走,走到一座寺庙前,见大香炉里插满了香棒,他随手把香棒全拨出来,一根根插到鱼屁股上。
他岳丈见张三满脸笑容,提满满一大篮鱼来贺寿,也十分欢喜,接过鱼篮便递给他丈母娘:“咱女婿提了鱼来贺寿,连年有鱼好兆头哩!快拿去弄干净烧来吃。”
丈母娘一看鱼,觉得奇怪:“咦,女婿呀,你这鱼怎么屁股上插着红香棒呢?”
张三信口吹牛说:“这是我射的屁股箭哩!我到河边猎鱼,见一条大鱼就射一支屁股箭,射了半天,才猎得这一篮鱼来给岳丈贺寿。”
“什么?你说这鱼是你射屁股箭射来的?”
“没错,就是射屁股箭射来的!这可是俺的绝活,从小到大练出来的,实打实的真功夫,一射一个准,百发百中,箭箭不离沟子门!”
他岳丈一听,大吃一惊,想不到女婿竟有这么厉害的本领,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贤婿,我昨日去集市,见官府贴出榜文,说西山有只吊睁白额大老虎,谁要能射杀它,赏赐白银三百银,招为打虎勇士。你箭箭不离沟子门,不如去揭了榜文,也好为民除害。”
张三两杯酒喝下肚,继续吹道:“俺箭箭不离沟子门,西山那只纸老虎,我会怕它?明日就去揭了榜文,上山射虎!”
岳丈大人等不到明日,兴冲冲就跑出市集,一手揭下榜文,带了两个官差回家:“我这女婿会射屁股箭,百发百中,箭箭不离沟子门,他定能上西山除去恶虎。”
那张三一见官差,吓了一大跳,喝下去的酒全变成冷汗。但事到如今,躲也躲不开,逃也逃不掉,只得硬着头皮跟官差去了。
来到县衙,县官正为西山老虎烦恼呢,见来了一位射屁股箭的英雄,一时忧愁全消,眉开眼笑:“英雄,你来得正好,你上西山射虎,需要多少兵马?”
张三壮着胆说:“我从小练成射屁股箭,箭箭不离沟子门,有这实打实的真功夫,实在无须帮手,你只要派六个人敲锣打鼓,在山脚下呐喊助威就是。”
县官一听,当场答应下来,派了六个官差带了锣鼓去助威。于是乎,一行人来到西山脚下,张三让锣鼓队在山下待着,自己一个人背了弓箭上了西山,爬到一棵大松树上。
再说那只吊睛白额大老虎,它听到锣鼓喧天,心里也着慌,走出洞来,闻到生人气味,抬眼一看,只见张三高高蹲在树上,正看着它呢!那老虎腹中饥饿,一声怒吼,高高跃起,朝张三猛扑过去。
张三吓得屁滚尿流,只能闭上眼等死。没想到,张三站得高,老虎蹦不上去,又用力过猛,一下撞在老松树的大树杈上,头朝下屁股朝上卡在那里,上也上不来,下也下不去。
“妈呀,真是天赐良机!”张三连忙弯弓搭箭,把箭袋里的箭一支支射进老虎屁股去,老虎挨了一屁股箭,疼得拼命挣扎,结果一下子从树杈挣出来,径直往下掉,头朝下撞到大石头上,摔死了。
张三见老虎没有动静,就爬下树,跑下山,喊来待在山脚下的锣鼓队员,大伙儿合力把大老虎抬回了县衙。县官见张三除了恶虎,细细看老虎屁股上密密麻麻的利箭,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对张三大加赞赏:“果然箭箭不离沟子门,真是神射手啊!”
县官当即奖励张三三百两银,命人大摆庆功宴,又连夜写好表彰文书,把此事上报州官,州官又上报京官,京官又上报给皇帝。
皇帝听说有这样的奇人,亲自召张三上京城,对他说:“最近番邦侵犯边境,听说你射屁股箭功夫了得,箭箭不离沟子门,朕任命你为边塞先锋,若能打退番人,重重有赏!”
张三到了边塞,立马让工匠连夜打造弓箭。番人探听到这人射屁股箭的本事,个个吓得面无血色,双手捂住屁股,远远迁到土耳其去了。边塞从此太平。皇帝大喜,立马赏赐张三黄金千两,又加封为神箭大将军,派他去草寇山平定草寇。
张三带了大军,浩浩荡荡朝草寇山开去。
贼头听说屁股箭将军来平寇,立马召集草寇训话:“听说这神箭大将军专会射屁股箭,百发百中,一射一个准,箭箭不离沟子门,咱要早作防备!”
草寇们怕被屁股箭射中,个个到铁匠铺打一面铜锣,挂在屁股后面挡着,以防利箭射中沟子门。
张三来到草寇山,趁黑夜上山平寇,一边走,一边命令大军齐声高喊:“开——弓!开——弓!”
草寇一听开弓,吓得摸黑起身,个个在屁股后面挂好铜锣,在山寨左冲右突。草寇们这一跑,屁股后面的铜锣便“铛铛铛……”响个不停。
贼头听到“铛铛”响,以为屁股箭射中了,吓得从床上跳起来,大喊:“兄弟们,快跑啊!这箭法真准!果然箭箭不离沟子门!快跑!快跑!不跑就来不及了!”
只一会儿工夫,草寇山的草寇丢盔弃甲,跑了个精光。
白得财的小儿子是个傻瓜。让他去打醋,他可能会打回酱油;让他去买凉粉,他八成给买成豆腐。
就是这样一个傻子,在今年的清明节却担负起了为白家上坟的重任。
所谓上坟,就是清明节那天,家家派出男丁,携带铁锹镐头、香表供品到自家坟茔,把一年来被雨水冲走的泥土重新添补在坟上,然后摆上供品,点燃香表纸钱。这样,坟头上有新土,有青烟缭绕、纸灰飞扬,就证明这一家后辈有人,有香火相传。
而白得财一家对上坟尤其重视,因为白家的祖坟占了一块风水宝地,才有了白得财如今人旺财也旺。最初谁也没有把那块地看在眼里,那块地原属周家,是个水洼,早先还可以栽几支莲藕。后来周围岗上石不断冲积,水洼几乎被填平了,裸露的礓石湿漉漉的,种什么都不长,就成了荒地。有一年白得财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逃荒到这里,不想祖父病故了。白得财的父亲用一根扁担换取了二分之一的水洼地,埋葬了祖父;又倾其所有买了一亩菜园,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后来白得财的父亲去世,也葬在了洼地,洼地就正儿八经成了白家的祖坟茔地。白得财当家以后,祖坟的风水开始发威,让他心想事成,干什么都顺手。老婆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打破了白家八代单传的局面;那一亩菜园四季常青,种什么菜都疯长,养活一家吃喝穿戴还有盈余,白得财就拿盈余置买土地,不知不觉竟有了百亩良田,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稍稍遗憾的是小儿子有些傻,但再傻也是个男丁。白得财认为,白家先人一挑两担来到这里,不出三代就如此发达,凭的就是祖坟的风水!
既然祖坟风水如此眷顾后辈,白得财对祖坟的祭祀也就格外重视,四时八节都要送些纸钱。清明节则是重头戏,白得财再忙也要亲自出马,培土添坟,上香烧纸,磕头谢恩,祈福祈财。
然而今年的清明节,白得财却不能亲自上坟了,就连他那两个大儿子也不能到祖坟上添一把土燃一炷香了,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在县衙的大牢里关着呢。而他们之所以蹲班房,也是因为祖坟。
说起这场官司,得提到马家。马家是本村人,祖上以磨豆腐为生。到了马大头这一代,继承了祖上的旧业。后来因为不断地添丁进口,磨豆腐之外,又添了泡豆芽,都是水中求财的事业,图个“财如流水滚滚来”的吉利。尽管愿望不错,年复一年不过混个温饱,总也发不起来。也是求财心切,马大头找了邻村一个阴阳先生指点迷津。阴阳先生吃饱喝足之后,说是他家祖坟风水不好。马大头又花了一些钱请先生给找块风水宝地。阴阳先生揣了银子在村外勘察,竟指着埋葬白家先人的那块洼地。望着阴阳先生远去的背影,马大头还有些将信将疑:这个一年四季都湿漉漉的洼地竟然藏着风水?可又一想这些年白家发得如火如荼,可见风水之说不虚。一年四季湿漉漉,说明这里有水。风生水起,有风有水,合起来可不就是风水!白家当年穷,只买了这洼地的一半。马大头找到周家,买下了另一半,然后选一个吉日,迁葬了祖坟,并鼓励全家说从今以后咱们家有祖坟的风水罩着,只要父子同心、兄弟合力,发家致富指日可待!
说来也怪了,马家自从迁了祖坟,那日子就渐渐有了起色。马大头在家领着妻子女儿没黑没明地磨豆腐、泡豆芽,两个儿子则走村串乡销售豆制品,甚至把豆腐、豆芽卖到了城里。生意顺风顺水,如日中天,很快就积累了不少银钱,也成了村里的殷实人家。
祖坟的风水带来如此财运,马家自然对祖坟倍加崇敬珍爱。
料不到的是,正是对祖坟风水的珍爱,给两家招来了一场官司。
这一年的夏天下了一场大暴雨,祖坟上的泥土流失不少。天刚放晴,马大头就带着儿子们整修祖坟,铲起四周的浮土,添加在坟头上,使祖坟比原先还要高大。
马家的人正忙活,白家也来整修祖坟。一到洼地,白得财就瞪大了眼睛:“你家铲浮土怎么铲过了地界?”
两家的坟地中间立有界石。马大头站在中间看看,刚才只顾添坟,没提防真是铲过了界。不过也不多,顶多越界四指宽。马大头抱抱拳表示歉意:“对不住了白大哥。多铲了两筐土,我让娃子们去那边岗上抬几筐还你。”
白得财说:“别处的土,再多我也不要,我只要我家坟地的土!我这边的土,是从祖坟上流下来的,沾了风水灵气,一筐也不能少!”
马大头说:“你这不是难为人嘛!”
白得财说:“不难为你,让我的娃子们从你家坟上挖两筐土就行了——刚才你说顶多两筐土!”
这地方的习俗,最恼人的事情莫过于挖祖坟上的土了。马家父子一字排开,护着祖坟:“谁敢动手!”
白家自以为正义在手,举着家伙硬往上冲:“取回自己的土,有什么不敢?”
两家都是父子兵,狭路相逢,顷刻间血肉横飞,都是伤痕累累,血染红了风水宝地。
接下来,两家先各自用药养伤,然后花钱请讼师写状纸再摆酒席请客贿赂师爷向县老爷告状。县老爷是个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刁官,得了白家的银子,判马家败诉:你添补祖坟无可非议,怎么可以越界取土?先打后罚,让马家吃了不少苦头。吃了马家的贿赂又改判白家无理:不就是两筐土嘛,人家又不是不还你,怎么就可以动手打人?先罚后打,同样让白家苦不堪言。两家自然不服,脚跟脚去府衙喊冤。知府见是小事一桩,不予受理,发回县衙重申。县老爷大喜,正要把原告、被告再吃一遍,不料噩耗传来,老爹去世,按规矩他回籍丁忧,只好把这块肥肉留给后任。
新老爷却与前任不同。先分头传唤了两家的当事人,又去村里作了调查,弄清了纠纷的来龙去脉,这才升堂判决。新老爷把两家行贿的银子摆在大堂上,语重心长地说:“纵观这起纠纷,真如芥豆之微,可你们两家却打得头破血流,缠讼将近一年,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实在不值!我也不收你们的贿赂,只要你们即刻息讼,握手言和,回去种地经商,把日子过好!”
白家占理,不肯就此罢休,表示定要向官府讨个说法:至少让马家当堂道歉,并赔偿这一年的损失。
马家也不认为自己理亏,是你白家先动手打人,才造成流血负伤,才造成这将近一年的损失。既然你白家要上诉,我姓马的奉陪到底!
新老爷“哦”了一声说:“你们两家都有理,倒是本官判决轻率了。来人,将白、马两家暂行收押,待我重新调查取证,然后精研律条,细细对照,再行判决!”
新老爷命人把两家人关进班房,一关就是月余,以至到了清明节也不放人,让他们心里惦着风水宝地却不能亲自上坟祭祖。
这就轮到傻子上场了。这地方的风俗,女人是不能上坟的。如果女人上坟,那就说明这一家已经绝后,是一件很伤人的事情。白得财和两个大儿子都在蹲班房,那就只能傻子去了。傻子跟着父亲兄长上过坟,程序还是记得的,先给坟上添土,然后摆上供品,点燃香表纸钱,跪下磕头祈祷。至于祈祷些什么,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倒是马大头先知道了傻子上坟的事。清明节不能祭祀祖宗,马大头寝食难安,就用重金买通了看守,趁着夜色溜了回来。老婆说白家的傻子早把坟上了,马大头还不相信,跑到洼地一看,祖坟焕然一新,一堆纸钱尚未燃尽,些许青烟还在缭绕。马大头思忖片刻,连夜回了班房,天色微明就催狱卒速去通报新老爷,即刻撤诉息讼,愿意向白家赔礼道歉,愿意赔偿白家的损失!
新老爷升堂,问马大头怎么想通了?马大头通报了傻子上坟的事情,情绪冲动地说:“不管傻子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都从心里感激他。我们这些人,自以为精明强干,其实连个傻子都不如!不就是两筐土吗?何必伤人伤财。回去我就从坟上取土,还给白家!”
白得财也早坐够了班房,连声叹息着说:“那两筐土,我是不要了。傻儿子为我解了班房之苦,我也感谢他!”
新老爷把他两家的能干男丁长。
时间。
羁押,就是为了熬他们的性子,让他们饱尝缠讼之苦,然后自行撤诉。现在冒出个傻子无意间的配合,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便说:“看在傻子的分上,我就准了你们撤诉息讼。不过我要告诫你们,风水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这一年你们为了官司,家里耽搁了买卖,外边还要花钱打点衙门官差,各自损失不小,祖坟风水怎么不予保佑呢?今后都学学傻子,多一点宽厚,少一些计较,安心营生,才是生财发家的根本!”
