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质量强区工作总结篇一
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质量兴市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省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决定》精神,研究部署质量工作,着力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刚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总结了前段时间围绕质量兴市所做的工作情况和对下阶段的工作的安排,我都十分赞同。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抓好质量兴市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委、政府形象,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一直把质量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从20xx年开始实施质量兴市战略,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市质量工作取得明显进步,质量兴市的良好环境逐渐形成,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质量工作格局,全市经济呈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质量工作水平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一些地方质量意识仍然不强,一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低,品牌经营扩张能力不强,缺乏在省内外叫得响的大品牌。服务行业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时期,是我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上,坚定不移地推进质量兴市战略。
(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实现我市“”时期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跨越式发展是“质”与“量”的双重跨越,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要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量的方面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宜昌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35亿元,综合经济保宜昌前三、争全省十强、进中部50强。从质的方面看,当阳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跃上新层次、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全市综合竞争力,加快提升当阳在全省“两圈一带”战略中的地位。
(二)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说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技术和质量的竞争上。从国际上看,设立质量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一种新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品质竞争”。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赢得主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就必须进一步强化“以质取胜”意识,努力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
(三)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质量关系民生,特别是食品、药品质量更是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从20xx年9月由三鹿奶粉引发的“三聚氰胺”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最近揭露出的一批食品安全事件,都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我市情况看,虽然没有发生大的质量安全事故,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因此,抓质量工作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质量管理就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当阳提供根本保证。
(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提升我市形象的必然选择。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良好的形象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市对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相反,如果出了质量问题,将会产生严重后果。我们必须以质量、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基础工作为支撑,采取质量技术创新、严格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支持措施,切实提高整体质量水平,扩大我市产品的影响力,树立我市的良好形象。
二、持之以恒地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奋力实现质量工作跨越式发展
为了早日实现我市“”时期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取得实质性改善和突破性成效。
(一)抓好质量奖制度建设,引导更多企业树立卓越绩效模式。20xx年,我市出台了《当阳市争创精品名牌奖励办法》。设立精品名牌奖,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导向和决心,就是要强化质量奖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就是要培育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的卓越企业。今年4月下旬,市质监局组织华强化工、三峡新材、葛洲坝水泥等多家企业的30余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宜昌市《卓越绩效管理标准》宣贯会议暨中高层培训班,就是旨在让当阳企业学习、认知、掌握、导入及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创建先进企业文化,提高生产经营质量,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期间,我们要着重组织几家骨干企业逐步导入及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争创宜昌市三峡质量奖和湖北省长江质量奖的活动,为全市企业树立质量标杆。
(二)抓好标准化工作,夯实质量工作基础。首先,要以巩固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工业标准化工作。支持市内企业和其他组织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缩小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差距。其次要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重点抓好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标准化为纽带,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三是要以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务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着重抓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标准化为手段解决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三)抓好质量兴企工作,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各镇(处)、各部门要把产业发展、质量建设和品牌培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质量的提升和品牌的打造,实现产业的振兴。一是要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把质量视为产品的生命,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二是要加快制定并实施全市品牌培育发展规划。按照“争创一个品牌,带活一家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培植一批品牌”的思路,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三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对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名商标、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要开展打假保名优活动,切实增强企业和全社会保护自主知名品牌的意识和责任。
(四)抓好质量技术检测平台建设,为质量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整合检测资源,提高检验检测基础设施与装备水平,加大检测平台建设经费投入。统筹谋划、突出重点,集中财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我市食品、农产品监督检测中心,市场监测点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高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努力适应药品抽验机制改革和药品快检需要。
(五)抓好质量安全监管,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落实各级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工商、农业、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整体联动,建立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健全预防质量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指挥和救援体系,确保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质量安全。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质量“红黑榜”制度,让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成“过街老鼠”,无处藏身。要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力度,掌握质量安全违法线索,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始终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从严查办一批区域性、系统性的大案要案,严厉惩处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
