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一
1、感受花朵的形状、色彩,学习用重叠的方法剪出各种不同形状的花。
2、大胆剪贴,为构图进行添画。
3、体验剪贴的乐趣。
活动重点:
大胆用剪刀剪出花的轮廓形状。
活动难点:
运用重叠的方法剪出简单的花,并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幼儿有使用剪刀和简单剪线条的经验,幼儿园里的各种花,范例图,各种颜色的正方形蜡光纸若干,剪刀,白纸,固体棒和油画棒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经验准备:带幼儿去幼儿园的户外观察各种花
小朋友,幼儿园里的花朵真漂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花朵的形状,颜色
二、 出示花朵的剪贴画范例,产生创作的愿望
1、 出示范例,请幼儿欣赏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好看的画,你们看漂亮吗?这幅花和平时我们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发现花朵是剪贴上去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小结:告诉幼儿花朵是用正方形纸折好后,运用重叠的方法剪出来的。
2、老师示范:将正方形的纸折叠两次,在纸的中间画上图形,用剪刀沿轮廓剪开,打开后将花贴在白纸上,最后进行添画丰富背景。
3、老师介绍基本折剪方法后提出安全常规要求
三、幼儿学做,;老师巡回指导
1、幼儿剪纸。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自己想象的花朵图形,并剪出来。注意在折好的纸上画的花图形要大点简单点才好剪。
2、让幼儿将剪好的花朵在白纸上进行粘贴,合理布局并大胆进行添画。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二
随着教育局新一轮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各学校在实施变革课堂上都在为寻找一条符合自己的课改之路而各出奇招、各显神通。我校不断尝试变更教学方法与策略,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静为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体现以生为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办学宗旨,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进一步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寻找教育教学理论与农村小学自主学习培养的最佳契合点,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农村小学自主学习教学理论,从而在实践上更好地指导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
二、具体实施
总概括起来:一个转变,两个变革,三大原则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1、开展课改总动员
通过观看生本课例,大量购买变革课堂的有关书籍,让全体老师形成一种课改势在必行的氛围,意识到是时候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了。
2、做教师思想工作
思想引领行动。要想真正变革课堂,首先就要转变领导及教师的思想观念。通过多次组织教师开会,分析当前学生不学、厌学等因素,统一达成共识: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3、通过学习改变认识、提升教学水平
(1)专家指引,开拓视野
邀请一些骨干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有效地调动了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往兄弟学校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开拓教师们的学识视野,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2)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并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注重教师的学习和撰写学习体会。组织教师网上学习,丰富老师们获取知识来源。同时让教师对教学问题以及个人学习心得及时反馈和分享交流,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方式的变革
为了让全体老师都动员起来,一起参加到课堂变革中,通过拉桌子,成立小组合作来营造氛围,促使我们的教师寻求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观念和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的变革
教师尽量少说,多给机会学生说,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教师也要不站或少站讲台,多到学生中间来与学生交谈、探讨问题,要体现师生之间尊重、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彻底改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授课模式。
三、实施策略
(一)课改班级要对学生科学分组。
以落实小组合作教学为主要形式,构建合理的多渠道的学习互动平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内互动,组组互动。落实互帮、互查,小组内联动,人人充当检查者和被查者,教人者与被教者的多重身份。
1、2、3、4…,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每组选拔组长一正一副,负责维持学习纪律,作业通查,纠错、辅导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课的学习成果、通过组内探究交流来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当学生的合作活动结束,教师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反馈),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和数量,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
(二)重点抓好小组合作学习。
1.宁少勿滥,抓住契机。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合适的不安排。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合作学习。
2.教给技巧,变换形式。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怎样追问等。
3.备好合作,参与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4.培养小组长。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知道如何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保证小组的有序合作。
5.组织好小组的发言顺序,先让学困生发言,再让中游生发言,最后让优等生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6.加强小组展示的组织,如小组黑板展示时,注意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负责订正和评价,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
