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用于指导我们的进一步发展。怎样写出一篇有价值、有深度的总结?总结范文中能看到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式,对我们的总结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华山篇一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觉得奇怪吧?这是因为我们要去佛教圣地--。
今天,我和外婆、外公、姨、叔叔、妈妈,一起去了。
一路上来回颠簸,过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到了,我们买了票,就上了。
我们决定先上大天台,我们缓慢的来到了缆车区,接着经过一番排队,终于上了缆车,这辆缆车是橙色的,是6号,它在空中缓慢的行驶着,让人担心它会不会掉下去,有时还要摇晃几下,真让人担心!不过,过了大概5分钟,摇摇晃晃的缆车总算是到了大天台的驿站。
到了驿站,我们就开始走了,我活蹦乱跳的,可是叔叔说:“别太耗力气了,不然不一会儿你就没力气了!”我不听,但是不过一会儿我就没力气了,只得坐在那儿拍几张照,但我还不敢往下看,因为我离下面隔了二三百米呢!我只得拍拍照,喊喊他们,等了大约十分钟,他们终于来了!接着我们到了第一个寺庙,在这个寺庙我看到了一个如来佛,于是我拜了几拜,又捐了1元钱,烧了三根香就离开了这里。我正往上走,突然感觉好累,于是又走了几步,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我休息了一下,姨和叔叔、妈妈就来了,我们就休息了。
接着,我们到了一家小店,我们坐到了椅子上,拿出各自带的食物,大开杀戒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饱了,但是食物还剩不少,于是,我们背起书包,又往高处出发了,我们又到了第二个寺庙,我们只是看了看,就再次往上走了十分钟,就到了山顶,哇!太高了!太壮观了!我还拍了几张照片呢!
我们开始下山了,左一下右一下,不一会儿,就到了肉身宝殿,我和外公都抽了一个签,外公抽到:“为人吝啬不施财,只想他人送宝来,如果人人似你样,庙门只好向南开。”哈哈,这是下签!我抽的是:“心中常想在今年,那得功名在你边,异日忽然成显达,连登逐步上青天。”呵呵,这可是上上签哦!
接着我们走了一段路,到池边洗了手,回到了九华街,我买了一把剑,就回家了。
华山篇二
正月初四下午,大姨和姨夫带着我们一家人和外公去爬。
我们开始顺着台阶往上爬,手里拿着一根竹竿,做登山杖。开始我还有劲,蹦蹦跳跳地前进着。过了一会儿,就有点累了,只好一步一个台阶,慢慢地向上爬。最后,我不想再爬了,和大姨、妈妈和萱萱姐姐坐在石头上休息。过了一会儿,爸爸打电话来鼓励了我,让我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他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和他爸爸下山来了,他自豪地说:“我爬上山顶啦!”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心想:这么小的孩子都能爬上山顶,我的年龄是他的两倍,他行,我也一定行!我下定了决心,和爸爸继续往上爬。
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到了半山腰的寺庙。这里雾气弥漫,放眼望去,浓浓的雾气缠绕在一座座山上,使山披上了一件白短袖,更加显得有气势。我们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向上爬,哗哗的流水声在我的耳边回响,翠绿的竹林在我身边陪伴我,浓浓的雾气在我头顶翻滚,这一切仿佛仙境一般,是那么神奇,那么美丽。我沉浸在其中,突然,我想到山顶的风景一定会更美!所以就加快了脚步。奈何天公不作美,当我们爬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下起了倾盆大雨。爸爸赶紧扶着我下山,台阶很滑,我们走不快,过了一会儿,妈妈来了,她把伞撑在我们头上,说:“童萱姐姐跑了几趟才拿到这把伞。”听了这话,我感动极了。
今天因为天气原因我没能爬到你的山顶下次我一定会征服你的!