傻子上坟,两家息讼,成为一时的美谈。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中国民间故事篇三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用祖传的结绳记事的办法替黄帝记载史实。
时间。
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忘记了。因此,仓颉想造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
因为怕人打扰而延误了时间,仓颉把自己关了起来,开始专心地创造新的符号。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
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的模样绘的;“月”字,是仿照着月牙儿的形态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爪”字,是观察着鸟兽的爪印涂的......仓颉就是这样细心观察万事万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过去,仓颉创造出了我们今天用的所有汉字,并将它们传授给了后人。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
生活。
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
母亲。
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时侯,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决心尝遍所有的东西,好吃的放在身边左边的袋子里,给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子右边的袋子里,作药用。
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救。后来,他左边的袋子里花草根叶有四万七千种,右边有三十九万八千种。
但有一天,神农尝到了“断肠草”,这种毒草太厉害了,他还来不及吃茶解毒就死了。他是为了拯救人们而牺牲的,人们称他为“药王菩萨”,人间以这个神话故事永远地纪念他。
中国民间故事篇四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还是一片干涸的海滩。周围几十里内见不着一条小河,也找不到一条小溪。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担着水桶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挑水。他们光为这点点水就日愁夜愁,从来没有过上开心的日子。
老一辈有人知道灵隐后山里有股清泉,因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挡住了流不出来。多少年来,曾有好些年轻人上山去过,想把那道石壁凿穿,可是都没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个小伙子名叫水儿,从小没爹妈,是跟着他老爷爷长大起来的,从六岁起,他就跟着老爷爷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了。这一天,是水儿二十岁的生日,老爷爷为他下了一大锅面,祖孙两个快快乐乐地过了一天。到了晚上,老爷爷将水儿叫到面前,把灵隐后山那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水儿听了高兴,紧紧腰带,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时几个要好的小伙子叫拢来,大家商量着一道上山去凿石壁,一定要使这股清泉流进村来。老爷爷见水儿有这么大志气,高兴得掉下眼泪,连夜准备干粮,明天一早好让他们上山。
第二天,水儿他们一伙十个人,带着铁锤、凿子,准备上山。临走,老爷爷对小伙子们说:“你们去凿石壁,要一口气凿下去,如果停下来,它又长成原来的模样,那就白费劲了。还有,当石壁凿穿的时候,里面的一股石浆喷出来,喷在身上会把人凝成石头的。你们千万要记住啊!”水儿他们一边答应,一边就上山去了。
他们到了山上,马上就动手凿石壁。凿呀,凿呀,从三月清明凿到五月端阳,凿子短了一截,双手都起了血泡了,那石壁还是没有凿通。有四个小伙子说:“也许是老爷爷记错地方了。这里哪会有什么清泉!还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说着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儿他们六个,从五月端阳又凿到八月中秋,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结满了厚茧,可是石壁仍然没有凿通。有两个小伙子说:“一口气凿到底,谁知道要凿到什么时候呀,家里也该回去看看啦!”说着说着也回去了。
秋天过去,冬天来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风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在刺人。水儿他们四个一口气也没松。凿呀,凿呀,一直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鹃花开得红艳艳的时候,那石壁已经凿进去很深很深了。
这一天是三月三,水儿突然听见了石壁那边有汩汩的响声,他把耳朵贴近石壁一听,不由惊叫起来:“啊!泉水!这是泉水流动的声音呀!”大家也都高兴得跳起来了。水儿回过头来向伙伴们说;“你们快点走开,石浆就要喷出来啦!”眼看泉水也要跟着流出来了,谁也舍不得离开那里。水儿见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叫道:“你们再不跑开,我就停下不凿啦!”大家听他这么说,生怕他真的停下来,弄得前功尽弃,只得四散跑开。这时水儿打下最后一锤,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石浆喷了出来,把水儿凝成一个三丈多高的石人!接着,一股清清的泉水,顺着山谷汩汩地流下来,流过村子,灌在海滩边的一块洼地里,洼地被灌得满满的——这就是现在的西湖。
从此,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没有水了。水儿凿过的那座山,后来就叫做“石人岭”。
中国民间故事篇五
板桥三娘子,唐传奇之一。《河东记》第十篇,作者:薛渔思。收录于《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八十六,幻术三。
唐朝时,汴州西面有一座板桥,板桥旁边有一间客栈,叫“板桥客栈”。
客栈老板娘名唤“三娘子”,年纪三十岁上下,模样说不上非常漂亮,但也秀美动人。她没有儿女,也没有亲戚,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从哪里来,大家都说她是个寡妇,但也没有人看见过她从前的丈夫。
三娘子是个勤快人,她自己一个人,把板桥客栈打理得井井有条,经营客栈,也卖粥饭,她还养了一大群驴子。
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不论是出差公干的,还是私人旅行做买卖的,如果路过汴州不够钱用,只要去找三娘子,三娘子就会降价接待他们。
人人都说她经营有方,板桥客栈总是住满客人。
元和年的一天,许州有个叫赵季和的人路过汴州,他来到板桥时天色已晚,见路边有间客栈,就推门投宿。
三娘子热情地迎接他:“客官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季和说:“我是许州人,去往东都洛阳。天黑了,今晚想在你这里住宿。”
三娘子带他进去:“今晚没有好床位,只能委屈你住到角落里。”
季和说:“不要紧,角落正安静。”
赵季和在最里边的床铺安顿下来,他床铺隔壁就是三娘子的卧室。
三娘子端茶送水,照顾客人十分殷勤周到。快到就寝。
时间。
了,三娘子从房间端出来一坛陈年的美酒。
“这是我自家酿的花雕陈酒,为众位客官洗去旅途风尘。”
她笑着打开酒坛盖,酒香四溢。
“多谢老板娘,干杯!”
“干杯!再来一杯!”
住宿的客人都围到三娘子身边,他们饮酒说笑,非常快活。
三娘子酒量很好,喝了很多酒,却没有一点醉意。赵季和也跟大伙一起说说笑笑,但他没有喝三娘子的酒,他生性谨慎,素来滴酒不沾。
二更时分,旅客醉了困了,各自上床睡觉。三娘子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关上门,吹灭了烛火。
夜越来越深,众人都已酣睡,只有赵季和睡不着。
隔壁三娘子的房间里,传来了悉悉窣窣的声音,他把脸贴在墙壁,透过墙缝窥视,看见三娘子点亮蜡烛,搬出一个木箱子,她把一块手帕铺在地上,然后从木箱取出一个小木人,一匹小木牛和一套小犁耙。
那个小木人大约六七寸高,做得十分精致逼真。三娘子把它们放在灶前,低声念了几句咒语,然后含上一口水,喷向它们。
水一淋,小人和小牛当即活了过来。
小人把犁耙驾上牛背,牵着牛,走到手帕上,手帕就变成了一块田。小人来来回回耕了好一会,他精工细作,把那块田耕得平平整整。看他耕好田地,三娘子就递给小人一袋荞麦种子。
小人接过种子,在田地播了种,种子立刻发芽,很快开出荞麦花,结出金黄色的麦粒。小人将荞麦收割下来,脱了麦壳,共得到七八升荞麦,交给三娘子。三娘子搬出一个小石磨,让小人把荞麦磨成粉。
等小人干完活,三娘子对着他念出几句咒语,那块田又变成手帕,小人和小牛又变回小木偶,一动不动站在地上。接下来,她把小木人、小木牛、犁耙和手帕收回木箱子。
然后,三娘子把荞麦粉做成了烧饼。然后她吹来蜡烛,睡了一会。
再过不久,公鸡“喔喔喔”鸣叫起来,天色微亮,旅客们纷纷起身,准备离去。
三娘子从卧室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荞麦烧饼,对大家说:“各位客官,清晨饥饿,吃个烧饼再走吧!”
赵季和想到昨晚的事情,心中又怀疑又害怕,他没有吃烧饼,直接走出客栈。
刚出门几步,他听到一阵奇怪的驴叫,回头一看,只见吃烧饼的客人同时跌倒在地,嘴里发出驴子的嘶鸣。
只一转眼间,吃了烧饼的客人就全部变成了驴子。
三娘子马上把驴子赶进棚里,把客人的财物据为己有。
赵季和很能沉得住气,他没有把这件事讲给任何人听。过了一个多月,他办完洛阳的事回到汴州,仍然来到“板桥客栈”投宿。这一次,他事先做了几块荞麦烧饼,烧饼的大小和形状都做得跟三娘子的烧饼一模一样。
见他来投宿,三娘子还像上回一样,笑容满面迎接他,端茶送水十分周到。
这一晚,客栈没有别的客人,三娘子让他住最舒适的床铺,就寝之前,又端来美酒。赵季和推说自己不喝酒:“我明天一早出发,想在上路前吃点东西。”
“好的,我会为你准备可口的早餐。”三娘子笑着说,“晚安。”
第二天早上,鸡鸣过后,赵季和起身洗漱,正当他收拾行装的时候,三娘子端上来一盘荞麦饼:“客官清晨饥饿,请用早点吧!”
说完,她放下烧饼,又转身走开。赵季和连忙从盘子里拿起一个烧饼,偷偷换上自己带来的一块。
三娘子很快走了回来,微笑问:“你怎么没吃啊?”
赵季和笑着答:“真巧,我也带了这种烧饼。”
他从包裹里掏出烧饼,吃了一块。
三娘子在他对面坐下,给他倒好一杯茶:“我亲手为你做的麦饼,难道你不要尝尝吗?”
赵季和说:“多谢三娘子亲手做饼的心意,娘子辛苦了,你也吃一块我做的饼吧。”
他把偷换下来的荞麦饼递给她。
三娘子接过烧饼,咬了一口,马上趴倒在地,发出驴子的嘶鸣。她回头看了赵季和一眼,来不及说一句话,就变成了一头健壮的母驴。
赵季和给她套上挽具,骑上她回家去。他带走了那箱木偶。
不过,他不知道咒语,也不懂得幻术,没有办法让他们行动起来,也就没有办法做新的荞麦烧饼,把别人变成驴子。
赵季和骑驴游历了很多地方。
三娘子真是一匹最强壮的驴子,她能吃苦耐劳,可以日行百里。
四年后,赵季和乘驴入关,走到华岳庙。路旁有一位老人,看到他们,拍手大笑起来:“板桥三娘子,你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
他伸手抓住笼头,对赵季和说:“她虽然有过错,但遭受这几年的罪,也真够可怜了,把她放了吧。”
说完,他摘下笼头,把那头驴解放出来。三娘子立即脱去驴皮,变回人形,直起身来。她拜谢过老人,一句话也没有跟赵季和说,掉转头,即刻消失不见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听说过板桥三娘子的消息。
共
3
页,当前第。
2
页
1
2
3
中国民间故事篇六
上世纪二十年代,豫南x县城城墙下的破庙里,住着一群流浪儿,其中有个约七八岁的小孩子,老是跟在这群孩子的后面跑来跑去,孩子们都叫他小顺。
小顺是个讨饭的孩子,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几乎没有人不认得他,那是因为他多年要饭,走熟了县城的角角落落。他不爱说话,是个孤儿,从不像有的要饭娃儿那样刁钻、无赖,因为他稳重、诚实,大家都可怜这小小的男孩儿,对他也就客气了许多。天长日久,就连许多人家的狗,见了他都懒洋洋的躺在地上不想起来,象征性的吠上两声就又眯上了眼睛。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小顺渐渐的长大了。这天,他来到了菜市旁的裁缝铺前,老裁缝王掌柜说:“孩子,今天没剩饭,只有昨天的半块硬烧饼,你吃吗?”小顺点点头,接过烧饼道了谢转身就要走。
“你回来,孩子!”
“啥事?掌柜的?”
“你今年有十岁了吧?年龄不小了,再要饭别人会笑话的,你愿意到我家跟我学徒吗?”王掌柜笑着问。
小顺怔了一下,“真的?那……我愿意!”
就这样,小顺就跟了王掌柜。换了衣服,理了发,像模像样的当起了学徒。
“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在当时那个年代里,学徒是件很苦的事,每天要早起、晚睡、吃剩饭、抱孩子、倒尿壶、洗屎布……,一家的杂活都是徒弟的,挨打、受气也是家常便饭,许多人忍受不了而逃跑。可小顺没有,他把裁缝铺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王掌柜两口子当成了父。
母亲。
来侍奉,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家庭,他孝顺、
勤奋。
懂事,自然没有人外待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因此他倍感温暖。
要说十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只一个“勤”字就弥补了他所有的不足,眼勤,勤看勤学;手勤,爱干活,手脚麻利;腿勤,呼之即来,干啥都跑得快;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呢?老板娘总是喜滋滋的看着他,只恨不是亲生的,就和王掌柜商量,想收小顺为义子。掌柜说:“这事我早想过了,咱已有两个儿子,再收小顺合适吗?再说‘师徒如父子’,和自己的儿子也差不多,我看就算了吧。”从此,两口子就把小顺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疼他爱他,毫不保留的把手艺教给他。
转眼两年过去了,一天,王掌柜准备到武汉去,想再买一台缝纫机和一些配件,有些不放心的对小顺说:“我大约得三天才能回来,你能看的住铺面吗?当然,你只接活,记清尺寸就行了,敢吗?”
“哪有什么不敢的,接活记清名字、地址、尺寸,有事问师娘行吗?”
“好!千万谨慎小心,别惹事,看好铺子!”
因事情耽搁,王掌柜直到第七天才坐上回家的轮船,心里那个急呀!惦记着家里的铺子,小顺还太小,真怕出点儿啥事,望着那浑浊的江水,直恨轮船跑得慢。天亮下船,雇了头毛驴,急匆匆的往家赶。
进得县城,拐过两条街,远远看见自家的铺子开着,悬着的心才安稳了些。到得门前,急唤小顺,那小顺见是师傅,高兴地一边对后院大喊:“师傅回来了!”一边蹦出来接应。师娘也慌慌张张跑了出来。
正当这时,邻居李二嫂领着小女儿风风火火跑了来,还真把王掌柜吓了一跳。
“看看!这是恁家小顺给做的,”她一边扯着女儿,一边拉着女儿的上衣让王掌柜看,“看这衣服做的,咋这么合身、这么漂亮,这小顺才多大个孩子啊!就这么有本事!”这连声的夸奖才让王掌柜放下了心。
“王掌柜,您真有眼力啊!有这么好个孩子给你做徒弟!真懂事儿,没要我一分钱啊,谢谢您……”。
裁缝铺的生意渐渐的越来越好,王掌柜家的日子也慢慢的宽裕起来。两个儿子都进了外地的洋学堂,老板娘也轻快了许多,时常到前面帮忙,几年下来,竟在乡下置了十多亩地,成了名符其实的殷实人家。小顺也已长成人高马大的小伙子,能独当一面的裁缝师傅。只是时局越来越乱,军阀混战,政权更迭,老百姓难得几分安宁,常弄得王掌柜眉头紧锁。
突然有一天,街上乱哄哄的,家家忙着关门闭户,县政府的老爷们逃得精光,随后有一支军队开进了县城,在初冬飕飕的寒风里,当兵的还穿着薄薄的单衣。看到他们穿的破破烂烂的,不抢不掠,严守纪律,人们的心慢慢安定了下来,打开了家门。王掌柜叫小顺出门仔细看了看,才小心翼翼的摘下门板,打开了铺面。
县城又渐渐恢复了秩序,人们各司其业,生意照常进行,学堂里又传出朗朗的。
读书。
声。这天,几个当兵的挎着枪,迎面向裁缝铺走来,这可把王掌柜吓得不轻,关门已来不及,只得满脸赔笑的迎出门来:“长官们好!请里面坐!请里面坐!”
“掌柜别怕,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穷人的队伍,决不伤害老百姓!今天找您,是想请您帮个忙,要麻烦您了!”
“不敢不敢!长官请讲!”
“您都看见了,我们的战士现在还穿着单衣,这天太冷了,想请您帮忙做些军装。放心!布料棉花我们自备,工钱照付,您看行吗?”
王掌柜心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军队打交道,行不行都得行,那就只能答应。
“行!没问题,感谢长官看得起我们!”
