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信是一种以表达感激之情和传达诚挚祝福为目的的书信。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以便更好地展开思路。以下是社会学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值得我们深思。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掌握基本方法。
(一)了解领导意图。
首先要作起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最重要的就是先了解摸清领导的意图。我们只是为领导把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文宇形式表述出来,叫做为领导“代言”。这就要求起草者必须准确地理解、领会、表达领导的意图,在此前提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领导意图有时是领导直接交待的,有时没有交待,需要起草者主动找领导了解,细心倾听领导准备讲什么、怎么讲的提示。有的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如党代会、人大会的领导报告和讲话,还要听听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摸清了领导意图,起草讲话稿就有了起码的思想基础。
(二)确定写作提纲。
在比较清楚地摸清了领导的意图后,紧接着就是学习有关的理论著作、政策文件和参考资料。有的重要会议报告,还要组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同时,还要搞清会议的主题,注意领导的身份,了解参加会议的对象。然后,就可以进行思考、琢磨讲话稿的主题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框架了。大型会议的报告,准备时间比较长的,写作班子还需要集体学习、研究、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拟定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报领导认可后,才可进行起草。
(三)认真起草。
除了准备有关材料外,还要明确两个问题:首先,要把自己假设为讲话的某某领导,从某某领导的职责、权力的角度去思考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其次,要把自己当作与会者,从与会者的心理、心态的角度去思考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这就是所谓“双层次思维法”。正式起草时,最好按照提纲一气呵成,然后再认真推敲和修改。当然,一气呵成的情况一般不多。因为,起草过程实际是一个再思考、再创造过程。对于观点的提炼、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布局、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边想边写,甚至还要进行讨论。
(四)反复修改。
内容上要补充删改,语言上要推敲润色。领导初审后,要根据领导意见进行再修改。这些都要很过细,连标点符号都要想想是否用得准确。一些大的会议报告,写出初稿后,还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稿等办法,多方面征求意见。
二、注重风格和特色。
领导讲话稿的风格和特色,因人而异、因会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重点要在“四性”上做文章。
(一)体现领导风格,讲求独特性。
我国有句俗语:“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写的文章,一个领导同志的讲话,都是有个性、有独特风格的。有的领导喜欢先讲形势,有的喜欢讲点理论,有的喜欢引经据典,有的喜欢实实在在,有的喜欢排比对仗,有的喜欢风趣,有的喜欢朴实,等等。因此,起草讲话稿之前,要了解领导同志讲话的个人风格。如果是第一次给某领导起草讲话稿,可以收集这个领导在有关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认真学习、研究、领会,还可以尽可能地参加有关会议,直接听听他的讲话。
(二)坚持与时俱进,讲求创造性。
清代李渔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这是说,天下万物都在求新,文章更应如此。领导讲话应与时俱进,给人启迪、令人鼓舞、使人振奋、催人前进。因此,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创新、出新意。所谓“创新”,出新意,就是要运用创新思维,立言达意,少写大话、套话、空话、现成话,多写新话、实话、活话、提神话。具体说,一方面平时要多掌握新情况、新问题,积累新思想、新材料,写起讲稿来,才会有新意、有新话。另一方面,起草讲话稿时,要努力提炼新思想、新观点。当然,我们提倡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胡编乱造。
(三)做到有的放矢,讲求针对性。
人大会要突出“政”字,讲政府工作;
农村工作会议,要突出“农”字,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办公室会议要突出“服务”,讲服务工作。二要针对领导者的身份来起草讲话稿。有的小型会议,一般是一个领导同志讲话,只要根据这个领导同志的身份来考虑,讲什么,怎么讲。有些大的会议,有几个领导同志讲话,就要根据领导同志各自的分管工作来考虑,主报告讲什么,怎么讲,其他讲话怎么讲,讲什么,绝对不要内容重复太多,互相碰撞,分不出主次来。三要针对与会者的身份来起草讲话稿。不同会议有不同的与会者,他们各有各的职责、任务、心理和要求。这些都是起草者要认真思考和琢磨的。
(四)紧密联系实际,讲求指导性。
一要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二要少讲“普通话”,多讲本地话、群众话。地方上任何一级会议,一般都是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来召开的。上级精神必须传达贯彻,因为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实、执行。这就要求起草者必须认真考虑讲话稿怎样才能很好地体现上级精神,怎样才能结合自身实际,必须熟悉上级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政策措施,熟悉本地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成绩和问题。千万不要简单地照抄照转上级领导的话,而要多讲自己的话,多讲群众的话,或者把上级领导的话通过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三、善于学习和实践。
(一)加强学习和积累。
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担负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任务,才能把领导讲话稿写得好。因为,领导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实践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起草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领导讲话特别是一些重大会议报告的起草,没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难以胜任。另一方面,领导讲话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细,讲得实,没有深厚的功底、敏锐的眼光,也难以胜任。还有,有时领导讲话稿时间要求紧,需要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得交稿,如果没有积累大量的知识素材,就算你思想很敏锐、文字基础好,也是很难应付的,当然更谈不上写出有血有肉的好讲稿来。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学习、多读书。
(二)加强实践和摸索。
经过多次起草实践后,思想放开了,笔下话多了,越写越快,越写越多,越写越好,变得难事不难了。敢写了,能写了,自然就会思考如何精益求精,把讲稿写得更好。所谓“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巧能生华”就是这个道理。
(三)加强研究和总结。
可以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
可以学习经典讲话;
还可以和同行共同研究,等等。通过学习、研究、总结,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水平和功力才能有提高、发展和进步。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二
领导讲话稿是党政机关的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的文书,是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去完成某项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本周县委办每周学习,由朱华文同志为大家讲授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关于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许多领导、专家有过深刻而精辟的阐述。现将他们讲的一些原则、方法,并结合我本人参与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
的是
1.起草领导讲话稿,首先要学习领会好上级会议的精神。这就要钻研会议材料,努力把握会议的主题主旨和精神实质,尤其是对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提法、新的要求要注意。
2.千难万难,了解领导意图就不难。报告是领导作的,讲什么,怎么讲,只有领导才能拍板。起草领导讲话稿,必须了解领导意图,反复领会领导的授意。
3.主要途径:一是跟随领导同志下去调查研究;二是列席重要会议听领导同志讨论工作;三是经常和领导同志交换意见;四是研究领导同志过去的一些报告和讲话。同时,还要熟悉领导同志讲话的个性风格。有的喜欢引经据典,有的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有的讲究对仗排比,有的只求准确到位,有的喜欢用数字说话,有的援引群众反映,有的偏爱理论色彩,有的强调简洁明了,等等。
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今天,我们强调。就是讲要,国内外的,省内外的,县内外的。要眼观六路,善于从宏观和战略上看问题,要把自己所在局部与全党全国大局联系起来,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要找准本地区、本部门的坐标。其次是掌握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本部门、本行业的新动态、新进展、新举措,都要了然在胸。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戒先入为主,坚持客观地看问题;二戒偏听偏信,坚持全面地看问题;三戒粗枝大叶,坚持细致地看问题;四戒浅尝辄止,坚持本质地看问题;五戒固步自封,坚持发展地看问题。
许多写讲话稿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怕“经常写”,就怕“反复写”,推倒重来“翻烧饼”。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领导意图把握不准,二是总体设计不合理,架子不稳。架子也就是讲话稿的提纲。怎样拟好提纲,搭稳架子:领导讲话,首先要做到观点鲜明正确。工作会议的讲话稿,越往基层越需要明确任务,包括数量、质量、时间等具体要求,让与会人员知道回去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不能光讲大道理、空道理。安排结构就是决定讲话稿的骨架和脉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眉目清楚,不要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一把抓,使人看了糊里糊涂。安排讲话稿的结构,应当注意两点:
