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篇一
小结
金弦浩
慢性疼痛症发病原因:
一.外伤(医源性和非医源性);
二.慢性劳损(软组织慢性损伤;无菌性炎症。);
三.神经机能障碍。神经根在椎间孔处长期受到卡压、牵拉、扭曲和摩擦就会使神经出现机能障碍即神经疾病。慢性疼痛症的发病机理:
一.外伤或手术会使局部组织受损,包括神经、血管、淋巴循环和肌肉等。这样会打乱局部正常组织间的排列顺序,从而形成粘连及瘢痕。二.慢性劳损是持续性轻微损伤,而反复损伤的组织可以使局部组织轻微变性(产生或不产生无菌性炎症)及轻度粘连。致使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不正常,而使即使轻微的损伤难以愈合,影响组织功能的正常运行。值得一提的是:局部组织如出现无菌性炎症,应该在局部有轻微发热的症状。三.神经机能障碍可以使其所支配的组织过敏,其主要症状是肌肉缩短并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肌肉缩短机械性地压迫韧带、腱部、软骨和骨骼。当压迫发生在使胶原蛋白变衰弱的结构中时,这是神经疾病必然的结果,超荷可以产生退变和中度的疼痛,例如:肌腱炎,内、外上髁炎,脊椎僵硬症和骨关节炎等等。当健全的关节受到损伤,疼痛可能是正在发生的损伤(例如,没有介于中间的软骨,骨与骨磨损)和神经疾病引起的疼痛的混合症。
脊椎两旁肌肉的长期缩短会压缩椎间盘空隙,使椎间孔变窄,使神经根过敏持续下去。这个自我持续的情况就是我们的模式的关键。区别炎症引起的疼痛和神经性病引起的疼痛,最重要的特点是后者患部温度明显较低。
四.肌肉组织纤维性病变及骨化。
五.自主神经症状:皮肤及皮下水肿,发病部位血管收缩(局部发凉),异常出汗,腺体分泌功能障碍等。慢性疼痛症的治疗:
一.主要目标,不只在于止痛,而是去除过敏结构的过敏性,恢复正常的活动和功能。·解除肌肉缩短 其结果能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肌肉缩短是引起肌肉和骨骼痛的主要原因,解除肌肉缩短,便成为治疗的主要部分。·消除脊椎疼痛源 局部的疼痛(如网球肘)用针刺接近疼痛部位往往可以缓解。但是,当慢性疼痛的起因是神经根病时,缩短的脊椎旁肌肉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脊椎神经痛,也必定能治疗。·加速治愈针刺产生局部痉挛,这是治愈必需的前奏;生长素,如血小板产生的生长素也能分泌出来。由于慢性疾病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改善是渐进的,所以治愈过程也是逐步的。当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同时消除而不复发时,可以认为疾病痊愈了.
焦虑状态的治疗——焦虑差不多总是伴随着疼痛,身体的紧张程度也经常增加,各肌肉组变得紧张并缩短成特定的模式。焦虑伴随的慢性疼痛,即使症状可能只局限于一个部位,但通常在周身可以找到对称的很多潜伏的易触痛点,亦就是“纤维性肌肉疼痛”或“散布式肌筋膜痛症”。除非焦虑得到控制,否则这些病症难以有满意的疗效。在焦虑中,所有对疼痛敏感的“紧张”肌肉都要治疗。二.剥离粘连,恢复局部组织的正常生理机能。
三.刺散纤维化及骨化的肌肉组织,使其恢复原有的机能。四.切割瘢痕,达到减压的目的。肌肉刺激疗法。
我们在这里介绍一种针对慢性疼痛症有效的治疗方法—肌肉刺激疗法。
肌肉刺激疗法是加拿大的颜质灿医学博士创立的一种治疗慢性疼痛症的临床治疗模式。其内容如下:
肌刺激疗法,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用于诊断和治疗肌筋膜疼痛症(肌肉和骨骼的慢性疼痛,但没有明显的损伤或炎症)。
肌肉刺激疗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释许多种疼痛症;它认为疼痛的病因是神经出了疾病疼痛不是组织受损的信号(也就是说,神经性疼痛起于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失常和过度敏感)。
肌肉刺激疗法根据坎农与罗森布吕思的神经失调定律,去解释周围神经疾病所引起的过敏性。这条生理学的基本定律一直鲜为人知。肌肉刺激疗法介绍了一套检查技术。其技术告诉人们,神经疾病决大部分发生在神经根部,由此产生了“神经根痛”。由于现时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化验或投影检查来显示神经疾病,所以肌肉刺激疗法这一套临床检查方法就更为可贵了。肌肉刺激疗法认为,神经根疾病产生慢性疼痛,此种模式能解释很多看来互不相关的疼痛症状(例如:从头痛到背痛,从网球肘疼到三叉神经痛),此类模式认为这些疼痛属同一类型。
肌肉刺激疗法的针刺术借用传统的中国针刺术手法,但应用现代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原理加以改进和提高。这个方法对已有解剖学知识的医生、护士和治疗师来讲很容易学会,而效果比传统针刺术更好和更可达到预期目的,因为治疗是根据病人身体症状进行的。
肌肉刺激疗法应被纳入医科大学课程之内,因为它比其它物理疗法更为有效。肌肉刺激疗法理论是沟通东西方医学的绝好桥梁,而且超越了两者的极限。肌肉刺激疗法是根据坎农与罗森布吕斯定律而设定的治疗神经性疾病的模式。坎农与罗森布吕斯:在一连串输出神经元内,当其中一个神经元被破坏,在孤立的结构或一些结构中会出现化学试剂的超过敏反应,而这种过敏又以直接失去神经支配的部位最大。
换句话说,当一条神经功能受阻(神经疾病),它会变得过敏,并有反常行为。这条定律普遍地出现在人群当中,但它还不被人们熟知或相信。
坎农与罗森布吕斯确认四类过敏:(1)反应程度不变,但时间拖长了(反应过长);(2)刺激作用力比正常时降低了(敏感过度);(3)减少刺激亦可产生正常程度的反应(过敏增加);(4)组织的反应能力增大(反应过度)。
他们还表示,超过敏可以在身体多种不同的结构内发生,包括骨骼肌、平滑肌、脊椎神经元、交感神经节、肾上腺、汗腺甚至脑细胞。神经支配失调的结构,对很多化学性和物理性刺激(包括伸张和压迫),会做出过度的反应。在产生过敏的所有结构中,最普遍的和重要的是横纹肌。除了肌肉有疼痛和容易受触痛外(可能由于过敏的感痛器受压),神经疾病增加肌肉的紧张使肌肉缩短。反过来缩短了的肌肉,又会毫不留情地紧拉不同的结构,引起多种的疼痛症状。引自《慢性疼痛症的颜氏治疗法》 肌肉缩短是神经疾病原因引起肌筋膜痛的关键
肌肉缩短是神经疾病原因引起肌筋膜痛的关键。换言之,没有肌肉缩短,就不会有肌筋膜痛。所以我们有时称肌筋膜痛为“肌肉缩短的症状”。
肌肉缩短是肌肉和骨骼疼痛症状的基本特征。“痉挛”常常用于形容肌筋膜疼痛症状中的肌肉缩短,但肌肉缩短的原因通常是典型的挛缩。肌肉和骨骼疼痛,此类症状中疼痛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肌肉缩短使附着肌肉的其他结构受到机械性的张力,引起诸如“双头肌腱炎”或“外上髁炎”等症状。
肌肉缩短可影响相关的关节增加关节的压力,损坏肌肉的排列,引起关节疼痛,这就是关节痛症。脊椎关节上压力增加,可导致“椎骨关节骨面症”。肌肉缩短最终可造成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
脊椎旁肌肉的缩短,其影响穿过椎盘空隙压迫椎间盘,可引起椎骨面小孔变窄,间接地刺激神经根也就是通过突出椎间盘的压力,或者对露出来的神经根直接施加压力。
这时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循环:神经根受压引起神经根病;神经根病导致靶肌肉(包括脊椎旁肌肉)的疼痛和缩短;脊椎旁肌肉的缩短使神经根所受压力增加(这种自我持续循环有别于恶性疼痛循环,血管受压引起局部缺血和疼痛加剧)。通常肌肉带不会感到痛楚,但可能因为压迫肌肉内受损伤的敏感部位或微神经瘤就会感到疼痛。疼痛和容易被触痛的焦点部位通常称为“触痛点”。当疼痛主要在肌肉,同时影响到很多灵敏触发点,这种疾病就被称为肌筋膜疼痛症。当肌肉带的纤维组织产生疼痛时,此症状有时叫作“纤维组织炎”,“纤维肌肉疼痛”,“纤维肌肉炎”或发散性肌筋膜痛症。此症状的病因不大清楚,但它有神经根病的许多临床病症:长时间的疼痛和僵硬(多于三个月),可因肉体和精神压力而加剧(焦虑和感情受压可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这是众所周知的);有多个敏感点;神经受压和椎间盘退变;软组织肿胀;关节疼痛和神经疾病。引自《慢性疼痛症的颜氏治疗法》 肌肉缩短的特有影响