裁缝铺忙了起来,棉花、布匹不断地运来;棉衣不断地拉走。交往中王掌柜看定了这支军队都是些好人,就把邻居、亲戚召唤来帮忙,连明彻夜的干了起来,加工了大批棉衣。军队长官很是高兴,开拔前来到铺里,“啪”的一声行了军礼,哗的一声倒出了一堆银元,可真把王掌柜乐坏了:“我发财了!”
王掌柜把小顺叫到身边说:“孩子,你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我想给你安排个铺子,让你自己去干……”
小顺“通”的一声跪了下去:“师傅,您是想撵我走?”
“不是那意思,学徒三年就该出师,你干了多少年?师傅欠你的。你也老大不小了,这样跟着我干下去也不是正事,你是个男人,要成家立业的,要有自己的家……”。
生活。
上没有了后顾之忧,干活还有了帮手,生意越发风生水起。这样,从城东到城西,和师傅的裁缝铺左右呼应,几乎垄断了县城的所有活计。
这人交好运谁都挡不住,李二嫂家的姑娘也是穷人家出身,惯于算计,过日子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把个小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眼见得这家是一天天的富裕起来,有了几个闲钱,遂和丈夫商议,在城南置下了几亩水田。隔年又添了个白胖小子,小顺别提多高兴了!和师傅两家凑在一起庆贺了一番,师傅喝多了,醉眼迷离的说:“小顺小顺,你可是真顺啊!”
这小小的县城虽临近武汉,却也不怎么平静,今天来了国民党,改天就换了日本人,还有那弄不清名堂的各色队伍。弄得市面动荡人心慌乱,有的人就干脆把土地卖掉,全家迁往大城市居住,这样一来,土地价格下跌,农村局势动荡。小顺看准了时机,接二连三的出手,几年。
时间。
就买进了七八十亩农田,加上原来的,竟有了百十亩土地。他铭记着师傅的话,相信“土地是人的根本,谁也搬不动,国民党、日本人谁也带不走”的教诲,把土地作为立身之本,悉心地去经营。他把所有土地的租子降低二成,佃户们皆大欢喜,不仅多施肥料、细心耕种,交租子还很积极,春种秋收,人心稳定。
小顺真正的发家了,裁缝铺面扩大了,收了徒弟,生意兴旺;城外一百多亩田地收成稳定,上交的租子粮堆满了仓库;可两口子依然俭朴如初,丝毫没有有钱人的架子和排场,他们要攒钱,买更多的土地。
一天夜里,城头上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人们吓得抵紧了大门、缩进了被窝。天亮了,人民解放军开进了县城,x县解放了!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中国民间故事篇七
中国的民间存在很多的故事精品,大家看了都很喜欢呢!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民间故事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相传,何瑭在沁阳县作官时,有一位钦差大臣从那里经过,他明明知道也不去迎接。钦差大人很不高兴,心想:我所过之处,大小官员都夹道欢迎,热情招待,唯独你何瑭竟敢如此无礼!有心给他点颜色看看,但一时又找不到什么借口。
这天正值清明,天上下着小雨。钦差大人带着人马正走之间,突然见一个青年农民扛着锄头,戴着斗笠,提着一双新布鞋在泥泞中奔走。他顿时心生一计:立即下令将那青年拿下,解送到何瑭衙内,让他定罪。
那青年农民无故被捕,十分气愤,连声大叫着“冤枉,冤枉!”
何瑭接到此案,感到非常奇怪。这位青年忠诚老实,冒雨回家,有何罪过?这不是钦差大人在有意刁难于我吗?又一想,既然钦差大人送来让我审理,其中必有定罪之处,若审不出,他必定从中抓住什么柄把,对我进行羞辱,解他受冷遇之恨。
何瑭一边审讯,一边仔细观察。当他看到那位青年提着一双布鞋时,豁然心亮,立即问道:“这鞋是谁给你做的?”那青年说:“是我的妻子。”何瑭又问:“你的身体是谁生的?”那青年又答:“是我父母。”这时何瑭就把惊堂木“啪”地一拍,佯装厉声喝道:“惜妻子之手工,不惜父母之遗体,这不是滔天罪行?还讲什么冤枉?”随时将“犯”人押向钦差大人处。并判那青年在。
母亲。
面前磕三个响头,以其守法洗身。
钦差大人看到何瑭批阅的案卷时,不由一惊,知道何瑭不是好惹的,只得放了那青年农民。
从前,有个穷人,很聪明。他看到有些坏人犯了法,只要送些钱财和马匹,贿赂法官,就被宣布无罪释放。为此,他很生气,就想找个机会捉弄捉弄法官。
有一次,他夜里路过一个地方,正巧碰上那里有一家被盗。那些闻讯赶到的公差,不问靑红皀白,就把他当贼抓走了,任他怎样分辩,也无济于事。他想:也好,干脆借机整治一下法官。
在去公堂的路上,他乘解手的机会拾了一块石头,用手帕包好,掖在袖子里。
到了公堂,见了法官,穷人跪在法官面前喊道:“寃枉啊!我的青天大老爷。请你秉公明断,分淸黑白。我是路过那里,根本就没偷东西。”
法官一拍警堂木,喝道:“大胆刁贼,竟敢在本官面前胡说八道!”
穷人又往法官桌前跪了跪,说:“小的委实寃枉,还望大老爷明断。”边说边将袖子里的手帕包掏出来,悄悄塞进公案桌下,放在法官的脚背上,接着又说道:“我父亲也是个有名望的人,他说和你很熟悉,还跟你拜过把兄弟。你不记得了吗?他的脸上有雀斑,两个大耳朶,举止稳重,待人诚恳。如果你好好想一想,肯定会记起他来的……”
就在穷人说话时,法官觉察到脚背上有一个沉甸甸的包,心想,可能是送给他的金元宝,估计至少也有五十两重。不由地心里一阵高兴,乘人不注意,把脚背上的那个小包挪到脚后,然后接过穷人的话头,满面堆笑地说:“对!你父亲我淸楚,是个大好人。像那样的大好人敎出的儿子怎么会做贼呢?不可能!肯定是有人诬告或误抓的。实在对不起,委屈你了。贤侄,快起来,回去吧!”
说完,就下令将穷人放了。
放走穷人后,法官喝令退堂。等公差们退下堂去。法官迫不及待地拿起脚下用手帕包的东西,高高兴兴地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块臭石头,才知道上了当,受了捉弄,他又气又恼,两眼一翻,口吐白沫,往后一仰就昏过去了。
从前,有一个女人,养着一只猪猡,她与丈夫合计,到冬天,猪猡一定长得很壮,可以卖得好价钿,可以添置衣裳,买年货,过年开销全有了。
有一天,猪猡逃出猪棚,吃掉了隔壁邻居家种的一个南瓜。邻居家的男人脾气很躁,看见猪猡吃掉了南瓜,拿起铁搭,一铁搭就把这头猪砸死了。养猪的女人发现后,心想,这件事如果被自己的男人知道了,非大吵大闹不可,甚至会大打一通。打架可是不坏衣衫便坏肉的呀,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恶果,还不如瞒了男人。
她把死猪猡拖进猪棚,那猪棚的二道梁上搁着几根木头,她把这几根木头拿了下来,压在死猪身上,就像这只猪猡被上面的木头压下来压死的。男人回来了,她不声不响。吃饭前,她拎着桶去喂猪,推开猪棚门,马上惊叫起来,男人闻声跑来一看,以为是二道梁上的木头压下来把猪压死了。女的说:“你快去烧水,等一会褪好毛,杀一杀,腌一腌,过年还可以吃的。”男的信以为真,就去烧水了。
就在这天晚上,隔壁那户人家传来了哭声。养猪的男人和女人跑去一问,那家的男人得了急病,发热抽筋,眼看活不到天亮了,他的女人急得手足无措,只是哭。养猪的男人和女人二话没说,就摇来一条船,把病人送到镇上去请郎中先生看病。
一路上,隔壁的那个女人,难为情地说:“我家男人不好,白天把你们家的猪猡打死了,我们赔……”
养猪的男人一听,原来自己的猪是被他们打死的,他不愿摇船了。养猪的女人埋怨道:“你呀,真糊涂!我们与他们是近邻,难免有时候牙齿咬舌头,假如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闹得不可开交,值得吗?近邻比远亲好,谁都有需要照顾的时候,还是不要计较吃亏便宜,互相友爱为好。”
一句话,说得她的男人连连点头,说得邻居夫妻又羞又愧。从此,两家邻居和睦相处。
讲述者:俞叙兴男65岁嘉善县天凝乡农民初小。
采录者:金天麟男46岁嘉善县文化馆干部大专。
采录。
时间。
及地点:1987年7月于嘉善县天凝乡东顺村。
中国民间故事篇八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民间文学与小说故事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民间故事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1920xx年,郭沫若因受到蒋介石的通缉,被迫离开上海远赴日本,开始了“海外十年”的流亡生活。然而,东京警视厅得知郭沫若是个“左派要人”后,立即将他拘留。虽然关押三日后被释放,但警视厅从此派出便衣特务对他进行看管和监视。
第二天一早,郭沫若提着两大包书外出。刚一出门,马上就有两个特务在背后鬼鬼祟祟地尾随而来。郭沫若走了几步,突然回过身来,镇定自若地对他们说:“反正你们是要陪我走到底的,那干脆就给我提着这两包书吧!”两个特务万万没有想到郭沫若会来这么一手,又不敢得罪他!于是只好乖乖地把两包书拎在手里,一直跟着他到达目的地,然后再把他送到家。从那之后,郭沫若只要出门,总是把行李物件交给特务。这样一来,被看管的“要犯”居然成了主人,而负责看管郭沫若的特务却成了他的“跟班”!
鲁华是个老板,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这一天,他从外地出差回来,下了火车之后,先给孤孤单单守候在家里的老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身体不好,鲁华在外一直悬着心。
电话拨通了,但一直没人接听。他有点急了,开着车紧着往家里赶。等进了家门,喊了几声没有反应,却在房间里看到一堆呕吐物。惨了惨了,父亲很可能是生病了,自己硬撑着去了医院!
鲁华东找西找,费尽周折,总算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找到了正在输液的父亲。医生告诉他,父亲得的是胃穿孔,昨天下午刚到医院就做了手术。幸亏抢救及时,已经脱离了。
生命。
危险,要是再晚来一会儿,结果就很难预料了。患者清醒过来之后,院方曾经问过他家里人的联系电话,但他断断续续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父亲七十多了,看到儿子激动得不行,紧紧地拉着鲁华的手说:“儿子啊,你怎么才回来啊?我都差点见不到你了!”
鲁华给父亲擦去眼角的泪水,夸了他一句,“老爸,你还挺厉害呢,有病还知道打电话叫救护车!”
父亲愣了一下,想了想说:“我没打啊,我当时肚子疼得要命,吐得都爬不起来了,咋会有力气打电话呢。这个电话绝对不是我打的!”
电话不是父亲打的,那还能是谁打的呢?鲁华让父亲再好好回想一下,可老人家一口咬定,说当时自己肚子疼得厉害,强忍着疼跪爬在地板上找药吃呢,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敲门。等强打着精神开了门,接下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过,父亲回忆了一会儿,讲出了这样一条线索——敲门走进来的那个人似乎穿着工作服,而且,还隐隐约约听他说了什么“燃气公司”。
燃气公司的人会到自己家里来吗?不太可能啊!现在燃气都是用卡充值刷卡的。不管怎么说,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福大命大的老父亲是被人救了,而且救他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燃气公司的员工!
第二天,鲁华去了燃气公司,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来找救我父亲的人,请帮我查一下他是谁,我得当面感谢他才行!”
等他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公司的领导说,只有用户有燃气故障报修,他们的员工才会提供上门服务,这个人应该很好找。
燃气故障?鲁华一愣,没听父亲说发病前家里燃气有问题啊!那个领导马上打电话给一个部门的经理,鲁华又报出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对方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摁了一阵,回答他说,根本就没有这个电话的报修记录!这也就是说,当天不可能有公司的员工到他家里去过!
鲁华这下子傻了!如果不是你们的人上门服务,碰巧救了我老爹,那还会是谁呢?莫非是我老爸在昏迷状态下出现了幻觉?可他怎么就没说是别的什么公司呢?他说:“会不会是你们员工做了好事不想留名啊?或者是,你们也跟他一起瞒着我?”
公司的领导说:“不会,有了这样的好员工,我们也要当榜样宣传的!”
查不到救命恩人,鲁华只能到120急救中心去了解情况。接待他的人很热情,调出了那天求助电话的录音——果然是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十分焦急地说:“请你们快点来吧!这里有个老头儿病倒了,神智都不清醒啦!”
接线员又问他病人家的住址,他犹豫了片刻说:“就是五星路和中山路交叉口的那排连体别墅!你们快派车来吧,我在路口儿等你们!”
能查到的信息就这么多。按着工作人员的介绍,鲁华又找到了那天开急救车的司机。司机说,在那个交叉路口儿,的确是有一个好像穿着工作服、三十多岁的男人,怀里抱着已经昏迷的老头儿。等把病人抬上车,他说自己马上去联系患者的家人,着急忙慌就离开了!
线索到这里彻底中断了。也就是说,的确有个“疑似燃气公司”的人救了自己的老父亲,可这个人就是不肯站出来!这让鲁华心里十分遗憾。
鲁华回到医院陪护父亲,又等刀口拆了线,把老父亲接回家里。这期间他又联系了一回燃气公司,对方却还是充满遗憾地说,实在是查不出来这个做好事的人。
这天,鲁华在家打扫卫生,在放电话的茶几下边,发现了一张皱巴巴的手机缴费单,号码是一串陌生的数字。鲁华马上联想到:这会不会是那天给120打电话的好心人,一不小心落下的呢?他可能是想掏自己的手机打120,后来又觉得不方便,于是就又改用了家里的固话。对了,就是这么回儿事!
鲁华高兴坏了!马上按着号码拨了过去,想不到提示音说,对方的电话已关机。过一会儿再打吧,还是关机。一直打到了第二天,电话里传来的永远是那个声音: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电话拨不通,鲁华的心里更想不通了!至于这样吗?做好事不留名的咱是听说过,但做了好事怕人追查到,连刚交过费的手机都不敢用了,这可是太匪夷所思!
鲁华有个朋友在通讯公司上班,当个中层小干部。鲁华给他打了电话,请他私下帮着查查,这个。
雷锋。
式的机主到底是什么人,还有没有别的能联系上他的方式。那个朋友偷偷地帮他查了一下,然后给了他一个与机主通话频繁的电话号码。朋友说机主登记的名字叫王天健,通话频繁的号码很可能是他的老婆。通过她再查找机主的下落应该不是个问题!
事情有了进展,鲁华十分高兴,立即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女人。鲁华想了想,直接称呼她为弟妹。
对方疑惑地问:“你怎么会有我的电话?你是谁啊?”
鲁华说:“我姓鲁,是你老公的朋友。弟妹啊,我和他联系不上了,想问你一下,这家伙跑哪里去了?”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警觉地说:“你找他有什么事吗?”
鲁华忽然心生一计,说:“啊,是这么个事儿,半年前,我从他那里借了两千块钱。现在手头宽绰了,想还给他啊!”