华山篇三
(第二课时)。
后巷中心小学 。
吴娟。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孩子和先生登华山。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第三自然段写孩子得到了先生的夸奖。第四自然段交待了孩子的姓名和年龄。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
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课文配有插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25课咏华山(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
出示词语。
3、回忆课文大意: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是谁咏华山的?(板书:蔻准)。
过渡:今天,咱们就跟着寇准一起去登华山,看看华山上是什么样的景象,好吗?
二、精读二——四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小朋友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华山上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读后问: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板书:高)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华山的高?
a:出示:啊!华山真高哇!指导读好这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华山的高来。)。
出示华山图:看,这就是华山,有12公里长,800层楼那么高。看了这么高的华山,相信这句话现在你一定能读好!谁来读?(你读得真好,把华山读得那么高!)。
b: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这么长的路,这么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吃力、困难、累、不容易……)书中用了一个词,写出了这种感受,就是(艰难)指导读好这个词。读得真好,奖励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
(指导读好这句话)(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读出来了,真棒!)。
(你们真会读书,从登山的艰难感受到了华山的高。)。
c: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相机提问:蓝天在哪儿?远远近近的山在哪儿?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到了脚下?
指导读好这句话。(他读得怎么样?谁来和他比比?)。
d: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相机提问:平时看到的太阳在什么地方?太阳怎么会显得那么近?
我们平时看白云在哪儿?现在白云在哪儿?
指导读好这句话。
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a、自由练习读;b、指名读;c、齐读。
(3)读得真好!奖励你们看几幅华山的风景图。(展示图片)。
看到这些美丽的华山图,我看到许多小朋友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声,这就是情不自禁啊!
看完后,你想怎么样来赞美华山?(啊!华山真!)。
(4)。
看到华山这么高,这么美,小朋友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些感叹。寇准看到这么高、这么美的华山后,心情非常激动,再夜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但他赞美华山的话不是“啊,华山真美啊!”,也不是“华山真高哇!”。而是一首诗(出示图、文):“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教师范读,学生闭起眼睛仔细听,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让你想到前面课文中的哪句话?(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时,想到了哪一句?(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什么叫“举头”?什么叫“回首”?谁来表演一下?
这首诗和前面的课文,都让我们感觉到,华山真(高)啊!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可以加上动作。
(配乐读诗,指导读出韵味。)。
过渡:你觉得这首诗写得怎样?寇准的先生是怎么说的?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齐读第三段,重点指导读好“好诗!好诗!”。(谁能加上动作呢?先生会做些什么动作?)。
3、齐读三、四自然段,把对寇准的敬佩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四、课外延伸。
华山的高和美,让寇准小小年纪就写出了这么一首有名的诗。我国的许多名山大川,都给诗人不少灵感,比如说,杜甫登泰山后,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佳句,苏轼看到庐山的千姿百态,发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山的诗呢?回去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我们下节课交流。
五、学习生字。
1、出示:齐 与。
2、想想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3、指导书写。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反馈评价。
【教后反思】:
这一堂课,我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过程中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纵观这堂课的过程,我有以下四点感受:
一、尊重学生。
二、正面引导。
教师在课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很多时,我们重视了“主”而忽视了“导”。“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学生在学习时,必定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学有所得。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启发、诱导,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思考,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
三、主动参与。
华山篇四
阳春三月是踏青的好时节,今天妈妈带我去柯村看大铜像。
一来到文化园的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九十九米高的地藏王圣像。首先来到第一景点“弘愿堂。”弘愿堂前面有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里面有好多五颜六色的金鱼和大大小小的乌龟,有好几只乌龟趴在台阶上晒着太阳呢!我轻轻走过去用手摸了摸它的硬背,它立马逃跑了。
随着进入大堂内,堂内真是金碧辉煌,令人目不暇接。由于灯光昏暗,感觉是一个神秘的迷宫,让我很想去探个究竟。大堂中间有一张长方形的两层大石桌,石桌四周源源不断地流着水,近看看不清,远看像是瀑布。堂内陈设着文化园的模型和一些古典文化。真宁人赞不绝口。
到乐台广场,经过几个莲花池,里面还开了一些白色莲花,还有含苞欲放的花包呢!乐台广场上有六个莲花座,四周都是水池。一路走着都听见哗啦啦的流水声是山泉。这里山清水秀路两边开满了杜鹃和一些不知名的花儿,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好看极了。我真想采一朵,可又想到爱护花草只好放弃了。
终于来到大铜像下,我心情非常激动,一会儿就爬上去了。我迫不及待找入口进去,我听说里面有超市还有好多好玩的呢!想轻眼目睹一下。却听一位工作人员说:“里面没弄好,没开放。”听了之后我心灰意冷,刚刚想到的一切全泡汤了。我叹了口气说真扫兴。
就在我们回去时,听见广播再喊:“乐台广场有表演。”听了我们连忙来到广场,广场上放着动听的音乐。原来那六个莲花座,现在上面竟有六个仙女在翩翩起舞,四周水池都是各式各样的喷泉,有的像莲花,有的像飞行的翅膀、有的像烟花冲向天空……观看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好看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喷泉。
今天来玩大愿文化园,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不浅!
