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往经验的重要回顾和总结。写总结时,可以借助一些写作工具和软件,如思维导图、文字处理软件等,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借助这些范文,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总结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记叙文10篇篇一
日出东方而落于西,月起山头而隐于晨。月滚着月,年滚着年,我与时间共渡。岁月缓缓流淌,人生的河流也终随宁静流向成熟。
秋意渐浓,秋风钻进画室,与纸墨香融合,交互错杂。那是学校角落里的一间画室,仍记得我们的教室搬了又搬,唯独那间小房静静地待了五六年。阳光透过窗纱照进画室,桌上规整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墙角堆积着沾满墨迹的桌布,山林般静的气息散发开,这与画室窗外的气息截然不同。
微风拂过衣袖,回望初遇时景,雨水般的脚步声随柳叶的沙沙作响而接近,那是我的老师。她看起来十分温文儒雅,进门时也轻声慢步的,步入讲台,讲了一刻钟,便让我们自行发挥。
初次尝试水墨画的我,拿起毛笔,沾了沾砚中的墨,胸有成竹的在纸上挥抹,脑海中似乎也想绘出一番山水之情。可奈何手不听使唤,偏要特立独行。墨团在纸上显得杂乱无章,墨迹也布满桌布,稚气的画作似乎与周围格格不入,在我眼里,这一刻半钟的努力,也不过是画脂镂冰罢了。愈发烦躁的我,将这毫无成效的失败品抓起,它被蹂躏着,接着被重重地扔到墙角,一动不动。老师似乎也察觉到了我的不耐烦,转身朝我走来。她朝我稍稍皱眉,却并没有说一句指责的话。她重新铺起一张干净的宣纸,右手捻起一只竹色的毛笔,左手背于身后。沾去一抹浓墨,滴入碟中的清水,墨淡去了身影,在水中缕缕散开。一笔一画,耐心勾勒,时而如蜻蜓点水,时而又如风雨挥洒般浓墨重彩,安静与成熟的气息渐渐散开。
阳光开始昏暗,柳叶旁盘旋的风也歇了起来,老师将毛笔斜放,一幅山水美景呈现在眼前。与我仅用一刻半钟的天马行空相比,这可谓是笔底春风,焕得万物生气。静动结合,身临其境,仿佛醉翁寄情于山水一般。
“水墨讲求气韵生动,疏密有致,画中有意。若要绘真情于山水,便要静,心静便能绘真情。”老师念道。心静即声淡,绘画又何不是呢?若因急于求成而心生浮躁,显出浑身稚气,想绘出一番山水之情,也着实不可能。
诸葛亮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摆脱束缚的良药,更是少年应有的成熟的模样。就如水墨,或淡如秋水,或浓似烈酒,墨色需静心把持,才能做到疏密有致,画中有意。涓涓水墨中,总流淌着一股静的气息,使其沉淀千年,在成熟中逐步升华。而人,也亦要如此。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是磨练,亦是成熟。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记叙文10篇篇二
秋日的晚风徐徐而来,我走在人来人往的小道上,往来的人们充满着惬意,当我看到儿童手里握着的小灯笼,抬头望着天边的那一轮圆月,这才惊觉,今日是中秋节。
天色渐晚,各家各户都开始制作美味的菜肴,我走进家中,看到外公正在做月饼,这是他每年中秋都会做的事,他粗糙且宽厚的大手压在面团上,正在使劲地揉搓着,我心里嘀咕着又禁不住喊出来“为什么每年都自己做月饼?外面买的也很好吃呀!红豆月饼,年年都吃也没新鲜感了。”
嘴里虽说不满,但我还是凑过去,只见外公拿出了一个压月饼的模具,看起来十分精致,他把模具压在光滑而又圆滑的面团,两只大手叠在模具上方,用手一压,好似使出了浑身的力气,这时我才发现做月饼也不是一件小事啊!
不久,月饼就烤好了,当拿出月饼的那一刹,箱子里的热气一并而出,像是远方吹来的狂风,但带着轻柔的脚步走来,又随着空气的流动消散,而我的每一寸肌肤都感受到了这狂热的气体。像是寒冬中的一团烈火,又像是远方吹来的熏风,视之无影,抚之有温。
此时的我已经饥饿难耐,连忙拿了一个红豆馅的月饼放入口中,伴随而来的不是热气,而是口中带着豆沙之香且柔软细腻内涵,我的两眼由漆黑转化为光亮,美妙的口感如鲜花般在我的味觉中绽放开来。这时我才发现月饼的美味。
外公看我这般模样,饱含笑意地对我说:“做月饼也是十分有讲究的!一按一压,都是美好的祝福,所以月饼不仅仅是用来吃,还是来祝福我们的家庭幸福团圆的!”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开始变得惭愧,原来家里的月饼很好吃,原来做月饼十分辛苦,原来我如此无知,长辈给我的爱都在月饼里。
月饼里,总藏着家的味道,团圆是月饼里最好的馅儿!