一听说是这事儿,对方的口气马上变得热情起来。她说:“哎呀,那太好了。我们现在正缺钱用呢!你方不方便,最好能到肿瘤医院来一下。我这里正护理病人呢,实在走不出去。”
半个小时后,鲁华在肿瘤医院见到了王天健的老婆。他把一袋刚买的水果还有三千块钱交给了对方,说多出的一千元是当初约定好的利息。王天健的老婆说,老公可能是外出借钱去了,她会想办法和他联系的。鲁华问是谁住院,王天健老婆说是她的婆婆,短短两个月,已经花掉十几万了。
见面的时候,王天健的老婆显得很机智,再三追问鲁华姓什么叫什么,在哪工作,又是怎么和自己老公认识的。鲁华没有思想准备,怕惊扰了对方,又不好直奔主题,所以回答得一塌糊涂,眼看着对方的眼神疑惑中透露出了警觉。
就在这天晚上,有两个便衣警察登门造访,出示完证件,很严肃地问他:“你认识一个叫王天健的人吗?”
鲁华想了想,说不认识。警察冷笑了一下,说:“真的不认识吗?那你为什么多次打过他的手机呢?”
鲁华一下子傻掉了,自己的电话都被监听了,是不是卷进了一起刑事案件啊!于是就赶忙竹筒倒豆子,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对警察讲了。为了表白自己没有说谎,他还找出了那张缴话费单据。警察听了,似信非信,又把他的老父亲请了过来,一五一十地向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事情终于弄明白了,其中一个警察自言自语地说:“这么有良知的一个人,干什么不行啊,非要干犯法的事儿!”鲁华急忙追问对方犯的是什么案子,警察摇摇头,没有告诉他,说了声“谢谢配合”就离开了。
鲁华的心里开始纠结了。他在想,这个王天健究竟是什么人呢?按120的说法,肯定是他打电话救了老父亲,这个最关键的情节是不会错的!可在警察的眼里呢,他分明是个犯罪嫌疑人啊!那么到底是好人干了坏事,还是坏人干了好事呢?这真是个解不开的谜!
就在这天晚上,鲁华的手机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那个人说:“请问你是谁啊?你为什么要以这个名义给我送钱?”
鲁华心中一喜,高兴地说:“你就是王天健吧?我姓鲁。咱们什么时候见个面?你要是有难处,也许我会帮到你的!”
王天健那边儿幽幽地说:“你也犯不着这样吧?我知道你是警察,是在用这种方式和我套近乎。不过我还得感谢你们,三千块钱毕竟不是个小数儿。”
鲁华一愣:“什么警察?我不是警察!”
电话里的王天健苦笑着说:“行了吧,我的大哥!感谢归感谢,可请你原谅,我现在不能去投案自首。我现在得抓紧搞点儿钱给老妈治病啊!”
说完这句话,对方就把电话挂断了。一头雾水的鲁华急忙查来电显示,马上又把电话回拨过去,这回是一个女人接的,她说这是一家小卖部的公用电话,刚才打电话的人已经走了。
看来,这个救命恩人王天健的确不是在躲自己,他是在躲警察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电话里他说在搞钱给老妈治病,这可是一个能让他现身的理由。
第二天,鲁华又去了肿瘤医院,给王天健的老婆又留下了两千元钱。看到她飘忽不定的眼神儿,鲁华知道他们两口子通过电话了,都以为是办案的警察和他打亲情牌,鼓励他自首呢!为了解除她的戒备心理,鲁华索性把自己的驾驶证掏出来给她看,又把要寻找王天健的真正原因都对她说了。谁知道,这个女人还是不肯相信他的身份,一边用话敷衍他,一边找笔给他打了一张欠条。
当天晚上,王天健的电话又打来了,这是鲁华意料之中的。王天健说:“大哥,你真的不是警察吗?”鲁华笑了笑说:“我是办你案子的警察,我的老爹同时又被你给救了,能有这么巧的事儿吗!”王天健也被他说笑了:“那有啥奇怪的,一切皆有可能嘛!就像我现在和你通话,说不定也被警察监听了呢!”
鲁华说:“不至于吧?多大个事儿啊!你真要是背了那么大的案子,你会有心思救我老爹吗!告诉你吧,因为打过你的手机,昨天真有警察找我了。不过,连他们都给你点赞,说你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王天健说:“你也用不着感谢我,谁家里没有个老人啊。不过,挺对不起的,害怕牵扯出麻烦,我也没能送你老爹到医院。”
鲁华想了想,问他:“老弟,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摊上了什么事儿?”
王天健沉重地叹了一口气,对他说:“唉,别提了,以后再说吧!”
说到这里,王天健又把电话挂了。
几天之后,鲁华开车上班,忽然发现有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在一路跟踪自己。等停了车走进写字楼,那个人仍跟在他身后。鲁华心里想,会不会又是警察啊?看到王天健和我继续通电话,就想顺藤摸瓜抓到嫌疑人。
到了办公室,鲁华刚刚坐定,就听见有人敲门,戴着大墨镜的跟踪者竟然出现在他面前。没等他发问,来人就自报家门,说自己就是王天健。他还说,今天一路跟踪而来,就是想确定鲁华到底是不是警察。
这个王天健,从小就喜欢电子知识,大学学的又是理工科。毕业之后,他开了一家电器修理部。开始时,凭着兴趣研究出了几个新玩意儿,就是利用类似“木马”的软件植入,篡改信息指令,把一些生活中应用的公交卡、加油卡、购物卡,还有燃气卡什么的,随意更改,增加充值的金额!之后,他也只是偶尔玩玩,体验一下。
成功。
的快乐。两个月之前,老妈忽然患病住院,家里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无奈之下,他就想出这么一个发财的“点子”,就是假冒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为用户的燃气卡进行“优惠充值”。他的犯罪目标,主要针对那些缺少分辨能力的老年人。如果你掏钱买四十立方燃气,他以“为老用户打折”的名义,能当场为你划卡刷出六十立方。接连干了几十起,弄了不少钱。那天,他就是为了这个事儿来到鲁华家的。想不到,老人家捂着肚子把门打开,没说上几句话就昏倒在他的怀里。
弄明白了事情的经过,鲁华很关切地问:“那警察是怎么找上你的?是不是在程序设计方面出现了漏洞被发现了?据我所知,用户手里的充值卡,所有的数据都被燃气公司的电脑控制着。”
王天健苦笑着摆了摆手,从身上掏出一张没有任何图文的芯片卡,眼光里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得意,说:“怎么会呢,我的设计是天衣无缝的。简单点儿说吧,就是通过扫描,我先掌握用户燃气卡上原有的数据,然后对燃气表下达充值的指令。等充完值,再采用更改模板、定点覆盖的方式把原有的数据再恢复过来。这样,轻轻松松地就能骗过燃气公司的电脑!之所以弄出事儿,是因为那天救了你老爹之后,我又到另一户人家行骗。偏巧那老两口不为利益所动,警惕性又非常高,当场拨打了燃气公司的客服电话求证。吓得我只有逃跑的份儿……”
鲁华苦笑了一下,说:“这么好的脑袋,干吗不用到正地方呢?老弟,你还年轻,去投案自首吧!”
王天健摇摇头说:“我盗刷了差不多有五六万块钱,这笔钱数目可不小,就是自首也得蹲十年八年监狱。我进去了,我那住院的老妈咋办呢?为了照顾她,我老婆这些日子连班儿都不上了,孩子也没人管。你说,我要是再被抓进去,这个家不就塌了吗!”
鲁华说:“老弟,听我这个当大哥的一句话,我还是建议你去自首,争取能被宽大处理,我会花钱帮你找律师的。如果法院真判了你很多年服刑,我会按月给你发工资,你老妈的病我也能帮你照料。”
王天健一下子呆了,手足无措地说:“大哥,你可别开这样的玩笑。就算我那天救了你家老父亲,你也用不着这样回报啊!我都拿了你好几千块钱了,再要这么帮我,我可承受不起啊!”
鲁华笑了笑,指着墙上挂的《营业执照》说:“老弟,你没注意我开的是什么公司吗?我这个公司主要业务就是搞软件开发的。这两年因为没有主打产品,生意不是很好,连老婆都看不上我,带孩子走了。现在碰到你,好比天上掉下个大福星啊!我是想和你合作,共同开发应用软件。以后你就算蹲了监狱,早晚还不是得出来吗?就凭你这颗超凡的脑袋,一点都不耽误搞研究啊!”
听他这么一说,王天健也兴奋起来:“是啊!我以前搞的东西好比是一支长矛,现在,我可以为这些单位研究用来。
安全。
防范的盾牌了!”
鲁华找出。
聘书。
当场签字盖章正式聘请王天健为公司的员工。王天健接过聘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着鲁华的车到公安机关去自首!
娄城来了采花贼,武功极为高强,能飞檐走壁,能穿墙入室,每每到了子夜时分,此采花贼就潜入民宅,祸害少女,而且,采花贼会先点被害人穴道,使被害人动弹不得,发声不得,等被害人能够喊出声来时,采花贼早就得手,逃之夭夭了。
被害人还在增加,官府知道瞒是瞒不住了,只好无奈地承认娄城出了采花贼,要老百姓提高警惕,天一擦黑赶紧关窗关门,一有动静,就敲锣报警。衙门也加派了守夜人员、巡夜官兵,还设置了暗哨。可这采花贼的轻功委实了得,达到了踏雪无痕、出神入化的境界,在如此严密的防范措施下,他依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简直来无踪去无影。就算那些民宅加固了门窗,依然不起任何作用,根本无法阻挡他潜入作案,防不胜防。
采花贼连连作案,官府却连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不知道,更让官府颜面扫地的是,加强了防备还是隔三差五出事,也许没有到官府报案的受害人更多!
娄城官府的贾师爷为了给县老爷分忧,遍访受害人家属,汇总了零零星星的信息,唯一的描述是黑衣黑影,武功高手,可这点信息还是模模糊糊,不得要领。不过,县老爷却不紧不慢,他分析作案的人应该不是外来者,这样一来就缩小了范围,而有这样武功的人,娄城不会超过三个,就算是江湖上也寥寥可数。
官府召集娄城所有的武馆、镖行,以及各拳派的掌门人去讯问,平时,各门派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天下第一,但这次,都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门派还没有如此了得的功夫,说这起案件与他们无关。贾师爷转而让来人提供信息,在娄城,谁最有可能?这招一出,怀疑的目标指向了弇山派的大师兄延山、二师兄延石。
大家一致认为,以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除了这两人,似乎找不到武功如此高超的人了。
弇山派——聚集着娄城武林里,一等一的高手。听说官府的怀疑后,弇山派掌门人大怒,觉得荒诞不经。弇山派大师兄延山是掌门人的女婿,夫妻恩爱,晚上从不随便外出,怎么可能作案呢?二师兄延石更不可能了,他的金钟罩铁布衫需童男身童子功,采花贼的罪名与他八竿子打不着。
二师兄属于躺着中枪,很是气愤,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他决心偷偷调查,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把采花贼绳之以法,还自己一个清白。
谁知这是这个决定,却戏剧化地把他卷入了案件,为了查案,他晚上穿了夜行衣外出。贾师爷立即抓捕了二师兄延石,以为他又出来作案。县老爷却道:“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无凭无据,抓了也难以定案。有了目标,不怕抓不住他犯罪的证据。”任别人怎么劝,他还是命人放了延石,一副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的样子。
其实,以延石的功夫,他早发现了官府的人跟踪他,他想:不如任他们抓我回去,解释清楚,哪料抓到他,却仍然无法还他清白,还好县老爷明事理,没有将他就地正法。
出了这么一个乌龙事件之后,二师兄延石更加觉得要迅速找出凶手才能有安稳日子和清白的名声,所以加紧了秘密调查。
经过几个白天和夜晚的努力,延石终于发现蛛丝马迹,他悄悄跟踪那个黑衣人,最后在半泾湾发现了采花贼的巢穴,原来他的老窝是一只木船,怪不得难于发现。
连续观察数天,延石断定那个采花贼应该以练邪功为由,逢双日便出门作案。
二师兄延石心中有了底,这日,他悄悄来到县衙,推开了贾师爷的房门,贾师爷以为延石来杀人灭口,吓得差点大叫起来。他听了延石的调查经过后,将信将疑。延石只好把采花贼犯罪的来龙去脉,细枝末节详细说了一遍,贾师爷总算信了。延石说:“你赶快汇报县老爷,速速派兵去半泾湾围捕采花贼。”
延石又回去叫上了掌门人与大师兄延山同去围捕采花贼,以助官府一臂之力。
半泾湾是个突出于水面的地方,较为偏僻,如果那木船驶入芦苇荡就不好找了。
采花贼果然功夫了得,官府的衙役一靠近木船他就警觉了,一个鲤鱼打挺跳上甲板,延石一甩手就将火把扔到了船上,木船着火,很快烧了起来,采花贼被迫跳到岸上,一到岸上,就被众衙役团团围住,常言道“好汉难敌四拳”,再说他做贼心虚,无心恋战。在弇山派掌门人、大师兄延山、二师兄延石的夹击下,十几个回合下来,他就败下阵了,最后乖乖束手就擒。
案子破了,官兵无一死一伤,弇山派名声大振,很快成了娄城武林的第一大派,并与官府交好,经常协助调查,屡破奇案。县老爷一箭三雕。
中国民间故事篇九
乌镇市河西岸,有棵古老银杏树,树又高又大,要三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十里外就可望见树顶,古银杏从唐代传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这棵银杏,与唐代一位英雄有关。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
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就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皇帝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军吴起,率兵讨伐,他们穷追猛打,直打得叛军望风而逃。当官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休战。
乌将军就地扎营,待机再战。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却偷袭营地,乌将军奋起迎战。李琦向后退到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越马上桥,被一阵乱箭把乌将军射死。原来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而乌将军胯下的青龙驹,中了毒箭,跑回了车溪的东侧,死在了那里!
吴起赶来,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车溪河西,为他堆坟立碑。说也怪,就在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在新坟上,射出点点闪光的红光,还传出阵阵的战马嘶鸣。第二天,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奇怪的是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大家说,这银杏是乌将军化身。
由于平定了李琦的叛乱,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热爱国家的将军,在乌镇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并在庙中悬挂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大树属将军”五个字。乌将军也从此成为保佑当地百姓的地方神。
这个。
传说。
广为流传!也是乌镇由来的民间说法即河西以乌将军而得名为乌镇!河东以乌将军的青龙驹得名为青镇!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
明正德年间,举子陈松进京赶考。陈松做得一手好文章,只因没钱打点,只中了个进士末名,委以新城县知县之职。
小皇帝亲自接见了新任官员们。他把装着告身和官印的小箱子一一交到新官们手上,再三吩咐,到任后再打开,否则就是抗旨不遵。陈松接过小箱子,忙跪倒谢恩。
陈松带上小书童,即刻起身,赶往新城县。
走了半个多月,这才踏上了新城地界,跟人一打听,离县城还有六十多里,再有一天也就到了。两个人也走累了,见前面有个茶棚,就走过去,要了两碗茶水,不紧不慢地喝起来。
卖茶水的是个贼眉鼠眼的小伙子。他看到了书童身边那个装着木箱子的包裹,贼眼一亮,就笑着说:“两位是外地客吧?听说你们特别能憋宝。这回憋到的什么宝啊?能不能让小的开开眼看看?”
