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书籍的知识。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书中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的看法和评价。以下是一些读者分享的读后感,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交流和讨论。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字篇一
童年就像一颗糖,放入嘴中慢慢咀嚼,你会发现原来童年那么甜,那么直入人心。即使吃完了,那甜甜的味道会在你嘴之间回荡,久久难忘。
——题记。
在上个世纪的老北京,不时响起小贩叫卖声的胡同、种着夹竹桃的四合院、屋里冒着热气的暖炉、佛照楼的八珍梅、……书中的小主人英子被这些充满温情的事物包围着,又被慈祥而严厉的爸爸、操持着家务的妈妈、善良的宋妈等人宠爱着,再加上几乎每年都会新加一个的弟弟或妹妹……这样一大家子的生活故事仿佛一场韵味十足的大戏。
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通过主人公英子的双眼,观看大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将北京城南的风光融入字里行间。
作者林海音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童年也是多姿多彩的。它,像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在我的心里.在这条小溪里,既有欢乐的笑声,也有伤心的眼泪。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色时光。童年趣事是童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但记得最深的,要数童年时我做过的一件傻事。
回到家时,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偷摸摸地走到房间里,小心翼翼地把棉被搬出来,打开拉链使劲抓出了一大团棉花,按照那只棉花糖的形状,把棉花揉成了一个大圆圈。
我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想了半天终于眼前一亮,还差——糖!于是,我又屁颠屁颠地走到厨房,取了一大把白糖,洒在棉花上面,然后又到客厅取了一根又细又长的牙签插在下面,边插边想:原来做棉花糖这么简单啊,看我做的棉花糖比刚才那支好看多了,以后就不愁没棉花吃了。“棉花糖”已经大功告成了,我便迫不及待地拿着手中的“棉花糖”吃起来,可觉得根本就没有上次吃的甜滋滋的味道,反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嚼,使劲一咽,喉咙里好像有一张网被卡住了,心里真像是打翻了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
一呕、一呛,终于把棉花糖全吐了出来,这东西糊糊的,怎么这么难吃?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正巧被妈妈撞见了,她一边给我讲棉花糖的制作过程,一边哭笑不得地收拾残局。
从此以后,这件事情成了大家的笑柄,给大家带来许多欢乐。童年的短暂犹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但孩子们的童贞无暇犹如夜间明月总能在照耀在每个人的心田……童年真美好!
童年的笑声是最淳朴的!童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童真无趣,童年无忌,让我们和英子一起,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吧!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字篇二
引子:几年来,笔者一直想读《城南旧事》,——原因在于央视播出的一部有关钱学森钱老的纪录片,秘书提及钱老晚年看到《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后,潸然泪下。我想,大概是钱老联想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他在北师大附小读书的经历及当年熟悉的城南游艺园,唤起了少时的记忆吧。
《城南旧事》为著名作家林海音所著,以其成长经历为背景,以卖煤炭的骆驼队开篇,主要讲了四五个故事,是林英子六七岁至十二三岁小学毕业在家庭附近及学校所接触的人和事。作者以青少年的视角和真切细腻的笔触记述了当时的景致、事件及所思所想,代入感很强,让人印象深刻,心生波澜。该书一方面写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童趣、童真,同时也道出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悲惨命运与凄惨人生。
六岁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她随母亲和奶妈外出,经常遇见痴立在惠安馆门前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此前,秀贞随当佣人的父母居住在主人家,她与主人的朋友——借读的一个青年学生发生了恋情,并意外怀孕。当青年学生回老家后,秀贞生下了女儿——小桂子,未婚先育,家人沮丧而恼火。无奈下,秀贞的父母把小桂子裹着扔到城根下。秀贞不见了自己的女儿,四处寻找,以致疯疯癫癫,英子非常同情她。