肌肉缩短可产生以下几种方式的疼痛: 1.原发性疼痛 肌肉缩短的缓解,肌肉内病灶压力减轻,疼痛可减轻或消失 2.腱炎、腱鞘炎、扳机手指
这是肌肉缩短,机械力致腱损伤所致
3.膝盖软骨退变 这是肌肉缩短,腱内籽骨在不平衡力的作用下磨损所致,常会疼痛
4.肌肉起止点同时或单一增加拉力会引起疼痛(例:外上踝炎)。如果肌肉和(或)腱比较长,疼痛可向稍远处显示,例如:------趾长屈肌 可引起足底痛
-------指深屈肌 可引起远指骨底疼痛-------竖脊肌(最长肌)可引起头痛或颈痛
-------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可拉高髂胫束,引起膝的侧面(胫骨外踝)痛 5.滑囊炎 肌肉缩短滑囊受到压力
6.骨性关节炎、拇外翻等 这是肌肉缩短引起肌肉排列改变和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和退变所致
7.腕管综合征 这是旋前圆肌或旋前方肌肌肉缩短,压迫正中神经的引起的诱发症状.肌肉缩短,肌肉对神经的压力增大至一定值可引起各种诱发症状。
8.椎间盘退变、脱出 这是穿过椎间盘孔隙的脊椎旁肌肉缩短,增加的压力最终导致椎间盘病变,从而长期使神经疾病持续下去。9.脊椎僵硬症
引自《慢性疼痛症的颜氏治疗法》 有改动
肌骨骼附着处损害性压痛点会引起以下部位的传导痛(粗略划分)
1.枕颈痛、枕部麻痛、头顶痛或合并头皮肿胀、麻木或异样感等颅脑征象以及眼胀、眼眶痛、眼球痛、视物模糊、视力减退以至完全失明、眼干涩或多泪、畏光、飞蚊征、眼前闪光、眼睁不大(若瞌睡半醒样)、上眼睑下垂(若重征肌无力)等眼部征象,多由颈椎棘突旁的软组织如项韧带、斜方肌、头半棘肌等在枕骨附着处、颈椎后关节附着处和颈椎棘突旁肌肉及筋膜本身的无菌性炎症病变所引起
2.枕骨旁痛、太阳穴痛、偏头痛等颅脑征象多由胸锁乳突肌损害以及提肩胛肌损害或锁骨上窝软组织(主要是前斜角肌)损害所引起。由于前两肌的上端均附着于自上项线外1/2段直至颞骨乳突;以及后两肌上端附着于颈椎横突尖上,所以它们的肌附着处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时,每一处的疼痛均会向上方传导。这种传导征象多可通过上项线外1/2段至颞骨乳突的肌附着处、肩胛骨上角提肩胛肌附着处或第1肋骨前斜角肌下端附着处高度敏感的压痛点上施行强刺激推拿改善肌痉挛而缓解。
3.头昏、头紧(若戴紧帽样)、眩晕、恶心、呕吐、猝倒、脑鸣、全身不稳感、乘船感、晕船、晕车、记忆力减退、前额痛、眉间痛、偏头痛、全头痛等颅脑征象;鼻腔不适、流涕、鼻塞(若重感冒样)等鼻部征象;吞咽不适、咽喉异物感、咽喉干痛、慢性咽喉炎、暂时性声音嘶哑等咽喉征象;耳鸣、耳痛、耳根痛、耳根拉紧感、听力减退、耳聋等耳部征象;口水少或流延、严重口腔溃疡、牙龈浮肿、牙根痛(拔牙后仍痛)、舌增粗、舌麻木、口开不大、说话不清楚、下颌关节发响等口腔征象;面抽搐、面颊麻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面部征象等等,多由于枕颈部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加提肩胛肌或锁骨上窝软组织在颈椎横突尖的损害压痛点所共同引起。
肌肉缩短怎么能是肌筋膜痛的关键呢?
首先得查一下引起“肌肉缩短”的真正原因,因肌肉缩短一般有以下情况:
1、急性应力性(一过性);
2、神经原性(如c[sub]5[/sub]神经致肱骨外上髁痛);
3、生物力学因素(筋出槽、骨错缝等)致无菌炎症;
4、陈旧性:年久陈伤或瘢痕形成;
5、畸形(先天发育因素)。
也就是说,“肌肉缩短” 是结果,不是病因,也并非“关键”,关键是寻找致病的原发因素。只有病因找到了,才能解决“缩短”的问题。这一思维模式是本人在听了大庆王秀义院长的讲课后用针刀医学原理的思维联想到的,不知对否?请楼主斟酌。
试论《慢性疼痛颜氏治疗法》关于慢性疼痛的观点
“有疼痛就存在肌肉缩短,没有肌肉缩短就没有疼痛”的观点完全是背离临床实际的。比如慢性关节部位的疼痛不是肌肉在缩短,反而是肌肉受到抑制,加重关节的失稳。
肌肉缩短名词:应指运动系统的随意肌,在非随意收缩情况下其长度低于正常值称为肌肉缩短。其中有生理性缩短和病理性缩短之分。生量性缩短是根本不会引发疼痛症状的,即使病理性的肌肉缩短也不一定伴随疼痛。神经受到慢性惭增性压迫不会使神经机能的减退,因为人体是具强大的生理功能的,慢性形成的骨质增生对神经的压迫完全在人体生理代偿功能范围之内,不会出现疼痛症状(比如在有严重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伴随椎管狭窄,马尾神经淹没的影像表现但此类人群没有疼痛症状出现;手术中发现该侧硬脊膜与神经根严重受压至葫芦型压迹而该侧没有疼痛症状)。只有存在着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时才会引发疼痛与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当机械性应力超越了人体生理功能代偿范围才会出现麻木或麻痹症状(如急剧增大肿瘤已远远超越了自身修复的代偿范围;但肿瘤出现的疼痛并非是对神经的压迫,而是释放的致痛伤害性刺激。)有肌肉缩短的时候没有疼痛症状时在人类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膝关节外伤或手术后关节强直,可以没有一点疼痛症状,但股四头肌存在着严重的废用性缩短,膝关节周围支持带、髌上囊、髌下脂肪垫与髌韧带等软组织都存在着严重的缩短,为何患者只有关节功能障碍而无疼痛症状呢?因为他没有无菌性炎症存在。陈旧性髋关节脱位者,股内收肌也存在着严重的挛缩(缩短机制与上述股四头肌相同),为何没有一点疼痛症状呢?在软组织损害并存在肌肉挛缩(缩短)中,是人体在伤害性刺激下屈肌生理反射与软组织应力代偿调节所形成的。在温银针的治疗中,对只有形态改变的肌肉痉挛(有或无肌肉缩短),根本不去处理缩短的肌腹与筋膜膜腹,只需消除其骨骼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的损害病灶即可达到消除疼痛、恢复生理功能的目的(比如:腰骶区域软组织统损害独立性的时候,无痛温银针治疗只需要将其附着区域局部的治疗即可完全消除疼痛,恢复腰脊柱的正常功能活动)。只有存在着软组织本质改变的肌肉缩短(肌挛缩-没有肌电活动)时,才对肌腹、筋膜膜腹、关节囊等立体病变区域的治疗。神经根病的合理解释
颜氏(《慢性疼痛症的颜氏治疗法》)认为神经在受到机械性压迫后,会出现神经功能的减退,发展为敏感性增强或超敏感,最后出现主诉疼痛与局部软组织的触压痛。并非是“缩短了的肌肉超越了代偿的临界状态使神经机能减退”因为代偿临界状态没有量化标准。难道有影像证实不存在一点神经受压但却有严重疼痛症状,而其伤害感受器也同样表现为超敏感的神经功能减退也认为是神经受压所致吗?因为此类患者的症状与存在典型神经受压的疼痛症状与分布规完全相同。所以笔者认为:神经受压所致神经根病的解释是完全背离客观实际的。在软组织损害的慢性疼痛中确实存在着伤害感受器超敏感的神经机能减退现象,但它就象肌痉挛与肌挛缩一样,只是软组织损害过程中人体神经生理功能发挥作用时伴随的一个现象,而非本质;其本质是软组织损害。颜氏书xi页中云:“疼痛的病因是神经出了疾病,疼痛不是组织受损的信号(也就是说神经性疼痛起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和过度敏感)”,而最近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证实:只有在神经末梢附近有致敏物质(无菌性炎症)持续释放,致敏才会持续发生。神经源性与血管源性无菌性炎症导致伤害感受器致敏才可出现主诉疼痛与局部区域的触压痛。在炎性软组织的动物实验中证实:存在着无菌性炎症的区域内含神经多肽(最起作用的是sp物质)的细纤维密度增加,是导致伤害感受器超敏感的直接原因之一。