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合作意向书的作用篇一
本节课的内容是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首先,教材从光合作用的演示实验入手,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总结出结论,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意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小结】: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1、知识目标: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2、能力目标:锻炼学对生试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能力;
认识绿色植物园的光合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的设计
本课时中的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前后连续性强,每个实验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又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为整个光合作用提出新课题。 因此,这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 坚持启发式教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体方法是: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复习旧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结论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本节课的实际出发,使用多媒体教室,将许多地方用多媒体课件来表达,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经过前一课时的实验学习、探究 ,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学生愿意也渴望重复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探索之路。他们有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加。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①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4400亿吨有机物;②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出的电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本节课。
(二)新课学习
1.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植物的绿叶在光下能吸收co2 ,释放 o2。
2. 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树立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1、光合作用的课件播放:(由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引出)
2、光合作用的结论分析:(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3、通过阅读、观察、动画演示、分析、交流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运用对比法进行学习。
4、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科学家不畏艰辛、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精神
(三)、实战演练—理论联系实际
(五)、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和产物之一淀粉的基础上,再次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从知识的体系上说,先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有利于对光合作用的学习。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及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接触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通过本节课学习,将知识延伸-----为了保护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同时体会科学家探索知识的艰辛,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有耐心,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许多经典实验,本节课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史和实验相结合的新模式。
本课中安排了与“光合作用的发现”有关的多个科学史料。一节课下来,学生仿佛从20xx多年前开始伴随着各时期的科学家重走了光合作用发现这一历史之路,在与科学巨匠的对话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及其中的曲折和艰辛。
存在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如:;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课件的制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处理好细节问题,教学语言应能言简意赅,多让学生说,多与学生交流,吸取学生的创新之处。
合作意向书的作用篇二
课前检查:
1、将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打些比喻,那么生产原料是 ;生产工厂是 ;生产动力是 ,得到的产品是: 。
2、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如何得到?
3、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生物 的产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与生物的 和 。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由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测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新课引入: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根据书本p61图2—55讨论:
1、原料:
2、化学方程式:
3、收集方法:
4、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
收集并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联系实验回忆有关内容;
(1)、观察二氧化碳的色、态、嗅其气味。
记录:二氧化碳是 。
(2)、二氧化碳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
演示实验:图2—56
现象:
原因: 那么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打开啤酒、汽水及碳酸饮料时,你会发现什么?
结论: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的酸碱性
将蓝色的石蕊试液加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
现象:溶液变成 ,说明此液体呈 。
补充:书本p61 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碳的这些物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2)、
所以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3)、
(4)、二氧化碳也有三态的变化,二氧化碳固体叫 。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演示实验: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几滴盐酸
现象:
演示实验: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现象: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 ( )
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演示实验:将上述变红的溶液加热
现象:
那么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co2二氧化碳跟石灰水(主要成分是ca(oh)2)反应,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钙。
演示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者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
现象:
写出化学方程式:
由二氧化碳的性质,你能推测出二氧化碳的用途吗?