华山篇五
“自古以来华山一条路,只有勇者敢攀登。”其他人说华山很危险。为了看华山有多危险,我来华山了。到了那里,我深深地认为这个“危险”味道充足,正确。
索道真的很多人啊刚坐下来还没问题,不就和其他索道一样吗?索道好像听了我的话,想让我看看他的厉害!山势逐渐陡峭,索道垂直,偶然抬起头来,索道看起来很直,好像有90度。原本宽阔的天空在这个气势磅礴的山下,乌龟也缩成了线。看到一些树木的山壁倾斜,像雷击的大利刀一样,山的一面的墙壁被这些苍翠地滴下来,伸直武威的大树支撑着。另一边没有树木的山壁,真的'向一边倾斜。我想拿着棍子支持“”。
长空栈道也很危险!这条路沿着山壁倾斜放下,绳子笔直地拉下来,而且道路狭窄,只能容纳两只脚,横着走的话,一只脚也不能容纳我面前有个中年妇女在欣赏美丽的景色时差点摔倒,幸好她反应快,抓住了铁链。她太用力了,所有的链条都在摇晃,整个人也在前后摇晃,这个场面最可怕,吓得我当场静止了!
山风吹着我的心,这山一山,石一木离我更近!我爱这座奇峰异群,爱这个“危险”的华山,更爱祖国的美丽河山。
华山篇六
今天,我们一家一起来到了佛教圣地----。
我们决定先上大天台,刚上缆车,一坐好,缆车就启动了。我从车窗上往下看,啊!底下是万丈深渊,使人不由头昏晕眩。山崖石壁光溜溜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你再仔细看,墙壁上的石缝里长满了小花小草有的石缝里长满了小草,有的石壁还挺立着苍翠的小松柏,他们虽然常年经受着风吹雨打,却显示出无限生机。
缆车一直载着我们向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大天台,大天台很高,我们走走停停,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香烟缭绕,有人在不停地念着佛音颂词,我也烧了香,拜了佛,哇!这里有如来佛,观音菩萨,还有唐僧,于是,我也朝着每个佛拜了几拜。
我们又往上走,来到了一个景点:大鹏听经,这个景点传说是一只大鹏飞到此处,见地藏王菩萨在念经,很好奇,便趴在石头上听,被经所感动而变成石头。哇!这可真是像一只大鹏!