三、强化组织领导,推动质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各镇(处)、各部门要切实把质量兴市战略摆到“”发展的重要日程上来。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质量兴市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各镇(处)、各部门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拿在手上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目前我市质量兴市的运行机制日渐成熟,各地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个别镇(处)、部门的开展情况仍然不够理想,还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各地要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谋划,协调发展。
(二)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监管和服务作用,部门的协同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协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监管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各地要加强对质量工作的考核,建立质量工作指标体系,将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归纳总结,进一步完善质量兴市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完善激励机制,落实相关政策。质量奖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标准要进一步完善,奖励配套政策要及时落到实处。同时,对在质量提升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专家或学者,以及质量工作突出的基层或企业一线岗位人员给予奖励。要进一步加大质量工作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标准化工作和质量公共检测平台建设方面要舍得投入,要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
(四)搞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结合开展“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普及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知识,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质量兴市活动中来。
同志们,质量兴市工作是一项持续推动、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社会工程;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当阳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实践,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全市质量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将质量兴市战略推向新的高度,为我市“”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质量兴市领导讲话稿(二):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政府质量兴省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市质量和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我市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各项工作,表彰20xx年荣获“云南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的企业和全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我市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把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和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基础,大力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20xx年,我市制造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88.61%,比20xx年上升3.86个百分点,比20xx年上升5.9个百分点;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去年监督检查合格率为80.90%,比20xx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危险化学品、卷烟、有色金属、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保持较高水平;流通领域的车用燃油监督检查合格率高达98.44%;16家名牌产品和11家重点骨干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54。
(二)自主品牌培育取得积极进展
20xx年,全省272个云南名牌产品中我市入围20个,居全省第3位,比20xx年新增8个,名牌产品工业总产值286.6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3.26%。自20xx年起,我市累计有16家企业、27个产品荣获“云南省名牌产品”,云峰公司生产的云峰牌磷酸二铵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驰宏公司拥有3个云南名牌产品,锗系列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0%。宣威火腿是中国第二个、云南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截至到20xx年12月31日,全市创建无公害农产品151个、有机农产品5个、绿色产品32个;拥有驰名商标4个、著名商标68个,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 227件,外观设计 63 件。
(三)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近年来,我市受监工程主体结构合格率、竣工验收工程合格率、新开工工程节能标准执行率以及建设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均为100%。以超市、大型百货和连锁店为代表的零售业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商业服务质量提升;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旅游文化、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顾客满意度逐步提高。曲靖中心城区集中式饮水水源地年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达到优良天数的平均百分率为97.53%,亿元产值so2年排放量130.77吨,比20xx年减排10.37吨。
(四)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初见成效
政府推动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市5家企业生产的10个产品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认可,产品标准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133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5家企业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3家企业评价确认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10家企业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23家企业认定为市级技术中心。自主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宣威火腿国家标准1个,陆良和平化工、云南驰宏锌锗、云维股份等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项。会泽脱毒马铃薯和乐业辣椒、罗平小黄姜和双低油菜、富源大河乌猪、陆良秋冬马铃薯和优质烤烟、宣威优质烤烟、曲靖韭菜花等9个项目建设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制定农业生产技术地方标准66项、曲靖农业规范3项。罗平县九龙瀑布群风景区被列为云南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冶炼低浓度so2烟气制硫酸铵技术规程》列为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由驰宏公司负责制定。20xx年,会泽县人民政府和驰宏公司分别获得省人民政府“标准化贡献奖”和“标准创新奖”。
(五)质量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已建成云南省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市级质检中心1个,粮油和宣威火腿肉制品专业质检站2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建成1个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9个县(市)区已建成和在建农产品检测站,4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检测室。工程、环境等质量检测网络初步建立,监测能力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多年来,工业产品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连续20xx年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我市生产的液体乳和涉乳食品没有发现含有三聚氰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得到全面加强,“”期间,全市万台设备事故发生率0.59起、死亡人数为0,低于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的控制指标。生产许可、强制性认证管理不断加强,全市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到152户、179张证书,居全省第2位;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到258户、295张证书,9户企业、75个产品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建立企业质量档案589个,占全省建档企业总数的21.66%,b级以上守信企业354户,占评价总数的69.55%。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省质监局长期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市质量和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一是全社会的质量和标准意识不够强。少数地区、部门、单位在经济工作中重规模、重速度,对质量和标准化工作关注不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企业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管理薄弱,甚至不讲诚信,逃避监管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缺乏标准主体意识,主动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的意识淡漠。