四、二氧化碳的用途:
当堂评价:
2、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
4、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
5、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
a、它能溶于水 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6、下列气体中可用来灭火的是 ( )
拓展延伸:
巩固练习:
1、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的原因是 ( )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常温下是一种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填“可以”或“不可以”) 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做 。
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通常情况下不能 也不支持 ,不能供给 ;(2)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 ,使紫色石蕊试液由 色变为 色,化学方程式 ;受热后生成物能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化学方程式 ,这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的原理是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的原理是二氧化碳是植物 的原料。二氧化碳用于制碳酸型饮料,原理是二氧化碳与 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还可作致冷剂,保存食品,人工降雨,原理是 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
6、下列有关co2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
b、co2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利用co2不支持燃烧的物理性质可以用来灭火
d、固体 co2又叫做干冰
7、写出稀盐酸跟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8、写出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反应方程式
9、写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
10、有一种无色气体a,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能溶液于水生成b,b呈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成c和气体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据此推断出a、b 、c的化学式:a b c 。
写出a溶于水生成b的反应方程式: 。
写出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方程
式: 。
11、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研究。
研究课题: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满3~4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 气体。
(2)将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发现试纸变红色,则说明该气体中含有能与水反应且生成的溶液显 性的气体。
(3)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大量含有 气体。
合作意向书的作用篇三
我个人认为,不论是哪一章节,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都要以以下3点为依据:1、课程标准;2、学生的身心特点;3、现有的教学条件。课程标准可以给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方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有的教学条件则决定了教学的可行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先整体考虑整个章节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本章节光合作用是整个初中生物中很重要的一节。与后面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都有紧密的联系,也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章节光合作用的主线是:“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而本节是第4课时,着重解决“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这2点。在前3个课时,通过对光合作用发展史的学习和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定义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本节应当对前3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升。本节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用一个个相衔接的问题将教学内容串联。
1、引入。本节可以采用通过复习的方式引入。对于较好的班级,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通过对前3节的学习,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并可请学生到黑板写出。如果学生水平不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场所在哪里?将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分解,然后再黑板上写出。
2、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有两个: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变学生容易理解,因为前3节课的实验对学生已经进行了铺垫。因此,直接提问:光合作用中,有没有物质的变化?如果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反应式学生不难看出。但能量的转化学生理解起来会困难一点。因为能量的守恒定律学生要到初二学物理时才知道。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活动,也通过问题进行:能量有哪些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回答),学生一般都能答道热能、光能、电能、风能等等,知识面广一点的还能答道核能、化学能等。可以将学生的主要答案罗列在附板书处。接着再问:能量可以传递吗?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吗?问到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有很多,有的认为能,有的认为不能。这是可以举例:如冬天时,比较冷的手放在暖手器上就能感到热,说明什么问题;打开灯,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等,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例子,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可以让学生明白:能量有多种存在形式,并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有了这个知识准备后,在让学生回答:光合作用中,有能量的转化吗?这是学生再来理解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就容易多了。
3、光合作用的意义 。如果学生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实质,对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就很顺利成章了。这时可以提问:你认为光合作用有哪些意义?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想,尽可能地举例。最后,将学生们的回答进行归类,总结出光合作用的三点重要意义。
4、光合作用的应用。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检测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掌握情况。书上给了一个合理密植的例子,但还不够。因此,设计了3个问题:为什么要大力提倡保护森林、植被?为什么卡尔文要从植物中找石油?可以怎样解决航天员在长途航行时的基本生活问题?设计第1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并为以后的环境保护内容做铺垫。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理解,学生不难回答这个问题。第2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在本章节最开始引入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一位叫做卡尔文的科学家带着他的研究队伍在世界各地的森林里找植物,找到一种当地的特有植物就带回实验室研究,有人好奇地问他们在干嘛,他们回答说在找石油。为什么会在植物中找石油呢?当时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但是我并没有给出正确答案。这个时候再次把问题提出,学生就容易想到原因了。第3个问题主要是来源于现在航天业中一个还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就是以后如果要到其他星球,宇航员可能会在宇宙飞船上待几年,他们所需的食品和氧气的量是很大的,但光靠携带几年所需的食品和氧气是不现实的,因此请学生考虑解决途径。选择这个问题一是学生对航天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二是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最终答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是容易让学生联想到与光合作用结合,四是可以为以后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做点铺垫。果然,在讨论第3个问题时,学生非常踊跃。
5、作业。可以将上段所提的3个问题作为课堂作业。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事先印制一张小提单,选择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如填写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实质等,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书面的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由于有了能量守恒定律的铺垫,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第2个实质:能量的转化变得容易了。由于本堂课基本以问题开展,学生回答很踊跃,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尤其是在回答最后3个问题时,学生想得很多,但很多学生都能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去考虑,可见学生能够运用所以知识去解决问题了。但是,由于学生非常活跃,所以在课堂上还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控,避免课堂混乱。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可以增加5分钟左右的书面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