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一
为切实解决当前我市乡村教师(包括乡中心学校、村庄学校教师,下同)队伍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均、队伍结构不优、补充渠道不畅、整体素质不高等制约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5〕114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
坚持“师德为先、以德化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提升质量、提高待遇,改革机制、激发活力”的原则,着力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力争到,使全市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补充,教师资源配置明显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教师待遇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到年,努力培育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全面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建设。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师德教育的首位,引导乡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乡村教师头脑,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公序良俗教育作为乡村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健全学习制度,建设信息化学习习近平台,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读书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习质量。切实加强乡村中小学党建工作,重视从优秀乡村教师中发展党员,加强教师党员日常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培树师德典型,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标兵。突出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严格查处师德失范行为,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有效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完善乡村教师公开招聘补充机制,规范招聘条件和程序,加强聘后教师管理,优先补充英语、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依法加强新进教师招聘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核定的教师编制总量和当年教师减员情况,制定教师招聘计划和招聘方案,报当地政府批准后,在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下,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办法组织实施。新招聘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优先安排到乡村中小学任教。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我市农村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任教的,按照中央和省有关规定予以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积极争取“特岗教师计划”招聘名额,特岗教师全部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的区县(市),要按规定将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入编,做好岗位、人事、工资等关系接转工作。鼓励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落实有关补助政策,市、县两级财政给予适当支持。
创新教师培养体系,逐步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到2020年,公费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成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各区县(市)要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退一补一”的实际需要,制订好公费定向师范生中长期需求计划和年度培养计划,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组织实施。从20开始,启动市级小学全科教师和初中教师定向免费培养工作,培养经费由生源所在地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统筹解决,毕业后由生源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任教服务期不少于6年。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实现男女教师比例相对均衡,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村小学、教学点倾斜,重点解决合格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体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通过对教职工编制的动态管理,合理利用结余编制,为科学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逐步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创造条件。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管理,逐步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对适合社会力量提供的工勤和教学辅助等服务,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严禁聘用1年以上的临聘教学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四)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园)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切实履行实施培训的主体责任,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教师培训时间和质量。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市、区县(市)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各区县(市)要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到年全部完成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电教、仪器装备等机构的实质性整合,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合力,发挥教师培训的整体效益。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时建立支持学校、教师使用相关设备的激励机制并提供必要的保障经费。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跟班学习、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乡村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争取“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重点支持乡村教师与校长培训,在益阳名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等项目实施中重点向乡村教师倾斜。
(五)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乡镇及以下学校在职在岗教师一律纳入乡镇工作补贴实施范围(特岗教师参照执行)。继续落实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贴。从2017年开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市)设立乡村教师人才津贴,逐步提高偏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待遇。乡镇工作补贴不得冲抵原已享受的绩效工资中的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和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贴。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班主任津贴,将班主任工作计算工作量,学校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学校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统筹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积极实施乡村教师帮扶计划,对因遭遇突发事故或突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乡村教师进行救助帮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定期对乡村教师进行免费身体健康检查制度,相关经费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各地医疗机构要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积极制定适合乡村教师需求的体检方案,加强对体检教师的跟踪指导,保证体检质量。乡镇以上人民政府要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乡村教师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包括大龄未婚乡村教师婚姻难等问题,重点加大救助特困教师力度。支持省、市、县教育基金,建立三级联动救助特困教师机制。
(六)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职称评聘优惠政策。严格落实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从开始,乡村教师职称申报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结业证书的教师,不再重复参加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与考试。适当调整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中级增加5个百分点,高级增加3个百分点,重点用于解决在乡村学校工作满20年和30年,目前分别还是初级、中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与标准的乡村学校教师。
(七)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表彰制度。国家、省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区县(市)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加大对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乡村教师的奖励,奖励对象原则上在乡村学校从教以上的在职农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鼓励和支持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开展“周谷城教育奖”、“最可爱乡村教师”评选等表彰奖励活动。在评选表彰各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确定特级教师评选指标和评选条件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要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并积极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团体捐资助学,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特岗教师给予奖励。