二是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我市知名品牌的数量和结构看,我市中国名牌产品数量仅占全国1957个的0.05%,占全省17个的5.9%;云南名牌产品数量仅占全省272个的9.93%,具有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品较少。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看,部分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合格率仍然偏低。从执行标准和参与制修订标准情况看,我市一、二、三产业标准化发展严重不平衡;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的技术含量低,专利技术标准化程度低,目前,我市尚无一家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主导或参与制修定的国家标准仅占现行国家标准的0.02%。
三是质量和标准化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我市多数中小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水平低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检验能力弱,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监管难度较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我市还处于空白,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仅占全国的0.07%,占全省的9.2%。服务标准不健全,物流等部门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用标准化规范服务质量的意识还处在起步阶段。
四是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不健全,标准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滞后。各行业、各部门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和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机制还不完善,质量监管投入不足。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中介组织发展不充分,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不完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质量管理水平低,标准科研能力弱。安全信息化建设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滞后,缺乏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制约机制、质量安全预测、预警平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尚未形成。
二、增强做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质量是企业生存兴衰的基础,产品质量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石。质量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而且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质量高低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科技、教育的管理水平。市委、市政府对质量和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市政府常务会议对质量和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通过了《曲靖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意见》、《曲靖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和跨越式发展态势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市推进质量和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全市上下务必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质量兴市”、“标准化发展”作为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坚定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着力点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就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体现在宏观层面就是要求整个经济社会运行质量要高,体现在微观层面就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要好。近年来,我市主要产业质量工作水平整体提高,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新成绩。但发展结构不合理,内生动力不足,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发展质量不高,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矛盾依然突出。我们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就是要以提高质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把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作为基本要素,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促发展,走出一条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必须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标准化的推进密不可分。我市制定的宣威火腿国家标准,提高了火腿质量,促进了火腿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市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现代工业强市、珠江源大城市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科学发展目标,离不开标准化的重要支撑。
(二)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是进一步增强我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和迫切需要
目前,从国际上看,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技术和质量的竞争上。从国内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需求和消费层次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全社会更加关注产品、服务的质量与安全,质量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
标准化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标准是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标准的制订权,谁的技术就成为标准,谁就能够有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能够引导消费、控制市场,获得最大的效益和生存空间。我市要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强化“以质取胜”意识,在质量和标准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域式发展。
(三)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根本要求
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质量涉及大众,关系民生,特别是食品、药品质量更是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标准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依据,产品质量的好坏,必须要用标准来衡量,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品。最近几年,国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标准缺失和执行标准不严格。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标准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民众需求,改善民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各地各部门必须切实履行好政府质量和标准化管理职责,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切实把质量振兴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来抓,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舒心,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
三、突出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任务繁杂。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战略目标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积极开展“质量兴县”、“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质量兴品”活动,构建“政府推动、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总体质量水平,切实发挥质量工作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实现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末,质量工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贡献率逐步提升,社会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发展观念明显转变,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质量有效提高。全市宏观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基础保障体系和社会质量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完善,全市质量总体水平基本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质量需求基本满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重视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与重视微观产品质量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事前源头治理与事后加强监管相结合、全球化先进管理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突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着力加强宏观质量管理,促进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高