课堂要严格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自己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易混易错的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没研究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
(四)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对课改班级要做好服务性指导工作,每周定时定量在课改班级听课,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时刻把握课改方向,指导课改方法,研究复杂问题的对策。同时,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监督和指导。
全校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或案例研究为基础,积极探讨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案例。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典型课例观摩课和评课等学科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骨干先行,借鉴先进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各个学科要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创新各自的模式。构建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符合课堂教学规律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的模式。
(五)以常规管理促课改。
一方面,要夯实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做到三个整合,将教案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整合在一起进行。要从教案改革切入,从重视教到关注学,走导、学、练三案统一的路子。实行教学常规月查制度,月查成绩记入教师考核。
(六)严格把握训练环节。
增强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科学合理性课前预习作业及课堂作业要精选。控制内容及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课前预习作业与当堂达标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很好地落实教学核心内容;在保证基础的基础上,要适当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供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用;作业形式要多样,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实践作业等,并注意及时评价。
要进行课前预习作业的实践与研究。要求教师必须提前找准本课时的作业任务、学习要点,集体确定作业内容,早给学生布置下去,以便学生有更多时间完成预习作业。完善作业检查制度。在第二天上学后采取组长查、组内互查、教师抽查等形式确保学生都参与到课前预习中,并且保证效果;课前二分钟进课堂,教师再次确定作业完成情况,为上课做好铺垫和准备。
(七)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重点要放在研讨每课时的预习作业、教学设计(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点拨、归纳等)课堂作业内容等。
四、实行实践研究再实践原则
1、加大教研学习力度
我校定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6位行政领导分3组或6组参与教研活动,各学科做好考勤与活动记录,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困域。
2、定时制定好课改教学流程指引
每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改后,教导处就分别组织语数科教研组长制定出各科教学流程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进行收集归类后组织大家一起研讨学习,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起到指引作用,帮助更多的教师少走弯路。
3、上好课改示范课
让在课改变革后表现较优秀的教师要给大家上示范课,凡同科的教师都要参加,在研讨课后及时说课与点评。行政领导要带头上好示范课,在学校要起到表率作用,鼓舞教师队伍的士气,更加坚定课改的信念。
4、推门听课,促进成效
课改一段时间后,领导将不定时往各班推门听课,课后对教师暴露的问题或修改建议及时给予讲评与交流,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避免原地踏步或走回头路。
5、做好课改检查课
在课改过程中,将定时进行全校性的课改检查课,由领导及教师组成检查小组,对全校的教师在课改后进行课堂教学进行一次诊断检查,发现没有体现课改要求的教师,帮助他们重新学习课改精神,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检查,直至达标。
四、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9月):对新课改的宣传,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课程标准的解读,学校进行新课程实施前的各项准备。
第二阶段:摸索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3月):逐步实践课堂教学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16年3月~2016年12月):认真总结一轮课实验的经验,对实验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实行实践研究再实践的原则,继续深化推广。
实行课堂改革,是一种实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操作,只有外校的先进经验可供参考,为了更好实行绩效考核,根据新要求,在工作实验过程中不断修订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取得更好的进步。
白云山中心校
2015年2月25日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三
3、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欣赏故事导入:
三、新授:
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
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师复述鱼的形状和颜色。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这泡泡,好象在说:尼莫,你在哪儿?我们找你来了。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尼莫呢。
(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
(出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的和同学的一比啊,老师的有点差劲了,还是擦去吧。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什么表现手法?