书童忙护住了包裹,大声斥责道:“你这人也忒无理,我家的宝贝,凭什么让你看?”陈松护住了包裹,也瞪了他一眼,说道:“人家的东西,你莫要问。”那小伙子讨了个没趣,讪讪地退开了。陈松怕这小伙子来路不正,还惦记他的宝贝箱子,三两口喝完了茶,就带着小书童上路了。
两个人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就来到了凤凰山下。忽然,从山上猛冲下几个强人,迎面拦住了两个人,不由分说,一通拳打脚踢,抢走了包裹,交到大当家温阳的手上。
温阳接过包裹,打开了,见里面是个精美的小木箱,上着锁,就伸手对陈松说:“拿钥匙来。”陈松护住了拴在腰带上的钥匙,喊道:“不能给你,也不能打开!皇上有命,不到任上不能打开,否则就是抗旨不遵!”
温阳一听,更觉得好奇,让小土匪们抢过钥匙,就要打开箱子。陈松一看他要打开箱子,顿时急了,一把挣脱了两个按着他的土匪,猛冲过来,一头撞到温阳肚子上。温阳被撞了个腚墩。陈松抱着箱子就跑。几个土匪追上他,又是一通打,然后就抢走了箱子。
温阳打开了箱子。箱子里却空空的。他生气地把箱子掼到地上,又给了陈松两脚,气哼哼地骂道:“一个空箱子,竟让老子费这么大力气!老四,你去找刘三,让他扇自己俩嘴巴,让他看走眼。还宝贝呢,狗屁都没有!”老四应了一声,小跑着去了。温阳也转身就走。
陈松却追上来扯住了他的衣襟:“别走,把东西还给我!”
2。箱子里的秘密。
温阳一脚把箱子踢到他跟前:“你看清楚,这里头狗屁都没有!”陈松说:“不会没有啊?是皇上亲手放到里面的!一定是你藏起来了。你就还给我吧。这是我的身家性命啊。求求你了,还给我吧。”
温阳抖了抖身上,说道:“你看清楚了,没在我身上!”他又给了陈松一脚,陈松趴在地上起不来了,他这才带着土匪们,转身上山去了。
书童忙跑过来,见陈松伤势很重,已走不得了,只好背起他,来到附近一个村上,寻了一户人家住下,又请来郎中给他医治。内服外敷,过了十多天,陈松这才能下地行走。箱子还在,可告身和官印都没了,不光没办法赴任,而且还会被皇上治罪。他一咬牙,一路寻摸着找到土匪们的山寨门口,要见温阳。
温阳听说有人来找他要东西,不觉哑然失笑,让土匪把他带进来。不一刻的工夫,陈松就被带进来了。他壮着胆子,走到温阳面前,抱拳行礼,说道:“大爷,请您行行好,把我的东西还给我吧。”温阳强压着怒气问道:“你知道我这是什么地方吗?”陈松小声说:“这是土匪窝子。”
温阳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对啊!我这是土匪窝子,我们做的就是杀人越货的勾当,你却敢跑到我们这里要东西,这不是找死吗?何况,我还没拿你的东西。你让人给骗了,那个箱子里压根儿就是空的!漫说是没东西,就是真有东西,我拿它也是狗屁用都没有,怎么还会拿它!”
陈松摇了摇头,不卑不亢地说:“皇上送我来上任,怎么会不给我告身和官印呢?大爷,求求你了,还给我吧。为了拿到这个告身和官印,我苦读了十几年的诗书啊。”
温阳气得暴跳起来:“我真没拿你的狗屁告身和官印!你再敢冤枉我,我先打死你!我也是看你是个读书人,不容易,才饶你一命,你就赶快走吧。别等我后悔了,把你扔到后山喂野狼。”
听他这么恶狠狠地一说,陈松也给吓坏了,忙退下来。温阳忽然一挥手,喝道:“慢着!”陈松吓得一抖,忙站住了。温阳说:“你还真不能走了。你要是到官府去说我偷了你的告身和官印,这罪过可就大了,麻烦也大啊。老四,把他捆上,押到柴房里去,不许他出山寨半步。”
3。讲三国。
天黑了,陈松靠在柱子上迷糊起来。
忽然,一个人进了门,抡圆了巴掌,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又踹了他两脚,嘴巴里骂着:“让你胡说八道,害得老子挨了打!”
陈松被打醒了,就着迷蒙的月光,他看清了来人,正是茶棚里那个贼眉鼠眼的小伙子,名叫刘三的。他这才明白,原来那个茶棚就是土匪窝的眼线。刘三先探明客人有贵重资财,然后就通知土匪下山行抢。那天温阳带队下来抢陈松,却什么都没抢到,一怒之下,派人去找刘三,让他自己打自己俩嘴巴,刘三就恨上了陈松,今天上山来,听说陈松被关在柴房里,先打他一顿解气。
刘三打完了陈松,气也消了,正要转身走开,陈松忽然叹了一口气说:“可怜啊,身在险境,却不自知。”刘三一愣,回头问道:“你说什么?”陈松说:“我说呀,你身在险境,还不自知,那不是要擎等着倒霉嘛。”刘三更迷惑了:“你是说我?嘁,你还是说说你自己吧。你现在就被绑着了,说不定下半夜就给推到后山喂狼了。”陈松只是笑了笑。
刘三。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一
在浙江城乡有一道家喻户晓并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有关的名菜,叫“东坡肉”,已流传近千年,其故事相当有趣。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名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人们都称他苏东坡。因他曾两度做过杭州的地方官,并为当地人民群众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所以苏东坡的事迹在浙江民间流传极广。至今人们仍称西湖那条湖堤为“苏堤”,相传“东坡肉”的流传还与修“苏堤”有关。
生活。
之清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那时黄冈一带猪肉比较便宜,苏东坡在贫寒境遇中常亲自煮猪肉与友人共同品味,曾作诗一首介绍他煮猪肉的经验,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鲜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可见“东坡肉”的研究工作是在谪居黄州时开始的。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一派重新执政,次年苏东坡奉调回汴京做官,但这时他与保守派在对待王安石新法的积极意义上看法发生分歧,于是再次被贬为地方官。1090年再次出任杭州地方官。那时苏东坡发动杭州数万民工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老百姓为感谢这位太守,便把猪肉、绍兴酒(黄酒)等送给苏东坡。苏东坡则吩咐家人:把猪肉烧好后连黄酒一起送到工地慰劳民工。谁知家人误认为将猪肉和黄酒放在一起煮,于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用这种办法炖出来的肉格外香醇味美,别有一种风味!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功德,同时也纷纷仿效他的烹调技法,从此,“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名扬四海。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入吕后手中。
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用糯米磨成粉,包上糖,煮来食用,表示平安团圆、甜甜蜜蜜,以示庆祝不用再担心。
战争。
会带来灾祸人亡。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因有自发的表演节目表示喜庆,又称“闹元宵”。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二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广泛流传的口头性的、具有艺术虚构性的。
散文。
叙事作品而存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当做内容题材。我国经典民间故事有哪些?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
人生。
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
时间。
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
自我介绍。
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三
记不清是哪个朝代了,有叫张大宝和李小根的两个采参人,结伴前往小兴安岭的森林里面去挖“棒槌”(当地人管野参叫作棒槌)。张大宝和李小根在大森林里面转了足足有一个多月,不仅没有找到“棒槌”,还不幸迷了路。
两人循着女子的笑声找过去,在溪水的上游处,几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女子正在溪水间赤裸着身子洗澡、嬉戏。那几个女子见到陌生男子也不羞涩,她们嘻嘻哈哈地穿上衣服,便顺着一条林间小道跑去。
张大宝对李小根说:“看来这附近必然是有人家,我们不如前去借宿一宿,也好打听一下回去的路。”张大宝点头答应下来。
两人顺着几个女子走过的小路,一路追寻过去。大约走了有两袋烟的路程,小路的旁边出现了几间造型奇异的小木屋。说这木屋奇异,首先它是用圆木和树皮编织、捆绑在一起搭建而成的,再就是这些木屋竟然是搭建在大树上面。
在大树下面,有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者正眯着眼睛品茶。张大宝忙上前施礼,问道:“老伯,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老者慢慢睁开眼睛,说道:“这个地方没有名字,我是不习惯世间的尔虞我诈,才带着女儿们来到这里,图的就是过个清静日子。”
张大宝和李小根便把他们如何到森林里面寻找“棒槌”,又如何迷了路的经过简单向老者说了遍。随后,两个人便请求老者能留下他们在这里暂住一宿。老者面露难色地说:“这里只有我和几个女儿住在一起,留你们两个青壮男人住下怕是多有不便。”
张大宝和李小根苦苦哀求。老者只好说:“你们如果一定要住下来,那么必须答应我两个条件。一呢,一到天黑你们就必须上床睡觉;二呢,晚上无论是发生什么事情,你们都不准睁开眼睛。”这两个条件有什么做不到的,张大宝和李小根连忙爽快地答应下来。
二、夜半惊魂,张大宝神秘失踪。
吃饭的时候,老者把自己那几个女儿叫出来,用野猪肉、麋鹿肉和狍子肉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张大宝和李小根。吃饭间,张大宝问老者:“你几个女儿都长得如花似玉,为什么不趁早给她们找个好人家嫁了?”老者无所谓地笑了笑说:“山野村民图的就是个舒心自在,不结婚也罢。”
吃过饭,老者便把张大宝和李小根带到大树上的一个房间里面,并且叮嘱他们,天一黑就必须闭上眼睛睡觉。这一个多月在森林里面奔波,张大宝和李小根也的确是很累了,两个人头一碰到枕头就呼呼地睡着了。
睡到半夜,李小根让尿给憋醒了,他记得老者的叮嘱,于是闭着眼睛摸到房间门口处,就对着大树下小便。李小根刚尿到一半,突然被树下野兽的惨叫声惊吓得头皮发麻。李小根禁不住睁开眼睛,他看到几只已经看不清楚模样、血肉模糊的野兽,被树枝缠绕在大树下。李小根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慌忙跑回房间。他看了一眼还在床上酣睡的张大宝,然后用被子蒙住脑袋,倒在床上。
到了第二天,老者前来拍门叫他们起床的时候,李小根睁开眼发现,昨天晚上还睡在自己旁边的张大宝竟然不见了。李小根忙向老者打听张大宝去了什么地方。老者笑着说:“我今天早晨在大树下和溪水边发现了几个脚印,十有八九是你那朋友留下来的。我猜想,你那朋友是发现了‘棒槌’,又不愿意与你分享,才在昨天夜里偷偷地溜走了。”
李小根随着老者来到溪水边,果然发现了几个脚印。可惜的是,那个人似乎是顺着溪流趟水而去的,脚印到了溪水边,就再也看不到了。李小根感觉这个地方实在是怪异得让人感到恐惧,他借口要去追赶张大宝,便匆匆向老者告辞。
三、天黑惊变,李小根变成食肉怪树。
李小根顺着溪水走出去很长的路,饿了吃几口背囊里的腊肉,渴了喝几口泉水,可是天马上就要黑下来了,依然找不到张大宝留下的一点踪迹。李小根决定砍几棵小树,搭起个窝棚,先睡一晚上再说。
天黑了。就在李小根准备点起篝火,烧些热水,暖暖身子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胳膊、腿和身体撕裂般地疼痛。李小根朝着自己的脚下一看,顿时吓傻了,他看到自己的脚趾已经穿破鞋袜,变成了树根,正在一点一点地向泥土里面钻去。而李小根的身体正在快速地变成树干,他的胳膊变成了树枝,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树叶。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则变成了树叶间的枝条。李小根变成了森林间一棵怪异的大树。
到了天亮的时候,那些被李小根包裹着的野兽除了一把骨头,就只剩下一张外皮。野兽的血肉,已经被李小根吸食得干干净净。
惊魂不定的李小根再也没有心思去追赶张大宝,他决定返回去寻找那个花白胡子的老者,问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等他赶到老者的小木屋,这里已经是人去屋空。
大约过了有个把时辰,李小根的身体又开始撕裂般地疼痛,和昨天夜里一样,李小根又变成了一棵怪异的大树。
从此以后,李小根就住在了老者和他的女儿们留下的木屋里。白天李小根在溪水里游泳、摸鱼,晚上就变成一棵可以捕食野兽的怪树。李小根发现,把木屋建在大树上还真的是有不少好处,白天既可以乘凉,还可以避免地面上野兽的袭击和骚扰。
李小根相信,总有一天那个老者会带着他的女儿们回到这里来。
四、重逢老者一家人,李小根娶妻成家。
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
李小根抄起砍刀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等老者和他的女儿们靠近后,猛地从树后蹿出来,把老者一家人吓了一大跳。老者惊诧地问:“你怎么还没有离开?”李小根气愤地喊道:“我离开个屁!你这个老妖怪,到底是施了什么魔法,把我变成不人不鬼的样子?”
听完李小根的质问,老者释然一笑,说道:“我没有想到你竟然违背自己的诺言,这一切怪不得别人。要怪,也只能是怪你自己。”老者告诉李小根,他和自己的女儿们原本就不是人类,而是一种神秘的仙人树。这仙人树白天是人的模样,可以随意走动,而到了夜间就变成了怪异、恐怖的食肉树。仙人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晚上靠近仙人树的野兽要死,而晚上看到仙人树的人,也会变成不人不鬼的仙人树。老者接着说:“这就是我那天晚上不愿意让你们留宿,和夜里一再要求你们不要睁开眼睛的原因。”
李小根听完老者的话大惊失色,他又问:“那么我的好朋友张大宝究竟去了哪里?”老者的一个女儿抢答说:“你的那个朋友不仅在那天晚上睁开了眼睛,还偷偷地摸到我的房间,企图对我不轨。在我们仙人树看来,内心奸淫、险恶、贪婪的人都是野兽,所以那天晚上我们姐妹吃了他。”李小根听到这里,手里的砍刀无力地滑落在地上。
李小根又不解地问老者的女儿:“你们……难道你们晚上不会变成怪树?”老者的女儿们笑着回答:“我们是爸爸身上的果实,白天我们是人的模样,晚上我们依旧是人的模样,只是不能像白天那样随意地走动罢了。”
老者看着傻了一般的李小根,说道:“既然你命已如此,我也不能让你太受委屈。我的这些女儿虽说是顽皮了些,可也都是纺纱织线、缝衣做饭,懂得妇道的女子。如果你不嫌弃,就从我的这些女儿中挑选一个做妻子吧,将来也能为我们仙人树家族传宗接代。”
事已至此,李小根也只好答应了。
直到现在,在小兴安岭有些地区老辈人,在儿孙晚辈进山林狩猎、采摘山货和“棒槌”的时候还不忘叮嘱一句,如果在山林里面遇到人家借宿,夜里可千万不能睁开眼睛。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四
从前,镇江千秋桥东边,住了个很有名气的书画家,叫米芾。他画什么像什么,跟真的一样,称得上是一枝神笔。
米芾脾气十分古怪,人们都叫他“米颠”。说他颠,其实他不颠。他很有骨气,不欢喜巴结人,尤其是对有权势的,大到当朝天子,小到州官县令,他连句恭维话都没有。所以他虽有一肚子的才学,也没有做大官。
有个人,和米芾的老子米佐一起共过事,一直闲居在镇江,说起来同米芾的交情也有多年了。不过米芾总是看他不起,因为这个人见到做官的骨头就软了。
有一次,这人为了巴结一个当朝的大官,就死皮赖脸地来央求米芾画幅中堂,好拿去孝敬大官。这人说一次,米芾答应一次,说两次,他答应两次,可答应了三年零六个月,就是不曾给他画过一笔。
后来,那个京城里的大官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三番五次催这人:“米芾的画怎么还没有画好?”这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马屁拍不成,再被踢一脚。这天一大早,他就跑到米芾家里,坐请米芾画画。
他从早上坐到中午,又从中午坐到晚上,说了半天,只见米芾答应,不见米芾动手。一直到月亮升上来了,米芾才慢吞吞地踱着步子,走进书房去磨墨。这人一看,,嘴笑得豁到了耳朵根,也跟着进了书房。他才跨进书房,米芾已经把宣纸卷起来了。啊呀,真是神笔,画得这么快。这时,米芾就把纸卷交给这人,并关照说:“好了,你拿回去吧。不过路上不能看,到家才能看。我可不画第二张噢!”