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工作的主导地位,对当地质量发展负总责。要充分发挥“规划、监督、引导、服务”职能,以实施“质量兴县”为载体,结合地域优势、产业特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将质量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要求,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宏观质量分析和质量发展社会评价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加快制定和贯彻实施节能减排标准,走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之路,逐步建立覆盖各领域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推行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认可,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到20xx年,各县(市)区要全面开展“质量兴市”活动,20xx年创建“质量提升示范县”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质量发展负主责,履行监管职能,加强行业质量发展规划和布局,以推进“质量兴业”工作为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企业作为质量安全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努力形成内生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机制,以开展“质量兴企”工作为抓手,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强制性标准,强化标准生产、检验检测、关键环节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其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推行管理体系认证,完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提升质量竞争力。
(二)全面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标准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组成要素,没有标准的话语权就没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各级各部门要研究制定标准化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标准化水平。一是强力推进工业标准化。要以促进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我市科学、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内先进标准情况,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我市优势产业、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将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到20xx年,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主导或参与2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的修订。二是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以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核心,积极建立和改善我市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以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到20xx年,力争制修订曲靖市农业规范200项以上,初步建立起覆盖烟草和农业支柱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三是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要以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为重点,积极引进现代化经营方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改造提升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推进房地产、设计装饰、社区服务、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规范化,促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和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到20xx年,力争在餐饮企业全面推广实施餐饮业服务标准化,新兴服务业基本形成规模。四是建立健全节能环保标准体系。要以煤炭、冶金、化工、电力、建材、造纸等六大耗能、耗水行业为重点,围绕企业节能管理、节能产品评价、能源平衡测试、合理用能评价、能源指标监测和考核,清洁生产和工业循环经济等工作,根据有关法规和国家标准,完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到20xx年,全市县级以上城镇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稳定在95%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节能减排、能源再生、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促进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全市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着力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名牌产业机制,鼓励优势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鼓励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促进产业集聚,做大做强煤化工、铅锌冶炼、汽车制造、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生物养殖等支柱产业。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对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名商标、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保护和宣传自主品牌,增强企业和全社会保护自主知名品牌的意识和责任。力争到20xx年,培育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的产品数突破250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以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以上、云南名牌产品30个以上、云南省著名商标100个以上。
(四)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增强公共安全服务能力
要以保障食品安全为重点,整合食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源,尽快解决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有害物质限量、食品添加剂残留限量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快、检不准的问题。要以宣威火腿的质量检测为重点,争取尽快建成云南省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我市优势产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对在我市设立的国家级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区域性质检中心,市财政将给予配套资金支持。鼓励云维集团、驰宏锌锗等重点骨干企业争建国家实验室、科研中心,争取国际互认,提升产品研发、质量检测、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快质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吸引质量管理优秀人才的办法和措施,重点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满足不同需求的质量专业人才,为全市质量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五)建立和完善质量诚信体系,促进消费环境安全和谐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把质量作为衡量企业信用等级的重要指标,大力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办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体系完整、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质量信用体系管理机制。质监、工商、税务、公安、安监、银行等部门要加强合作,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共同推进全市各行业的质量信用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完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推动信用曲靖建设。
(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各级各部门要以消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事故,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依法依规提高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建立重点产品监管目录,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样检验频次,实施质量问题追溯制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市场退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惩质量违法行为,落实企业质量安全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全过程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监督检查,维护药品质量安全。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管,确保质量安全。进一步完善质量执法和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基层执法能力,保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和廉洁执法。加强质量执法队伍建设,改进和充实执法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四、全力确保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战略既是当前紧迫任务,又是需要持之以恒抓好的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务求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战略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质量责任
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把质量兴市工作纳入本地、本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目标,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人民政府将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安排部署有关重大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五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日常工作。工作组分设为:工信部门设立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组,农业部门设立农产品质量工作组,住建部门设立工程质量工作组,商务部门设立服务质量工作组,环保部门设立环境质量工作组,分别负责质量兴市战略主体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对推进质量兴市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问责。