妞儿则是英子的同龄小朋友,也居住在附近。英子听经常挨打的妞儿说是她是爸爸从城根捡到的,她便想秀贞与妞儿是不是有某种联系。英子从秀贞处获悉小桂子出生时的特征后,发现了一个秘密——妞儿脖子后面有个胎记,妞儿正是秀贞的女儿!在英子的勇敢帮助下,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了,秀贞立刻带着妞儿外逃准备找寻妞儿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此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有一次,英子在胡同附近的荒草丛里帮助伙伴们拾皮球时,意外地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原来,年轻人为了供弟弟上学,以收废品为名偷东西,英子家附近邻居们就时常少东西,那人偷过后先行存放在荒草丛里,包裹起来,再伺机带走。每次英子与他见面,两人都和善交谈,年轻人或给她玩具,或给予她鼓励,达成了一种“默契”。
有次,英子在学校参加学哥学姐毕业典礼并作为学生代表演出时,那个年轻人与英子的父亲都应邀出席活动。年轻人的弟弟以小学第一名的成绩光荣毕业,并代表毕业生发言。爸爸满怀期望地告诉英子:争取毕业时,也能够像那个第一名的同学成绩出色并发言。
后来,便衣警察根据英子无意中提供的线索,与警察们抓到了那个年轻人。当年轻人被警察缉拿并带走时,英子的内心是矛盾的,不知是喜是忧,——作为一个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大概也不愿看到有人落入监狱吧。
英子的爸爸是个乐善好施的人,能帮人处就帮人,但其在日本工作期间也曾游手好闲,沾花惹草。
德先叔是北大的学生,因为参加学生运动之类的活动,害怕被警方抓住,不时躲到英子们家。另外,英子家有个邻居叫兰姨娘,是施家的偏房。兰姨娘被丈夫驱赶,无处立身,因英子父母的同情,便暂住英子家。兰姨娘非常会逗孩子玩,英子姊妹几个时常随她玩耍,非常开心。
一次,英子看到爸爸与兰姨娘有些暧昧,反观自己的母亲怀孕挺着大肚子做饭,甚是不平。她心生一计,在德先叔与兰姨娘之间互递美言,互表欣赏,并创造一起游玩的机会,让他们发展成为恋人。
后来,德先叔与兰姨娘成为热恋中的情侣,相邀离开英子家。对此,英子的爸爸非常惊诧和懊悔,但英子和妈妈知道其中的奥妙。年小鬼大的英子帮助妈妈出了一口气。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黄板儿牙(因为牙黄,英子文中叫他“黄板儿牙”,我们理解为“借代”的修辞手法吧)来到林家。黄板儿牙每次来京,都骑着一头小毛驴,弄得英子家的花园花败草倒的。
宋妈与丈夫感情不好,长期在英子家打工,以照料英子姊妹六七个为主,帮助料理家务,照看孩子们,工作勤勉、敬业,深得大家信赖。宋妈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叫小栓子,后又生了一个女儿。
一天,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大概是黄板儿牙在村后赌博,小栓子找他爹时淹死的。可怜的宋妈又发现,原本让丈夫把女儿带回老家的,不料被丈夫卖给别人了,心里十分伤心。英子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照料他们。英子记得,跟着宋妈去寻找过她的小女儿,但是无从寻找。
后来,英子的叔叔被日本人打死了,她的爸爸在悲痛中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林海音写此书的目的是,实际的童年过去了,那就把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字篇三
“长亭外,古道旁,草青天蓝。问你什么时候来,来了就别瞎逛了!天尽头,天涯海角,知心好友半散。人生难的是聚在一起,只剩下更多……”伴随着这悠扬的旋律,小英的童年逐渐被时间抹去,我们这些读者通过《城南旧事》见证了林的童年。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久久不能忘怀。我心潮澎湃,静不下来。发现每个故事的主角最后都离开了小英。歪着嘴笑的兰大娘和“四眼狗”——德贤大爷——骑马走了;母亲宋骑着毛驴回了老家;秀珍和牛死在火车站;藏在草堆里的小偷被派出所带走了;就连小英的父亲也去世了。那些鲜活的人物,那些陪伴小英童年生活的人,都被时间带走了。这对幼小的心灵是多么大的打击啊!我不仅哭了。
我在序言里有一段很独特的话: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落了》,我亲爱的爸爸去世了,我的童年也结束了。那时候我十三岁,开始承担不属于孩子的责任。如果人生要分成几段,那么父亲的去世将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我抬起下巴想:我真的很幸福。爸爸妈妈那么爱我,我的童年生活那么多姿多彩,充满欢笑,无忧无虑,小英所承担的责任是我无法想象的。我同情她,也佩服她。同时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想到这里,我不禁又翻开书,走进传说中悲凉的京南,回忆起与林的那些往事......