“准”,即把准脉搏,有的放矢。领导讲话特别是做宣传动员工作的讲话,一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把话说到人们心里去,使之入耳入心,拨动群众的心弦,引起群众的共鸣。“真”,即论述要讲真话、实话。要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要符合中央指示精神和基层的实际情况,要力求全面,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形而上学。“深”,即论述要深刻有力。
,要考虑口头表达的要求,写得通俗,易于上口,并有气势。,短句要多一些。,多采用群众语言,切忌半文半白和生僻词,切忌套话、空话、老话。指示性,领导讲话多是在各种会议上对下级提出任务、下达指示,采用的是明确性,要求简洁明了,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决不能让人听了不解其意,听了半天,不知“你要干什么”“要我怎么干”,更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生动性,领导讲话的语言,既要准确,又要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能吸引听众。
修改中主要是认真检查以下:,会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清楚地表达出来了;,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是否够份量;,是否需要去掉什么,补充什么;,是否讲了套话、老话、空话;,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需要增加一些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是否可以删去一些多余的字、句、段等等。总之,看“产品”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就赶快“修理”,删改要狠得心。古人讲“善改者不如善删者,善取者不如善舍者”。下决心淘汰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和词句,特别是套话、空话、废话,删去那些多余的不典型的材料,使讲话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努力做到“”“篇中不可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
起草好领导讲话,任重如山,艺深似海。要不断提高文稿起草质量,关键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在机关“爬格子”,的确是件苦差事,但作为实施领导工作的必要环节,又是一项光辉的事业,高尚的事业,令人神往的事业。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做好平时的资料积累,是起草文稿的基础性工作。只要平时“广积粮”,应战才会心不慌。勤练笔。读和写、习与作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多写、勤练,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不二法门。
概括以上几条,我以为起草领导讲话稿要记住这么几句话: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篇领导讲话稿应体现思想高度、专业深度、生活温度和情感热度。达到这些“度”,便能增强讲话稿的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要有思想高度 。
系统学习是前提。飞瀑之下,必有深潭。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掌握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占领“制高点”。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金融和互联网知识,着力开拓“新视野”。要在实践中学,接地气、长才气,打牢“基本功”,为提升思想高度积蓄能量。
寓意深刻是核心。“深刻”,在于思想深邃、寓意深刻,源于生活实践,归于认真思考,成于高度概括。比如毛泽东同志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邓小平同志的“实现四化,永不称霸”“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等等,这些话语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做事,全是答案”“等,不是办法;
干,才有希望”,等等,都很好地起到了启发思路、鼓舞斗志的作用。
要有专业深度 。
领导讲话稿要有深度,体现专业素养。那么,如何做到一定的“深”?
展示谋略是要务。登高望远,方能掌握方向;
明辨大局,才可顺势而为。在讲到本领域工作时,要站在高处、谋在远处,能够对全面工作、重点工作、未来工作进行宏观把握、全局谋划和长远考虑,并加以理论升华,做到措施得力,令人信服。
讲本单位大事要事,能较好地回答什么是当前主要矛盾,以及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讲业务工作,能做到头头是道,对优点、弱点、缺点说出个“子丑寅卯”。
敢于担当是要求。既要讲问题,又要讲答案;
既要提要求,又要讲方法。反之,如果尽是大话、套话、空话,既让听众不知所云、无从落实,也是不敢担当、不能担当、不愿担当的表现。
要有生活温度 。
深入基层是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处处体现“生活温度”,比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百姓爱听、愿听、想听。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才能讲出这样有温度的话。
新风扑面是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其中,“轻轻松松”“敲锣打鼓”“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些话语,出现在我们党“最高”的报告中、“最大”的材料上,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亲近感,这是“生活温度”的生动体现。
朴实无华是基础。仍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句话为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浅显易懂的17个字,清楚明白地诠释了一个特别重大的课题,有力促进了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实践。这也启发了我们:领导讲话稿要多讲老百姓听得懂的、平实而又鲜活的话,不讲过时的话、晦涩的话、难懂的话。
要有情感热度 。
以情感人是紧要。最是真情感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充满深情、质朴真诚的话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爱民情怀,深深感动了13亿多中国人的心。又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无不饱含深情,让人感佩于心。
以情暖人是关键。领导与听众,职务有高低,但人格是平等的。一个虚怀若谷、和蔼可亲的领导,更能赢得大家的认可。因此,领导讲话稿应体现以情暖人、平易近人。讲话时不摆架子、不拿腔调,不板起面孔说教,否则讲话效果会大打折扣。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文章无定式,内在有章法。起草领导公务活动讲话,面对不同领导、不同场合、不同受文对象,起草文稿的要求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最根本的是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具有大胆思谋的勇气、充分把握的底气和突出特色的灵气。
第一,起草讲话稿要有勇气,源于细致的研判。起草讲话稿时要善于为领导多做拾遗补阙、锦上添花的事。有些时候,领导因为工作太忙来不及就起草某篇讲话明确授意,我们就得根据会议主题和平常的观察、积累,顺藤摸瓜写下去。在一次起草基层干部培训开班动员讲话的过程中,领导在审阅初稿后,临时对讲话提纲提出要求,但拟出的提纲不完整,一时间大家都蒙了,怎样才能把提纲补充完整?在认真的分析研判之后,大家决定按照之前提供的某一稿完善提纲,并且按这一提纲起草讲话,最后领导采用了补充后的提纲。在这一过程中,大家自主研判、补充完善提纲并起草讲话稿,勇气源于对领导指示信息的细致研判。
第二,起草讲话稿要有底气,源于深厚的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底气从何而来?需要对大量的素材整理、分析和受众的把握。比如,某领导在教育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视频会上的发言,围绕“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从履好职、尽好责、守好业三个方面展开,显而易见,前两部分讲如何抓好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但第三部分话锋一转,提出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办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更需要我们每一名老师、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守心守业,守望成长、成才、成功,塑造生命、人生、未来,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第三,起草讲话稿要有灵气,源于深入的思考。一篇有特色的讲话稿不仅是形式上有创新,而且字里行间透射出一种“灵动”,需要的是夜以继日的积累、千锤百炼的打磨和坚持不懈的思考,才有可能在瞬间迸发出“灵动”的火花。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的助手和学生中,先后有12人获得诺贝尔奖。一天深夜,卢瑟福走进实验室,发现有一个学生仍然在工作台上。“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卢瑟福问道。“我在工作。”学生回答。“你白天做了什么?”“我也工作。”“你早晨也工作吗?”“是的,教授。”卢瑟福沉吟了一下,“可是,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卢瑟福的追问发人深省。同样,起草讲话文稿也要给自己的大脑和思想“留白”,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文稿写作插上思考的翅膀,让思想飞得更高更远,超越工作本身。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通俗化。
为了语言的通俗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化简为繁。一篇领导人讲话,总要阐明一些道理和观点。但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认识以推动某项工作,而不是发表学术论文,因此,在谈意义、讲观点时,理论性太强的语言不宜用得过多,现成的概念和观点也没有必要过多的解释。用简练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道理,是撰写讲话稿的一条重要要求。
2.化专为俗。尽管有些会议专业性很强,但是,领导讲话主要是讲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专业性的词汇应当尽量少用,特别是对行业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的与会者讲话,行话不宜说的太多。
3.化隐为明。在会上的讲话是一念即过的,听讲的人不能像读文章那样可以反复看几遍,从中抓住重要内容。所以,写讲话稿时应把最重要的话放在最关键的地方说。