接着我们又上了另一座庙,这个寺庙不但有香、佛印颂词,更有十八个罗汉和智慧之神呢!我呢,当然是每个都拜了一遍。
玩完了大天台,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坐缆车回到了起始站。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肉身宝殿,这儿有连心锁,许多锁连在一起,有的跟我的脚板差不多大,有的只有一个大拇指大呢!我们急忙赶往小天台,一路上有不少鸡,它们挺着脖子大声呐喊,时间过的真快,我们一下子就到了小天台,我们烧了香,拜了佛,就离开了。
很快,我们就到了最后一站---大雄宝殿!这儿有龙有凤,而且都很逼真,似乎都要飞起来一样!我还坐在上面拍了照呢!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华山篇七
华山女。
听众狎恰排浮萍。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洗妆拭面著冠帔,
白咽红颊长眉青。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扫除众寺人迹绝,
骅骝塞路连辎。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
抽簪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天门贵人传诏召,
六宫愿识师颜形。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
重重翠幕深金屏。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华山篇八
国庆节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佛教圣地——。是佛教的圣地,所以人们为了保平安,都会来拜一拜佛,并游览的壮丽景色。
正当我开口想问,导游叔叔已开口说:“因为呀,宝殿正门口对着一座像下山虎的山峰,一位风水大师说这是凶兆,所以让小和尚们在殿前建了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为弓,起震慑作用。并与旁边的娘娘塔齐为弓箭,守卫宝殿。”我们在宝殿内拜了一番,里面的大佛和菩萨慈眉善目,看上去和蔼可亲,跟真的一样。
我们走走停停,终于到了最有名的景点—天台。天台是最高的地方,这里也有一座有名的寺庙—天台寺。在天台寺里有弥勒佛,观音菩萨……最让我难忘的是十八罗汉中的开心罗汉,他永远是笑眯眯的,总是没有其他罗汉严肃,胖胖的,可爱极了。
我站在天台上四处眺望,手仿佛可摘星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大自然的一切尽收眼底。再往下看,好深的山谷啊!怎么都看不到底。悬崖峭壁上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偶尔还会有几株党参,奇妙极了,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真美,真让人回味无穷,我喜欢!
华山篇九
您正在浏览本站提供的文章。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
本站(本站)。
执教人:张建刚。
单位:常熟市颜港中心小学。
学生:南京晓庄师范学院第一实验小学分校。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读课题---。
生:华、华、齐、齐、......(每个生字读两遍)。
师:第一个生字可以读“华”,想一想,在文中它念什么名字?
生:“华”
师:真聪明!还有谁也能够正确地朗读出来?只读一遍。
生:华、天、只、......
师:读得非常正确。(强调“非常”)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读。
生:“华、与、天、......”(齐读)。
师:把生字放到词语和句子中,还能够读吗?(出示词语)谁来读?
生:华山、称赞、......(生不会读)。
师:谁来帮帮他。
生:圣诞、七岁、生在、山高、更无山与齐。
师:很好!能够一口气读完,声音响亮,这就是勇气。还有谁来读?
生:华山、称赞、生在、七岁、山腰间、更无山与齐(一气读完,正确)。
师:也不错,也能正确地读出来。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上节课,我们还借助拼音读通了课文。知道了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名字叫---。
生:寇准!(齐答)。
生:真高啊!(齐答)。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华山高呢?想一想,听老师读课文。打开书,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找句子,好吗?教师范读。
生:(听教师朗读,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小朋友们,找到写华山高的句子了吗?
生:找到了!
师:你来说一说。
生:“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啊!”(读句子)。
师:找准了!还有谁想说?
生:“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啊!”(读的是和前一名学生统一个句子)。
师:还有和他们不同的句子吗?(有生举手)你来说。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山都在自己脚下。”(生读错了)。
师:看清楚了,读正确好吗?再读一遍。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这一句也是的,你也找准了。(还有学生举手)你还想说。
生:“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啊!除了蓝天,只看见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师:嗯,不错。你又帮他补充了一句。同学们,课文主要就是这些句子告诉我们华山很高,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边读课文,一边欣赏华山的美丽景色,好吗?
生:好!(齐答)。
师:(出示句子)请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啊!华山真高啊!”(齐读)。
师:华山有多高呢?有谁知道?(有生举手)你知道的?
生:就是很高很高的山。
生:高!(齐答,声音较小)。
生:高!(声音响亮地齐答)。
师:谁来读读华山的高?(生举手)你来读。
生:“啊,华山真高啊!”