一本好书是一面镜子。走进去,你会看到别人丰富曲折的人生,走出去,你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有一天,我偶然在街上碰到了桑迪,我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我跳过去,试图握住她的手,但桑迪轻轻地走开了。说到嘴边的话好像被吓到了,我彻底退缩了。我们什么也没说,只是礼貌地打了个招呼,就各奔东西了。回到家,我伤心地问我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这就是成长。成长就像一把刀,切掉这一块,挖出那一块。
是的,因为成长,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都一个一个的离开了我们,就像毕业时唱的那首歌:人生很少是相聚,只有很多离别。幸运的是,虽然我们总是在失去,但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它,它将与我同在。
他们永远活在心里。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字篇四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这一首让人回忆离别的歌谣在《城南旧事》中出现。
《城南旧事》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带进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作者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真善美的呼唤,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能令我思绪起伏,多种交杂的感觉同时在心头涌现。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全文由英子这个人物的成长作为串联,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童年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地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许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本书的每一篇的结尾,主角似乎总是离开英子,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最好的玩伴儿妞儿,《我们看海去》的那个“小偷”,坐在驴背上离去的奶妈,最后连她的爸爸也离她而去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花儿落了,英子也长大了。伴着这淡淡的离别哀愁,我再一次捧起了《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字篇五
在我十岁生日时,妈妈送给我一本书——《城南旧事》。瞬间我就被书名所吸引,很想知道书中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
原来,台湾作家林海音创作的这部短篇小说,讲述的是她小时候居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段往事。我非常喜欢英子,因为她勇敢、善良、纯真。我废寝忘食地阅读着英子那充满酸甜苦辣,又丰富多彩的童年。
英子帮助好朋友妞儿和亲妈秀贞相认,促成了兰姨娘和德先叔德幸福生活,甚至和素不相识的“厚嘴唇”约好去看海......可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却在身边人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中匆匆结束。
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全文最后一个章节——《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心爱的父亲突然离世,令英子悲痛欲绝,并且在还需要照顾的年龄,毅然肩负起许多生活的责任。英子就这样成长了。
虽然我的童年生活环境跟英子的截然不同,但是英子的勇敢给了我很大的力量,让我也获得了成长。
就在一个月前,爸爸、妈妈和我同时生病了。我的症状是最轻的,而爸爸妈妈都需要人照顾。我感到不知所措,又害怕。我开始懂得英子失去父亲照顾的心情。于是我向坚强的`英子学习,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为虚弱的爸爸测体温,倒温水;给卧床的妈妈按摩头,盖被子。按时提醒爸爸妈妈吃药,我自己则照顾好学习作息,保证他们安心休息。等他们有胃口的时候,我就端来亲自煮好的面条,好让爸爸妈妈快点好起来。在这段日子里,我觉得自己成长了。
对我百般疼爱的父母,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还有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交织成幸福的童年时光。爱的陪伴让我茁壮成长。《城南旧事》让我体会到另一种成长。童年是短暂的,就像天上划过的流星一样,一眨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我更加珍惜陪伴在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珍惜属于自己的童年往事!
妈妈送我的这份生日礼物,还让我明白了成长的内涵。不惧怕成长,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责任。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字篇六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它就是——《城南旧事》。
读着这本书,我的心时而心惊肉跳,时而轻松自在。当读到英子和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玩时,我真担心她会做出伤害英子的事。当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就是秀贞的女儿时,她不仅帮助他们母女重逢,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钻石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他们当作盘缠去寻找亲人思康叔。此刻,我不禁敬佩起英子来,一个六岁的孩子竟懂得友谊,懂得爱。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正是有了这颗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无忧无虑的,不折不扣的快乐。而世俗上的快乐,不过是金钱和名誉。这大概是一种来自生活的力量鼓舞着她在成长吧!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字篇七
