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对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非常感谢被推选为大黄山选区的人大代表正式候选人,参加徐州市鼓楼区人大代表的竞选,也十分高兴能和其他代表候选人一期参加这次的见面会。我叫王枫,今年34岁,现任创导集团、创导电气公司、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emba毕业。
创导集团是以空调、工程机械、电气等工业产品生产制造为核心民营股份制集团公司。公司下设创导空调、徐州建机等五家全资和控股企业及两家国际公司,香港创导、阿联酋国际工程机械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xx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人民币以上。
我是江苏省“创业、创优、创新”活动的优秀代表,从最普通的推销员开始做起,从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做起,短短8年时间,企业以平均每年400%的增长速度,已经发展成为徐州市知名企业。一些产品目前已经做到国内同行业第一的领先位置。
去年,公司开始在开发区大黄山镇投资兴业,创导空调、徐州建机两个项目计划投入2亿元人民币以上,二期我们正在启动,追加投资2.5亿元,建设散热器和电气项目,建成后形成创导集团的重要产业园,xx年预计销售10亿元以上,利税1.5亿元,为辖区可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今年,我们的两个项目边建设边生产,创导空调已经顺利搬迁,共实现销售近两亿元,利税两千万元以上。为大黄山的经济发展尽到了一些微薄之力。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致力于公益事业,个人先后资助失学儿童30多名,与徐州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爱心足球义赛活动,共捐款8.6万元,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失学儿童。每年组织公司员工植树造林。坚持守法经营、做好表率。
能参加这次选举,也是我们企业融入大黄山镇的一种体现,如果有幸当选这届的区人大代表,我将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高度关注民生,切实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政议政,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深入调查研究,把广大选民的意见或建议积极反映上来,促进本地的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对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篇二
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在审议201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郭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可操作性强,是一个非常好的报告。
政府的工作报告有四个特点。一是科学求实。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这一主线的要求,又非常符合河南实际,尤其是对“十一五”工作的“五点体会”,是对河南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精辟概括。二是远近结合。既回顾了“十一五”、总结了2010年,又展望了“十二五”、突出了2011年,前5年与后5 年、去年与今年的工作浑然一体。三是统筹协调。既突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一总体战略,更提出了今年的指导思想、关键举措、工作重 点。四是保障有力。明确提出要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这些举措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
毛万春表示,通过对报告的学习,结合洛阳工作实际,有三点体会:一要加倍珍惜。2010年取得的成绩是在十分复杂和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取得的,确实 来之不易,要十分珍视。二要倍加清醒。对洛阳存在的盘子不大、结构不优、机制不活、收入不高、作风不硬这“五个突出问题”,我们既要居安思危,更要居危思 危,始终保持清醒。三要倍加努力。在“十二五”发展方面,洛阳要围绕“福民强市”这一总目标,按照“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的思路,实现中心城市和县(市)区统筹发展、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与三门峡、济源等周边地区对接联动、合作发展、深度融合。在2011年发展方面,洛阳要按照“一抓三创”,也就是 抓项目建设和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环境创优这一工作重点,打好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市提升、民生改善、作风建设六场攻坚战,为建设中原经济 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徐光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央精神,符合河南实际,是一个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的报告,是一个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报告。徐光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客观全面,查找问题不遮不掩,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尤其是用“五个必须”总结了我省五年来的经验和体会。这些宝贵经验符合河南实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政府工作报告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宏伟,振奋人心,深入分析了我省十二五”时期的特点、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我省“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战略,并用“六个更加”展望了今后五年我省发展的愿景。这些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勾画了河南振兴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全省人民加快发展、过上幸福生活的强烈期盼,让人大代表看到了美好前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极大地调动了各个阶层、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全省人民 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工作措施具体,作风务实,围绕拾十二五”规划要求,以及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总 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这些重大举措,任务明确,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强,体现了“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体现了“两转两提”、注重运作、求 实求效的作风。如果按照这样的部署要求抓下去,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必将有力地推动河南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周口今后的 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一定紧密结合周口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扎实做好周口的各项工作。
一是报告始终贯穿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强调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并从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多个方面做了全面安排。我们要按照报告的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创 新驱动的轨道,力争今后五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二是报告用了较大篇幅安排部署民生工作,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真切感情,说出了群众想说的话,提出了群众想办的事,特别是在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有很多具体举措,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决心。我们 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对民生的投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使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三是报告强调必须把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求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将群众工作与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抓住问题关键和矛盾焦点。我们一定要认真调研,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妥善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提 供有力保障。
报告既体现了省政府沉着应对危机,把握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又体现了不畏艰难困苦、全力开拓进取的战略眼光和稳健作风,还体现了积极奋发进取、保持较快 发展的开拓创新精神,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好报告,是一个关注民生、体现民情、合乎民意的好报告。报告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总结成绩实实在在,数据翔实;二是应对举措超前有力,实施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三是发展目标切实可行。报告中对明年的工作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揽全局,突出重点,措施实实在在,目标切合实际;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重点,保持了连续性,凸显了创新性,集中体现在投资、调产、整合、安全、统筹、民生六个主题词上:一是“投资”与“调产”并重。报告坚持一手抓扩大投资,一手抓结构调整,立足于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二是“整 合”与“安全”互促。报告突出强调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全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三是“统筹”与“民生”共振。报告突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 发展理念,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民生改善摆在了重要位置。
