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篇一
我委根据文件精神,从5月上旬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在财务工作过程中,本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根据本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事项均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安排支出时,分轻重缓急,保证常规和重点支出需要,既体现实际工作需要,又考虑财力可能,根据办公室各项工作任务,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有保有压,确保重点,统筹安排,合理支出。
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在建立并实施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过程中,制定了《财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有效地实施了内部监督和控制,保证了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单位财产的安全,加强了对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了各种漏洞的发生,达到了以下三点要求:
1、明确了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以明确责任,防止舞弊,各项业务事项得以有序进行。
2、明确了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和审批人的权限和责任,规范了各项资金的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3、明确经费支出的范围和开支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经费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发生。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在固定资产购置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了账簿、款项和实物核查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会计人员对各项财物、款项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及时进行记录、计算、反映、核对等。一方面做到账簿上所反映的有关财物、款项的结存数同实存数一致;另一方面通过账簿记录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无固定资产不入账,公物私用及其他违规问题。
通过自查,我委在财务管理和财务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实施内部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时,还未能完全达到《会计法》所规定的要求,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稽核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实行更有力的措施,力求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篇二
(一)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
1。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2。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报表等目的,集团内小企业应执行。
3。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三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
(四)小企业可以根据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
(五)小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六)小企业填制会计凭*、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应按照和的规定执行。
(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月度,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和年末。
(八)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为记账本位*。
业务收支以**以外的货*为主的小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作为记账本位*,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
小企业发生外*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
期末,小企业的各种外*账户的外*余额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
(九)小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十)小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十一)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以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或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7。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8。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矗凡在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9。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10。小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1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2。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13。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十二)小企业如发生非货*性-交易,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非货*性-交易中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小企业,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小企业,应按以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损益=补价×[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3。在非货*性-交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等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十三)小企业如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如果债务人以多项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按取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占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重组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进行分配,按分配后的价值作为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3。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分别情况处理:
(1)作为债务人,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2)作为债权人,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等于或小于将来应收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十四)本制度中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的备抵项目(如坏账准备等);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金额。
(十五)小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1。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2。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外,在不违反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3。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不应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十六)小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应当包括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外,还应提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本制度中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小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储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十七)执行本制度的小企业,转为执行时,应按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篇三