(八)有序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在试点基础上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教师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区县(市)要建立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定期交流轮岗制度,积极推动教师校长在县域内城区学校之间、城区与农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中心小学与村小(教学点)之间的合理流动,普通教师交流比例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其中骨干教师交流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10%县域内要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强化城市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工作制度,城市中小学教师评聘中级职务应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评聘高级职务应累计有2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乡村学校教师评定为特级教师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服务5年后方可流动。到2017年,各区县(市)要全面实施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工作;到2020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各地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探索通过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方式,提高乡村教育教学水平,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要认真谋划,统筹安排,切实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到实处,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情况纳入-2020年市人民政府对区县(市)人民政府的绩效评估工作指标体系,加强考核和监督。各级教育、发改、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房管、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要加强衔接沟通,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有效合力,统筹推进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教育部门要总体谋划和部署乡村教师发展工作,为精准支持提供依据;编制部门要加强乡村学校编制保障,确保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满足教育教学实际需求;财政部门要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发改部门要加快编制教职工周转宿舍规划,以进一步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并督促落实乡村教师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办法,加大对乡村教师倾斜支持力度;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要切实落实乡村教师保障性住房优先政策。
(二)落实经费保障。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切实用好每一笔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要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加强经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着力改革体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三)积极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强宣传引导,争取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理解和支持,着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大力宣传广大乡村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四)严格督导考核。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政策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并纳入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重要内容,及时通报督导结果并适时公布。对在乡村教师支持工作中成绩突出的,要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精准把握支持重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各区县(市)要于207月底前将本地的实施办法报市教育局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二
中国330万乡村教师的待遇有望大幅提高。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要求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做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并要求各地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依法保障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实行差别化补助标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
我们的乡村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以及队伍不稳定等短板,严重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乡村孩子的学习成长,阻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这种教育现状,有人将总结为“城挤、乡弱、村空”,也有人将其比喻为“几匹瘦骨嶙峋的马拉着一辆车子,吃力地行驶在曲曲折折的乡村小道上”。
乡村教育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了交通地理条件、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和师生比配备不合理之外,最核心的问题,正是工资待遇水平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超过3/4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年收入低于3万元。由于乡村教师收入低,壮年男性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在农村当教师。乡村教师因工资待遇水平低,面临着职业吸引力不强的尴尬。
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成为补齐乡村教育师资短板的主要呼声。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不少代表委员建议,给乡村教师提高20%~30%的工资。确实,当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乡村教育处于“缺钱”的境地,也就不可避免地会“缺人”,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不愿去,在职的教师想调动—村小教师想调到乡镇,乡镇教师想调到县城,乡村教育如何持续健康发展?“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便会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乡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会处于被荒芜的状态。
这些年,为乡村教师提升待遇,国家层面一直在努力,到了基层则遭遇执行难,莫说依法缴纳公积金及社保,莫说让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更莫说“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光是基本工资就有被扣发的可能。所以,规定再好,执行到位才是关键。“优惠政策”是否真的全都落实到那些乡村教师身上?这些待遇拿什么保证十足兑现?都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三
教师发展学校立足于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本学期得荣县教师发展学校在上学年三个研修班的工作基础上,根据上学期深入各学校的调研和教师的学习需求,继续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实践为核心,以教师自主学习、实践、反思、提升为主体,以城关小学“省教师培训基地”为依托,以得荣县教育局教育股、教研室和成都青羊区支教教师为组织促进者,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思想引领校长、教师自觉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程,聚焦新课堂,在新课程中成长、发展。
二、培训各阶段安排:
1、学员自主学习阶段(时间:20xx年3月)
主题:我读新课标
学习要求:校长研修班、骨干教师研修班、青年教师研修班的各位学员以《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为研修教材,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思想理念,重点学习第三章《新课程标准》、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五章《新课程评价》、第七章《课程资源》。边读书,边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做好学习笔记。每一位学员要选交两篇新课程学习随笔。
2、实践反思学习阶段(时间:20xx年4月)
主题:实践新课程
学习要求:各位研修班学员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之上,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努力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改进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们可以《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聚焦课堂、有效研究、在实践中提升——青羊区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案例》为学习参考,潜心研究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提升自己的教学,同时在学校教学研究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求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和青年教师研修班学员完成一个教学故事(实践新课程的教学故事)和一篇课堂教学案例(新课程理念指导的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案例)的写作。校长研修班学员思考新课程理念下学校文化和制度建设,将学校的办学思考撰写成文。
3、交流分享、集中培训、提升认识阶段(时间:20xx年5、6月)
主题:聚焦新课堂
学习要求:各班次各位学员在认真完成前两个阶段学习任务的基础之上,由教育局组织各班次集中培训活动。培训活动不仅有专题讲座,更以学员的亲身实践、问题研讨、经验分享、课堂观摩、教学技能展示、思想碰撞、参观交流等形式,发挥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帮助学员实现自我成长。(各班次集中培训时间、内容、要求另行安排)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四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5〕114号),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精准扶贫,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总体目标
