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浅谈物业管理现状与前景篇一
;摘 要 本文从我国不锈钢产业的政策、生产和消费情况出发,对国内不锈钢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国内不锈钢产业的发展特点,对“十四五”期间不锈钢产业的發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不锈钢 产业 市场 消费
一、政策环境分析
近几年,绿色经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带动了我国不锈钢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海洋新型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设备、高铁以及核电等国家基础设施领域为我国不锈钢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国际贸易保护的影响日趋突出,国际反倾销案例不断增加,我国不锈钢产品及其进出口受到影响,面临潜在风险。
二、行业现状分析
(一)生产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不锈钢产能约4000万吨,近几年产能利用率一直在60%~70%之间,2019年提高到73.5%,但未来几年国内不锈钢产能仍在继续增长,产能过剩情况凸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2019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2940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200系(cr-mn钢)、300系(cr-ni钢)、400系(cr钢)占比分别为34.8%、45.9%、18.7%。200系同比增长23.8%,增长速度最快。
从分布地域看,我国不锈钢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的经济发达地区,三个区域的不锈钢产能占比超60%。同时,围绕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和山东,形成了四大生产和消费集群。
从产品外形看,国内不锈钢板带材生产企业占比约90%,以青山、太钢、德龙等为代表的不锈钢企业,通过低成本、差异化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引领国内不锈钢市场发展。
从产品结构看,200系以青山和北海诚德为代表,主要采用小高炉冶炼工艺,成本竞争优势明显;300系以太钢、宝钢、酒钢不锈为代表,在品种规格、质量、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技术力量雄厚;400系以太钢、宝钢、明拓、青山为代表,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成本优势。此外,近几年我国的双相不锈钢发展迅速并已初具规模,2019年其产量为18.09万吨,同比增长12.6%,在石化、油气输送、化学品船制造、核电、装备制造、建筑等高端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
(二)市场情况分析
我国不锈钢消费量基本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2405万吨,同比增长12.8%,人均消费量约17.2kg,已接近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从消费结构看,不锈钢可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大类。目前我国不锈钢最大的应用领域是民用金属制品领域,产品包括日常用餐具、刀具、保温杯等,约占不锈钢消费总量的27.6%。其次是建筑领域,占比约为24.6%。工程机械和电力机械占比分别为18.4%和11%,也相对较高。若将消费终端分为建筑业和制造业,则制造业不锈钢占比约75.4%,与普钢超过50%用于建筑领域的结构差别较大。不锈钢需求更加多元化,需求量的增长基础也更牢固。
在进出口方面,2010年起我国成为不锈钢净出口国,此后的年进口量维持在70~90万吨水平。2017年受印尼低成本不锈钢的冲击,不锈钢的进口量明显提升;2018年中国不锈钢进口量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印尼;2019年在反倾销的影响下,从印尼进口的不锈钢量大幅下降至48.51万吨,下降了63.33万吨。在出口量方面,由2010年的153.78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385万吨后进入瓶颈,近三年基本维持在380万~400万吨之间。主要原因在于近几年贸易摩擦加剧导致出口难度加大,再加上印尼不锈钢产能的释放,阻碍了出口的进一步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不锈钢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未来我国不锈钢的高端发展方向主要为以铁素体不锈钢、高氮不锈钢、经济型双相不锈钢等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型不锈钢,以环保设备、国防装备、新能源、海工、航空航天用不锈钢等为代表的特殊领域用高性能不锈钢以及以耐热不锈钢、抗菌型不锈钢为代表的高功能型不锈钢等,其应用量虽将持续增长,但所占比例仍将很小。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5221.8万吨,较2001年增长约1.7倍。我国是不锈钢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国家,2001—2019年,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长2867万吨,占全球不锈钢增长量的86.8%。我国不锈钢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内需拉动,目前我国不锈钢人均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未来产量增速有限。
从品种结构看,2009年起,200系不锈钢占比不断提升,2019年占比达34.78%,且仍有继续增长之势,表现为青山、山东盛阳等企业对200系产品的增产复产。虽然300系和400系不锈钢的实际产量均有所增长,但占比呈下降趋势。实际情况是我国不锈钢装备水平和产品链延伸程度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这也反映出我国当前不锈钢消费水平不高。
200系产品作为300系的低镍替代品,在耐腐蚀、压延性等方面较300系仍有较大差距,已被许多发达国家放弃。我国深入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战略,在国际上获得了可观的铬镍资源,有力地保障了我国不锈钢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的消费档次也将逐步提升,向中高端发展。预测未来200系不锈钢,特别是低质化不锈钢将逐渐退出市场。
(二)传统不锈钢冶炼工艺受到rkef+aod工艺冲击
传统不锈钢冶炼工艺包括以废钢为原料的eaf+aod工艺和以高炉铁水为原料的转炉/aod工艺,前者特别适合生产300系高端不锈钢,后者采用高碳铁水冶炼400系不锈钢,成本上更为经济。由于资源条件不同,欧美企业更多地采用eaf+aod工艺,产品以高端为主;我国太钢、宝武和日本jfe、新日铁主要采用以铁水为原料的工艺。
以青山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开发出rkef+aod双联工艺,改变了世界不锈钢坯结构,使不锈钢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给传统不锈钢冶炼工艺带来严峻挑战。但rkef+aod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红土镍矿中硫、磷等元素含量较高,增加后序冶炼负担,影响产品品质,一般不用于生产食品药品等高端不锈钢产品。此外,镍铁和红土镍矿资源的价格变化也可能导致该工艺未来发展面临潜在风险。