软组织在急性损伤后遗无菌性炎症或慢性劳损后,血管源性活性物质,如:缓激肽(血浆蛋白分裂产生)、前列腺素(由内皮和其他组织细胞合成)和组织胺(由肥大细胞释放)这些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结果是局部组织水肿。同时这些物质也通过神经调节,在损伤附近使神经末梢:如神经多肽s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物质的释放出现疼痛症状。也可由起源于一支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逆行侵入同一神经末梢其他分支引起,即与正常传入神经相反方向传导,这种释放机制叫作轴突反射。通过轴突反射释放的物质(特别是sp物质),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并加重局部水肿。神经密度改变与软组织内炎症的关系: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肌肉存在着短期(12天)炎症时,其内含神经多肽的细纤维密度增加成正相关性。sp免疫反应纤维的密度增加了大约2倍。因为这些sp免疫反应纤维可能是伤害感受器,神经密度的增加与疼痛感觉改变有关。在一块神经分布密度增加的肌肉中,既定的伤害刺激就会兴奋更多的伤害感受神经末梢,从而诱发疼痛感觉加重。因此,受累肌肉神经分布密度的增加,是解释慢性痛觉过敏的外周机制。根据上述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推测:在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后遗无菌性炎症的软组织损害中,长期神经源性与血管源性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可使sp免疫反应神经多肽纤维密度增加,从而出现疼痛区域扩散、触压痛程度的加重与范围的扩大。
背根节与神经根病:背根节是sp物质的储藏室,当外周软组织损害时,伤害刺激信号沿传入纤维激活背根节sp物质大量释放,因sp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参与炎症形过过程,所以此时在椎间孔区域产生大量神经源性无菌性炎症,出现典型的沿该神经支配区域的放射痛(此时争对椎间孔区域以消除无菌性炎症的治疗方法可取得明显疗效);同时sp物质通过轴突反射沿着该背根节支配的传入纤维逆向输送于远端神经末梢并释放,所以出现离原发损害远端的疼痛症状。背根节区域的神经源性无菌性炎症是可逆的,在解除了外周伤害性刺激后,sp物质通过自身免疫调节机制调控可恢复到正常恒定状态。所以在温银针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必须在正确腰脊柱三个试验检查为阴性标准下)中,从不处理椎间孔区域,只需常规消除规律性软组织损害病灶,再通过自身整体调节后,原有的椎间孔区域的压痛皆能完全消失。在软组织损害时伤害感受神经外周致敏外,还存在着中枢伤害感受神经元的中枢致敏,两者都可提高伤害感受系统的兴奋性而加重疼痛。外周损伤后出现损伤部位疼痛的加重和异常性疼痛,其原因为受损的伤害感受器和相应后角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了。损伤周围的组织和感受器完好无损,如果这些区域也出现痛觉过敏或异常性疼痛,则称之为继发痛觉过敏或称为传导痛、放散痛。同时sp还可能是中枢神经塑型化的介质,它可使脊髓后角失活的突触连接开放,出现与该神经节支配以外区域疼痛—即痛觉错位。骨骼肌不是每一次损伤都会产生疼痛,比如肌肉注射时,针尖突破皮肤产生疼痛,但针尖退至皮下另外方向针刺时受试者没有疼痛症状出现,这可能是其肌肉局部分布的伤害感受神经末梢密度太低有关。在温银针治疗时同样发现,当针尖刺到病灶区域行小幅度提插移动时,患者可表现明显的疼痛与酸胀针感,而针尖移动到正常软组织及其骨面时没有任何疼痛感觉,这可进一步证明软组织损害区域伤害感受神经末梢的密度增加,因大量伤害感受器具有无髓鞘纤维,被认为是游离神经末梢的终端,但游离神经末梢并非真正的游离,伤害感受器呈现后放电现象,其放电的时间比伤害性刺激时间更长,这是伤害性刺激伴随主观余留感觉的直接原因。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篇二
慢性肾衰竭
1.什么是肾脏?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形似「腰果」,位于人体后腰脊柱两侧与第十二肋骨交界处的位置。绝大多数人拥有左右两个肾脏,而极少数人因发育异常,出现孤立肾(一侧肾脏缺失)、马蹄肾(两肾下极相互连接,形似「马蹄」)、异位肾(如长在盆腔等其他部位)。正常成年男性肾脏大小为 11 cm×6 cm×3 cm,左肾略大于右肾;而女性肾脏略小于同龄男性。虽然与中医理论中五脏之一的「肾脏」共用同一个词汇,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2.肾脏的作用?
肾脏基本功能是过滤血液,将身体产生的或者吸收的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等各种有害物质以及过量的矿物质和水份等,形成尿液排泄出体外,是人体重要的「废水处理场」。同时又将滤过出去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入血液,防止有益物质的丢失,从而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除此以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可以生成激素,影响全身多种生理过程,从而与全身状况紧密相关。比如与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血压密切相关的肾素系统;调节钙磷代谢和骨质的活性维生素 d3 等等。它又是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作用场所。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3.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出现肾脏功能损害,直至完全衰竭的共有的临床状态。当慢性肾衰竭达到晚期,肾脏功能完全丧失,它有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名称--「尿毒症」。但是,虽然大众很熟悉「慢性肾衰竭」这个疾病名称,但这个概念在医学上已经弃用了,逐渐将用「慢性肾脏病」取代。1.慢性肾脏病概念:
ckd指肾损害或gfr
4.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是什么关系?
慢性肾衰竭代表肾脏功能开始受损到完全丧失的整个过程,医学上为了更好地评价慢性肾衰竭的各个阶段,以便更针对性地提供治疗干预,提出了「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并已经逐步取代了「慢性肾衰竭」的说法。
当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出现形态结构上或者功能上的异常,尤其是滤过功能下降,影响它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血肌酐的进行性升高;并且这种异常持续存在,超过了 3 个月不能恢复,我们就定义它为「慢性肾脏病」。这种异常具体可以体现为血、尿成分异常,或者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根据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慢性肾脏病被人为地划分为 1-5 期。
同时必须强调,这个定义是人为划分,必须由医生根据临床状况确定,不能自行死板套用。5.慢性肾脏病有哪些症状?