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坚持师德为先、以德化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提升质量、提高待遇,改革机制、激发活力的原则,力争到2017年,使全市乡村学校教师来源保障有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教师资源配置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教师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建立“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乡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适度加大发展乡村教师党员的力度。将师德教育作为乡村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严厉查处师德失范行为,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加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力度。到2020年,公费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成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在编制总量内解决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的编制问题,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的力度。“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市州项目计划。全市每年采取公开招考、择优录用方式安排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市州项目计划”350名左右,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军训服装费、教材费免缴,每年由财政按生均经费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拨付到培养学校。做好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到我市乡村学校顶岗实习工作,县级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对顶岗实习生予以生活费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大力支持娄底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升格基础建设。
(三)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县级教育部门根据核定的教师编制总量、岗位职数和当年教师减员情况,制定教师招聘计划和招聘方案,经县级人社部门审定后,报市人社部门核准,在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下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结合乡村教师岗位、学科结构等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男女教师招聘比例,逐步实现男女教师比例相对均衡,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新进乡村教师的履约管理,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我市乡村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任教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急需、紧缺岗位的专任教师,教育部门要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和方案,报市人社部门核准后实施增补。扩大贫困地区特岗教师招聘规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特岗教师队伍。各县市区要整合人才资源,建立乡村教师人才储备平台,为乡村学校补充急需教师提供支撑。定期组织城镇退休的特级、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缓解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的需求矛盾。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落实省级财政支持政策。
(四)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各地要切实履行实施教师培训的主体责任,将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教师培训时间和质量。市本级、各县市区分别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乡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进一步推进市、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与建设。前,在教师培训机构的基础上整合教研、电教等资源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20年前,力争1所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达到国家级示范性培训机构标准,2所以上达到省级示范标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参与我市乡村教师和校长培训。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园)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使乡村教师共享名师优质课件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时建立支持学校、教师使用相关设备的激励机制并提供必要的保障经费。落实“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重点支持乡村教师与校长培训。在未来教育家、青年精英教师、骨干教师培养等项目实施中重点向乡村教师倾斜。加强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和名师工作室的建设。2016年,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市、县级中小学骨干教师中乡村教师比例不得少于30%;2017年,全市启动名师工作室建设,对按标准验收合格的名师工作室,每年补助经费3-5万元,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乡村学校校长后备人才培养制度,进一步抓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
(五)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乡村教师工资和政策性补贴,依法依规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乡镇及以下学校在职在岗教师,按照乡镇工作补贴政策,纳入乡镇工作补贴实施范围(特岗教师参照执行)。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继续落实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贴,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自行设立乡村教师人才津贴。乡镇工作补贴不得冲抵原已享受的绩效工资中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和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或支教的校长和教师,在乡村工作期间享受农村教师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落实乡村教师班主任津贴,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将班主任工作计算工作量,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关心乡村教师身心健康,建立每两年为乡村教师进行免费身体健康检查的制度,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落实省级财政奖补政策。市发改、财政、住建、房产、教育等部门要指导各县市区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并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各县市区要科学制订建设规划,落实配套建设经费,加快建设进度,按照“一厨、一厅、一卫、一住房”的建设标准,统筹解决乡村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交流轮岗教师和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生的住房问题。市县两级电信、移动、联通、广电部门要加大投入,确保两年内乡村学校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乡镇以上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各级妇联、共青团组织开展“月老牵线”等活动,为大龄未婚乡村教师婚姻牵线搭桥。重点加大救助特困教师力度,健全县市区教职工互助互济会的帮扶体系,支持全市各级教育基金会建立联动救助特困教师机制。
(六)建立乡村教师成长激励机制。2016年开始,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完善乡村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结业证书的教师,不再重复参加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与考试。适当调整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中级增加5个百分点,高级增加3个百分点,重点用于解决在乡村学校工作满20年和30年,目前分别还是初级、中级职称并符合评审条件与标准的乡村学校教师的职称问题。对在乡村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市人民政府在市优秀教师表彰奖励项目中增设“娄底市优秀乡村教师奖”,对在乡村任教20年以上的特别优秀教师,今年教师节进行表彰,以后每两年表彰一次。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乡村学校任教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鼓励和支持各级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开展“最可爱乡村教师”评选等表彰奖励活动。在评选表彰各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确定特级教师推选指标和评选条件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
(七)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学校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级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达不到标准班额的村级小学、教学点,按班师比的方式核定。按照“县管校聘”的总体要求,建立“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编制管理机制。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倾斜,重点解决合格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深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制度改革,逐步使完全小学以上规模学校有1名以上音、体、美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科教师,村小、教学点通过区域统筹巡回授课的方式确保紧缺学科专业教师的配备。对适合社会力量提供的工勤和教学辅助等服务,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纳入当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所需资金要通过合理渠道和方式妥善解决。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聘用1年以上的临聘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用于非教育教学工作。