(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激励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力度。市人民政府将每年预算安排质量兴市和标准化发展经费,重点保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品牌战略推进、质量管理奖励、质量管理基础研究等专项经费投入。对新建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区域性质检中心,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足额保障对食品等重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的有关费用,预算安排开展“质量兴县”活动的专项经费。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企业要加大对产品质量改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
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曲靖市市长质量奖,对在全市质量振兴和标准化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引导企业改进质量、优化管理、研制先进标准、追求卓越绩效,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继续实施争创名牌产品奖励政策,对获得云南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各县(市)区要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和完善各项质量奖励政策,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市人民政府给予重点支持。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鼓励和扶持企业优化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改进、研制标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帮助重点企业争创国家、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对获得全国、全省质量管理奖和标准化创新贡献奖的企事业单位,市人民政府将给予表彰。
(三)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质量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规划,开展全民质量法制教育,着力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法制意识,营建良好质量发展法制环境。要畅通公众质量投诉和维权渠道,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质量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宣传和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引导企业开展全员质量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切实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理念,培育“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作用,开辟专刊、专栏、专题,集中宣传质量兴市战略,加强对制假售假和不合格企业的舆论监督、曝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质量月”、“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普及质量知识,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实施质量兴市和标准化战略,做好新形势下的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市上下要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市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质量强区工作总结篇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这是我区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质量强市和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张培吉同志汇报了我区前阶段质量强区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四家牵头单位就各自的工作进行了交流。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看待我区质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质量强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各街道的共同努力下,我区质量工作围绕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建组织、强监管、重服务,质量工作实现了较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日益深化,质量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区通过各种努力,全区上下对质量意识在不断加强。去年,为引导激励我区企业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我区出台了《宁波市江东区区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明确由区财政统筹专项资金扶持设立“江东区区长质量奖”,重点表彰在质量管理、经营绩效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江东企业。区长质量奖评审工作将于20xx年正式开展。质监分局、发改局、经信局等部门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质量工作的扶持力度。
(二)监管体系日益完善,质量安全更有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预警预防,较好地保证了我区的质量安全。全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超过90%,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受监工程主体结构合格率、竣工验收工程合格率和建设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全区燃煤锅炉彻底拆除,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十五”末分别下降了53%和87%以上,为全市广大群众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全、放心的生活和消费环境。
(三)创新能力日益增强,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全区专利授权量1002件,其中发明专利97件;商标注册总量1425件(其中国际注册165件);近三年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9项;9个产品获浙江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20个产品获宁波市名牌产品荣誉称号;获省著名商标15件,市知名商标42件。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质量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突出,表现在:不少企业对质量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狭隘的产品质量层面,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普遍不强;服务业创牌意识不强,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诚信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失信现象仍有发生;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事故没有杜绝,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仔细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深刻认识质量强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不断增强质量强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质量是一个城市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
(一)加强质量工作,建设质量强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举措。随着要素制约日益加剧,单纯靠投入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全面、全程、全民的质量理念,以质量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发展的瓶颈。只有抓住质量这个关键,才能有效破解能源、土地、环境承载力等要素制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强质量工作也是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衡量标准。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当前,我区企业还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偏弱、产品附加值低下等结构性、素质性问题。只有通过加强质量工作,使广大企业自觉走质量振兴、以质取胜的道路,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相统一,才能说明我们真正实现了转型升级。
(二)加强质量工作,建设质量强区,是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迫切需要。质量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我们大力推动质量强区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使全体市民更好地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从当前实际情况看,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已经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温饱,开始从注重实用向讲究品质、享受生活转变。另一方面,质量问题特别是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从全国范围看,产品质量上,出现了“三鹿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有毒燕窝”“塑化剂”等质量事件;工程质量上,出现了“上海楼房倒塌”、“杭州钱江三桥路面塌陷”等质量事故;服务质量上,出现了“海南群殴导游”等事件。这些质量事件、事故的发生,严重削弱了群众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群众日益提升的质量期待和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的矛盾,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加快建设质量强区。