对,除了画之外啊,还有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请先确定自己的表现方式。
四、作业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作业展示
六、拓展
遇到了困难怎么解决的?(介绍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贴在大图上)
让我们来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么帮助鱼爸爸克服困难的。(播放动画片)
我们一起跟着朋友多莉来说一下。
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儿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到外面去学习新的本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尼莫回来后他爸爸怎么做的。(播放动画片)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四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自主发现并掌握10的分与合。
2. 经历探索10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生一起做游戏,连续做三四次。
提问: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呢?你能猜出其中的秘密吗?(袋子里一共有10个花片)
谈话:小朋友猜得对。老师知道袋子里一共有10个花片,是根据10的组成想出还有几个花片的。如果小朋友学了10的分与合,也能猜对。
二、自主探索
1. 初步感知。
要求:请小朋友拿出10个花片,把10个花片分成两个部分,一边分花片一边想,10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反馈:你是怎样分的?(指名到磁性黑板上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按先无序后有序的顺序组织反馈)
揭示课题:10的分与合。
2. 有序探索。
要求:你能有次序地分一分、涂一涂吗?先和同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可以怎样涂,再涂一涂、分一分,并把分得的结果填在下面的方框里。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反馈:你是怎样涂,怎样填的?(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分的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中可能出现不同的涂法,如:可以从左边开始涂,也可以从右边开始涂;可以先涂1个,也可以先涂9个)
追问:你还能想到什么?(根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可以想到几和几合成10)谁能有次序地说出几和几合成10?(指定两三个学生按顺序说出几和几合成10)
谈话:你能很快记住10的分与合吗?先自己记一记,再说给同桌听。
擦去黑板上方框里的数,提问:谁能按顺序说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10,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的。
谈话:大家都记住了吗?(记住了)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检查,我背给你听,你再背给我听。
三、巩固应用
1. 猜一猜。
出示10块糖,谈话:小朋友看,这里有10块糖,老师把这10块糖分在两只手里,不让大家知道每只手里有几块糖,你能猜出老师每只手里有几块糖吗?(把糖分在两只手里,握紧拳头,让学生猜)
谈话:小朋友想玩这样的游戏吗?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用圆片玩一玩。一个小朋友拿圆片,另一个小朋友猜,然后再交换玩一次。
学生活动。
2.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用线连一连,再组织反馈。
3.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出示题目,谈话:一列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了过来,到站时,车箱上的数少掉了一些,你能把少掉的这些数填完整吗?请小朋友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练习后,指名说答案,集体校对。
4. 找朋友。
谈话:我们再来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拿出1~9这9张数字卡片。老师拿出一张卡片,小朋友要很快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一张卡片,使你拿出的卡片上的数和老师拿的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并把你的卡片举起来给老师看,说出几和几合成10。看谁第一个举起卡片。
师生一起做游戏。
谈话:还想做这个游戏吗?请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做这个游戏。一个小朋友先出卡片,其他小朋友找出合适的卡片;再换一个人出卡片,像这样轮流进行。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小组活动后,评出合作最出色的小组。
5. 有几种分法。
课件出示:有10张画片,要把它们分成两堆,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先让学生用学具分一分,再说出分得的结果。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五
1、学习3以内的序数。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火车图片一幅(三节车厢、分别为红、黄、绿)数字卡片1—3,三只小动物图片(小猫、小猴、小猴)自制车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问:
红颜色的车厢排在第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
黄颜色的车厢排在第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
绿颜色的车厢排在第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
这样以来车厢就有了一定的顺序,小动物坐火车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厢了。
小结:像这些第1、第2、第3等等能表示顺序的数,就是序数。序数能准确表示出物体所排列的位置。
二、展开活动:
火车马上就要开啦!你们看谁来坐火车呢?(小猫、小狗、小猴)请听坐车的要求:小猫坐在第一节车厢(请一个小朋友把小猫送到第一节车厢里)小狗坐在第三节车厢(请一个小朋友把小狗送到第三节车厢里)小猴坐在第二节车厢里(请一个小朋友把小猴送到第二节车厢)
小动物们坐上火车非常高兴,来,我们一起开火车,过了一会小动物们来到了大山脚下,它们开始进行爬山比赛,小朋友们一起来为小动物们加油吧!(情境演示小动物爬山的过程)
提问:第一名是那只小动物?第二名是哪只小动物?第三名是那只小动物?
好!旅行结束了,小动物们准备坐火车回家了,你想让小动物坐第几节车厢里呢?请3个小朋友把小动物送到自己选的车厢里。
三、游戏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了序数,小朋友表现非常好!王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这个本领学的怎么样?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战队的游戏。请参加游戏的小朋友站成一横排。
教师提问:从左往右数谁排在第一、第二、第三?(从右往左数呢?从前往后数?从后往前数?)