(三)全球铬镍资源分布不均,掌控资源成为不锈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球每年镍产量约230万吨,主要来自印尼、菲律宾、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占全球总产量的55%以上,其中印尼、菲律宾是世界上重要的红土镍矿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镍资源储量占全球镍资源的3.15%,每年镍矿产量不足10万吨,需从国外大量进口,主要进口国为菲律宾、印尼等。全球铬矿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南非,占全球资源量的95%。我国铬矿资源非常匮乏,年产量约11万吨,对外进口率达98%,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土耳其和阿曼等。
不锈钢原料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超70%,其中镍、铬资源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掌控镍、铬资源对保证稳定供应、降低原料成本乃至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国内外主要不锈钢生产企业,如jfe、新日铁、酒钢、太钢、青山等均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保证原料资源的稳定。此外,我国企业也陆续在印尼建设rkef法镍铁生产项目,青山、八星与广新联合投资建设的20条镍铁生产线已投产运行,江苏德龙的15条镍铁生产线已投产运行,新兴铸管、金川、振石、安塔姆、恒顺、现代、华迪等企业也纷纷在印尼建设镍铁项目,目前在印尼镍(金属镍)产能超70万吨。
(作者单位为鞍钢集团经济发展研究院)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浅谈物业管理现状与前景篇二
;摘要:面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除自身的价值外,还拥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及经济价值。本课题拟以全新视角,利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并结合作者暑期社会实践经历,从多方面对面塑艺术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敏锐地发现目前面塑行业主要存在缺乏宣传、传承难、人们对非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在传承的基础上可对面塑工艺、展示手段及传播媒介进行创新等建议。
关键词:面塑;发展现状;趋势
一、面塑文化概述
(一)我国面塑历史由来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面人等,是用面制成的民间工艺品,被称为“中国的雕塑”,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面塑是从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风俗发展而来的,主要分为食品面塑和祭品面塑。面塑文化更是流传甚久,在婚丧嫁娶时和重大节日时它都是必需品,其颜色艳丽多彩,造型丰富独特,多象征着美好的寓意。
(二)我国面塑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面塑文化发展至今,已大致形成三大流派,各流派为面塑文化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许多面塑艺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致力于面塑文化的传播。随着国家以及各地政府部门对非遗文化的高度关注,在全社会掀起了广泛的“非遗热”,面塑已逐渐发展得蒸蒸日上。
二、我国面塑文化发展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
国家的经济基础变动对面塑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目前面塑行业的经济环境较好,有助于其稳定发展。
(二)政策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文化交流在国家治理和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了缓解当今部分非遗文化日渐衰落的趋势,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要充分发挥非遗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2)
(三)社会环境
在国家的重视及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面塑以各种人物或模型形式出现在世界面前,面塑文化也进一步走向世界,面塑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除此之外,目前全国各地已设立多家面塑工作室,经常举办面塑非遗展,电视台也录制了纪录片在电视、网络媒体上进行传播。
(四)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推动着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发展和职能时代的到来,虚拟形态的共享和传播手段日益普及,若能有效将其与面塑结合,这对面塑行业的传播将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面塑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宣传
近20%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机会没有了解面塑,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面塑作品,难以真实感受它的细腻美丽。
(二)传承难
目前面塑传承主要是以师徒相传为主,没有教材,没有标准,且传承人的年龄多是在40~60岁之间,这也就可能导致面塑传承后继乏人。手艺人大多通过卖出作品来获得收益,而这就对其作品质量有着高要求,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练习过程中,难以维持生计。
(三)对“非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年轻人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有了很大改变,多数人更向往快节奏的生活,这也就导致了当前面塑传承人断层现象非常严重。人们普遍形成了一种更加追求财富、权力及社会地位的满足状态,“人往高处走”就是社会成员普遍的价值观念,传承人的流动也会深受这种现象的影响,这直接关乎到面塑保护的持续性。
四、面塑发展趋势研究
(一)传承是基
鉴于面塑传承人平均年龄较高及大多数人对面塑的接触甚少,可大力推动面塑技艺进校园。高校可设立选修课、非遗社团来助力面塑文化传播。
(二)创新是光
1.面塑工艺的创新
由于各地在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面塑作品无论是在风格或是品种方面已有较大区别,如在黄河流域的面塑,其大多以古朴、豪放的艺术形象为主,而在长江流域的面塑作品则更偏向于精致、细腻。(3)若能将以整合,对面塑美感的提升一定大有帮助。
2.展示手段的创新
