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和决策的基础。总结应该围绕主题展开,避免离题和跑题。以下是一些包含优秀总结写作要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一
(1)劳动就业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是人民获得物质成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
(2)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3)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人们前途和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
(4)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成为个人一生的顺利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2、就业的含义、方式。
(1)含义: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60,女16—55)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2)方式: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3、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又要有精神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4、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二
只有高效的。
学习。
方法。
才可以快速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最新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唐朝在地方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
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
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好处。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一、财政分配的目的。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第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
第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二、财政分配的性质。
财政分配是社会经济关系的组成部分,不同社会制度的财政分配有着本质的区别。
资本主义制度。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政分配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国家对广大劳动者的掠夺,是一种剥削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财政分配,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关系。财政收入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而财政支出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
文化。
生活水平服务。所以,社会主义财政分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活动。
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区别。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是法的两种主要形式,其划分标准为法律是否以“规范化的条文形式”作为其存在状态。
成文法又称制定法,是指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机关以国家的名义,依照特定程序创制的,以规范化的条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在现代民法法系国家,成文法的法律文本通常采取法典形式。
不成文法,有学者称之为非制定法,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却不具有“规范化条文形式”的法的总称。
不成文法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两种。
2、成文法概念。
在理论界,关于制定法、成文法两个法学概念的关系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成文法就是制定法。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将其与习惯法、判例法、不成文法这几个相关概念放在一起讨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成文法不可与制定法相混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成文法是指以文字形式表述并于生效前公布的法律。制定法是成文法的一种而非全部,凡以文字加以表现并进行公布,因而符合成文法既约束执法者又约束守法者的双重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皆为成文法。判例法也算是成文法。判例法是以文字记载的,一经公布,它也是成文法,因为它符合由执法者与守法者所共知的法律这一成文法的基本特征。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三
1、文化是什么(重点)。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3)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重点)。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重点)。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四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五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六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七
农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由我国农业现状决定:。
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
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3、由建国以来我国历史经验证明:农业发展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快。
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2、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
1、含义:粗放向集约转变。
2、核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1)靠政策。
(3)靠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共同投入。
(5)靠产业结构调整。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八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容并蓄。
5、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文化的含义: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九
1、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
产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的变化的。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崛起,并在各部门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
(2)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3)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十
高二的政治学习离不开日常的知识背诵,只有通过背诵,我们才能把知识记熟。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公民的政治生活
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优点是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 广泛性表现: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7、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8、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9、 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政治自由
(3)监督权
10、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参与 公民责任
1.什么是公民政治参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公民政治参与含义: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
主要形式:
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
2.什么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
政治选举
3.什么是公民参与政治最直接最广泛的方式?
政治表达
4.公民政治参与的目的何在?
目的:是要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切主要活动,使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5.公民政治参与要有序,何谓“有序”?
“有序”即“依法”;依法是有序的必然方式。
6.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怎样的环境条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动力机制。
(2)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开辟广阔途径。
(3)依法治国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7.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受哪些法律保护?
《宪法》和法律;宪法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护。
8.人权的首要内容是什么?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人权是什么?
首要内容:生存权和发展权。
最根本的人权:人民当家作主。
9.为什么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
(2)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
10.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应当坚持哪些原则?
(1)坚持党领导的`政治参与原则。
(2)坚持法制化的政治参与原则。
(3)坚持渐进式的政治参与原则。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 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政府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4、 对人民负责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6、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3)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4)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7、 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1)政府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8、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 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
8、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它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想”;(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1、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2)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3)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
2、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受的制约和限制因素:
(1)客观因素。包括客观规律,客观条件。(所以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2)主观因素。(所以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端正主观动机。)。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且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并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补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原理:
(1)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的首要条件;。
(2)它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3)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发展变化;。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部分组成。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1、意识:
(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表现:
(1)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够反应。事物的本质。
(2)意识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3、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3)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原理: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科学的制定和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方法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对于青年学来说,就是要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我们的现实,就要把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观点:(1)唯物: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2)唯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4、唯心主义的派别:客观唯物主义;主观唯物主义。
5、方法论: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3)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要有客观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的看问题。
一、坚持联系的观点。
1、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4、联系的多样性:
(1)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1)二者不可分割;。
2)二者相互影响;。
3)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因果联系。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坚持发展的观点。
1、原理:(1)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
2、方法论:
(1)把事物如实的看成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
事物的成长。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运动: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2、静止:
(1)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2)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4)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四、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1)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3、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
方法论: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双方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原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从而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3、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接;。
(2)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方法论:
(1)学会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2)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4、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2)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全面的看问题。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事物发展的原因。
原理: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
(1)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
(2)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2、事物发展的状态。
原理:
(1)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有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1)要坚持适度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要重视量的积累(优化结构)。
3、事物发展的趋势。
(1)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因而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3)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方法论:
(1)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2)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分歧:1)联系和孤立的观点;。
2)发展和静止的观点;。
3)全面和片面的观点。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十四
1、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2)取得劳动报酬。
(3)休息休假。
(4)获得劳动保护。
(5)接受职业培训。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8)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2、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1)完成劳动任务——最基本的义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5)遵守职业道德。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两者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的。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十五
1、二者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虽然都是讲矛盾的不平衡问题,但有严格的区别。
(1)两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两者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复杂事物包括许多“矛盾体”,每一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则是“矛盾侧面”。正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容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因此,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两者的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
(4)识别的方法不同。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一般材料中有“中心”、“关键”、“重点”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讲要抓主要矛盾或要求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来分析。例如,“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一般材料中有“抓本质”、“抓主流”、“认形势”、“识大局”、“辨方向”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讲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要求用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来分析。例如,我国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形势的好与坏。
(5)两者的对立面不同。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次要矛盾相对立而存在,以各种次要矛盾为自己的对立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比较而存在,以矛盾的次要方面为自己的对立面。
2、二者的联系。
(1)它们都是属于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在自己的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都规定着事物的特殊性及其发展过程。
(2)分析主要矛盾,抓重点,主要是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3)二者在实践中都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解决特殊矛盾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和克服一点论、均衡论。
(4)二者都是和各自对立面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依据一定条件互相转化。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是重要的原理,又是重要的方法论。对此,应掌握以下几点。
(1)关于主次矛盾的关系,要全面理解主次矛盾在复杂事物中的不同作用,对它们既不能等量齐观,搞均衡论,又不能因抓重点而忽视次要矛盾,搞“单打一”、一点论。
(2)关于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要注意二者对事物性质的不同影响,不能忽视矛盾次要方面对事物性质和发展的作用,不能认为事物的性质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关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既是主次矛盾关系的要求,也是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重点论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抓重点则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时,要全力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带动其他次要矛盾的解决,它是主次矛盾原理的要求。
政治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篇十六
2、静止:
(1)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2)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4)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四、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1)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3、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
方法论: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双方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原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从而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3、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接;。
(2)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方法论:
(1)学会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2)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4、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2)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全面的看问题。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事物发展的原因。
原理: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
(1)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
(2)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2、事物发展的状态。
原理:
(1)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有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1)要坚持适度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要重视量的积累(优化结构)。
3、事物发展的趋势。
(1)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因而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3)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方法论:
(1)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2)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分歧:1)联系和孤立的观点;。
2)发展和静止的观点;。
3)全面和片面的观点。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