三、进一步明确质量强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切实增强质量强区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区作为市中心城区,今后一个时期,质量强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走质量振兴、以质取胜道路,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建设,全面推动质量进步,努力使全区质量建设基础更加扎实,质量安全保障更加可靠,质量创新能力更加强大,质量总体水平更加领先,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
在具体工作中,要更加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更加注重管理能力提升,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技术创新给质量提升带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一项关键技术一旦突破,产品和工艺就可能更新换代,给质量和性能带来的可能是代的跨越。但技术创新也有其局限性,技术研发的投入往往较大、周期往往较长。在新一轮技术突破到来之前,管理的地位就尤显重要,效益日益突出。卓越的管理可以在不增加经营成本、不增加物质消耗的条件下,通过激发活力、优化流程、降耗减废等管理手段,帮助企业大幅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区政府《关于开展质量强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把管理上升为战略,并把全面推动企业实施管理战略,作为质量强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下阶段,质监分局要牵头组织开展好质量管理推进工程,根据我区质量强区建设目标任务,以服务业为重点,以区长质量奖的评审为契机,力争通过开展质量管理创新活动,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推动我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要更加注重强化安全监管,坚守质量安全底线。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的对外形象和发展空间。质量安全是质量强区的基本要求、工作底线。没有质量安全,就谈不上质量强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安全工作体系,坚决遏制各类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完善市场准入、产品监督抽查、质量问题追溯、缺陷产品召回、市场退出和责任追究等一整套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要进一步突出监管重点,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监管链条,认真组织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努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要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突出重点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实施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环境监测,严格审批制度,加强执法检查,防止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此外,要建立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机制,切实增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能力。
(三)要更加注重着力改善民生,推进惠民工程建设。“用的放心、住得安心、过得开心、活得舒心”是广大人民群众向往的生活,也是质量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我们要通过质量惠民工程,为群众创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优质工程、优质服务和优质环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民生改善上,这也是我们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一要开展产品质量惠民行动。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深入开展农贸市场计量为民服务工程,在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店、医院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进一步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食品、药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产品的违法行为,完善质量投诉举报平台建设,畅通质量投诉渠道,促进投诉处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二要开展工程质量惠民行动。努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开展专项检查,实施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三要开展服务质量惠民行动。加快提升金融服务、贸易会展、现代商贸等服务业发展水平,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四要开展环境质量惠民行动。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噪声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空气行动、城市“清净工程”创建工程,城市空气质量显著提高。
(四)要更加注重诚信体系建设,增强行为约束能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在保障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水平方面,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是眼下质量问题的主要根源。有专家曾尖锐地指出,中国缺的不是技术、不是能力,缺的是诚信、是责任。这话虽然有些过,但也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由于质量失信问题屡有发生,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要围绕“体系完整、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建设目标,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步伐。要加快搭建能综合反映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的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大平台,实现质量信用资源的整合共享。要建立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和统一各类质量信用评价活动,对失信企业实施“黑名单”管理,并通过探索与金融机构建立互动机制,提高企业失信风险和成本。要加强质量诚信教育,培育诚实守信的质量文化,引导企业依法生产、诚信经营。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延伸职能部门的监管触角,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质量强区建设取得实效
建设质量强区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需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各街道、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质量强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质量强区建设当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努力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确保质量强区建设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合力。区政府已成立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四个专业组,分别由质监分局、建设局、发改局和环保分局牵头,全面推动四大领域的质量建设,所以四个牵头单位要抓紧时间建立领导班子和工作部门。各街道也要抓紧建立完善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定期分析质量工作形势,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各牵头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牵头抓好本领域的质量建设。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强化协作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要强化目标考核,狠抓责任落实。20xx年开始质量强区工作将纳入市政府对我区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我们也将研究设立各街道和部门考核评价指标,把质量强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制定出以责任考核推动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各街道、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和我区质量强区建设目标,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加快形成人人心中有目标、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动力的良好局面。要立足长远发展,着眼当前热点,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年确定几个重点、抓住几件大事,一个一个地突破、一件一件地解决,把质量强区建设真正抓出成效。
(三)要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工作环境。各街道、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加强政策的有机融合,使之发挥综合效应。要优化质量工作环境,加快建立健全适合我区经济发展的地方质量规章制度,强化质量强区的制度保障。要积极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广泛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建设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促进各行各业思质量之举、谋质量之策、兴质量之业。要加强质量舆论监督, 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曝光力度。要继续深入开展“质量月”、“3.15”等活动,加强质量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建设质量强区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希望各街道、各部门切实增强建设质量强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质量强区建设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三大战略”实施步伐的重要举措,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工作早出成效,为“”我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作出新的贡献!