4.化长为短。这里所说的长与短,是对讲话的句式和层次而言的。有的同志写稿,习惯用长句子、大段落,几十个字才用一个标点,几篇稿纸也见不到一个自然段,这是写讲话稿所忌讳的。因为,句子和段落太长,读的人和听的人都容易很快就疲劳了,也容易听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得要领。所以,讲话稿的句式短一些,自然段多一些,既可以层次鲜明,也容易让人听清弄懂。
5.化虚为实。讲话稿不宜使用空洞的、华而不实的词句,应尽量给人以实事求是的印象,不要滥用形容词,不要使人产生长而空、卖弄文笔的感觉。
二、形象化。
语言的形象化,是一个语言的艺术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逻辑推理和事实印证,是人们说明问题的常用方法。以会议讲话的方式阐述问题,应该尽可能选择后者。恰当地列举有说服力的事例。既便于口语表达,又有利于克服用理论解释理论,用概念解释概念的弊病。举例子一定要做到为观点服务,不能只是罗列现象。
2.打比方。这是使抽象概念变为形象思维的好方法。毛泽东同志生前的许多讲话中都有这样的范例。他把典型调查比做解剖麻雀,把工作目的和方法的关系比喻为河与桥梁的关系,效果都很好。
3.提问题。在关键的地方,以反话、问答的方式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既能使讲话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促使人们深思,也能加重讲话的语气,使讲话更加生动有力,还能变换讲话的口吻,有助于段落之间的衔接。
把整党补课、巩固成果称为“回头看”等。
5.“抓活鱼”。人民群众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创造的许多俗语、谚语、顺口溜和口头禅等,都非常精妙,像“抓活鱼”一样把他们抓来使用,能给一篇讲话增添许多光彩。
6.添趣味。适当运用幽默、讽刺、含蓄的语言,也是使一篇讲话生动形象的好方法。会议的严肃性不等于只是板起脸孔训人,让深刻的道理恰到好处地寓于风趣的谈笑中,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压韵律。做到音节匀称、声调和谐、韵脚自然、节奏明快,能增添讲话的立体感。
三、口语化。
做到使讲话稿口语化,要对所使用的文字、词句、标点符号等进行精心的挑选加工,是写出的文稿读起来像平时讲话一样,通顺流畅,语气自然,节奏明快,听起来不含糊、不罗嗦、不吃力。达到文字口语化的要求,可以把握“十不用”的要领。
不用“之乎者也”一类的文言虚词。人们在写供人阅读的文章时,恰当地使用一些文言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把这类词句写入讲话稿,读起来文绉绉的很不自然,听着也很别扭,应当尽量不用。不用不常见的生涩冷僻字词。不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严格地说,不规范的简化字是错字,不应该写进任何公文,写进领导人讲话稿既不严肃也容易读错。不用未约定成俗的省略词。 不用不常见繁体字和草体字。有些繁体字已经多年不用,有些草体字也不流行,人们偶尔见到会觉得陌生,在讲话稿中出现这样的字,讲话人就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讲话的连贯性。不用不通俗的土语方言。尽量不用容易听混的同音词。像“全部”与“全不”,“骄傲”与“娇气”,“向前看”与“向钱看”等。每对词的含义不同,读起来音调一样,所以很容易听混。必须同时使用时,可以将其中的一个用同义词换掉,不好换的可以加上一些限制或修饰词,构成一个新的词组,就能使人清楚的区别开来。尽量不用单音节的词。像“但、并、而、故”等副词,在应用文中使用量很大,在讲话稿中偶尔出现一两个对全文影响不大,但是用多了就破坏讲话语气的通顺流畅。因此,在使用这些副词时,应写成两三个字的双音节为好。如“但是、而且、所以”等。不用难于上口的书面用词。像“该厂、愈来、奖掖”等词,人们平时讲话时是不用的,念出来发音不响亮,如果换成“这个厂、越来、奖励”等词,念起来比较自然响亮。不用读不出来的标点符号。像破折号、分号、括号、省略号等,都是念不出来的,改用文字表达就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小平同志曾说过:“实现领导最广泛的办法是用笔杆子。”起草领导讲话稿就是“笔杆子”的重要职责,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办公系统以文辅政的能力和水平。仔细回味这些年所从事的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我切身体会到了“笔杆子”的“四难”“四苦”“四乐”。
一、难在“四关”
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之难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笔杆子”才能真正体会。“难”在哪儿?难在“四关”:
一是角色模拟关。即要善于模拟当领导和当听众,快速完成两个角色之间的转换。起草时要“关门当领导”,完全进入“我就是×××领导”的角色状态,设身处地站在领导的高度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精准表达领导的思想和意图。初稿形成后,要“用心当听众”,完全进入“我是×××听会者”的角色状态,用心体会讲话稿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是听众最关注的。
二是上天入地关。“上天入地”即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简单来说,就是既能准确把握“上情”,又能吃透“下情”。要找准“上情”与“下情”的连接点,把中央大政方针、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地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文稿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
三是精简修饰关。“删繁就简三千树”,能够用最精炼、最真实、最生动的语言把一篇领导讲话稿写好,这样的文稿才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起草讲话材料时,按照“能少则少、能短则短、能精则精、能简则简”的原则,从主题、观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推敲,字斟句酌、加工润色、反复修改,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方法,做到既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又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四是标新立异关。“新”即新意、创意,关键还是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这不仅考验文稿人员的水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和对工作的研究深度。此外,短时期内针对同一问题连续几次讲话,讲话稿应力求在思路观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有“新花样”。
二、苦在“四不”
说到起草领导讲话稿,很多机关工作人员会脱口而出:“很苦”,无不避而远之。但到底苦在哪儿?在我看来,“笔杆子”的苦在“四不”:
一是不能休息。领导的会议活动安排往往紧锣密鼓、一场接着一场,作为讲话稿起草者,经常白天要随同领导参加会议活动,只有到晚上才有时间起草讲话材料。为了保证文稿的质量,经常“5+2”“白加黑”,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从而导致睡眠休息时间严重不足。不少同志或形体消瘦,或体态臃肿,或面容憔悴,落下了颈椎病、神经衰弱等病症。
接受任务后,就开始焦虑不安,既丢不下、忘不掉,又吃不下、睡不好。常在他人已经休息、进入梦乡时,才灵光一现,点燃思想火花,这时就得立马起来继续工作,生怕稍有迟疑就会忘记。材料起草完毕,呈送领导审阅时,又要开始担惊受怕,生怕领导不满意,全部推倒重来。
有的讲话材料甚至是在头天晚上下达任务,要求第二天早上交稿,这就逼迫起草者必须挑灯夜战、奋笔疾书。
四是不被理解。起草者经常加班不补休,少了许多访亲会友、参加家庭活动的机会,家人、朋友因此把他们当作不谙世事、不懂生活、不近人情的另类。有的材料因为要得急、领导催得紧、时间不充裕,导致质量不高,被领导严厉批评,却又无法辩解诉说。有的人长期从事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不知不觉被烙上了“专业写材料”的印章,将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部门,一旦有文字材料写作任务,领导就会第一个想到他。
三、乐在“四得”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笔杆子”的工作虽然很难、很苦,但苦中有甜、苦中有乐。“乐”在哪儿?在我看来,“笔杆子”乐在“四得”:
一是变得更加坚强。为完成一篇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稿,所经历的接受任务——深度构思——拟定提纲——撰写初稿——反复修改——会前定稿——会后整理等整个过程,是一个培养耐心、接受磨砺、检验毅力、锻炼心智,从而练就坚强毅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深刻诠释了唐代诗人黄檗禅师所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真谛。
二是赢得领导信任。领导讲话稿是传达领导者思想意图的重要载体,换句话说,一篇好的讲话稿其实就是起草者与领导者进行思想沟通的桥梁。在讲话稿起草者一次次把自己最满意的文稿呈送给领导且被接受之后,领导对起草者的认识也会实现从一般了解、认识到特别欣赏、信任的飞跃。由此,文稿起草者就真正成为了领导身边的“大智囊”“大参谋”,内心的那种成就感、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
又协作配合,以集体“会诊”的方式,相互讨论、相互修改、相互启发。这样就会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增进了解,从而缔结像战友般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真挚情谊。
四是取得成长进步。正是因为从事领导讲话稿起草的工作艰难,才迫使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加强学习、练好内功,从而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金融等方面知识有更多更广的认识与了解。同时,长期高起点、宽视野、新角度的思维锻炼和分析研判,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应对各类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这将是我们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畏难、不畏苦,把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当作一种新的事业和人生境界来奋斗和追求,定能苦中作乐、化苦为乐,成就一番新的作为!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七
领导讲话稿,是指以个人名义代表组织发表的书面材料,是处理公务活动的一种组织行为。这个定义,是我参考有关书籍和文章后的理解,不是权威说法,大家也可以谈自己的想法。
无论怎么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领导讲话稿的三个特征:一是以领导名义发表;二是代表组织行使职权的行为;三是处理公务活动的行为。
围绕这三个特征,要确立三个观念:
第一,领导讲话稿姓“公”、不姓“私”。领导同志发表讲话稿是基于公权力的一种组织行为,不是个人的事情。秘书人员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与写自己的文章区别开来,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要有理论和文件依据,要符合实际情况,要体现领导同志的思想和意图。