慢性肾脏病可以由肾脏疾病或者全身其他各个系统的疾病引起。除了这些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发疾病相关症状外,肾脏功能受损本身,也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从而出现广泛而非特异的表现。常见如尿量减少,而夜间小便尿量增加;全身浮肿;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全身瘙痒;咳嗽,胸闷气急,无法平卧;甚至可以猝死。而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往往比较隐匿,多数时候对生活并没有任何影响,而不为广大患者知晓和重视。6.患慢性肾脏病的人多么? 中国有多少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确切的数字。最新的北京大学附属北大医院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大于 18 岁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患者约为 10.8%,大约 9 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而其中仅有 12.5% 的人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不良状态。7.哪些人需要特别关注肾脏功能?(1)老年人;
(2)长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
(3)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4)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个体,比如多囊肾;
(5)有过急性肾脏病(如急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个体,需要关注肾脏恢复情况;
(6)长期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7)某些感染如咽部、肠道、泌尿道或乙肝病毒感染及长期应用某些肾毒性中、西药物者;肿瘤患者,比如多发性骨髓瘤。因为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在功能受损早期大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更需要依赖定期检查肾脏相关的指标,以早期发现。8.评价肾脏功能可以做哪些检查? 肾脏方面常规的检查有:
(1)尿常规,可以从中发现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等异常情况;
(2)24 小时尿蛋白,收集 24 小时尿,可以更精确地检测尿中蛋白的含量;
(3)肾功能检查,比如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胱抑素 c、肌酐清除率、肾脏灌注 ect;(4)影像学检查,比如肾脏 b 超、ct,可以发现肾脏的变化:大小、多囊肾等;
(5)甚至可以通过穿刺的方法,取到肾脏的一部分组织来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肾脏损伤的原因。
9.肾功能就是指血肌酐吗?
血肌酐因为检测简单,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评估肾脏功能的检测指标。很多人都在常规体检时就会接触到。很多医生也会根据血肌酐是否在正常范围来判断肾脏功能好坏。但血肌酐不等同于肾脏功能。肾脏功能,是指血液在肾脏中滤过清洗的能力,本身无法检测。而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一定时间里,人体内肌酐的产生相对恒定,同时大部分肌酐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如果肾脏滤过功能受损,肌酐就会在体内蓄积。因此血肌酐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作为间接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也仅仅只是一个指标。血肌酐有诸多缺陷,仅凭血肌酐并不能及时和准确地反应肾脏功能,而且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可能血肌酐水平并没有升高。同时,有些药物,通过影响肌肉代谢,来降低血肌酐值,并不能代表肾脏功能的改善。目前认为血清光抑素 c(cystatin c)更能代表肾功能的状态,尤其对早期的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更加有意义。
10.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目标?
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病变,如果受损部分已经硬化,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无法逆转,也就意味着丧失功能的部分肾脏无法恢复,只能依赖剩余部分肾脏代偿损失。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目标不是恢复完全健康,而是保护剩余的肾脏功能,延缓肾脏功能进入衰竭期的时间;从而延长患者生存寿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11.慢性肾脏病如何治疗?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
(1)病因治疗:找到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罪魁祸首,治疗原发病,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2)危险因素控制:如果病因无法祛除,那么需要减少其他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的因素,避免雪上加霜。目前比较公认的危险因素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持续蛋白尿;持续高尿酸血症;使用肾毒性药物;使用造影剂等等。
(3)并发症防治:在肾脏功能逐渐丢失过程中,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异常,即并发症。需要针对这些异常进行干预,以帮助身体维持稳定。(4)慢性肾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当肾脏功能已经完全衰竭,不足以维持生存所需,需要寻求替代自身肾脏功能的办法,即肾脏替代治疗。12.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饮食并不是一成不变。
(1)在患慢性肾脏病之前,作为一级预防,饮食上需要关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防治,比如低盐饮食,糖尿病饮食。
(2)在慢性肾脏病逐渐进展的过程中,作为二级预防,饮食的目的是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推延进入慢性肾衰竭,同时需要关注并发症的防治。根据临床情况需要考虑低盐饮食,糖尿病饮食,低嘌呤饮食,低磷饮食,并需要控制饮食中蛋白的类型和含量。原则是:够用就好,多了就是负担。
(3)在慢性肾衰竭期,尤其是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营养不良开始成为威胁生存寿命的重要因素,保证足够的营养需要受到更多重视。13.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什么要低磷饮食?
磷是我们体内重要的矿物质元素,有机磷是构成蛋白质、细胞膜、和体内能量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而无机磷则和钙一起构建了我们坚固的骨骼。肾脏功能受损,意味着大量的垃圾无法从体中排出,将蓄积在体内,磷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蓄积的磷,对患者的心脏,血管,骨骼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血磷的管理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非常重要的工作。14.什么是低磷饮食?
磷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往往富含蛋白的食物,比如猪肉、家禽和鱼,含磷量都很高。但蛋白摄入不足又会引起营养不良,同样也会影响健康,增加死亡率,顾此失彼。如果血磷超过了控制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限制磷摄入(800-1000 mg/d)。
(1)限制摄入蛋白质的总量,保证蛋白充足的前提下减少蛋白摄入。为了兼顾低磷和摄入足够的蛋白,可以选择磷和蛋白比值低的食物,比如鸡蛋蛋白。
(2)选择适当的蛋白质种类与来源。因为植物来源的磷不易被人体吸收。
(3)限制含磷的食物添加剂和某些高磷食物的摄入。磷是食物制品中防腐剂和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之一,通常以磷酸盐形式存在,包括某些饮料、加工过的肉制品、速食食物、快餐、速溶食物、谷物、奶酪以及冷冻的烘烤产品等。添加剂中的磷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明显增加磷负荷。
15.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什么要低蛋白饮食?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蛋白摄入,可以延缓肾脏功能减退的速度。并且尽量摄入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比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即所谓「优质蛋白」。尽量减少植物蛋白,比如花生及其制品。具体每天可以摄入多少蛋白,目前没有权威定论,大约每天 0.6 g/kg 可以满足人体基本需求。再次强调,必须十分关注营养状况,不能走入另一个极端。低蛋白饮食本质上不是不吃蛋白,而是指尽量避免过多摄入蛋白。
16.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什么要低盐饮食?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人体摄入「钠」的重要途径。对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过多摄入「钠」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尤其是对于有水肿,少尿,或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我们能吃多少盐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人每日摄入食盐(氯化钠)应不超过 5 g(大约相当于 2000 mg 钠)。
17.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什么要低嘌呤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尿酸排泄也受到影响,往往合并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反过来也可以加重肾脏损伤。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因此,大多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低嘌呤饮食。嘌呤是嘌呤核蛋白的组成部分,是细胞不可或缺的物质。因而,不那么考究地说,细胞数量越多,嘌呤含量也就相应地会越高。比较「著名」的高嘌呤饮食包括: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同时需要避免酒精摄入。18.慢性肾脏病有哪些并发症? 肾脏功能逐渐丢失直至最终衰竭,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抵抗力下降,感染,贫血,矿物质代谢紊乱;肾性骨营养不良;骨质疏松;血管钙化;尿毒症相关脑病和神经病变等。而长期肾脏功能受损,通过一系列机制导致心脏结构变化,从而引起的心血管事件更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很多患者甚至没有进入肾衰竭期就已经因心血管事件而死亡。19.慢性肾脏病的并发症如何治疗?