(八)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推进义务教育“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地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公开招聘和人员聘用交流管理办法,统筹管理教师的人事关系,统一管理教师的培养培训、绩效考核、工资待遇、退休教师服务。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交流轮岗。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校长每届聘期不超过5年。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正、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两届后,原则上均应交流。城区义务教育教师评聘中级职务应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评聘高级职务应累计有2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评定为特级教师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乡村教师,应在原乡镇范围内学校服务5年后方可流动。
三、保障举措
(一)强化主体责任。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情况纳入2016-2020年市人民政府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绩效评估工作指标体系,加强考核和监督。要明确责任分工,教育、发改、财政、编制、人社、住建、房产、电信等部门要加强衔接,密切配合,形成有效合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落实经费保障。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切实用好每一笔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要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加强经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三)严格督导检查。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并建立情况通报与责任追究制度。市人民政府配合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对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成绩突出的基层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并予以表彰。
四、其他有关事项按《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乡村老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5〕114号贯彻落实。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五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发布:统一教职工编制标准 新京报讯 (记者许路阳)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20xx年)》,要求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做外语(课程)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并要求各地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昨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在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中,依法保障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课程)是重点之一。
要求依法缴纳公积金及社保
许涛称,《计划》要求各地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
从教30年将获国家荣誉证书
《计划》还提出,由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
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将对支持计划进行专项督导
由于《计划》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许涛称,就要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一把手责任制,今年年底前,各省(区、市)须上报各自的实施办法,报教育部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许涛说,国家有关部门还将组织开展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份文件中含金量最高的八条“干货”。(人民日报)
第一条: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现状】
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不仅教授知识,更传授生活和做人的道理。但在不少乡村,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已很艰难,政治和道德教育更难兼顾。另外,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培训,部分乡村教师的教育方式较为落后,侮辱、体罚甚至侵害学生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也有发生。
【政策】
①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②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党建工作,进一步关心教育乡村教师,适度加大发展党员力度。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
④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点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教育水平相对较差的乡村地区,更应重视教师群体的师德水平。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就是提升学生、提升民族未来的整体道德水平。
第二条: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现状】
身高不到1米4的熊朝贵是云南一所边远小学的校长。他最焦虑的不是清苦的条件,而是师资断裂——有的年轻老师合同不到期就走了,甚至连工资都不要。出于现实困难的考虑,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到农村教学点任教。在困难地区,年轻教师离职率也相对偏高。
【政策】
①鼓励省级政府建立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
②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 ③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中央财政给予适当支持。
【点评】
“老的退不了,年轻的不愿来”。解决这样的现状,各级政府应当尽快结合实际出台具体的激励措施。路好走了,走得人自然会多。
第三条: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现状】
既然乡村教育是理想,为何还会离职?因为现实。“90后”李春梅在四川广元市大山深处的石牌村带着36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四五年来,她既当班主任,又当校长。她的同龄人外出打工,一年到头总能存下两三万元,但她只有1000元的月薪。老公多次劝她不干了,甚至提出了“离婚”。像她一样挣扎在理想和现实边缘的年轻乡村教师,不是少数。
【政策】
①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继续给予综合奖补。
②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
③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④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⑤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点评】
收入是民生之源,教师亦不例外。提高教师生活待遇,让他们除了“放不下孩子们”之外,有更多的理由和热情留在这片土地上。
第四条: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
【现状】
28岁的赵磊是湖南省慈利县土家族乡幼儿园的教师。在没有编制,没有医保,没有五险一金,工资很低的条件下,赵磊白天教书、晚上打工,来支撑着自己的乡村教育梦。跟他一样,编制问题已成为困扰很多一线乡村教师的老大难问题。
【政策】
①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
③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
④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 ⑤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点评】
他们把人生奉献给了乡村教育、用自己的未来换取了孩子们的未来。让他们生活的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是各级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
第五条: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
【现状】
【政策】
①健全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完善针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
②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
③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
【点评】
职称对乡村教师来说,既是职业价值的标尺,也是养家糊口的基石;既有精神层面的慰藉,也是物质生活的依托。让政策向农村倾斜,直击职称晋升痛点,乡村教师评职称将不再“难于上青天”。
第六条: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现状】
硬件设施差、待遇不好、没有发展前景„种种原因阻断了城市教师走向乡村学校的脚步,农村的孩子们无法接受与城里孩子同样高质量的教育。一位到农村工作的城市教师表示,“他们内向,老师提问不爱说话”,学习习惯需要纠正,“太需要为学生请老师了”。
【政策】
①推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
②多措并举推进流动。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③防止“逆向流动”。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乡村优秀教师的相对稳定。
【点评】
提供更好的保障,让到乡村学校工作的城市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做好引流、导流,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不错失人生“平等的起点”。
第七条: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现状】
一些农村教师总想着,“过去怎么教,我就怎么教”,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很多老师走上岗位后就再也没有买过工具书。在一些更为贫困的地区,一个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条件去提升自己。
【政策】
①保证培训时间。明确提出到20xx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及进行360学时的培训,解决乡村教师总体培训偏少的问题。