第二,领导同志发表讲话稿是在行使“话语权”。一个人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就成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引人关注。领导同志发表的讲话稿不一定是文件,却往往是文件的解释,政策的宣传,也是工作的部署。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领导讲话稿的概念,领导发表讲话稿就是在行使一种权利,即“话语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帮助领导同志起草文稿也是在间接的行使“话语权”,具体讲叫“参谋权”。因为写进文稿的内容,如果领导同志没有否定,征求意见时别人也没有反对,就变成了组织决定。
第三,机关工作人员要树立“以文立身”的思想。机关工作需要大量的文字来体现。很多领导同志感叹,机关的人不少,但能动笔的人不多。我个人认为,“笔杆子”是机关最稀缺的人才资源之一,能协助领导行使“话语权”的笔杆子是机关最可贵的人才资源之一。现在,机关干部素质越来越高,有培养潜力的人很多,在座的同志都很优秀。组织部和省直工委举办这个培训班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前进,为省直机关培养更多的“笔杆子”。如果每个人都能拿起笔为领导搞好服务,机关的素质和能力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二)领导讲话稿的内在要求。
领导讲话稿最重要的使命是解决问题。这一本质,要求讲话稿在内容上必须达到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一是思想性。指讲话稿内容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使参加会议的同志听了以后,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观念上有新的发展,达到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的目的,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针对性。指讲话稿内容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地总结成绩和经验,客观实在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
三是指导性。指讲话稿内容要为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明确目标、制定措施,使大家清楚地知道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路数。
四是政策性。指讲话稿内容要把上级领导同志的讲话稿精神和上级组织的文件学通弄懂、学精吃透,并善于在结合上下功夫,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提出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切合自身实际的政策措施,为具体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五是可操作性。指讲话稿内容要有明确具体、便于执行的要求,使大家知道该办什么、该怎么办、该办到什么程度,让讲话稿精神真正落实下去。
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在要求,是从内容上评价和判断一篇讲话稿质量高低的参照尺度,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三)领导讲话稿的行文规范。
作为一种常见的、严肃的文体,领导讲话稿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力求完美,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合乎规范,不能有丝毫马虎,不能出现文字表述上的“技术错误”。
一是主旨明确。领导讲话稿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稿子的思想观点、引用素材、内容表述都要为主题服务,不能背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也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是结构严谨。任何一篇领导讲话稿都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承接、相互呼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层层递进、渐次展开。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先后顺序如何安排、重点内容如何突出,都要精心设计。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的逻辑结构:首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深刻认识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责任;其次,根据上级组织的部署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明确总的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再次,围绕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组织保障和落实措施,建立可行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细分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是格式规范。领导讲话稿具有特定的文体范式,这是在长期的机关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既是内容表述的需要,也是形式完美的需要。从标题、导语、正文到结尾,都要严格规范,不要随意省略,也不要随意变通。
四是语言准确。领导讲话稿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转化为执行者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白纸黑字,难以否认,必须在准确性上狠下功夫,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言而可行,不能有差错,不能随意乱说。这也要求我们文稿起草人员,从开始起草到文稿出手,都要养成良好的锻词炼句习惯,一句话、一句话地写到位、抠准确,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用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删掉废话,保留精华。我曾见过有的人写的稿子,被领导同志戏称为“每句话都有问题”,出现这样情况,还是因为行文的语言习惯不好,锻词炼句功夫下得不够。
二、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素养
文章写得好不好,当然要看能不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但从根本上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简而言之,就是素养决定质量。这里,我谈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公文是公共政策的文字化,也是公共管理依据和体现,根本目的是要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每一篇公文的起草都需要丰富的、宽广的专业知识。领导讲话稿更是知识含量非常高的“作品”。在这一点,写稿子首先是要写知识。我体会,刚参加工作时,对写文章的技巧知之甚少,之所以常常有机会参加文稿起草,主要还在于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我总结,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要成为社会的“杂家”、机关的“专家”和写作的“行家”。
一是成为社会的“杂家”,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一方面,看懂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稿引用的概念、术语,准确地理解文件精神、把握领导意图;另一方面,了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领域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努力知道怎样把文件精神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成为机关的“专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具备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每一个机关干部要常常问自己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在哪一个方面懂得比别人更多、做得比别人更好?”如果没有,赶紧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准一个突破口,花大时间、下苦功夫去培养和形成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使这项能力在机关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有,还要锲而不舍地追求和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使这项能力在机关取得更加明显的优势。这样以后,领导同志在着手某一项工作、起草某一个稿子时,自然会首先想到你,放心让你做。这就是你在机关立足立身、顺利成长的核心能力。
三是成为写作的“行家”,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从本质上讲,写文章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我们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要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写领导讲话稿的特殊要求,了解各种文体的思维特点、格式规范和行文方式。在写作过程中,要时刻把握两个关键环节:归纳总结,加工提炼。归纳总结就是要善于对实践过程进行抽象思维,抓住最本质的特点,写出文章的亮点;加工提炼就是要善于对各方面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加工,反复提炼,把精华的东西展示清楚,表现出来。
(二)生活体会和工作经验。
写好文章的素养大量来自于生活。清朝钱泳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朝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没有丰富的生活体会和工作经验,写出来的文章特别是领导讲话稿,自己都会感到心中没底。
一是要增强自己的学习力。我在这里讲的学习力,主要是指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读书识字。因为,对于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在学校里就完成了,现在需要的是岗位学习、终身学习。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经验曲线”,又称为“学习曲线”,是指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的工作过程也是学习过程,从事这项工作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越丰富,总结的教训越深刻,工作起来就会轻车熟路,比新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有明显的优势。大家要善于运用“经验曲线”原理为自己积累优势。在这里,我还向大家推荐两句话,第一句:美国企业家杰克·韦尔奇说,“你可以选择拒绝学习,但是你的竞争对手不会。”机关工作其实也是一种竞争,是知识素质和学习能力的竞争。学校刚毕业时,每个人的知识差不多,但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显现出差别。因为有的人仅限于原来的书本知识,有的人却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第二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通过教育的普及,绝大多数人识字已经不成问题,但会不会真正的学习特别是对新知识新观点的学习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央号召大家要做学习型干部,我理解,名符其实的学习型干部,不仅要坚持学习,而且要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学习。