(1)降压治疗:血压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残余肾单位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合理的降压治疗,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 crf 的发展,保护心、脑等靶器官,改善患者预后。常用的降压药物如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等。
(2)肾性骨病:肾性骨病是 crf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纤维囊性骨炎(由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骨软化、骨再生不良、骨质疏松等,可根据血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应用活性维生素 d 治疗肾性骨病。
(3)贫血:贫血是 crf 患者的常见表现,对非透析 crf 患者的严重贫血应予重视。临床研究显示,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纠正贫血,并补充铁剂和叶酸,可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4)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通常给予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5)高钾血症:可使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和/或葡萄糖-胰岛素静脉滴注,严重高钾血症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
(6)高磷血症:高磷血症时,除限制磷摄入外,可口服磷结合剂(碳酸钙、枸橼酸酸钙、醋酸钙等)
20.肾脏替代治疗有哪几种方式? 目前成熟的肾脏替代方法有两种,即肾脏移植和透析治疗,而透析治疗又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借助人造的机器,即血透机,将自己的血液引出体外的机器上,经过清洗后输回自己体内。腹膜透析是利用自己腹腔内的腹膜来达到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目的。肾脏移植,顾名思义,是将其他人的肾脏移植到自己身上,替自己的身体工作,分为活体供肾(亲属或他人捐献)和尸体供肾(脑死亡或心脑死亡人员来源)。随着长期肾脏替代成为可能,慢性肾衰竭不再成为「绝症」,而转变成为「慢性病」。21.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可以协助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以使患者充满信心地回归社会。但过早开始透析不但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增加医源性损伤几率,同时增加家庭和社会财政负担;而过晚透析不但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患者长期寿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告诉患者符合哪些标准需要进行肾脏替代;需要综合考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以及患者营养状态,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是需要关注的因素。而出现严重高血钾酸中毒,水中毒或急性肺水肿,是紧急透析的指征。很多患者都拖延到这个时候才开始透析,带来一系列并发症,造成更大的负担。
22.慢性肾脏病透析前患者及家属需要进行哪些准备?
患者如果预期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尿毒症期,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身体方面,需要关注慢性肾脏病各项并发症的控制,比如心脏功能,贫血,肾性骨病等。在心理上需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避免错误的认知带来无谓的恐慌和焦虑。了解慢性肾脏病虽然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但并不是不可治的绝症。可以与医生和病友交流,了解将来需要面对的生活。应该了解各种肾脏替代方式,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已的方式。需要考虑医保政策,经济能力,家庭支持,社会心理因素,当地医疗条件以及医学因素等。不同方式各有优缺点,可各为补充。
23.慢性肾脏病的血液透析是怎么回事?
血液透析是借助「人造的肾脏」——透析机,来完成血液的净化。它和腹膜透析都只是替代了肾脏部分功能,即滤过功能。将患者的血液经某一种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器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再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体内,以达到排出毒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24.血液透析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
相比较于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更高效,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尤其适合肺水肿、高血钾和药物中毒的快速解救。缺点:
(1)患者需要在工作时间到透析中心接受治疗,往往影响正常就业而脱离社会;
(2)血液透析将血液在体外循环,而且需要快速脱水和消除毒素,要求患者有相当较好的心功能;
(3)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存在血管通路相关的风险,比如出血、感染、内瘘狭窄,血栓形成等;
(4)初次进入血液透析或者血清毒素水平很高的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脑水肿和透析失衡综合征;
(5)低血压较为常见,可能与水分快速清除有关;显著影响患者长期寿命及生活治疗。25.慢性肾脏病的腹膜透析是怎么回事? 腹膜透析是利用自身的腹膜为透析膜,依赖物理的弥散和超滤作用,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毒素。把一种被称为「腹透液」的特制液体,通过一条预先放置进腹腔的「腹透管」,灌进腹腔。这时候「膜」的一侧是含有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血液,另一侧是干净的腹透液,血液里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就会透过腹膜跑到腹透液里。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把这些含有废物的腹透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如果需要,再灌进去新的腹透液。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
26.腹膜透析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
(1)腹膜透析的技术相对简单,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培训后,可在家中进行治疗,不需要像血液透析那样每周数次往返于治疗中心,时间上更自由,甚至可以不影响正常工作时间;(2)不需要血管通路,不会出现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
(3)脱水过程持续缓慢,不像血透需要在 4-5 小时内大量脱水,因此出现低血压的几率远远小于血透,对肾脏功能的恢复或者残余肾脏功能的维持有好处;
(4)体内垃圾清除也是缓慢的过程,由于体内环境剧烈变化导致的并发症少见,更适合于心脑血管系统不稳定的患者。
缺点:优点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缺点。
(1)居家治疗,意味着需要更加强大的家庭支持,比如一个干净,整齐的环境;
(2)患者或家属如没有严格掌握好无菌操作,容易感染,导致腹膜炎;这意味着患者和家属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3)体内垃圾和水分的缓慢清除,不利于药物中毒、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和肺水肿等快速解救;
(4)长期腹透可能出现腹壁变薄和疝气,有时候不得不为此改行血液透析;(5)存在与腹透插管相关的并发症:漏液,感染,打折导致的引流不畅,引流时疼痛等;(6)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行腹膜透析治疗,比如腹腔容积太小,插管部位癌症,感染等;(7)腹膜透析相关的代谢并发症,比如腹透液中葡萄糖反被人体吸收导致的高血糖等;(8)蛋白质等营养丢失多于血透,不适合病情危重以及消耗状态的患者;
(9)随着残肾功能的丢失,腹膜透析治疗难以达到透析充分,需要转为血透。27.肾移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优缺点?
肾移植是目前最佳的替代方式,它相对完整地保留肾脏所有功能,包括内分泌功能。成功的肾移植可以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因肾脏原因死亡的几率;可以避免在透析上花费大量时间。如果条件允许,肾移植是首先推荐。但肾脏移植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一劳永逸。肾脏移植本身是一次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有相应的风险,感染,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甚至死亡。移植的肾脏并不被身体固有的防御体系承认,因而肾移植后可能出现急性或者慢性移植排异反应,不得不人为抑制自身的防御体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不仅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也有免疫抑制带来的抵抗力下降,肝肾功能受损,感染,甚至肿瘤等风险。而可移植肾脏来源有限,是肾移植巨大的限制因素
28.哪些慢性肾脏病患者不适合接受肾移植? (1)无法耐受肾移植手术;
(2)活动的,或者近期治疗的肿瘤疾病患者;(3)预期寿命仅剩数年;
(4)控制不佳的精神疾病患者;(5)严重肥胖者,bmi>40;(6)没有能力遵医嘱服药者;(7)药物和酒精过敏;
(8)既往药物治疗或透析治疗时依从性很差。
需要注意,其中很多因素并不是绝对禁忌,实际情况需要经过医生评估,权衡利弊。29.慢性肾脏病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可以养宠物吗?