师:“真高”这两个字读得好。我想,你的头脑中一定出现了这高高的华山。是吗?
生:是。
师:一边读,一边想画面,这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这样读书。谁也能这样读?(小手如林)你来读。
生:“啊,华山真高啊!”(强调读好‘真高’)。
师:嗯,你让我看到了高高的华山。请坐。还有谁想读?你来。
生:“哇,华山真高啊!”(“啊”读成“哇”)。
师:别着急,看清楚了再读好吗?
生:“啊,华山真高啊!“(读得准确)。
师:我想,这华山肯定是出现在你的眼前了,对吗?大家一起读。
生:“啊,华山真高啊!”(读得到位)。
师:这样高的华山,如果让你去爬,你会怎样呢?你会觉得---。
生:我会觉得华山真是太高了,白云都在山的脚下,太阳离我们很近。
师:别的小朋友,这么高的山让你去爬,两千多米,你会觉得---。
生:我会觉得华山,它很高,很有力量。
师:你能轻松地爬上去吗?
生:不能。
师:对,这么高的山,很不容易爬。这句话中就有个词,是说爬山不容易的,找找看,哪个词?(学生纷纷举手)一起说。
生:艰难。(齐答)。
师:谁来读好这句话?(举手较少)自己先读读试试看。
生:学生练读。(又有一些学生举手)。
师:你来。
生:“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没有读出“艰难”)。
师:两千多米的华山很不容易爬,能读得再“艰难”一些吗?你再来。
生:“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强调读出“艰难”)。
师:有进步了。还有谁想读?(又有一些学生举手)你来。
生:“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比前名学生读得更好一些)。
师:我仿佛看到了你爬山时艰难的情景了。大家一起读。
生:“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生齐读)。
师:华山很高,也很难爬,但爬上山顶以后就能看到不一般的景色。是什么景色呢?(投影出示句子)女生来读一读。
生:女生齐读。
师:这景色很美,我想来画一画。远远近近的山,我先来画一座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山)。那么近处的山该画在那里呢?谁来指给老师看?(学生举手)好,你来指给我看。
生:是这座山。(生指一座远处的小山,未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师:这座山该画在哪里呢?听清楚老师的问题。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你再来试一试。你指给我看。
生:(生指在近处)。
师:(师指在近处)近处的,同学们,在这儿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谁来帮帮他?(有生举手)你来帮帮他。
生:(该生所指在近处)。
师:好,我就画在这儿。请回去。(师画好近处的高山)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山,有远也有近,有高也有低,一座连着一座,可真多啊。(投影出示句子)谁能读好这句话?谁来?(生举手)你来。
生:“远远近近的山,......”(读不下去)。
师:别着急,慢慢读。
生:“远远近近的山”(读得较快)。
师:这么多的山,这么快能把它看完吗?这样,张老师来读给你听。你的眼前,你的头脑里,就在想,啊,这么多的山。听!“远-远-近-近的山”有没有看到这些山啊?你再来试试看。
生:“远远近近的山”(读得有进步)。
师:嗯,头脑中出现这些山了。谁还想读?你来。
生:“远远近近的山”(读得到位)。
师:山,越来越多了。谁,还能读?你来。
生:“远远近近的山”(读得到位)。
师:我想,这些山肯定出现在你们的头脑中了。一起读。
生:“远远近近的山”(读得到位)。
师:学到这儿我有个问题,(指着黑板上远处的山)这些山原本也很高,可为什么到了这儿就变得矮小了呢?谁知道?(生举手)好,你来说。
生:因为华山比他们还要高。
师:对,华山太高了。所以这些山看上去就变矮了。这句话中,哪里告诉我们华山比所有的山都高?你来说。
生:是从“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师:对,“都在自己的脚下”就是说,这些山都没有华山高,华山是最高的,除了蓝天高高在上。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较少学生举手)自己先练习练习。
生:学生自己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就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还有谁想读?