望着天上的圆月,又看了看手中精致美味的月饼,我在想:爷爷巧手做月饼,家人共享中秋情。人们是否会感到珍惜,是否会感到美好,在这个团圆之日,我逐渐成长起来,内心的那份感动也随着凉风吹拂,暖暖的、痒痒的——我终于体会出爷爷每年执着地自制月饼的意义了,重视家庭,承担责任,给予温暖和耐心。原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啊!
夜晚的秋风吹拂在我的脸颊上,我凝望圆月,想起外公说的话,渐渐悟出了许多道理,原来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而是心中的那一颗颗萌芽不断长成参天大树。
在这中秋佳节,我成长了,也发现原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记叙文10篇篇三
有人说,我比老爸高出一个头了,够成熟了吧!有人说,我已经能够独立办事情,解决问题了,是成熟吧!还有人说,我开始学着关心、理解其他人了,该算成熟了吧!
其实不然。成熟并没有标准答案。它渐渐渗透在你的血液中,贮存于你的神经细胞里。需要你慢慢体味,细细咀嚼。
纵看历史,成熟就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成熟就是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爱国情愁;成熟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感悟。
再看今朝,成熟就是张瑞敏不断创造海尔奇迹的精神;成熟就是张健勇渡英吉利海峡的那份勇气;成熟就是袁隆平不断实验,不断实践的毅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成熟往往是一种上进的,为人所追求的那种境界。然而,在现在的社会中,似乎也有着与成熟违背的东西。
有的人阿谀奉承,八面玲珑却春风得意,于是这被看作了成熟。有的人投机倒把,投机取巧却成了百万富翁,于是这也被视为成熟。有的人不闻正事,虚度光阴,倒也落得个快乐潇洒。
于是,我也迷茫了,成熟,福哉,祸哉?
真理终究是从历史的年轮辗过来的。我开始清醒了。果然,那些被视为成熟的丑恶的东西又被视为粪土了。
咀嚼了成熟,犹如喝了一杯浓茶,滋润了我那干渴的心田。品读了成熟,好比沐浴了一阵轻风,让我心旷神怡。
人生的真谛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被埋没。成熟亦是如此,那就让我们撩开那层面纱,细细地去解读成熟吧!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记叙文10篇篇四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向周围停止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总而言之,成熟不是取决于年龄的大小,而是应该由心理来决定的。我个人认为年龄是外在的,更多的是因为内心对某些事物的.深刻认识。正如苏东坡那样,他是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才成熟的,他像对待清风,散云,薄雾一样来对待这一切。我想,这大概就是成熟的最高境界了吧。
然而,对我们高中生而言,正处在青春期中的我们,是渴望成熟的,正如农民渴望庄稼成熟一样。其实,我们的心智还不健全,不是说自己会穿衣服,会吃饭,会照顾自己就是成熟了。所谓的成熟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真正的成熟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要懂得爱与被爱,要学会从容淡定;而不是遇事偏激冷漠,妥协顺从,追求那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或是做事八面玲珑,老奸巨猾,这都不是成熟。
成熟不只是在家里做好孩子,在学校里做好学生,成熟还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班级里,同学生病了,递上一句亲切的问候;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在路上,主动扶盲人一把,这些都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起点和标志,在别人需要的时候,送上温暖,送上爱心。
成熟,有时需要付出代价,成熟是经历无数时事的更迭,沧桑的变故悟出的审慎的机敏和理性的升华。红叶经霜而赤,腊梅浴雪而馨,自然界的风霜雨雪铸炼和升华了它们的灵魂,而使它们走向生命风景的极致,不然怎么会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千古绝唱。人同样也是如此,苦难树起信念的丰碑,风浪扬起强者的风帆,一切的挫折困苦不断更新人的灵魂,一个人就是这样不断成熟起来的。
成熟不是顺利成章的东西,不是言传意会,一朝一夕想学就能学到的一种意境。成熟不是年龄,成熟不是阅历,哪怕你只是一个孩子,哪怕你已年过花甲。
成熟是一种信念累加的高度,成熟是一种人格的升华,成熟是一种就在眼前却拿已到达的目标,在时光中我们走向成熟的模样。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记叙文10篇篇五
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对于我们人类,一般到了18岁,生理上也成熟了,但人类既然是“万物之灵”,仅仅生理成熟是不够的,还要心理上成熟,而心理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知感恩、有担当。
1995年8月,45岁的黑龙江东宁人战子林中年得女,取名战云秋。战子林夫妇都是普通工人,家境一般,却给了女儿全部的爱。战云秋小时候,战子林为了逗她开心,特意做爬犁拉她去供销社买吃的,从家到供销社有两三公里的路程,每次都把50岁的战子林累得够呛。
战云秋上高中时,她妈妈因癌症去世,只剩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甲午年高考结束,开学时,战云秋拿着打工赚的钱和父亲借的钱,迈进了学校的大门。而这时战子林由于糖尿病并发症,且没人照顾,选择住进了养老院。
毕业后,战云秋留在北京工作,但每年都会回家看望父亲。小脑有些萎缩的战子林已经记不清很多事,但仍然记得女儿爱吃冰棍,每次战云秋回来,在桌上都能看到冰棍,那是战子林拄着拐杖走很久买回来的。
庚子年,战云秋回家看望父亲。返程的时候,父亲送她到门口,走远的她不经意回头,看见战子林还在不停挥手,那一幕令她泪如雨下。终于,她下定决心:结束北漂,回家!