②优化培训内容。除了日常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外,特别注重加强师德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③改进培训方式。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调整“国培”方向。从20xx年起,“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重点聚焦乡村,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
【点评】
为乡村教师“充电”,更新他们的知识库,提供制度化、常规化的培训。打造升级版的乡村教师,才能提供升级版的农村素质教育。老师们“教得好”,农村孩子才能学得更好。
第八条: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现状】
年近花甲的康定景是江西遂川县雩田镇石下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1995年,他被诊断患肝脓肿后只能依靠流质饮食来维持生命,但康定景却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当了35年老师,带病坚守了20xx年,在繁忙的教学工作外,他还需要照顾自己90岁的老母亲和领养的孩子,生活清贫。还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乡村教师,植根农村,坚守清贫,默默无闻了一辈子。
【政策】
①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 ②省(区、市)、县(市、区、旗)要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xx年以上、20xx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
③各省级人民政府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予以表彰。
④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⑤在评选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方面要向乡村教师倾斜。 ⑥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
【点评】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六
教育的振兴已成为全民族日益迫切的需求,教育应更好地担负起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能否有效的建设一只充满活力,勇于探索,业务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能否成功的关键.青年教师更应成为这只队伍的生力军.我校多年来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把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人微言轻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逐渐加强,并在培训内容上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在上学期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开展了系列专题讲座和微机培训,还进行了优质课观摩及教学基本功比赛,现把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通过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提高了青年教师积极培训的意识
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不论是青年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确定、培训动员大会的安排及程序的制定,还是对培训内容的确定、安排、培训的要求考核验收都亲自过目,予以具体地指导,同时,还参加每一次大型的青年教师培训活动,给予大家很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李校长更是身体力行,亲自督促、参加每一次大小活动的安排和落实。正是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才使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又取得了一定进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全体青年教师认识到位、思想重视、积极参与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
全体青年教师思想上对培训工作极为重视、认识到位。他们更加认识到参加培训不仅仅是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的,更认识到是时代的需要,是人微言轻优秀教师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新生与热爱的需要,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带来负责的需要。因此,全体青年教师都能认真积极的参加培训,做到有事请假,严格遵守培训纪委的要求。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
本学期继续认真组织了全体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和检查措施,要求青年教师真正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增强学习和实效性,要求大家做好学习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定时写出总结和感悟,以更好的指导实践,领导小组的几位成员在校长的组织带领下,于期中和期末对大家的笔记进行了检查。
四、继续加强计算机培训,提高了青年教师就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五、重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以训练保持量,以比赛促提高
六、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全体青年教师通过参加培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而且增强了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了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体青年教师努力把所学到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与班组管理中去,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进取,勤奋开拓,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全校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实际工作中团结一心,甘于奉献,取长补短,积极进取,任劳任怨,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七、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
2.培训对象的针对性不强。
3.加强了培训过程的管理力度,但对培训结果的考核在落实上有一定差距。
4.个别青年教师对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培训重视不够。
建议在今后的青年教师培训中,增强对青年教师师德教风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增强对青年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培训工作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培训纪律要求,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
总之,总结一学期来的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如果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也与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全体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及各有关处室的大力配合分不开。再一次对学校领导、各有关处室、学校工作督察小组的老教师们和全体青年教师表示感谢!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地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力争使青年教师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完成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变,从而真正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我校的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做得更好而努力!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七
根据我校本学期工作要点,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将以追求有效性教学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出效率”为本学科的工作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浓厚教研风气,加强校本研修,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2、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形成学习型群体,全面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1、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每月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次学习围绕有效教学的主题进行,组内老师能有准备地参加学习,准备发言交流,每次教研,大家说话、大家交流。要“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发展的新动态;向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不断提高在小学语文领域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争创学校先进教研组。
2、落实各项语文常规工作,使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做好“六认真”的检查记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写好课后反思、认真做好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规范学生作业及批改要求。组内进行四次定期和一次不定期的检查,并做到检查有记载,有反馈,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发现问题认真及时解决。
3、认真备好精品课,组内教师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班级特点,对教案进行改动、反思。教研组加强对组员的备课检查,使每堂课能用自己满意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4、结合教研课题,上好语文(教研)课。
5、响应教导处提倡的常态课,随时接受教研人员和教导处的推门课。
6、加强教研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邀请听课)。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围绕“经典国学诵读”,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利用早读时间和自习课前十分钟,有计划的背诵经典诗文。
2、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研究、实践的能力。如:中高年级的手抄报,低年级的生活识字等,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社会。
(三)确定本组课题,深入开展研究。