面塑展示一直是以实物展示为主,由于难以搬运或搬运过程中损坏较大无法在很多地方举办展览,许多人没有机会亲眼见到。在当前大数据、“互联网+”暴风时代,运用虚拟技术,实现非遗项目多元展示。可利用三维影像、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立体、动态地展示活态艺术。采用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方式,可以使调查成果以直观便捷的方式向大众展现一个全面而活态的文化空间,在真实与虚构、客观与主观中跨越时间与空间去体验面塑文化遗产的整体效果,从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4)
3.传播媒介的创新
现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迅速爆红,虽然使人们陷入了发达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但是却为面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如若借助这一平台,再利用网红的人气以及信息传递的快速化,面塑的影响力将会愈来愈大。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与动力,所以面塑发展与传承也离不开教育的推进,所以面塑技艺进课堂不再仅仅一种口号,而是要切实落到实处。相关教材也应该完善改进,真正的将面塑知识与基础文化知识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经济往来频繁,文化交流也是数不胜数,让面塑走出国门当然意义重大,让其扩大影响力任重道远。面塑作为非遗的一部分,也代表了中国的美好形象,互送文化礼品,外出展示,领导会晤,友好论坛等活动,都是面塑扩大在国外影响力的重大机会。同时中国影视剧拍摄过程中,也应将面塑优秀精华融入其中,进而传播到海外,增强文化自信!
五、结语
面塑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的潮流中,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形式上积极创新,面塑文化在面塑传承人的努力下不断丰富,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斷创新,不断前行,中国的传统面塑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必将铸造面塑文化的新辉煌。
注释:
《在文化交流中彰显文化自信》,尹洁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传统艺术面塑的创新》,杨雪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浅谈物业管理现状与前景篇三
;书馆培养为辅、培养目标趋向综合化、入学考试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研究生教育 统计分析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已从1981年的2个发展到2011年43个[① 2011年实际招生单位为43个。2011年具有招收图书馆学硕士资格的单位不止43个,只是有些招生单位在2011年没有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如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2010年招收了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则没有招生计划。]①。本文拟对我国2011年的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分析,以期全面了解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状况及发展趋势。
1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良性发展时期——招生单位不断增多,招生数量不断增长。尤其可喜的是,2011年全国15个招生单位将开始招收“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这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现包括三大部分:图书馆学博士教育、图书馆学学术学位硕士教育(包括硕士课程班)、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因我国图书馆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数量和招收规模都比较小,且2011年是我国第一次招收“图书情报硕士”,硕士课程班的招生人数数量又有限,因此,笔者主要对2011年图书馆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
1.1 总体招生情况
1.1.1 招生单位名单及各单位招生人数 笔者查阅了各招生单位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并参考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有关信息[1]。经统计,全国共有43个单位于2011年招收图书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其中,有24个招生单位共计划招生176人,15个招生单位按院系(所)或一级学科共计划招生1 146人,4个招生单位未公布计划招生人数(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招生人数是计划拟招生人数而非最终招生人数,各招生单位会根据国家下达计划结合各专业生源实际进行动态调整。而且,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是按一级学科“120500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② “120500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是原来的一级学科名称,2011年新颁布的一级学科名称为“120500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②进行招生的。
1.1.2 硕士点所在院系部门 招收图书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43个招生单位中以学校院系名义招生的有38所,其中有10个管理学院、6个信息管理学院或系、5个公共管理学院、3个经济管理学院、2个训练部、1个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1个商学院、1个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1个社会历史学院、1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个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1个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1个图书情报档案系、1个信息资源管理学院、1个医药信息系、1个资讯管理系和1个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以图书馆名义、研究所名义或其他名义(实际上是图书馆)招生的有5所,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
1.1.3 招生规模与地区分布 随着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调整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是从1981年开始的,当时只有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招收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到2003年招生单位已经发展到27个,2005年为33个,2006年为40个[2],2008年42个[3],2011年已经增长到43个(见表2)。可以看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招生数量逐渐增多,地区分布更加均衡(见表3)。