没证据,不明确。原则是保持清洁,无毛的宠物想当然应该是可以的。
二、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
1.概念:
ckd指肾损害或gfr
2.病因:
(1)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依次是: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2)国外最常见因素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
3.临床分期
(1)以往的临床分期
①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正常
②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血bnu达7.1~17.9mmol/l或cr达133~442μmol/l; ③肾衰竭期:血bnu达17.9~28.6mmol/l或cr达442~707μmol/l; ④尿毒症期:血bnu大于28.6mmol/l或cr大于707μmol/l;(2)ckd分期
①1期:肾损害,gfr正常或升高gfr>90 ml/min·1.73m-2; ②2期:肾损害伴grf下降 gfr60~90 ml/min·1.73m-2; ③3期:gfr中度下降gfr30~59 ml/min·1.73m-2; ④4期:gfr重度下降gfr15~29 ml/min·1.73m-2; ⑤5期:肾衰竭gf
4.肾功能恶化的诱因:
血容量不足、过度劳累、感染、血压增高、尿路梗阻和不当药物使用;
5.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①少尿; ②低钠; ③高钾;
④低钙高磷,激发甲旁亢; ⑤高镁;
⑥代谢性酸中毒;
(2)消化系统:最早出现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中有异味,可有消化道出血;
(3)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脏病(心衰、心律失常)、心包炎等;(4)血液系统: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出血倾向;(5)神经肌肉系统:精神症状,晚期有尿毒症脑病;
(6)肾性骨营养不良: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硬化;(7)呼吸系统:尿毒症肺、肺水肿;
(8)内分泌系统:肾脏分泌、排出降解功能减退,甲状腺性腺功能受损;(9)代谢紊乱;
(10)其他:皮肤瘙痒、水肿感等;
6.非透析疗法
(1)营养治疗:高热量(30~40kcal/kg)少量优质蛋白(每天0.6g/kg),补充其他营养素;(2)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酸中毒;(3)控制高血压:宜用acei/arb类药物;(4)清除体内毒性代谢产物;(5)其他:epo治疗等
7.肾替代治疗:
包括血液净化和肾移植,指征是(1)限制蛋白质不能控制尿毒症症状;(2)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
(3)难以控制的进展性的代谢性酸中毒;
(4)难以控制的水钠潴留合并心力衰竭或肺水肿;(5)尿毒症性心包炎;
(6)尿毒症脑病和进展性神经病变;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篇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
五(2)班
谭静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定义
确定的慢病名称为:
– 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是相对于传染病和急性疾病而– 提出的一组疾病总称。
– 一般由不– 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造成,– 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善而– 得到控制。– 伤害虽然不– 属于慢病,– 但同– 慢病相似,– 其发生一般与生活行为相关,– 防治措施也与慢病防治存在诸多共同– 之处,– 可以作为广义上的慢病范畴来认识。
2.《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定义
– 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 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 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 本定义中的慢性病主要指–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二.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1.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
2.2.营养代谢性疾病
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
2.3.恶性肿瘤(癌)
2.4.精神、心理障碍
过劳症;强迫、焦虑;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
2.5.口腔疾病: 龋齿,牙周病等
2.6.慢病的特点 发病隐匿,潜伏期长
– 慢病是致病因子长期作用,– 器官损伤逐步积累而– 成,– 多发于老人,– 但真正致病始于早期。多因素致病,一果多因,生活方式是主要病因 一体多病,一因多果,相互关联,共同依存,“骨牌效应” – 一种致病因素可以与多种疾病相关; – 一种疾病往往会造成另一种疾病的发生 病程长,健康损害和社会负担严重
患病人数增长幅度加快,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三.全国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
1950—1970年代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增加100万 1980—1990年代每年增加300多万 1991-2002年每年增加约700万
估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
3.1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
中国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由1979年的0.67%,增加到2002年的2.60% 估计我国现有2000万糖尿病患者,另有2000万糖耐量受损患者(糖尿病后备人群)。
四.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防控策略
4.1慢性病的防制策略
2008年,who通过议题文件——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行动计划。综合实践经验,who认为:
– 全面、综合的行动可以很快改善健康状况,– 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地限制了慢性病的发展 – 人群策略是预防慢性病的中心策略,– 但同– 时应与个体干预策略相结合– 如果清除主要危险因素,– 可以避免80%的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40%的恶性肿瘤!
4.2慢性病的防制原则和措施 三级预防原则
– 慢性病防制必须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 坚持一级预防为主,一、二、三级预防相结合的指– 导原则, 进行社区慢病综合干预。
4.3慢病防控重点 四种主要慢性病
–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四种主要生物危险因素
–
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胆固醇升高和超重/肥胖 四种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
烟草使用、不– 健康饮食、缺少体力活动和过量饮酒 五.主要慢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5.1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在遗传背景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生活习惯的诱发而发病。
发病与否大部分决定于生活习惯的负荷: 遗传因素的比重占30%-40% 生活习惯的比重占60%-70%
5.2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般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患病率高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8.8%,达1.6亿。我国的规律是北部、西部高,东部和南方低:
1991前五位为西藏、北京、内蒙古、河北、天津,均超过了11%。(饮食习惯:食盐量、动物性食品、饮酒等)
而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等南方省市的患病率均低于10%; 海南省最低,为5.9%。城乡间比较
5.3高血压预防、治疗的重要性 1.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
2.高血压的脏器损害:脑卒中,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肾病,末梢性动脉疾患,眼底动脉硬化。 3.患病率高。
4.预防带来的益处很大:
0.3元/天→100元/年→ 1000元/10年
5.一般民众对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002年: 知晓率:中国30%,美国69% 治疗率:
25%,53% 控制率:
6%,35%
5.4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管理
1限制钠盐摄入量:减盐教育,
a.尽量少吃较咸的食品;
b.改变烹调方法,减少烹调用盐和含盐调料; c.改变饮食习惯:面汤中含盐量很高(5-6g/大碗 d.培养喝茶、喝粥的习惯,减少喝咸汤的次数。
2.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补充钾、镁离子 k mg促进肾脏排na 肾功能障碍者: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应予注意。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摄入能量(糖分)的增加
3.限制饮酒及戒酒:适度可降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大量饮酒: 成正相关;酒精>40ml 或30g/日 大量饮酒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非饮酒者的5-7倍 大量饮酒还可减弱降压药的降压效果 大量饮酒还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应控制在
或40度的白酒2两、葡萄酒半瓶
4.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增加药效。从饮食习惯和运动入手。
5.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减肥、缓解紧张、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降低血容量。(30min/d快走,10周降低收缩压 10mmhg)
6.其他:
戒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紧张生活和工作节奏,长期焦虑,不规律生活---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影响药效
六.冠心病
心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 , 而冠状动脉又是供应心脏血液以维持心脏正常运转的。所以当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 , 心肌血液供应不好 , 心肌血流量减少 , 供氧量减少。当冠心病患者体力劳动 , 情绪激动时 , 增加了心肌需氧量 , 心肌缺氧矛盾进一步突出 , 就产生了一系列症状。
临床常见胸闷 , 气短 , 心慌。可因一时或持续性心肌缺氧出现心绞痛 , 心肌梗塞。甚至猝死。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猝死(心跳骤停)。
6.1易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与性别、年龄、遗传和家庭史有关的因素
2、与代谢异常和疾病有关的内在因素
3、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环境有关的因素 6.2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如下:
1、减少每日胆固醇的摄取。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日,或100mg以下/每千卡总热量。
2、脂肪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控制在占总热量的10%以内。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使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宜为0 7∶1∶1。
3、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4、总热量限制在标准量以内,使体重维持在标准水平,如果超重(标准体重±5公斤为正常),应进一步限制总热量,或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5、提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豆制品,食用液体植物油。
6、尽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或胆固醇过多的肥肉、动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黄、动物内脏等食品
7、不要将饮用水软化。
8、减少钠的摄入,以氯化钠计,每人的摄入量应首先争取达到10克/日以下,将来能减至5g /日以下为最好。
9、饮酒:不饮或少饮,每日量不超过30g。 七.糖尿病
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几乎都来自它的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多达1200万,脑卒中者500万,冠心病者600万,双目失明者45万,尿毒症者50万。预防糖尿病只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当这道防线被击溃后,我们还有第二道防线,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还有第三道防线,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引起的残废和早亡。由于糖尿病本身及其合并症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寻找更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攻克这一世界难题
7.1什么是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及多种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中国传统医学称之为 “ 消渴病 ”。
7.2糖尿病的发病率如何?
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现在全球糖尿病病人有 1.5 个亿,专家预测到 2025 年将达 3 个亿,其中 75% 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世界华人得糖尿病有上升趋势,中国大陆已由十几年前 1% 的发病率上升到目前的 2.5~3.25%。其中半数病人不知自己已患病。
7.3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 ① 人口老龄化;
② 饮食失调;
③ 长期案积;
④ 运动少;
⑤ 肥胖人数增多
7.4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
主要原因是体内的胰岛素供需不平衡所引起。
7.5血糖是什么 ?
正常人血液内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7.7糖尿病的症状
(1)典型症状:多尿、多食、多饮、体重减轻
(2)可能症状:疲倦、皮肤搔痒、外阴发痒(女)、包皮发炎(男)、出汗异常、视力模糊、肢体发麻、蚁爬感、皮肤生疮、疖、伤口不愈。
7.8糖尿病有哪几类?