1、教研组继续结合学校课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极其有效性的研究》开展教研工作,并围绕课题组织学习,开展教学,及时记录、交流,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教学业务论坛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继续加强对课堂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及时提炼成个人学期研究方向(问题就是课题),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反思,写成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每人一篇)。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论文、案例、课件评比,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八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xxx5-xxx0年)的通知》(国办发〔xxx5〕43号)、《山东省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xxx5-xxx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xxx5〕60号)和《山东省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鲁政办字〔xxx6〕56号)要求,为加强我市乡村教师(指农村中小学教师,下同)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把发展乡村教育和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为我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基本原则
——师德为先,立德树人。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导乡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师以德化人、言传身教的作用。
——优化配置,提升质量。拓宽乡村教师来源,畅通大学生、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的通道,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形成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均衡师资配置的良性机制。加强培养培训,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
——提高待遇,激发活力。积极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着力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激发乡村教师队伍活力。
——县域统筹,联动实施。强化县域统筹功能,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改进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工作协同配套、联合推进。
三、主要措施
(一)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1.加强乡村学校党建工作。强化乡村学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开展乡村学校党组织书记轮训工作,不断提升党组织书记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大力实施乡村教师队伍“双培”工程,加大在乡村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乡村教师头脑,提高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一支优秀党员教师队伍。
2.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要求,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岗前培训、准入、在职培训和管理全过程。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宣传乡村优秀教师的业绩,充分激发乡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坚持依法治教,引导乡村教师严格遵守廉洁从教有关规定,做到依法依规执教。不断完善师德考核机制,突出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在教师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记录教师师德成长的全过程,不断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二)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
1.规范教职工编制管理。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管理功能,加强区县域内教师调配力度,适当向乡村学校倾斜。区县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定期核定教职工编制。达不到标准班额的农村学校、教学点,小学按照年级(教学班)配备2.4名、初中按照年级(教学班)配备3.7名教职工的标准核定编制。落实农村学校机动编制政策,机动编制全部用于补充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中小学有空编的区县,原则上按照中小学申报情况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及时招聘教师,严禁有编不补使用临聘人员。中小学现有编制总量达不到规定标准总量的区县,可在辖区事业单位总量内调剂部分事业编制用于补充中小学教师,辖区内难以调剂的,可在市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中小学满编的区县,由机构编制部门根据乡村学校实际需要,在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内,利用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对确需补充专任教师的满编、超编乡村学校予以补充。乡村学校使用临时周转编制的管理方式与城镇学校相同。妥善解决公办幼儿园、成人教育中心、乡镇教育管理机构占用乡村学校教职工编制以及提前离岗、长期借调人员等问题,严禁任何部门、单位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学校教职工编制。对现占用教师编制的乡镇教育管理人员,应当于xxx6年年底前完成调整分流。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教学辅助和后勤服务问题。
2.配齐配足乡村教师。自xxx6年起,各区县新招聘教师应优先满足乡村学校需求,原则上到城区学校顶岗实习1-2年后返回乡村学校任教。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可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公开招聘,不分城区、农村学校岗位,统一招聘、统一分配,并向乡村学校倾斜,也可按学校组织招聘。改革完善教师招聘工作,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和任教学科设置考试科目,重点考察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确保新学年正常开学秩序,招聘工作应于每年6月底前完成。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县探索采取先面试后笔试的方式招聘教师。按照全省统一部署,xxx6年起启动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补充计划,力争用2年时间补齐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开展大学生乡村学校支教,由同级财政按每人每月4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继续做好“三支一扶”支教工作。
3.全面推进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严格落实省、市关于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有关规定,加大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力度,每年组织不少于10%的专任教师参与城乡学校交流轮岗。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符合乡镇工作补贴政策范围的,发放乡镇工作补贴。可根据教师居住地与执教的农村学校距离,由学校适当给予交通补助,纳入绩效工作总量,具体办法和标准由区县制定。在集中帮扶高青县教育工作的基础上,xxx6年起组织实施帮扶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和淄博经济开发区教育计划。乡村学校校长岗位空出后,一律在区县范围内通过竞争上岗、组织选派等方式选拔,鼓励城镇学校校长、副校长到乡村学校任职,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乡村学校校长轮换。积极推行乡镇(或学区、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城乡发展共同体等)内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并由乡镇统筹协调相关学校给予一定补助,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继续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工作经历作为评聘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和评选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我市现有正高级教师、省市特级教师和市级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男55,女50周岁以下),凡没有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的,5年内由市及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批组织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1-3年。鼓励支持身体健康、近期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其中义务教育学段由省财政安排资金予以保障,其他学段由同级财政安排资金予以补助。参与交流轮岗人员在年度考核时由区县教育部门单独组织,不占用派出和派入学校的考核优秀指标。
(三)激发乡村教师队伍活力。
1.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积极推进区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研究落实绩效工资总量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足额发放。及时足额发放乡村教师工资,确保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依法为教师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将公办乡村学校缴纳的教师住房公积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施乡村教师年度健康体检制度,所需费用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有条件的区县可由同级财政单列资金予以保障。落实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区县通过社会捐赠等渠道建立县级教师重大疾病救助资金。
2.逐步改善乡村教师居住条件。适当放宽乡村教师购房贷款条件,利用各地消化库存商品房的有利时机,支持乡村教师使用公积金贷款、低息贷款购买住房。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乡村教师居住或工作地点,统筹就近就便妥善解决其子女入园、入学问题。各区县要启动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结合实际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通过3—5年努力,妥善解决乡村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交流轮岗教师及实习支教师范生等的居住问题。区县政府可通过在学校或乡镇驻地购买、租赁等方式筹集周转宿舍,也可利用清理腾退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和现有校舍改建;需要新建的,按照每套建筑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具备基本生活功能(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和水电暖齐全的标准,在乡镇政府或学区驻地建设,山区及偏远学校也可在校内建设。有条件的区县可安排教师通勤班车。