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規章,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在存货取得、发出以及清查盘点等核算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取得存货时确认资产,实际发出存货时转入当期费用或成本。而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购入时就做预算支出,实际发出时不做确认。在实际中,存货在跨年的时候往往不能全部发出,这样就会导致财务会计的与预算会计的支出数有差异。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分录并行账务处理方式可以实现对实验耗材的实时动态管理,但由于实验耗材品种多,范围广、消耗快、专业性强等特点,大多数单位长期存在采购难、保存难和监管难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这也造成了账务处理非标准化,只能通过简易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购入实验耗材时,直接做费用化的账务处理。简化的账务处理一方面违背了《政府会计制度》的初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科研耗材管理的失控,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
在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及“放管服”的政策背景下,高等院校及附属医院、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试剂、耗材支出逐年增长,规模巨大。从各高校调研的数据了解到,目前有关科研耗材的问题主要有:
(1)分散采购监管难,存在较大的廉政风险,除危化品及部分常用试剂外,当前实验科研材料普遍采取零库存、分散采购的方式,把采购和管理权限下放给各院系、部门、学科自行采购和管理,在一定限额下可由科研负责人自行审批报销。而通过调查发现,由科研负责人自己直接审批报销的耗材金额占全部耗材的比例畸高,而学院或实验室也并未对实验耗材进行出入库记录或者记录不全,对科研耗材的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科研耗材的特殊性,事后难以通过盘点核实真实性,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2)分散采购费时费力,加重人员负担。科研人员需要自行寻找供货商、比价、订货、收货验货、保管和报销,由于并非所有的供应商均能提供全部所需材料,科研人员需要从多家供应商购买试剂耗材,供应商的确定、多种来源的清单发票保管、报销单据的填报等事项细碎烦琐,试剂耗材安全保管责任重大,伴随而来的各种检查考评等诸多压力长期困扰科研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工作。
(3)耗材质量无保障,影响实验质量和效率。调查发现,诸多科研耗材供应商是小公司和个体工商户,从事批发零售业务,属于中间商,其实际耗材来源渠道难保正规,实验耗材质量缺乏保障,有科研人员反映遇到过买到次品和假货,对实验和科研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4)科研耗材重复购置严重,闲置科研耗材处置成本高。调查发现,高校之间存在大量的相同实验耗材重复购置的现象,大量的重复购置一方面带来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大量的重复购置会造成闲置的问题,长期的闲置会导致实验耗材效用的失效,接踵而至就是带来处置的问题,实验耗材的处置不同于一般的废弃物处置,须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处置,由此将引发大量的处置费用。
5)科研耗材的购置、领用、处置在《政府会计制度》下通过简易的账务处理一笔带过,未能完全遵循《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不能真实反映成本费用的实际状况,违背了会计核算中收入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难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科研工作至关重要的实验试剂、耗材的管理未引起足够的关注,高校、科研院所对实验试剂、耗材的管理风险防控意识不足;二是学校对科研试剂、耗材需求量大、品种多、型号杂、范围广,要求采购周期短、供应商效率高,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手工化、高成本、低效率、弱内控的耗材管理模式不适应教学、科研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高校之间信息不对称,高校之间无法通过公共平台得知哪些高校存在闲置的实验耗材,导致了高校盲目重复购置实验耗材,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闲置,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四是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孤立运行。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尚未与统一的实验耗材电商管理平台完成对接,高校之间的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尚未实现对接,降低了账务处理效率,难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一)建立统一低值易耗品管理平台
(1)建立高校统一的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保证高校科研耗材的采购和后续跟踪实现留痕操作,规范采购流程,有助于防范审计风险,省去科研人员选货、比价、报账等环节,保证了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科研工作。
(2)建立高校统一的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助力“智慧财政”实施。高校财务管理平台与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的对接,高校之间政府财务管理平台的对接,有助于高校之间政府会计财务管理水平的协同创新发展,使高校的整体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广东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的共治走在全国前列。
(3)建立高校统一的科研耗材共享管理平台,保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有助于盘活高校闲置科研耗材,避免科研耗材的重复购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广东高校在科研耗材共享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投入信息化管理
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在线上用户、供应商、采购量、品类分布各层面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学校对项目推进与校内用户的执行都对平台在校内的广泛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进一步提升校内各方参与者的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对供应商优化管理、品牌授权、用户回馈、线下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1.上线移动端功能
随着移动办公的发展,推出移动端应用。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移动端进行商品的搜索、采购、生成订单等相关工作。同时也为各个学院的管理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订单的审批功能。移动端的应用将大幅度提高采购效率,缩短订单流转时间(见图1)。
2.调剂试剂功能重建
增加试剂调剂专区,闲置的试剂可由课题组老师自由发布,需要获得调剂试剂的老师可在专区浏览,并登记和领用,从而减少试剂重复购买而造成的科研经费浪费,也使得校内试剂的存量得到有效控制。
3.前置仓储和本地化物流服务
低值易耗品平台在部分高校用户提供了平台实验用品的前置仓储及本地化物流服务。该服务主要针对科研市场及用户的特点,从提高采购效率和即时供应,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结合平台与众多供应商的合作资源,联合厂家和本地授权供应商,以实体仓库和虚拟仓库两种前置仓服务模式,通过实时库存对接供应商erp系统,同时在平台线上增加现货专区,线下提供本地化物流服务,用户通过现货专区下单后,确保商品在24小时之内直达实验室。平台提供的前置仓库和本地化物流服务,使科研用户在产品质量、价格和配送上有更佳选择,使采购成本得到降低,采购效率大大提高。该服务模式在试点高校得到了管理方、用户和供应商的一致认可。
(三)大数据分析手段
目前阶段,由于财政性资金特有的当年指标年底清零的特殊性,导致科研人员为了避免科研资金被收回,在指标清零前,盲目大量购置实验耗材。一方面会导致购买的实验耗材无法运用到实验中,另一方面会导致实验耗材的大量积压,而导致实验耗材因过质保期而无法投入到实验中,所以这样的盲目性最终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几乎为零。运用平台对耗材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及共享服务的手段来科学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整个单位的运营成本水平。优化实验耗材资源配置需要从两个层面着手,第一个层面是“质”,即控制购买的实验耗材的质量,从源头抓起,建立基本的实验耗材供应目录管理制度和后续的定期调整和动态管理制度。第二个层面是“量”,即购买实验耗材的数量。在耗材用量方面,可以通过在平台上设定单位作业标准用量来作为参照指标,从而实现对耗材用量的动态监控和异常预警。但是,标准用量的设定往往需要极强的专业判断水准。
该研究对《政府会计制度》下通过信息化和共享服务手段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探究,針对影响广东省高校科研耗材管理水平的制约因素,探讨如何根据高校科研耗材管理工作特点。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之间搭建统一的高校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高校科研耗材共享管理平台、智慧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管理人才交流平台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大经费投入,统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科研、财务管理资源,形成支撑湾区经济发展的合力。
该研究有助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耗材管理,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目前,粤港澳高校之间虽然素有合作的历史与优势,但多以自发交流合作为主,合作的领域分散,合作的深度、广度仍十分有限。《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统一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框架,有助于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平台的共治共享,一方面有助于广东智慧财政平台的搭建,另一方面对高校的长期整体发展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