报告回顾“十一五”成绩、认真总结经验,展望“十二五”、提出奋斗目标,重点谈及经济指标、“菜篮子”工程、通胀、房价、医保、教育、养老、就业等事关民生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为普通百姓精心绘制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奔向小康生活的民生“愿景图”,显示出了中国政府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定决心,更体现出政府心系民生、情牵百姓、“执政为民”的“以人为本”治国理念。托雷多表示相信,通过一系列和谐民生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发展将开启崭新局面,百姓的生活将过得更加温暖、幸福。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的总结,篇幅不大,数字说话,通过简单明了的数据说明了“十一五”时期我省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绩,所总结的五点经验客观实在,弥足珍贵。“十二五”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突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突出了富民强省。2011年的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客观科学,并通过“四个突出”、“八策并举”来保证十项任务的完成,任务明确,措施得力。
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用大量的数据说明了过去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让人自豪,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分析透彻,毫不掩饰,令人信服;对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集中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愿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市政府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在分组审议中,大家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为加快枝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言献策。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以数字为依据,用“五个显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用“四个发展新跨越”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表明了枝江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雄心壮志;用“六个着力提升”明确了2012年工作思路和目标。报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是一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结合乾安实际,要实事求是地抓好落实,坚持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用“三化”带动发展,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四城”联创不松懈,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吉林西北明星县,为全市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报告中的一些内容与我市发展关联密切,刘海尤其关注今年将开工建设的西部沿海铁路。
张少军说,2009年,临沂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预期要好得多的成效。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民生质量明显改善。
张少军指出,刚刚闭幕的市人代会,对全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实现今年目标任务,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工作指导上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一方面要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另一方面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保增长与调结构的一致性,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抓实抓好,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具体工作中,一要大力改善投资结构。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方向,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从严控制"两高"行业投资,着力抓好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社会民生、高新技术、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等建设项目,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二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当务之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要强化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为抓手,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四要扎实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发展社会事业,用于扶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聆听省政府工作报告,很感振奋、很受教育、很受启发。报告主题鲜明、主线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这些年来,我省善于把握“危”与“机”的关系,把传统发展方式之“危”化为科学发展之“机”,成就令人瞩目;善于把握“快”与“好”的关系,由追求外延式的经济高增长转变为追求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善于把握“物”与“人”的关系,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理念,让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善于把握“主”与“从”的关系,把政府有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民营经济发展新飞跃。报告对“十二五”发展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时代特征与浙江特色,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再发展的统一,是全省新一轮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特别对温州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性。温州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增强走在前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做到探索在前、创新在前、实践在前,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推进温州新的发展。夏耕指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省“十二五”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青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
对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篇三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及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紧紧抓住难得历史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同2005年相比,预计生产总值总量翻了一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倍,年均增长31.0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倍,年均增长16.5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4倍,年均增长22.3%;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93倍,年均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6倍,年均增长23.4%;财政支出增长2.41倍,年均增长2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61.5%和67.1%,年均分别增长10.06%和10.81%。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省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5.9∶43.4∶40.7调整为2010年的14∶48.7∶37.3。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62%;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完成重点节能减排工程461项,实现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0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9%。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8%。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35万公里,高等级公路达到81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46公里,67个县通二级以上公路,95%的乡镇通油路,建制村全部通公路。现有铁路主干线完成电气化改造和复线建设,敦煌铁路建成通车。兰渝、西平、天平、兰新第二双线等铁路开工建设。嘉峪关机场完成改扩建,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庆阳机场扩建工程和金昌、张掖、夏河机场开工建设。建成国内首条75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进展顺利,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主管线贯通。完成13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四期”等重大生态项目进展顺利。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建成一大批城市供水、供热、道路、垃圾污水处理和燃气等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农村户用沼气73万户,解决61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1%。
