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篇一
;市卫健局等六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相关业务科室及单位负责人,负责整治行动的协调实施。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此收录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多措并举,狠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实,切实保障我市农产品消费安全,保障消费者“舌尖安全”。
20xx年,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加强日常检查监测,强化监管检测体系建设,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各项工作举措有力有效,全市农产品总体合格率稳定维持在98%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
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结合xx实际,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卫生健康局等六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印发xx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4 年)实施方案》,对我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深化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成立联合小组。工作组由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卫健局等六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相关业务科室及单位负责人,负责整治行动的协调实施。
❖二是制定治理清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重点品种治理清单,摸清每个重点品种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制定治理措施及治理目标,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开展,切实解决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三是建立重点监管对象名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初期阶段,市农业农村局对辖区内重点品种生产主体的名称、地址、生产规模、生产品种等信息登记造册,建立重点品种监管目录,并要求各县区定期对名录进行更新,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同时以种植养殖大户作为监管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对我市重点品种生产主体进行监管,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据统计,列入重点监管名录的种植业生产主体共 325家,其中重点品种生产主体41家;畜禽产品生产主体共141家,其中重点品种生产主体26 家;水产品生产主体 104 家,其中重点品种生产主体4家。
强化农产品风险安全监测
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增加农产品检测频次,扩大抽检范围和品种,实行日常监测与集中监测相结合,定期对生产基地、散户生产的农产品以及主要农业投入品进行监测和抽查,还定期对批发市场和超市的食用农产品抽检,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全面完成“20xx年农业农村部门食用农产品定量检测量达到 1.5 批次/千人”的任务目标。全市食用农产品定量检测合格率达 98%以 上。
强化农产品安全检打联动
根据《关于印发xx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4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及 《关于印发xx市食用农产品“不安全、不上市”三年行动(2021--2024年)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县两级大力实施检打联动,围绕使用禁限用、停用药物及非法添加物以及农兽药残留超标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展监督抽查,重点对象为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生产单位(或散户),严厉打击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监督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对发现的问题处置率达到100%,全市立案查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共31宗,其中行政处罚的22宗,移送司法机关有9宗。
强化农产品网格化监管
加快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我市明确乡镇(街 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由乡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承担,并制定了乡镇网格化实施方案,各乡镇因地制宜划分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并制定了网格示意图,做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全面推进乡镇网格化监管工作。
强化实施产品标准化生产
我市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行种植业绿色标准化生产,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加强生猪屠宰标准化企业监管,扩大标准化生产和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持续健康发展,为质量兴农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篇二
自2018年我县被正式命名为第二批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洲头乡结合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农业绿色高效模式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特色种养业扶贫等项目为切入点,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抓源头,强监管,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监管责任。
洲头乡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年初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同时将监管任务目标逐级进行分解,分村包干,责任到人,制定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同时对标乡镇示范站加强了设施和力量建设,目前乡级有监管人员5人,办公室3间,检测室50平方米,农兽残速测设备和交通工具齐全,物质装备和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成效保持。
结合我乡种养殖环节实际,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员职责》、《基地产品准出制度》、《农产品抽样检测制度》等相关制度,对业务人员明确了岗位责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巡查检查制度、隐患排查制度、报告汇报制度、监管例会制度、应急处置制度等有关制度。对每个生产基地统一印制制度标牌,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内检员工作职责》、《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基地产品准出制度》等张贴上墙,指导和督促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管理、质量追溯、信用档案、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制度,用制度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常态化管理。三、加强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传,营造良好舆情氛围。
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微信、qq、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车、明白纸、标语横幅等信息平台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进村入户活动,结合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等业务项目开展,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使用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及非法添加物,严格遵守用药范围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规定,大力宣传农药兽药禁用名录,加强对使用违禁药物的警示教育,确保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知晓并掌握安全用药知识。每年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每年针对性的出动业务人员36人次,每年出动宣传车10余辆次。二是开展培训。为全面提高我乡农产品生产者、农资经营者质量安全和责任意识,倡导自觉守法、诚信道德理念,每年开展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标准化生产理念及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督促主体责任落实,不断提升行业自律水平,三年累计培训200多人。四、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狠抓生产源头监管。