辞职后她回到东宁,把父亲从养老院接回家中照顾,战子林开心不已。而能陪在父亲身边,也让战云秋觉得很幸福。
战云秋这样的好姑娘不止一个。
河南女孩李琴的父亲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李琴照顾了父亲15年,伺候他的吃喝拉撒,分担他的酸甜苦辣。李琴说:“可以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的这15年,我是最幸福的,因为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有爸爸的孩子。”“其实不是爸爸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他。”
因家境困难,18岁的湖北黄冈女孩胡雪莹在高二时辍学开始了打工生涯。闯荡10年后,她在上海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安了家。但当她得知父亲患癌后,她毅然辞职,带着78岁、坐在轮椅上的父亲去北京旅游,并“抱”着父亲爬上了长城。胡雪莹说:“老人至上。对于我来说,工作、生活什么的都可以再来一次,一切都可以放掉。”
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鸟儿尚知反哺,而况人乎?
感念父母恩,图报三春晖。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记叙文10篇篇六
推开老家的门,一股油墨香味儿就扑鼻而来,一张硕大的书桌倚靠在窗边,窗外暖阳斜射进屋,透过栏杆在桌上勾勒出一个个几何形图案,桌上散乱的堆放着一些宣纸、砚台、笔筒,笔筒里堆放着一堆炸毛的毛笔。“这么大一张桌子尽放这些杂物,还不如用来摆我的芭比娃娃呢。”我儿时一贯如此幼稚的思索。
直到在某个艳阳高照的上午,年幼的我扒着门框,透过晨曦,看到了爷爷挥洒笔墨的模样,他神情从未那么严肃、庄重,腰板挺得倍直,我才意识到意识到爷爷原来不只是一个老爱用胡子扎我的怪老头,他也有另一副成熟的模样。
家中处处是爷爷的字,从门旁的“家和万事兴”,到墙上大大的“和”字,无不出自他手。每每我回老家时,他都会用行书写好“欢迎小宝回家”,郑重的放置我卧室门前,数年来攒了十几张。河南发洪水,他写“天佑中华,河南无恙”。爷爷用书法传递亲情,祈福家国,而我也在这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日趋成熟。
爷爷字写得大气潇洒,人也如字般畅快洒脱,他年轻时如楷书,意气风发端端正正;中年就像行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年老时如同隶书,古朴自然,浑然天成。依稀记得小时候他用稳重的大手紧紧握住我的小手,攥着毛笔,边写边念“有心无技则匠,有技无心则妄”,这是写字的道理,更是做人的道理。爷爷一直以字传意,我也在这书法的熏陶下,一点一点找到成熟的模样。
去年盛夏再回故乡,推开大门,还是那熟悉的书卷气,还是那熟悉的油墨香,我将书桌上凌乱的书卷理好,再坐上太师椅,细细端详爷爷书写的一笔一画,品着花香,阳光氤氲中我缓缓合眼。爷爷还是当年的爷爷,满墙字画还是李白的霜,小手被爷爷牵着,墨香下的字,贯通古今承接未来,书法编织了爷爷的过往,也描绘出我成熟的模样,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才是成熟的模样,再睁眼襟泪涔涔雨。
奶奶说,爷爷的腊梅又开了,是开在故乡的云与月之下的。这梅避过春的喧嚣,夏的酷暑,秋的悲凉终是熬了过来,愈发成熟与挺拔,在严冬中绽放出它独一份的浓墨重彩的美,望着这梅,我心中感慨万千,他有爷爷的那份成熟样,而我也必将接过这传承之火,一生与爷爷相伴,与中华传统文化为伴,与成熟为伴,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属于中国人的成熟。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记叙文10篇篇七
坐在窗口,迎面吹来昨日的风,我露出笑颜,回忆起那段褪去稚气,走向成熟的故事。
少年是班长,心地善良,总是愿意对别人伸出援手,同学们很尊敬这位“老成”的班长。但随着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背负的期望越来越多,少年开始焦躁不安。那超乎常人的自尊心要求他无时不保持完美,但人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学业上的吃力和身材上的走样,让少年不断走向自卑的深渊。他渴望变得强大,却无法触及心中的目标,各种压力折磨着少年,曾经阳光开朗的他,开始畏惧、逃避。少年的心中漂浮着大团的乌云,暴风雨即将到来。