43个招生单位分布在8个地区,平均每个地区有5.4个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从表3可见,我国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的特点,其中,华东地区的硕士点数远远高于平均数,而北京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与平均数相近。相对而言,华南地区的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在地理分布上比较少,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与2005年相比,除北京地区减少1个和东北地区没有变化外,其他地区都有新增图书馆学硕士点,增幅最多的是华东地区,新增4个。而与2003年相比,华东地区增幅达到8个。这说明华东地区图书馆学硕士点发展速度较快。
1.2 研究方向
1.2.1 研究方向统计 除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和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所院校招生不区分研究方向外,其他招生单位都在专业招生目录中列有研究方向,且多数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是多元的。为便于统计,笔者对多元研究方向进行了拆分,其中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管理研究”拆分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图书馆管理研究”;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与信息服务理论与技术研究”拆分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理论与技术研究”。笔者将拆分后所得119个一元研究方向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以下简称《中图法》)进行分类,共分3大类(一级类目)和27个小类(四级类目)。
1.2.2 研究方向与类目设置 按招生单位设置的研究方向来看,39个招生单位119个研究方向划分为27个小类(四级类目)。
1.3 考试科目
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考试科目包括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和加试科目。
1.3.1 初试科目
1.3.1.1 初试科目概况 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为4门。从统计来看,各招生单位第一门考试科目均为“思想政治理论”。第二门考试科目绝大多数招生单位为“英语一”,只有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和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为“英语一或日语”,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和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
43个招生单位的第三门考试科目多为专业课,如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是“管理学”,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是“信息组织”。只有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数学三,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是“数学三或应用统计学”。43个招生单位的第四门考试科目都是专业课,如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是“图书馆学基础或软件基础”,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是“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3.1.2 初试科目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43个招生单位86门专业课初试科目中,科目名称并没有统一,而是五花八门。有些学校还提供了多个考试科目供考生选择,如中国科学院不同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第四门考试科目为“(985)图书馆学基础或(986)软件基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第三门考试科目为“(任选其一)303数学三或604计算机基础或605管理学概论或606军队信息化建设概论或623军事学基础理论”。为了能清晰地看出各招生单位的考试科目,笔者对这些考试科目进行了汇总合并,如“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组织”、“信息组织与检索”都归为“信息组织”;“情报检索与情报研究”、“科技信息检索”、“情报检索语言”、“文献检索”和“信息检索”都归为“信息检索”。
一般来讲,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科目应该与该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致。核心课程既体现本科教学的成果,又奠定了研究生教学的理论基础。我国图书馆学本科7门核心课程为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组织、信息描述、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信息存储与检索、数字图书馆、目录学概论(是在2003年4月在湘潭大学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确定的)[4]。而2011年图书馆学研究生招生专业课排前10名的课程中,只包含了本科的3门核心课程(虽然有3个学校3门考试科目涉及到目录学,2个学校2门考试科目涉及到分类)。而2005年图书馆学研究生招生专业课排前10名的课程中基本包含了本科的7门核心课程,说明2005年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与研究生专业课入学考试科目趋于一致,保证了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的连续性。而2011年则更多地增加了“信息管理”、“图情档综合”、“信息资源管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学”、“图书馆学综合”等内容。这说明,在图书馆学硕士考试科目中,更加重视综合能力及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而减少到图书馆学具体内容的考查。
1.3.2 复试科目
1.3.2.1 复试科目概况 图书馆学招生单位一般都有严格的复试制度,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外语听力和口语进行测试和考核。多数招生单位在招生简章或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了复试的要求和复试科目,如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注明其复试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笔试综合考试内容含文献编目、图书分类、主题法等知识内容,面试主要对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分析能力的考核,采用中英文双语提问并双语回答。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复试包括专业知识、英语笔译、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等内容。