这人接过画掉头就跑。他跑着跑着心里冷了一半:米芾怎么画得这么快?这个人疯疯颠颠的,不要是拿我作耍啊。他叫我路上不能看,叫我不看我偏要看,路上看跟到家看还不是一样的。当时,他刚巧走到千秋桥上,他刚把画展开,只听见“扑通”一声响,一个“东西”跳到河里头去了。他低头一看,只见一个月亮悠悠地往下沉,水影子里有两个月亮。再看看宣纸,上面什么也没有。他想:原来他画的是一个月亮,可现在掉到水里头去了。他急忙回头去找米芾,米芾问他:“哪个叫你在路上看的?这只好怪你自己,我说过不再画第二张了!”
这人没有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回去想想不死心,又拿着竹篮子到河边去捞。捞了三天三夜也不曾捞到个亮月子。
事后,这话一传开,米芾更有名望了。有人讲:“米芾根本没替那个人画,只是坎了个圆砚台。”有人讲:“米芾料定那个人上了千秋桥就要看画,才画了个真的亮月子,掉到水里头去,叫这家伙到头是竹篮捞月一场空。”
朱永森讲述。
吴林森方范搜集整理。
颠公拜石。
米芾在我们涟水,大家尊称他叫米公。他平日非常爱好古器物,特别是石头,不见奇石还罢,一看见就爱不释手。甚至要出数十、数百倍的银价去买。因此有些人称他为米颠公。
米公在涟水做官时,一次下乡视察民情,在城北鸡鹅山附近的一个村庄,发现一位老妇家倒塌的墙下有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正发着光哪。米公看到后,连喊:“奇石!奇石!”便向老妇人施礼道:“你家的这块石头可卖?”因为米公下乡改换了便装,老妇人并不认识他,便漫不经心地摇摇头,说道:“不卖!”米公听说不卖,就走了。
第二天,米公察访了几个村庄,路过这里,又向这个老妇人谈起卖石头的事。那老妇人心想:一块烂石头能值多少钱?卖它做啥!放在家里垫垫墙根也是好的,于是又一口回绝了。米公只得恋恋不舍地回府去了。
第三天一早,米公用完了早餐,照例下乡察访,又经过了这一家。这一次米公并未与老妇人攀谈,只是站在远处呆瞪瞪地望着石头出神。老妇人见他再三登门,于是便招呼米公:“学官,你既然喜欢这块烂石,就送给你吧!”米公一听老妇答应了,欣喜若狂,连忙揖拜,口称多谢。随即从衣囊中取出三十两纹银,双手捧给老妇。老妇一见,顿时惊慌失措,说道:“学官,哪里值得这么大价钱?这石头是我送给你的,它放在家里也没有大用处,快把银子收起来!”米公说:“我平生酷爱奇石,难能你肯将此石卖给我,万谢!万谢!”经过米公再三苦劝,老妇人终于收下了银子。后来奸佞们知道了此事,相讥道:“米芾如此痴呆,真不愧为名副其实的颠公!”米公听到后,并不申辩,却每每就以这股颠痴劲来为民请命,痛斥奸邪,弄得一般贪官污吏下不了台,拿他没得办法。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五
外婆故事里的屋山比我眼中看到的屋山要神秘得很,要好玩很多倍。
从前在屋山上有个庙,庙里有很多得道高僧,还有很多小和尚。在山的里面,住着很多神仙,神仙有很多宝贝:金银玛瑙,玉石宝石,什么都有。原本上,和尚和神仙相安无事很多年。可是有一年,一个小和尚动了贪念,挖山寻宝。那天夜里,笙鼓齐鸣,彩云满天,万物出动,百鸟翻飞,第二天一早,发现神仙都走了,宝贝也都不见了。那个小和尚受了惩罚,庙里的烟火不济,不几年,高僧也走光了,庙渐渐破灭,消失了。
屋山里曾经有个洞,洞里住着一个大虫精,它的两只眼睛是蓝宝石。大虫精不坏,只吃山里的小动物,不伤人,有时候还帮助人。有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个很贪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决定杀死大虫精,得到蓝宝石。那个坏人装作病了的样子,被大虫精救到洞中。突然下手要挖出大虫精的一只眼睛。突然电闪雷鸣,山石滚动,天地昏暗,坏人晕死在乱石下,醒来,看到大虫精不见了。坏人攥着一颗蓝宝石欣喜若狂,不顾伤痛,回到家里。妄想如何卖掉蓝宝石发大财。可是那天夜里,坏人就暴病身亡,蓝宝石也不翼而飞。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是山神,蓝宝石的眼睛是山的灵魂。山的魂魄怎么可以随便动呢?人的贪念是动不得的。贪念动了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屋山里有很多宝贝,那次神仙生气走了,并没有带走所有的宝,山里没有宝,怎么能有灵气?于是留下了一些。有时候人还可以捡到,但不是你的东西就算你得到了,早晚也会没有的。有一天,屋山脚下村子里的一个人在山边的地里锄地,锄着锄着碰到一个硬东西,还闪闪发光,挖出来一看。嘿!竟然是一只玉石的小马!越看越喜欢,拿到河边洗掉污泥,越洗越亮,后来干脆就是光芒四射。那人高兴得很。把洗干净的小马放在边上,弯腰洗手,起身的时候看到小马一个劲地往沙地里旋,怎么挖也挖不出来,不一会功夫,就不见了,那个人又气又急,白高兴了一场,但是不知所措。就在这个时候,沙里突然冒出一张纸,纸上写着:这只小马是山神爷的坐骑,谢谢你洗干净了它,这个元宝,算是给你的赏钱。纸下赫然躺着一个金闪闪的大元宝。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六
中国的民间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关于一些经典的民间故事你知道多少?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明末清初,孔县令刚上任,就接了一桩命案:县里最大的酒楼“醉春风”的大掌柜黄大业被人下毒害死了。黄大业的妻子张桃花告发说是小叔黄大有所为,他想霸占自己和酒楼,就趁着哥哥重病卧床的机会,毒死了哥哥。
人命关天,孔县令不敢怠慢,马上带着一干人等来到“醉春风”。仵作验尸后,说黄大业所中之毒是一种中草药,此药常用来毒杀牲畜体内的寄生虫,人吃了肯定受不了。
孔县令将张桃花和黄大有带到大堂,问黄大业是怎么中毒死的。张桃花说,半年前,黄大业不知为什么开始对她不理不睬,夜晚也不回房睡觉,老是和黄大有住在一起。后来她发现黄大业身体好像不太好,想找郎中给黄大业治病,黄大业却不让。一天夜里,黄大有提着家里的一只鹦鹉,拿着一包药找到张桃花,说那药能治好黄大业的病。就在药快熬好时,黄大有突然说:“嫂子,哥一死你就跟了我吧。”张桃花恼羞成怒,把黄大有骂了一顿,就给黄大业喂药去了。谁知药喂下去不到半个时辰,黄大业就断了气。
孔县令问黄大有张桃花说的是否属实。黄大有说不完全属实,让张桃花跟了自己那句话是家里的鹦鹉说的。孔县令命人提来那只鹦鹉,当堂对证。结果,鹦鹉果然说出了那句话。
孔县令一拍惊堂木,说:“鹦鹉只是学舌,你若不是反反复复地对鹦鹉说那句话,鹦鹉怎么能学会呢?”黄大有吓得满头大汗,一个劲地磕头说自己没有那个心思。
孔县令一捋胡须,说:“你若没有霸嫂之心,为何用剧毒中药毒死你哥,你的药是从哪里来的?”黄大有说,那药是酒楼的一个老主顾送的,那位老主顾说他陪黄大业去看过郎中,郎中说黄大业得的是花柳病,已无药可治。但那位老主顾觉得黄大业对他不错,为报答黄大业,遍访名医,求来了灵药。
孔县令问那位顾客叫什么,家住哪里,黄大有一概不知。孔县令又一拍惊堂木,喝道:“一派胡言,看来不动大刑你是不肯招供了!”刑具一上,黄大有惨叫连连。张桃花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哆嗦。黄大有实在受不了了,只得说都是他做的。
孔县令命人将黄大有押入大牢,将张桃花当堂释放,鹦鹉留在大堂做物证。张桃花走后,孔县令命孙捕头严密监视“醉春风”,有什么情况立即向他报告。
第二天上午,孙捕头说张桃花已将黄大业草草埋葬,并贴出了盘兑酒楼的告示。孔县令暗暗点头,这张桃花果然有问题。昨天给黄大有上刑时,张桃花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哆嗦,孔县令就觉得奇怪,黄大有毒死她丈夫,又有霸占她的心思,黄大有受刑她该解气才对,可她不但没有解气,反而害怕,说明她怕大刑落到自己身上。
黄大业刚死两天,张桃花就草草将他埋葬,就更不合情理了。看来张桃花想把黄大业早早打发掉,好处理家产。孔县令把黄大有关起来,就是要试探张桃花。现在张桃花已经露了马脚,下一步就要找“曹官人”了—那只鹦鹉一晚上都在叫“曹官人”,听那口气,应该是张桃花叫“曹官人”时鹦鹉学会了。
当天晚上,孙捕头又来报告,说一个叫曹世才的药材商人用1000两银子盘了“醉春风”,“福寿药堂”的胡掌柜从中做的保。孔县令让孙捕头继续在酒楼监视。
深夜时分,孙捕头急急忙忙来到衙门后堂说,曹世才住进了酒楼,和张桃花住到了一起。他听到张桃花说,黄大业已死,她把自己和酒楼都交给了曹世才,让曹世才择日娶她为妻,给她一个名分。曹世才却道:“我三妻四妾,家眷成群,没有地方安排你。”张桃花气得号啕大哭,和曹世才吵闹起来。
孔县令下令将二人捉拿归案。随后,胡掌柜也被捉到县衙。
经审,曹世才供认,他因贩卖药材常来此地,见“醉春风”生意好,就有了霸占之心。于是,他常到酒楼光顾,因与黄大业已打得火热,便常请黄大业喝酒,同时伺机勾引张桃花。
一日,曹世才将黄大业请至青楼,待黄大业醉后,让一染病女子伺候黄大业。几日之后,黄大业发现身体不适,曹世才就领黄大业一起到胡掌柜那里诊治,胡掌柜因被曹世才买通,说黄大业得的是花柳病,无药可治。黄大业觉得对不起张桃花,索性与张桃花分居,只等一死。张桃花空房难耐,与曹世才勾搭成奸。曹世才说,他从胡掌柜那里拿来一包药,可让黄大业速死。黄大业死后,他就把酒楼买下来,娶张桃花为妻。但黄大有是眼中钉,必须除掉。于是,他把那包药交给了黄大有,让黄大有拿给张桃花。
黄大业吃药死后,张桃花就可告黄大有谋害亲兄。张桃花点头同意,依计行事。没想到,黄大有给张桃花送药时,手里提着家里的鹦鹉,那鹦鹉还说出了那句话。张桃花正好有了借口,告黄大有毒兄霸嫂。
黄大业死了,黄大有被关,曹世才盘下了酒楼,立了字据,却不肯要张桃花。张桃花与曹世才吵闹,曹世才本想将张桃花杀掉,然后运往外地焚尸,刚要动手,孙捕头就带着人闯进屋中,把曹世才和张桃花抓了。
曹世才说完,张桃花哭得泪人一样,连说自己糊涂,上了曹世才的当,害了丈夫和小叔,不求别的,只求一死。这时,胡掌柜说:“黄大业未必已死,小人虽受曹世才贿赂,但行医多年,还有医德,黄大业得的是早期花柳病,还有药可治,曹世才让小人拿外用之药给黄大业服下,想毒死黄大业,小人觉得人命关天,不可依从,便用了祖传偏方,给曹世才拿了清理牲畜肠虫之药,此药毒性虽大,但可以毒攻毒治好黄大业的病,只是服药后黄大业会暂时药发绝气,但若将他埋入土中,借体内药力和体外湿气将花柳之毒排出,三日之后便可苏醒,大人若不信,可马上开棺。”
孔县令听罢,立刻命人掘墓开棺,把黄大业抬了出来。不到半个时辰,黄大业果然醒了过来,长出一口气,喊着要见兄弟。
兄弟相见,抱头痛哭。黄大业说:“我本想自己已无药可治,迟早命归黄泉,怕你嫂子嫁给别人受气,多次对你说,等我死了后,你娶了你嫂子,可你就是不同意,无奈之下,我便暗地里教家里的鹦鹉说话,之后让你提着鹦鹉找你嫂子,想让鹦鹉替你把话说出来,没想到却让你受了委屈。”
街道上人来人往,贩夫走卒商家过客都在为了生计奔忙,再也看不到当年街头巷尾为岳飞叫屈喊冤的景象。
中午时分,秦桧饥肠辘辘,便拐进了街角一家冷冷清清的小店。
落坐后,秦桧点了两道菜,一个烧鸡,一个芹菜炒肉。谁知店家一听要吃芹菜炒肉,盯着他看了半天,瞧得秦桧心里直发毛。店家满脸疑惑地问道:“听客官口音,很像本地人,那为什么还要点‘芹菜炒肉’这道菜?”秦桧见事有蹊跷,随口撒谎道:“我老家在临安,这些年到外地云游,刚回家不久,不知其中缘由,愿闻其详。”
店家见他说得滴水不漏,“哦”了一声后,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事跟秦桧老贼有关!自从风波亭残害抗金英雄岳飞父子后,临安城的百姓无不想扒了他的皮喝了他的血,可老贼手握大权,高高在上,又有重兵保护,谁也奈何不了他。因为芹菜姓‘秦’,大家谁也不愿意吃它,饭店也就没人卖这道菜了。要不是你刚从外地回来,我早就把你赶出去了。”
秦桧一听,暗暗心惊,虽说表面上风平浪静,但临安城的百姓仍然对他恨之入骨,面对店家滔滔不绝地咒骂,因孤身一人,他不敢造次,只得捏着鼻子附和。可白白吃了个哑巴亏,他哪里会心甘?饭后,他灵机一动,压低声音对店家说:“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学了一些奇招异术,既然你这么恨秦桧,现在我教给你一个法子,可以让他死于非命。”
店家一听,马上来了精神,说只要把方法教给他,饭钱就免了。秦桧心中暗喜,信口开河道:“西南有种毒咒,在谁身上下咒,只要用面人捏成他的模样,然后放入油锅里炸,只要炸够九九八十一天,他就会一命呜呼。”店家大喜,不停地道谢,并拿出银两赠送。秦桧哪里把这点碎银放在眼里,一边推辞一边试探性地问道:“你知道秦桧长什么样吗?如果面人捏得不像,死咒就不会灵验。”店家听后连连摇头。
一看店家不知秦桧模样,他心里有了底,便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看你下咒心切,我索性好事做到底。前几天有幸进秦府算命,见过秦桧一面。平日除算命外,我还喜欢丹青,现在把秦桧的相貌画出来。”
店家二话没说,进屋取出文房四宝。秦桧很快就画好了一幅人像,不过这个人可不是他,而是朝中跟他意见不合的官员刘成,他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虽然死咒是胡乱编的,可他依然不想犯忌讳。
晚上,秦桧坐镇丞相府,招呼几个得力干将,让他们去临安城街头查问,只要谁家卖油炸面人,就偷偷抓来,他要让那个辱骂他的店家吃尽苦头。
两个时辰后,秦桧正等得不耐烦,几个手下气喘吁吁地空手回来复命,手下办事不力。他大发雷霆,问怎么回事?手下战战兢兢地说:“临安城几条街上的小店里,很多家都在卖油炸面人,还起名叫‘油炸桧’,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是该抓之人?”