二是要培养自己的实践力。学习是一种能力,实践更是一种能力。机关干部不是学校老师,不是理论研究者,学习和实践都非常重要。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为启化之源。毛主席说,“调查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是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要解决问题。领导讲话稿的任务是指导实践,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有的人文笔非常好,公文写不好,领导讲话稿写不好,为什么呢?正是因为他们缺乏在机关工作岗位上的实践,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仅有调查没有研究也是不够的。毛主席还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前一句话知道的人很多,后一句知道的人不多。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不仅要把实际情况是什么搞清楚,而且要把应该怎么办搞清楚。总之,调查研究不仅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同样是文稿起草人员的一项基本功。
三是要提高自己的加工力。写文章特别是写领导讲话稿,是对理论认识和实际情况的加工过程。起草人员的大脑就是一个综合“加工厂”。我们每一个参加领导讲话稿起草的同志,都要学会发挥综合“加工厂”作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我们省直机关的同志来说,理论上、政策上的原创权在中央,在、省政府,我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中央和、省政府的精神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把功夫下在结合上,在结合上出创新成果。
以上学习、实践、思考三个方面,构成了积累生活体会和工作经验的整体,我们都要努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此外,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每个人在工作实践中能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每个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习惯,我们起草领导讲话稿也要有相应的独立思考能力。否则,稿子由谁去讲、文章由谁去写都一样,千篇一律,没有灵性。
(三)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
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决定着文章的境界。在这方面,我主要有四点体会:
第一,“文章为思想而写。”三国时曹植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宋朝周敦颐说,“文以载道。”写文学作品,不一定要有实用,但写公文一定要讲究实用。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领导干部的思想观点、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都要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否则没有办法传播和执行。
第二,为文第一要激动。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感动就是用心去写。时下流行“感动”这个词,这个词之所以流行,就是大家感到心与心之间要贴近,要交融。毛主席说,“写文章是专为影响别人的。”文章有“心”,自己先用心,才能感动别人的心。有的人写文章要讲灵感,我体会所谓灵感,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为自己所写的东西而激动,激动可以激发灵感。当然,我还体会,写领导讲话稿是命题作文、是限时作文、是替别人作文,有灵感要写,没有灵感也要写,自己一定要端正态度;同时,写领导讲话稿也是一种“良心活”,只要领导善待你、鼓舞你,再苦再累,你也会心甘情愿、加班加点地写。
第三,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先做人,文品是人品的重要表现。有的人文章境界很高,这同他的思想品格高尚是紧密相联的。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我们想写好领导讲话稿,就要经常从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和战略考虑问题、总结过去、谋划未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大气。
第四,文风看作风。从文章的内容往往可以看出你的调查研究是否扎实。毛主席是最注重文风的人,他在《反对八股》中说,“要使革命精神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的文风。”枯燥、冗长的文章是很乏味的。给大家讲一个朱元璋和茹太素的故事: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皇帝,朱元璋叫人读到6370字,仍然没有进入正题,一生气,就叫人把他打了一顿板子。打完板子还要接着听。听到16500字时,才进入正题。朱元璋认为,茹太素建议的五件事情,有四件可取。17000字的奏章,只需要500字即可。之后,朱元璋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成诏书,颁令天下,狠刹繁冗之文风。我们要记住,废话写得太多,是会被打板子的。
(四)认知高度和审美能力。
写好文章,要能够看懂好文章,多读好文章,有一定的认知高度和审美能力。高度决定视野。站得高,眼界才会宽;看得懂好的东西,自己才知道差距在哪里。这里,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文章的精、气、神,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文章的高度和美感。
精:文章的意境。近代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修·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经历了这三种境界的人,写出的东西就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
气:文章的气势、结构和语言流畅。让我们学习一篇范文——《江泽民建党80周年讲话(导语)》:“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也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追求进步的人们一道,瞻望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光明前景。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党员只有五十几人,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五十多年、拥有六千四百多万党员的大党,中国人民已拥有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回顾党和人民在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党和人民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这篇讲话稿,一开场,同全国人民、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过去、展望前景,接下来用两个八十年的沧桑巨变,鲜明对比了中国共产党产生前后的国家民族境遇,让历史告诉未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民族的前景会更加光辉灿烂。讲话高屋建瓴,气势宏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鼓舞。这样的稿子,普通人是写不出来的。百人学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学写稿子的人很多,写到这样的境界,惟有“笔杆子”中的国手。
神:文章的文采、文眼、警句和得体的修饰手法。我们再学习一篇范文——《毛泽东·长征》:“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这段话算上标点符号只有439字,文中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警句、名句层出不穷,结构紧凑。一次又一次追问,一层递一层纵论,高潮迭起,文采飞扬,大气派、大感情、大手笔,堪称千古绝唱。
三、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技巧
(一)写前“三问”。
写稿子前,有三个问题要自己:一问写这篇稿子有什么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二问要用什么素材,表现什么内容?三问属于什么文体,应该突出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写起来心中就有底。
(二)形式严谨:模仿是最近的一条路。
文体的形式是基本不变的。学写文章,模仿是最近的一条路。先有模仿,后有创造。机关工作人员,要做工作的有心人,系统地收集、占有以往出现过的文体,当前具有权威性影响的文体,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范文。需要写什么样文章、需要写什么方面的文章,先找出范文来研究,反复阅读、反复揣摩,从中借“气”,以便最快地知道写成什么样子才能过关。善于模仿,可以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别人的思想高度。你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你系统地用心读过的书有几本?你读一篇文章花得最长的时间有多久?读得越精,学得越深,模仿能力越强。当然,模仿主要限于形式,不是单纯地做“文抄公”,而要善于做有创造性的“拿来主义”者。具体文字表述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写出新思想新内容。
(三)内容创新:内容决定文章的核心价值。
文章是研究出来的,尤其是领导讲话稿。陈云说,“要用90%以上的时间作调查工作,最后讨论决定不到10%的时间就够了。”做到了这一点,写起文章来一定游刃有余。研究的目的在于理清思路,明确措施。措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必须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话语体系。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话语体系。起草领导讲话稿,要用政治话语体系;在学术界讨论问题,要用学术话语体系;与普通群众打交道,要用百姓话语体系。起草领导讲话稿,在语言表述上,一是要注意专业术语的科学性、准确性,不能误用、错用,不懂的东西要查资料,或者向专家请教。二是要注意文章的表现力。表现力是文章的魅力所在。要用读者、听众明白易懂的语言,采用他们习惯的表述方式,把问题讲清楚、说明白,最好能写得明白如话。不要故弄玄虚,让人云里雾里。三是要注意感染力。适当地用一些适宜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四是要注意文字干净。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如果领导说你写的东西语言干净,你要记住,这是最高的评价。