有些招生单位在招生简章或招生专业目录中未明确注明复试内容,而提示“初试成绩公布后复试时再说具体的复试内容”,如中南大学医药信息系。有些招生单位在招生简章或招生专业目录中则完全未提复试内容,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等。
绝大多数招生单位都在招生简章或招生专业目录中详细注明复试内容,包括笔试科目。如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的笔试科目是“文献分类学”;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为“图书馆学基础”;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的为“信息组织”。
1.3.2.2 复试科目统计分析 在43个招生单位中共有31个招生单位明确列出了复试笔试科目,加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三个招生方向的复试笔试科目不同,共33门复试笔试科目,只是有些单位列出数个复试科目供考生选择,如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复试笔试科目为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应用或信息利用理论与方法。在统计时,笔者分别作了统计。
1.3.3 加试科目
1.3.3.1 加试科目概况 在43个招生单位中,有些招生单位特别注明不招收同等学历考生,如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就在招生目录中注明“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历”。24个招生单位注明招收同等学历考生,但对同等学历考生做了特别要求。如,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注明同等学历考生须有明显专业特长或本专业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并且加试信息检索和信息资源建设两门科目。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要求有两名高级职称专家推荐。
有些招生单位对同等学历考生的加试科目进行了统一,如浙江大学按报考的门类,图书馆学应加试计算机基础(乙)和大学语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加试科目与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情报学、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相同。24个招生单位明确给出同等学历考生所考科目,如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为“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分类学”;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的为“信息检索”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的为“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与用户”。
1.3.3.2 加试科目统计分析 在43个招生单位中共有24个招生单位明确列出了同等学历加试科目。24个招生单位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试一门科目,其他单位都加试两门科目,24个招生单位共计46门加试科目。
1.4 参考书目
1.4.2 复试参考书目 43个招生单位中有17个招生单位在2010年底之前给出了2011年复试参考书目,这些复试参考书共23本。17个招生单位的复试参考书中,只有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共有参考书《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共有参考书《信息组织》(戴维民)外,其他单位的复试参考书各不相同。如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参考书为《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黄如花)、《信息素养》(张厚生、袁曦临)、《学术数字资源引进与管理》(李爱国)和《图书馆学导论》(于良芝);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的参考书为《目录学教程》(彭斐章等)。
1.4.3 加试参考书目 43个招生单位中有7个单位给出了13本加试科目参考书。只有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有1本相同的参考书《文献分类学》(俞君立)外,其他单位的加试参考书各不相同。如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加试科目参考书为《信息服务与用户》(胡昌平)和《信息资源共享》(程焕文、潘燕桃),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为《信息分析与预测》(查先进)和《信息组织学》(史国华)。
1.5 导师
招生目录中只有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山西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等共8个招生单位注明了导师姓名,其他35个招生单位则在研究生报名时只报专业不选导师,入学后进行师生互选。实际上,绝大多数招生单位存在一个“潜规则”,即越早与导师联系,效果越好。在与导师的联系中,学生可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本学科的研究重点,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致在入学后,师生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互选。
1.6 专业要求
一般招生单位对跨专业考生未作特别要求,只有少数招生单位对跨专业考生有明确的规定,如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就规定“跨学科考生须有明显专业特长或本专业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并且加试信息检索和信息资源建设两门科目”。
有些招生单位对部分专业优先招生,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就注明“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优先”。
1.7 考试试题
考试试题是学生复习的航标,试题的提供有助于考生掌握学校的出题方式和出题模式,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复习考试内容。在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中,有些招生单位不提供历年考试试题,如郑州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注明“我校不出售历年考研试题,不举办考研辅导班”。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注明:由于近年国家考试科目变动较大,该校不再提供历年以及当年的专业试题。