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监管名录,目前,我辖区内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2018年有10家,2020年有9家,主要涉及蔬菜、葡萄、生猪和羊的种养殖,对辖区内规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实行全覆盖,督促建立生产台帐和投入品使用台账,实行可追溯管理。突出重点季节、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的监测,具体做到“三个结合”:即定点检测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农产品基地检测与农贸市场抽查相结合、风险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配合县农业执法大队加强对禁限用农药经营使用的执法检查,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处不留死角、不留隐患。2018年至2020年,共完成抽检样品1361份,合格率达99.8%。三年共与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28份,填写现场检查记录表280份,提出整改意见15条。辖区内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辖区内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建立辖区内农产品品种品类基本名录,掌握本地区特色、优势、大宗农产品种养规模和上市时间等基本信息。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完善种植业养殖业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主要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主体的信用档案覆盖率达到100%。引导诚信经营,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水平。六、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2017年我乡葡萄经过三年标准化建设,获得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2018年至今,葡萄全面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葡萄品质不断提高。以葡萄标准化生产为抓手,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模式。围绕农药减量增效,大力示范推广绿色防控和科学安全用药技术。集成推广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药减量控害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围绕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地力提升项目,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及有机肥增量施用。全乡建设万亩以上的小麦绿色高产示范片1个,建立绿色防控示范片1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5%。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全面覆盖葡萄、蔬菜、食用菌等作物,化肥农药实现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监管对象农业投入品包装残膜回收率达到98%以上。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果蔬生产主体品牌意识不强,重生产,轻标准。部分主体生产经营档案填写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过期农药报损处置难。基层监管人员兼职化,没有统一的工作服和监管证件。
八、下一步打算
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危害因子的风险监测力度。继续加强监督检查,配合县相关部门做好监督执法工作。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农资和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加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宣传培训力度,指导生产主体落实质量控制要求,在自控自检基础上规范开具合格证。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积极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做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加大农产品抽样检测力度,全年抽样检测不少于450份,其中农残检测不少于300份,畜残检测不少于150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总体合格率不低于99%。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报告。
2021年4月30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篇三
随着 的临近,市农委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认真总结了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认真分析我市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了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值班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方面结合年底各类农业培训项目及送科技下乡、街头法制宣传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及科技知识宣传培训,如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训项目,一月份分别在我市云梯、胡乐等乡镇培训农户1000余户,通过开展送科技下乡、街头法制宣传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手册xx余份。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结合我市农业产业化奖励验收,检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种养基地(标准化小区)37个,向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及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完善生产档案,帮助提高认识,要求做到不加工、不转运、不储存、不销售、不食用病死畜禽和农残超标蔬菜等有害农产品,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妥善处理,有效控制疫病传播。再一方面,举全市之力,成功举办全省防治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演练,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产生了很好效果。
农资市场治理。 月份正值各种子经销商进货备货时期,为加强种子市场源头管理, 月9-10日,执法大队组织本市主要种子代理商参加了宣城市种子代理商培训会议; 月 日,大队又召开了宁国市 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会议,对今年种子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严把种子进货关,健全种子经营档案,并对每一品种、每一批次杂交水稻种子进行大田同步纯度鉴定,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8人次,抽样品种20份。同时发放宁国市农委(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强两系杂交稻种子管理的紧急通知)等资料70份,签订(种子经营承诺书)20份。
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按照市政办(关于印发宁国市生猪肉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农委自 年 月25日开始,开展为期2个月的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严禁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和非法投入品,严格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联合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了全市冷鲜肉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来,共计出动检疫执法人员166人次,检查屠宰场4个、养殖场11个、市场21个、214个肉案、冻库15个、肉案154个。查获并无害化处理不符合规定冷鲜肉70余公斤,查处1例私屠滥宰生猪行为,依法没收销毁未经检疫私宰猪肉42.5公斤、注水牛肉110公斤,市场销售状况良好。
水产专项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31人次,检查养殖企业2家,养殖大户3家。结合养殖品种状况以及用药特点,组织开展了现场存药检查,现场存药检查以是否存放禁用药物为重点。检查中未发现违法用药企业。对健康养殖示范场开展了养殖场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对养殖场记录未完善要求限期整改。
加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市蔬菜办根据蔬菜生产季节变化,对锦天生态、城郊蔬菜、胡乐港口汪溪大棚蔬菜基地等10个重点基地和大华市尝中心农贸市尝苏果超市3个重点市场进行蔬菜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共检测蔬菜类产品255个,合格率100%。
时值冬季低温,针对雨雪冰冻天气对蔬菜、畜禽、油菜等农业生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做好冬季田间管理,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健康养殖场建设,稳定市场供应。
加强值班值守,接收群众监督。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及时组织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