3.完善职称评聘办法。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不作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分配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时要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自xxx5年起,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在规定比例上限基础上上浮1-2个百分点,中级职称评审时乡村学校教师和城镇学校教师分开评审,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予以倾斜。在乡村学校任教(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对于具有资格未聘教师,可采取“退二聘一”的办法逐步解决。
4.建立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乡村教师典型,自xxx6年起,组织新闻媒体开展“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在推报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方面向乡村学校倾斜。在参加推荐省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骨干教师选拔时,乡村教师实行计划单列。
5. 实施乡村学校特级岗位计划。以农村义务教育乡镇(或学区)为单位,每个乡镇(或学区)设立1个特级教师岗位,实行任期制。面向区县内中小学教师公开竞聘,聘期内享受特级教师补贴待遇。期满未能续聘、调离农村乡镇(或学区)一线教学岗位或到达退休年龄的,不再享受相关待遇 。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竞聘上岗。用5年左右时间,为每个乡镇(或学区)配备1个特级教师岗位。农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聘用教师纳入省、市两级教师培训计划。
(四)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1.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市加大中小学师资培训对乡村教师倾斜力度,各区县要统筹安排资金,支持乡村教师培训。选拔部分乡村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重点加强乡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对学科富余教师进行转学科教学能力培训。自xxx6年开始,实施乡村教师和乡村小学校长市级培训,每年培训校长40人、骨干教师160人。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
2.实施名师名校长送教下乡计划。积极选派名师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组织齐鲁名校长、淄博名校长(包括建设工程人选)和乡村学校结对,对乡村学校校长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导帮助乡村学校发展。定期组织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到乡村学校举办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开展同课异构等活动,提升乡村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组织开展“外教乡村行”活动,鼓励支持外教下乡,不断扩大乡村学校、乡村师生参与范围。
3.加大乡村学校订单式教研力度。完善市教研员定点联系乡村学校教研制度,全面实施区县教研员帮扶乡村学校制度,积极推动全市网络教研对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以乡镇(或学区、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城乡发展共同体等)为单位完善乡村学校集中教研制度,努力提高教研质量。引导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组建教研共同体,支持乡村教师参与城区学校教研活动。对乡村学校开展订单式教研活动,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听课、访谈、座谈等形式,与一线教师面对面,提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与服务,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
4.加快推进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乡村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强化技术指导与应用培训。适应“互联网+”新形势,加大乡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加快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优质教育资源共享,xxx7年建成支持乡村学校教学应用的网络课程资源平台。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类活动,为乡村教师提供广泛参与机会。
四、组织实施
(一)明确责任主体。各级政府作为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要把乡村教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谋划支持措施,统筹安排推进步骤,有效推动支持工作。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要加强衔接沟通,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有效合力,统筹推进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
(二)健全保障机制。区县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最薄弱、最迫切的环节和问题。同时,要加强经费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用好每一笔经费,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三)积极宣传引导。各级教育、宣传等部门要广泛宣传乡村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营造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引导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良好风尚。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主动协调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好婚恋等现实问题。
(四)严格督导考核。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市政府定期开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专项督查,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对本区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组织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对在乡村教师支持工作中成绩突出的,要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对工作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
各区县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于xxx6年7月底前报市教育局备案,同时向全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xxx0年12月31日。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九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
二、工作目标:
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实现职教中心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深入落实《新课标》,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法的培训继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新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围绕“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开展学习活动,搜寻研究专题资料。
2、在平时听课过程中,发现有新思路、新模式的教学课,领导及时推出进行观摩。大家互相探讨、研究、点评、发挥自己的教育潜能,力求在研究中发展、在研究中提高。
(二)树立培训新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搞好集中培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校抓教学领导认真备课,及时向广大教师们传递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分析教改形势,并利用集备时间,教研组长组长组织好全组教师进行新课标解读,做好研讨工作。
2、抓好自学。每位教师坚持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并做好记录。同时,做好科研论文、随笔与反思、听课等材料的积累工作。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考评记实工作,期末对教师的理论学习笔记进行全面检查和评比。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既可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切实让青年教师从中受益。
4、加强校本培训管理。建立合理的培训组织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提供人、财、物、时等方面的条件;二是培训执行层,在校长的领导下,教导处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
(三)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质量。
1、以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新课改作为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师,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2、充分利用集备时间,发挥协作优势,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主管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务实求本,扎扎实实。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开展教学常规检查(特别是青年教师)、交流、评选工作。