——农业和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五年财政投资630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55.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7万亩,新修梯田491万亩。实施“四个1000万亩工程”和促农增收“六大行动”,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26.99亿元。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比2005年增加121.41万吨。马铃薯、中药材、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736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4%。农民工技能培训累计259.78万人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51.8万人次。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008个,减少贫困人口241万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个。建立酒泉风电装备、天水装备制造、航天蔬菜育种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启动实施新材料技术、特色中药现代化等10个重大专项和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32项,专利授权量达到5895件,省级科技成果达到416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34.7亿元。研制出4500吨大型快速锻造液压机组等一批高端机械装备,填补了国内制造业空白。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三叠系油藏稳产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核循环等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正逐步或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省级财政五年累计安排153亿元,为民办成62件实事。新增城镇就业123.5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4.2万人。连续五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733元提高到2010年的1400多元。同全国相比,提前一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提前一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提前一年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村干部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34个县557万人。完成保障性住房8.29万套,对38.22万户、111.16万人次发放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改造农村危旧房41.3万户。全面完成“两基”攻坚,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42.77%提高到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5%提高到22%。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基本实现,建成农家书屋1.3万个。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综合覆盖率达到95%。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领域一批优秀作品在全国获奖,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五年控制在7‰以内。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投入资金41.56亿元,完成48户困难企业政策性破产,妥善安置职工9.59万人。进入我省发展的中央企业达76家,一批骨干企业与央企实现战略重组。75%以上的省属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到2010年底,省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比2005年增长1.73倍和2.96倍。农垦、粮食、商贸、交通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扩大到41个县。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累计减少1738项,事业单位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进行。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6%,国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60%,全省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6.69亿美元。
——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各类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救援队伍得到加强,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化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有效组织“5·12”汶川特大地震和“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灾区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和重建任务全面完成,深圳援建的24个项目全部竣工,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加快。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事项实行公示和听证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严格依法履行职能。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公民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清理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审计、监察监督得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加大。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聚精会神促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100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80亿元,增长3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0亿元,增长18%;大口径财政收入745亿元,增长23.39%;地方财政收入353.6亿元,增长23.37%;财政支出1466.7亿元,增长2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2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增长11%。一年来,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扶持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制定出台了贯彻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强同国家部委的衔接沟通,已同中央16个部委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有30个部委下发支持甘肃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或部委“十二五”规划盘子。
二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44.9亿元,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项目。年初确定的48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三是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启动兰州秦王川新区建设,兰州铁路枢纽工程、兰州市区至中川机场高速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酒嘉一体化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取得成效,引进风光电装备制造企业35家,年生产成套风电设备能力达到2000套30万千瓦。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各地发展定位不断明晰,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工业园区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功能。预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50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210亿元,增长35%。加快服务业发展,物流、旅游、文化等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五是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发展工程节水33万亩,新修梯田161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048万亩、高效节水技术226万亩、脱毒种薯种植41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958.3万吨。输转城乡劳动力516.89万人,创劳务收入468亿元。加大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力度,预计全年减贫40万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稳步推进。
六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5亿元支持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9.3万人。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年2448元和850元,城乡低保人口分别达到86.9万人和318.3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一批10个试点县参保率达到95.45%,第二批15个试点县参保率达到74%,9个藏区县参保率达到91%。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23.8%。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166万平方米。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补助标准达到15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贴标准由80元提高到120元,参合率达到95.7%。对13.47万户、38.82万人发放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0万户。从11月起,为425.7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物价补贴2.77亿元。承诺为民办的14件23项实事全部兑现。
七是全力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抢救生命,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及时救治伤病员,有效处置堰塞湖险情,抓紧开展河道清淤疏通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统筹安排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陇南、天水等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到了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各类学校均按期开学,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目前,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舟曲城区重建详细规划全面完成并批准实施,城乡居民住房加固维修基本完成,永久性供水、白龙江河道整治等工程进展顺利。
八是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省属3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进程加快,省级国有商贸企业改制稳步推进,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支持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水、金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法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勘界确权面积达到8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3.3亿美元,增长89%。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兰洽会,签约合同总额1309.4亿元。引进资金实际到位808亿元,增长72.6%。对外直接投资9988万美元,增长130%。上海世博会等参展工作取得成效。
各位代表!