(五)为文“出处”。
写文章要有依据。写领导讲话稿更是如此,引话、用典都要务求准确。在一定的范围内,上级领导的讲话稿就是要广泛传播,指导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知识产权”,你可以“大胆”地抄。在不少场合,不抄还过不了关。抄关键的话,抄准确的话,抄经典名言和权威话语,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抄也是加工转化的过程,有时候可以抄原文,有时候要抄“意思”,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情况,换成自己的话。当然,不能抄得一成不变,否则会把稿子写成上级领导讲话稿的“双胞胎弟弟”。
(六)修改完善。
我爱说,“文章是在攻击中长大的”。笔杆子要有坦荡的胸怀。总认为“文章是自己的好”,别人动一句话、改一个字都不行,这种极端自负的态度,不是写公文者应有的风范。攻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自己要推敲,反复朗读、提炼、加工,使句子精炼、准确、通畅;二是要请别人修改,虚心采纳别人意见,讲真理、不讲面子,择善而从之;三是要在实践中检验,结合现实的反映不断修改完善。另外,在修改完善中,还要牢固树立少犯错误的观念和良好的纠错习惯。有人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做人的原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但是,领导讲话稿不能有万分之一的错误,必须以“天使的梦想”为标准。一篇讲话稿写好以后,要注意,看以往,曾经错在什么地方?防止出现重复错误;问自己,这次可能会错在什么地方?避免出现新的错误。
(七)写作过程的体会。
写领导讲话稿是一种“苦差事”,但是苦中有得。我感受最深的有四条:
第一、素材第一,动笔第二。写文章就是写材料。把材料收齐了,可以从容动笔,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认真第一,聪明第二。写领导讲话稿无疑需要智慧和技巧,但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写得最好,往往是最认真的人写得最让领导放心。有人说,“动机决定一个人干什么,能力决定他能否干成,态度决定他干得是否出色。”“态度决定一切。”想写好文章必须要有端正的态度,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准确。“魔鬼在细节!”一句之差、一字之错,也许就会让你由“天使”变为“魔鬼”,这两者之间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
第三、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写文章不是建筑工程,而是设计构图,在正式实施之前,随时都可以修改,甚至可以“先开枪、后瞄准”,在行动中逐步走向完美。我曾见过有的人写稿子,动笔前,左思右想,烦躁不安,烟抽了一缸,纸撕了一筐,开场白还没有写出来。这样做,人越写越痛苦。我主张先写快、后写好。
第四、领导第一,自己第二。从公文的性质而言,基本不会成就“一家之言”,也就无所谓“个人尊严”。一定要按照领导要求去写,不要凭自己喜好,胡乱“抒情”。当然,从人生的意义上,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文风是很有价值的,但最好体现在属于自己个人的作品中。
(八)如何才能“写得快,写得好。”这六个字是我们党支部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时总结出来的。我们感到,写领导讲话稿,必须既快又好。快是一种能力,好是一种境界。
我们体会,“写得快”的方法:第一,练就过硬的基本功,达到五快,即记录速度要快,打字速度要快,收集资料要快,归纳整理要快,加工提炼要快。第二,能超前作准备。掌握工作规律,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思想上提前介入,材料上提前准备,工作上提前动手,程序上先快后好。第三,全心身地投入。精神不能走神,精力不能分散,作风不能漂浮,专心启动、专心写作、专心完成。第四,勤于积累素材。平时要勤于耕耘,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化整理可能有用的资料,随时知道从哪里可以及时找到素材。第五,善于模仿。每一种文章都有内在的写作规律和特定的写作要求,绝大部分在以前都出现过。对那些经过反复锤炼、反复修改后形成的“模板”,要认真研究,善于模仿,大胆借鉴,少走弯路。第六,加强协作。善于开展分工协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完成文稿起草任务。
“写得好”的方法:第一,练好学习和调查研究两项基本功,吃透“上情”,熟悉“下情”,了解“外情”。第二,打牢知识功底。打造自己的学术专长,在某个领域达到一定高度;广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第三,能在思想上吃苦。真正花苦功夫去学习、去思考、去钻研,打破思维“局限”,摆脱习惯“路径”,发挥“加工厂”作用。第四,善于换位思考。用心体会领导同志的思、言、行,把领导同志的“关注点”作为思考的“着力点”,按需“生产”。第五,善于总结经验。对照领导同志的批改和实际执行的效果,进行反馈思维,其善者取之,其不善者弃之。第六,提高语言表现力。研究和掌握写作规律,善于谋篇布局,精于逻辑思维,长于语言表达。第七,既注意内容,又注意细节。
两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总结工作)
一是强化经济运行;
二是创新发展机制;
三是突出重点工作。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体会是:
(总结体会)
(一)各级领导重视,上下齐心协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责任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三)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长效管理,是做好工作的重点;
(四)理顺各方关系,加强沟通协调,是做好工作的条件。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指出问题和不足)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总结过去,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部署下步工作)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再有一个结束语。
这样,这篇总结性讲话稿就基本写成了。
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会借鉴,大胆借鉴,找找范文,开始可能要套用一下,实践多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摒弃那些老套套,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第三个问题,勇于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有时人们议论,说现在的领导讲话大家不愿听。为什么不愿听?因为总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所以,我们为领导同志起草讲话稿,一定要有所创新,写出新意。
那么,怎样创新呢?我看无非是内容、形式(也就是结构、框架)和语言三个方面怎样结合。语言,是一个长期实践与积累的问题,一会多少也要讲一些。这里先谈一谈讲话稿内容和形式怎样结合的问题。
一是内容和形式都是新的。
比如,我们市要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总结上一年工作,安排下一年任务。这是一篇总结性讲话。
这样的讲话,往往采用三段式:第一段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第二段安排今年的几项工作,第三段讲讲加强领导问题。但是年年这样讲,就显得缺乏新意。所以我们力求从形式、内容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从结构上进行创新。力改过去的三段式为多段式,讲六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牢把握上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第三个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第四个问题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抓好业务建设;
第五个问题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第六个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夺取全面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这样处理就显得结构整齐,脉络清晰,便于把听众的劲头鼓起来。其次,从内容上进行创新。比如第一部分回顾总结工作,力求做到简练、概括,避免与其他领导的讲话过多的重复。第二部分,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对“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进行较为详细阐述。第三部分,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出“六破六立”的新观点;第四部分,讲业务工作,同样为了避免与其他领导讲话重复,只讲几条原则和几项重点,不做全面部署;第五部分(略);第六部分,在讲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时,提出“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具体要求。
应该说,从内容上来讲,也是有所创新的,所以,这样的讲话就容易被群众接受。
二是用新形式包装老内容。
比如,部署发展县域经济工作,总要强调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但是在去年年底的会议上,领导讲话时已经阐述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应对市场竞争挑战、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上半年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会议上,领导还这样讲过:
首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全面崛起的现实需要。
那么,现在领导还要强调这个问题,我们总不能翻出过去领导的讲话稿来对付领导,所以我们就要运用一点小技巧,换个表述角度,对老内容进行新包装。
首先,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角度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其次,从我省实现经济崛起的现实需要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至关重要。
其三,从我们本地的现实情况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是老形式赋予新内容。
比如刚才我们起草的两年来工作总结的讲话稿,形式是老的,是套用《政府工作报告》的,但内容是本单位的,是新的。偶尔借鉴一下老形式是可以的,但也不能只使用这样一种模式。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老的形式加老的内容是坚决不可取的。为了图省事,把领导以前的讲过的讲话稿翻出来,改头换面,再去讲一通,这样做最省事,但也是最不负责任的,既对工作不负责,也对领导不负责,更对自己不负责,切忌使用。