那张布满红叉的物理试卷成了一切的导火索。平日里温和的少年,此时却涨红了脸,瞪大双眼,青筋暴起。不甘心,羞愧,愤怒,畏惧,复杂的情绪占据了少年的内心。少年终于爆发了,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那张卷子撕得粉碎。少年理所当然地被送回家反省了,脑内只有同学们惊诧的目光和老师愤怒的咆哮。
少年一言不发,坐在他对面的父亲同样沉默。半晌,父亲起身招呼少年,驱车带他向城里的拳馆驶去。少年第一次戴上了拳套,发疯似地向沙包打去。诸事不顺的心烦,对老师失敬的自责,对颓废现状的不甘,在少年的击打下逐渐离开了他。压抑了许久的情感,终于在此刻得到释放,试图扛起一切的少年放下了身上的包袱,抱着沙袋流下了久违的泪水。
随着拳击的练习,少年似乎也变得和之前一样,但撕掉卷子的阴影始终未从少年的心中消散。他也始终不明白父亲在车上对自己说的“心存迷茫,就不要出发”的含义。
一切的结束是在之后的一場拳赛上。少年第一次站上了擂台,望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清晰地听到如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里夹杂着他的名字,像是跃溅的浪花般层层冲击着他的大脑。少年原地站定,摆好了防守架势。“叮”,拳峰相交,重拳结实地打在身上,少年没有因疼痛产生片刻犹豫,俄摆,刺拳,直拳,摆拳,他将几个月来学的技术悉数使出。明知身体快要到达极限,却仍迎着对手的击打不停还击。此时,少年终于明白的父亲话里的含义:无惧困难,自然便不会有困难;心无迷茫,道路便自会通畅。就算看不清前路,也要摸索着向前。最终,少年赢得了胜利,心中已是晴空万里。
那个少年是我,我却已不再是那个少年。经历了从负数到零的历程,我生出双翼,不惧失败,以成熟的模样,自由翱翔在自己的苍穹。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记叙文10篇篇八
少时不懂离别自有时限,不信缘空即灭,等不到日出平山白雪,悲喜逐渐已染上眉睫。看着远去的客车,我提着灯,久久伫立着,迟迟不肯离去。
依旧是那个四面环山的村落,走出去的唯一道路便是傍山而筑的小路,弯弯曲曲的泥泞不已,父亲每月会从外地赶回来,短暂的与家人相见,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相见的时间可以以小时计算。为此,我与他如同陌路人。
几乎是每次,他离家的时间都是凌晨,天黑路滑,而这送他出山的活,便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不服气,为什么还要让我送?多大的人了,难道不能自己走吗?不满充斥了我的胸腔,以至于每次我与他在这条漫长的路上,无话可谈,陪着走过的只有蝈蝈的声音,即使他用略带询问的语气询问我,我也一声不吭,我和他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前一后一米多路的距离。
他不爱我,不知道我的喜好,不知道我缺少什么,不记得我的生日,只知道工作工作,我觉得,比起我,他更爱工作。
终于有一天,妈妈忍不住了,把我叫进屋,狠狠的责备了我,她说起了他的辛苦不易,又数落我的不理解,我反唇相讥,妈妈一气之下抽了我一个耳光,我一下就蒙了。这是她第一次打我,一瞬间,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扭头就跑出了门,漫无目地的`在四处流荡,像只孤魂在乡间里飘荡,恍惚间,我踏上了出村的路,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选择,就沿着小路走啊,不回头是我最后的倔强。
不知走了多久,天逐渐黑了下去,我感到今晚的路格外漫长,难走。捶了捶有些酸痛的小腿,咬了咬牙,继续走着。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终于看见了一个缺口,而不再是一片黑暗。路口的灯闪了闪,我迟疑还是上前,路旁的黑影让我感到了一丝熟悉,却又不是那么真切,当我真正看清,却马上想要逃离时,一声挂满担忧的呼唤叫停了我。
我僵硬的转过身,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他走过来牵起我的手,“走吧,回家。”我像一个木偶娃娃,跟着回了家,一路上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只知道要一起回家。
这一次,他留下来了很久,临走时,我依然送他去路口,不过这次,他很快就会回来。
我举着灯,看着前方一路敞亮,第一次感到离别是简单的,照得我的心温暖。看着远去的客车,忽然觉得长大离别也是一种成熟的完美,而我也成了成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