生:“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读得较快)。
师:啊,读得这么快,我都来不及爬上去了。你能读得慢一点吗?再来。
生:“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读得稍慢,但还显快点)。
师:还是有点快,你听老师读,好吗?爬山很难的,很慢的。“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教师示范朗读)听清楚了吗?你再来读,好吗?预备,开始,读。
生:“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读得很好)。
师:小朋友们,读得好吗?
生:好!
师:这就是进步啊。还有谁想读?
生:“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师:哎呀。这些山,不但多,还很美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读。
生:“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师: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还能看到什么景色呢?(出示句子)请男同学来读。
男生:“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这景色更美了。我也想来画一画。太阳该画在哪儿呢?这儿行吗?
生:不行。
师:这儿呢?
生:不行。
师:这里呢?
生:行。
师:那你们告诉我,为什么要画在这里呢?看看书上怎么说?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
师:好,谁来读好这句话?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
师:能再近些吗?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
师:更近了。好像就在我的头顶。你再来读读。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
师:不错。谁,还能让太阳再近些?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
师:更近了,越来越近了,好像我一伸手就能摸到似的。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读。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读得非常到位)。
师:我还想画白云。白云该画在哪儿?一起说。
生:山腰间。
师:山腰间再哪儿?小朋友们,你们都有腰,快摸给老师看一看。
生:(学生纷纷摸自己的腰)。
师:嗯,在身体的中部。那山腰间它的位置就是---谁来指给我看。
生:(学生指在山的中部)。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师指在半山腰)这儿就是山腰间。(并且画上一朵白云)画一朵云行吗?
生:不行。
师:两朵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啊?书上怎么说得?
生:朵朵白云。
生:太高了。
师:谁能把自己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自己练习练习。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高高的华山,红红的太阳。还有谁想读,你来读。
生:“除了蓝天,...”(读错了)。
师:哎-别着急,看清楚再读。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好,开始。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读得正确恰当)。
师:我想问问你,你在读的时候,眼前仿佛看到什么景色啊?
生:看到了很美的景色。
师:好,你已经会边读边想画面了。请坐。还有谁能这样读?你来试试看。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读得不错,大家一起读。
生:“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齐读)。
师:书上有一副插图,画的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景色。想不想欣赏欣赏?
生:想!
生:很美!
师:那就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远远近近的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的那么近,山腰间漂浮着朵朵白云。”
师:不看文字,只看图画,还能把这几句话说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说。
生:“远远近近的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的那么近,山腰间漂浮着朵朵白云。”
师:多美的华山,多高的华山啊。难怪小寇准会激动得赞叹。
生: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生:把头抬起来。
师:那回首呢?
生:是低头的意思。
师:这下我明白了,听我读。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生鼓掌)。
师:我吟诵得好吗?
生:好。
师:我为什么能吟诵得这么好?
生:因为你知道华山很高很高,所以你才读得很好。
生:能。(生齐读)。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师:小寇准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7岁,难怪先生要连连点头称赞呢!谁能学着先生,来夸一夸他。
生:好诗,好诗!
师:他读得时候翘起了大拇指。
生读。
师:他读的时候,摇头晃脑。
师:两位同学读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做出了动作,这就叫――。
生:情不自禁。
师:我们一起学着诗人来夸夸他。这首诗好就好在写出了华山的高大,美丽,用诗来赞美,这就叫咏,一起来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学到这,我忍不住想和大家再一次来吟诵这首诗,好吗?
生:好。
师:吟诵的时候要边读边想画面好吗?
生:好。
师:已经能背出来的,可以不看书。
生读诗。
师:好诗,好诗!
师:寇准这么小,就可以写出这么好的诗,大家一定要向他学习,我来看一看,谁最会学习,这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生字。
出示“与”。
学生说笔顺。
师:你怎么知道它的笔顺?
生:我自己想的。
师:无师自通!