一篇讲话稿如何创新,如何安排好结构,到底分几块写好?这是实践中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果是主体讲话,一般分为“讲道理、定任务、提措施”三部分,也就是“三段式”。
当然,主体讲话也可以并列地讲几个问题,如五个问题、八个问题。
如果是强调性讲话,因为有主体讲话,就不必面面俱到,而应就几个突出问题加以强调。
总之,文无定法,要因题制宜。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写作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写出更多精彩的讲话稿。
第四个问题,精雕细刻,不断追求完美的境界
一篇讲话稿的初稿形成后,不管形式和内容如何创新,都要回过头来,通篇进行润色、修改、完善,这一点极为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许许多多文章高手的基本经验就是文章是改出来的,“一成文章半成改”。
我们修改讲话稿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看主题是否鲜明。
主题不存,公文无魂;主题突出,文稿有神。《出师表》之所以千年不衰,主要是它深蕴了“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之所以载入史册,关键在于揭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伟大的真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在各种讲话中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这个鲜明主题,具有战略性、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所以,一直成为我们各级领导讲话的指导思想。可见,一篇讲话,主题越鲜明、越突出,思想性就越强;思想性越强,生命力就越强。
主题鲜明正确,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个是所提出的方针、政策、原则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要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再一个是对形势的分析和工作的估价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能够把成绩讲够,把问题讲透,把原因找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一是一,二是二,让人听了信服。
二看任务是否明确。
特别是部署性的讲话,越往基层越需要明确任务,包括数量、质量、时间等具体要求,让与会人员知道回去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不能光讲大道理、空道理。提出的工作任务要从实际出发,留有一定余地,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不能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更不能脱离实际搞瞎指挥。
提出的工作任务还应该突出重点,一个会议侧重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不能求全,不能面面俱到。领导的讲话,既要讲任务,还要讲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如果只讲“要干什么”,没讲“怎么干”、“干中注意什么”,这篇讲话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三看结构是否合理。
结构就是讲话稿的骨架和脉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眉清目秀,切忌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是整体布局要合理。不管是“三段式”还是“多段式”,其结构框架都要符合逻辑规律。二是层次要分明。叙述事情,有前因,有后果,有过程;议论问题,有观点,有论据。段与段、层与层之间要有必要的过渡句或转折语,这样,即使讲话的内容比较复杂,也便于听众理解和思考。
四看表述是否精炼。
要坚决删去那些套话、老话、空话和多余的字、句、段等等。这是一个文风问题。要努力做到“篇中不可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
五看语言是否适宜。
讲话稿,就是讲话,讲话就要像说话那样亲切、自然、随意。
一是句子要短。尽量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长句子既难念,又不好听得董,也容易听错。
如:“央行和银监会近期多次召开会议对各家银行给予窗口指导。”对这样的句子可以在“召开会议”的后面加一个逗号,变成短句子:“央行和银监会近期多次召开会议,对各家银行给予窗口指导。”
再如:“甚至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提出四季度不能增加贷款的要求。”我们可以在“有消息称”的后面和“提出”的后面分别加上逗号,更适合口语:“甚至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提出,四季度不能增加贷款的要求。”这些长句子,作为文章可以使用,作为讲话,就不合适了。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八
领导讲话稿有多种类型,如综合性的工作报告讲话、上级领导讲话、专题性的工作汇报讲话、工作动员部署讲话等等。怎样起草领导讲话稿,提高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质量,是见仁见智的事,但也有一些共性的注意事项。
实践中,很多单位都有这样的习惯,一讲到写材料,不管是大材料还是小材料,汇报材料、讲话材料等,往往变成了办公室的事,是办公室的责任。办公室作为综合部门,其中一项重要职责是对文字材料的审核把关,但好的材料,更应该是依托单位内部多部门间的合作分工才能实现。
讲话稿涉及内容的业务部门及工作人员应该在讲话稿写作中承担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一些专门性工作部署的讲话稿,有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是讲话稿素材的主要提供者、起草部门、起草人。所以不管是综合性的讲话稿,还是日常业务性的讲话稿,业务部门这一关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讲话稿的质量。
由此,一份高质量的材料,首先需要业务部门把好第一手材料的质量关,业务部门与办公室间形成紧密的合作,流水链条作业效率就比较高了,哪个环节不认真、不尽责任,就会影响到材料的质量,特别是在任务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更需要部门间多担当、配合。同时,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在注重业务工作的同时,也应注重学习材料写作,主动承担好有关的写作任务。动笔与专业业务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动笔能力加强了,专业业务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领导讲话稿写作分工中,除了业务部门间的通力合作外,领导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讲话稿提供给领导,起草人不是领导肚子里的蛔虫,领导想讲什么、想表达什么,领导应提出主要思路意图、宏观要求。
如上级来调研、检查工作的汇报讲话材料,想要重点阐述单位的哪些工作内容,需要上级解决哪些重点问题,汇报发言的领导如果给业务部门、办公室材料起草人员一些主要思路、意图,特别是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将有利于材料的顺利起草,减少写作过程中的鸿沟。
讲话稿起草人不是领导肚子里的蛔虫,讲话稿起草人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文字表述,体现领导的意图,把领导的思想表述出来,过程中虽有体现起草人的一些认识,但不能随心所欲、“另起炉灶”。所以,提高领导讲话稿的质量,要求我们必须用心琢磨领导的意图、思维方向、关注重点等,全面掌握,悉心揣摩,定位准确,掌握得越全面、深刻,写起来也就越顺利,也就越容易达到领导的要求。
其一,细化领导意图。实践中,领导往往只提出了讲话稿的大题目,涉及具体内容的不多。碰到这类情况,首先应主动和领导商量研究,争取领导的明示,细化领导的意图,然后顺着领导的思想脉络,弄清楚领导要求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而研究挖掘出更新更深的东西。
善于将主要领导的意图与其他领导的意图结合起来领会,集思广益,体现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这方面较为明显的是单位工作报告讲话稿的撰写,报告里面涉及整个单位的各项工作,主要领导的思路,各项工作分管领导的想法融为一体,把不一致的地方进一步调整充实,在架构、内容分布等方面做到平衡,比较全面、完整、准确地体现领导意图,报告就容易通过领导的审核,而且内容充实。
其二,扩展领导意图。讲话稿起草过程中,领导交代意图时,可能只是一些初步想法,或是由于时间比较紧,仅仅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提出了问题和要求。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从更多的层次和角度去思考问题,举一反三,扩展和延伸领导形成的基本观点,把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补充进来,把领导简单分散的意见扩充为比较全面、系统的意见。所以,领会领导意图,既要遵循领导的要求,但并不是听一就是一,机械呆板地领会领导意图,而应该把领导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大方向的框架下的扩展。
其三,捕捉领导意图。领会领导意图,除了讲话稿起草时领导所提的要求外,更多的需要平时的了解和捕捉,掌握领导关注的动态。如从领导批示的文件中领会,从其在单位日常会议发言中把握,留意领导所谈到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或不经意的亮点,并注意归纳思考。往往这些新思想、新观点、亮点,分析后,就是一些问题思考的突破。作为办公室文秘人员应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捕捉、把握领导的工作思维、谋划方向。
起草讲话稿,离不开起草人对相关资料的积累,或者说对专业业务知识、综合知识的掌握,借鉴“它山之石”。起草人积累的资料多了,知识面丰富了,写起材料来就相对轻松,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就相对更为接近领导的意图,站的高度更高了。怎样丰富自身的资料积累,没有固定的模式,传统的如报刊杂志、单位档案、文电等等,最快捷的是网络搜索。但必须明确的是,资料积累只是为了借鉴、启发思路。
目前在写讲话稿,或是其他的文字材料时,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抄袭比较严重,将抄袭与借鉴混淆了,失去了借鉴的真谛。特别是现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各类讲话稿的范本,顺手粘贴过来,对撰写讲话稿有一定的帮助,但祸害也是不少,弄出来的讲话稿千人一面,缺乏行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因此,切忌抄袭,不能搞“拿来主义”。任何资料的应用价值都是相对的,重在启发思路,重在借鉴,包括借鉴观点、结构、标题等等。俗话讲,“千古文章一大抄”,关键是做到抄为所用,抄得其所,能够结合实际,借鉴应用,有新的东西在里面,模仿而不感觉模仿,模仿而不失新意。
领导讲话稿是给领导使用的,起草的时候必须站在领导的层面来组织讲话稿的结构、内容,使讲话稿与讲话人的身份相匹配。特别是在一些会议上,有本单位、上级单位多人讲话时,这一点需要把握好,否则各个讲话人的内容重复再重复,没有了侧重点。
往往在写作过程中,一类是缺乏大气,讲话稿越写越小家子气,跳不出自身的圈子、起草人的角色,把本该是上级单位领导的讲话内容写成本单位的,把本单位领导的稿写成部门的稿;另一类是跨步太大,站得太高,把本该上级领导的讲话内容变成本单位领导的话来写,内容与实际脱离。