秦桧听后,目瞪口呆,他本想玩个聪明手段,把店家抓来治罪,没想到一个下午,到处都有油炸面人,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油炸桧”,不就是油炸秦桧吗?这么多人咒他死,他只觉得有一股怒气直冲头脑,顿时两眼发黑,要不是手下身手敏捷,他真可能一头栽倒在地上。
第二天,“油炸桧”面食就在临安城大街小巷流行起来,秦桧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心惊肉跳,好在当时画像上不是他,多少让他心安一些。
转眼过了两个多月,这几天秦桧正为朝中之事烦躁不已,官员刘成处处跟他对着干,一干贿赂过他的官员迟迟不能升迁,弄得大家怨声载道。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宋高宗赵构对刘成十分赏识,弄得秦桧在朝堂上没面子,任其发展,他很快就会失势。当务之急,就是找个借口,拔掉刘成这根刺。
朝堂之上,众大臣都对刘成猝死之事议论纷纷,都说他死得蹊跷,像是被鬼神索了性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秦桧掐指一算,刘成的死期距他微服私访正好八十一天,难道冥冥之中真有炸面人的死咒?虽然是从他嘴里说出去的,可现在自己也弄不清真假。
不管什么原因,刘成死了,心腹大患已除,秦桧偷偷在家中大摆宴席庆贺。为了验证死咒是否灵验,几天之后,秦桧再次微服私访,如果真的灵验,以后再铲除朝中异己官员就易如反掌了。
这次出门,秦桧改变了行装,为了。
安全。
起见,他扮成一个商人,带着两个武功高强的护卫,选择了一条跟上次完全相反的道路。
天近中午,秦桧一行进了一家清净的小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店家捧上一盘“油炸桧”,秦桧看后眉头一皱,说没点这东西。店家呵呵笑道:“这东西免费,吃多了还有奖励!多吃一个,就会多炸一个,杀害英雄的卖国贼就会少活一会儿!”手下刚想发作,被秦桧一把拦住。秦桧并没生气,拿起一个“油炸桧”说:“你这油炸面人的死咒根本没有用,知道为什么吗?”
店家被他唬得一愣,直愣愣地看着他,秦桧见此人已上钩,捋着胡子说:“你捏的面人根本就不是秦桧,我这里有他的画像,你好好看看吧!”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画像。
店家手持画像,一再向秦桧道谢,并免了他们的饭钱。回去的路上,护卫不明就里,问他为什么给这些刁民画像,秦桧哈哈大笑:“那画像是第一个做‘油炸桧’的人,让他们互相诅咒去吧。”
转眼又过了八十一天,这期间秦桧早就派人打探到了第一次去吃饭的店主叫王大宝,原是北方人士,差点儿被金兵所杀,岳飞对他有救命之恩。死咒期限到了,中午时分,秦桧化装成一个行医的郎中,带着两个家丁,去了王大宝的小店,今天,他要亲眼验证死咒是否灵验。
秦桧和家丁一行走进小店,王大宝热情招待,并给他们奉上可口的饭菜。吃饭时,他不停地偷眼观看王大宝,可王大宝生龙活虎,没有一点要死的迹象。一顿饭吃了整整两个时辰,最后一道免费的“油炸桧”上来,面人还是刘成的模样。秦桧迟迟不见王大宝有什么异样,只好结账走人。
刚到街上,身后就传来王大宝的喊声:“客官,请留步!”秦桧转身,王大宝疾步追来,手举着几枚铜钱:“客官,对不起,多收了您四文钱……”话音未落,人就来到了面前。秦桧刚想开口,王大宝突然步履踉跄,他大声喊道:“秦桧!他是秦桧……”话没说完身子往前一扑,整个人“扑通”一声,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手中的铜钱也撒落地上。
两个家丁大骇,急忙围过来,一人挡住秦桧,一人对倒地的王大宝拳打脚踢,可惜王大宝一动不动了。秦桧喝住打人的家丁,翻开王大宝的身体,探探他的鼻息,只见他满脸乌青,嘴角流血,已经断了气。
周围的人围了上来,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有声音响起:“他就是卖国贼秦桧!”“杀了岳元帅的坏种!”……看到群情激愤的百姓,秦桧哪敢久留,在家丁的保护下,他钻出人群,灰溜溜逃回了丞相府。
把炸面人的人全抓起来,临安城这么大,如何能抓得完?秦桧权力再大,他也不敢乱来,毕竟上头还有皇上。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恐惧与日俱增。两个月后,他病倒了,即使是太医,也不知他得的是什么病。八十天还没到,他就撒手人寰了。
秦桧死讯传出,临安城内一片欢腾。当晚,很多人聚集到西湖旁边的岳王墓前吊唁,其中带头的就是王大宝和他的表弟—秦桧二次私访的店主张清源。临安城的百姓无不痛恨秦桧,听说“炸面人”的死咒,纷纷效仿。秦桧二次私访拿出的画像,张清源一眼就看出是表兄王大宝。秦桧走后,他找到表兄,二人分析提供画像的人就是秦桧,而且看出他对死咒半信半疑,于是利用一种能诈死的药物,跟街坊邻居一起,合演了一出精彩的剧目,活活吓死了秦桧。
秦桧死了,他不知道自编的死咒阴差阳错吓死了自己,也没弄明白刘成死于心脏不好是一种巧合,更想不到的是一句谎言创造了流传千年的美食—油条,也就是一种用面棒代替面人的食品。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七
商人到藏北做完买卖回来,发觉妻子在家不大规矩。他十分窝火,便把自己的怀疑详详细细告诉了一位朋友。朋友说:“兄弟,不要乱猜疑。我扮成一个喇嘛,帮你探探虚实!”
过了三天,商人又出门经商去了。妻子在家忙这忙那,等着和她相好的人幽会。天快黑的时候,一个勾腰驼背的老喇嘛,跌跌撞撞地从外边进来,双手合十,不停地哀求;“主人呵,我是个四处云游的苦行僧,眼看天快要黑了,请收留我住一夜吧!”刚开始,商人的妻子怎么也不肯答应,经不住老喇嘛打躬作揖,苦苦哀求,便让他在院子里一间堆放柴草的杂屋住下了。
过了一会儿,商人的妻子拉开后门,接进她的相好。两个人杀了一头黑山羊,做了一锅面疙瘩,还从酒房里搬出一坛青稞酒,挨在一起坐着,嘻嘻哈哈地喝着,不用说多舒服了。忽然,院子里传来乒乒乓乓的打门声,商人老婆一听,顿时吓白了脸,因为听声音,是她的丈夫回来了。
不过,她并没有慌张,一边答应着,一边把山羊皮朝门角落里一扔,把面疙瘩往炉灰里一倒,酒朝小沟里一泼,还叫自己的相好,藏进一口大木箱里,才去开门。
商人走进来,对妻子说;“哎呀,今天我倒霉透了,刚走到渡口,突然脑壳晕、胸口痛、你快去请个喇嘛,帮我看看病吧!”妻子说:“阿哥,不用发愁,刚好有位上师在我家借宿,就住在院子里。”
老喇嘛被商人的老婆叫醒,请来给商人看病。他端详了半天,说:“老板,你是中了魔了!刚才我睡在你家院子里,忽然看见天上飞来一片黑云,黑云就跟门角落里的山羊皮一样大;接着,又下了一场冰雹,冰雹就跟炉灰里的面疙瘩一样大;同时,大雨哗哗落下来,雨水就象水沟里倒的酒一般多。我还看见一只黑脑袋的魔鬼,钻进了那只大木箱。”
听了这些话,商人的妻子才真正害怕了。商人呢,在门角落里看到一块黑山羊皮,在炉灰里找到一大堆面疙瘩,在水沟里,发现刚倒掉的青稞酒还在流。最后,他拿着一根大木棍,在大木箱上敲了几敲,高声喊道;“出来吧,魔鬼!”等了一会儿,箱盖慢慢地打开了,一个男人的脑袋从里边钻了出来。商人气得发抖,扬起棍棒就要打,但是,被老喇嘛挡住了。
老喇嘛说:“老板,先不要动手,还是把事情弄清楚吧!”商人的妻子哭着说:“你在外边跑生意,我一个人在家挺冷清,就偷偷地和邻居来往,这些都是我的错。”那个男子也说:“我是你们的邻居,不但不能帮你照看家务,还干出这样丢脸的事情,实在没脸见人。从现在起,别说打鼓,连鼓槌也不敢摸了。”商人在老喇嘛的规劝下,原谅了自己的妻子和邻居,两个人对喇嘛十分感激,连连打躬作揖,表示痛改前非。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八
民间故事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神精髓。关于一些古典的民间故事你了解多少?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古典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从前有个女人,嫁与李家村李福为妻,新婚三个月,到河边洗衣裳。
虽然疑惑,但是果香诱人,她忍不住还是把那颗李子摘下来吃了。李子甜酸可口,鲜美多汁。吃过果子,女人心里觉得十分满足。她蹲下身子,继续洗衣裳。洗好衣裳,就听见肚子里面隐约传出风雷的声音,一个胎儿在她腹中轻轻颤动。
女人怀孕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产,临产的那天正是二月初二,窗外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女人痛得昏死过去。等她醒来,发现那孩子全身上下乌溜溜的,大约有两尺长,仔细一看,那家伙竟然长着四只爪子,一条尾巴,正嗷嗷叫唤。
“我们正当人家,怎么会生出这么个怪物?”李福十分懊恼,对老婆说,“这东西我不要它,抱出去扔河里!”
“没错,他有点丑怪,不过再丑怪也是我的孩子,就让我养着吧。”女人把孩子抱起来,让它吃奶。那小怪物一碰到。
母亲。
的乳头,就用力地吸吮,它大口大口吃奶,吃着奶,它身体渐渐发生变化,爪子尾巴缩进身体去了,很快长出寻常婴儿的手脚来。
母亲越看越高兴:“你瞧,不是什么怪物,是个胖壮小子呢!这家伙黑不溜秋,就叫李黑吧,好不好?”
李福再凑过去一看,妻子怀里抱着的,真真切切是个黑不溜秋的男孩儿,手脚齐全,五官端正,虽然身子黑,但不是什么怪物。李福也就不再吭声了。
于是,那孩子就叫李黑。
很快李黑长到六岁,他身强力壮,力大无穷,每顿吃三四碗饭,又死活不肯断奶,每到夜间总要回母亲怀里吃一顿奶才欢喜。他生性爱那荒郊野外,不喜欢待在家里,性情又特别喜欢水,每日清晨便要下河玩耍,玩到天黑还不回家。
一天傍晚,起了风,下起雨来,那李黑还在河里玩,光着身子在河水里追鱼逐蟹。李福拿了棍子到江边揍他,想要赶他上岸。没想到,一棍子抽下去,那李黑儿突然跳起,腾起云雾,变成了一条墨黑粗壮的龙,他口中喷火,朝他父亲吼了一阵,突然一头钻进河底去,不见了。
“我原先就说那家伙是个怪物,这不真变成怪物了吗?这下好了,跑了便再不要他回来。”李福叮嘱他老婆道,“以后要关好门户,不能让他再回这个家。”
李黑母亲心里忐忑不安,十分担心,想着儿子独自在外头,流了一夜眼泪。
打那日起,李黑好几天没有回家,也不知哪里去了。
一天清晨,长夜将尽,白日将临,一条黑龙突然撞开窗户,飞入李福家中,他径直来到母亲床前,嗷嗷叫着要吃母乳。母亲见到黑龙,吓得半死,但她认得是自己孩儿,还是解开衣裳让他吃奶:“黑儿,你可要小声,不要吵醒你的父亲。”
黑龙用力吸吮母乳,他这会儿变成龙身,身体庞大,力气又猛,才吸几口,母亲吃痛不住,再加上惊惧过度,惨叫一声,晕死过去。
李福听得异响,起身一看,只看见一条黑龙在自家屋子里头,龙头探入自己老婆怀里,正缠着吃奶,那龙尾巴却高高绕上屋梁,雨滴和冰雹“滴滴笃笃”从屋梁落下来。
李福又惊又怒,一手抡起一把铁锹,向那黑龙劈去:“来了就不要走,我打死你这造业乖张的孽子,免得以后祸害祖宗!”
黑龙十分警觉灵敏,听见铁锹劈来,即刻掉转龙头,想要飞出窗外。但屋子狭窄,转身时他的龙尾巴拖到地下,李福手举铁锹砍下来,正正砍中龙尾巴,“卡嚓”一声,龙尾应声断了。
等到黑龙飞出窗外,已经成了一条秃尾龙。
黑龙失了尾巴,又是疼痛又是悲痛,躲在河底养伤,但他挂念母亲,不得安生,每到长夜将尽,晨曦来临的时分,他都想要回家去看看。一日又一日,秃尾巴黑龙在屋顶盘旋悲吟,带来风雨和冰雹,他一来,冰雹就“滴滴笃笃,滴滴笃笃”落到屋顶上。
李福一听到龙吟声和冰雹声,马上手举起铁锹站出门口,仰起头,对屋顶的秃尾龙痛骂不停。
他的母亲受了这场惊吓,得了一场大病,因为缺医少药,不久病死了。去世那天,正是农历的六月初八,李福大哭一场,把她葬到山上。
母亲下葬下那天,秃尾黑龙在山顶久久盘旋,不肯离去,那座山因此终年雨雾迷蒙,也因此草木葱茏。那段。
时间。
山下常常下雨每到雨天当地人就说:“这是秃尾李黑龙在哭他的母亲哩。”
黑龙为母亲守丧守了三年,三年后,他离开故乡山东,去了遥远的异乡。
人们在黑龙母亲安葬的地方建了一座龙母庙。有时长久天旱不雨,人们就到龙母庙烧香求雨。只要诚心,一求就会灵验。人都说,这是因为黑龙孝顺的缘故——那秃尾黑龙虽然远在异乡,但他最听母亲的话,总是母亲一唤,他就会回来,为乡亲们降雨。
再说那秃尾李黑龙,他离开山东,无家无累,只身游历三山五岳,就这样东游西逛,在外面流浪了好几年。有一天,天朗气清,黑龙心情开朗,朝东北方飞行了几千里,飞累了低头一看,只看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大水从大地流过,江水清澈迷人,两岸青山耸立,树木长得郁郁葱葱。
“这真是个好地方!”