生:只要把“写”的宝盖头去掉就可以了。
师:利用熟字,是个好办法。来,我们一起书空。
师:“与”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生:第一笔不要写得太长。
师:老师也想提醒大家,第二笔的竖折折钩的折要比第一笔宽些。
师范写,并述:第一笔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比第一笔稍宽些。第三笔不要写在“与”的肚子里,稍微写得外面一点,这样就写好了。
师:这个“齐”字,你准备怎么记呢?
生:我准备用部件法。上面是个文,下面是个撇和竖。
师:这个方法真科学。伸出手来,我们一起写。(一起书空)。
师:要写好这个字,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我要提醒大家,三四笔要写得舒展些。
师:说得好!要像小鸟的翅膀一样舒展开。
生:下面两笔要注意位置。
师: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下面两笔第一笔是撇,不是竖。(老师范写)注意,撇和捺要像小鸟的翅膀一样舒展开。
师:请拿出习字册,先不急着写,要摆好姿势。
学生写字。
您正在浏览本站提供的文章。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
本站(本站)。
老师巡视。纠正姿势。
下课。
华山篇十
本人一向爱水不爱山,出发前猜想定平淡无奇。当年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游时,吟唱出“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既然李白都赞“灵秀”。应该好好领略领略、欣赏欣赏。
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千百年来,僧众云集,香火不绝,九十八座风格各异的占刹梵宇依山势散落于苍松翠竹之中。可我并不崇尚佛教,只有凤凰松和凤凰松周围的风景才合我的“口味”。
坐上旅游观光车,真是“山路十八弯”。这一“弯”又一“弯”,让我晕得想吐。好不容易有了条直路,我透过车窗,只见山峦连绵不断,时而高时而低,时则凹时而凸。过了一会儿,山谷里一阵阵凉风吹来了一片片云雾,我打开车窗,凉风扑面而来,顿时感到遍体生凉。云雾被山风吹的东一片西一片,有的遮住了山头,朦朦胧胧,山头像笼着轻纱一般。有的挡住了山脚,又浓又厚,就像大海一样;露出的黛绿色的山头像浮在海上。是那么的飘渺。有的挡住了半山腰,将一座山分成了两座,绰绰影影,给人产生剑冲霄汉的感觉。
转眼间,我到了凤凰松了。
这是一棵古老的松树,堪称“天下第一松”。该松高7.68米,树径0.99米,相传为南北朝时期名僧杯渡所植,树龄1400余年。因树形酷似凤凰展翅欲飞,一直被当地百姓称作“凤凰松”,为著名景观之一。
这只“凤凰”的尾巴犹如一把巨大的翡翠扇子般张开,翅膀一伸展,就见地上落了一大片带有星星点点光斑的影子。这凤凰意欲腾飞,正用嘴梳理着她那高贵的羽毛。
微风吹过,松条沙沙作响,仿佛百鸟飞来,唧唧地叫着,朝凤欲飞。松条像小姑娘的辫子随风飘动,“辫子”上还有一把把“小扇子”呢。
忽而飘渺、忽而茫茫的云雾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还有很多未知的令人惊叹的幽谷、深潭、飞瀑、流泉、奇松、石刻等待着我们。
华山篇十一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前去了游览。有九十九座山峰,是佛教的圣地,所以人们为了保平安,都会来拜一拜佛,并游览的壮丽的景色。
刚到山脚,我向上望去。哇!真美呀!云雾缭绕,各种奇松怪石,真是美丽极了。我们坐车来到了山顶,这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一棵是公树,一棵是母树。据说,这两棵古树还是“诗仙”李白栽下的呢!接着,我们又去了最古老的宝殿——大雄宝殿,可是大雄宝殿的门前却有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这是为什么呢?旁边的导游说:“因为呀,宝殿正门口对着一座像爬山虎的山峰,一位风水大师说这是凶兆,所以让小和尚们在宝殿前建了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为弓,并与旁边的石象打齐为弓箭,守卫宝殿。”我们在宝殿内拜了一番,里面的地藏菩萨慈眉目善,看上去跟真的一样。
我们穿云破雾踏上了山径,山路两旁树木成林。远远望去,天台峰高插云间,像一把宝剑耸立在云雾之中。我们走走停停,经过百岁宫,回香阁。不一会儿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最有名的景点----天台。站在天台上仰望,天台上云雾缭绕,山径连绵起伏,像一条彩带从白云间飘落下来。上山的游客像一个个小白点,散落在彩带上。
最后,我又来到了天台寺,里面有弥乐佛、观音菩萨……最吸引我的是十八罗汉的开心罗汉,他永远都是笑眯眯的,总是没有其他罗汉形严肃,胖乎乎的,可爱极了。
下山时,我还时不时地回头遥望那高耸入去的山峰,总想。
多待一会儿,舍不得离开,想多看一眼壮丽的美景。
华山篇十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要多亲身去感受,去体验的启发。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谁去过华山?想看看华山吗?