小节:方向发生了变化,排列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四、结束部分:坐火车
请小朋友拿车票入座,玩坐火车的游戏。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六
高校物理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提出符合班级学生的改革方案,通过课程模式改革、管理模式改革等改革融合,让班级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提升能动性和综合能力,通过物理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因材施教的实施,课堂学习物理的氛围更浓郁,效果更显著。
课程改革;物理;学生
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都开设了物理课程,目前物理课程被学生视为是“四大天书”之一。实际上,高中物理已让学生觉得难以驾驭,大学物理添加了解决复杂案例的内容,难度系数进一步加大,尤为让学生难以应对的是物理课程融入了数学中微积分的问题。为了解决工科学生学习物理学难度系数大的问题,高校物理课堂教学除依靠学生努力学习外,任课教师还要针对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问题分析,因材施教,对物理教学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轻松学习物理,通过物理课让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还会得到相应的自我综合能力的提升。
1.开设时间问题。很多高校目前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时间段为大一下学期或者是大二上学期。如果是大一下学期开设课程,物理课中所用的数学知识部分与数学课程同步开展学习;如果大二上学期开设物理课程,学生刚学会数学知识,没有经过熟练地运用,还是比较生疏。这样,在物理课上,学生会觉得数学知识比较匮乏。
2.物理知识较抽象,知识面较广。各个工程院校开设的物理课程包含的内容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内容。力学部分涵盖的理论知识,大部分高中阶段接触过;其他部分内容高中仅接触了“皮毛”。高校的物理课程涉猎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比如在学习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时,学生对于具体场源的电场分布觉得抽象,从而对高斯定理应用与电场分布求解这一知识点难以理解。另外,对于物理专业以外的工科专业学生来讲,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学习多方面的物理知识点,学生会觉得学习知识面过广,时间过于紧张。
3.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需要加强。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时代,所接触的环境和需要完成的事项让学生的任务不再单单是闷头读书。除了学习,他们还要管理自己的衣食住行,还要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这急需学生真正地学会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之大学每学期所学课程门类较多,学生必须从高中的课表制度的集中管理转变为大学的自主管理学习,在高中升入大学的角色转换的时期,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没及时得到提升,从而感觉对学习、生活、参加活动相关的逐项事务无从下手,觉得茫然无措。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学生存在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探讨。
1.加强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知识应用不够熟练的情况进行分析,原因大致分为相关知识点没有学习、学习后忘记两种情况。对此,物理教师可以多与数学教师交流,对物理课程需要的数学知识给予反馈,得到数学教研室的帮助,对数学课程进行相应的授课进度调整与加强练习的.巩固。当然,由于学生考试结束,知识点忘记属于正常现象,所以物理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练习与复习等。
2.解决物理知识过于抽象、过于集中的问题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经过与同行的多次探讨与交流,笔者总结出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科需要进行课程分类教学,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安排在大一上学期开设。比如开设物理学概述等类型的课程,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程对大学物理课程有个综合的了解,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物理课程哪些章节与自己的本专业有关,同时了解需要的数学知识点有哪些,从而可以有目的地为后续开设的必修物理课做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在知晓后续物理课需要的数学知识后,可在高等数学教师课堂讲解时,知道重点听哪部分。比如,物理知识用到微积分,那么学生在数学课上就可以更注重听课,并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应用练习,为后续物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必修课可以根据学科专业需要,通过与各专业教研室进行交流,详细地了解各专业所需要的物理模块,有的放矢地对物理课程进行改革。设置多个类型的物理课程模块,让相似专业根据需要选取相同模块。初步的物理课程改革,可以采用公共模块与专业模块相结合的方式。比如《物理课程1》与《物理课程2》两个课程模块,我们可以都开设公共模块(相同章节),同时,对于不同专业,我们可加上各专业需要的专业模块。比如电子类专业可以在公共章节加上电磁学章节,能源类专业可以在公共章节加上热学专业。这样,通过与专业需求结合,重点突出地讲解专业所需的物理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做好基础准备。
(1)组成“帮扶搭档,优势互补”的改革方案。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位学生必然会对某些方面感兴趣,有特长。现今社会需要多层次发展人才,所以,在开设物理课程初期,可以对学生进行摸底工作,了解各位学生的爱好与不足之处,通过班级班会的形式,进行课堂上和课下的交流,进行自愿搭档结合,开展优势互补的交流学习。比如有的学生物理学习得好,但英语不行,有的学生却与之相反,这样就可以结合相互帮助;再比如有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能力不足,有的学生社会团体性强而理论一般,也可以相互结合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