秃尾李黑龙在高空中,沿着那条江,从江头飞到江尾,又从江尾飞到江头,然后他从云端降落,一头扎进江里。那江水清凉惬意,黑龙满心欢喜,便顺着江流游戏玩耍,从江头游到江尾,在江中翻腾畅游,十分快活。
这条江叫做白龙江,江中原有一条白龙驻守。那白龙富甲天下,这会儿,白龙正在水府龙宫赏宝养神。突然听到水响,白龙便走出水府巡视,一出府门,就看见一条秃尾黑龙在江中游耍,独个儿玩得正欢,白龙不由得怒从心上起:“好你个秃尾巴野小子,竟然敢闯入我的领地!”
白龙口喷白色电光,掷出风雷,张牙舞爪朝黑龙猛扑过来。
黑龙连忙闪到一边:“白龙不要动怒,有话好好说,这条江清澈甘美,我俩一同游玩可好?”
“废话少说,看你出身低贱,身体残缺,到这里来真是玷污了白龙江。你怎么配与我一同游玩?你给我快快滚开!”
黑龙听到这话也心生怒火:“凭什么啊?你这样仗势欺人,好没道理。”
白龙怒吼着再扑过来,一条白龙,一条黑龙,你来我往,在江底下打斗起来。白龙法力高深,而黑鼠年幼力弱,又断了一条尾,身体不能平衡,再加上从来没有打斗经验,没斗几个回合,黑龙便累得气喘吁吁,毫无还手之力,身上被白龙抓出斑斑驳驳的血痕。
好汉不吃眼前亏,黑龙虚晃一爪,一抽身跃出水面,变作一个黑衫少年,沿着江边小路,一路跑入深山老林。
白龙也不追赶,大笑着自回水府去了。
说那黑龙,正跑着,突然脚下被一根大木柴一绊,李黑狠狠摔了一跤。爬起身,回头一看,绊倒他的不是什么木柴,却是一个人。
李黑连忙把那个扶起来,一看,原来是个壮实的采参老人,那老人看上去五十来岁,满脸风霜,一只手紧紧拽着一把挖参的铲子,另一只手握着一个空空的褡袋。老人睁开眼看到李黑,张开嘴想要说话,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伸出手指,指向远处山沟的茅屋。
李黑明白他的意思,马上背起老人,翻过山沟,走进那间茅屋,把老人放在床铺上。老人又用手指指向一根小人参,示意李黑拿去煮汤。李黑烧起火,煮了一碗人参汤,喂那老人喝了。
喝过参汤,老人才缓过气来。
李黑问他:“老伯是哪里人,为什么独自昏倒在山路上呢?”
“一言难尽啊!我原本是山东人,在这里挖了十几年人参,人人叫我‘老把头’。”老人叹了口气,“前天,原本福星高照,皇天眷顾,让我挖到一棵千年人参。没想到,才刚得宝,又马上失了宝。”
李黑一听,马上变得愤怒:“这地方有强盗?”
“要说强盗,也算是强盗了——那白龙江里的白龙,自称是江里龙神,其实比强盗还不如!他喜怒无常,时常强抢民间女子,一不顺意,就要发大水淹田淹地。他又喜好人间珍宝,我那千年人参一挖出土,他就嗅到了,当即驾起一团云来抢,我躲闪不及,被他一尾巴扫倒在地,抢了千年人参归水府。可怜我人老力衰,在路边昏迷两天醒不转,若不是遇见你仗义相救,只怕性命也难保——唉,后生你又是哪里人,为什么来到这片深山老林?”
李黑说:“我也是山东人。只因母亲早逝,我被父亲嫌弃,故乡不容,无家可归,昨日才流浪到这里。刚刚在江水那边被恶人打伤了,现在也无处投靠。如果老伯不嫌弃,我就在这茅屋住下,相互间也好有个照应。”
老把头一听十分高兴,于是李黑在茅屋住下,他每日清晨早起,马上扛一把锄头到山坡开荒种地。那片山坡满坡全是大石头,李黑硬是一块块背起,背到后山的深潭边,在潭边筑起一道高高的石堤。李黑力气又大,人又能吃苦,很快开好一块田地,在田里种了麦子,麦子一种下,马上又养了一群羊。
当下风调雨顺,到了秋天,李黑种的麦子收成很好,十二只小山羊也长成大山羊了。
收了麦,磨了面,李黑脆在地下,向老把头磕了三个头,说:“老伯,你我有缘相聚,也是乡亲,现在我有一事求你,请老伯务必应允。”
老把头连忙扶起他:“黑儿,这大半年你我相依为命,你有什么话直说不妨,只要做得到,我一定尽力。”
“不瞒老伯,我虽是凡人所生,却是一条真龙。我母亲吃了暮春李子有感,怀孕生下我——后来我才得知,那颗李子原本是上天孽龙的耳朵。我经历凡胎孕育,吃母乳成人,也略略懂得人间仁义。那江里白龙强抢民间女子,抢夺人间珍宝,又时时兴风作浪,沉船抢劫,我一直想要铲除它。无奈从前力气不足,粮食也不够,没有必胜的把握。”
老把头看看刚收下的麦子,沉吟一会,问道:“你现在有把握吗?”
“如果老伯帮我,有八九分希望。”
老把头忙问:“怎么帮?”
李黑说:“我明日入水与白龙打斗,江上泛黑水,便是我浮上水面,你就往旋涡扔一只山羊,再倒一笼馍馍。我吃饱了,力气充足,自然支撑得下去。等到黑水下沉,白泡升起,你便往旋涡处撒生石灰,扔大石头,那白龙被石灰迷眼,受石头干扰,我便有机会胜他。”
“这样好,我年老力弱,就叫上附近山东老乡一起到江边帮你。”
两人当即蒸好十二笼馍馍,又上山准备了大石头和生石灰,通知了附近的山东老乡,当晚便好好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李黑跃入江中,现出原身,粗壮矫健的秃尾黑龙,到水底去找白龙喊战。
白龙出了水府,见是从前那条秃尾巴黑龙,不由得哈哈大笑:“秃尾小子,手下败将,你又来找打?”
黑龙正色道:“我这次来,要和你一决输赢。如果你胜,我任你处置,要杀要剐随你心意。如果我赢,你要离开这江中水府,迁到山里龙潭居住,从此修身养性,再不可为害人间。”
“秃尾小子,你好大口气,快过来受死!”
两条龙一个喷白火,一个喷黑火,在水底翻腾打斗,只搅得江底泥沙泛起,江面恶浪滔天,天上集结了浓云,人间弥漫着雾气。
老把头叫来附近的山东老乡,齐聚在江边等待,过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见龙跃出水面,正焦急呢,忽然看见水面翻起黑浪,那山东乡亲连忙向黑水旋涡扔下一只山羊,倒入一笼馍馍。
过一会,黑浪下沉,江面冒出白泡,他们齐齐朝那白泡倒生石灰,扔大石头。
两条龙在江里大战了三天三夜,黑浪白泡交替了十二回,十二笼馍馍,十二只山羊全扔下水,江面渐渐恢复了平静。
等到江岸云开雾散,一条秃尾巴黑龙跃出水面,人们看到它用铁链锁了白龙,飞入林木茂密的深山。
深山的那个深潭,从那时起,就叫做白龙潭。那白龙果然信守诺言,从此在潭中修心养性,不再兴风作浪。
那江水换了黑龙镇守,那黑龙恪尽职守,按季节兴风播雨,因为风调雨顺,江两岸年年都有好收成。人们时时见天上有黑龙行云布雨,知道他姓李,就都亲切地唤他“秃尾巴老李”,又尊称它为“黑龙王”,日子一久,那条江也改名为黑龙江了。
那秃尾巴老李感谢山东老乡的帮助,也格外照顾他的山东老乡。黑龙江的船老大全都知道黑龙王这脾性,每每开船渡客,总要问一声:“船上有没有山东人哇?”
不管有没有,只要有人回答一声:“有哩——”就能保证一帆风顺。
有时船开到江心,江上跃上来一条鲤鱼——人们说,这是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来了。船上的人呢,也不当真收这个礼,往往也就捉起鲤鱼,放回江里,说一声:“情收了,鱼放回,多谢老李哩!”
那黑龙王身在黑龙江,仍然时时挂念远在山东的母亲,每到母亲的忌日,也就是六月初八,他要回到母亲坟前拜祭,他每次来,带来的风雨和冰雹,往往能缓解山东六月的暑旱。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这就讲完了,听完故事你记着,那秃尾巴黑龙王,他在黑龙江哩。
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1
2
3
中国民间故事篇十九
在焦作一带有个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上坟为死去的亲人烧纸祭奠,俗称“鬼节”。这个习俗来自一个民间。
传说。
传说明朝末年,朝廷昏庸,官吏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霸道,鱼肉乡里,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艰难度日。
乱世多灾,老天爷也来祸害百姓了。一年夏天,瓢泼大雨一连下了数日未见停歇,沁河水暴涨,眼看要漫过河堤了。管理沁河河道的官员叫赵捏,他站在河堤上,看着逐渐上涨的河水,心中乐开了花。他奸笑着对手下人说:“马上张贴布告,家家户户都要出钱出物来抢修河堤。”
老百姓本来就生活艰难,哪里还有钱财可出,但是赵捏不管这些,领着一帮家丁挨家挨户搜抢财物,见什么拿什么,有什么抢什么,猪、马、牛、鸡大小牲畜,小麦、玉米、小米、高粱五谷杂粮,都被赵捏抢进了府中。然而,赵捏并未用这些东西来抢修河堤,而是把这些东西变卖后,把银子装进了自己的腰包,然后在高台上听曲饮酒,哪里管百姓的死活。
河水终于冲垮了河堤,似猛兽般向四周村庄冲去。庄稼被淹,房屋倒塌。小孩冲走,大人淹死,到处哭爹喊娘,家家戴孝出丧。
有一个姓王的后生,血气方刚,疾恶如仇,目睹眼前的惨状,便找了几个人,准备造反。他对众人说:“当官的抢走了我们的财物,却没有来抢修河堤,致使河水淹没了我们的家园。当官的哪管我们的死活,他们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我们与他们拼了吧!”
众人纷纷响应,很快就聚集了上千人。他们拿着铁锨,扛着锄头,举着钉耙,高喊着:“打死贪官赵捏,为亲人报仇。”向赵府冲去。不料,赵捏早有防备,他招集了许多家丁,个个刀出鞘,箭上弦。百姓们和家丁一场恶战,死伤无数,血流成河,王后生也在这次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然而,正义必能战胜邪恶,百姓们还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冲进了赵府,杀死了作恶多端的赵捏,一把火烧了赵府。
据说这一天是农历七月十五,百姓们为了纪念在洪水中和战斗中死去的亲人,便在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上坟烧纸祭奠亡灵。久而久之,形成了习俗,在怀府八县流传开了,直到现在。
中国民间故事篇二十
小青躲在深山里,心里总是惦念着白娘子。看看日头偏过天,,,午时三刻过去了,就借阵青烟回了家。她走上楼一看,啊呀!许仙死在床前,白娘子还在床上困着没醒哩!小青急忙推醒白娘子:“姐姐,姐姐,快起来看看呀,这是怎么搞的啦?”
白娘子下床见许仙死了,就大哭起来,说道:“都怪我不小心现了原形,把官人吓死啦!”小青见了也搓手叹气,说道:
“姐姐,你不要只管哭嘛,快想个法子救活他呀!”
白娘子摸摸许仙心口,还有一丝儿热气,想了想说道:“凡间的药草是救不活他的了,你守护一下,我到昆仑山盗仙草去!”
说着,白娘子双脚一跺,便驾起一朵白云,飘出窗户,向昆仑山飞去了。飞呀,飞呀,只一刻工夫,就飞到昆仑山顶上。昆仑山是座仙山,满山都是仙树仙花。山顶上,有几棵紫郁郁的小草,就是能起死回生的灵芝仙草。白娘子弯下腰,悄悄地采了一株仙草衔在嘴里,正想驾起白云飞走,忽听生中“咯溜溜!”一声叫,那只看守灵芝仙草的白鹤从天边飞了下来。它见白娘子盗了仙草,哪里肯饶放过,便展开大翅膀,伸出长喙,朝白娘子扑过来。好险哪,就在白鹤的长喙刚要啄着白娘子的时候,忽然从后面伸来一根弯头拐杖,把白鹤的长项颈钩住啦。白娘子转过身来一看,见眼前站着一个胡须白花花的老人,原来是南极仙翁。她就哭着向南极仙翁央求道:
“老仙翁,老仙翁,给我一株灵芝仙草,救救我的官人吧!”
南极仙翁放开白鹤,捋捋白花花的胡须,点点头答应了。
白娘子谢过南极仙翁,衔着灵芝仙草,急忙驾起白云,飞回家来。
她把灵芝仙草熬成药汁,灌进许仙嘴里。过了一会儿,许仙就活转来啦。
许仙朝白娘子看看又看看,看看又看看,心里好害怕,一转身跑下楼去,躲进帐房间里,再也不出来了。
一天,两天,三天,整整三日三夜,许仙不敢踏上楼梯一步。到第三天夜里,白娘子和小青到帐房间里来,问他:“官人呀,你为啥三天三夜不到楼上来呀?”
许仙不知应该怎样回答才好,就躲躲闪闪地支吾着说:“店里生意好,我算帐忙不过来嘛。”
小青禁不住笑起来道:
“相公,你算啥帐?你倒看看,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许仙看看自己手里,原来,一时心慌,拿错了一本老皇历呢!他。
见赖也赖不过去啦,只好讲出了真情。白娘子听了,皱皱眉头,对许。
仙说:“我是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变成蛇呢?必定是你眼花看错啦。”
一条白闪闪的东西,又象是蛇,又象是龙,从床上飞起来,飞出窗外就不见啦。”
白娘子听着笑道:
“哦,原来是这样的呀!谅来是苍龙现形了。这正好应着我家生意兴旺,添子加孙。可惜我那辰光困熟了,要不然,一定要点上香烛拜拜它哩!”
许仙听她们讲得这样认真,仔细想想也不错,满心疑团一下子就化掉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