过去的五年,是甘肃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是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省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支持监督的结果。“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仅进一步坚定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也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中央驻甘各单位,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甘肃发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海内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
总结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要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根本要求,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打牢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省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必须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营造人民群众心情舒畅、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为重要保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整体推进,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夯实农业基础的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城乡发展差距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四是投资主体单一,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部分干部作风不实,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待提高,优化发展环境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物价、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成绩,改进工作,知难而进,奋力拼博,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省政府制定了《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在省委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下进行的。2009年初,省政府就组织有关部门、市州、科研机构和省内外专家,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10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省人大、省政协也就“十二五”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专题调研,为编制《纲要(草案)》提供了基础。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后,省政府根据省委《建议》精神,在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并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部分省人大常委、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委员和各界人士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是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过程。在《纲要(草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贯彻中央精神和甘肃实际结合起来,力求把国家扶持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和措施;始终坚持把发展思路的连续性和创新性结合起来,力求细化和拓展贯彻省委提出的总体工作思路、区域发展战略的举措和办法;始终坚持把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结合起来,力求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力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贯穿到“十二五”发展的全过程。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纲要(草案)》围绕省委《建议》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要求,按照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着眼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于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着眼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确定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52.5万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增60万套,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控制指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现这些目标是完全可能的。从发展阶段看,目前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2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35.1%,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从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宏观走势看,未来五年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尤其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我省的现实基础、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看,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区位、资源、科技等比较优势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把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12%以上,主要考虑到,要如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有更快的发展速度来支撑;否则,就会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格局中拉大差距。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作为主要预期目标,主要考虑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和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逐步缩小与全国和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这样安排既体现了跨越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各地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切实做到好中求快、快中保好。
(三)“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纲要(草案)》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保障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事业发展。既对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又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纲要(草案)》着眼于解决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这一突出问题,对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建设布局作了安排部署,规划了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平台、生态安全、陇东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兰州战略性石化基地、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医药和生物产业基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基地、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等“十大战略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1万亿元。落实好“十大战略工程”,对优化我省经济结构,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继续夯实发展基础。《纲要(草案)》把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眼于提高保障能力,规划了一批交通、电力、水利、管道、市政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使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实现市州全部通铁路,公路总里程可达到13万公里,市州所在地与兰州实现高速连接,县城与市州所在地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有力地提升交通枢纽的地位,而且可以使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装机17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100万千瓦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同时还力求在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构建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纲要(草案)》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明确提出要优化农业布局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财政投入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要更大范围地覆盖农村,全社会都要大力支持农村发展。
四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纲要(草案)》强调,要继续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撑,明确把研发投入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提出实施10大科技专项。同时,对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以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良性互促的机制。
