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下道法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幻灯片1)(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们已经知道虎门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了吗?(广东省东莞市);“销”是什么意思?(销毁);这里的“烟”你知道指什么吗?(鸦片);你了解鸦片吗?(幻灯片2345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景吧。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幻灯片7)
读完生字词后学生齐读课文,如果有读错字音的老师及时纠正。
二、精读感悟
1过渡:说到虎门销烟这件事,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读,指名说,理解“分外壮丽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说明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为什么会这样呢?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理解“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震惊中外”
(说明仪式很隆重。)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销烟的场面,在表示销烟顺序的词语下面加“· ”,在表示销烟动作的词语下面加“波浪线--”。
(2)指名汇报(先—再—然后)(撒—抛—倒)
出示课件(幻灯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销烟经过吗?(试述用上先-再-然后)
(4)你能用先-再-然后再说一句话吗?
师:看着鸦片在销烟池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现在,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有什么表现?
指导朗读。(学生模仿老百姓)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范读,找出有关数字多读两遍。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
( 说明销毁的鸦片数量多。)
过渡:此时,我们已经充分地了解了鸦片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销不可,林则徐销得好、销得对,可谓大顺民心、大快人心。
6、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一举两得:打击了外国的侵略,表明了中国的不可欺侮。
7、小结:
虎门销烟让外国人明白中国人禁烟的决心,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将永远载入中国的史册,它是中华雄狮觉醒的标志!让我们铭记这一幕,牢记这一天 -----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齐读第一自然段)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出示幻灯片12)
三、练习(幻灯片13)
五下道法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烟的精神。
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第一课时
一、以图揭题
1、出示图片,提问:这图上的人物是谁呢?你了解他的什么事呢?教师简单介绍林则徐。
2、揭题,解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事情。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鸦片对人民的毒害,理解销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教师随时指出读错的音节。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学生指出同学读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然后回答思考题学生交流。
三、指导书写
1、学生齐读生字,找出易写错的字。
2、指导按笔顺书写。
3、学生描红。
4、讲解“寨,徐,泄,斤,侮”的五笔拆分方法。学生练习盲打。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齐读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为什么这个日子值得纪念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壮观的场面。
(3)讨论:
①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②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③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4)齐读课文。
3、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2)画出课文中具体写怎样销烟的。根据出先……再……然后……的顺序。
(3)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等词语体会销烟的巨大成果。
(4)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啊,叫啊”“响彻”等词句的理解,想像当时欢场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
(5)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指导朗读。让学生抓住“沉重地打击”“不可欺侮”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3、回读第一自然段,你现在明不明白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销烟的成果及意义来说一说。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完成课后第5题齐读文中销烟经过的章节,注意动词的使用。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课外完成。
五、布置作业。
五下道法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三
这节课让我们再随着课文的描述回到一百多年前,感受虎门销烟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或一句话来说明。
过渡:课文说虎门销烟是“壮举”,那么“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请看大屏幕)这个伟大、有气魄的举动张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3.学习一~三自然段。
(1)谁能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壮举。
(2)学生汇报交流。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②你从哪儿体会到这是一个壮举。
a.你体会到了什么?
b.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过渡:可以看出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真是大快人心。
③文中还有两个词说明人多,看谁找到了。
4.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热闹、壮观,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壮举。那么销毁鸦片时的场面又是怎样壮观的呢?谁找到了给大家读一读。
(2)是用什么方法销烟的,分几个步骤呢?
(3)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几步的先后顺序。
(4)你能用这几个词说一句话吗?