质量强区工作总结篇三
同志们:
前不久,省、市相继召开了质量兴省、质量兴市工作会议,把质量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战略高度。为了贯彻省、市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区质量兴区工作,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召开今天的质量兴区工作会议。刚才,居贵同志宣读了《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区战略的决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韩黎明局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们如何做好质量兴区工作,做了指导性讲话,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对我区实施质量兴区战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韩局长、刘局长等市质监局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实施质量兴区战略讲三点意见。
一是谈一谈对质量工作的认识,目的是增强做好质量兴区工作的责任感
省里提出的“质量立省”战略,对全省来说意义重大,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质量是事关发展的大问题,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俗来讲,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还是一个产业的生命,再延伸来讲质量就是一个地区的生命。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讲品牌的社会,品牌就是质量。哪个企业重视品牌,就能立足发展。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凭借统计过程控制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逐步树立了世界第一强国的霸主地位。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的废墟上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依靠的是日本政府确立的“质量立国”基本国策。在我国经济发达先进地区,都是依靠强劲的质量竞争力来抢占市场的。如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温州市和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青岛市,都十分重视质量工作,都实施了“质量兴企”和“名牌兴企”战略,两地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家级名牌产品。在全国现有的500多个名牌产品中,青岛和温州分别占有31个和16个,已远远超过了许多经济欠发达省份全省的数量。因此,质量工作对政府来讲,对从事质量工作的专业同志来讲,应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美国有一句话:“善良的人是受人尊重的,优良的品牌是受社会尊重的”,所以说品牌很重要。一个企业的品牌有多响,这个企业就有多响;一个品牌能保持多久,这个企业就能发展多久。反过来讲,一个企业的毁灭是从一个品牌的毁灭开始的。华龙区不缺产品,但是缺名牌。华龙区有各类企业800多家,其中有107家石油机械类企业,有30多家服务类企业,但是名牌产品不多。我们设立“区长质量奖”的目的是,推动华龙区的企业闯品牌,推动企业逐步走上规范,逐步发展壮大。实施质量兴区战略是大势所趋,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对于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我区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放在突出位置长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全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平均合格率达到99%。食品企业取得市场准入资格比率达到100%,全区重点监管产品未发生一起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二是省名牌、省优质产品企业培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区现有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2家(分别是中原中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和濮阳市登星家具有限公司);省优质产品生产企业5家(分别是中原油田特种车辆修造厂、濮阳市信宇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濮阳市清凌乳品有限公司、濮阳市双发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和濮阳市登星家具有限公司)。今年我区又有3家企业正在申请省名牌、省优质企业,目前正在审批阶段。
三是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在工业标准化方面,濮阳市久通摩擦材料厂采用了国际标准jis4411-1993,濮阳市雪莲纯净水有限公司正在申报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标准fda-1993。在农业标准化方面,全区已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有4种产品(黄瓜、西红柿、甜椒、茄子)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62家企业获得了产品生产许可认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
四是质量检测水平不断提高。区质监、农业、畜牧等部门加强了技术检测机构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质量技术检测保障体系,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质量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个别单位在经济发展中单方面追求规模和效益,对质量问题重视不够;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食品行业小作坊多、小加工点多,普遍缺乏质量安全意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较低,创新能力弱,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产品技术标准水平低,品牌产品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等。上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全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抓质量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质量兴区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来研究、来对待、来部署,用科学的方法抓质量工作,用科学的手段提升质量工作,明确主攻方向,千方百计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创造更多的优质产品,规范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谈一谈今后质量工作的重点,目的是增强质量兴区的针对性
质量兴区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开展“质量兴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健全完善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水平。
质量兴区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xx年,我区优势产业和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优质、省名牌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3—5家;重要质量岗位持证上岗率98%以上;相关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达到90%以上;到20xx年,质量总体水平和产业、企业整体素质基本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区“质量兴区”工作的重点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一)抓好标准化工作,夯实我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标准化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工作,而且越来越带有前瞻性、前沿性、引导性,引领经济沿着有序化方向发展;标准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区域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标准化工作可以有力地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将质量兴区工作的触角有效地延伸到广泛的工作领域。在濮东产业集聚区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构建产品质量检测的平台,得到了省委巡视组的重视和认可。在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中,要以促进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建立健全科学、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一是实现工业标准化。要引导鼓励企业研制、创新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区质监局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搜集相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建立完善预警与协调机制,提高产品的技术层次和竞争力。二是实现以农产品安全为重点的农业标准化。以我区食品、农产品产业为突破口,围绕全区主导农产品、规模较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完善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各相关部门应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标准情况,健全技术标准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我区优势产业、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三是实现服务标准化。要把标准化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服务业,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功能和其他方面的作用,大力提升服务业质量。以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围绕改造提升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借鉴国内外服务行业的先进技术和标准,促进我区服务业的信息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