五是深化改革开放。《纲要(草案)》提出,要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战略性重组;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积极开展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同时,强调要抓住全球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调整的机遇,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打造面向中亚、西亚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纲要(草案)》强调,以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坚持民生优先,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安居保障、教育助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农村基础设施、整村推进扶贫、便民服务网点、社会平安等“十大惠民工程”。经过五年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的跨越,使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2011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发展改革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做好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落实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改善生存发展条件,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确保“十二五”开局之年稳健起步、打好基础。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建成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永登至古浪、天水过境段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临洮至渭源、兰州南绕城、天水至成县、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加快瓜州至星星峡、武都至罐子沟、营盘水至双塔、西峰至雷家角、成县至武都、金昌至武威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兰州至永靖沿黄河快速通道。抓好通县二级公路续建,开工建设临洮至康乐至和政、肃北至阿克塞、西峰至镇原等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西客站、银川至兰州段铁路扩能工程,确保兰渝、西平、天平、兰新第二双线、兰州市区至中川机场、兰州铁路枢纽工程等铁路项目完成计划投资。完成金昌机场、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建设任务,加快夏河机场建设和庆阳、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力争开工建设陇南成州机场和敦煌机场扩建工程。
推进生态环境和防灾体系建设。抓紧启动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与生态恢复、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推进石羊河、黑河、党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陇南山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加快引洮供水一期、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建设进度,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重点地区地质灾害治理力度。
强化能源基础产业建设。抓好黄河河口水电站、酒泉热电厂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大唐803电厂上大压小、兰州二热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抓好民勤红沙岗2号井、正宁核桃峪煤矿、环县刘园子煤矿、灵台邵寨煤矿建设,实施窑街煤电升级改造、华亭煤业四个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新建宁县新庄、崇信赤城、环县甜水堡南和毛家川等矿井。争取建成兰州原油储备基地,建设一批城市天然气管网。加快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转化。
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开展渭源至武都、平凉至天水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抓好天水机场迁建、平凉机场新建的前期论证。加快敦煌至格尔木、兰州至临夏至合作、西安至银川铁路甘肃段、宝中线增建二线、天平铁路南延线前期工作。积极做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两江一水”生态综合治理、大夏河等河流水源涵养保护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建设引洮济合、引洮入潭、靖远双永、会宁北部等重点水源工程。加快推动兰州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
(二)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突出发展重点,加强分类指导,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支持兰白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加强兰白一体化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编制完成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规划,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改造力度,完善城际交通网络,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以建设兰州秦王川新区为突破口,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循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会展和科技文化、医药保健等服务业,构建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河西和陇东两大能源基地建设。强化产业、技术、人才支撑,加速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争取启动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基地建设,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0兆瓦,整体推进风电、光电、调峰电源、现代高载能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支持国家核燃料产业基地建设。加大陇东能源资源勘查力度,深度开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支持长庆油田陇东油区实施千万吨产能建设规划,扩大石化加工能力,促进原油就地加工转化。建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和坑口电站,实行煤电联营,延伸煤炭产业链,科学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着力建设陇东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
实施区域组团联动发展。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优势互补和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天水机械电子电工设备制造、平凉电子真空制造和陇南黄金铅锌生产基地,推动陇东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河西走廊绿色经济区建设,加快酒嘉、金武一体化进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藏区发展政策,推进甘南、临夏、定西、陇南等地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城乡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鲜明的经济强县。努力争取国家出台《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综合发展指导意见》。
(三)抓好“三农”工作,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各类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实施“四个1000万亩”工程,加快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大规模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和畜牧养殖、园艺标准园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力争粮食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工程与科技发展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和非农产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附加值。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开展以“两后生”为重点的农民技能培训,大力扶持农民创业就业,培育劳务品牌,劳务输转50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450亿元以上。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和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加强农村低保和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实现40万人脱贫的目标。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户用沼气、公路网络、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实施2000公里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和农牧区节水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大中小灌区续建配套和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加大中小河流治理,抓好小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新修梯田15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以上。搞好农村清洁工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公益性债务。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步开展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试点。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坚决制止乱采乱挖。择优扶持发展3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乡镇和区域性农业服务机构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供销社改革。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四)坚持以工业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工业跨越发展“六大行动计划”,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省步伐。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支持兰州石化扩大炼油和乙烯生产能力,重点发展乙烯中下游产品精深加工。扩大有色冶金的冶炼和压延加工,加快发展稀土功能材料、有色金属盐类产品、高纯金属和贵金属材料产品及无机化工、新型建筑材料。
建立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的非金属矿开采及深加工基地,开发系列产品,形成规模经济。推进装备制造企业联合重组,加大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发展风电机组、电工电器、机床钻机、石化设备、汽车制造、矿山设备、节水设备、制药和医疗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及制造服务业。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扶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航天等产业。大力发展陇药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中成药、藏药和生物制药,推进国家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产业化。扶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扩大规模,创立品牌,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继续建设七大循环经济基地,培育16条产业链,实施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继续推进石化、有色、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支持和鼓励企业提升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国家级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建设,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改进政府服务,规范市场准入,减少前置条件,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发展有自主专利技术、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支持,启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主要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区位优势,发展通道经济,推进兰州商贸物流中心、天水现代物流园和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建设。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面向新疆、西藏乃至中亚、西亚,建设物资集散、冷链、保税、加工等多功能配套的物流园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工程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建立大宗农产品调控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重点抓好连锁经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业。突出文化品位,丰富旅游内涵,进一步提升“精品丝路、多彩甘肃”整体旅游形象。加大旅游投入,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和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一批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的景区。加快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组建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深度开发旅游市场,加大宣传和促销力度,推进诚信旅游建设,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旅游接待人数力争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80亿元,增幅均达20%以上。