(5)那么老百姓的反映怎样呢?你体会到了什么?(激动、兴奋)
(6)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播放视频)
5.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销烟场面后的表现怎样?从他们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威风扫地、狼狈)
1.师引读: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的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放下书,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3.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数据。(观看课件)
4.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5.读完后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虎门销烟这件事被称为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我们永远记住1839年的6月3日。永远记住一个人物——林则徐。
板书:
虎门销烟长中国人志气
壮举
灭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五下道法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四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施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2、讨论上述思考题。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板书:
2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五下道法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五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一、谈话导入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五下道法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六
雨花外国语小学 石莉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理解“销烟”:销毁鸦片)
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一定要记住。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赚取白银。到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能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过渡:大家想看看这大快人心的一幕吗?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
观看视频,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过渡:你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过生字关)
出示生字词:历史 值得 虎门寨 盐巴
销毁 响彻 二百多万斤 欺侮
收缴 一担 锅 烟渣 卷进
咆哮 嚣张
(1)自由读、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2)找多音字:担(dān dàn)、卷(juǎn juàn)
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4、交流:
(1)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2)开头、结尾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分别找一个词概括:值得纪念、伟大壮举。(板书:伟大壮举)
(3)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师:“举”是举动、行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伟大壮举”呢?相信你弄懂了“壮”的意思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出示词条,选义项,释词。)(出示:给“壮”选择正确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中国少数民族。)
三、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
1、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呢?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能表现“壮”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 (相机板书:壮观、隆重)
△“这一天……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1)天还是那样的天,海还是那样的海,树还是那样的树,为什么今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不同往日,将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令人高兴)(讲述:其实景物本身并没有变化,但它们却会因人们的心情而显得与往日不同。风吹得小树哗哗地响,伤心透顶的人会说“小树哭了”,心情愉快的人会说“小树笑了”“小树在唱歌”,而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人会说“小树啊小树,连你也来嘲笑我”。简简单单的一句环境描写也能揭示人们的心情,这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板书:环境描写)
(2)指导朗读:突出“分外壮丽”、心情高兴。
△“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男男女女……挤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水泄不通”)(板书:人物描写)
(2)你还有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人多的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赶来观看?(关心此事、禁烟愿望强烈)
(4)指导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外国商人。”
(1)“彩旗林立”、“身着朝服”、“文武官员”说明什么?(事件重大,场面隆重)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
(3)指导朗读:突出隆重、庄严。
3、小结:同学们,课文第2自然段用短短的三句话由远而近地为我们描绘了销烟现场的壮观场面。看似可有可无的环境描写却预示了有一件大事将要发生,一件令人高兴的大事将要发生,一件震惊全国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将要发生;而对于众多人物的描写,则直接揭示了饱受鸦片之害的中国人强烈的禁烟愿望和愉快的心情;这庄严隆重的场面也在告诉那些外国不法商人和他们的政府,中国人禁烟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再一次感受一下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画面。
四、学习方法,仿写片断
1、在我们的校园中,像这样许多人聚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也有很多,你留心观察了吗?(开学典礼、六一庆祝大会、元旦义卖活动……)
2、出示照片(元旦义卖),回忆当时的场景。
3、你能把这个热闹的场面写下来吗?(指导方法)
(1)环境描写:天气、搬桌子、摆放物品、布置展板、张贴标语
(2)人物描写:志愿者、购物者
4、练写片断。
5、交流、评议。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并初步学会了这种描写场面的方法。那么林则徐是怎么销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7 虎门销烟
人物描写
五下道法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七
1、认读本课的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鸦片销毁的过程。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电影激趣 导入新课
1、观看电影《林则徐》片段。
2、谈观后感,自然导入。
师:作为一名中国人,这部电影所描写的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是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师生齐说)---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学习《虎门销烟》。
了解当时的背景,必然会激起学生们内心无比的激愤之情。
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不懂的词语。
(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全班交流。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互评)
6、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有意识的告诉学生要把工具书带进课堂,培养学生遇事自己解决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参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想象画面 激发情感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重要词句来谈读懂的内容。学生可能说到的有:
1、林则徐禁烟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支持。
重点如下:
(1)、当群众知道虎门销烟的消息后,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注意“笑嘻嘻”“兴奋 ”“大声地喊”以及“ 三个不怕 ”,想像当时的场面。)
这些语言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观看销烟的人数之多。(注意“人流如潮”)
(3)、销烟过程中民工干劲十足。(抓住民工的动作,并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鼓励学生想象当时销烟时的场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林则徐禁烟很坚决。
重点如下:
(1)、林则徐高坐台上。(注意从两个“不管”和一个“都”中去体会。)
(2)、林则徐对外商说的一番话。(理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林则徐是什么样的状态和心情。
3、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提问: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注意理解“东亚病夫”和三个“多少”的含义;人们受鸦片残害之大。)
林则徐销烟有什么意义?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的故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各抒己见,抒发自己个性化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让学生体会总分的段落结构。
体会中国人对鸦片的痛恨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体会销毁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喜悦。体会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通过想象更能够近一步的理解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有重点的指导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熟读成诵 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读懂了这么多的内容,下面就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试着背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从读到感悟,再到背,是一个情感不断提升的过程。鼓励学生熟读成诵,也是在无形中教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方法,让孩子终生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记忆生字 说话练习
1、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辨别生字。
2、学生自己找窍门,然后小组内交流。
3、教师要特别强调“妻、历、督”的写法。
4、指导学生用“首先……然后……再……”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二)拓展延伸 课外积累
师: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很多赞誉的政治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读一些介绍林则徐的文章,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