(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实施质量兴企工程。质量兴企是质量兴区的关键环节,企业是质量安全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提高质量要靠企业的努力,质量出了问题根子也在企业。要强化质量兴企的主导地位,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按照法定条件和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原料、辅料等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行进货、销售检查验收制度,建立产品进货和外销台帐,主动接受用户、社会和政府的监督,认真搞好质量自律。要积极开展抓管理、练内功、保质量、增效益等活动,积极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加快淘汰落后的产能。大力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档次、质量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培训,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一批质量管理人才。要以培养企业先进文化理念为突破口,融入质量兴企的内涵,引进现代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管理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要广泛开展质量攻关、百店无假货和诚信经商等群众性质量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引导企业依靠过硬的质量来拓展市场。
(三)抓好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要巩固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成果,构建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严把市场准入关,杜绝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严把技术标准关,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进行检验销售;严把厂门关,督促企业从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产品出厂检验等各个环节,严格加强质量管理;严把货架关,发现不合格产品坚决实行退市和召回;严把执法关,对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查获及时、惩处到位。要继续落实打假责任制,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早发现、早查处、早控制,突出抓好农资、食品、建材、旅游商品的打假工作。要深入开展药品市场整治,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杜绝恶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四)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依靠质量抢占市场。品牌是经济发展的“名片”,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建立和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增强企业和全社会保护自主知名品牌的意识和责任。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对在质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奖金达到100万元;市里也设立了“市长质量奖”,奖金30万元。区里也准备拿出10万元,设立“区长质量奖”,也将要对在质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重奖。因此,希望全区的企业要在培育自主品牌上下功夫,通过质量管理打造自主品牌,努力争创国优、省优品牌,多拿“省长质量奖”和“市长质量奖”。
(五)加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质量工作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要围绕我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质检中心和计量测试中心,着力构筑集产品检测、新产品研发、技术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使企业产品能够就近检测,企业技术故障能够就近排除,新产品研发能够就近实验,推动产品质量再上新台阶。
(六)加快质量安全信息化进程,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电子质量档案为核心的质量监管动态数据库和基础性质量信息资源数据库,积极搭建区质量安全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网络。加快制定、落实节能减排标准,逐步建立覆盖全区各领域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推进能源计量和民生计量。严格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产品的行政许可,加大能源类、节能类、替代能源类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力度,建立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不断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第三,谈一谈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目的是确保质量兴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质量兴区战略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领导是否到位,组织是否到位,责任是否到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为质量兴区战略深入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实施质量兴区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质量兴区战略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工作。要把质量兴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对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要认真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检查,着力纠正和查处各种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对完不成质量工作目标任务的单位和部门要逐级追究责任,特别是对那些监管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予以严肃处理。质监、发改、工商、卫生、环保、交通、建设、商务、农业、食品等部门要紧紧围绕质量兴区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严格履行工作职责,通力协作,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新闻媒体要围绕质量兴区工作整体部署,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另外,质监部门要在华龙区创建更多的国优、省优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品牌创优工作要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对企业来讲企业是主体;对这项工作来讲政府各部门是主体。一方面企业要建立研发中心,搞好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技术监督部门要搞好服务,与企业主动对接洽谈,帮助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引导企业争创名牌。各乡办和区直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优工作,对全区企业进行一次梳理,哪些企业的产品已经具备了创优的条件,哪些企业的产品还需要包装,哪些企业需要建立研发中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我区的产品创立更多名牌。
同志们,质量兴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相信,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全力指导和帮助,有区质监部门同志的辛勤工作和努力,有全区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华龙区质量兴区工作一定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