积极发展民生服务业。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相结合、促进就业和维护权益相结合,重点发展家政、社区、物业、养老服务和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服务业。以社区为重点,推进公益性家庭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财税等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业。高度重视金融对跨越式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地方各类金融机构,敦煌银行挂牌开业,支持兰州银行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空间。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探索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培育各类投融资主体,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推动企业上市和优势产业资产证券化。完善政府金融工作协调机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扶持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抓好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引导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项目,努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力争在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科普工作,建设甘肃科技馆。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办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完善资助政策,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投资优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重大人才工程。设立人才发展基金,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培养集聚人才。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以建设文化大省为目标,整合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继续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工程”、无线覆盖、农村电影放映、基层图书发行网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继续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文化艺术院团转企改制,扶持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培育建设省级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挖掘特色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确保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紧迫的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继续加大公共财政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支出力度,加快实施“十大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以上。加强劳动争议调处,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范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城镇非从业人员养老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各类救助制度,建立社会救助和城乡低保与物价指数联动机制,及时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着力增加廉租房和公租房的供给。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加快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专业培训。推进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逐步实现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健全大病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规范现行各类补充性医疗保险办法。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婚检率和住院分娩率。继续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地方病、职业病防治,提高公共卫生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及其他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切实保护好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继续做好新闻出版、社会科学、外事、侨务、统计、文史、参事、气象、地震、测绘、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提升双拥共建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风险。开展“六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对中标的基本药物品种进行监督抽验,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清理整顿矿产资源乱采乱挖现象。完善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机制,指导和督促各地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增加有效供给,加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切实抓好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建设“让灾区人民满意,让全国人民放心”的新舟曲的目标要求,把灾后重建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实施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抓好城乡受灾居民住房、城镇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白龙江和沟道整治、灾害治理、产业重建、生态环境等重建项目,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舟曲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认真落实“十大惠民工程”。今年为民办好27件实事:(1)实施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1万名。(2)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3)完成20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完成2.5万户城市和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建设2万套廉租住房;对10万户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改造15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80个乡镇幼儿园。(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由120元提高到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水平由15元提高到25元;改扩建11个县医院;新建1170个村卫生室。(6)建设1930个农家书屋;新建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为6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基本设备。(7)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增1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8)实施16个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在5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9)新建和改造农村连锁超市2000个;建设基层邮政所150个。(10)建设农资放心店100个;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店1000户;在全省公路安装2000套智能监控设备;在500个乡镇(街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八)加快改革攻坚步伐,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深化改革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改革,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高管薪酬制度。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抓好商贸、建筑、农牧、交通、旅游等领域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资源价格、审批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和整顿,促进土地和矿产资源依法有序、可持续开发利用。建立科学的水权管理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继续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在扩大开放方面,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扩大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及关键设备进口,建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促进文化产品出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利用域外资本规模。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资金到位率。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扶持发展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国内外服务外包业务。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资源开发。争取国际多双边援助项目资金,扩大多双边经贸合作领域。争取在兰州、嘉峪关、天水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办好第十七届兰洽会。
各位代表!