如垂直管理的基层单位,新建设的生产用房投入使用,邀请直接上级单位、驻地政府领导出席并讲话,涉及多个层面,讲话稿起草应有所侧重,本单位领导的讲话可侧重于业务用房项目立项、建设等过程的介绍,以及表达将以良好的生产环境促进工作质量上台阶的决心等内容;驻地政府领导讲话稿可侧重于介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驻地单位事业发展对地方发展的支持,希望驻地行业单位今后继续支持地方的发展等内容;上级主管单位领导讲话稿可侧重于介绍本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驻地各界对工作的支持,希望各级继续支持行业工作,要求驻地下属单位以良好的生产环境为契机,加快发展等内容。
一份高质量的讲话稿,内容应务求结构清晰、语言严谨。起草过程中,应围绕所要求的讲话主题,采用“漏斗”的方式,对素材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合理的编排,让别人感觉到新意,内容还是那些内容,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效果往往不同。
为此,在起草过程中,应注重列提纲。但列提纲不宜列得太详细,虽然列得详细不会跑题,但也会使思维受到限制,一般只列大的提纲,有总体的构思、总体把握后,动笔去写,这样既可保证材料的大致方向,同时又保留相当的活动余地。列得太细,没有材料的充实,反而影响质量。在列提纲的同时,应注重在标题(中心句)上花心思,简洁、准确、概括所要表述的内容。讲话稿有没有新意,标题上下功夫占的分量不少。
如工作报告稿,标题的提炼、新颖往往容易吸引人。语言严谨问题,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丰富多彩,往往同一个题目,有不同的写法;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怎么表达最合适?用什么词汇最准确?需要在起草过程中反复斟酌,注意句子、用语的前后逻辑关系、层次关系,结合领导的讲话特点、喜好来组织语句、词语。
市委领导讲话稿起草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写领导讲话稿要弄清三个问题,给谁写、写什么、怎样写。所以要做到“三研究”,研究人、研究事、研究文。这里,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准确把握领导意图。
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深刻揭示了文稿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性。起草领导讲话稿是秘书人员服务决策和辅助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品、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夫的重要途径。
让领导满意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首要标准。只有领导点头了,才算是“大功告成”。想让领导认可,就一定得研究领导。可以说,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关键环节。
(一)跟领导。把握领导意图最好能跟随领导。跟会议。领导的思想系统地“晒”在会议报告中,所以我们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时,总是说主要精神在主要领导的讲话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领导的思想还往往流露在脱稿讲的那些话里。跟调研。领导的闪光思想很多“露”在调研考察中。一如水遇石而激起浪花,领导思想与基层实际一“碰撞”,常有“金光闪烁”。跟接访。领导出访接访,常有新的思想“进进出出”。包括餐桌上、茶几上、处处留心必有所获。需要强调的是,跟着领导跑,不能“甩手甩脚跑”。不管领导安排没安排,要求没要求,相机、录音笔、笔记本都是应该带的,只要没有特殊交代,领导“开讲”就“开录”,回来后整理成文,特别是对领导脱稿发挥的内容,要进行“再消化”,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对把握领导意图很有帮助。同时,跟领导的过程中,精彩的观点要记,典型的事例要记,重要的人名地名事名要记。这是跟领导的责任。
建一个思想库,把领导的思想整理后放进去;
建一个思考库,把自己学习领导讲话的心得体会连同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思考都放进去。
(三)帮领导。秘书工作者的参谋助手作用很大程度体现在帮领导上。帮领导准备思想。有位老政研人教导我,“要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要把最好的思想贡献给领导”。准备的不一定有用,但多少给领导以参考、以启发。帮领导发掘思想。领导要讲话了,稿子怎么写是给办公室的一道题。这种情况下,要积极主动地请示领导,求得更多、更明确的指示,然后按照领导指引的“大方向”前进,向领导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发掘。如果能和领导坐下来商量研究最好,当面接受领导意见,大胆提出自己想法,互相交换、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一起深化思想、细化内容、具体化提纲。帮领导扩展思想。领导有指示或者批示,其思想可能来自一个点、一件事、一个方面或者一个阶段,这种思想需要秘书进一步做好点和点的链接、事和事的整合,需要方方面面通盘考虑、短期中期甚至长远谋划。帮领导完善思想。把模糊的弄得更清晰,把零碎的弄得更完整,把片面的弄得更全面,把断层的弄得更系统。
全局谋划有广度;
长远考虑有跨度;
理解升华有深度;
措施得力有强度。
二、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讲什么事就要研究什么事,但也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应以所讲事情为中心,全方位、立体式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回到事情本身上来,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一)看上头。上情要看准。主要看什么?看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从这些报告中找到大方向、大原则、大目标、大举措、大政策。看领导同志最新的讲话精神。要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地方晚间新闻、人民日报和地方党报,密切关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行踪及相关讲话,重点关注他们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看相关会议的文件材料。在不违反保密纪律的前提下,与自己研究工作相对应、相联系的上级会议材料都要尽可能搞到手,认真学习,深入分析,切实把握其重点、特点和亮点,把握其原则、举措和要求。看专家学者的理论阐述。写什么就看什么,很多现实的大问题,早就是专家学者的大课题,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专家”立上头。有针对性的看点理论著作,会增加讲稿的“高度”和“深度”,增加决策的“科学”和“理性”。
(二)摸下头。下情要摸清。走路只朝天上看是要摔跟斗的,必须看着地面走。下情何处来?从调查研究中来。正如一位领导同志所说,“准备会议,准备文件,都应把功夫用在调研上,这是很值得吸取的一条重要经验”。围绕写好领导讲话稿开展调查研究,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写好领导讲话,是我们以文辅政的必然要求。从平常资料中来。基层刊物、基层简报、基层文件、基层领导讲话、群众来信都要看,并且要分类留存,最好还作些笔记。从经常联系中来。有意识地结交一些基层的朋友,多和主职干部交朋友,多交一些有思想、讲真话的朋友,要写讲话了,提几个问题群发给大家,让基层的“源头活水”欢快的流淌进来。从专题座谈会上来。可召开专题座谈会,请基层的同志提前做好准备,有个书面材料更好,会让请大家畅所欲言,放开讲,实事求是的讲,既讲成绩,也说问题,还提意见建议。如果不方便召开这样的会议,可以只让下面报材料上来,把要说的都写进去。专题座谈会也可以开成专家座谈会,请市县内外或者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专家们来聚一聚、碰一碰,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对搞好工作、写好讲话都是极有帮助的。
(三)观外头。外情要了解。俗话说,不看不比,沾沾自喜,一看一比,相差万里。写领导讲话稿,要有比较意识,要习惯“观外头”。怎么个观法?学习考察。开门写讲话,不仅要开门走下去,还要开门走出去。委托调查。不能事事去考察,可以委托调查。请外地同行就地搞调查,请基层干部外出搞调查,还可以请专门调查机构帮助搞调查,把要求说清楚,“借鸡下蛋”,一样“为我所吃”、“饱我口服”。调阅材料。这是一种很便捷的向外学习方法。想要了解什么,直接找人家要什么。媒体查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向外学习的途径。报刊、网络多种平台提供我们阅读学习,尤其是网络,手指轻轻一点,世界尽现眼前。农村有句话:“出门多低头,进门有柴烧”,平常多剪些粘些,分类收些储些,写的时候再查些搜些,大概可以满足一些写稿需求。
(四)找前头。历史的情况要熟悉。毛泽东同志曾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他提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前头,就是要系统地、发展地、变化地看问题,搞清问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寻找其中的经验教训,挖掘里面的本质规律。查档案材料、看历史文章、访问老同志都是找前头的方法和途径,比这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历史,解剖过程,得出指导当前工作的有用结论。
(五)想后头。要从长远考虑问题。我们写领导讲话既要用显微镜解剖问题,绝对不能患近视病。有时候要跳出问题想一想,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从多个方面想一想,像下棋一样,走一步,看几步,不要随意落子。要顺着领导的目光方向,寻找领导的兴趣热点,思考领导未来讲话中的重大事情,尤其是事关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想、涉及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从长远的角度,自觉地向干部群众请教,主动地向专家学者咨询,广泛地吸引各方面意见,以便写作前、写作中“有理有据”地跟领导汇报和讨论。
也不可低估形势,让人看不到希望。把握好对前任工作和过去成绩问题的评价。这是每位新上任领导都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包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也有一个客观准确评价问题。一概否定不会有,一味唱赞歌也不好,恰当地评价、理性地扬弃是我们应取的态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讲理讲情与表扬批评的分寸。领导讲话要有理论性、思想性,要高屋建瓴,但也要有感情、有激情,切忌虚情和矫情。涉及对人和事的表扬与批评,要注意准确把握分寸,不可过重或过轻。大的会议上一般不对具体的人和事作表扬批评,一般表扬只点到集体,批评,只点到现象,特别优秀和特别严重的可点到个人。大会的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要注意平衡,要掌控效果。
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主观的抽象分析”;
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在对讲话措施的研究上,说自己的话有思想性,解决现实问题有针对性,代表前进方向有科学性,指导全局有普适性,“跳起来摘桃子”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