有些招生单位则为考生提供购买历年专业课考题,如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注明历年专业课考题可以与学校档案馆联系,中南大学医药信息系前三年考过的试卷可以在周一至周五在中南大学校本部三办公楼301购买到。
有些招生单位还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方便,把历年试题放在网上供考生参考。如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至2009年考研真题[5]、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历年试题[6]、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2005-2010年考试真题[7]、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7-2010年考试真题[8]、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07-2010年专业试题[9]均可在相关网站上免费下载。
2.1 招生规模适当扩大
社会对高学历的最求,导致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研究生需求增大。因此,各招生单位会适当扩大图书馆学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未来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应该是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10]。而且随着一级学科招生政策的实施,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将逐渐增多,硕士点数量也会增加。同时,在一些偏远地区,尤其是宁夏、新疆、青海、甘肃、海南、贵州、西藏、内蒙古、江西等地没有一所图书馆学硕士招生单位,这些地区也会逐渐申请培养高级图书馆学人才的资格,培养图书馆学高级人才,推动当地图书馆学的发展。同时,2011年开始招生的“图书情报硕士”,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图书馆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当然,在增加图书馆学硕士点招生数量和招生单位的同时,应该考虑与社会需求的接轨问题。“图书情报硕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为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学实践接轨迈出了一大步。
2.2 培养模式以院系培养为主、类图书馆培养为辅
全国43个招生单位中有38个是以院系名义招生的,这些院系的图书馆学专业多数与同族学科在一个院系,少数与相邻、相关学科同在一个院系。图书馆学的发展离不开同族学科、近缘学科,图书馆学专业可以充分利用院系其他专业的各种资源,促进学科之间的共同发展。但是,图书馆学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招生数量,而不要被其他学科专业挤压。有人认为高校图书馆来培养图书馆学研究生是一个可以推广的模式[10]。但是,近年的实践却并非如此,如2005年的31个招生单位由类图书馆——以图书馆名义、研究所名义或其他名义(实际上是图书馆)来进行招生和教学的有7个,占22.6%。而2011年43个招生单位中由类图书馆来进行招生和教学的只有5个,占11.6%。这说明图书馆来培养研究生这种模式并没有受到大家的公认。一些原来是由类图书馆来招生的单位,现在也变成由院系来招生,如河南科技大学由图书馆招生改为由管理学院来招生。院系招生的好处在于院系拥有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而且还可以利用院系里其他专业的资源、师资力量,实现专业间的学术交流、资源优化、资源互补和资源共享。因此,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还是以院系培养为主,类图书馆培养为辅。
2.3 培养目标趋向综合化
虽然各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很多,名称各异,且各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师资、设备、资源等优势,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教育特色。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在39个招生单位119个研究方向27个小类(四级类目)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信息资源及其管理、信息与传播理论和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43个招生单位的86门初试专业科目中,除了排在第一位的图书馆学基础外,第二位至第七位的分别为“信息管理”、“信息检索”、“图书情报档案综合”、“信息资源管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基础”、“信息组织”、“数学”;31个招生单位的33门复试笔试科目中,与“图书馆学综合”同排第一位的是“信息资源管理”、第二位是“信息检索”;24个招生单位共计46门加试科目中,排在第一位的为“信息检索”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位为“信息组织”,第三位为“计算机基础”、“文献分类”、“信息分析与研究”、“信息服务与用户”。这说明图书馆学硕士考试科目中,无论是初试科目,还是笔试科目和加试科目,都更加重视综合能力及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方面以及综合知识的考察,而减少了对图书馆学具体内容的考察。
因此,从考试科目和研究方向的设置可以看出,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向着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向着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
2.4 入学考试透明化
各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为考生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正如上文所述,多数招生单位不仅为考生提供参考书目,还为考生提供历年考试试题,使考生对所报考专业的考试范围、考试科目、考试试题形式等信息有所了解,使得校外考生和校内考生基本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复习。而且,43个招生单位中有21个招生单位还提供本校各专业(包括图书馆学专业)往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例信息,如北京大学提供2008-2010年的报考录取情况[11];南京大学研究生院[12]和南开大学研究生院[13-14]提供2003-2010年的报考录取情况。考试相关信息的公平获取使得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逐渐透明化,更加有利于各位考生报考。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浅谈物业管理现状与前景篇四
写字楼管理内容与过程
一、前期管理
二、接管验收
三、入住管理
四、日常运行管理 1.安保管理
2.工程管理
3.保洁绿化管理
(1)清洁重点部位确定(2)清洁标准(3)清洁工作程序(4)害虫消
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保养费;绿化养护费;清洁卫生费;公共秩序维护费;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共责任保险费;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