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二五”期间的各项任务,对各级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着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
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效率。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制度,使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加强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坚持把勤政廉洁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领导干部、政府机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切实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着力提高服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坚持把规划作为发展的依据,不断完善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实现各项发展目标。坚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抓好各类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抓项目的工作局面。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坚持把转变作风作为提高工作效能的着力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精简会议和文件,简化办事程序,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下决心解决推诿扯皮、无所作为等突出问题,树立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着力提高为民办事的质量和效率。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从实际出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和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实事,切实解决基层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便民措施,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切实为群众、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十二五”规划描绘出我省跨越式发展的新蓝图,目标任务催人奋进。展望“十二五”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奋发图强,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对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是总结成绩简明求实。报告从**个方面提炼概括了全市**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从改革创新、城乡发展、生态环境、对外开放、民生改善5个方面客观真实地总结了**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用简洁凝炼的数字,用高度概括的事实,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各项工作成果,实在而有分量。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大环境中,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确实难能可贵。
二是分析问题直指要害。报告从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农民增收、财政收支、自身建设等5个方面,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事求是地摆出来,让大家形成共识,共同解决困难,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充分体现了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负责的精神。
三是谋划发展站位高远。报告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思路目标,从**个方面提出了**年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方向目标站位高远,明确了政府要干什么以及具体怎么干,具有很强的全局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
四是工作举措创新务实。报告安排**年重点任务以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报告的改革导向和作风导向。我们坚信,通过这些有力举措的全面落实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实现。
一是突出戈壁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市加快发展戈壁农业的部署要求,我们制定了全县戈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计划利用五年时间,新增戈壁日光温室**万亩,高标准钢架大棚**万亩。**年重点启动建设**两个戈壁农业产业园,新建**亩以上连片日光温室1**万亩、高标准钢架大棚**亩。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打造“戈壁雪润”、“沙地绿产”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突出试验区建设推动转型升级。紧紧围绕新能源综合利用,在已经成功争取到国家智能微电网项目和增量配电试点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试验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新能源微电网建设,编制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规划,积极引进**个亿元以上绿色高载能项目,力争建成**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推动新能源综合利用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突出湿地保护利用加快文旅融合。以打造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和文化旅游特色城市为目标,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机遇,启动生态湿地保护及特色旅游开发ppp项目,实施**等项目,推动**等三大湿地景区保护性建设,加快打造“湿地长卷、醉美肃州”旅游大景区。
四是突出建设管理并重提升城市品质。城市建设上突出优化布局和基础建设,重点实施市政道路、安居改造、绿化美化、四供保障、功能配套五大工程,实现城市有序开发、舒适便捷。城市管理上突出长效机制建立和精致精细管理,通过构建“大城管”格局、落实“街长制”责任、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五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保障改善民生。围绕建设**,从群众最关心、最盼望、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加大投入,**年我们投入资金**亿元,实施教育卫生、文化惠民、乡村畅通、民生水利、棚户区改造、城市美化、天然气入户工程等十大民生工程,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对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天上午,我与在座的代表们一起认真聆听了xx区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xx主任作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法检两院报告。刚才代表们分别从自身的行业领域、各自不同的角度审议讨论了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计划、财政、“两院”等各项报告,交流智慧、凝聚共识,反映了真实想法和感受,发表了真知灼见。下面,我也谈几点感触。
总体来说,上述的各项报告,确定了全区今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是谋篇布局的依据。其中《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具体,务实交出2021“x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x答卷”,精心描绘2022“xx画卷”,主题鲜明,措施有力,振奋人心,是一个思路清晰、文风朴实、语言精练的好报告。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形势准确科学,部署工作思路清晰,听了之后,深受启发,深受鼓舞,我完全赞成。