用了一段午后的时光读了《城南往事》,读到天边有些微微放暗,白色月牙印在蓝幕般的天空,我才轻轻吐了口长气。后来我发现这竟是一本少年读物,呵呵,好惭愧,但我这个成年人倒是觉得这本以孩子的眼睛看周遭的故事,是写给我们这些大人的。新版的《城南往事》配上了精美的水彩画插页,加上作者林海音女士细腻的描绘,让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如电影般一幕幕映入我的眼帘。
主人公“英子”用天真无邪的双眸,窥视着成人世界里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用孩子懵懂的情感道尽人世间复杂的感情,而这种表达自然而不造作,天真而不世俗。孩子对是是非非的懵懂,反倒让我们这些自认为谙之世事的大人感到心虚。
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进了书里,英子从南方跟随父母移居到北方,她的好奇心和固有的模仿力,驱使这个“小南蛮子”很快就融入到这个陌生的生活圈子,一口地道的京腔口语,已经开始笑话自己的妈妈普通话很不标准,你可以要知道孩子的适应力有多强,这一点我们大人就远远不及他们啊!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真的就像一幅幅的水彩画呈现在我的面前:缓缓的骆驼队、令人不安的惠安馆、胡同里的老井、闹市僻巷里的等待、草垛子的小金佛。这些地方所浮现的人物:骆驼队的领头人、疯女人秀贞、卖唱的小伙伴妞儿、被人们成为“小偷”的人、斜着嘴笑的兰姨娘、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因被作者刻画的深刻而被我牢牢记住。
透过孩子纯净的双眸,各色各样的人都被孩子的眼睛看得通透而富有灵性。大人们试图用世俗的符号、字眼,掺杂着自己的喜好将各色各样的人加以粗暴的区分,让简单的世界人为的变得复杂。英子纯净的眼却无法做出这样的区分,所以不管是大人严令她躲避的疯子秀贞、还是人们窃窃私语议论的小偷、还是不受人尊敬的兰姨娘、还是没有身份地位的宋妈,都是英子喜欢而着迷的人,当这些人一个一个在她的童年世界里出现到消失,她开始迷惑但又无法找到解释的答案,只是开始明白随着这些人物身上的谜团不断的揭开,她也开始慢慢的长大了,步入到成人的复杂世界里了。
惠安馆里的疯子秀贞,因为在那个年月跟一个大学生生了孩子,而被人们唾弃,被人们回避,人们并没有因为她男人的负心和孩子的离去而对她心生怜悯。而英子却喜欢亲近秀贞,她以友善而温柔的心敲开了秀贞的心结,她给这个受人误解的女人带去的不仅仅是快乐更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满足与安慰。秀贞给英子讲她与他的故事,跟英子讲她孩子的故事,给英子看很多给她梦中孩子做的衣服,英子对其中的故事似懂非懂,但她却开始努力为秀贞找寻丢失的孩子,英子欢喜地发现自己的玩伴妞儿竟是惠贞的亲生女儿,为了帮助这对苦命的母女逃离这个城市,英子偷偷地将自己的钻石手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她们做路费。虽然后来的一切,小主人公可能真的记不得了或者她刻意想回避这个结局并不美好的故事,秀贞和妞儿在英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小主人公的爱心却深深印在了读者的心里。
七、八岁的孩子虽然已经会使用大部分成年人使用的词语,但是他们对词语的褒义、贬义似乎还不能正确区分。调皮的英子在草垛子里发现了一些的东西和一个举止古怪的人,精灵的小英子把发现的这些和大人们断断续续讲的有贼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她隐约明白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个人肯定是个不光彩的人,但她自己却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跟自己讲故事并承诺带她去看海的人是“坏人”,她的头脑开始混乱,甚至开始有些怕见到他,因为成人口中的世界令她开始面临着苦恼的选择。
兰姨娘的美丽禁不住让英子喜欢她,可是当小英子看到兰姨娘和爸爸在一起的一幕,却偷偷地一个人哭,又不肯让母亲知道原因。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做过这样的傻事,小孩子总想以自己简单而又单纯的心思猜想大人们的想法,这是多么不切实际啊!
弟弟的奶娘宋妈为生活所迫来到城里照顾英子和弟弟,英子与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英子会对宋妈顽皮、顶嘴,但她知道宋妈因为没有时间和能力照看好自己的孩子,而使两个孩子都相继夭折时,小英子的小脑袋又开始迷惑了,“为什么宋妈不照顾自己的娃,却要给别人看娃呢?”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的小孩怎么能明白大人们生活的艰辛,也许有一天她品尝到了生活的滋味,她童话般的童年也就快要逝去了。宋妈被她的丈夫接走了,英子童年中又一个亲密的人消失了。
爸爸养的花儿因为他生病而渐渐凋零,英子很快就尝到了长大的滋味,这种长大随着爸爸花儿的落下而突然降临,从学校奔向医院的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童年既是记忆开始的地方,也是美梦终止的地方,它永远代表着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我们已经不能再做纯真的小孩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和眼睛保持着童年般的纯净?如果周遭的世界让你觉得透不过气来,不妨翻开这本童年的旧事,回味一下童话般的过往。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字篇八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读来和鲁迅的闰土系列感觉很像,都有对童年的人和事的追忆留恋,又有对记忆里故乡风土人情的还原,读完后让你感觉接触了一个不同的时代,年代感,复古感,画面感和特色感迎面而来。
其实《城南旧事》读完心情很沉重,因为虽然是用孩童的视角给我们展现每一个故事,但结局还是悲多于喜的,童年里记忆中的所有人基本都离作者而去,而她也只能用文字的方式去铭记这一段段无疾而终的故事。
如果非要说让我选一篇最喜欢的话,我要选《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是林海音童年里最后的一个重大变故,爸爸离去了,没有预兆地别离了。
但英子却很坚强,就如她所说的“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醒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哀而不伤,文中没有刻意去渲染这个变故,但无时无刻不溢着沉重感,而这种沉重感除了对爸爸离去的感伤还有对不可知的未来的坚挺的态度,这便是我最佩服林海音的一点,她把悲伤的事写的沉重而充满童真,不煽情却能让你泪流满面。
最近越来越觉得没事要动动笔杆子,人真是越上年纪记性越来越不好,童年是事,少年的事,就连前几年发生的事都在慢慢淡忘,我只怕不写下来,将来可悲到连回忆也没有了。
时间推着你往前走,你不得不行,走也罢,留也罢,总要留下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