在上述规定的框架下,写字楼的成本大致可划分为四大部分: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30-40%公共能源,占总成本的20-30%;营运成本,占总成本的20%左右;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10%左右。
二、写字楼成本精益控制方法
成本的精益控制,是指借鉴工业企业精益生产的成本控制思想和方式,在写字楼的经营管理中,实施成本的精益控制,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争取更多的赢利。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其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
写字楼物管企业,应在消除一切浪费、不断改进、及时调整的精益思想指导下,对写字楼经营管理成本进行精益控制。
1、成本临界点控制
包括:公共设备设施运行的电费、公共照明电费、以及写字楼企业自己的办公用电三部分。第二,配合国家或地区的电力优惠政策,安装相应的电表可节约能源费。第三,为了分析、控制设备设施用电,除了设备设施的总表外,为大型的设备设施安装专项计量电表。第四,为了分析、控制公共照明用电,以每层楼为单位安装电表。第五,为物管企业自用房安装电表。计量无遗漏是能源成本精益控制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管理无空白点。做到只要使用能源方,都要能被计量。有相应的能源使用规定,派专人负责开关和控制运行时间。杜绝一切可能的无管理现象,如长明灯、夜班时间因责任不明确或安排不当而无人关闭的用电系统等。可以通过能源小组定期对写字楼进行全面的巡查来杜绝能源管理的空白点。能源小组寻找可能的空白点,制订管理控制的措施改进,达到不断修正、完善的目的。
再次,电价核算准确。因为电力部门根据枯水季节和丰水季节分别实行两种平均价格,而且每天按照丰、平、谷三个用电时段分三个不同的标准计量电价,所以实际电费单价需要从总电费和使用小时两个指标反算得到。另外,大型写字楼的框架结构决定了房间可任意割断,所以,供电部门不可能实施户表工程。为了降低物管企业的成本,从总表到每位顾客办公间的线路损耗就只能通过顾客平摊的方式弥补。所以,向顾客收取的电费单价应考虑上述两个因素,并核算出一个相对固定的单价数额。物管企业应每月制定能源成本核算表,清晰展示当月的能源成本负担情况。
需求高峰期和低谷期,重点安排服务能力,而不是平均分配服务能力。第二,从空间上落实服务责任,在不同服务时段采取定岗定员和值班结合的排班方式。
对比写字楼、宾馆和商场的服务需求,如表2所示,分析写字楼每天的需求高峰期和低谷期。
写字楼全年的服务需求高峰期和低谷期也比较明显。由于写字楼租赁顾客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所以,可以按照节假日将写字楼服务排班分为工作日班和节假日班。每个工作日班又可以分为服务高峰定岗定员制和服务低谷值班制,而节假日班可分为周末和大假两个班。企业根据各种班次的服务需求强弱和特点以及管理重点,安排服务岗位。如在服务高峰期配以定岗定员的较高的服务能力;在低谷期(节假日等)以值班方式提供服务;以处理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为标准来满足较低服务要求;值班小组人员少,以团队方式相互协作,小组内员工一专多能,比如工程维护人员在需要的时候协助保安,共同完成值班任务。
最后,写字楼人力成本的精益控制,要以全体员工一专多能为前提和基础,在能满足服务需求前,不能一味地强调减少人员数量。必须提高人员质量,对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长期培训和岗位轮换实习,并将培训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才能高质量地柔性规划服务能力,达到人力成本精益控制的效果。
写字楼物业的租约与租约谈判
写字楼租客与业主的权利和义务要在书面租赁契约中具体确定,租金定期增长的数量或幅度。显然,各城市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当地通货膨胀的水平。然而,由于消费者价格指数有时变化幅度非常大,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或政治经济不稳定的地区,这就使得租客很难接受用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租金向上调整的基础这样一个条件。因此,租客和物业管理经理更愿意商定一个固定的年租金增长率或增长量,该增长率或增长量在整个租赁期间内有效,例如月租金在整个租期内每年增长10元/平方米或每年上调8%;当租期很长时,也可规定每2年或3年将租金调整一次。为了令租赁双方共同承担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有时规定租金可以按消费者价格指数调整,但同时又规定一个上调比例的最高限,这样,在最高限以内的风险由租客承担,最高限以外的风险由业主承担。
在写字楼物业租约中,并非所有的物业运营费用都要以租金的形式来收取。在“毛租”的情况下,业主要支付物业运营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并且要在所收取的租金中包括这些费用,但这种租赁安排在大型写字楼出租中并不多见。通常的做法是,一些运营费用如能源费用,可由写字楼的租客以某种方式按比例分摊,由物业管理公司向租客单独收取后直接交给供电部门,这种代收代缴的方式很受业主或租客欢迎,因为物业管理公司通常是按租金的一定比例收取物业管理费,如果将运营费用加到租金里面去,业主或租客多少会有一种多支出了物业管理费的感觉。
装修投资或支付其它费用,但在租赁期间内,这笔资金还是要通过种种方式归还业主的。这样做一个好处就是能保证租约中所规定的租金水平与市场水平相当。
另外折让优惠可能会体现在租约续期的有关条款上。如果租客预计由于自己业务的发展可能会在未来增加承租面积,则一般希望业主在将来(一般是租约期满)能满足其扩展办公空间的要求。除非写字楼市场很不景气,否则业主很难接受这一做法,因为有时为了满足当前租客的这一要求,可能会使其腾空的写字楼面积之空臵时间增加,从而减少租金收入。作为一种替代的办法,业主通常可以给租客一个优先权,即如果租客想扩大其所承租的写字楼面积,而其原租用的写字楼单元之相邻单元又处于空臵状态的话,则该租客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租权。有时租客还会要求在租约中加上于原租约条件下续租的条款。然而,业主不愿在租约期满时赋予租客过多的权利。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期限较长的租约所规定的租金在租赁期间内很难赶上市场租金水平的可能变化,尽管有租金定期调整的条款在发挥作用,但实际租金常常低于市场租金;另外,在租约期满时赋予租客一定的权利也并不能保证其继续承租。在某些时候,租约中还会包括有关提前终止租约的条款,规定租客只要提前一定的时间通知业主并按规定缴纳罚金,租客就可以提前终止租约。
写字楼管理与服务的要求
写字楼管理可围绕“安全、舒适、快捷”六个字展开。安全是指让用户在写字楼里工作 安全放心;舒适是指要创造优美整洁的环境,1写字楼防火要求高,应特别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管理。一定要教育员工、业主、租户遵守用火、用电制度,明确防火责任人,熟悉消防基本知识,掌握防火、救火基本技能;加强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完善消防设施,落实消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
四、重视清洁管理
清洁好坏是写字楼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关乎大厦的形象。由于写字楼一般都采用大量质地讲究的高级装饰材料进行装饰,所以清洁难度大,专业要求高。为此要制定完善的清洁细则,明确需要清洁的地方、材料、清洁次数、检查方法等。同时要加强经常性巡视保 洁,保证大堂、电梯、过道随脏随清,办公室内无杂物、灰尘,门窗干净明亮,会议室整洁,茶具清洁消毒。