一是经济指标“账面”有稳有进。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年末突发新冠疫情,xx区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xx亿元,增长xx%,总量全市第二;财政总收入xx亿元,增长xx%,外贸出口、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7项指标总量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投资、地区生产总值等9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二是社会民生“局面”和顺和谐。这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民生福祉的责任扛在肩上,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两周内全面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做到了“六个未发生”;产业发展量扩质提,xx成为我区首个省级4a级乡村旅游点,新引进光电产业园、xx建筑装配式(工业化)基地2个“5020”项目,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成功引进全国区块链龙头企业xx公司;“项目大会战”促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启动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实施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重点项目xx个;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完成xxx个创文项目,全年征收房屋面积近xxx万平方米,征收土地xxx多亩,获得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评第二名,xx镇荣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改革创新活力迸发,“人生十件事”一站式联办率先在我区落实落地;民生事业结出硕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社会治理频现亮点,xx、xx成为网格工作靓丽品牌;政府效能全面提升,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197件、政协提案71件,办复率100%。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守正笃实、勇毅前行的战略定力,体现了抢抓机遇、昂扬奋进的奋斗姿态,体现了以民为本、为民尽责的宗旨意识和政治意识。
三是发展目标“画面”可期可待。报告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全区上下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纵深推进xxx发展战略,全力做到“xx个走前列”,围绕“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和城市繁荣”,树牢“城市经营”理念,按照xxx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十大行动”,奋力迈出全面建设现代化魅力信州坚实步伐。报告工作安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既符合区情实际,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找准了推动全区又好又快发展的精准路径,极具引领性和可操作性,“十大行动”和“七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聚焦”充分体现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也与我们基层息息相关,希望全镇上下与代表们共同努力,锚定目标,对标对表,比学赶超,抓衔接、促振兴,着力补短板、固根基,聚力攻“山头”、打硬仗,坚持“开山虎”的闯劲,秉承“上山虎”的拼劲,拿出“镇山虎”的韧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追赶超越中体现时代担当,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查找了不足,提出了2022年的工作安排。区人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聚焦区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工作,做实监督工作、代表工作,以“四个机关”建设的新成效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我完全赞成。
“两院”报告体现了法检两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公平正义,司法为民的理念,依法履行审判、检察职能,全力服务中心大局,为打造现代化xx、xxxx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我完全赞成。
计划、预算报告制定科学合理;生态文明工作报告贯彻了***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成果,我完全赞成。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对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篇六
三,该员工生活上艰苦,积极参加
四,该员工思想上为人正直,稳定,谦虚,事业心、进取心强,能深处并为他人着想,热爱集体,要做一个具有良好专业水平,又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优秀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奉献社会对个人工作的评价。
五,该员工在学习上目标明确,刻苦勤奋,学好业务课,同时高度重视基础课程和课外学习,使自己全面发展,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注意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能力 六,当然还存在着一些缺点、经验、阅历较缺乏,不善于自我表现。“学而后知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再深入研究。
怎样是对员工的个人工作做出正确而中肯的评价?不妨参考以下评语:
二、该员工到公司以后 做到了认真,努力的工作,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好评,特此以资奖励!
三、该员工生活上,艰苦,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煅炼以保持健康体魄,充足精力、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喜欢听音乐,看书和旅行,团结、关心、帮助同学并与他们融洽沟通,适应性较强。
四、该员工思想上,为人正直,稳定、谦虚。事业心、进取心强,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做一个具有良好专业技术水平又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优秀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己全面发展,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注意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能力。
六、当然还存在一些缺点,经验、阅历较缺乏,不善于自我表现等。“学而后知不足”今后要更努力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再深入研究。
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领导给员工评语1
xxx自20xx年入职以来,自觉遵守厂规厂纪,个人素质好、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在工作中虚心诚恳,勤学好问,处事公平,积极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和指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是一个充满上进心和活力的领头羊。
领导给员工评语2
该同志在工作中态度认真,积极向上,为人乐观,自我检讨能力较强,思想态度端正,发现本组员工有思想问题时,能主动谈心进行疏导,在他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旺季时繁重的生产任务,在沟通和思想疏导方面有相当的经验,为部门员工队伍的稳定发挥了作用,促进了生产的有序进行。
领导给员工评语3
员积极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深得员工的尊敬和信任。
xxx与公司同行十多年,对公司有归属感,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能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优秀的技术水平,班组管理中公平、公正,在员工中有一定的威信,取得了员工的信任和支持。对个人工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