(2)“抓两头带中间的组队”教学模式。考虑搭档扩充方向有限,课程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组队管理模式,在搭档基础上开展组队模式。通过此方式,可以加强个人优势的影响范围和作用。这样,每位学生收到的信息资源也进一步增多,通过比较认清自身的不足,有更多的动力去学习。通过搭档与组队的模式,使学生学习平均化的同时,又带动了基础较差的学生,起到了抓两头带中间的作用。为了配合此种模式,物理课堂上的座位安排采用搭档并排、组队矩阵的坐法。这样,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一个理论的知识点和案例后,学生就可以方便地开展层次讨论:先搭档讨论随后组队讨论,让组队模式充分发挥其优势。
(3)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任课教师要组织好互补搭档建立的工作;在组队讨论环节,要有组织有安排地进行讨论,达到成效;要开展针对性问题的提问,起到督促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整配备相应的积分制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提升互补的成效。
(4)“组队模式”不仅要在物理课堂上起到作用,教师还要督促延续到课下进行。让组队模式在课后能起到相互督促,相互管理的作用。教师在每次上课结束前,留下课堂相关作业与问题,要求课后组队讨论,并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检查与提问,同样要对此步骤进行实时积分。这样的组队督促,久而久之学生之间就会相互影响,养成良好的课后物理学习习惯。
(5)在此次课程改革中,也引入了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为进一步提升小组的效果,教师利用了电子资源,提供给学生相关视频,其实还可提供网络资源,甚至让小组自行查找相关电子资源,让小组能够在课后重复看相关知识,并要求组队对视频中相关知识点进行逐步讨论,并能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当然,还要对此安排实时积分,以起到督促的作用。
高校物理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物理任课教师要多观察,多分析,对具体案例存在的问题进行透彻的问题分析,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班级学生的改革方案。课程模块教学方式使物理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通过搭档与组队的学习管理模式,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比较,认清自我,提升自我能动性和综合能力。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时物理课程改革,学习物理的氛围更加浓郁,效果更加显著。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七
1、通过操作、游戏,要求幼儿能迅速区别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幼儿的动手、分辨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几何图形挂件一人一个,数字卡片,演示教具,魔术卡每人一张。
一、带幼儿进知识宫,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知识宫去玩。在知识宫,老师要给小朋友好多礼物,但这些礼物一定要小朋友动脑筋才能够得到。第一份礼物需根据自己挂着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找到了,这个图形就作为第一份礼物送给你们。
二、复习单数和双数。
1、通过观察,继续感知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师:小朋友真聪明,都找到了座位。(演示教具)大家仔细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他们排队有什么不同。(6条鱼,5只乌龟)幼儿回答,教师归纳。
2、思考:你们挂着的图形上哪些数是单数,哪些数是双数?
3、游戏:抱一抱
(1)规则:教师任一出示1—10中的一个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的动作。(单数——自己抱一抱,双数两个人抱一起)
(2)游戏反复进行,教师不断变化数字,期间问幼儿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两个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三、变魔术: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识宫的问题都难不到你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变一个魔术好吗?变出来了呢,就作为第二份礼物送给你们,现在听好老师告诉你们怎么变。
四、开火车游戏,出知识宫。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八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出示例3主题图。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
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篇九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 的植树问题。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这种能力不是那么强,在学习中很难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在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适当的鼓励是激励学生学习,克服困难的最好方法。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们看到过“道路两旁每隔一定距离会种有树”,但是,在这样的现象中包含哪些数学概念他们是不清楚的,需要教师针对此予以明确;在数学知识方面,他们知道“依此类推”和“除法的意义”,像“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他们可以通过计算和画图的方法解决,只是对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1、猜谜导入揭题
师:“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师: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比如,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间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有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植树问题的欲望。
1、激趣引入,启发探究积极性
(课件出示)出示江口小学为绿化环境的招聘启事及设计要求
招聘启示
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环境设计师一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江口小学
20xx.6
设计要求:
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两端要栽。
【设计意图】通过招聘启示让学生设计植树方案的出发点是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平等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