2、课件播放一小段表现华山高的录像。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咏华山》。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然段。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3、课件出示17个带有拼音的生字、学生想读啊个就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3遍。
4、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5、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自由读,指名读。
6、用手势告诉教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了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导写字。
五、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二类字比较难认。
一、复习生字引入。
形式:开火车。
二、读文感悟,巩固识字。
1、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段。
3、画出讲华山高的句子。
4、再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华山的样子。
5、指名读。
6、站在高耸入云的华山上,七岁的寇谁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诗来。
7、吟诵诗句。
8、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9、齐读第2、3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读。
11、说说寇准为什么能作出好诗来?你受到什么启发?
12、记一记本自然段的生字。
四、质疑。
五、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能从学习课文从中去学习诗,更容易让他们理解诗的大意。
华山篇十三
我的家乡安徽,那里风景优美,还有许多的名胜古迹。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灵秀幽静的。
方圆一百七十四平方千米。山连绵起伏,好像一条正在游动的巨龙。它又史称“莲花佛国”,因为有九峰形似莲花而得名。
还有许多的风景名胜。比如被称为“天下第一松”的凤凰古松;有天河挂绿水的“九子泉声”;有风景美如画的“五溪山色”……。特别是“凤凰古松”,它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古松的造型还十分的奇特,它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松尾下还有一个很大的圆石,人称“凤凰蛋”。而且这棵古松还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哩!
你那秀丽的景色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啊!
华山篇十四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从山脚底下向上望去,阶梯真的好多啊!我飞快向上爬去,不一会儿,便上气不接下气。正想休息时,从远处传来阵阵钟声,我很好奇这连绵不断的钟声从何处传来呢?所以我没有停歇下我的脚步,继续向上赶了去。
来到山顶的寺庙里,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于是,我就请教了妈妈,原来他们吃的是斋饭,也就预示着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好运连连。我和妈妈也上前各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感觉今晚的面条特别好吃,犹如人间佳肴一般,不知不觉间吃了好多。吃过后我们继续寻着钟声向上走,来到了顶端,路两旁竖立着许多形态各异的石雕像,他们说摸了弥勒佛又大又圆的肚子,会招来福气,我迫不及待地在他的肚子上摸了又摸,希望在新的一年我能够心想事成。
向左边走去,藏在我心底的一个谜团解开了,原来这钟声是人们排着队挨个撞钟的声音,这队伍排得一眼望不到尾,我们顺着人流向后排去,这么长的队伍要排到猴年马月啊?队伍再长也是值得等待的,排了许久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一个巨大的钟吊在面前,我拿起了撞钟的木桩使劲向大钟撞去,“咣咣”的声音震耳欲聋,钟声也预示着新的一年我们一家幸福快乐,团团圆圆。
最后我们遥望山下风景,灯光五颜六色景色非常壮观,桥倒映在水面上,映入眼帘真是一副美丽的景色!
我们依依不舍地下了山,如果下次过年有时间,我一定还会再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