(1)1 型糖尿病
(2)2 型糖尿病约 97%,高龄者多
(3)妊娠糖尿病
(4)其它特殊类型
7.9糖尿病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① 低血糖昏迷。
② 高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昏迷)
③ 乳酸酸中毒(2)慢性并发症
① 肾脏:蛋白尿、感染、肾功能衰竭
② 心脏:冠状动脉栓塞、心绞痛、心衰、心律不整
③ 大脑:脑充血、脑栓塞
半身不遂
④ 眼睛: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失明
⑤ 足:麻木、缺血、无力、溃疡、截足
8.0关于糖尿病预防的“四个要点”:
第一是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第二要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
第三是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
第四、是放松一点,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这种情况,也许你原来还得再过两年才会得糖尿病,只因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八.肿瘤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它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
癌的英文(cancer)名字,汉译意为"螃蟹"。这就是说"癌"是一种无限制地向外周扩散、浸润。
8.1引起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起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1、烟草
2、酒精
3、环境
4、病毒
5、职业
6、遗传因素
8.2恶性肿瘤的预防
1.癌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潜力还很大。这是因为在致癌因素中,饮食因素占35%,烟草占30%,二者相加约65%,远远超过环境污染和病毒等其它因素。生活方式的选择、生活习惯的改变完全是自己决定的。这就是说预防癌症的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里。
2.如: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吃富含维生素a、c和维生素e的食物,并配合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腌制、熏制、烧焦烧糊、发霉变质的食物,绝对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注意饮食结构,这样患癌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3.据专家们的另一项统计,与职业和环境有关的癌症大概不会超过10%。来自遗传因素癌症只占2%。因此,只有了解了防癌的知识,加强劳动保护,防止致癌粉尘的吸入,尽可能避免与致癌物质接触。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做到这些对预防癌症是非常重要的。
4.目前,世界各国医务界公认的防癌措施,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选择致癌因素少或者没有致癌因素的食品,科学合理地调整饮食结构等。如能这样做,就可以减少一半患癌的危险。专家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积极治疗癌前病变,这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
(2)保持良好的情绪,生活中应积极克服悲伤、焦虑、痛苦、急躁的情绪,尽最大努力增加生活和工作中的欢乐,少几分忧愁,多几分潇洒。学会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养成胸怀宽广,不计较事的品格。(3)改掉吸烟嗜好,少饮酒可以降低癌症、尤其是肺癌的发病率。
(4)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少吃酸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吃发霉烟熏食物,吃饭喝水时,不要很热硬,不要太快,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5.提倡晚婚,要节制生育,注意妇女卫生,积极治疗妇女病。提倡自己哺乳,哺乳期以一年左右为宜。(6)开展群众性的普查普治,大力开展调查研究,为了解病因,探索癌症的发生规律,进一步制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防预防措施。
(7)做好三废处理,保护环境卫生,严防环境污染,调查和妥善处理致癌物质。
(8)从事与癌症有关系的职业人群,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及数量,并做好定期的体格检查工作。
(9)大力提倡发展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癌症的能力。
(10)应选择低脂肪食品。高脂肪饮食可使大肠内正常的厌氧菌将胆汁的有关成分转变成致癌物质。(11)防霉。发霉的粮食及食品中常可查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因此,应大力宣传粮食收割后尽快晒干
或烘干,粮食贮存的地点应通风干燥。日常生活中,如果馒头、面包、米饭等食品有了霉变或长出黄色、青色细毛是绝对不能再食用的。现代家庭中的冰箱冷藏存放食品,一般不要超过7天,即使冷冻,也不应超过3个月。
6.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不久前对26万人饮食生活与癌的关系统计调查,证明了蔬菜的防癌作用。通过对40多种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及实验性抑癌实验结果,从高到低排出了20种对肿瘤有显著抑制效应的蔬菜名单: 熟红薯(98.7%)、生红薯(94.4%)、芦笋(93.9%)、花椰菜(82.8%),卷心菜(91.4%)、菜花(90.8%),欧芹(83.7%),茄子皮(74%),甜椒(55.5%),胡萝卜(46.5%),金花菜(37.6%),荠菜(35.4%),苤蓝(34.7%),芥菜(32.9%),雪里蕻(29.8%),番茄(23.9%),大葱(16.3%),大蒜(15.9%),黄瓜(14.3%),大白菜(7.4%)。
7.国际上公认的饮食防癌"十要"指什么?
(1)少吃脂肪、肉类和使身体过于肥胖的食物。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有近半数易患癌症。(2)不能吃霉变的花生米、黄豆、玉米、油脂等粮油食物。
(3)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菇类等。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抑制癌细胞的繁殖。(4)多吃含维生素a和b的食物,如肝、蛋、奶等以及胡萝卜,可减少肺癌的发生。(5)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胡萝卜、芹菜、莴苣等蔬菜,可减少癌的发生。
(6)少吃盐腌制品、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类、熏制食物及泡菜等,可减少胃癌的发生。(7)少喝含酒精的饮料,以防喉癌、食道癌。
(8)适当控制热量的摄入,可明显降低直肠癌的发病率。
(9)合理进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某些滋补品,召人参、蜂王浆、苡仁米等,有直接抑癌的功效。(10)少用辛辣调味品,如肉桂、茴香、花椒、肉蔲等,过理食用这些食物有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增生,从而加速癌症的恶化。九.慢性阻塞性肺病
简称“慢阻肺,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两种疾病。
支气管哮喘发展到晚期而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也属于copd。
1.本病流行与吸烟、地区和环境卫生等有密切关系。 吸烟者患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北方气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
工矿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
的危险因素
吸烟、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空气污染、童
年时期频发呼吸系统感染、年龄、先天对哮喘易感 人群、α-抗胰蛋白酶缺乏;
其中80%-90%因吸烟所致(包括主动和被动吸
烟),初吸年龄、吸烟数量及目前吸烟状况是重要的 决定因素。
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空气也影响copd的发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3.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防治 1.早期干预:戒烟 2.稳定期治疗
3.急性加重期及呼吸衰竭的治疗
4.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发热、气促、剧咳者要适当卧床休息 吸烟病人戒烟
预防冷空气刺激及伤风感冒:戴口罩围巾
帮助痰多而咯痰不畅的病人排痰:咳嗽、拍背、多喝开水、雾化吸入湿化。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病情有变,要迅速送医院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篇四
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2.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3.了解慢性病防治原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调查当地常见慢性疾病,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慢性疾病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慢性疾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慢性疾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教学重点: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青少年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学们你们还听说或者了解哪些慢性疾病吗?
1、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无法立刻使用药物加以治愈的疾病,只能先利用药物控制病情。
同学们知道哪些慢性疾病?明确: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等。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几种常见的慢性病资料阅读课本,了解这些慢性疾病的知识。
2、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慢性疾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且明确:引发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运动量不足、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等
3、学生活动.自己的家人或者亲朋好友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果有,请你简单的举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病情及症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说清楚主要症状。
4、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慢性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的成因,那么对于慢性疾病,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预防呢?要求学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控制研究、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心情舒畅等几方面来预防。结合课文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三级预防措施.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可将疾病的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
在发病前期,虽未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害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子,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发病前期也可包括某种病理生理的改变,如血管粥样硬化等。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残疾等。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因而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地分为三级,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组预防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即在发病前期就进行干预,以增强人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以教育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致病因子或机制尚不明确或尚未出现之前,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体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对健康的人和人群而言的,这又称为“原始预防”或“原级预防”。在三级预防中,它应是第一级预防的核心。第一级预防还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旨在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区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三废——即粪便、污水、垃圾,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污染。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为了保证“三早”的落实,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措施。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精神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
二、小结
三、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向家人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龋齿及牙周病发生过程,理解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掌握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掌握预防牙周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龋齿的发生过程,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教学难点:龋齿形成的原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口腔疾病都有哪些?口腔疾病都有哪些症状呢?