“振兴民族在教育,振兴教育在教师”,总之本学期将通过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个体优秀、群体协作、敬业爱岗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本原则篇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湖南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5〕114号)文件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乡村教师(包括全市乡、农村镇中心区、村庄学校教师,下同)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师德为先、以德化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提升质量、提高待遇,改革机制、激发活力的原则,力争到20,使全市乡村学校教师来源保障有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教师资源配置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教师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建立“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乡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乡村教师头脑,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加强乡村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配备必要的党务干部,适度加大发展乡村教师党员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乡村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严格查处师德失范行为,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三、大力加强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逐步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到2020年,公费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成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退员补员”的实际需要,制订好公费定向师范生中长期需求计划和年度培养计划,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组织实施。建立完善与国家免费师范生相衔接,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的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确保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有编有岗。
四、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我市农村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任教的,按照中央和省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可申请省财政适当支持。扩大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当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特岗教师队伍。依法加强新进教师招聘管理,县级教育部门根据核定的教师编制总量和当年教师减员情况,制定教师招聘计划和招聘方案,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在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下,按照市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办法组织实施。通过调整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政策和教师招聘办法等方式,探索适合乡村教师招聘的可行办法,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实现男女教师比例相对均衡,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五、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园)长进行360学时培训。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实施培训的主体责任。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教师培训时间和质量。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市、县市区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时建立支持学校、教师使用相关设备的激励机制并提供必要的保障经费。今后一个时期,“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重点支持乡村教师与校长培训。积极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十百千万”工程,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骨干教师,重点支持乡村教师发展,通过培养培训、送教下乡,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整体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特别要加强乡村学校理化生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培训。
六、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乡镇及以下学校在职在岗教师一律纳入乡镇工作补贴实施范围(特岗教师参照执行)。继续落实罗霄山脉农村教师人才津贴,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县区自行设立乡村教师人才津贴。乡镇工作补贴不得冲抵原已享受的绩效工资中的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和罗霄山脉农村教师人才津贴。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班主任津贴,将班主任工作计算工作量,学校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学校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统筹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每年一次对乡村教师进行免费身体健康检查的制度,相关经费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可申请省级财政适当奖补。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乡镇以上政府要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乡村教师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包括大龄未婚乡村教师婚姻难等问题,重点加大救助特困教师力度。支持市教育基金会建立市、县市区两级联动救助特困教师机制。
七、建立乡村教师成长激励机制。20开始,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完善乡村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并切实向乡村教师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结业证书的教师,不再重复参加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与考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适当调整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中级增加5个百分点,高级增加3个百分点,重点用于解决在乡村学校工作满20年和30年,且目前分别还是初级、中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与标准的乡村学校教师。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表彰制度。继续实行中小学骨干教师奖励津贴制度,年度考核结果为“称职”及“优秀”等次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可享受株洲市骨干教师津贴,骨干教师的选拨、培养向乡村教师倾斜。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积极推荐乡村教师参加“湖南优秀乡村教师奖”评选。县市区对在乡村学校任教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鼓励和支持市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开展“最美乡村教师”评选等表彰奖励活动。在评选表彰各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确定特级教师评选指标和评选条件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
八、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级教育部门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合格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聘用1年以上的临聘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用于非教育教学工作。
九、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实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引导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合理流动。强化城市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工作制度,城市中小学教师评聘中级职务应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评聘高级职务应累计有2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乡村学校教师评定为特级教师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服务5年后方可流动。各地可开展定期交流、跨校竞聘、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乡村优秀教师相对稳定。
十、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县市区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细化任务分工,分解责任,推进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到实处。将实施乡村支持计划的情况纳入—2020年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的绩效评估工作指标体系,加强考核和监督。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履职,切实承担责任。要着力改革体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在乡村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成绩突出的基层教育部门,有关部门要加强总结、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并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
加强经费保障。县市区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切实用好每一笔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要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加强经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开展督导检查。市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并建立情况通报与责任追究制度。市政府配合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县市区、乡镇政府要按照本细则的要求,尽快制订实施细则,把准支持重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乡村教育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将本细则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各县市区于2016年6月27日前,将本地实施细则(两份)报市教育局,并由市教育局统一报省教育厅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