五、强化设备管理设施的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是写字楼运作的核心。应重视对写字楼水电设施(包括高低压变电房,备用发电房,高低压电缆、电线,上下水管道等各项设施)的全面管理和维修,供水供电要有应急措施。应特别注重对电梯的保养与维修,注重对消防系统的检查、测试和对空调系统的保养、维修。要有健全的检查维修制度,要对公用设备、公共场所,如大厅、走廊、电梯间等定期检查、维修维护。对业主、租户的设备报修要及时处理,并定期检查。要做到电梯运转率不低于98%,应急发电率达到100%,消防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六、设立服务中心,完善配套服务
管理就是服务。为方便客人,满足客人需要,写字楼应有配套的3化写字楼放量的情况下,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下才是决定“钱途”的关键。
1000万平方米火拼
北京中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商业楼宇部总监穆昆分析说,总体来看,2004年北京写字楼供应状况仍是“3+x”格局,即由cbd、中关村、金融街及其它写字楼商圈共同构成。根据规划,仅中关村、cbd、金融街等区域的未来供应量就近千万平方米。
cbd规划写字楼约500万平方米,但从近期来看,国贸-建国门区域的写字楼建设速度有放缓迹象,供应可能出现断档。同时,在cbd周边地区,如朝阳门、劲松、双井区域就获得不错的发展空间,形成2004年写字楼市场的潜在区域。
中关村2003年-2005年间总供应量约241万平方米,将建成58个写字楼,平均每年新增80万平方米。
从整体上看,金融街预计在2007年以前将建成近16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供应速度低于cbd、中关村。
穆昆认为,除以上三个区域,值得一提的是朝外写字楼商圈的崛起。
综上所述,从中长期规划来看,cbd约在500万平方米,中关村为200万平方米左右,金融街在150万平方米左右,其它地区在150万平方米左右,潜在供应量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
致胜之道:物业管理
由于供应量庞大,部分发展商为避免将来租赁市场可能出现的激
5以后承诺能否真正兑现,这些都是问题。
公共商业楼宇的管理内容及方式
公共商业楼宇是指由多家共同经营的商业房地产,它的经营范围已远远超出原来商场的概念,是一种集商业、娱乐、餐饮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经营场所。由于其物业管理内容包括单体商场物业(百货大楼、零售店),所以本章主要以它作为阐述对象。
一、公共商业楼宇的管理内容 1.一般性管理
(1)对小业主或承租商的管理。统一产权型的公共商用楼宇,其经营者都是承租商,可以在承租合同中写进相应的管理条款,对承租户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也可以以商场经营管理公约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管理引导。对于分散产权型的公共商用楼宇,一般宜采用管理公约的形式,明确业主、经营者与管理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此规范双方的行为,保证良好的经营秩序。也可由工商部门、管理公司和业主、经营者代表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由管理委员会制定管理条例,对每位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约束,以保证良好的公共经营秩序。
(2)安全保卫管理。公共商业楼宇面积大、商品多、客流量大,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因此,安全保卫要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并要安排便衣保卫人员在场内巡逻。商场晚上关门时,要进行严格的清场。同时在硬件上要配套,要安装电视监控器及红外线报警器等报警监控装臵,对商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为顾客购物提供安全、放心的环境,7力。在各类商场不断涌现,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今天,顾客去何处购物,选购哪家商场的商品,会有一个比较、选择、决策的过程,也有一种从众心理和惯性。为此,商家应树立与众不同、具有 鲜明特色的形象,以特色丰满形象,以形象昭示特色,以特色的商业标识、商品、服务和特殊的营销策略征服吸引顾客,在实际管理中不断突出这些特色,使顾客熟悉、认识这些特色,印入脑海,潜移默化,传递、追逐这些特色(一段时间后,顾客便会将楼宇的形象与特色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有稳定、壮大的顾客流,所以公共商业楼 宇的良好形象就是销售的先行指标。同时,公共商业楼宇的良好形象一旦形成,便是一种信誉、品牌和无声的广告,说到底也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当商业市场进入“印象时期”后,消费者过去买“品牌”,现在买“店牌”。可以说,在不同商店里,同样品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价值与形象,商业楼宇的良好形象便具有提升商品价值和形象的作用。
第二,公共商业楼宇识别系统的建立。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是强化公共商业楼宇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从理论上分析,完整的cis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mi;vi;bi。三者只有互相推进,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9经营各种商品的零售商店“齐”、“全”,以满足购物者各方面的需要。
第二,不同形式的零售商店。零售商店除了传统上分为综合商店和专业商店外,现在还分为百货公司、连锁店、超级市场、自选商场、折扣商店、样品展销商店等。这些零售商店在经营上各有特色,它们能够适应各种收入水平和社会阶层的不同需求。
第三,不同层次的商店。零售商店就其信誉和实力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全国性的、省市级的以及其他一般商店。公共商业楼宇的管理者在招租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商店的选配。
第四,不同的商业机构。商业机构在这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除了纯商业机构,还包括饮食业企业,如饭店、快餐厅、酒吧、酒楼;服务性企业,如照片冲扩店、干洗店、修理店、理发店、沐浴室;旅游业企业,如旅行社、旅馆;娱乐业企业,如录像室、电子游戏室、游泳池、溜冰场、儿童乐园;金融机构,如银行、信用社等等。公共商业楼宇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个商业区,里面可以包容城市商业街区的各行各业。
(1)制定管理章程,并负责监督执行,以规范每个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2)开展公共商业楼宇整体性的促销活动。如筹资、委托制作宣传公共商业楼宇的商业广告,举办节假日削价展销会,组织顾客联谊活动,以公共商业楼宇名义赞助社会事业等。带旺人气,吸引顾客。
(3)协调公共商业楼宇各经营者的关系。管委会可以通过共同订立的章程,规范每个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协调各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如:不得欺行霸市,不得进行不公平的竞争;统一营业时间,不影响他人营业;各自负责管好店铺门前卫生等。经营者在经营上发生的矛盾、纠纷,也可由管委会调解解决。
(4)开展一些经营者之间的互帮互助工作,如互通信息、互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