最初中国人常见的七大口腔问题表现往往是白斑、红斑,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形成表面不平的溃疡,所以发生于舌缘的溃疡,要及早排除创伤性溃疡或结核性溃疡而作出诊断。牙龈、颊、腭等处粘膜也都能发生癌。颌骨内有牙齿发生时的上皮残留,这些上皮组织可形成上皮性肿瘤或囊肿,也能成为原发癌,这与身体其他处的骨不同。还有些口腔粘膜病是全身性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例如贫血时的光秃舌、白血病时的牙龈增大、维生素b2缺乏时的地图样舌等。因此在口腔临诊时,应把口腔视为探视全身状态的一个窗口。
二、日常生活中口腔保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去做口腔保健呢?什么样的好习惯能够是口腔保持健康预防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呢? 龋病和牙周疾病的预防保健
1、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一生中不断的、彻底地 清除牙菌斑。
2、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合理的进糖原则。
4、掌握对牙龈炎的自我察觉,早期进行治疗。
5、不吸烟,少饮酒,维护口腔健康。 6
正确的刷牙方法:将牙刷毛与牙面接触,刷毛顶端指向冠方,然后沿牙面向牙龈轻微拂刷,类似咀嚼纤维性食物对牙面的摩擦动作。这种方法能清洁牙面和刺激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健康。
牙齿意外伤害的预防
1、上下前牙位于牙弓前线突出部分,在颌面部创伤中,最易遭受损伤,要注意保护。
2、严禁儿童在马路追逐打闹,以防意外损坏到牙齿。
3、骑、坐摩托车时要戴头盔。
4、学生上体育课时要服从老师的指导,避免摔伤。 5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牙齿损伤。l、细嚼慢咽,避免碎骨、砂粒等损害牙齿。
2、不要用牙齿打开瓶盖,或吱硬物。预防牙齿劈裂、磨耗或牙
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
龋病的预防保健 正确的刷牙方法 牙齿意外伤害的预防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牙齿损伤
寻求正规治疗,不相信游医
寻求正规治疗,不相信游医。
板书设计:
了解蛔虫病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蛔虫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人是怎样得上蛔虫病的;通过学习蛔虫病的传播方式,知道感染蛔虫病的原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杜绝蛔虫病的发生。教学重点
1.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2.蛔虫病的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人是怎样感染蛔虫病的? 教学过程
播放关于蛔虫的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蛔虫病吗?谁知道它是一个怎样的病啊?
生:(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听说过,是肚子里生虫子,是寄生虫„„
师:同学们对蛔虫病都有所了解,但还不够细致,尤其是没有说到是怎样得这个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蛔虫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预防蛔虫病
二、了解蛔虫
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蛔虫(出示蛔虫的幻灯片)生:(认真观看)注意区分
师:蛔虫是最常见的寄生虫,它一般寄生在人的肠道中吸食营养而使人面黄肌瘦。
师:成虫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弯曲,雌虫略大。(展示图片)生:观看蛔虫标本,了解蛔虫的形态,区分雌雄。师:虫卵分两种:一种是受精卵,能感染人;一种是非受精卵(展示图片)
三、蛔虫的传播
师:蛔虫是最常见的寄生虫,它一般寄生在人的肠道中,它是怎样寄生到人的肠道中的呢?
生:(自由回答)吃东西不洗手,吃不干净的食物,水果没洗„„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但不够具体,现在老师来详细讲解一下。(展示图片)
1.一粒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到处散布。
2.受精卵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10天左右发育成杆状蚴。 3.杆状蚴脱一层皮后,经过7天左右发育成感染性虫卵。4.如果感染性虫卵被吞食到胃中,卵壳被消化,幼虫溢出,进入肠中。
5.幼虫很细小,钻出肠管,进入到肠系膜的血管中。 6.幼虫随血液到肝脏、心脏、肺中。
7.幼虫在肺中进行第二、三次脱皮后,沿着气管上行到喉、口腔。
8.幼虫再由口腔咽下,再进入肠管,进行第四次脱皮,成为成虫。
9.成虫寄生在肠管中,就是蛔虫病。
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和听老师讲解,理清蛔虫是怎样从受精卵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逐步进化为蛔虫成虫的。
四、蛔虫病的症状
师:蛔虫在肠道中发育成成虫并寄居下来,人便患了蛔虫病,蛔虫病有哪些症状呢? 生:(分组讨论)肚子痛、营养不良、发热、磨牙„„ 师:纠正总结
1.发热,咳嗽,食欲不振,善饥,脐周周疼,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等。
2.并发症:肠梗塞,胆囊炎,阑尾炎,肠穿孔,异食癖。
五、预防蛔虫病
师:多可怕的一种病啊,甚至能危及生命呢,怎样才能预防呢?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说说看。
生:(分组讨论)讲卫生,不吃生东西,不喝生水„„ 师:总结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3.不随地大小便。4.及时驱虫。
睡眠很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2、理解睡眠不卫生的不利影响;
3、掌握获得科学的、优质高效的睡眠的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睡眠不卫生的不利影响及获得科学睡眠的途径。教学方法
对比法,例证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列举学生常有的睡眠不足导致的各种表征,引入“睡眠质量”的概念。
(一)、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后分析并一一列举、补充】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作答,并为学生适当解析:
1、睡眠可以避免学习内容之间的干扰;
2、而已减慢遗忘的速度;
3、有助于长时记忆,巩固白天所学知识。
(二)、睡眠不卫生的类型及其不利影响
1、嗜睡【学生周末易养成此不良习惯】
2、睡眠不足【提高做作业效率是根本】
(三)、如何获得高效优质的睡眠? 【引导学生由个人生活不良习惯思考】
1、改变观念,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2、睡前放松;
3、严格作息制度;
4、调整不良睡姿;
5、及时消除睡眠异常现象;
6、正确认识梦。
(四)、小结,睡眠不健康是青少年学生常见的现象,但许多学生意识不到睡眠卫生的重要性,改变科学睡眠的观念较难,但从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开始,让学生一步步改善个人睡眠。
慢性病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慢性病?怎样防治?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各种慢性病的预防 教学过程:(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一、谈话导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喝的越来越好,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各种富贵病也日益增多,现在我们就看看都有哪些疾病?
1、(出示幻灯片)
⑴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⑵胆囊炎、胆石症;⑶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⑷肠癌、乳癌等。
2、哪些疾病是由吃引起的呢? (生发言)
二、哪些行为对人们的健康有影响呢? (生发言)出示幻灯片:
⑴吸烟;⑵饮酒过量;⑶不恰当的服药;⑷缺乏经常地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⑸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⑹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⑺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⑻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三、吸烟
1、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⑴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导致肺癌、冠心病、气管炎等多种疾病;⑵吸烟污染环境,危害子女及他人健康;⑶浪费金钱,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
2、吸烟可引起哪十大癌症? ⑴肺癌;⑵喉癌;⑶口腔癌;⑷胃癌;⑸食道癌;⑹肝癌;⑺膀胱癌;⑻胰腺癌;⑼直肠癌;⑽乳腺癌。
3、吸烟可引起哪九种疾病?
⑴慢性支气管炎;⑵肺气肿;⑶肺心病;⑷高血压;⑸冠心病;⑹脑中风;⑺胃炎;⑻消化溃疡;⑼神经衰弱。
4、什么叫“被动吸烟”?
吸烟者喷出的烟雾和从纸烟直接燃烧出来的烟雾使不吸烟者也受到伤害,成为不吸烟的吸烟者。
四、高血压
1、什么是高血压?
在查不到引起血压增高的其他疾病或原因的情况下,安静休息时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持续≧90毫米汞柱。
2、怎样预防高血压?
⑴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保持情趣稳定、乐观;⑵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⑶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⑷控制食欲,防止肥胖;⑸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五、冠心病
1、何为冠心病?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2、怎样预防冠心病?
⑴预防和控制高血压;⑵低盐低脂饮食;⑶适当节制饮食,控制体重,多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⑷不吸烟;⑸定期去医院检查。如果患有高血脂症、糖尿病要及早治疗。
六、怎样预防脑中风?
⑴首先要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及时、正规治疗;⑵不吸烟,不酗酒,低盐饮食,勿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畅;⑶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睡眠,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文娱和体育活动;⑷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⑸遇事不怒,心胸豁达,避免情绪激动;⑹每年定期检查一次胆固醇和血脂,出现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以避免中风的发生。
七、怎样预防糖尿病?
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⑵肥胖和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的成年人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血糖,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⑶肥胖者要节食、减肥、控制体重;⑷多吃新鲜蔬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板书设计: 慢性病基本知识
一、常见的慢性病
二、对健康的影响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慢性病,及其预防的方法。在课上,同学们积极讨论,大胆发言,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篇五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二、课后学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笃()恸()舆()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素好琴()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乃英雄也()
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1)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